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
发表于 2012-5-9 12:35:28
{:soso_e100:} 用重弩射吧
夏天的孤独
发表于 2012-5-9 12:36:26
.....................
龙城
发表于 2012-5-9 12:39:19
剩者丶为王 发表于 2012-5-9 1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乾隆对于铁浮屠的质疑
清朝的乾隆皇帝令其臣僚以他的名字编纂《御批通鉴辑览》时,认为《宋史·岳飞 ...
高宗是后金人那,而且金宋大战是清600年前的事,现代的人尚且难以考证,何况技术落后的古人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9 12:46:41
本帖最后由 重拾信念者 于 2012-5-9 12:59 编辑
剩者丶为王 发表于 2012-5-8 23: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骑兵而言 机动性就是生命
没有机动性 它还是骑兵吗 就靠没有机动性的骑兵 南征北战
它没有机动性...
“铁浮屠”又叫铁塔兵。这一词汇是南宋方面的军民对金军精锐重甲骑兵的称呼,并不是女真人自己的说法。
其实它还是有一定机动性的,打仗不能按常理来,思考,马必须要快马。
两军对阵时候这些肉盾铁塔兵在中间,两翼是拐子马(女真人骑射手),对战起来,肉搏的铁浮屠岂不就是变态。
铁浮屠在慢也比步兵快,在笨重也比步兵破坏力大,作为正面对抗中原步兵还是很有效的。在加上两翼的拐子马不停的射,塞北的骑射手是出了名的神。
而且以前是没有铁浮屠的,金建国才有的。
“1140年,完颜兀术率领手下十万大军和一万五千名拐子马、五千名铁浮图一起浩浩荡荡直奔南宋首都临安。”——可以看出来,铁浮屠是少数。
首现
宋金交战的历史上,在记载双方交战情况的史料中,首次出现了“铁浮屠”这个词汇,是在1140年五月的顺昌战役中,而不是当年七月的郾城战役中。在顺昌战役中,一个叫杨汝翼的文人在顺昌城里,目击了战役的全过程,写下了《顺昌战胜破贼录》,记录了这次战役的详细过程。
《宋史·岳飞传》和《刘锜传》都有记载,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对此说法进行了批驳,从骑兵的机动性角度认为这一种战术不大可行,是说的3个马连在一起是不可行的,提出质疑。 网上我找不到,康熙与铁浮屠的有关资料,你说的是乾隆帝吧。
其实判断历史上有没有存在的事物的主要根据是看有没有佐证(辅助的证据,没法对争议的事件提供直接的证明。 谓以材料证明。)正史《宋史》和《金史》有记载,还有别人写的《顺昌战胜破贼录》等等都有写到。所以,我相信金国精锐 重骑兵就是宋人口中的 铁浮屠。
剩者丶为王
发表于 2012-5-9 12:54:46
龙城 发表于 2012-5-9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高宗是后金人那,而且金宋大战是清600年前的事,现代的人尚且难以考证,何况技术落后的古人 ...
这样 我们想想一下
按照你的说法人+人铠甲+马+马铠甲的重量 让这样的骑兵让他突阵?
骑兵骑的是马不是坦克 我不知道金军是什么马种 但我估计是蒙古马 参考野狐岭之战
蒙古马有优良的速度和耐性非常适合游牧名族的骑兵战术
难道为了重骑兵放弃游牧名族特有的来如影去如风?
说回重量 这样的骑兵一定不能持久作战三匹马连在一起 你要考虑 每匹马的速度 又快又慢
就算你挑出来速度一样的马 放到战场上 马如果受到惊吓 等等
我打字都打烦了
剩者丶为王
发表于 2012-5-9 12:59:11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9 1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铁浮屠”又叫铁塔兵。这一词汇是南宋方面的军民对金军精锐重甲骑兵的称呼,并不是女真人自己的说法。
...
这会才看百度百科吗
岳飞故事的人都知道,岳飞在绍兴十年( 1140 )郾城战役中,命步兵持长斧入阵,专斫金军马足,建立了大破“拐子马”的奇功。很长时期内,人们把“拐子马”解释为“穿着铁甲的连环骑兵”,即连环马。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岳飞之孙岳珂所编的 《 鄂王行实编年》 :“兀术有劲军,皆重销,贯以韦索(皮绳),凡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堵墙而进,官军不能当,所至屡胜。”
号拐子马,又号铁浮图 啊 、这到底是不是一码事啊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9 13:03:35
剩者丶为王 发表于 2012-5-9 1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会才看百度百科吗
岳飞故事的人都知道,岳飞在绍兴十年( 1140 )郾城战役中,命步兵持长斧入阵,专斫 ...
3马相连,现在好多学者给予否认。
一开始,我也以为拐子马和铁浮屠是一个东西,后来觉得铁浮屠和拐子马不一样,
铁浮屠-重骑兵
拐子马弓骑兵
我的个人观点...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9 13:05:36
剩者丶为王 发表于 2012-5-9 1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 我们想想一下
按照你的说法人+人铠甲+马+马铠甲的重量 让这样的骑兵让他突阵?
骑兵骑的是马...
打字不要烦吗 我们都是在学习 其实我也是看来的知识 有质疑的问题可以讨论吗 我说的也不是权威,可以质疑的。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9 13:09:46
其实我对铁浮屠的认识主要在岳飞对其的对战,至于铁浮屠的来由我所知甚少。我也没读过《金史》,请大家简亮。我主要阐述,岳飞怎么打败完颜术的铁浮屠,这个不用质疑《宋史·岳飞传》有记载。
其他的我说的都是我对铁浮屠的个人认识。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9 13:11:49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8 21: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北方大草场 适合养马 马儿自己吃 很北方马比较高大 强壮 南方的马比较矮小 如:3国时期 蜀汉国的马矮小是 ...
我纠正我的错误,不是北方而是塞北,这里主要是塞北的马儿
xzg3
发表于 2012-5-9 13:48:26
如何打???
林木潇雨
发表于 2012-5-9 13:59:50
我想知道顺昌守将刘琦是谁,竟然灭了完颜兀术五万大军和一万拐子马、三千铁浮图剿灭。
皓珺啲小角色
发表于 2012-5-9 14:06:52
看看看看 我也踩踩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5-9 14:13:40
本帖最后由 重拾信念者 于 2012-5-9 14:22 编辑
林木潇雨 发表于 2012-5-9 1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想知道顺昌守将刘琦是谁,竟然灭了完颜兀术五万大军和一万拐子马、三千铁浮图剿灭。 ...
中国南宋抗金将领,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刘锜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去世后,谥为武穆。
金兀术得知顺昌失利,立即亲自率领10万大军增援。刘锜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决定智取。部将曹成等2人在得到刘锜面授机宜后,便率部去迎击金兵,但未经几个回合,2人便假装坠马被金兵俘获。金主在审问时,曹成按照刘锜事先所编造的话回答说:“刘锜是太平边帅子,喜声伎,朝廷以两国讲好,使守东京图逸乐耳。”金兀术根据口供判定刘锜是一个花花公子,很看不起他,认为这样的将领不堪一击,所以就不带攻城重武器,轻装前进,直逼顺昌城外扎营,连亘15里,全军毫无戒备思想。过河是时候(金军过河要船,他们不带船,准备船也是很麻烦的,还要装重骑兵),刘锜早给他们铺好了浮桥,金兀术就大笑,刘锜不会打仗,自以为是,就更加轻敌。以为而这边刘锜也按兵不动,其实先派人悄悄的在颖河中投毒,数日后金兵多数病倒,失去战斗力大半,而金兀术还以为是中暑,不以为然。刘锜本人告诉将士们死也不能喝河里面的水。刘锜认为时机已到了,他组织一支队伍,人人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排在阵地的前列,专砍敌人首先冲过来的骑兵的马腿。而待骑兵倒地后,再用标枪刺杀,结果大破金军的所谓“铁浮图”和“拐子马”(骑兵军)。经此一战大败金兵,刘锜的威名也在全军中传开,“顺昌之战”也被金兵视为恐怖的末日。
他手里面只有2万前线打退过来的残兵败将...打退了金兵
想知道详情 请听我发的另一个MP3帖子 http://1mod.org/thread-49325-1-1.html 我的知识主要来源与这里 里面也有生动详细的解说 刘锜大败金兀术。(22讲_顺昌大捷)
默库察
发表于 2012-5-9 14:41:48
学习一下下下下下
无双乱舞
发表于 2012-5-9 14:43:31
1111111111111111
王伟
发表于 2012-5-9 14:54:06
凤飞飞凤飞飞飞凤飞飞反复反复
奥特鳗
发表于 2012-5-9 15:16:42
纳尼、纳尼{:soso_e132:}
英雄红烧鱼
发表于 2012-5-9 15:17:06
大漠铁骑
发表于 2012-5-9 15:44:55
卡看看。。。。。。。。。。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