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6:57
第22位 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 Elizabeth I(1533—1603年),英格兰都铎王朝女王(1558—1603年在位)
1533年,伊丽莎白刚出生的时候,也许没有感受到她的周围在笼罩在肃杀、冷酷的环境之中。宗教改革问题使伦敦充满了杀气,她3岁时母亲安妮·博林被父亲亨利八世处死,她也沦为什么都不是的“私生女”。
亨利八世当年为了达到与原配妻子、来自西班牙的虔诚天主教徒凯瑟琳离婚,从而与安妮·博林结婚的目的,不惜与罗马教廷闹翻,在英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教运动。但这一偶然的诱因却成就了必然的结果,新教得到了多数英国国民的拥护,而且从以后的历史看,这场宗教改革也是符合英国发展的潮流的。
1553年,伊丽莎白的异母姐玛丽一世继位,玛丽同其母凯瑟琳一样,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且她一度沦为私生女并被软禁的经历与新教推行的过程密切相关,这使她对新教恨之入骨,在位5年间将300多名激进的新教徒推上火刑柱,因而被称为“血腥玛丽”。此外,她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婚姻,使英国被卷入与法国的战争中,结果丧失了欧洲大陆上最后一个领地—加莱港,也使国人深为不满。在这一时期,英国国内剑拔弩张,像法、德那样发生大规模宗教战争的厄运,有可能降落到英国头上。
逆境可以磨练人的心性,加上伊丽莎白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使她显得少年老成。在其姐“血腥玛丽”在位期间(1553—1558年),她因为被卷入一起政变阴谋,一度被关入伦敦塔之中。好在苦日子不长,1558年,玛丽去世,根据她们的父亲亨利八世生前确定的继承顺序,伊丽莎白成为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即位之后,实行稳妥的宗教政策,在恢复圣公会、《至尊法》、《单一法令》等新教的标志的同时,也对天主教较为宽容,终于赢得了多数国民的支持,开始了漫长而稳定的“伊丽莎白时代”。
威廉·纳西尔是她执政期间政治上最主要的顾问,推行积极的外交经济政策。伊丽莎白在位期间,与荷兰和北德意志汉萨同盟的羊毛交易不断增长,成为英国经济的一大增长点,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国内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继续发展,导致流浪人口的不断增多。政府对圈地的禁令抓得很松,而针对流浪者的“血腥立法”却抓得很严,每年均有三四百名无家可归者被推上绞刑架。尽管这一过程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步骤,但显然是极不人道的。
伊丽莎白眼看西班牙的海上霸业如日当天,她也不甘落后,决心分一杯羹,但前期英国海上力量尚难以同西班牙抗衡,伊丽莎白便利用海盗霍金斯、德雷克等人的冒险,从西班牙人手中虎口夺食,其中后起之秀德雷克在1577年完成了一次历时三年的环球一周的海盗活动,收获巨大,得到女王的嘉奖,堪称海盗活动的经典之作。到了伊丽莎白时代后期,随着海军力量的增长,便开始了同西班牙的正面战争。但从他们开始了臭名昭著的贩奴活动,是伊丽莎白时代抹不去的一个污点。
伊丽莎白一生保持处女之身也是她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她面对来自法、德、西、瑞等国王室的众多求婚者,一直巧妙的周旋着,最后终于以宣布“我已经嫁给了英格兰整个国家”来宣告求婚者的全军覆没。她与宠臣达德利勋爵的不寻常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但也是只开花,不结果。也许她不结婚是明智的,无论与外国的天主教王室联姻,还是与国内的新教贵族结婚都会使她和她的国家陷入到复杂的权力斗争中。
但不结婚带来了继承人的难题,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是距离最近的亲戚,她因为得罪国内贵族被迫流寓英格兰,实际上被伊丽莎白软禁,由于玛丽·斯图亚特是天主教徒,使她被卷入英格兰保守天主教势力企图推翻伊丽莎白的一系列政变之中,最终于1586年被伊丽莎白“不情愿”地判处斩首。但伊丽莎白去世后还是让玛丽·斯图亚特的儿子、已任苏格兰国王的詹姆士继承了英格兰王位。选择了詹姆士,而不是其他继承王位的竞争者,这也许体现了伊丽莎白的高瞻远瞩。因为詹姆士的继位,使英格兰和苏格兰合而为一,结束了不列颠岛上源于领土野心的自相残杀和互相威胁,不列颠人从此得以集中精力于海外扩张。
1570年,伊丽莎白被罗马教廷开除教籍,这使她的宗教政策逐渐变得严厉,处死天主教的玛丽·斯图亚特就是一个标志,对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的镇压,也进行得异常艰苦。爱尔兰战争进行了9年,加深了两国之间的裂缝,为后世棘手的爱尔兰问题埋下伏笔。
伊丽莎白鼓励的针对西班牙人的海盗活动,以及从贸易和宗教考虑而介入荷兰独立战争反对西班牙人,大大触怒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他开始利用玛丽·斯图亚特来反对伊丽莎白,在玛丽·斯图亚特被处死之后终于坐不住了,决心教训不知天高地厚的伊丽莎白。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国,结果被船体轻灵、火力射程远的英国海军打得大败而归,此战可谓伊丽莎白执政生涯的光辉顶点。此后两国海军交手互有胜负,但昔日的偏僻小邦英格兰能够与海上霸主西班牙抗衡,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伊丽莎白对历史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她对新教的恢复和稳妥的策略,使英格兰通过了宗教改革这一“瓶颈”,避免了像法、德那样爆发大规模宗教战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的命运。其次,她在位期间羊毛生产和贸易取得长足发展,这是后来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同时海上冒险活动增加、海军力量迅速增长,这两点为英国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和海上霸主准备好了条件。伊丽莎白在位期间英格兰的相对稳定、繁荣,也使得像莎士比亚、培根、哈维这样的杰出人物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才。不过伊丽莎白的影响比较缺少开创性、变革性的成分,这使她不能被排到更高的位置。
评论:伊丽莎白一世并非一个富有创造力、锐意改革的君主,但她取得了比许多著名改革家更好的政绩。综观她的政策,恢复新教地位、鼓励海上贸易和探险、加强海军力量、对圈地的宽容、通过王位继承使大不列颠统一等,无一非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在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国家需要的只是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的君主。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6:58
第21位 奥托大帝(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奥托一世,被尊为奥托大帝 Otto the great(912—973年),德意志国王(936—973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962—973年在位)
公元10世纪,正当德意志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位伟大的人物应运而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托大帝。
10世纪之初,东法兰克王国(德意志王国)已形成若干大公国,包括萨克森、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士瓦本、洛林、图林根等,其中以萨克森公国最大,919年,奥托的父亲、萨克森公爵“捕鸟者”亨利一世被选为德意志国王,他一生致力于维持德意志各公国间的同盟,抵御东欧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的入侵,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努力,为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936年,“捕鸟者”去世,奥托继其父为萨克森公爵,并于同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他一生的功业融汇在他一次次南征北战之中。他的武功可分成三大部分:平定德意志内部各公国的叛乱,巩固了德意志国家;打败东欧马扎尔人的入侵,并使帝国向东扩张;入侵意大利,操纵教皇,并加冕为皇帝。
当奥托初登王位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个危险的敌人的包围圈中。937年,他的异母兄弟唐克马尔领着一班萨克森贵族首先向他发难,接着法兰克、巴伐利亚、洛林等公爵纷纷响应,企图从叛乱中分得一杯羹。此时,初登大宝的奥托丝毫不显得稚嫩,他不慌不忙,利用中等贵族来反对大贵族,很快瓦解了反国王联盟。唐克马尔在部众向奥托投降后自杀,法兰克公爵被迫求和,奥托从容收拾巴伐利亚,赶走了阿诺尔夫公爵,任命其弟贝特霍尔特既位,但同时收回了巴伐利亚公爵相当一部分权力,944年贝特霍尔特死后,奥托任命自己的弟弟亨利为巴伐利亚公爵。
939年,法兰克公爵和洛林公爵联手发动反国王的战争,奥托在士瓦本公爵的支持下打败了他们。奥托将法兰克领地和洛林领地的大部分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任命他的女婿为洛林公爵。士瓦本公爵去世后又任命他自己的儿子柳道尔夫既位士瓦本公爵。这样,奥托即位没几年,便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归国王自己统治,巴伐利亚、士瓦本、洛林分别归国王的弟弟、儿子、女婿统治。
953年,奥托的儿子和女婿因意大利的权利分配问题对奥托不满,与美因茨大主教联手起来反对国王。奥托利用德意志贵族对匈牙利人入侵的恐惧,使他们联合在自己的旗下,很快就打败了叛乱者,954年召开帝国会议重新分配土地,将各公国都置于自己信得过的人的控制之下,从此,奥托的权威在德意志境内再也没有受到过挑战。
德意志对东欧的扩张在奥托时期获得了突破,950年波希米亚公爵对奥托称臣纳贡。但奥托在东欧面临着一个长期困扰德意志人的心腹大患——凶悍的蛮族匈牙利人(马扎尔人),954年,匈牙利人入侵,955年,在奥格斯堡附近的莱希菲尔德战役中,奥托率领德意志和波希米亚联军,几乎完全歼灭了匈牙利骑兵,从此解除了匈牙利人的威胁。在冷兵器时代,任何已进入文明社会的军队能够打败蛮族的军队都是了不起的大事,奥托一生的威望最主要来自于这次胜利,被尊称为“奥托大帝”、“祖国之父”。
奥托另一项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行动是他对意大利的入侵,从此开创了一个传统:每个有作为的德意志国王都要进军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加冕为皇帝。对次史家历来褒贬不一,奥托的意大利政策更多来源于他对权力、名誉和财富的渴求,但也与当时德、意民族国家尚未形成,不少人认为意大利属于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德意志国王所应得的一部分财产有关。
961年,为摆脱意大利城市贵族的控制,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向奥托求援。奥托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很快敉平了罗马的叛乱,吞并伦巴底国家,扶正了教皇的位子。962年2月2日,教皇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加冕,奥托从此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11天后,皇帝和教皇签订“奥托特权协定”,规定皇帝为教皇的保护者,教皇要忠于皇帝,教皇的产生要由皇帝决定。奥托初步使皇权居于教权之上。后来,为维持他对教皇的控制,他又两度进军罗马。奥托还进军意大利南部,挑战拜占廷帝国,虽然没有成功,但获得了拜占廷帝国对他的地位的承认。
奥托在内政方面影响最大的举措是明令主教教区为采邑,主教享有领主的一切世俗权利,这使得主教们成为托起奥托庞大帝国的坚实支柱。在帝国东扩的过程中,主教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活动也贡献重大,为维持对新征服的斯拉夫人聚居区的长久统治,奥托在这些地区新建立了奥尔登堡、梅泽堡、迈森等主教辖区,在斯拉夫人的基督化过程中,这个时期意义重大。
人们喜欢将查理曼和奥托大帝相提并论,这两人确实也有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是神圣罗马帝国早期的皇帝;他们都有一个能干的父亲,为他们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都通过一系列的征战,确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未经历过失败;他们都扶助过罗马教皇,并被教皇加冕为皇帝。但相比起来,奥托的帝国不包含法国,疆域不如查理曼的大;查理曼不但武功赫赫,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立法者和文艺赞助者,奥托的功业则主要只来源于马背上。总的来说,奥托大帝对历史的影响还是要略逊色于查理曼。
评论:奥托大帝,作为德意志民族的第一位大帝,在两个方面成为后继者榜样:一是压服德意志诸侯,使德意志邦联团结在国王的旗下;二是进军意大利,控制教皇和城市贵族,由教皇加冕为皇帝。事实证明,做到第一点者才能维护德意志和平稳定发展,而第二点则给德、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是两国政局稳定的最大危害因素,毕竟不是每位德王都有奥托大帝时代的国际环境和军事实力。对前代榜样的学习,取力所能及者为之足矣。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6:59
第20位 伊莎贝尔一世(西班牙女王)
伊莎贝尔一世 Isabel Ⅰ(1451—1504年),卡斯特女王(1474—1504年在位),西班牙女王(1479—1504年在位)
公元1492年,西班牙仿佛突然之间成了世界的中心。这一年,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降临到这个伊比利亚半岛上饱经沧桑的国度。而这一切,显然应归功于女王伊莎贝尔一世和其夫斐迪南二世的努力。
中世纪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曾存在着众多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小国。经过几百年的兼并,到15世纪中期,主要剩下了西部的葡萄牙、中部的卡斯特和东部的阿拉贡三个王国,加上半岛最南端的穆斯林小国格林纳达,其中最强大的是卡斯特王国。伊莎贝尔是卡斯特国王胡安二世和葡萄牙公主的女儿。1454年,胡安二世死,伊莎贝尔的异母兄恩里克四世(绰号“无能者)继位。
少女时代的伊莎贝尔很不顺利,恩里克继位后,她同母亲、弟弟阿方索搬到阿雷瓦洛一个幽闭的城堡里居住。其母(与女同名,也叫伊莎贝尔)患有精神病,时而发作。但这并不影响伊莎贝尔受到来自萨拉曼卡大学的老师们的良好教育。1468年,对恩里克四世不满的贵族们拥立阿方索为王,一场兄弟阋墙的内战由此开始,不久阿方索突然死去,反对恩里克四世的贵族又抬出了伊莎贝尔公主来继续与之对抗。最后双方终于达成和议,停止内战,全体贵族都必须宣誓效忠恩里克四世,伊莎贝尔公主则成为王位继承人,但规定她的婚事必须得到王兄的批准。
十分有心计的伊莎贝尔公主派亲信侍从到各国去私访年轻王子。反馈回来的结论是,阿拉贡王子斐迪南品貌出众、英勇善战。伊莎贝尔便与斐迪南通信往来,最后终于私定终身。但恩里克四世却要把她嫁给葡萄牙鳏居的国王阿丰索五世,企图把伊莎贝尔抓起来。于是,1469年,伊莎贝尔迅速同斐迪南王子订婚,然后借助阿拉贡的军队武力反抗王兄的干涉。这段看来像戏剧的风流韵事,最终成全了西班牙作为一个国家的统一。
恩里克四世以伊莎贝尔不遵守协议为由,剥夺了她的继承权,改立他自己的女儿胡安娜,但由于恩里克有性无能之名,多数贵族均认为胡安娜的血统存在疑问。1474年,恩里克死,伊莎贝尔和胡安娜均宣布自己继位,她们分别借助夫家阿拉贡和葡萄牙的力量,得到国内一部分贵族的支持。经过4年战争,葡萄牙军队被击败,伊莎贝尔终于坐稳了王位。1479年,斐迪南也继承了阿拉贡王位,两国合而为一,成为西班牙王国(但两国仍然维持各自独立的议会、法律和税制)。
伊莎贝尔由患有精神病的王后所生,而她的女儿中也有“疯女”胡安娜,但她本人却思维敏捷,意志坚强。她与斐迪南共为国王,是强强联合的典型。国内的反对派贵族大多已在内战中被清除,这使伊莎贝尔可以顺利地加强中央集权。她将市长委任权收归国王所有,设立神圣兄弟会武装控制市政生活,使议会行同虚设,摧毁贵族的城堡,没收贵族在恩里克四世时代所得的王室领地等,并以对格林纳达用兵为由,维持了一支强大的常备军。西班牙的王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班牙的11世纪以来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王公不断向伊斯兰小王国夺取地盘的历史,史称“再征服运动”,到了伊莎贝尔时代,穆斯林在西班牙只剩下最南端的最后据点—格林纳达王国。历史将这个荣誉交给了伊莎贝尔夫妇,1490年两位国王亲率大军压境,斐迪南二世在前线搏杀,伊莎贝尔则居中调度,并负责后勤供应,还建立了战地医院。1492年,经过8个月的围困,格林纳达弹尽粮绝,末代国王巴拉迪尔出降,半岛终于统一在基督的庇护之下。
这一天,欧洲所有天主教教堂钟声长鸣。
但作为一对虔诚的天主教夫妻国王,他们对境内的异教徒,包括犹太人和穆斯林进行了迫害,并成立了宗教裁判所。就在1492年,20万拥有财富和技术的犹太人被驱逐出境,10年后摩尔人遭到了相同的命运。这也许是中世纪所有虔诚国王共有的缺憾,他们在天主教世界中得到广泛尊敬,却心安理得地对异教徒犯下了罪行。他们的宗教政策被后继者们延续下去,在卡洛斯一世和腓力二世时代达到极点。在宗教审判制度下,西班牙失去了灵气,逐渐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角落(而与此同时,绚烂的文艺复兴运动正在其它欧洲国家蔓延)。
但伊莎贝尔对历史影响最大之处不在于以上这些,而在于资助了哥伦布的壮举。这个落魄的浪子在经过10年的碰壁之后,终于在伊莎贝尔的宫廷中获得了理想的新生。哥伦布的伟大构想得到女王的欣赏并得到慷慨资助,据说伊莎贝尔甚至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哥伦布被封为海洋舰队司令和将发现土地的总督。1492年,这个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年份,哥伦布的探险队经过70天航行之后,终于到达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新大陆的发现,给西班牙带来了广阔的未来空间。此后一个世纪,西班牙依靠广阔的海外领地和源源不断的黄金输入,确立了世界霸权。
伊莎贝尔本人的婚姻影响了历史,而她给子女安排的婚姻也基于政治的考虑。她的女儿“疯女”胡安娜被嫁给了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连之子、尼德兰君主腓力,他们的儿子卡洛斯一世(也称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继承了包括西班牙、尼德兰、奥地利在内的庞大帝国。
伊莎贝尔一生勤政,她的五个孩子全部在旅途中出生。她可能有洁癖,总是穿一身白色的衣服,以“白衣女王”而闻名。
对于历史上每一对夫妻国王来说,很难将各自的作用严格划分开来。她与斐迪南二世是“强强组合”,不过传统上认为她的作用要更加突出。在这中间,我可能也将斐迪南二世的许多努力归在了伊莎贝尔的名下。
单就赞助哥伦布远航这件事而论,她就足以排进世界最有影响的帝王的行列。目前,已有旧大陆的人在哥伦布之前到达美洲的猜测,但无论如何,只有哥伦布的壮举才开辟了新航线,将新旧大陆连为一体。另一方面,是西班牙而不是其它国家率先占有了美洲,这使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打上了西班牙的烙印,一直延续到今天。
此外,伊莎贝尔给西班牙奠定了政治统一的基础,并努力在思想上一统西班牙。由于西班牙在此后100多年里建立了霸权,她留下的影响也超出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范围,远达拉丁美洲、尼德兰等地。伊莎贝尔在本书的女帝王中排名最为靠前。
评论:对天主教的狂热和让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强烈愿望,是伊莎贝尔一世执政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这种不理智的执政思想在伊莎贝尔时代却成了统一西班牙、加强全国的凝聚力、建立海外事业的推动力量。然而,一个世纪后,这种执政思想便明显呈现了消极的一面,成为导致西班牙衰落的根源。这说明了,任何一种错误的执政思想,即使能带来一时之效,也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共条评分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0
第19位 萨尔贡(阿卡德国王)
萨尔贡 Sargon,阿卡德国王(公元前2371—2316年在位)
位于今伊拉克南部的两河流域一直无可争议地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随着考古学发现的增加,古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甚至被认为是比古埃及文明还久远的,对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文明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世界上古文明的中心。因此,作为统一了两河流域的第一位帝王,萨尔贡理当为本书的重要角色。
萨尔贡的发迹史是一个近乎神话的辛酸故事。他出身于两河流域南部偏北的基什城邦,可能是一个私生子,被狠心的母亲丢弃在幼发拉底河边。这个弃婴后来被一个好心的园丁收养,长大后继承了养父的职业。他以其出色的技艺,被征用为宫廷园丁,并兼做国王的厨师。两河流域南部诸城邦的争霸战争把这个臣仆推上了历史的最高峰。
其时,两河流域南部(又称巴比仑尼亚)逐渐又分化成南北两个部分。南方称为苏美尔,最强大的城邦有乌尔、乌鲁克、拉格什、乌玛等;北方后被称为阿卡德,最强大的城邦就是萨尔贡所在的基什。公元前24世纪初期,各城邦之间的争战不断升级,眼看非决出一个霸主不可。乌玛国王卢伽尔扎吉西看来很有希望成为这个霸主。他打败了拉格什等城邦,大有统一南方之势,又出兵北方的基什。
面对强悍的乌玛军队,基什的贵族们手足无措,很快就吃了败战,国家危在旦夕。于是,公元前2371年,宫廷园丁萨尔贡乘机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了政权。刚开始,根基尚未稳固,他仍沿用基什国号。后来,他新建了阿卡德城,并迁都于该城,国号也就改为阿卡德王国。
萨尔贡登基后很快显示出了他的军事天才。国家在他手里呈现出蒸蒸日上之势。于是,两河流域南部形成了两大强权对恃的局面,萨尔贡同对手卢伽尔扎吉西举行了多次会晤以解决国家边界和势力范围问题,均未获成果。一场战争终于不能避免,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苏美尔多数城邦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萨尔贡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一代枭雄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被活捉,并被用套狗的绳索牵到神庙前献祭。乌玛国倒下之后,其他苏美尔的城邦已无力同萨尔贡对抗,乌尔、乌鲁克、拉格什等城邦先后被阿卡德王国所征服。除此之外,萨尔贡还远征东方的埃兰,北方即两河流域北部的苏巴尔图,甚至小亚细亚和黎巴嫩山脉地区。萨尔贡先后出征34次,所向无敌,被称为“真正的王”,“宇宙四方之王”。
除了战功无敌之外,萨尔贡还有一个为历代帝王所难以企及的优势——在位时间长达55年,有足够的时间来经营他的庞大王国。萨尔贡的终身事业和爱好就是征战,在此过程中组建了一支5400人的核心军团由自己直接指挥,这是两河流域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在这个国家机器支持下,萨尔贡建立了两河流域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制度,他自称是女神伊什达尔宠爱的人,“使全国只有一张嘴”。他以10日行程范围作为1个行政区,以王族子弟为总督,阿卡德贵族为统治骨干,并吸收一些归顺的当地贵族担任官吏,以缓和与被占领区之间的矛盾。这已具备了行省制度的雏形。园丁出身的萨尔贡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建立了规模巨大的灌溉网络。他还十分重视商贸,统一了王国内的度量衡,他发动的一些战争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商路的畅通。他的时代贸易已达到印度河流域。
通常认为,萨尔贡时期的国家机构尚不完善,中央集权制度还未最后完成。但他的实践,为后来者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但苏美尔诸城邦素来缺乏统一的传统,作为一个颠覆了原有政治格局的人物,萨尔贡的统治并不稳固,许多原有的地方贵族都在蠢蠢欲动。萨尔贡晚年,国内曾爆发了大规模起义,这位“宇宙四方之王”被围困在首都,虽然最后镇压了起义,但已元气大伤。阿卡德王国在萨尔贡死后又延续了110多年,最后被游牧民族库提人所灭。
阿卡德王国的历史不长,但作为第一个统一了两河流域的国家却意义深远,两河流域的农业发展要求有大型水利灌溉系统的出现,而这只有统一的国家才能完成。在它之后,每一个雄心勃勃的君王都把统一两河流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个又一个统治范围不断扩大的帝国出现在这块古老的文明中心上,直至后来洲际大帝国的出现。
不妨将萨尔贡同古埃及第一个统一者美尼斯作一比较。美尼斯的统一发生在古埃及文明的特性尚未形成之前,他的统一对古埃及的国家观念、集权统治、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文化观念的影响更为明显。而萨尔贡统一之时,两河文明已相当成熟,他改变的主要在政治势力范围和国家机器方面。另一方面,古埃及的统一长期而稳固,两河流域则经历了太多的变迁。基于这些原因,萨尔贡在本榜中的排位居美尼斯之下。
评论:历史上的地域性统一战争常常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个大国经过漫长的积累,逐渐在区域中形成压倒性优势,顺理成章地统一了整个区域。但萨尔贡统一两河流域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外,园丁出身的萨尔贡白手起家,被动地被赶上了统一战争的战场,在原本不占优势的战争中最终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萨尔贡的奋斗生涯更多地体现了“英雄改变时势”的一面。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1
第18位 居鲁士大帝(波斯皇帝)
居鲁士大帝 Cyrus the great(公元前590—529年),波斯皇帝(公元前550—529年)
在纪元前3世纪以前,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心,这一地区的发展沿着从城邦到地区性王国到洲际大帝国的轨迹前进,波斯帝国是上古中东诸文明的集大成者,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它的出现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篇章的总结。它的创立者居鲁士以其一生不断的征战、征服和他对被征服者的宽容而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印记。
在公元前7世纪的伊朗高原上,生存着两个同文同种的部落群体,分别为米底和波斯。米底首先强大起来并建立了国家,并在公元前612年伙同新巴比伦王国一起灭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波斯也成了它的附庸。
正当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正在享受着作为一个大国国王的无上权威之时,却突然被一个恶梦所震撼:他的已嫁给波斯首领的女儿将生出一个夺取自己王位、灭亡自己国家的亚洲霸主。不久,他的女儿便生出一个男婴,就是居鲁士。阿斯提阿格斯命令手下将居鲁士处死,但在一对奴隶牧人夫妇的保护下摆脱了大难,并被这对夫妇抚养成人,直至回到波斯继承首领之位。
这则比传奇小说还传奇的故事出自大手笔希多罗德,尽管起真实性颇为可疑,但后人已将它同居鲁士的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无法分开了。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首领,并统一了波斯10个部落。刚刚获得统一的部落联盟通常具有极强的扩张性,而在一个杰出的首领领导下更是如此。居鲁士将他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对准了他的外祖父之国。经过三年的战争,并在米底大臣哈尔帕哥斯的策应下,于公元前550年攻下了米底的都城,历史上以这一年作为波斯帝国的建国之年。
在此后的几年里,居鲁士又征服了埃兰、帕提亚、亚美尼亚等小国。当时的西亚除了米底之外,还有两河流域的新巴比伦和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两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大国。波斯的崛起打破了西亚的势力均衡局面,使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感到寝食难安,他拉上了一班盟友,包括小亚细亚诸城邦和希腊的斯巴达城邦等,决定“教训”一下波斯这个他眼中的暴发户,埃及也站在他的一边。公元前547年,克洛伊索斯率大军进攻波斯的卡帕多细亚,居鲁士派军援救,在波斯一方略占优势的情况下迫使克洛伊索斯退军。
在这种情况下,居鲁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守为攻,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直逼吕底亚的心脏地带。在进攻过程中,居鲁士祭出了秘密武器——骆驼军,因为马害怕骆驼,吕底亚的骑兵很快溃败,被迫以步兵应战。波斯军队攻入吕底亚都城萨迪斯,灭掉了这个号称尚武的国家,并乘势灭掉了与吕底亚结盟的小亚希腊诸城邦。
此后一段时间,居鲁士转头向东发展,征服了中亚南部包括今阿富汗一带的地方。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将矛头指向了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是西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也是当时著名的“粮仓”,但其民比较文弱怯战,历史上遭到四邻侵略远多于向外扩展。如果说与吕底亚的战争充满了惊险血腥的话,对新巴比伦王国的战争则意外顺利,一路绿灯,很快就占领了大名鼎鼎的巴比伦城。地中海东岸地区也随之归附波斯帝国。居鲁士随后将波斯帝国的首都迁到巴比伦城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成为"宇宙四方之王"。
面对在短期内建立起来的帝国大厦,居鲁士没有过多地将自己的个人意志和欲望强加于被征服地区。与他之前的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的尼甲布尼撒相比,他的确是非常宽容的。他在被征服地区实行宽松的自治政策,除了承认波斯帝国的最高统治特权之外,各地旧有的法律和统治机器都被保留了下来,米底、吕底亚、巴比伦的贵族仍然保有原来的特权。在宗教方面,他每到一地就到当地的神庙拜祭,安抚祭祀贵族,保护他们的特权。他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允许被新巴比伦王国强行迁徙至巴比伦境内的犹太人返回家园,并支持他们重建被毁的耶路撒冷犹太教神庙,并因此被《圣经》称为“上帝的工具”。居鲁士以强大武力为后盾的地方宽容政策,成为波斯帝国立国的指导思想被他的后继者们贯彻下去,使这个看来松散不巩固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居然延续了两百多年之久。
居鲁士过惯了马背上的生活,已经“乐此不疲”了,即使他到了花甲之年也壮心不已。他可能准备攻打埃及,但为了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必须先解除中亚游牧部落的威胁。公元前530年,居鲁士亲率大军攻打里海东岸草原的马萨格泰人部落,开始进展顺利,擒杀了马萨格泰王子。但随后与马萨格泰主力军的决战进行得异常惨烈,有东道主优势的马萨格泰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波斯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他的头颅被马萨格泰女王割下来,放在盛满血的革囊里。以中国传统的观点,居鲁士算是“不得善终”,但对于一个一生不知疲倦的战士来说,马革裹尸是对他的一生的最高奖赏。
波斯帝国的壮大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在居鲁士的后继者冈比西斯、大流士、薛西斯手中继续扩展并达到顶峰,完全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政治格局。波斯帝国的崛起还有另一个历史意义,就是确立了印欧语系人种在中东地区的统治,曾经辉煌的闪米特等其他人种不得不接受长达12个世纪的印欧人的统治。
波斯帝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称得上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帝国,它的每一项制度都对后世有很大的意义,这是居鲁士在本排行榜中居显要位置的原因。不过,波斯帝国作为一个政治军事实体在世界上早已不复存在,而它对后世影响重大的各项制度主要由大流士所确立,这是居鲁士在本榜中的位置居于大流士之下的原因。
评论:在历史上,当某一个国际格局长期处于平衡状态,并在平衡中集体消沉腐化下去的时候,一个新生力量突然出现,在原来格局中打开一个缺口,就极容易形成多米诺牌效应,原来格局中的国家会一个接一个地到在新生力量的脚下。波斯帝国崛起的过程就是最早的这种例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这种例子还将不断出现。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2
第17位 明治天皇(日本天皇)
明治天皇(1852—1913年),日本天皇(1867—1913年在位)
日本明治维新,是世界史上一大奇迹。一个又小又穷,资源贫乏的偏僻岛国,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便实现了社会、经济、军事多方面的脱胎换骨,成为一大世界强权。这一切,都和“明治”这个年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明治维新是从倒幕运动开始的。倒幕运动,打倒了一个思想落后的政权,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崇尚集权、神化统治者的政权,这样的变局历史上屡见不鲜。但幸运的是,在这次政治大洗牌中,登上前台的是一群思想开明、眼界开阔的才俊,而他们拥戴的又是一个既有着传统君主的威严,又能领导一场进步改革的理想君主。
明治天皇,名睦仁,是日本神武天皇以来的第122代天皇。他的父亲孝明天皇,有着众多的宫妃,睦仁的母亲,只不过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个,这使得幼年的睦仁没有成为关注的中心。但是,随着他的五个兄弟相继早夭,他成为孝明天皇的独子,而保守的孝明天皇又反对倒幕运动,少年的睦仁便成为倒幕派的希望所在。
在睦仁成长的过程中,日本正在酝酿着一场千古未有的大变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环伺周围,德川幕府的闭关国策被打破,隔海相望的亚洲大陆,曾经的学习对象中国的人民正在遭受鸦片战争带来的苦难。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以吉田松阴为代表,他的“松下村塾”培养了一大批维新志士,西南各藩得风气之先,也成长起一批决心变革的志士。但统治了日本200多年的德川幕府,害怕变革会危及自己的统治,竭力阻止进步思想的传播,1859年,包括吉田松阴在内的7名志士被处死。倒幕的怒火熊熊燃烧起来,遂成不可阻挡之势。
1867年,孝明天皇突然死去,年仅16岁的睦仁继位,是为明治天皇。明治天皇早期的思想不甚明确,但他显然让倒幕派找到了依托。就在这一年,以“三杰”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为首的倒幕派从明治天皇手里取得了合法征讨幕府的密诏。倒幕派不理会将军德川庆喜“奉还大政”的以退为进策略,在1868年初发动政变,排除了天皇周围的妥协派,宣布“王政复古”,剥夺德川庆喜的全部权力。一场大战终于不可避免,倒幕军由西乡隆盛率领,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在鸟羽、伏见战役中取得了关键性胜利,德川幕府终于被推翻。倒幕派虽多数来自下级武士,但在倒幕运动中确立了他们在新政府中的地位,他们大部分都转化为维新派的主力。
明治天皇由于生长深宫之中,早期身体瘦弱,曾被战斗中的炮声吓昏。但他是一个天资聪颖、悟性很高的好苗子,在维新元老的改造下,很快就成了既符合日本传统,又符合维新精神的理想君主。
日本是个缺乏宗教传统的国家,天皇的神化和崇拜就成了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明治天皇很好地扮演了这一角色,他通过一次次的巡游和盛大的仪式来向国民传达这种思想。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新生政权诞生的开始,明治天皇就率领公卿们到紫宸殿向天地之神立下五条誓言: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上下同心,大展经纶;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的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求知识于世界,以振皇基。公平的讲,这五条誓言除了“万机决于公众”和“同心”之外,在明治45年的统治中,基本上做到了。
从这时起,一道道政令从皇宫中颁布出来,方方面面地改变了日本的面貌。首先是废藩置县,这大概是维新过程中难度和风险最大的一项了,但最终完美地获得成功。250个地方藩主被剥夺了土地和人民的所有权之后,又被免除了职务,迁往首都居住,取而代之的是3府72县,地方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从此,日本结束了封建领主制的漫长岁月,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更有力量去进行各项改革。
接着,土地买卖的禁令被废除。土地不再是领主的土地,而是国家的土地,由使用者所有,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地税。土地像商品一样可以转移主人,地主和佃农之间只有契约关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破产农民可以自由地离开地主,到别的地方出卖劳动力。这是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地制度。
“殖产兴业”,是明治政府的基本国策之一。在初期,利用地税改革得到的财政收入,由国家创办了一系列新式的“模范工厂”,同时鼓励私人创办企业,部分上层武士也转化成资本家。后期索性将许多官营的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日本最早的一批企业巨头,就是在明治时期成长起来,工业革命的热潮滚滚而来。“殖产兴业”是维新的经济柱石,有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政治文化才更加稳固。
明治政府的另一个国策是“文明开化”。明治政府刚刚上台,就派出了庞大的使节团到欧美考察,其中就包括倒幕运动的元勋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人,为日本带来了西方文明的全新空气。在明治天皇本人的倡导下,取消了儒家和佛教文化的中心地位,全面引入西方的思想文化,并建立了新式的教育体系。但日本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思想,以及对天皇个人的神化,都使它并没有真正地“脱亚入欧”。
“富国强兵”是明治维新的终极目标。“富国”已通过“殖产兴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强兵”则在征兵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1873年开始的征兵制,取代了由各大名提供兵力的旧制,也宣告了武士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终结。但武士道精神却向更广泛的国民传播,忠君服从、好勇斗恨、不畏死亡的武士道精神充斥了整个明治时代,与西方文明的传播并行不悖,这成了日本的一大特色。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本内部取得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此时,周边环境的变化给了它梦寐以求的向外扩张的机遇。
1894年,朝鲜全琫准起义已成燎原之势,中国清政府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应邀出兵镇压,日本抓住这个良机,也向朝鲜出兵。在全琫准起义被镇压之后,中日两国的军队就成了这场战争的主角,此即中日甲午战争,分为陆战和海战两部分,海战进行得尤其惨烈,最后日本大获全胜,中国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通过《中日马关条约》,日本不但控制了朝鲜,还割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获得巨额赔款和在中国的众多特权。这一战,是关系到维新成败的关键一战,日本以此昂首阔步地迈向了世界。
接下来,日本同东北亚另一个霸权——俄国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1905年,日本再一次主动挑起了战争,陆战主要在中国东北,而日本海军同样表现更为出色,打败了俄国王牌水师波罗的海舰队,最后迫使俄国求和,日本确立了对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控制,还割占了库页岛南部。
1910年,日本在清除了朝鲜的反抗力量之后,以《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了朝鲜。明治时期吞并的土地还有琉球群岛(现在的冲绳县)。在明治天皇去世后不久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表现积极准确的日本终于借此确立了世界大国的地位。但武士道精神中的专制和侵略扩张的因素,至此也已不可遏制,成为主导日本统治阶层的精神核心,后来自然地过渡成为法西斯主义,给亚太地区人民带来了几十年的噩梦,这种痛苦最后也回赠给了日本人民,这是明治维新运动的另一面。
假如当1868年在位的不是明治天皇,那么可以肯定倒幕运动和维新运动也会在“维新元老”们的领导下进行下去,因为当时的明治天皇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少年,他是被动地跟上了维新这趟车,当然最后他成为了好舵手。
不妨将明治天皇与另一位因为学习西方文明而名垂千古的帝王——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做比较。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在还没有遭到西方文明的威胁之时发起的,而且由他本人亲自发动并推动了改革,而俄国的崛起对世界造成的冲击至少与日本的崛起不相上下,这是彼得一世在本排行榜中高于明治天皇的原因。
但尽管如此,明治天皇仍应在本排行榜中居显著的位置。因为,明治天皇是倒幕运动的象征力量,是维新运动的总后台,全国精神力量的源泉,而他本人也很出色的扮演了这一角色,使维新运动少了许多波折和不确定因素。日本的崛起在世界历史上意义非凡,它第一次证明了西方文明可以在东方落地生根,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可以在非白种人的民族中结出硕果。日本的崛起是整个东亚地区崛起的先声,日本的侵略带给中国的冲击和震动是任何一个欧美国家所难以比拟的。
评论:明治天皇和明治维新这两个名词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日本,天皇是唯一一个能够凝聚全民族的人气的的力量,这就决定了,举国规模的维新运动只有以天皇的名义才能调动,从这个角度看,不难理解明治维新为何必须以倒幕和归政天皇开始、与加强天皇权威相伴始终。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3
第16位 美尼斯(古埃及法老)
美尼斯 Menes,古埃及法老(公元前3100年前后)
在今天留下赫赫大名的上古时代帝王中,古埃及的美尼斯恐怕是年代最早的一个了。他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者,是古埃及国家统一的奠基者。古埃及是世界古国中的古国,而美尼斯正是站在这一切开端处的特殊人物。
尼罗河每年7月到11月定期的泛滥带来了肥沃的黑色土壤,这是给它子民慷慨的赠予。这方肥沃的土地滋生了越来越多的人,于是,有了农业,有了文字,有了神庙,有了智慧,也有了私有制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一般认为,古埃及同两河流域一样,大约于公元前3500年前后最早进入了文明时代。
经过不断的混战,古埃及形成了两大地域性王国。南方的河谷地带为上埃及,北方的三角洲地带为下埃及,分界点大约在今天的开罗。上埃及崇尚白色,国王头戴白冠,国库称白屋,崇拜鹰神荷鲁斯;下埃及崇尚红色,国王头戴红冠,国库称红屋,崇拜蜜蜂神或眼镜蛇神。
在美尼斯之前,他的前辈蝎王已开始了统一上下埃及的战争,不过成就不大。美尼斯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成为上埃及国王,他发动了大规模征服下埃及的战争。战争的惨烈场景和期间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已经湮没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了,但其结果却永恒地记录在青史之中,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王国,成为第一个得到“上下埃及国王”称号的君主。
为巩固对下埃及的统治,美尼斯在河谷和三角洲的交界处,也就是原上下埃及的交界处建立了一座要塞城市——白城,被后来希腊人称为孟斐斯,遗址就在现在的开罗附近。美尼斯还修了一条长堤坝以防止城市遭受尼罗河泛滥时淹没。建这座城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下埃及的控制,防止来自三角洲地带的反攻。
埃及的统一在历史上意义重大,它使得埃及人民更少受到战争的摧残,加强了整个埃及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同时也使埃及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和稳定的国家体制。历史证明,埃及文明在统一后发展迅速,并超过了纷争不断的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的31个王朝由此开始,就像尼罗河一样漫长。
不过,通常认为上下埃及真正融为一体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到第二王朝末年才最终完成。
目前还没有考古学证据以证明美尼斯的存在,但许多史家通过象形文字注音、生活年代和生平事迹的分析,认为美尼斯同已被文物所证实的上古帝王纳尔迈就是同一个人。
纳尔迈留给后人的瞻仰的文物有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权标头和利比亚贡赋调色板等,这些文物正好向后人展示了他的功业和事迹。
在纳尔迈调色板中,正面雕刻着这位威风凛凛的统治者头戴白冠,拿着权标击杀一个跪在他面前的三角洲首领的俘虏,而鹰神荷鲁斯在站在他的前方保佑着他,背面则雕刻着头戴红冠纳尔迈正在侍从的陪伴下检阅已被杀了头的俘虏,还有一头公牛在用角破坏敌方的城墙。调色板充分体现了纳尔迈征服下埃及的历史和他身份的变迁:正面是他在征服下埃及的过程中,此时他头戴白冠表明他还只是上埃及的国王,背面是他已经告捷之后的情形,头戴红冠表明他已是下埃及的国王。
纳尔迈权标头,雕刻着头戴红冠的纳尔迈,手执王权象征物坐在九层台阶之上,头上有华盖,身边有侍从执伞提鞋,旁边有仪仗队。更引起后人无限猜测的是,他前方的轿子里坐着一位公主。通常认为这位公主是他在征服下埃及之后得到的新娘。
利比亚贡赋调色板刻着许多动物在挖掘城墙,每个城墙中都有象形文字注明城市名称。由于此调色板被认为是来自利比亚,也印证了纳尔迈曾经远征利比亚的历史。
在本排行榜的几乎所有帝王的生平都是确切可考的,只有美尼斯是个例外。美尼斯虽然因年代久远而留下来的形象十分模糊,但他确立下来的历史变化是十分明确的,就是统一了上下埃及,使埃及从此作为一个整体屹立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并在开始的近三千年中一直引领世界文明的潮流。这就是美尼斯被列入本榜之中,而其他许多民族传说中的帝王则被作者忽略的原因。
评论:美尼斯是一位离我们已有5000多年的帝王,他的绝大部分精彩事迹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却从未被怀疑过,原因只在于他做了一件事:统一了上下埃及。至于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权标头是否他的遗物都不重要。美尼斯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一个帝王想流芳千古,有时下足功夫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4
第15位 恺撒(罗马元首)
儒略·恺撒 Gaius Julius Caesar the Great(约公元前100—44年),罗马终身独裁官(公元前44年)
儒略·恺撒,这位罗马的终身独裁官,也许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统治者了,他凭借自己的奋斗,一步步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心,成为“罗马梦”的成功实践典范。他使高卢成为罗马文明的组成部分,使军事独裁凌驾于元老院之上成为常例,在入主罗马之后的一系列政策,使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制转变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恺撒出身于名门贵族,是著名军事改革家马略的内侄,高贵的出身帮了他的大忙,使他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在权力场上角逐的资格,但真正使他攀上高峰中的还是他性格和素质中的一些因素。他精于雄辩、权术,少有大志,曾经感慨亚历山大在自己的年纪已经征服了天下,但自己却还一事无成。
年轻的恺撒曾历任过财政官、市政官、大祭司、西班牙总督等职务。但这些“低档”的职务显然无法羁绊住恺撒那颗想飞的心。他曾梦到自己玷污了自己的母亲,尽管没读过《周公解梦》,但解梦的人对他说这预示着他将征服那生他养他的大地。于是,恺撒在他的不惑之年,毅然放弃了西班牙总督的职位,进入罗马图谋大事了。
这时,两位著名人物的命运与恺撒发生了紧密的关联。他们是庞培和克拉苏,都是苏拉独裁时期就开始显山露水的高级将领。庞培资历更深,曾在北非、西西里等地立下赫赫战功;克拉苏则凭借自己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的头号功臣的身份,与庞培平起平坐。回罗马之后,恺撒曾策划过与克拉苏合作夺取元老院权力的政变,但没有实行就流产了。但敏锐的恺撒利用了庞培与克拉苏之间,以及他们两人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力促庞培和克拉苏握手言和,并与他们两人一起结成了“前三头同盟”,约定罗马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能违背他们之中任何一人的意愿。为此恺撒还将自己的女儿尤利娅嫁给了庞培。“前三头同盟”成为凌驾于元老院之上的政治势力,只要他们三人协调一致,就足以将元老院置之度外,而在三者之间,资历最浅的恺撒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按照“前三头同盟”的协议,恺撒在公元前59年成为罗马执政官,卸任后担任高卢和伊利里亚总督。在高卢的9年是也许是恺撒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高卢人生活在今法国、比利时等地,当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与罗马人相比他们无疑是半野蛮人。高卢人身材不高,但在战场上 ,罗马人历来都没能在他们身上占到便宜。恺撒到任后,先后对高卢发动了8次大规模征服战争。前7次战争恺撒十分顺利,7战7捷,最大的挑战发生在公元前52年,这一次在天才的军事家韦辛杰托里斯克领导下,高卢几乎所有部落都起来反对罗马人的统治。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恺撒向世人证明了他是一位冷静而果断的出色领导者。他采用分化瓦解的策略,挑动高卢各部落的矛盾,然后集中力量与韦辛杰托里斯克的大军进行决战,在阿莱夏要塞击溃了骁勇的高卢人。到了公元前51年,高卢已全部屈服于恺撒的统治之下。
在历史上,文明处于领先位置的民族对落后地区的征服,往往意味着文明的延伸和传播。恺撒对高卢的征服尽管充满着血腥屠杀的故事,但使高卢成为罗马文明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今天的法语就来源于罗马拉丁文。而对恺撒个人来说,在高卢的成功给了他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使他有了觑觎罗马最高统治权的资本。
随着尤利娅的去世,恺撒和庞培的婚姻联盟解体,而克拉苏的战死,则使稳固的三角失去了一个支点。随着恺撒势力的增长,恺撒和庞培之间的对决已不可避免。庞培得到了元老院的支持,命令恺撒辞职交权,还宣布他为公敌。恺撒血性中的果决再次发挥了作用,他在公元前49年隆冬季节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罗马城下,庞培和元老院成员仓皇逃走。恺撒亲率大军一路追赶庞培,从希腊追到埃及,直到庞培被埃及国王所杀。在埃及恺撒还得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恺撒将她扶上了埃及王位,并与她有了爱情的结晶。在肃清了小亚细亚的庞培残部势力之后,恺撒带着艳后和他们的儿子以盛大的凯旋仪式回归罗马,成为罗马独一无二的独裁者,在公元前44年成为终身独裁官,并获得了“祖国之父”的荣誉头衔。
恺撒以共和制之名行君主制之实,在统治罗马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一是大大扩充了元老院和高级官员的成员规模,实质是削弱了原有成员的权力,又使他的亲信得以充斥其中;其二是提高了各行省的自治权并将罗马公民权扩大到一些行省;其三是建立殖民地以安置老兵和贫民。不可忽略的是,恺撒还进行了币制和历法的改革,他所采用的儒略历(以他的名字命名)除了少数改动之外,一直保持到今天,成为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公历。
恺撒还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留下了《高卢战记》、《内战记》等颇具价值的军事著作。
当他的权力和名望达到颠峰时,一种他即将登基称王的说法也在罗马城四处流传。为维护共和制,以恺撒最为器重的义子布鲁图等人为首的共和派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在公元前44年一个阴婺重重的清早,当恺撒走进元老院的时候,数十把利剑向他身上刺来。恺撒曾在回答死亡的问题时说过:“突如其来的死是最好的死法。”而恺撒的生命,正是在达到颠峰的完美状态时突如其来地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恺撒对当时最大的影响,是使高卢罗马化;留给后世最大的影响,是由他的外甥屋大维继承了他的事业,结束了罗马的共和整体,踏上了帝制之路。尽管他没有加冕过,但他作为帝王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在西方,他的名字“恺撒”本身就具有帝王的含义,像俄国“沙皇”的称呼就来源于“恺撒”的译音。这正是没有加冕的恺撒被列入到本帝王排行榜中,并名列前茅的原因。
评论:恺撒色彩斑斓的奋斗生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前三头”和元老院之间的勾心斗角中总是棋高一着。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他经营好了高卢这个后方基地,有了稳固雄厚的大本营,才有了问鼎的资本。使高卢皈依罗马文明,也是他对文明世界的最大贡献。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5
第14位 汉谟拉比(古巴比伦国王)
汉谟拉比,古巴比仑国王(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
继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之后,两河流域在公元前18世纪又一次统一在一位帝王手里,这个时代被认为是上古两河流域文明的全盛时代,不仅因为政治军事,更因为一部人类法制史上的瑰宝——《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2006年乌尔第三王朝灭亡之后,入侵者阿摩利人便在两河流域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定居了下来,在接受了先进的苏美尔·阿卡德文明的同时,也为之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它向新的高度发展。几百间,阿摩利人建立了一系列城邦,比较著名的有马里、伊新、拉尔萨等,众城邦间在交往中争斗,在友谊的掩盖下充满着利益纠纷,直到汉谟拉比打破了这个平衡。
汉谟拉比是巴比仑城邦的第六任国王。巴比仑城邦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亚述称臣,后利用其地理条件的优势,逐渐发展壮大,但直到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巴比仑才成为一个强国。汉谟拉比十分勤政,他兴修水利,奖励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他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计划,并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决心使蓝图变成现实。从公元前1787年起,开始了统一两河流域之路,采取灵活务实外交,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攻灭一国,先后灭了伊新、拉尔萨、马里等城邦。征服活动大约进行了35年,耗尽了汉谟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强悍尚武的亚述和它庇护下埃什嫩之外,两河流域已基本统一在汉谟拉比的铁腕下。后来,巴比仑被等同于两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称为“古巴比仑文明”。
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以及为此服务的庞大而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保障这一切的一支常备军。他给予士兵以份地,提高士兵的地位,并将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他重视兴修水利,开凿了沟通基什和波斯湾的运河,使大片荒地变成良田。这些措施他的前任萨尔贡、乌尔纳木都曾经实行过,但汉谟拉比做得更加完善,他的国家被认为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样,他的统一比前两者更为稳固,古巴比仑王国的国祚也比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更长,文化也更加繁荣,天文、历法、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上古文明所难得的高度。
但真正令汉谟拉比名垂千古,历经三千多年之久仍然家喻户晓的是《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并非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在他之前的乌尔第三王朝时代,已经有了一部《乌尔纳木法典》,但《汉谟拉比法典》的完整程度远过于后者。据说因为汉谟拉比日理万机,应付不了每天要处理的大量案件,就让人把法律条文全部搜集起来,编成了法典,刻在石柱上以晓谕天下。
这部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更接近于一部民法和刑法。综观这部法典的全部条文,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1、 遵循“以牙抵牙,以眼还眼”的原则。打瞎别人的眼睛,就必须被打瞎眼睛作为处罚;被别人打断了腿,就可以打断别人的腿作为补偿;甚至害死了别人的儿子,则他自己的儿子也要被处死。
2、 上面条款适应的范围只限于身份相等的人之间。法典将人分成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几个等级,上等级的人相对于下等级者享有更多的权利和承担更少的义务,犯相同的罪时处罚也较轻。
3、 强调国家对臣民的严格控制。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逃跑的奴隶和庇护他们的人要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等。
当然,这部法典中也有一些比较“人道主义”的条款,比如规定债务奴隶为他的主人劳动3年后可以恢复为自由民。但总的来说,这部法典充满了专制的味道。
汉谟拉比在位42年,公元前1750年去世。在他死后,古巴比仑王国又延续了150多年,至公元前1595年为赫梯人所灭。
仅仅就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巴比仑王国的功绩而论,汉谟拉比就足以跻身于最有影响的帝王之列。如前所述,汉谟拉比的影响应高于萨尔贡、乌尔纳木。他具体的排位,应取决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无疑深刻地影响了上古中东地区的法律体系,但随着古巴比仑文明失去了光彩,《汉谟拉比法典》也在历史上一度湮没。现代多数国家的法律主要受罗马法和英国自身发展而来的法律体系这两大源头的影响,而从具体条文和基本精神来看,《汉谟拉比法典》对罗马法的影响不大,不宜高估《汉谟拉比法典》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汉谟拉比的排名应在查士丁尼之下。
评论:在易攻难守的两河流域,分化瓦解的力量总是大于凝聚的力量,汉谟拉比建立的王国能够得到近200年的高寿,除了有着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的维持之外,还在于有《汉谟拉比法典》这个王国的灵魂。汉谟拉比的高明之处,在于以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形式,将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用文字固定了下来。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6
第13位 汉武帝刘彻(中国西汉皇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87年),中国西汉皇帝(公元前141—87年在位)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历时210年,而汉武帝一人就独占了55年,他统治的时段又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放眼中国周边地区,此时仍是一片蛮荒,而汉武帝的中国,已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十分成熟的国家。任何一个在位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帝王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深刻的烙印,而汉武帝更以其多血质创造型的性格,让他的55年成为历史上漫长而不乏精彩的一段。
汉武帝,名刘彻,小命刘彘,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作为帝王,他是一个幸运儿。他本非嫡子,但因其母王志在宫闱斗争中击败其它后宫佳丽取得皇后宝座,遂子凭母贵,成为太子。他的曾祖父汉高祖为他打下了北达长城,南抵南岭,东到大海,西至川陇的大好河山,他的祖父汉文帝和父亲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半个世纪的积累使得“钱累巨万”、“太仓之粟充溢露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5岁的刘彻继承了汉朝帝位。但汉武帝在位前6年,在他祖母窦太皇太后为首的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集团束缚下,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抱负,直至公元前135年才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匈奴从西汉立国初年便已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抗击匈奴一直是汉武帝时代的基本国策之一。汉武帝总共组织了多达16次的对匈奴战争,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夺取了河套平原,使长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胁,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夺取了从今甘肃兰州直至新疆罗布泊的大片土地,使汉人的势力范围伸入到西域,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以倾国之力出击,直插匈奴心脏,封狼居胥,从此“漠南无王庭”。在这个英雄年代成长出了卫青、霍去病等出身卑微的杰出将领,他们成为“汉朝精神”的象征。文化发达的汉朝对落后的游牧民族匈奴的胜利,也是人类文明的胜利,使得文明能够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汉武帝的武功绝不止于对匈奴的战争。在南方,他先后消灭了闽越、瓯越、南越三个国家,将东南越族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在西南,他派司马相如等以招抚兼武力胁迫的手段,征服了当地未开化的夜郎等民族。在东北,他征服了古朝鲜国。但意义更大的是凿通西域。为斩断匈奴右臂,他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探险家经过两次难以想像的艰难跋涉,终于打通了中亚文明同东亚汉族文明之间的通道,这也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段。这条大道在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一直是中国同西亚乃至欧洲等文明交流的主干道,佛教由这条大道传入,而造纸术、指南针等也由这条通道传出(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其作用难以跟陆上丝路相比),仅仅凭借这一点,汉武帝已足以排进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帝王名单中矣。其后,汉武帝通过招抚为主兼用武力的手段逐渐使西域成为汉朝的势力范围,但其中对大宛国的战争沾满了汉宛两国人民的鲜血,
汉武帝虽谥为武,但他在文治方面方面的成就绝不逊色。他即位初年,便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尽管儒家在他在位期间并未真正成为一尊,但在他的后继者们的不断强化之下,终于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体系,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并压制了其它思想的发展。他建立太学,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办学的开始。他建立乐府,这种诗歌形式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他还派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
汉武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他的一个重要政策是削藩,他采纳了主父偃的主张,推行“推恩令”,使诸侯的领地越分越小,弱小的诸侯不再具有与中央抗衡的能力。他下令统一五铢钱,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又将盐铁的专卖权收归国有,还采纳桑弘羊的主张,设立平准官,由政府控制物价,经营贸易(当然,这明显违反经济规律的措施,是在连年用兵、府库亏空时的权宜之计)。汉武帝将皇帝个人的权威发展到极致,对臣民拥有生杀予夺之权。
多血质创造型的汉武帝一生功业累累,但他的一次次征战和大兴土木也耗尽了汉初几代人的积储,尽管有善于敛财的桑弘羊等计臣,但仍陷入巨大的财政亏空中。到晚年,他的猜疑和暴虐终于酿成巫蛊之祸,京城一片血腥,包括皇后、太子、公主、丞相在内的很多人均怀着对他的愤恨而含冤死去,这促使他晚年下了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表示不再主动用兵,将重心放在民生上。
汉武帝同秦始皇一样,是个影响远超一朝一代的帝王,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疆域的影响延续了两千年。将他与秦始皇作比较是十分有意思的,两人有太多共同点,都好征伐、好巡游、好猜疑、好诛杀、好土木、好神仙。秦始皇统一了中原,但短时间之后重新陷于分裂,汉初虽重归一统,但诸侯国的力量很大,分裂隐患不小,是汉武帝最终确立了中央集权,并将秦始皇时取得但已脱幅离去的,甚至一些从未取得的地区均纳入中国版图;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汉武帝则试图在文化思想上统一中国。从这些角度来看,汉武帝是秦始皇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汉武帝比秦始皇走得更远,但考虑到汉武帝的功业毕竟是建立在秦始皇的基础上,他对历史的影响应略低于秦始皇。在本排行榜中汉武帝的排名低于秦始皇,但居于其他中国帝王之上。
评论:汉武帝在政治、文化上推行“大一统”的历史作用受到质疑,但他在出击匈奴、捍卫先进的农耕文化圈和凿通“丝绸之路”东段的历史功绩是无可争议的。汉武帝年轻时代的英明,同他老年的昏聩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一个帝王在享受无限权柄的时间太长之后,往往不能保持理智客观的治国思维,汉武帝正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7
第12位 查理曼(法兰克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查理曼 Charlemagne(742—814年),法兰克国王(768—814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800—814年在位)
查理曼是骑士时代的一名典型的骑士帝王,他出身贵胄、身材魁梧、精力充沛、剽悍善战,而且对上帝有着高度的虔诚。
他是加洛林王朝第二代国王,被后人尊称为“查理曼”(意为“查理大帝”)。在他9岁那一年,他的父亲“矮子”丕平废掉了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位懒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查理从小随父巡游、征战,除了培养出日后的才干之外,潜移默化中也基本继承了父亲的战略、战术和精神气质。
768年,“矮子”丕平去世,查理和弟弟卡洛曼瓜分了国土。三年后,卡洛曼突然死亡,查理成为整个法兰克的主人。但卡洛曼的妻子带着儿子到娘家伦巴第寻求支持,伦巴第人企图为卡洛曼之子加冕为法兰克国王。于是,查理曼发动了生平第一场战争,他在774年毅然进军伦巴第,攻陷其都城,自立为伦巴第国王。他到罗马会晤教皇,达成了协议:教皇承认其为法兰克唯一的统治者,而他承认教皇为意大利全部土地的主人。
查理曼的两大特点(勇武善战和对基督教高度的虔诚)都可以在他的“四大武功”中得到印证。除了上述的第一次之外,查理曼的主要军事行动还有三大部分。
他首先继承了父亲抵抗西班牙科尔多瓦的穆斯林入侵的事业,并且转守为攻,于778年跨过比利牛斯山直插其心脏,一度占领巴塞罗那,但由于实力不足不得不与科尔多瓦人议和,但此战还是留下了可歌可泣的“罗兰之歌”的故事。
查理曼耗费精力最多的战争则没过于萨克森战争了。33年,18场大战,1/4的萨克森人被杀,这一个个数字都说明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查理曼最终征服了桀骜不驯的萨克森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萨克森人的信仰,从此基督教文明真正伸入了德意志,罗马帝国想做而没有做到的,让查理曼做到了。在为他的上帝献上一份厚礼的同时,血腥的数字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查理曼身上残存的野蛮习气。
另一场战争则是与文明程度更加落后的阿瓦尔的斗争。他最终征服了阿瓦尔人,控制了相当于今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一带的土地。
在累积了这么多硕果之后,查理曼终于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而且以一幕颇具喜剧色彩的情节作为结局。当教皇利奥三世在意大利贵族的夹缝中如坐针毡时,他将目光投向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希望与灼手可热的查理曼结成同盟,而查理曼也乐于做他的靠山,表示“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蹂躏”。利奥三世因过于亲法遭到意大利贵族的攻击,并被投入监狱。他逃脱后跑到正在萨克森征战的查理曼军中,查理曼亲自将他护送到罗马,在罗马受到了万人空巷的欢迎。查理曼以自己的实力和威望做后盾,召开了罗马宗教大会,巩固了利奥三世的教皇宝座的同时,又安抚了反对派,平息了教廷的纷争。利奥三世对查理曼充满了崇拜和感激之情。
这一年是公元800年,过圣诞节的时候,查理曼和利奥三世带领一班罗马权贵在圣彼得大教堂作弥撒。利奥三世突然将一顶准备好的金冠戴到查理头上,称呼他为罗马皇帝。这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宣告了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西欧第一个皇帝的产生,查理曼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事先毫不知情之下加冕的皇帝。
自来欧洲帝王被冠以“大帝”称号者,无非两种:一种是开疆拓土,武功赫赫,另一种则是文治和武功均灿然可观,查理曼显然属于后一种。他礼聘四方学者到法兰克讲学,以教会和修道院作为传播文化、教育后人的基地,并创办了一批学校,营造了一个“加洛林文艺复兴”时代,在漫长黑暗的中世纪中为一时之盛。
查理曼对历史影响较大的另一项措施是广泛推行封臣制,赐给他的部下将领、主教、修道院等以采邑,这些采邑多数可以世袭,得到封土的教俗贵族成为查理曼的封臣,必须对查理曼效忠。他还每年召开一次封臣大会以讨论自己的政策。查理曼的时代,被认为是中世纪封建领主制逐渐成熟的时代,也是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逐渐定型的时代。
查理曼崩逝于814年,他的皇号后来演变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延续了近千年。但查理曼帝国的统一只维持了两代人,后来被查理曼的三个孙子所瓜分,其中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所分得的部分,就是后来德、法两国的雏形。
查理曼帝国的领土包括现在的法、德、比、荷、奥、瑞士、意、匈等地,是罗马帝国以来西欧版图最大的国家,查理曼的个人魅力,为这个时代增添了英雄色彩,以此说来,他在世界帝王中应排在显著的位置。
不过查理曼的影响容易被抬高,这里应分析一下。他建立的帝国没能持续多久,虽说后来分出了法、德两国的雏形,但法、德作为民族国家是近代才定型的,在中世纪,不过是众多城邦的联合体。他的军队虽踏破四方,所战披靡,但没能长久地保护基督教文明的欧洲免受蛮族攻击,相反,9—10世纪的欧洲是最虚弱的,受到了来自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挤压。“加洛林文艺复兴”称盛一时,但此后几个世纪,欧洲的文化科技仍难以走出黑暗的“中世纪”。总的来说,查理曼的影响能持久延续下来的,主要在于使萨克森基督教化,以及留下了“罗马皇帝”这个空衔,再加上推行封臣制和骑士精神的作用,其他方面多为一时之盛而已,这也是他在本排行榜中没有进入前十的原因。
评论:查理曼的时代,是一个洋溢着尚武而略显野蛮的日耳曼骑士文化的时代,也是一个已没落的罗马经典文化仍被人追念和向往的时代。查理曼本身代表了生机勃勃的日耳曼文化,而他与罗马教皇的联合,又给他镀上了一层“正统”的金光。新生力量和旧日经典的结合,成就了查理曼在欧洲中世纪史上难以超越的地位。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8
第11位 屋大维(罗马元首)
屋大维 Octavianus(公元前63—公元14年),罗马元首(公元前27—公元14年),被授予“奥古斯都”的荣誉称号
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罗马。他的继承人、年仅18岁的屋大维,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来到罗马展开了他生命中新的一页。
屋大维出生于骑士家庭,他的父亲曾为元老院成员,在他4岁时去世。但他很快就得到了另一个父亲,成为舅公恺撒的养子,并得到了恺撒大部分财产的继承权。恺撒遇刺之后,他意识到他想继承的不仅是恺撒的财富,还有恺撒的权力和尊荣,这促使他告别了宁静的家乡,进入到艰险莫测的罗马权力竞技场中。
初到罗马,他面对的是恺撒心腹大将安东尼轻蔑的脸,安东尼自视为恺撒当然的继承人,不把这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但屋大维很快就显示出了恺撒继承人的风范,利用元老院的力量,对安东尼宣战,在穆提那和波伦西亚战役中打败了安东尼。此战不仅使屋大维得到了罗马执政官的地位,还使他赢得了安东尼的重视。
公元前43年,屋大维、安东尼和恺撒另一心腹大将雷必达结成了“后三头同盟”,除了规定互相支援外,还划定了势力范围,屋大维得到了阿非利加、西西里和撒丁。“后三头同盟”和“前三头同盟”一样,由几个渴望独裁但力量暂时不足的野心家组成,它的形成必然导致元老院力量的削弱,而它的结局必然是在几个野心家之间的火拼中解体,直到产生一位最后的胜利者。
“后三头同盟”成立之后,第一个举措就是追究刺杀恺撒的人,实际上是借此机会清剿共和派之中的强硬分子。结果,以元老院领袖西塞罗为首的300余名元老为他们的共和制信仰付出了生命,死于“后三头同盟”的刀下。接着,屋大维和安东尼亲密合作,率28个军团攻入希腊,在腓力比一战中击溃共和派主力,刺杀恺撒的主要策划者布鲁图和喀西约被迫自杀。恺撒的刺杀者中几乎没有在恺撒死后能活过三年的。
在这场共和派的大劫难之后,罗马走向独裁政体已不可避免,唯一的悬念是谁将成为独裁者。屋大维返回罗马,认真经营自己的势力,并夺取了原为安东尼势力范围的高卢。而与此同时,安东尼却流连在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的温柔乡中不能自拔。此后,三头曾于公元前40年和37年重新会晤,延长同盟期限,并重新划定势力范围,屋大维分得意大利和高卢。屋大维的姐姐屋大维娅嫁给安东尼为妻。
公元前36年,三头密切合作,打败了桀骜不驯的馁克斯都·庞培。接着,在屋大维引诱下,雷必达的军队倒戈,屋大维趁势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只给他保留了大祭司长的职位,雷必达算是比较体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终于剩下屋大维和安东尼之间的两强决战了。公元前32年,两人公开决裂,安东尼正式遗弃了屋大维娅,屋大维则在元老院公示了安东尼准备将罗马的土地赠送给克里奥帕特拉及其子的遗嘱,引起罗马人公愤。罗马元老院对克里奥帕特拉和安东尼宣战。屋大维和安东尼大战于亚克兴海角,屋大维大获全胜,进军埃及本土。公元前30年,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先后自杀身亡,埃及正式被纳入罗马领土。对埃及的征服,同样是罗马至关重要的大事,对当时任何统治者来说,埃及是一个天然的粮仓国库。
公元前27年接受了罗马元老院赠予的“奥古斯都”(意为“至尊者”)的称号,这一年通常被视为罗马帝国建立之年。经过15年的奋斗,屋大维终于成为罗马独一无二的统治者,但与他的义父恺撒不同的是,他还有40年的时间来经营影响他的帝国。
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14年,屋大维断断续续地担任罗马执政官、保民官、大祭司等职务,但无论他担任何职,他都一直牢牢地掌握着军政大权,公元前2年,他又获得“祖国之父”的荣誉称号。
屋大维同他的义父恺撒一样,上台后的首要大事就是改组元老院,不同的是,屋大维缩小了元老院的规模,但不管是扩大还是缩小,他们都在改组中达到了清除异己,安插亲信的目的。屋大维还设立了元老级咨询会议,由元首的亲信、执政官和少数德高望重的元老组成,后来逐渐成为成为凌驾于元老院之上的决策机构。屋大维还建立了“元首金库”,给自己手下的文官发放工资。
屋大维改组了行省,完善了税收制度。他自掏腰包大兴土木,兴建神庙、大剧场、大浴池等有公众意义的设施,并改善了交通设施。他自豪地说“我接受的是一座砖做的城市,留下的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
屋大维改组了军队,将军队分成军团和辅助部队,还创设了近卫军,建立了一支职业常备军队,并使这支军队常靠近前线,这也是他对罗马体制的一大贡献。他在位前期花费最大的军事行动是对西班牙西北山地部落的征服战争,最终获得完全胜利。他对扩张罗马领土的主要贡献有两个,一是在日耳曼和多瑙河中下游地区建立了众多行省,不过因此被拖入了潘诺尼亚大起义中,另一个则是在东方,利用亚美尼亚和安息的矛盾开展外交斗争,同时以武力为后盾,夺得了幼发拉底河以西土地。不过,屋大维并非穷兵窦武之人,当政时期的战争不算多,相反,从他开始罗马进入了200余年的大体上和平的局面。
公元14年,这位罗马世界的“奥古斯都”在一次旅行中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的地位由其养子、已确定的继承人提比略继承。确立了帝位交接的王朝法则,这是他对罗马历史的又一大影响。
我们不妨将屋大维与他的义父恺撒作一比较。通常认为屋大维的个人魅力难以同恺撒相比,不同的是,恺撒的历史印记主要在于登上罗马最高位之前的奋斗上,而屋大维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影响在于获取最高权力之后实行的措施。不动声息地削弱元老院的作用,拒绝有形的王冠,但不拒绝无形的王权,使国家机构向着元首的办事机构的方向发展,他为罗马打开了条条通向帝国的道路。恺撒去世之时,罗马的历史通向何方尚为未知数,而屋大维去世之时则大局已定矣。
关系到屋大维排名的重要因素是在罗马帝国的建立中他的个人作用有多大。罗马帝国不像某些帝国一样,深深地打上了个别英雄的烙印,但屋大维的个人作用也不小,毕竟罗马共和的传统是非常强大的。作为世界历史上最重要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在本榜中理应名列前茅。
评论:屋大维为什么能一路走向成功?综观他的奋斗生涯,他总是巧妙地站在人气的一边,先是利用群众对恺撒遇刺的愤怒铲除了元老院中的共和派,接着又利用元老院对安东尼“通埃及卖国”的仇视而灭了安东尼一派,后来又利用民众对连年内战的反感而“顺应人心”建立了独裁统治。对于热衷于权力斗争的人们来说,屋大维确实是一本好教材。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09
第10位 查士丁尼一世(拜占庭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 (482—565年),拜占庭皇帝(527—565年在位)
查士丁尼,像许多平民出身的罗马皇帝一样,一生充满了传奇。他大大扩展了罗马国土,但他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全盛之愿仍不能说成功,真正让他名垂千古的,是那部《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出生于南斯拉夫一个农民家庭,后来随着他的叔父查士丁走上罗马的仕途,在战场上经受血与火的考验。后来,查士丁靠卓越的战功被拥立为罗马皇帝,由于没有后嗣,就将查士丁尼培养为继承人。527年查士丁尼正式登上了最高宝座。
当时的罗马帝国,已不是屋大维、图拉真、君士坦丁等人统治下的那个将地中海当成内湖的牛气冲天的大帝国。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所灭,而查士丁尼治下的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也面临多方面的危机。查士丁尼终其一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渴望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全盛局面,并将正统的基督教义传播到这个帝国的每一寸土地。在他执政早期,他为此勤政到不知疲倦,被形容为一个喜欢与黑夜为伴的恶魔。
但他在实现夙愿之前还得经受若干考验,首先是与波斯的战争,打得相当漂亮,还使他发现了以贝利撒留为首的将才,532年以有利于拜占庭的和约而告终。
查士丁尼虽成长于军旅中,但其性格中优柔寡断的一面仍时而显露出来,他一生中最危难的关头是532年的“尼卡起义”。赛车会一向是君士坦丁堡的一大盛事,查士丁尼也出席了大会,但这一天群众对赛车的狂热突然演变成对专制、贪污和苛税的强烈不满,形成汹涌的浪潮起来武斗并围攻皇宫。在皇后狄奥多拉的鼓动下,躲在皇宫中的查士丁尼重新鼓起了勇气,依靠贝利撒留的雇佣军血腥镇压了起义,屠杀了3万多人。
从533年开始,查士丁尼终于开始实践他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梦想了,并在这条路上走了22年之久。贝利撒留率1.6万军队从海路进攻北非的汪达尔王国,势如破竹,当年就攻下了其首都迦太基城,534年完全灭了这个昙花一现的国家。535年,贝利撒留的兵锋指向了昔日罗马的心脏——意大利,在西西里岛登陆,由南到北进攻占据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并在536年底攻克罗马,540年攻克东哥特首都拉文那。但哥特人剽悍顽强的特性并未虽着时代的变迁而湮没,他们在新国王托提拉的领导下发起了反攻,并一度围困罗马城达一年多。经过长期艰苦的拉锯战,拜占庭帝国终于在552年塔地那大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并由大将纳尔西斯在554年最后灭掉了东哥特王国。同年,还利用西哥特王国的内讧,出兵占领了今西班牙的沿海地区。在这些征服战争中,查士丁尼充分暴露了他作为一个“善变的朋友,不变的敌人”的狡诈一面,拜占庭帝国外交上灵活多变的特征,也许正是发源于查士丁尼。
但查士丁尼终究没有完成罗马帝国的旧业,不但是因为高卢、不列颠、西班牙的大部等地并未进入他的版图中,而且因为他竭力要在旧地恢复罗马的旧制,如大奴隶主所有制等,但遭到强烈反抗,引起局势混乱,最后不得不以妥协而告终,社会制度的发展演进终究是不可逆转的。
贝利撒留为查士丁尼打下了大好河山,最后却因功高震主而遭到查士丁尼的疑忌迫害,最后被弄瞎眼睛并沦落为乞丐,历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以此为最烈矣。一个穷兵窦武的君王除了要有若干良将之外,还需要若干善于敛财的干臣,以应付庞大的支出,而约翰·卡帕多西亚显然充当了这一“光荣”的角色,他以善于搜刮民财而著名。
还有另一个人物也为查士丁尼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那就是他的皇后——狄奥多拉。狄奥多拉曾做过妓女和演员,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邂逅了查士丁尼,最终成为他的另一半。她以她丰富阅历带来的机智和果决弥补了查士丁尼时而出现的优柔寡断,并参与到查士丁尼的法律编制工作中。查士丁尼的功业中有多少来自于她的成分,已无法估量。
查士丁尼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的最大贡献,则莫过于《罗马民法大全》了。查士丁尼为何会对编撰法典有如此高的热情,这已无从考证,不过他对于青史留名,对于恢复旧日罗马雄风的热心肯定是原因之一。查士丁尼即位第二年,就成立了《罗马法编撰委员会》,由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亚领导,通过对400多年来罗马历代元老院的决议和皇帝的诏令进行编辑,终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由把历代解释法律的著作整理成《学说汇编》,又编成《法理概要》作为学生学习法律的教材。565年,又将查士丁尼时代的法令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的《新律》,以上四部被后人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自始至终关注和过问编撰委员会的工作,有时亲自参与讨论并裁决分歧。他被后人称为“法律之父”是当之无愧的。这些法典总的来说,创新不多,主要作用是汇集和编辑。
查士丁尼时代另一项伟大的创造是屹立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晚年的查士丁尼,作为神学家的一面更多地显露出来,逐渐厌倦政事,沉迷于在宫廷中过着僧侣般的生活,同主教们谈论基督教义的细微差别,津津有味,直至深夜而不歇。565年,查士丁尼去世,据说君士坦丁堡的百姓一片欢腾。当然,历史这个公正的裁判还是给了查士丁尼很高的评价。
还有一个人物为查士丁尼的盛名起了很大作用,他就是著名史家普罗科厄斯。普罗科厄斯写了《战争》和《建筑》两部书为查士丁尼歌功颂德,却又留下了一部《秘史》揭露查士丁尼宫廷的黑暗。查士丁尼因此成为形象最为丰满的帝王之一。
查士丁尼是世界影响最大的帝王之一,主要由这两点体现:他为拜占庭帝国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这个帝国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后来一度成为亚欧大陆西部文明世界的唯一火种。二是《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的法典在拜占庭帝国衰亡后一度失去其影响力,但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查士丁尼的法典重新焕发出它的热力,成为超越时空限制的法律大全。近代欧洲各国的法律,除了英国自成体系之外,多深受罗马法的影响,并由此影响到亚非美等国家的法律。因此,在世界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帝王中,查士丁尼一世可以当之无愧地进入前10。
评论:利用人心对旧日罗马帝国的全盛的向往之情,也许是查士丁尼全部成就的关键。大军西征,是打着恢复西罗马帝国的旗号;编撰《罗马民法大全》,则透着保留罗马文化精髓的热情。对被想像完美化的梦之国度的景仰,成为改造弊病丛生的现实王国的动力,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当然,不管罗马帝国的真面目怎么样,查士丁尼的法典永垂不朽。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10
第9位 彼得一世(俄国沙皇)
彼得一世 Пётр Ⅰ(1672——1725年),俄国沙皇(1682——1725年)
也许扩张土地是沙皇俄国的本性,但沙俄的扩张势头在伊凡雷帝之后明显进入低潮,在百余年的时间里保持守势,夺取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的夙愿始终是一个美好的梦。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彼得大帝的出现。
彼得身材魁梧,精力充沛,性格粗暴,这同他的罗曼诺夫家族前辈的病弱形成鲜明对比。1682年,彼得的异母兄费多尔三世去世。在其姐索非亚和米格斯拉夫家族、纳雷什金家族三方的激烈较量中,10岁的彼得和他的患有坏血病不能理事的哥哥伊凡五世一起成为沙皇,彼得只是第二沙皇,实权操纵在索非亚公主手中。
彼得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从小就已经显示出来。在他幼时的诸多爱好中,有两件对未来有重要影响,一是对航海和造船的强烈兴趣,这使他制定了向海洋发展的国策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另一个就是玩军事游戏,他的两个少年游戏兵团后来演变成他最得力的两个近卫军团。1689年,彼得正是利用这两个军团粉碎了其姐索非亚企图废黜他的阴谋,并将索非亚关进修道院,实际上掌握了政权。1696年伊凡五世去世,彼得成为唯一的沙皇。
1697年,彼得又作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随同一个250人的庞大考察团去西欧各国访问,在此期间,他甚至还曾在荷兰的造船厂当学徒以学习造船。实际上这此访问对俄国的未来影响巨大,面对西方的先进科技和制度,彼得心中使俄国变革的朦胧想法因此变得如此清晰和强烈。回国后,一场巨大的变革就在俄罗斯大地上掀起了阵阵风浪。
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们的胡子剪去,从而揭开了一系列改革的序幕。这些改革主要是在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背景下施行的。在军事方面,彼得实行义务兵役制,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文化上,彼得大力引进西方的书籍和生活方式,下令全体臣民不得穿传统的长袍和留大胡子;规定贵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必须上学,否则不得继承爵位,并选派留学生去西欧学习。他还简化了俄文字母,引进西方历法,建立了俄国第一座图书馆、医院、剧院、博物馆、印刷所,还出版了第一份报纸,亲自担任主编。
彼得一世改革的领域是如此的广泛,就广度来说,几乎超过了世界历史上文明时代的任何一次改革,而他为人诟病的原因是在此过程中采取的手段极为粗暴,“不惜以野蛮的手段对付野蛮”。他的儿子阿列克谢在守旧派贵族的支持下起来反对他,后逃亡国外,在得到宽恕的许诺下回到俄国,结果被投入监狱严刑拷问,并死于狱中。
不过断言彼得的改革已使俄国成为世界的先进国家则为时过早。俄国社会的痼疾——落后的农奴制在这次改革中未受触动。
彼得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富国强兵,以打赢与瑞典的“北方战争”。早在西欧考察期间,彼得就与丹麦、萨克森结成反瑞典同盟。1700年三国联合对瑞典宣战。但一开始战事不利,瑞典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使丹麦退出,接着又在纳尔瓦打败俄军。但彼得大帝不可能认输,他在改革增强了力量之后,重整旗鼓,先后在1708年列斯纳亚战役和1709年波尔塔瓦战役中打败瑞典好战国王卡尔十二世,尤其是波尔塔瓦一战,彼得亲临前线,给予瑞军以毁灭性打击。1721年,俄瑞《尼斯塔得条约》签订,俄国夺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里加湾的大片土地,从而获得了出海口。彼得大帝的威名达到顶点。
彼得一世还在1722—1723年对波斯的入侵中夺得里海西、南岸的土地。但他对土耳其的战争无功而返,其时,奥斯曼土耳其大国的风范尤存,夺取黑海出海口的任务只能留待彼得的后继者来完成了。
1703年,彼得在涅瓦河沿岸地区建立建立了一座新城——圣彼得堡,后在1712年迁都于此。这与他一贯的向西方发展、向海洋发展的战略是一致的。
彼得一世十分勤政,兴趣也十分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甚至热中与做解剖和牙医手术。他的一生是如此丰富,以至52年的生涯似乎已经透支了他的全部精力。1724年,他在海滩搭救几个遇险的士兵时受凉得病,第二年初去世。他所留下的,是一个强大而生机勃勃的帝国。
自从伊凡三世时代开始,俄国便已成为东欧地区的重要力量,俄国有广阔的大后方使它比任何一个国家更经得起打击,但这并不代表俄国一定能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强国。事实上,在彼得一世时代,俄国的实力只能与瑞典或波兰相当,而要弱于土耳其。但经过彼得大帝的改革之后,俄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前景已如此明朗。
彼得一世对俄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制度、经济、文化、军事各个领域,而且是将俄国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彼得一世的影响要大于伊丽莎白一世、路易十四一类的帝王,而与明治天皇、威廉一世(德皇)等具有开创性、变革性影响的帝王相比,彼得一世的个人作用更为明显。彼得一世在本排行榜的地区性影响的帝王中,仅排在秦始皇之后,主要是考虑到秦始皇对中国各个方面在2000多年累积下来的影响。
评论:同历史上为数众多的改革家相比,彼得一世的改革有鲜明的特点:在威胁尚未真正到来之时的主动改革,有着明确学习对象和目标的改革,由握有全权的最高统治者作为力量源泉的改革。这几点也许就是彼得一世改革能获得卓越成效的原因。30多年过后,彼得一世留给人民的的确是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11
第8位 大流士一世(波斯皇帝)
大流士一世 Daruis I(公元前558—486年),波斯皇帝(公元前522—486年在位)
“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万邦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这是大流士在平定波斯帝国各地割据力量之后,志得意满地地刻在石头上的话。如果没有大流士的话,波斯帝国的历史完全有可能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在与马萨格泰人的战争中阵亡之后,由他的儿子冈比西斯继位。冈比西斯与其父的宽容大度完全不同,他性格暴虐,据说还有癫痫病,为巩固帝位,他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巴尔狄亚。冈比西斯发动了征服埃及的战争,并获得成功,但在随后征努比亚的战争中受挫。与此同时,僧侣高墨达假扮巴尔狄亚(也有人认为他就是真实的巴尔狄亚)在国内发动了政变,夺取了政权。冈比西斯急忙返回平息事变,但在半路上神秘死去(其死因有多种说法)。这时,波斯国内分崩离析,自封为王者不计其数,居鲁士奋斗一生打下的江山处在解体的关口。
就在此时,阿契美尼德家族的旁支,原波斯安息省省长的儿子大流士正住在首都,意识到一个巨大的机遇正摆在自己眼前,就联合其他六位贵族密谋了一次政变,杀死了高墨达及其亲信。随后又设计了一些圈套使众贵族相信自己就是神指定的继承大位的人选,终于在公元前522年成为波斯皇帝。
大流士随后的表现向世人表明了,他确实就是继承居鲁士事业的最佳人选。他在继位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后打了十八次大战役,铲除了八大割据势力的首领,诺大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大流士功成身就,踌躇满志,并巡行各地。在巡行至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庄时,他让人在附近的石壁上刻上了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为自己歌功颂德,以便流芳百世。
作为一个好大喜功的君主,大流士为波斯帝国又开拓了更多的地盘。他在公元前517年将印度河流域纳入波斯版图,公元前513年,又进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前锋直指希腊诸城邦。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在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中,已征服了其中三个,逼近了第四个。风格各异的众多文明第一次联合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君主的统治之下,大大加深了相互的交流和渗透,但也给原来简单的波斯统治制度带来了众多问题和挑战。
大流士承继了居鲁士的传统,让各被征服地区在承认波斯皇帝最高权威的基础上,维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即“大一统,小自治”。他首创了行省制,将全国分成20多个行省,行省的总督由皇帝直接任命,通常由波斯贵族担任,而非波斯的本地贵族也可在行省中担任要务。在军事方面,大流士将全国分成五大军区,军区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帝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军队分为负责保护王室的近卫军、负责全国防务的常备军和负责各地驻防的地方部队,前两者由波斯人和米底人组成,地方部队则由各地方民族组成。皇帝还拥有一支“万人不死队”,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人员出现空缺时迅速补足,始终保持一万人的规模。行省长官和军区长官互不统属,军政分权。
在法律方面,大流士强化了“国王的意志和命令就是法律”的东方君主制传统,设立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波斯法律主要由过去的部落习惯法演变而来。但允许各自治地方不同法律传统的存在,埃及的法律没有多大变化,巴比伦和犹太地区分别保留了《汉谟拉比法典》和《摩西五经》的法律内容。
赋税方面,波斯人享有部分特权,只交实物税,不需交纳货币税。而其他地区的实物税的内容则视其特点而定,如埃及偏重于粮食,亚美尼亚要交纳马匹,米底交纳羊,印度河地区交纳象牙等,这正是大流士所津津乐道的,波斯帝国地大物博的体现。在货币方面,大流士规定帝国流通三种合法铸币,金币只能由中央铸造,各行省可铸造银币,各自治市可铸造铜币。金币流通全国,银币和铜币在一定地区内流行。大流士还以两河流域的度量衡为基础,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大流士时代修建了贯通全国主要地区的交通网络,称为“御道”。沿途设置许多驿站和旅店。据说这最初是大流士为满足其尽快吃到爱琴海鲜鱼的愿望而设立的,但对于全国经济却是意义重大。由于交通发达,沿途又有驿站接济和士兵保护,全国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通了御道之后,从小亚细亚海岸到首都只需要3天时间,在张骞通西域之后,这条大道便成了丝绸之路的西段。他执行促进帝国海上商贸的政策,开辟海上航路,派舰队探索印度洋,打通从印度河口到埃及的海上航线,还开通了从尼罗河到苏伊士的运河。他是第一个将印度洋和大西洋两大水系联为一体的君主。
大流士的时代,拜火教迎来了它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拜火教又称祆教、琐罗亚斯德教,
其创立者琐罗亚斯德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关于他的生活年代和他如何获得真知目前仍有多种说法。拜火教教义集中在其经典《阿维斯陀》中,教义的核心是善恶二元论,善神(光明之神)马兹达和恶神(黑暗之神)阿赫里·曼长期对立和斗争,在不停的对抗中此起彼伏,最终善必然战胜恶。火是善神的标志,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必须坚持对火的崇拜。信徒必须坚持“三善原则”,即善思、善言和善行,死后灵魂才能获得拯救升入天堂。大流士时代之前,拜火教已在波斯和米底得到广泛的传播。大流士是各坚定的拜火教信徒,在他的倡导下,光明之神随着波斯疆域的扩大而不断向更远的地区传播他的威力。不过,大流士并没有去做宗教迫害之类的蠢事,在他的国土之内,各地区的神仍安详地在各自的地盘上传播自己的福音。
大流士统治波斯帝国37年,他晚年逐年变得固执昏庸。他发动了两次对希腊诸城邦的侵略,第一次主要败于风暴,第二次(公元前490年)则真正体验到了民主政体下希腊城邦的战斗力,在马拉松一战中惨败而归。他的儿子薛西斯继续了对希腊城邦的战争,同样无功而归,徒然损耗了波斯的国力。大流士一生近乎完美的事业因为晚年的两次失利留下了遗憾。不过,由于大流士发动的希波战争。使得希腊各城邦进入了战争状态,备战从此成为各城邦的主要职能,在没有波斯人入侵的时候,希腊城邦之间就混战起来,最终导致了希腊文明的衰落,这也是大流士带给历史的影响。
大流士在本排行榜中位居前十。之所以将大流士排在居鲁士之前,原因是波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更多在于它的制度而不是它的疆域。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帝国,如何统治这样一个大国,前代没有经验,全靠自己摸索。大流士以“大统一,小自治”的原则为宗旨,使这个帝国长期延续。他所建立的具有开创性的制度,如行省制、军区制、货币税收制度等,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世界性大帝国。他建立的发达的水陆交通制度,大大加强了古代诸文明之间的交流,使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大流士一世不愧为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帝王。
评论:作为一个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帝王,大流士不是历史上第一位所向无敌的征服者,但他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统治者。他的全部政策的着力点就是将广大土地上风采各异的诸文化纳入一个有效运转的系统,他对各被征服文明的同化是渐进而有力的。中东的政治版图诡谲多变,但大流士留下的遗产始终不乏继承者。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12
第7位 拿破仑(法国皇帝)
拿破仑·波拿巴 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年在位)
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这也是他后来被反对派称为“科西嘉怪物”的原因。在拿破仑出生前一年,法国刚刚从热那亚购得科西嘉岛,但这并不影响拿破仑对法国的国家认同。拿破仑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10岁进入预备军校学习,15岁进入巴黎炮兵学校学习指挥,不久因其父去世中断了学业。他在军校生涯中成绩平平,也不引人注目,他日后的军事才能似乎主要不是来自于此。但军校的学习使他获得了少尉军衔,这也是他一生事业的起点。
如果生活在路易十五那样的时代,拿破仑很可能会以一个怀才不遇的下级军官身份结束一生。但他是幸运的,他遇上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革命时代。拿破仑熟读卢梭、伏尔泰等人的著作,在大革命年代也发表过观点激进的小册子,被视为雅各宾派的一员。他有着大多数青年所有的不满现实、渴求变革的精神。但对于拿破仑这样雄心勃勃的实干家来说,政治理想如何并不重要,不会真的影响他的实践,如何利用时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权力地位才是真正重要的。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民众运动了,国王被推上断头台,全部政治上层建筑都按照“革命家”们的理想推倒重建。但作为“被君主制的海洋包围的民主制小岛”,法国很快受到周边海浪汹涌地冲击,大革命的思想口号被当作瘟疫,一次次“反法同盟”被组织起来了。拿破仑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以一个支持大革命的将领身份走上历史舞台的。1793年12月,这位炮兵团的指挥取得了一生中第一个重要胜利——土伦战役的胜利,金子终于发光了,他因此得到罗伯斯庇尔之弟的赏识,被一举提升为炮兵准将。
不久后罗伯斯庇尔在“热月政变”中被推上断头台,拿破仑也跟着倒霉,在狱中蹲了十天。但出色的军事统帅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每一任政府所必须的,拿破仑又在一年多后镇压“葡月暴动”中被委以重任,并不辱使命。他因此成为法国家喻户晓的将领。
拿破仑被督政府任命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1898年又远征埃及。与此同时,国内局势正在恶化,连年通货膨胀、食品紧缺,法军在反法同盟的紧逼下连连败退,国内暴动不断,经过十年的折腾后,法国人民对走马观花变换的政府和政局已经极为厌恶,政治热情已经降至冰点,他们只渴望一个坚强有力的,能建立稳定秩序的政权出现。而督政府的实权人物西哀耶斯也迫切需要一个军事强人来稳定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拿破仑上台前的形势。
1899年11月,拿破仑抛下埃及的大军回到国内,立即受到了雷鸣般的欢迎。他在西哀耶斯的支持下,压服了元老院,又利用军队制服了五百人院,制定了新的宪法。新宪法规定拿破仑为第一执政,拥有提出议案、批准议案、任命参政院成员和地方行政官员等权力。该事件史称“雾月政变”,是一次辅以武力胁迫,最后以合法形式粉饰的不流血政变。
拿破仑在他的执政府中,显示出了他不但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一个政坛高手。他任命为人备受争议、但很有能力的富歇为警务部长,镇压王党势力和激进分子;同教皇签订《教务专约》,承认天主教是“大多数法国人的宗教”,恢复宗教仪式,但同时使教会放弃在大革命时期被没收的财产,此举又争取了国内的保守派。更重要的是,他任命理财能手戈东为财政部长,实行了财政税制改革,建立了国家控制的法兰西银行,并实行银本位的币值,以自己的威望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使政府发行的期票被认购一空,路易十五时代以来未出现过的国库充实、币值稳定、财政收支平衡的局面竟被拿破仑实现了。
从1800年起,拿破仑组织民法典起草委员会,并多次亲自主持制定民法典的讨论会,终于在1804年颁布了《法国民法典》,这部法典收纳了大革命时代的许多思想,如人人生来平等、人人享有民事权利、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契约自由等,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大革命所改变的秩序。尽管拿破仑的独裁统治是违背大革命精神的,但他的《民法典》却成了大革命的集大成之作,并影响了后来许多国家的法律,拿破仑曾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而是我的民法典。”
当然,拿破仑之所以能建立稳固统治,能给后世留下那么大的声名,最主要还是由于他的军事成就。还在他上台伊始,就面对英、奥、俄三国的反法同盟。他带领4万预备部队从风雪交加的山口越过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奥军的背后,大败13万奥军,迫使奥地利求和。接着,他又先后使俄、英退出战争,1802年《亚眠条约》签订,使法国经过10年烽火之后,终于赢得了喘息之机。
文治武功卓著的拿破仑已俨然是法国的救星、大革命的功臣,从1799年到1804年,他的威望的提高是以日来计算的,而他野心的扩张速度也不逊于此。1802年,他以99.77%的支持率获得了终身执政之职,这只是一个台阶。两年后,99.93%的支持率使他成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举国的驯服使后人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来得这么自然。
海上英国的存在,是拿破仑的眼中钉、肉中刺。在英国的鼓动下,第三次反法同盟又组织起来。拿破仑曾用了两年的时间准备渡海攻英,但1805年,法国舰队在特拉法加海角的激战中惨败于英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使拿破仑彻底放弃了这个梦想,转而一心一意发展他的大陆帝国。就在这个噩耗到来的前一天,拿破仑以20天的急行军将猝不及防的3万奥军包围在乌尔姆要塞,使其投降,开创了“用双腿作战”的特殊战例,然后直捣维也纳。面对前来增援的俄国大军,拿破仑诱使其迅速决战,在奥斯特里茨村战役中取得了完美胜利(史称“三皇会战”),这是拿破仑所有胜利中最伟大的一次,拿破仑为此建造了巴黎凯旋门。
1806年,英、普、俄三国组成的第四次反法同盟输得更加彻底,面对自称为“欧洲最有效率的军队”的普军,拿破仑用了20天就攻下柏林,并打败前来救援的俄国,占领普鲁士全境。1807年,为了构筑他的“大陆封锁体系”,拿破仑上演了一次欧洲版的“借道伐虢”,迫使西班牙同意法军通过其领土进攻葡萄牙,接着乘机进驻西班牙,赶走了西班牙王室,封其兄约瑟夫为西班牙国王。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纳入拿破仑的帝国之中。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拿破仑的失策,不甘屈服的西班牙人连续不断的反抗,拖住了拿破仑几十万军队。
在1809年再次打败奥地利,终结第五次反法同盟之后,拿破仑的帝国达到强盛的顶峰。拿破仑本人是法兰西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他的三个兄弟分别为西班牙、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波兰大公国、瑞士联邦和众多德意志小邦也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奥地利和普鲁士则是在他面前垂头丧气的战败国。拿破仑思想中的“正统意识”也与日俱增,他休弃了不育的约瑟芬皇后,另娶了奥地利皇帝的公主,企图通过联姻使自己跻身于欧洲传统帝王的行列。
然而,无论拿破仑帝国达到多大,有两个压在他心头的黑影始终无法打倒,英国和俄国是历次反法同盟的坚定主力,当拿破仑对海上英国无可奈何之后,他就想构筑“大陆封锁体系”,以迫使英国屈服,但欧洲漫长的海岸线使他力不能及,最使他恼火的是,沙皇俄国居然在1812年违背盟约,全面恢复同英国的贸易。加上在波兰问题上的矛盾,拿破仑决心给予北极熊以致命一击,以建立在欧洲大陆真正的霸权。但正是这次冒险,终于使拿破仑遭到了灭顶之灾。70万大军在漫长的跋涉之后,尽管一度占领了已成为空城的莫斯科,但在罕见的寒冬、斑疹伤寒和俄国军队的袭击之后,最后只剩下几万狼狈溃退的散兵。接着,在被称为“欧洲民族之战”的莱比锡会战中,由于萨克森军队倒戈,拿破仑败北。最后,在各国联军浩浩荡荡挺进巴黎的战鼓声中,拿破仑被迫签订了退位诏书,被软禁在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上。
虽然拿破仑趁着欧洲各国权贵聚集在维也纳开“分赃大会”的良机偷渡回国,恢复了百日的辉煌,但在惨败滑铁卢之后,他的政治生命彻底完结,在南大西洋的小岛上了结余生。
在拿破仑失败之后,他建立的国际秩序被完全颠覆,除了少数变动之外,各国的疆界基本恢复到1789年以前的状况,统治这些国家的,也基本是原来的家族。但拿破仑已通过他的扩张将革命精神播散到欧洲各地,纵观整个19世纪,自由、民主、人权的思潮此起彼伏,革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早已不是18世纪那个满足于“开明专制”的欧洲矣。
拿破仑对美洲的影响甚至要超过欧洲,虽然纯粹出于无意。他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入侵,使它们失去对美洲殖民地的有效控制,西属、葡属美洲殖民地实际上处于自治状态,并进而爆发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他将路易斯安那以1500万美元的“低价”卖给美国,使美国打通了西进的道路,如果没有这笔交易,美国可能与现在所看到的大不一样。
尽管拿破仑最终是个失败者,但作为欧洲思想格局和美洲政治格局的颠覆者,他的影响足以在帝王群体中位居前十。
评论:拿破仑利用大革命十年混乱,人心思定之机夺取政权,打维护大革命的旗帜,行专制独裁之实,利用法国人在大革命中被燃烧到沸点的民族主义,逞侵略扩张的野心。他有先进的军事思想,也有百折不挠的斗志,可惜最终“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只相差一步”,让法军去做不能胜任的事,最终不得不拿出比死亡更多的勇气去承受亡国的痛苦。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13
第6位 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
阿育王 A’soka,印度孔雀王朝君主(公元前273—236年在位)
阿育王的知名度在印度帝王中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历史的影响同样也可居印度帝王之首。他一生的业绩可以明显分成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时代,主要是经过奋斗坐稳王位和通过武力基本统一了印度,后半生是“白阿育王”时代,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
阿育王之名可意译为“无忧王”,是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他的祖父旃陀罗笈多创立了孔雀王朝,并击败了入侵的希腊人,他的父亲宾头沙罗巩固了这个国家,并向南扩展了国土,累计攻灭了十六个国家。站在祖父两代的肩膀上,阿育王有着有利的创造更大历史业绩的条件。
佛家经典说阿育王从小就有佛心佛性,但他早年的行为并未能体现出这一点。他18岁时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后来在镇压旦叉始罗城叛乱中立下大功,积累了政治资本。公元前273年父王宾头沙罗病重,阿育王回国争夺王位,传说他杀死了99个兄弟之后才坐稳了宝座,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王位争夺的血腥激烈由此可见一斑。经过四年拼杀,阿育王终于排除了一切反对势力,举行了灌顶仪式(即印度当时的登基仪式)。
杀人无数的阿育王在即位后仍改变不了他凶狠嗜杀的作风。据说他专门挑选最凶恶的酷吏去设立“人间地域”残害百姓。他发动了一系列统一南亚次大陆的战争,曾征服过湿婆国等,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1年远征孟加拉沿海的羯陵伽国的战争。这次战争使孔雀王朝基本完成了统一印度的事业(最南端的部分除外,历史上很少有北印度的政权能征讨到这里),但也造成了10万人被杀,15万人被掳走的人间惨剧。这一战是阿育王一生的转折点,也是印度历史的转折点。阿育王被伏尸成山、血流成河的场面所震撼,深感痛悔,从小埋藏在他心中的佛性,曾一度被权欲所遮盖,这时终于被恻隐之心所唤醒。他同佛教高僧优波毯多次长谈之后,终于被感召,决心皈依佛门,彻底改变统治策略。
我们不妨看一看这时的佛教。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此时已经有300多年了,期间经历了七位持法者,进行过两次大结集。佛教的四谛、五蕴、八苦、众生平等的思想也广泛传布到印度次大陆的千家万户,但与这时的耆那教、婆罗门教、阿耆昆伽教等印度的其他主要宗教相比,并未取得压倒性优势,更未传布到印度以外的地区,而随着传播的进行,其内部也分化成了不同的教派。在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后,佛教的传播取得了质的飞跃。
阿育王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的战争也将尽量减少伤亡。他宣布佛教为国教,将他的诏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为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他倡导的正法,包括以下这些基本内容:对人要仁爱慈悲,包括孝敬父母,善待亲戚朋友和其他人,对动物也要尊重它们的生命,因为它们也是“众生平等”的一部分;要多做有助于公众的好事,如修桥造路、种树建亭等;要对其他宗教宽容,给予耆那教、婆罗门教、阿耆昆伽教应有的地位,禁止不同教派之间的互相攻击。这些“正法”的内容体现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也包含了阿育王本人的统治需要。
阿育王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据说总共兴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为了消弥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大结集(此为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斯里兰卡、缅甸,甚至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这是佛教走出印度,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
推行佛教的消灭个人欲望和忍耐顺从显然有利于阿育王的统治。阿育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阿育王本人在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都有绝对的权威。全国分为若干行省,行省总督通常由王子担任,但行省内部仍有着许多保持自治或半独立的部落,孔雀帝国还不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公元前236年,阿育王枕着“护法名王”的尊号离开了他的子民。孔雀王朝的国祚不长,在他死后只延续了半个世纪便告终了,印度又重新陷入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印度的历史一直分多合少,即使在统一时期也存在大量半独立的地方王公,但孔雀王朝作为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的政权,它的事业成为激励后世无数雄心勃勃的枭雄去奋斗的目标。
佛教经过阿育王的大力倡导,终于从一个信徒人数较多的民间组织发展为印度最大的宗教(近千年后才被婆罗门教取代),阿育王大力向邻国推广佛教,直接促成了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除了南亚次大陆之外,东亚、东南亚、中亚都曾经是佛教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自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之后,便落地生根、蓬勃发展,至今仍是中国信徒最多的宗教。在泰国、缅甸,佛教至今仍占有压倒性地位。对于佛教来说,阿育王是仅次于释迦牟尼的第二重要人物。
不妨将阿育王同倡导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比较一下。他们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对于佛教或基督教,他们一开始都是站在对立面的,但最后都皈依并大力倡导之,使其最终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从创立到阿育王时代是300多年,基督教从创立到君士坦丁时代也是300多年,它们在相似的年纪取得了命运的历史性转折。阿育王和君士坦丁都曾召开宗教大集会协调不同教派的纠纷,对佛教和基督教的教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考虑到佛教在世界上的影响略逊于基督教,佛教多神教的特性使其对信徒的约束力比不上一神教的基督教,以及孔雀帝国在世界历史的影响难以同罗马帝国相比,阿育王在本书中的排名在君士坦丁大帝之后。
评论:不管阿育王在转化为一个佛教信徒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当国家需要统一的时候,他就给国家带来了战争,而当国家需要和平的时候,他就给国家带来了佛教。当没办法用国家机器来化解战争留下的伤痕和仇恨之时,宗教就是最好的大众心理医生。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14
第5位 欧麦尔一世(阿拉伯哈里发)
欧麦尔一世 Umar ibn al-Khattab(586—644年),阿拉伯哈里发(634—644年在位)
公元7世纪刚刚开始它在历史上的印迹的时候,一位伟大的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使阿拉伯半岛这个一直很接近世界文明的中心,却相对默默无闻的贫瘠地区成为最具活力的沸腾之地,他在向世界传播真主福音的同时,冲出贫瘠的阿拉伯半岛,征服了半个世界,改变了旧大陆1/3居民的信仰,也永远改变了古典时代诸文明的地理分布。
但本书没有将穆罕默德列入排行榜之中,原因在于他作为宗教领袖(而非帝王)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他去世之时,虽然势力已经影响到整个阿拉伯半岛,但他领导的区域实在还很难说具备一个国家的特征,不符合本书前言所说的帝王的标准。到了他的第二位继承人欧麦尔手里,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就呈现在世人眼前了。
欧麦尔一世,全名为欧麦尔·伊本·哈塔卜,来自穆罕默德所在的古莱氏部落哈希姆族,是早期追随穆罕默德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穆罕默德最忠实的信徒。欧麦尔拥有铁一般的意志,与先知共同经历过“出走麦地那”、“壕沟之战”等重要考验,常常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扭转局势。他和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被称为“先知的两大辅弼”。
632年先知去世之后,在欧麦尔的支持下,同属哈希姆族的阿布·伯克尔击败了“辅士派”、“阿里派”、“倭马亚派”等派系的挑战,顺利成为第一任哈里发(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人)。在阿布·伯克尔的培植下,欧麦尔也顺利成为继任哈里发的人选,并在634年阿布·伯克尔去世后当选为第二任哈里发。这两次平稳过渡,维护了阿拉伯人的团结,阿拉伯人的国家大厦终于坚实地屹立在地球村的中心附近,为他们接下来的大幅扩张打下了基础。
欧麦尔一世即位之后发动了发动了阿拉伯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征服运动,这些征服运动灭亡了波斯帝国、打垮了拜占庭帝国,改变了旧大陆1/3居民的信仰,也永久性地改变了中古时代诸文明的地理分布,这是欧麦尔一世在本排行榜中排名如此靠前的主要原因。欧麦尔一世发动这场大征服运动的动机何在,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但有几点是所有研究者都认同的:阿拉伯半岛诸利益集团表面上统一在新月旗帜之下,实际上彼此间的部落、氏族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贝都因人剽悍善战但厌恶纪律的天性也为新生的国家增加了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些矛盾,最佳方案就是发动对外战争,让叛服无常的各部落各氏族同麦地那统治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在同仇敌忾中巩固和发展阿拉伯人的联盟。同时,对外战争打着传播伊斯兰教的旗帜,符合让更多的人皈依在真主之下的教义。
635年,阿拉伯人兵分两路,对拜占庭和波斯帝国展开了全面进攻。东路大军在号称“真主之剑”的哈立德将军的率领下,迅速通过人迹罕至的叙利亚沙漠,在雅穆克河畔一举歼灭了拜占庭5万大军,占领了叙利亚首府大马士革。雅穆克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阿拉伯人的扩张欲望。叙利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此东进可以进军波斯,北上可以进军中亚,本身也是富庶的膏腴之地。
占领叙利亚以后,阿拉伯人乘胜挥师东进,由赛尔德担任东征总司令,面对腐朽如枯竹般的萨珊波斯帝国,其势几如秋风扫落叶。637年,卡迪西亚一战,力挫波斯军队,占领伊拉克。嗣后进入伊朗高原,深入波斯腹地。642年,尼哈温战役彻底击溃了最后的波斯大军主力,一举消灭了具有1200多年文明的波斯帝国(从萨珊王朝算起,也是400多年的帝国)。与此同时,由著名统帅阿慕尔率领的西路大军,也是捷报频传。640年攻入附属于拜占庭的埃及,641年攻陷亚历山大港,642年占领开罗,将埃及这个“拜占庭帝国的粮仓”收归哈里发所有。
欧麦尔为何能够取得这么辉煌的战绩?首先是冷兵器时代下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传统优势,而一直欺压着阿拉伯人的拜占庭和波斯两大帝国当时刚好在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彼此间均已筋疲力尽。但宗教因素更为重要,伊斯兰教这冉冉升起的新月使刚刚由统一的信仰组织起来的阿拉伯人如猛虎下山,锐不可挡。此外,欧麦尔一世个人出色的领导能力也是一大因素,欧麦尔极具战略天才,总是能将军队在恰当的时机投入恰当的地区,在他统治时期,一大批杰出的军事统帅得到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如哈立德、阿慕尔、赛尔德等,成为帝国扩张的骨干。欧麦尔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组织动员者,充分发掘了广大部落民的作战能量,宣布为安拉战死,可以直接升入天堂,在物质上则以丰富的战利品作为刺激。欧麦尔给予新征服的地区的人民以相对的宗教宽容,这使得阿拉伯人比较能得到征服地区的接受,但规定改信伊斯兰教者可以免除人头税,则有利于伊斯兰教的传播。
说到此,还必须说说欧麦尔的国内政策。他可以说是阿拉伯帝国内政体系的真正奠基人。他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铸货币,全国流通;置金库,平衡收支;设年俸,按等级分配;置法官,以健全司法。在新领土上,凡波斯和拜占廷两国王公贵族的土地,逃亡者、阵亡者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成为穆斯林大众的土地,当地居民则仍操旧业,耕种土地者缴纳土地贡税,不奉伊斯兰教者,还要征收人丁税。禁止阿拉伯人在阿拉伯半岛外夺取或购买土地。为保持阿拉伯人的战斗力,规定官兵必须远离城市,驻扎在郊外的兵营,后来伊拉克的库法城和巴士拉城,埃及的福斯塔特城,都是由“帐幕兵营”发展起来的。欧麦尔还首创伊斯兰历法(希吉莱),以穆罕默德迁麦地那之年(公元622年) 为伊斯兰纪元起始之年。这些政策,与阿拉伯成功的征服活动密切相关,许多都成为阿拉伯帝国长期的根本制度。
644年,正当欧麦尔的事业如日中天,战争不断取得胜利之时,欧麦尔被一信奉基督教的波斯奴隶刺死。但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的扩张并没有随着欧麦尔的心脏一起停下来,这场大扩张运动一直延续到750年前后。
在欧麦尔一世的手中,阿拉伯帝国真正形成了。在伊斯兰教发展史上,欧麦尔一世的影响仅次于穆罕默德,而显然要大于阿里、穆阿维叶等人。作为确立一门世界性宗教历史地位的帝王,欧麦尔一世足以在本榜中同君士坦丁大帝、阿育王处于相似的位置。
评论:以圣战的名义,凝聚阿拉伯的民心,在对外扩张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皈依真主,这是伊斯兰教的教义决定的,也是欧麦尔作为先知继承人的身份决定的。欧麦尔不仅仅是一位宗教领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从他成功的土地、税收、司法制度,以及他的军队中的人才济济都可以看到。可以说,穆罕默德的事业不能没有欧麦尔一世。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15
第4位 成吉思汗(蒙古大汗)
成吉思汗(1162——1227年),蒙古大汗(1206——1227年在位)
蒙古人当之无愧地将13世纪命名为“蒙古世纪”,这个世纪,草原风暴席卷了欧亚大陆的大部分,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政治版图和文明进程。而成吉思汗,正是这场世纪风暴的发起者,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之名为铁木真,出生于蒙古尼伦部落勃儿只斤氏族的一个首领之家。当时,蒙古高原上有上百个部落,相互间纠缠在没完没了的仇杀中,而金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使他们成为臣属。
但这一切因为铁木真的横空出世而彻底改变了。铁木真幼年坎坷,9岁时父亲为仇家毒死,他也一度身陷敌囚。侥幸逃脱之后,投靠曾同其父结盟的克烈部首领王罕,并被王罕收为义子。他利用自己为氏族首领后代的条件,在王罕的帮助下,召集了本族的旧部,逐渐发展成一支骁勇善战的队伍,这支队伍在部落争战中遇强愈强,不断发展壮大。铁木真不但是一个天才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个杰出的外交策略家,这突出体现于他在部落争战中采取联合多数重点打击个别的策略,先后征服了札答喇惕、塔塔尔、克烈、乃蛮等部,成为蒙古高原上战神选出来的霸主。
1206年,召开了铁木真一生中,也许也是蒙古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大会,确立了铁木真为蒙古所有部落的共主,上尊号为“成吉思汗”。从此,蒙古人停止了内战,兵锋一致对外。
在统一蒙古诸部的过程中,成吉思汗逐渐摸索到一套治国的方法,在统一蒙古之后,便使这套方法成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固定了下来。他将蒙古人民划分为近百个千户,以千户作为国家行政的基本单位,每个千户同时也是军事和畜牧生产合一的组织,千户之下又划分为百户、十户,有的千户之上还设有万户(但千户不一定代表一千户人家,只不过是一个通称而已,百户、万户也同理)。成吉思汗将各千户分封给他的子弟,他实行的实际是一种军事封建制度。成吉思汗挑选全蒙古最善战和忠诚的青年组成一支大汗本人直接指挥的护卫军(称怯薛),是大汗统治和征战的支柱力量。
蒙古人原来没有文字。成吉思汗鼓励贵族子弟学习回鹘文字,并用回鹘文字来拼写蒙古语,逐渐形成了蒙古文。成吉思汗将他历次大会所颁布的法令、军令编辑成《札撒大典》,是蒙古第一部成文法。有了文字和法典的蒙古民族更加强大了(不过蒙古相对于周边许多国家来说,仍然是一个“野蛮”民族)。
成吉思汗对外征战的第一个目标是实力相对弱小的西夏,迫使西夏臣服之后,就对曾长期奴役他们的金国开刀了。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举着为祖先复仇的旗号,于1211年发动了战争,如猛虎下山之势的蒙古大军势不可挡,进展十分顺利,会河川一役全歼金军主力,直逼金国首都中都(今北京)。金国皇帝仓皇迁都南下,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很快落入蒙古人手中。
接着,成吉思汗将野性的目光投向了西方。正处于内乱之中的西辽显然不是朝气蓬勃的蒙古国的对手,成吉思汗的铁骑很快踏平了这个国家。接着,中亚大国花刺子模成了下一个目标,1219年,成吉思汗以其杀害蒙古商队和使臣为名出师20万大举进攻,正处在强盛时期的花刺子模的40万军队在成吉思汗大军面前竟不堪一击,几年间这个帝国就灰飞烟灭了。蒙古军队在这次征服中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一个野蛮民族的残忍,所到之处必成荒无人烟的废墟,所破之城必洗劫一空,甚至水掩火烧。
控制中亚对蒙古的征服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以此为基地,蒙古人向更遥远更广阔的土地发起了一次次冲锋。就在征服花刺子模的同时,有一支蒙古远征军沿里海北上进入东欧平原,征服了相互间纷争不断的罗斯诸王公。但成吉思汗的夙愿是征服世仇金国,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又将主要目标放在东亚。要灭金必先断其右臂——西夏。西夏军民顽强抵抗近两年终于被迫接受亡国的命运,但在攻灭西夏的同时成吉思汗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他因斑疹伤寒病死于军中。
成吉思汗时代仅仅是蒙古帝国征服世界活动的开始,在他的“天下土地广阔河流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尽情去扩大自己的领地”的讲话鼓舞下,他的子孙征服了更辽阔的土地。在中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空前的大一统朝代元朝,并加冕为中国皇帝;在西亚,他的另一个孙子旭烈兀灭亡了历时500余年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了伊儿汗国;在东欧和中亚,他的另一个孙子拔都建立了金帐汗国,统治了数不请的王公和部落。后来自称是成吉思汗后裔的帖木儿在中亚建立了帖木儿汗国,帖木儿的后代巴布尔又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这些蒙古帝国的“子帝国”、“孙帝国”们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成吉思汗应列名于世界最有影响的帝王之中,恐怕不会有人会提出异议。不过,关系到他的排名高低,还有一些问题应讨论。
蒙古社会在13世纪初的发展,是否必然会产生一位成吉思汗这样的唯一统治者呢?我认为还不能轻易下定论,蒙古诸部在年复一年的内战中长期由若干强大的部落保持均势,如果没有成吉思汗这样天才的军事家打破这个均势,或许统一的进程会延缓很多年,到时统一的蒙古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又会有很多不同,也许就不能那么顺利地展开征服活动了。
蒙古人在对外征战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更多的是由于部落骁勇善战的传统还是由于成吉思汗本人的正确领导?我倾向于前者,因为即使在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后继者们在不同的地区的征服仍所向披靡。但也证明成吉思汗建立的军政制度和他发起的“蒙古精神”在他死后仍有巨大的威力。
成吉思汗在军事史上的地位也不容忽视。他确立了一种“大迂回”战术,不直接向敌方阵前挑战,而是通过远距离快速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和突袭来击垮对手。成吉思汗军事生涯的后期主要面对攻城战的难题,他发展了一套以投射砲石为主导的攻城法,屡试不爽。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重视以战养战,不需要大量的后勤供应,当然这是以对被征服地的残酷掠夺为代价的。自古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争,一般是前者占有一定优势,但也不是绝对的优势,蒙古之前最强悍的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等,都有过惨败于农耕民族之手的记录。而13世纪的蒙古,显然超越了一切前辈,成吉思汗本人几乎没有被击败过,就他的子孙两代,也只有少数几次在强弩之末时失手的记录。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征服活动,促进了世界版图割据的重组,将一系列长期稳固存在但正在腐朽中的国家从地图上抹去。蒙古人在大部分地区的统治都不是很长,在他们之后,又有一系列新生力量从这些地区崛起。实际上蒙古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正面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是文化落后、人数少的蛮族,在所征服的地区只能接受被逐渐同化的命运,这使成吉思汗的影响要逊色于广泛传播希腊文明的亚历山大大帝。没有确立一种明确而长远的新秩序,这是成吉思汗在本排行榜中没有进入前3名的原因。
蒙古帝国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征服促使世界各文化板块更密切地联结在同一整体之中,丝绸之路重新畅通,跨国旅行家大为增加,各个相对隔绝的地理板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大为增加了。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因为蒙古人,世界变小了。
评论:将互相撕咬的草原民族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的狼性一致对外,并建立一套最具效率的法令制度,创制一套最符合自身特点的战术,从而所向无敌。对待被征服的敌人,以灭绝性打击为主,使敌人长久地丧失东山再起的能力,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肩上背负着最轻的道义负担。
风一样的男神
发表于 2012-5-21 21:47:16
第3位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
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323年),马其顿国王(公元前336—323年),亚历山大帝国皇帝
亚历山大大帝永远是一个迷。十多年前,他的帝国仿佛从天而降,十多年后,一切又都烟销云散。他无与伦比的军事天才似乎是上天赐予,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恶疾却又如此快地夺去了他正当盛年的一切。
亚历山大的母亲据说是古希腊大英雄阿喀琉斯的后裔,这个说法与阿喀琉斯的传说一样飘渺,但他的父亲腓力二世(公元前359—336年在位)是马其顿王国一代雄主却是真真切切的。腓力二世夺取马其顿王位之后,加强王权,改革兵制,建立舰队,采用新币制等,一系列改革进行得有声有色,他创立的马其顿方阵更是威力无比,很快成为伫立在希腊诸城邦北端的小霸主。对于在相互之间的斗争中耗尽了力量和勇气的希腊诸城邦,腓力二世采用既打又拉的手段,在取得了几次决定性的胜利之后,于公元前337年在科林斯城召开了全希腊会议,自任“希腊联盟”的最高领袖,并全权统帅军队。就在他准备远征波斯帝国的时候,突然遇刺身亡。
腓力遇刺一直是一个迷,是否与亚历山大有关也有争议。但不管怎么样,亚历山大终于站到了历史舞台的最前端。他从小就接触了当时最先进的文化,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酷爱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良好的教育同马其顿人固有的蛮悍气质结合在一起,再加上父亲带给他的坚强意志和无穷野心,便是他未来惊世霸业的根源。他16岁就跟随父亲四出征战,等到他20岁即位时,已是一个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事统帅了。
亚历山大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镇压了以底比斯为首的希腊城邦起义,将底比斯夷为平地。稳固了后方之后,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东方征服活动。波斯帝国是希腊城邦多年的仇敌,进攻波斯,也是巩固希腊团结的最佳办法。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领步兵3万,骑兵5000进入小亚细亚(在当时的东方,这实在算不上一支庞大的军队)。在格拉尼科斯河畔击败了四倍于己的波斯军队,并通过外交手段使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不战而降,顺利进入叙利亚。公元前333年在伊苏斯城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40万大军狭路相逢,大流士第一次领教了这位军事天才的厉害,在中军被击溃的情况下仓皇逃脱,波斯军队全线溃败,连他的母亲、妻女都成了亚历山大的俘虏。
接着,亚历山大进军腓尼基的推罗,在这里遇到了顽强的抵抗,经过七个月的围攻终于奏捷。这期间,大流士曾提出分一半国土给亚历山大,以换取他的母妻和两国的和平,被亚历山大拒绝。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军进入埃及,当地祭司和贵族不战而降,并授予亚历山大以“埃及法老”、“阿蒙神之子”的称号。对于亚历山大时代的任何一位统治者来说,埃及都是个意义非凡的粮仓。在埃及休整了一段时间之后,继续向东进军。
公元前331年,在今伊拉克北部的高加米拉平原,两国统帅再一次相遇。这一次,大流士三世的军队号称百万,而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在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面前仍然溃不成军,大流士又一次带头逃跑。此后,亚历山大与大流士的角逐只剩下追逐与逃跑,直到大流士被他的部下所杀,波斯帝国彻底覆灭。
但亚历山大的征服并没有到此为止。他进军中亚,在阿富汗地区转战三年后,又进入印度西部。如果说在中亚的征战还是为了消灭波斯帝国残余力量的话,那么进军印度则已经具有了探索世界边界的意味,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当时希腊人所知的世界最远边界。在印度西北利用当地各土邦的矛盾顺利占领了大片土地,但亚历山大的士兵的身心疲惫也已经达到了极限,反对继续前进。亚历山大不太情愿地返回巴比仑。
“亚历山大的军队可以打败火器普遍装备之前的任何一支军队”,这个判断尽管遭到不少质疑,但亚历山大在他的时代从未被战胜过却是事实。
但亚历山大伟大之处还不止于军事成就,他的征服之所以进展顺利,还在于他对被征服地区的招抚也很有成效(不过,他对少数顽强抵抗的地区也进行过屠杀)。他成了所征服地区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在各地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在此过程中,他的思想也有了突破,不再认为希腊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文明,而开始对东方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大量招募波斯人进入他的军队,还举行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婚礼。在这场以波斯礼仪进行的婚礼中,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的女儿结婚,而他的80多名战友分别与当地贵族女子结婚。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希腊移民城市,现今已发现的有20多座,被称为亚历山大城,最远的达到今吉尔吉斯斯坦和印度,而最有名的是则是埃及港口亚历山大里亚,在此后两千年间一直是地中海地区的一大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希腊移民城市成为传播希腊文化的中心,使中东地区在此后几百中进入了“希腊化时代”(当然不是简单的“希腊化”,而是希腊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步入中年的亚历山大对世界仍然充满了好奇心和征服欲望。他派人考察阿拉伯半岛,在巴比仑建立码头,甚至还设想沟通里海和印度洋。在他计划中要征服的地区可能还包括印度东部、意大利、西班牙、迦太基等。但在公元前3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恶性疟疾夺走了他的生命,年仅33岁。也许这场疟疾同亚历山大的征服活动一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亚历山大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死后帝国被几个将领瓜分。
亚历山大对于历史的影响,首先在于使世界历史版图发生的变化。他使庞大的波斯帝国在地图上消失,他建立的帝国虽然在他死后瓦解了,但由他的几个将领分而治之,希腊人仍然是被征服地区的主导力量,这仍然是他影响的延续。而更深远的影响是,他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他所建立的数十座亚历山大城正是这一进程的见证。
将亚历山大与拿破仑、成吉思汗这些伟大的征服者作一比较。拿破仑征服的领土不及他大,而且拿破仑以失败者的身份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他在版图和制度上的影响相当部分都被刻意地推翻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征服的领土比他大(但相当部分是成吉思汗的后继者征服的),但蒙古人在文化上的落后决定了他们在所征服的地区只能接受被同化的命运,而亚历山大是以先进的希腊文化去同被征服地区广泛交融。因此,亚历山大的影响应在此两人之上。
评论:利用父亲留下来的军事遗产,利用先贤留下来的希腊文化遗产,把自己极具冲击力的冒险性格发挥到极致,永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所到之地,以包容的态度,移植希腊文明,使希腊文明植根于中东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