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73|回复: 27

[贤达转载] 三国知多少 至忆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9 19: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汉十三部州

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為“司州”。
豫州: 治所 譙(安徽毫县) 辖区 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兗州: 治所 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辖区 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西北角。
徐州: 治所 郯(山东郯城县西南) 辖区 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东北角。
青州: 治所 临錙 辖区 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角。
凉州: 治所 陇(甘肃清水县北) 辖区 今甘肃东南部。
并州: 治所 晋阳(太原市西)今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冀州: 治所 高(hao)(河北柏乡县北) 辖区 今河北西南部。
幽州: 治所 蓟(北京城西南)。辖区 今河北北部,辽寧、吉林各一部。
扬州: 治所 歷阳(安徽和县,后迁寿春) 辖区
今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荆州: 治所 汉寿 (湖南常德市东) 辖区 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益州: 治所 雒(四川广汉县,后迁绵竹,再迁成都) 辖区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 治所 广信(广西梧州市)
三国兵制

公元一九二年,士夫官僚集团成员曹操带兵镇压青州黄巾军,收得降兵三十余万,他从中挑选精锐,扩充自己的队伍,组成新军“青州兵”。一九六年,曹操借口洛阳残破,把汉献帝接到由他控制的许县,暂定许為汉都。同年,鉴于长期兵荒马乱,人民流亡,土地荒芜,各地粮食和兵源都发生危机,曹操又在许下募民屯田,以后更在其势力范围内的“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这样,曹操在军事上有了精锐强盛的部队,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上也有了雄厚的基础,再加上他能够笼络豪强大族和士夫官僚,善于招贤用将,终于统一了北方。这时能够在军事上和他进行较量的,只有刘备和孙权两股割据势力。二零八年,曹操用汉献帝的名义任命自己為相国,以后又封為魏公,进爵魏王,国家大权一手独揽,使东汉帝国名存实亡。公元二二零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汉皇帝;又过一年,孙权在江东自称吴王,以后又进称吴皇帝。三国分立对全国来说,似是分裂,对各自地区来说,却是一片较广大地区的统一。这种局面维持了四十多年。二六三年,魏军伐蜀,直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禪投降,蜀汉亡。二六五年,魏丞相、晋王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奐,自立為帝,国号晋。二八零年,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使中国得到暂时的表面的统一。
  魏、蜀、吴三国,魏最强大,我们先来谈魏兵制。
  曹魏时期的中央军,分為中军和外军。关于中、外军的来歷,何兹全《魏晋的中军》一文作了明确的阐述:“‘中军’是对‘外军’而来的,中外军的区别形成于汉建安时代(公元一九六——二二零年),到魏黄初年间(公元二二零——二二六年)都督制成立,中外军的区分及中外军的名称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团不过是当时割据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取得冀、并、青诸州以后,他的统治区才渐具国家的规模。这时局面大了,再不能象过去一样,带领一支军队(虽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处征战,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办法。平定一个地方,即留一部分军队在那裡驻防,并由一人任统帅,统摄辖区内诸军。这种留屯制,实即魏晋以下盛行的军事上分区的都督诸军制的滥觴。这种情形,发生于曹操打败袁绍占有冀、并诸州之后,到赤壁战后,三国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渐渐固定為一种制度,而且发展為后来的都督制。国家的军队既在事实上分了内外,内外的名称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将军及都督所领的兵,就称為外军;中央直辖的军队,就称為中军。”(《读史集》二五八页)
  魏的中军略等于汉代的南北军,担负著宿卫皇宫、拱卫京师的任务,所以《歷代兵制》认為“魏制略如东汉,南北军如故”,依然把魏的中军称為南北军。不过由于汉末三国战事频仍,中军常常四出征伐,与汉代北军相比,魏中军的作战任务重得多。
 《歷代兵制》叙述了魏中军的发展:“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武卫营是曹魏集团最亲近的宿卫禁兵,其设置时间,王欣夫《补三国兵志》说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那时曹操刚做相国,便在相府自置武卫营。当时汉帝的禁兵為数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卫营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汉宫。武卫营的统帅最初是许褚,官职為武卫中郎将,后迁武卫将军。曹魏王国作武卫将军的,都是皇帝很亲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垒、中坚二营,归中领军统帅,魏明帝又置驍骑,游击二营。《歷代兵制》只提到武卫、中垒二营,有所疏漏。《歷代兵制》说“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也是不确的。事实上,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驍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东汉以来北军的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营,曹魏时期依然存在,但兵员已少的可怜,五校地位已不如武卫将军等,已无可能去统帅武卫、中垒等新营。
  关于魏中军的组织系统,《歷代兵制》说:“有中、左、右、前军各一师,又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其他杂号无常数。”陈傅良认為,汉的南北军到曹魏时期演变為中、左、右、前军了。其实,只有中军相当于汉的南北军,所谓左、右、前军等,显然与中军相对,可能是对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军的称呼。《三国志》、《资治通鉴》常有“东兵”、“东军”一类提法,都是指留屯东方的外军,左、右、前军等也是这类提法。中军的统帅,陈傅良认為有“中护、中领军、领、护军将军各一人”。歷来谈曹魏兵制者,多象他一样,以為魏中军同时存在中护军、中领军与领军、护军这样一批统帅。其实领军与护军和中领军与中护军是不同时期的职官。《玉海》卷一三七:“魏武為相,以韩浩為护军,史涣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為中护军,领军為中领军。”这段话与史实略有出入,但指出中护军、中领军的前身就是护军、领军,无疑是正确的。改领军、护军為中领军、中护军,是由于当时中央军在事实上已分成中军与外军,所以要在中军统帅领军、护军前冠以中字。由于领、护军改名中领、中护军后还有人沿袭旧称,载之史书,故后人往往认為领、护军与中领、中护军并存。对于中领军或中护军中资歷厚重者,可进称為领军将军或护军将军,但中军也不可能同时既有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又有中领军、中护军。中领军是中军诸营的统帅,他亲领中领营,并兼领中军诸营;中护军在中军的地位仅次于中领军,他负责武官的选用,并亲领中护营。
  留屯各地的外军,开始编制很不一致,统帅往往临时由中央委派和更换。到魏文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歷代兵制》:“黄初三年,特置都督诸州军事,寻加四征四镇将军之号,又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诸州军事,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所谓四征四镇,是指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称号,此外还有所谓四安四平将军的称号,这些都不是固定军职,而是临时赠封的称号。从这些称号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诸州军事的将军,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中外诸军即中军与外军,“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则是以大将军统帅全国中央军,大将军成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曹魏政权是取代东汉王朝而建立的,开始仍以太尉為最高军政长官,置大将军后,太尉最重要的权力被分割,所以陈傅良说大将军“位太尉上”。
  综上所述,曹魏中央军的系统是:
  |——中军-领军、护军——诸营将校
  中央军-大将军——|
  |——外军-都督诸州军事
  除了中军与外军,曹魏政权还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东汉光武帝罢兵募士,郡国兵力十分薄弱。到东汉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据称雄,兵力转强,多数州郡的军队则逐一消灭或兼并。曹操统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武装或被消灭,或被收编,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军,而没有地方武装了。当时丞相主簿司马朗建议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装,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歷代兵制》:“自纳司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盖太守或刺史兼帅。”州郡兵以守备本州郡為职,必要时也应调出征。州郡兵地位比中军、外军低,“州郡都督不与中外军同......苟在中军之例,虽下功必侯;如在州郡,虽功高不封”(《晋书.段灼传》),但地方州郡长官的权力却借此大大膨胀起来。所以《歷代兵制》认為,曹魏政权的“兵权外聚于州牧,内归于大将军及太尉”。因此后来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缘边州郡刺史、太守的领兵权,另外派遣大将去镇守,以免刺史、太守领了兵则“专心军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独修务本之业”(《三国志.魏志.杜恕传》)。
  曹魏兵制,还有屯田兵值得一提,但陈傅良对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两种,是汉代官田出租办法及边郡屯田的推广。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农掌管全国的民屯,典农中郎将负责一州郡的民屯,典农都尉负责一县级单位的民屯,屯司马负责一生產单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务是种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获上缴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实行军法部勒式管理,应该纳入兵制研究的范围。建安初年开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缚流民于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军需;到魏末晋初,统治者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经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毁灭性破坏。兵屯的开始晚于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军事编制,设立在与吴蜀两国对峙的边境,让士兵且佃且守。东吴也有与曹魏大体相似的兵屯和民屯。
  再谈蜀兵制。蜀汉兵制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点。蜀的中央军,《歷代兵制》说:“蜀置五军。其左、右将军、督、护一人,其中师、监、护、典、参军各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五军即前、后、左、右、中军。中军与曹魏一样同时又是宿卫部队;前、后、左、右四军略等于曹魏的外军。蜀汉中央军置军师将军一至二人,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五军的组织系统不完全一样,中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都护、领军、典军各一人;前、后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领军、典军各一人;左、右军有护军、监军、都护各一人。据《三国志.蜀志.关张马黄赵传》,前、后、左、右军的统帅分别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只有中军统帅是护军;而据王平、刘敏、姜维等传,前、后、左、右四军又常以护军或监军為各自的统帅。因此,前将军等官号,究竟是护军的另称还是进称,或者是不同时候的职官,还有待进一步考查。
  蜀的基层军队,有许多不同的称号。《歷代兵制》:“兵有突将、无前、(上宗下贝)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刘璋时,三辅流人数万,收以為兵,号东州兵。”这裡所举的尚不完全,据王欣夫《补三国兵志》统计,蜀有以下称号的基层军队:曲长,汉军本有部和曲的编制,蜀有曲长,则在部分军队尚有曲的编制。屯将,蜀有屯将,则有屯的编制。突将,冲锋队的将领,则蜀军往往有专门的前锋队。无前、无当,二者可能同為一支精勇的队伍。飞军,以羌族的一支——青羌為主,分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队伍。虎骑,精勇的骑兵队伍,此外还有散骑、武骑等骑兵队。白(目毛),由以白羽毛為饰的少数民族组成。(上宗下贝)叟,由(上宗下贝)人(湖南、四川一带的少数民族)组成。此外还有夷兵,由荆州一带少数民族组成。从这些称号可以看出,蜀政权不仅让蜀中汉人当兵,而且大量以外族為兵,组成飞军、青羌、白(目毛)、(上宗下贝)叟、夷兵等外族军队。从东州兵的情况还可看出,蜀汉还把外来流民组建成军队。
  最后谈东吴兵制。东吴兵制比较杂乱,大体也与魏无异。其军队特点,如《歷代兵制》所说:“吴多舟师,营校略异于汉。”东吴立国江南,北有长江天险,东南有东海、南海,内地多湖泊水泽,多水域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丰富的物產和发达的经济,决定其水军强于魏、蜀,以致数次以舟师挫败来进攻的曹魏大军。东吴的般只体积大、数量多,并且有艨冲斗舰、楼船、飞云、盖海、赤龙、驰马、长安、大舶、大(舟扁)、青龙战舰、晨鳧等眾多名号。根据《吴书》的记载,当时能载马八十匹的还算小船(《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嘉禾二年注引)。又根据《晋阳秋》,西晋灭吴时,接收其船只五千余艘(《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注引),其中包括运输船和战船,运输船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水军作运输军需用。这样,我们虽不能得知东吴水军船只的具体数字,但其规模之大则是可以想见的。公元二三零年,吴大帝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乘船到达夷洲(今台湾),可见当时东吴水军舟师不仅时刻巡守长江天险,而且游弋于辽阔海域。东吴水军统帅為水军都督。
  东吴的中央军与曹魏、蜀汉相同,有前、后、左、右、中五军,军中将领亦有护军、领军、典军、军司马等。一旦进行战争置大都督总领五军,各军置部督等。
  东吴军队大部分由山居的越人组成,以山越為兵,仅见于记载的已不下十余万。西晋灭东吴时,接收其军队二十三万。东吴军队有许多不同名号。《歷代兵制》:“兵有解烦、敢死两部,车下虎士、丹阳青巾、交州义士及健儿、武射之名非一,调度亦最无法。”这裡列举的也很不完全。据王欣夫《补三国兵志》统计,东吴军队有下列名号:羽林,是宫廷禁卫部队。虎骑,拱卫京城的骑兵部队。敢死、解烦、无难、马閒,都是精勇的冲锋队,多分左右两部,各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领兵。五营、五校,各有五营兵,五营有五营督领兵,五校有五校督领兵。升城、绕帐、外部、营下、帐下,大约都是屯驻在京城以外的队伍,分属前、后、左、右四军。还有车下虎士、丹阳青巾、交州义士、健儿、勇敢、虎射吏等名号的地方兵。从义士、健儿等名号推测,这些地方队伍可能大多為东吴豪族将帅厚养的子弟兵。《三国志.吴志.甘寧传》:“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為用命”。可见这些队伍与其世袭将领的关系非常特殊。
三国地名今所在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寧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為天水。
五原郡:治所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阪: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磯。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復,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閬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裡,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寧凌源西南。公孙瓚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寧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寧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著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滎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裡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涇,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寧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磯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磯误作赤壁,又被称為东坡赤壁。
鄴: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磯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碭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碭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寧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兗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阪,关羽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瀘水:今雅礱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礱江交匯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寧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甌。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滎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滎阳郡,更无滎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寧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歷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酈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寧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為建寧郡。
凉州:辖今寧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裡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寧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譙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譙郡,治譙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譙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鄴(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寧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三国官制的组织和特点

三国官制和两汉官制基本相同。但是三国毕竟是另一个时代,而且是三个国家,其官制不可能和两汉有很多地方相同,或相同之处无任何差异。可惜对此不能做详细阐述。原因一是缺乏三国的官志材料,可以说从有三国时起就较其它朝代缺乏这方面的材料;二是后世研究的成就也不多,大概以為三国和汉朝相同,不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正是造成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现在要像其它朝代一样罗列魏、蜀、吴三国的各级官制组成办不到,只可就其大致巳知的官制说明曾经存在过的官制组成梗概。特点结合其中,不再赘述。
一.魏国的官制组成和特点   
  三国之中,只有魏国是和东汉一脉相承下来的国家,而且两个朝代很难找出一个划时代的严格标志。以魏文帝即位為始,则名义上说得通,实际上不符合;以建安元 年曹操迎汉帝都许昌為界线,贯际上有道理,名义上分
不开。所以在官制上魏汉非常相似,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段裡,既是汉又是魏。魏文帝及其后继者又无根本改变,二者相同之处必然较多。此其一。在三国之中,魏国占地广阔,建国最早,尽管蜀、吴都不承认,而客观的印象,魏国总有代表中央或全国最高统治者的气魄。这就使魏国在官制上比较齐全。此其二。魏国不但上承于汉,而且下接于晋,这表明魏国在统治过程中治国有方,晋以魏為基础建立一代新王朝,减蜀、减吴,实现又一次大一统。在官制上三国时期的真正创新,大多出于魏国。此其三。以上三点可以说是魏国官制组成上的特殊之处,或说特点亦可。
  丞相、相国,建安十三年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六月,曹操為丞相,总揽朝政。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嗣位為丞相。建安末钟繇曾為相国。文帝初即位,又命御史大夫华歆為相国。属官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从事中郎,署诸曹事,主簿,掾属,捨人。   
  大傅、太保,魏初置,以钟繇為之。末年又置太保,以郑冲為之。其属有左右长史,署诸曹事,司马,从事中郎,主簿,掾属,捨人。   
  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三公上,大司马掌武事;大将军掌征伐,其属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军师,从事中郎,参军,列曹掾属,捨人。大将军其属官主簿外尚有记室,列曹掾外尚有都督。   
  太尉、司徙、司空,位為三公。魏文帝即位之初,以大中大夫贾詡為太尉,黄初元年改相国為司徒,御史大夫為司空。太尉典兵狱,司徒主民事,司空掌水土。其属官均有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簿,参军,列曹掾,诸都督,捨人等。  
  驃骑将军、车骑将军,位从公,其属官有军师,长史,从事中郎,正行参军,诸都督,主簿,掾史等。  
  光禄大夫,位从位,掌劝善规过。汉代多為临时派遣之特使,自魏始转為优重,不復以為使命之官。往往用為诸公告老再拜之位或在朝显职。  
  尚书令、左右僕射、列曹尚书,魏尚书台置尚书令一人,典总纲纪,无所不统。僕射主封门,掌授稟,假钱谷,令不在,可代理奏下眾事。建安四年始分左右,魏相沿而置。魏改选部尚书為吏部尚书,主选部事,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加二僕射、一令,合之称為「八座」。其属官有左右丞,诸部郎中,诸曹典事,主书令史等。  
  中书监、中书令,典尚书奏事。中书之名始于西汉武帝游宴后庭,开始使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謁者,置令和僕射。成帝改中书謁者令為中謁者令,罢僕射。东汉省中謁者令,而有中官謁者令,非此职。曹操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文帝黄初初期改為中书,置监、令,以秘书左丞刘放為中书监,右丞孙资為中书令。中书有监、令自此始。其属有中书通事郎,次黄门郎,黄门郎已署事过,通事再署名。已署,奏以人,為帝省读,书可。中书主事令史,著作郎,著作佐郎等。曹魏加强中书权力和扩大官制组织不但是这一个国家的事情,而且是整个三国时代官制的一大变化,影响极為深远,也备受重规。歷来被认為是中国官制史上中枢机要改变的一个标志。原来都认為秦汉机要之位,由丞相而归三公。东汉机要之位,由三公而归尚书。魏晋机要之位,由尚书而归中书。魏文帝有此一举,便以亲信之人充任。于是运筹惟幄,权拟丞相,而名义上的丞相不但空有其位,即尚书已经逐渐加重之权,也因此而看轻。中书省成了政权的机要重地。  
  侍中,魏置四人,不算另外加官者数。掌侍皇帝出入,壮威仪,大驾出则次直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璽陪乘,不带剑,余皆骑从。御登殿,与散骑常侍对扶,侍中居左,常侍左右。备切问近对,拾遗补闕。  
  给事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眾事,无定员。   
  散骑常侍,魏黄初置散骑,合之于中常侍,同掌规諫,不典事,貂璫插右,骑而散从。魏末散骑常侍又有在员外者。又有散骑侍郎。 
  中常侍,掌顾问应对。即所谓「规諫」。   
  给事中,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   
  秘书监,曹操為魏王时置秘书令、丞,及文帝黄初置中书令,而秘书便改令為监。后以何禎為秘书丞,因為秘书先已有丞,便以禎為秘书左丞。 
  太常,黄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奉常為太常,掌礼仪祭祀。其属有丞,主簿、协律都尉、博士、祭酒及太史、太庙、太乐、园邑令等。太常博士,魏文帝初置,与汉朝五经博士不是同一种官职。  
  光禄勋,黄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郎中令為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其属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南北中郎将、虎賁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羽林左右监、奉车都尉、駙马都尉、骑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议郎、黄门令、謁者僕射、冗从僕射、守宫令、清商令、
暴室令、掖庭令、华林园令等。   
  卫尉,掌徼巡宫中。其属有公车司马令、卫士令、左右都候、宫掖门司马。   
  太僕,掌舆马,其属有典虞都尉、牧官都尉,考功令、车府令、典牧令、乘黄厩令、驛騮厩令。   
  廷尉,黄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大理為廷尉。掌平刑狱。其属有正、监、平,并有律博士,主簿,诸狱丞。  
  大鸿臚,掌诸侯国及归附各族,其属有丞及客馆令。   
  宗正,掌宗室亲属,其属有丞及诸公主家令,家僕,家丞。   
  大司农,黄初元年,文帝初即位改大农為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其属有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度支中郎将、度支都尉、司马丞及郡丞、太仓令、导官令。  
  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实货珍膳之属。其属有丞,材官、校尉、太医令、太官令、上林苑令、鉤盾令、御府令、中藏府令、中左右尚方令、平准令。  
  执金吾,掌宫外,戒非常水火等事,其属有丞,武库令。   
  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路寝建筑。其属有丞及左右校令。   
  太后三卿,卫尉、太僕、少府,位在九卿之下。皆随宫為官号。其属有丞。   
  大长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属有丞。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詹事,皆掌辅导太子。其属有中庶子、庶子、家令、率更令、僕、虎賁督、司马督,食官令,洗马,卫率、侍讲、门大夫、常从、厩长、捨人、摘勾郎、文学等。  
  御史中丞,秦有御史大夫,其属二丞,一為中丞。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汉因之,及成帝更名御史大夫為司空,置长史,而中丞官职未变。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又為大司空,而中丞出外為御史台主。歷东汉,至魏皆以御史中丞為御史台长官。其属有治书侍御史,掌律令;治书执法,掌弹劾;殿中侍御史,兰台遣二御史居殿中,伺察非法,即从魏开始。禁防御史,兰台令史。   
  符节御史,别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掌授节、铜武符、竹使符。其属有符璽郎。   
  都水使者,掌陂池灌溉,保守河渠,其属有前后左右中水衡都尉,河堤謁者,都水参军、令史。   
  中领军将军,魏国开创之官。建安四年曹操在丞相府自置。及拔汉中,以曹休為中领军。文帝即位,始置领军将军,以曹休為之,主五校、中垒、武卫等三营。又其属还有护军将军,曹操為相,以韩浩為护军,史涣為领事。建安十二年改护军為中护军,领军為中领军,置长史、司马。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其属有司马及门候、门副。   
  殿中将军,掌督守殿内,其属有中郎将、校尉、都尉、司马、羽林郎。
  诸侯王国官,魏制规定,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有傅、相、常侍、侍郎、郎中令、太尉、大农、文学、友、謁者、大夫、杂署令丞。  
  地方四征、四镇将军,即束西南北四方,以此分将军之号,兼统州刺史。其属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正行参军、诸督:主簿,掾属。  
  持节都督,都督诸州军事,兼领刺史。其中又分使持节為上,持节次之,假节為下。其属有护军、参军。   
  司隶校尉,始為汉武帝所置,歷东汉至魏相沿不废。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井领一州,称為司州。其属有从事史、假佐,都官从事,功曹从事、诸曹从事、部郡从事,武猛从事,督军从事,主簿、录事,门下书佐,省事记室书佐,诸曹书佐等。  
  州刺史,掌循行郡国,录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属有从事史、假佐员职如司隶校尉。部郡从事、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主簿书佐,簿曹从事、兵曹从事、文学从事、武猛从事,门亭长、计吏。  
  郡太守,掌治其郡,其属有丞及中正,诸曹掾史,主簿,督邮,书佐,小吏。   
  郡都尉,大郡二人,一般一人,典兵禁,备盗贼,其属有丞及司马等。
  县令、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掌治其县。其属有丞、尉、三老、嗇夫,诸曹掾史等。   
  少数民族地区有戊己校尉,护羌校尉。护东羌校尉;护乌桓校尉,护鲜卑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
二.蜀国的官制组成和特点
  在三国中,蜀以汉朝正统自居,所以在官制上反映汉朝官制的遗风比较浓重,可惜蜀国是留下材料最少的,却明知这是事实而表述很难。只可就现有材料略作反映。  
  丞相、司徒,章武元年,刘备即帝位,以诸葛亮為丞相,许靖為司徒。按西汉制度,有丞相无司徒,东汉则无丞相,有三公,司徒為三公之一,蜀国这种以丞相、司徒同时并设,与两汉皆不同。但是丞相在蜀国有重要地位,可能既有制度上的规定,又和诸葛亮本人的杰出才能有关系。其属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从事中郎等。  
  太傅,不常置,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以许靖為太傅,章武元年许靖為司徒,即无代為之者。   
  大司马,掌武事,其属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等。   
  大将军,掌征伐,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以蒋琬為尚书令总统国事,不久即迁大将军录尚书事。从此可知蜀国大将军也有為总统国政者的官衔。其属有左右长史。  
  太尉,典兵狱,不常置。   
  司徒:主民事,章武元年蒋琬曾普為之。   
  驃骑将军、驃骑右将军,车骑将军,前者马超曾為之,而车骑将军张飞曾為之,又有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分别為之。  
  光禄大夫,掌劝善规过。   
  尚书令,尚书僕射、列曹尚书,令总典纲纪,无所不统。章武三年李巖為尚书令,刘备病篤,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即以李巖為副。僕射主封门,掌授稟,假饯谷。列曹尚书有吏部尚书、左民尚书、客曹尚书、五兵尚书、度支尚书,其属有诸部郎中及主节令史等。   
  中书令,平尚书奏事,掌机密。其属有中书郎。   
  侍中,出入侍从,备顾问,或拾遗补闕。董允曾為之。   
  中常侍,备顾问应对。   
  秘书令,典艺文图籍,其属有秘书郎。   
  太常,掌礼仪祭祀,其属有丞,主簿、太史令上高庙令、园邑令等。 
  光禄勋,宿卫宫殿门户,其属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南北中郎将、虎賁中郎将、羽林左右都督、羽林监、奉车都尉、駙马都尉、骑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议郎、黄门令,又有虎步监、虎骑监等。建安二十六年蜀黄龙甘露碑载五官中郎将一人,碑阴载中郎将十三人,与【汉书·百官志】相符,即五官中郎将一人,员数固定,其余中郎将无定员。有人以此证明「蜀承汉制」。  
  卫尉,徼巡宫中。   
  太僕,掌舆马。   
  廷尉,掌刑狱。   
  大鸿臚,掌诸侯国及归附各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   
  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其属有督农。   
  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执金吾,徼巡京师。   
  太后三卿,卫尉、太僕、少府,均随太后宫為官号,位在九卿上,其属有丞。   
  大长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属有丞。   
  太子太傅.掌辅导太子。   
  御史中丞,受公卿奏事,举劾弹章。   
  符节令,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等。   
  中领军、领军、前领军、行领军,掌领禁卫诸军。其属有中护军,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  
  殿中督,掌督守殿内。   
  地方官有四征、四镇将军,以东西南北四方分将军之号,兼统州刺史。
  持节都督,于缘边诸郡置之。其属有护军、监军。   
  司隶校尉,如汉制督察京师,不典益州事。   
  州刺史,掌循行郡国,录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属从事史、假佐诸行事,部郡从事、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主薄书佐。议曹从事、劝学从事、典学从事、督军从事、祭酒从事、前后左右司马。  
  郡太守,掌治其郡。   
  郡都尉,典兵禁,备盗贼。   
  县令、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掌治其县。
三.吴国的官制组成和特点  
  吴国官制的明显特点就是虽无创造,但和魏、蜀均有诸多不同之处。反映出吴国统治者坚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步别人之后尘。  
  丞相,置左右丞相,此与魏、蜀不同。   
  太傅,不常置。   
  大司马,置左右大司马,掌武事。朱然曾為左大司马 ,全琮曾為右大司马。此外仍称大司马。   
  上大将军、大将军,掌征伐,陆逊、吕岱曾為上大将军,诸葛恪為大将军。   
  太尉,典兵狱。   
  司徒,主民事。   
  司空,掌水土。   
  驃骑将军,车骑将军,不常置。   
  光禄大夫,掌劝善规过。   
  尚书令、尚书僕射、列曹尚书,尚书令总典纲纪,无所不统。尚书僕射主门封,掌授稟,假钱榖。诸曹书有选曹尚书、户曹尚书、贼曹尚书,其属有郎中等。  
  中书监、令,监典尚书奏事,令平尚书奏事,同掌机密。其属有中书郎、左右国史。   
  侍中,出入侍从,备顾间,或拾遗补闕。   
散骑中常侍,掌「规諫」。又有散骑侍郎。   
  秘书监、典艺文图籍,其属有秘书郎、主书、主图、主书令史。   
  太常,掌礼仪祭祀,其属有博士祭酒、太史令、太庙令、园邑令。  
  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其属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南北中郎将、羽林督、奉车都尉、駙马都尉、骑都尉、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绕帐督、帐下左右都督。  
  卫尉,掌徽巡宫中。   
  太僕,掌舆马。   
  廷尉,掌刑狱。其属有丞。   
  大鸿臚,掌诸侯国及归附各族。   
  宗正,掌宗室亲属。   
  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货币,其属有典农校尉、都尉、节度。   
  少府,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其属有御府令、中藏府令、中左右尚方令、平准令。   
  执金吾,掌徼巡京师,其属有武库令。   
  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路寝建筑。   
  太后三卿,卫尉、太僕、少府,均随太后宫為官号,其属有丞。   
  大长秋,皇后卿,掌奉宣皇后意旨,其属有丞。   
  太子太傅、太子少傅,掌辅导太子,其属有中庶子、庶子。又置有太子宾客,左辅都尉、右弼都尉、辅正都尉、冀正都尉,辅义都尉、左右部督。
  御史大夫,掌受公卿奏事,举劾弹章,又置左右御史大夫,永安五年(公元二六二年)以廷尉孙密、光禄勋孟宗分為之。其属有中执法、左执法、侍御史、监农御史。  
  符节令,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等。其属有符璽郎。   
  领军将军、左右领军,掌领禁卫诸军,其属有中左右护军,武卫,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   
  地方四征、四镇将军,以东西南北四方分将军之号,兼统州刺史。   
  持节都督,都督诸州军事,于濒江之要地置之,其属有护军、监军。 
  州刺史,掌循行郡国,录囚徒,考殿最,或置牧。其属有从军史、假佐从事等,部郡从事。又有师友从事。  
  郡太守,掌治其郡。   
  郡都尉,典兵禁,备盗贼。   
  县令、长,掌治其县,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

三国人才政策简介

曹魏
  曹操歷来非常重视人才问题。
  在联军讨伐董卓与袁绍对话时,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可见曹操对人才问题的重视与认识。
  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说“(曹操)其终强而夺汉者,居四战之地,恃智恃力,而无河山恃之可恃以生骄怠也”。曹操之所以可以由弱小到强大,最终曹丕还夺取了汉江山,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凭借他自己和手下的集团全体成员的才能共同奋斗。如果不是凭借人的才智和能力而凭借河山之险固,会出现袁绍那样迅速败亡的悲惨遭遇。
  曹操刚起步的时候,就得到了家族的有利支持,夏侯氏的夏侯敦、夏侯渊;曹氏的曹仁、曹洪,曹真和曹休也不远来投奔。
  最初之际,曹操仅有小快根据地,兵微将寡,而曹操出身于為世人所不齿的宦官家族;為了充分发现、利用人才,曹操在自己队伍中发掘人才的同时打破当时的门第观念,提拔重用出身于社会下层的文人武士,争取中小地主阶层的支持,并尽量利用投降过来的敌方人才。虽然当时发生了陈宫不满曹操杀边让而勾结吕布叛乱的事件,可并没有让曹操放弃“唯才是举”的方针。196年,曹操迎汉帝,成為东汉政府的代言人,有了政治上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士人不论是為了曹操而来还是為了恢復汉室而来,都不得不為曹操服务。建安十五年,曹操颁布《求贤令》,十九年再次下令,二十二年第三次颁布,这就是有名的求才三令。曹操的“唯才是举”,反对两汉以来奉行的“德行”和出身门第的传统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具有很大的意义,当代有学者指出“标志著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的大改革”。
  后来曹丕為了登基,被迫向世家大族妥协,采取九品制,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来维持统治,同时大力压抑曹氏兄弟,终于在曹、夏侯家实力派人物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过身后大权不得不交到代表世家大族的司马家族。
  东汉末年的大乱,造就了全国性的人才流动,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人才要夺回失去的政治经济特权,中下社会阶层的人才则希望因此展现自己的才华,改变一向以来的地位。曹操身边有以汉帝為首的东汉政府,实际上这就是曹魏政权两面性的辨证统一,无论士人们主观上是向汉还是向曹,在客观上都是不能分开,演义上说关羽提出的“降汉不降曹”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说法。清朝人赵翼在谈到荀文弱弃袁绍而投奔曹操时说“yu计诸臣中,非操不能削群雄以匡汉室,则不得不归心于操而為之尽力,為操即所以為汉也。”,赵的说法不针见血指出了当时很多士人不得不為曹操服务的事实。曹操有“正统”的名分和地位,也有唯才是举的正确方针,具备了其他军阀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他在為社会中下阶层人才打开政权大门的同时也注意选用世家大族,避免了人才的片面性,所以其人才阵营中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曹操的人才中,从老兵中提拔于禁、乐进、典韦等将领,从敌方投降过来人才中起用张辽、徐晃、张邰、陈琳、贾詡等人,从地方豪强中起用李典、李通、许褚、藏霸等,从东汉政府中小官吏中提拔荀文若、荀攸、王郎等,从普通士人中起用郭嘉、程昱、刘曄等。这些人才都是曹家大厦的顶梁柱,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的唯才是举,举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人才,他所不看中的德,也不是忠诚等基本的德行,而是汉儒生所宣扬的“三纲六纪”等。而政权的主要权力所在——军队,一直抓在曹家、夏侯家核心大将手中,所以外姓的大将张辽、徐晃、张邰、于禁、乐进、李典等人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发挥。而曹操对自己的政敌,一向毫不手软,连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荀文若也不放过,所以曹操一直為后世士人所指责。
  蜀汉
  刘备也很重视人才问题,《三国志*刘备传》说“举大事者,必以人為本”。
  刘备出身于没落的皇族,已经沦落到不得不靠编草席為生,家族已经没什麼人才可言。刘备起兵之初,远没有袁绍、曹操那样雄厚的家族基础,他的皇族身份在初期也没有给他带来政治优势。而刘备本身由于认识有限,对士人的重视程度不够,不难发现刘备早期的人才中,基本没什麼大才的文人谋士;而刘备十分重视将领,他不但得到了关羽、张飞的忠实支持,还得到了公孙瓚手下勇将赵云的垂青。由于缺乏战略上和政治上的正确主将,刘备虽然拥有良将,却不得不面对多次失败的教训。
  在荆洲投靠刘表期间,刘备终于认清了士人谋士的重要作用(有学者刘备寄居在曹操,应该考虑到自己為什麼失败而曹操為什麼成功的问题,对士人谋士的认识是从此扭转),先后得到了荆洲一带士人徐庶、诸葛亮、庞统、马氏兄弟等人的支持,事业上开始走上上升路,尤其是诸葛亮和庞统,在夺取荆洲四郡中立下很大的功劳。
  刘备一直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早在徐州代替陶谦家族取得统治地位时就和当地的巨富糜家建立了亲戚关系,得到了糜家在经济上、人力上的大力支持;在荆洲期间,取得了当地大族马、习、庞家的支持;夺取川中后,也得到了四川豪强的有利支持,法正、李严、孟达等人就是其中代表。川中在曹操夺取汉中时没有发生大乱,与曹操逐鹿汉中时后方一直很稳定,与得到了有强大势力的豪强支持是分不开的。
  刘备為了与曹操、孙权抗衡,打出了“復汉”的旗号,直接攻击曹操為“汉贼”,又以“汉皇叔”的身份自居,以吸引部分士人;虽然没有曹操的政治优势那样明显,但相对于孙权等其他军阀,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不满曹操早期劣跡的士人。
  刘备败亡后,以荆洲派的诸葛亮為丞相,主内政;益洲派的李严為尚书令,主军事;然而刘备所担心的派系斗争还是出现了。诸葛亮先是夺取了李严的军事权力,然后逐步排挤益洲派。
  诸葛亮当权期间,反刘备依靠大族的政策,开始实行法治,大力打击益洲派的豪强;由于川中战乱没中原那严重,加上刘焉父子纵容大族,所以豪强势力还是十分强大,收益不错但是為后来的李严不供粮草埋下伏笔。诸葛亮很善于发现、培养、利用人才,如蒋琬、费文伟、董允等,诸葛亮的识人方面,杨洪、何詆的例子一直為后人所乐道;诸葛亮也注意提拔敌方投降过来的人才,如姜维、王平。诸葛亮大力起用荆洲派人才,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方面过分强调以“奉职循理”作為衡量优劣、取捨的标准,因而忽略了人才的多样性,尤其是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如街亭用的马謖、四相中的蒋琬、费文伟、董允都是荆洲派。
  由于诸葛亮的人才政策局限,加上刘蜀中生代人才大部分在夷陵之战中消亡,无奈后来只好“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悲惨局面。
  东吴  
  孙家对人才也很重视。
  孙坚出身于下层社会,家贫,以种瓜為生。孙坚和刘备一样,很重视将领而不大看重文人谋士,但孙坚自己有一定的战略目光,更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华,以作战勇猛、指挥灵活闻名于世,孙坚的阳人之战,虽然发生在给董军偷袭后,依然以少胜多,大破董军,击杀董军都督华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的不足,孙坚在前期基本没有遇到强劲对手,故孙坚得以横扫荆南。孙坚虽然迎娶江东大家吴氏姐妹為妻,依然得不到大族的认可,孙坚的人才组成,主要时以中下阶层為主。
  孙策吸取了其父孙坚不重视文人谋士的教训,早在孙坚起义兵时就“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孙策向袁术讨回千余孙坚旧兵,同时得到舅舅吴景的帮助;由于吴景在江东的影响,得到了吕范、孙河、张紘等人家族的支持。孙策继承了父亲作战勇猛、迅速的优点,在初平江东后,得到了张昭、秦松、陈端江东著名文人谋士支持,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孙策也继承父亲孙坚过于勇猛而轻佻果躁,终于给人伏杀而死。由于得到了舅舅吴景的支持和他的影响,以及孙策自己的努力,人才中大族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孙家依靠大族的开始。
  孙权接替孙策成為江东统治者后,依靠江东大族的势力,也取得了与曹操抗衡的实力。孙权对文人的重视比孙策更高,上任之初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在拉拢原有人才程普、周瑜等人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和世家大族互相利用的政策。用人上主要依靠江东大族,如陆逊父子、朱治、潘睿等人;同时孙家宗亲也开始拋头露面。孙权认為“能用眾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眾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同时孙权也借口曹操為“汉贼”,要“清君则”而大量收揽人才、训练军队;孙权十分善于听取眾人意见,采取其中好的意见,孙权还十分注重人才的群体优势,克服“非正统”的名分,使势力逐渐增长,敢于和曹魏长期对抗。
  孙权的用人谋略十分高明,所重用之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人都立下了非凡之功劳;周瑜30000劲卒破曹军10余万大军,鲁肃一直為江东战略上的主心骨,吕蒙奇袭荆洲,取回了孙权一直梦寐以求的南郡,陆逊火烧连营,同时击破曹魏多次进攻;此四人还是对付山越的好手,為孙家获得兵源、劳力。
  孙权晚年以及继承者,过于滥杀,人才内耗太严重,终于為西晋所灭。
  其他  
  二袁 袁绍、袁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大族,而袁绍曾经担任联军的盟主,所以袁氏门生无不纷纷投靠,袁绍更為突出;二袁都是依靠世家大族,重视门第出身和德行之人。《后汉书》说“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為名”,可见袁家的社会地位之高,但是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所以袁绍虽然有杰出的人才相助,还是不得不面对失败的悲惨局面。袁术比袁绍,要略差一绸。
  刘表 刘表也是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才在荆洲立下阵脚。由于得到了荆洲大族蒯、蔡氏的支持,刘表在荆洲的统治比较稳定,而刘表没雄并天下之野心,所以身边的很多一流人才都没有愿意為刘表服务。
  其他的如马腾、吕布等,根本不是做诸侯的料子;而刘焉似乎脱离了三国的范畴。

三国时期的武器

鎧甲,普通士兵是熟牛皮制成的护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级一点是鱼鳞鎧,几千片铁片密密麻麻的,而且是汉代士兵的最好装备,因為铁黑色,所以又叫“玄甲”
  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做鎧的代名词。还记得丞相破魏?玄甲数千是极大斩获,而且说明魏出动的是相当精锐的部队而且损失惨重。
  说甲就不能不说盾,盾在当时更接近防御工事而不是兵器,盾小櫓大,都是一东西,一般是木制,出土的漆盾记得两厘米厚。蒙皮铁盾几乎不存在
太重。小盾也有,叫啥“鉤镶”之类的,据说是前面带有鉤子的小盾,能锁拿敌人兵器,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击力。不过使用要相当技术才可以。环首刀配合鉤镶就是长兵器的克星。不过想来这种兵也不容易训练。
  至于大盾,是先秦时吴地的比较有名,所以也叫“吴科”,屈原楚辞裡有句“……操吴戈”有人认為就是“吴科”之误。
  关于刀剑说,环首刀的环是缠布绑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越长环首刀越难使。出土文物显示孙吴士兵环首刀平均长度是70多CM。而蜀汉是120CM可见两国士兵战斗力和锻冶水平。长刀外还有随身短刀,因為贴大腿掛叫“拍髀”应该算是长匕首吧。
  戟,三国的重头兵刃,长短都有,规格不同,步兵的一人高,骑兵的越长越厉害,不过也越不容易使。形制简单的戟就是一横一竖如“卜”形。三国出现“雄戟”横上翘,竖加了个弯鉤。典韦死前发威使戟“一叉入 十余矛摧”就是用的这种雄戟。
  另外三国人多以短戟护身,孙权投虎,刘备砸说赵云坏话的,董卓砸吕布,都是它,可见其广泛应用。而且用短戟还是高超的武艺“余少晓持復,自谓无对;俗名双戟為坐铁室,镶楯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復,每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于狭路,直决耳”——《曹丕传》   矛槊,和戟长度啥的差不多,就是一木棍插上各种头。最长的矛是东夷传裡记载的三丈的矛,估计是用来破骑兵的,骑兵列阵平矛冲锋威不可当,散战戟有利。
  弓弩,计量单位分斤(0。2228公斤),钧(三十斤),石(120斤 与普通度量衡不同)三级,一般弓用斤,弩用钧,石。一般弩是三十弦一弓,诸葛弩失传,大残念。骑兵也有专用弩,实物已经出土。后汉三国善于弩射的就陈王刘宠一个,左右开弓的象董卓之类的也是猛人。便弓马的就忒多了。最重视造弩的当然是蜀汉连制造人都要刻上名字以追查责任。
  至于剑当时基本不算兵器了,就是无聊文人装风雅的东西,也就是曹丕、鲁肃有钱有閒的才练。至于练好了好象也是门技术。
  拋石装置,曹操在官渡之战使用一种拋石车,因拋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為"霹靂车"。為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拋石装置(资治通鉴:袁绍在营
中堆土成山,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建霹靂车,用巨石
攻高楼,一一摧毁)。其原理是利用槓桿原理拋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南北朝后期发展成一种舰用水上拍竿。隋灭陈的荆门水战中,隋舰在前后左右装有六座巨大的拍竿,高可达五十尺,击沉陈军战舰十余艘,威力惊人。
  骑兵,三国时代骑兵已大量被使用。北方人习马,曹操嫻熟的骑兵部队常成為吴、蜀两国的恶梦。不过三国时并未成熟发展出重骑兵﹝重骑兵定义:马匹和骑士皆披覆鎧甲﹞,当时虽有少数重骑兵但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才被普遍使用。

三国时期的经济

魏国经济
  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后,以「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為方针,在许昌附近实行屯田。结果「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因此,曹操设置田官于各州郡内,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广,以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做成的「白骨露于野,千裡无鸡鸣」的境况。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正因采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会转向稳定,终达至「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蜀国经济
  蜀自古以来已有天府之国的美名,汉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质丰厚為根本。
  但东汉末年,刘焉父子先后担任益州牧,用以宽制宽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强垄断土地及山泽资源,因而减低税收。
  自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击豪强,并曾采用闭关息民,务农殖谷。又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復和发展农业生產。
  此外。孔明及法正对治铁、煮盐、织绵等重要手工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以上一连串措施,使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条件。
  后来关羽失荆州,刘备讨伐东吴败亡,使蜀国面临崩溃边沿,故孔明在经济方面扩大手工业官营范围,提高蜀绵生產量,以助加快恢復国力之步伐。
  吴国经济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连年征战,地方残破,北方人民携家渡江以避难。
  北方难民不乏富商大贾,他们由北方走难到江南同时,带备了生產技术与文化,為当时贫困的江南带来新血。
  原本东吴农耕技术十分落后,尚未懂得牛耕。
及后生產技术注入,农业生產技术逐渐提高,人口亦因此渐渐增加,一改以往地广人稀的境况。  
  孙氏三代:孙坚、孙策、孙权之统治领地渐大,军队亦因此变得庞大,故此粮草军需耗费成為国家支出其中一大部份,為减轻负担,逐实行屯田制,并设置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 
  东吴位于长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兴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资源和作军事防备。

三国时期的州府简介


  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青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幽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寧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徐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冀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鄴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荆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扬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歷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兗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豫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譙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凉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寧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益州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并州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交州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雍州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為九十二县。
  广州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蔡颇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陇右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三国时期齐名人物一览

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寧
二张:张昭、张紘
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三哲:曹操、孙权、刘备
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三英:刘备、关羽、张飞
三狗:何晏、邓颺、丁謐
三豫:刘熙、孙密、卫烈
曹魏三征:王、胡遵、母丘俭
曹魏三公:王朗、钟繇、华歆
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褘
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
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鑠
魏国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颺、X畴
四大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
东吴五君:顾邵、诸葛瑾、步騭、严畯、张承
魏五子:乐进、张辽、于禁、徐晃、张郃
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暘、刘楨
江夏八俊: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八及: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
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旭、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
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惲、郭胜、孙璋、毕嵐、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

三国时期外族资料

【乌丸】—曹操亲自平定的异族
  北方的牧民族之一。 属于中国北部(现河北、辽寧一带)的异族,以骑兵為主力。东汉时经常作乱侵略,后来被曹操平定,纳入自己军团下。
  东汉末年以幽州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等三郡的乌丸族最為强大,他们甚至曾经 一度各自称王。
  公元一八七年,辽西乌丸首领丘力居与张纯起兵叛乱,丘力居死后,由外甥的蹋顿率三郡的乌丸族,进而与袁绍结盟联手,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
及至二五○年,袁尚与袁熙兄弟逃至蹋顿的领地寻求庇护。為了消灭袁氏余孽,曹操便以张辽為先锋远赴乌丸展开征讨,并且于白狼山大破乌丸,斩杀了蹋顿。
  此后曹操将降服的乌丸移至内地定居,并做為曹氏军团中骑兵精锐部队运用。
  【山越】—拥有强大山越兵的山地民族
  扬州山岳地带的异族。 主要居住于中国南(现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岳地带的异族。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
  尤其大多分布于丹阳、会稽、预章、鄱阳等郡。山越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他们也会利用由居住的山中出產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并曾经屡屡袭击汉人居 住的聚落。
  因此陆逊便向孙权表示若不平定山越,东吴将难以经营北方,于是他亲自率军讨平了山越,他并以强健者為兵士,以老弱者為农,如此共得数万精兵。此后吴国仍然时时征讨山越,以便不断地开发江南。
  【匈奴】—北方游牧民族之一
  中国北方(现内蒙古、山西、陕西一带)的异族。其强大势力曾凌驾大汉帝国,分裂為南北二支后就势微了。
  公元前两世纪,匈奴曾经以压倒西汉国力的武力而自豪,但后来却因為内部纷争而 相继衰微。
  公元四十八年,匈奴曾经以南北两大分支,南匈奴后来降服于东汉,并被移居至并州、凉州等地,负责防御北方。及至一八八年,趁著东汉末年战乱之际,南奴于扶罗单于与白波贼等寇扰河东与河内,并从此定居于司隶部河东郡的平阳,日后消灭 西晋的就是其后代。
  不过在魏国时期,南匈奴还是被剥夺了自治权,隶属于汉人的管辖下。
  【羌】—隶属于藏系游牧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或是以游牧為主的藏系民族,曾经多次于东汉末年造反作乱。
  东汉以后,羌族趁著局势大乱之际大举侵入了凉州领域并定居下来,开始与汉人杂居。当时羌族与当地的豪族联手,或是独力举兵发动叛乱,让东汉政权头痛不已。
  到了公元一八四年,异族中有位叫做北宫伯玉的人联合了汉人的边章与韩遂,伙同先零羌发起了叛乱。叛乱的领导分子不断更替,最后以马腾父子两人為首。此后羌族更是经常与其联手,共同叛乱。
  【氐】—隶属藏族,压迫蜀国成都的异族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现甘肃、青海、四川一带)的异族,属于藏系,以勇猛善战 闻名。
  东汉时代的异族,氐族居住于凉州与益州,风俗虽然与羌族相似,不过较善于农耕。
  公元二二一年,马超举兵叛乱对抗曹操之际,氐族中的兴国氐与百顷氐等部族, 也加入了马超的行列。
  三国时代后,由于氐族居住地介于魏蜀两国边界,因此时常被卷入两国之间的战火。到了公元三○四年时,氐族的酋长李雄便趁著西晋内乱之际,发兵攻打成都进而称帝,建立了所谓成汉。李雄并以刘禪的曾孙刘玄為安乐公,继任刘禪的爵位。
  【南蛮】—武侯亲自平定的云南民族
  分布于中国西南方(现云南、贵州一带)的异族统称,又叫西南夷。刘备死后,曾对蜀发动叛乱,后被诸葛亮平定。 所谓南蛮也就是指南方的异族,东汉时代则专指荆州南部的异族。
  其中最大一支的称為武陵蛮,此外尚有长沙蛮与零陵蛮等异族。三国中提到的南蛮则是位于益州,也就是歷史所称的西南夷。
  公元二二三年,刘备死后,益州南部诸郡相继举兵造反,当时越雋的夷王高定也参 加了叛乱的行动。
  不过诸葛亮远征云南后,西南夷的叛乱事件共非就此平息,公元二三三年,南夷的首领刘雋就曾经再次叛乱。

三国时期宗教资料

《太平经》与太平道
  《太平青领书》又称《太平经》,在汉顺帝时期出现。原书共有一百七十卷,现今存世的只有五十七卷,见明《正统道藏书.太平部》。另有《太平经钞》十卷,《太平经文序》两卷,《太平经圣君秘旨》七卷。
  东汉时期黄老道在民间流行,《太平经》是他们在这一时期创造的经书。可能脱胎于西汉成帝时出现的《天官歷包元太平经》。它是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是由多位不同时期的作者的文章所匯聚而成的,内容庞杂,「其言以阴阳五行為家,而多巫覡杂语」。它的社会思想,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也有呼吁公平、反对巧取豪夺、同情贫苦人民的部分。在道术方面较重「守一」。
  东汉末灵帝时,张角创太平道,奉《太平经》為主要经典,发动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太平道受打击。
  张道陵与五斗米道
  汉顺帝时,张道陵入四川鹤鸣山,造作符书,创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经张道陵子孙张衡、张鲁的传播,流行于四川与汉中。
  张鲁雄据汉中二十八年,推行五斗米道,政教合一,以祭酒為理。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同一源流,教理教义基本相同。《太平洞极经》与《太平青领书》实為一经二名。
  张鲁归顺曹操,五斗米道由巴、汉流传到江南一带。 事奉黄、老,是方仙道、黄老道的传统。
  汉桓帝祭老子,又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已正式奉老子為教祖。张鲁使教内「祭酒」诵习《老子五千文》,《道德经》便成為道教的主要经典。《老子想而注》反映了早期道教对《老子五千文》的解释。

三国著名人物籍贯一览列表

曹氏家族(包括夏侯一门)------沛国譙县(安徽亳县)
华佗----同上
刘曄----淮南(安徽寿县)
许楮----譙国譙人(安徽亳州)
周瑜----庐江舒县(安徽舒城)
鲁肃----临淮东城(安徽定远)
吕蒙----汝南富陂县(安徽阜南)
黄盖----零陵泉陵(湖南零陵)
蒋钦----九江寿春(安徽寿县)
周泰----九江下蔡(安徽)
丁奉----庐江安丰(安徽舒城)
朱桓----吴郡吴人(江苏苏州)
陆逊+顾雍(同上)
张昭----彭城(江苏徐州)
张鲁----沛国丰人(江苏丰县)
陈琳----广陵(江苏扬州)
廖化----湖北襄阳
庞统+马良+马謖(同上)
蒋琬----零陵湘乡(湖南湘乡)
刘备----涿郡涿县(河北涿州)
张飞---同上
赵云---真定(河北正定)
顏良---同上
文丑---河北
韩当---辽西令支人(河北迁安县)
程普---右北平土垠人(河北平润县)
张和---河间(河北任丘)
刘表---山阳高平人(山东鱼台东北)
程昱---东郡东阿人(山东阳谷县)
于禁---泰山鉅平(山东泰安)
李典---山阳鉅野人(山东金乡县人)
典韦---陈留己吾人(河南寧陵人)
乐进---阳平卫国(不详)
庞德---南安(甘肃)
孔融---鲁国(山东曲阜)
杨修---弘农(河南灵宝县)
魏延---义阳(河南桐柏县)
郭淮---太原阳曲(山西太原)
袁绍家族---汝南汝阳(河南上蔡)
荀或----颖川颖阳(河南许昌)
郭嘉----颖川阳翟(河南禹县)
钟鷂----颖川长社(河南长菖县)
钟会----同上
陈群----颖川许昌(河南许昌)
司马懿---河内(河南温县)
诸葛亮---琅邪阳都县人(山东沂南县)
黄忠-----南阳(河南南阳)
李严---同上
董卓---陕西郡临姚(甘肃岷县)
吕布---五原郡九原(内蒙古包头西北)
贾詡----凉州姑臧(甘肃武威)
张辽----并州雁门马邑(山西朔县)
徐晃-----河东杨县(山西洪洞县)
关羽-----河东解良(山西运城解州)
马超-----扶风茂陵(陕西兴平)
法正-----右扶风(陕西眉县)
姜维-----天水冀县(甘肃甘谷县)
孙坚-----吴郡富春(浙江富阳)
太史慈---东莱黄人(山东)
甘寧----巴陵临江(四川重庆)

三国都城

曹 魏 鄴 城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营建的鄴城的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17.5公裡。由于漳河歷年泛滥,地面遗跡已极稀少,著名的铜雀三台尚存二台残跡,城垣已荡然无存。
  鄴城东西3.5公裡,南北2.5公裡,城内以一条东西横街将城划分為南北两区,北区地势较高,其中部建宫和衙署,西部置苑,西北城隅高耸著冰 ,铜雀台、金虎台,是為军事需要而建的瞭望制高点。南区主要是居民区,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裡,其中安置了当时强制集中的各地劳动人民和投奔曹操的强宗巨豪,以及他们的部曲。
  鄴城在我国都城史具有借时代意义,它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居民区放在城区南部,為以后歷代都城所继承,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布局。鄴城西北设置三台,魏晋洛阳城也仿此在西北隅设置金庸城。
  曹 魏 洛 阳 城
  曹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裡处,由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东汉洛阳城基础上修建而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西城垣残长4290、宽约20米,北垣全长3700,宽约25-30米,东垣残长3895,宽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2460米,城垣周长约14345米。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為广阳门、西明门、閭闔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鄴城三台建金庸城,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鄴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跡,距今已有1900多年。
  孙 吴 武 昌 城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始都武昌,在今湖北鄂城县以东一带。俗称吴王城。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裡,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為孙吴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跡。再西為武昌的港口樊口。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
  孙 吴 建 业 城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迁都建业,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裡十九步”(《建实录》卷2)。孙吴建业城址现已消失。

三国人物表

张让 张角 张宝 张梁 张飞 张钧 张举 张纯 张济 张邈 张超 张杨 张虎 张温 张闓 张燕 张辽 张昭 张紘 张英 张勋 张绣 张鲁 张郃 张顗 张南 张武 张温 张允 张横 张既 张卫 张松 张任 张肃 张翼 张著 张音 张爽 张裔 张南 张达 张苞 张嶷 张韜 张普 张虎 张休 张茂 张当 张特 张约 张缉 张布 张遵 张绍 张峻 张悌 张尚 张华 张象 张节 张明 张俭 张球 张先 张承 张世平
刘焉 刘备 刘陶 刘虞 刘恢 刘宏 刘协 刘辨 刘岱 刘表 刘范 刘曄 刘繇 刘艾 刘璋 刘安 刘延 刘辟 刘勋 刘禪 刘琦 刘琮 刘泌 刘封 刘先 刘馥 刘熙 刘度 刘贤 刘磐 刘瑰 刘巴 刘循 刘瑁 刘永 刘理 刘廙 刘豹 刘寧 刘琰 刘敏 刘劭 刘放 刘丞 刘諶 刘璿 刘瑶 刘琮 刘瓚 刘恂 刘璩 刘达 刘寔 刘萇 刘宠 刘郃 刘邠 刘畯 刘雄 刘弘 刘元起 刘子扬
王允 王匡 王方 王頎 王昌 王邑 王立 王朗 王则 王垕 王楷 王忠 王植 王修 王琰 王威 王粲 王累 王平 王甫 王谋 王双 王连 王伉 王肃 王建 王昶 王韜 王基 王经 王真 王含 王沉 王业 王惇 王瓘 王买 王頎 王祥 王濬 王浑 王戎 王观 王必 王子服
孙仲 孙坚 孙策 孙权 孙翊 孙匡 孙朗 孙韶 孙静 孙乾 孙观 孙瑜 孙高 孙皎 孙桓 孙礼 孙资 孙登 孙和 孙亮 孙峻 孙綝 孙据 孙恩 孙干 孙闓 孙谦 孙恭 孙楷 孙休 孙皓 孙异 孙单 孙冀 孙歆 孙秀 孙河
曹节 曹操 曹嵩 曹仁 曹洪 曹豹 曹性 曹昂 曹丕 曹植 曹纯 曹休 曹永 曹彰 曹熊 曹睿 曹真 曹遵 曹宇 曹芳 曹爽 曹羲 曹训 曹彦 曹据 曹髦 曹德 曹奐 曹霖 曹安民
李傕 李儒 李肃 李典 李蒙 李别 李封 李乐 李暹 李丰 李通 李孚 李珪 李諶 李恢 李严 李丰 李伏 李意 李异 李辅 李福 李胜 李歆 李鹏 李崇 李丰 李球 李虎 李譔
杨彪 杨密 杨琦 杨奉 杨丑 杨龄 杨秋 杨阜 杨修 杨怀 杨柏 杨松 杨洪 杨昂 杨任 杨锋 杨仪 杨陵 杨暨 杨顒 杨祚 杨综 杨欣 杨济 杨大将
陈蕃 陈耽 陈宫 陈生 陈登 陈武 陈横 陈兰 陈珪 陈纪 陈琳 陈震 陈孙 陈就 陈应 陈群 陈矫 陈式 陈泰 陈騫 陈俊 陈翔 陈造 陈元
赵忠 赵弘 赵萌 赵岑 赵云 赵彦 赵睿 赵范 赵衢 赵昂 赵月 赵累 赵祚 赵融 赵咨 赵统 赵广 赵直 赵顏 赵岐 赵韙
马腾 马宇 马超 马延 马良 马謖 马岱 马休 马铁 马玩 马忠 马忠 马遵 马钧 马邈 马玉 马汉 马融 马元义 马日磾
韩忠 韩馥 韩当 韩遂 韩暹 韩融 韩胤 韩嵩 韩福 韩猛 韩珩 韩浩 韩玄 韩德 韩瑛 韩瑶 韩琪 韩暨 韩综 韩禎 韩莒子
夏侯惇 夏侯渊 夏侯兰 夏侯恩 夏侯杰 夏侯尚 夏侯德 夏侯存 夏侯楙 夏侯霸 夏侯威 夏侯惠 夏侯和 夏侯玄 夏侯咸
吕布 吕公 吕虔 吕范 吕旷 吕翔 吕蒙 吕通 吕义 吕常 吕建 吕凯 吕岱 吕霸 吕据 吕伯奢 吕威璜
董卓 董重 董旻 董璜 董承 董昭 董袭 董和 董祀 董衡 董超 董允 董厥 董禧 董寻 董朝
胡軫 胡才 胡华 胡班 胡济 胡质 胡忠 胡遵 胡烈 胡渊 胡奋 胡冲 胡邈 胡车儿 胡赤儿
周毖 周奐 周瑜 周尚 周泰 周昕 周仓 周循 周胤 周善 周群 周平 周魴 周旨
许攸 许褚 许汜 许贡 许靖 许芝 许慈 许允 许晏 许允 许仪 许劭 许昌 许韶
邓茂 邓龙 邓义 邓贤 邓芝 邓贤 邓艾 邓忠 邓程 邓敦 邓良 邓颺 邓铜 邓禹
诸葛亮 诸葛瑾 诸葛均 诸葛虔 诸葛恪 诸葛瞻 诸葛诞 诸葛靚 诸葛绪 诸葛尚 诸葛原
吴匡 吴景 吴敦 吴硕 吴臣 吴懿 吴兰 吴质 吴班 吴纲 吴押狱
朱雋 朱治 朱灵 朱桓 朱光 朱然 朱褒 朱赞 朱恩 朱异 朱芳
司马徽 司马懿 司马孚 司马师 司马昭 司马望 司马炎 司马攸 司马朗
蒋钦 蒋奇 蒋干 蒋琬 蒋济 蒋班 蒋舒 蒋斌 蒋显 蒋延 蒋义渠
黄盖 黄琬 黄祖 黄邵 黄忠 黄奎 黄权 黄皓 黄崇 黄承彦
郭胜 郭汜 郭嘉 郭图 郭常 郭奕 郭淮 郭恩 郭永 郭攸之
袁绍 袁术 袁隗 袁遗 袁谭 袁熙 袁尚 袁胤 袁綝 袁逢
何进 何顒 何苗 何仪 何宗 何平 何晏 何曾 何植 何曼
荀攸 荀爽 荀諶 荀彧 荀正 荀惲 荀愷 荀顗 荀勗 荀緄
丁原 丁管 丁奉 丁斐 丁仪 丁廙 丁咸 丁謐 丁封 丁立
程普 程旷 程昱 程秉 程咨 程银 程畿 程武 程远志
杜远 杜袭 杜琼 杜路 杜微 杜义 杜祺 杜睿 杜预
公孙瓚 公孙越 公孙康 公孙渊 公孙度 公孙晃 公孙恭 公孙修
孟坦 孟达 孟光 孟获 孟优 孟节 孟宗 孟公威
庞舒 庞统 庞德 庞羲 庞义 庞柔 庞会 庞德公
关羽 关纯 关定 关寧 关平 关兴 关索 关彝
薛兰 薛礼 薛综 薛悌 薛则 薛乔 薛莹 薛珝
徐荣 徐晃 徐璆 徐庶 徐盛 徐商 徐质 徐勋
蔡邕 蔡瑁 蔡阳 蔡和 蔡中 蔡勋 蔡曛 蔡林
高升 高顺 高览 高干 高沛 高定 高翔 高柔
陆康 陆绩 陆逊 陆抗 陆凯 陆景 陆紆 陆骏
傅婴 傅巽 傅干 傅彤 傅嘏 傅僉 傅士仁
崔烈 崔毅 崔勇 崔琰 崔禹 崔谅 崔州平
田丰 田楷 田氏 田畴 田预 田续 田章
郑泰 郑玄 郑度 郑文 郑伦 郑袤 郑宝
尹礼 尹楷 尹奉 尹默 尹赏 尹大目
秦琪 秦宓 秦良 秦明 秦朗 秦庆童
全琮 全端 全懌 全纪 全尚 全禕
钟縉 钟绅 钟繇 钟进 钟会 钟毓
梁刚 梁兴 梁宽 梁绪 梁虔 梁畿
严纲 严舆 严畯 严顏 严政 严白虎
潘隐 潘凤 潘璋 潘濬 潘举 潘遂
文丑 文聘 文钦 文淑 文虎
苏双 苏由 苏飞 苏越 苏顒
贾詡 贾华 贾逵 贾范 贾充
宋果 宋宪 宋忠 宋谦 宋白
成廉 成宜 成济 成倅 成何
阎圃 阎晏 阎宇 阎象 阎芝
范成 范疆 范谤 范康   卫弘 卫凯 卫演 卫瓘 左丰 左灵 左慈 左咸
樊稠 樊能 樊建 樊歧 彭安 彭羕 彭和 彭伯 辛评 辛毗 辛敞 辛明
鲍信 鲍忠 鲍隆 鲍素 伍琼 伍孚 伍习 伍延 陶谦 陶商 陶应 陶濬
华雄 华佗 华歆 华覈 桓阶 桓范 桓嘉 桓彝 岑壁 岑威 岑昏 岑眣
于禁 于麋 于吉 于詮 焦触 焦炳 焦彝 焦伯 费观 费禕 费诗 费耀
冯礼 冯习 冯紞 冯方 孔胄 孔融 孔秀 孔昱 魏续 魏延 魏邈 魏平
皇甫嵩 皇甫闓 皇甫酈   淳于琼 淳于导 淳于丹 裴景 裴秀 裴元绍
管亥 管寧 管輅      向朗 向举 向宠      唐周 唐咨 唐彬
侯览 侯成 侯选      龚景 龚都 龚起      祖茂 祖郎 祖弼
吉太 吉邈 吉穆      乐进 乐就 乐綝      种拂 种辑 种邵
鲁馗 鲁肃 鲁芝      廖化 廖淳 廖立      留赞 留略 留平
金旋 金禕 金尚      太史慈 太史亨      毌丘俭 毌丘甸
眭固 眭元进  石苞 石广元  邢贞 邢道荣  雷薄 雷铜   万政 万彧
姜叙 姜维   段珪 段煨   夏惲 夏恂   卢植 卢逊   牛辅 牛金
昌稀 昌奇   虞翻 虞松   凌操 凌统   蒯良 蒯越   耿武 耿纪
尚弘 尚广   沮授 沮鵠   典韦 典满   边让 边洪   糜竺 糜芳
宗宝 宗预   郝萌 郝昭   任峻 任夔   审配 审荣   穆顺 穆顺
戴员 戴凌   步騭 步阐   爰青 爰邵   丘建 丘本   申耽 申仪
韦康 韦晃   霍峻 霍弋   谢旌 谢雄   滕胤 滕修   乔瑁 乔玄
臧霸 臧旻   伏完 伏德   吾彦 吾粲
竇武 封諝 蹇硕 邹靖 顏良 方悦 和洽 邴原 谷利 閔贡 逢纪 麴义 桥蕤 俞涉
纪灵 笮融 简雍 满宠 毛玠 应劭 卞喜 史涣 路昭 车胄 禰衡 顾雍 闞泽 骆统
甘寧 媯览 却虑 脂习 晏明 牵弘 州泰 曾宣 施朔 党均 寧随 邵悌 干休 羊祜
楼玄 雍闓 沉莹 山涛 仇连 花永 巩志 鄂焕 戈定 苗泽 法正 泠苞 赖恭 卓膺
譙周 翟元 殷纯 谭雄 靳祥 常雕 郤正 来敏 官雝 爨习 盛勃 苟安 伦直 卑衍
柳甫 毕轨 司蕃 句安 葛雍 师篡 白寿 阳群 汪昭 檀敷 区星 普净 武安国
娄子伯 慕容烈 士孙瑞 濮阳兴 单子春 乔国老 南华老仙 紫虚上人 金环三结
董荼那 阿会喃 忙牙长 朵思大王 带来洞主 木鹿大王 兀突骨 土安 奚泥
沙摩柯 軻比能 彻裡吉 雅旦 越吉 迷当 俄何烧戈 蹋顿 乌桓触 左贤王
王美人 何后(灵帝妻) 唐妃(少帝妻) 董太后(刘萇妻) 吴夫人 吴国太(孙坚妻) 糜夫人 甘夫人 孙夫人 吴夫人(刘备妻) 貂蝉 严氏 曹氏(吕布妻) 邹氏(张济妻) 伏后 董妃 曹贵人(献帝妻) 刘氏(袁绍妻) 蔡夫人(刘表妻) 徐氏(孙翊妻) 王氏(赵昂妻) 杨氏(马超妻) 刘氏 卞氏 丁氏(曹操妻) 甄后 郭贵妃(曹丕妻) 李氏(庞德妻) 张后(刘禪妻) 毛后 郭夫人(曹睿妻) 刘氏(曹爽妻) 徐夫人 王夫人 潘夫人(孙权妻) 张后(曹芳妻)全后(孙亮妻) 胡氏(刘琰妻) 李氏(马邈妻) 崔夫人(刘諶妻) 何氏(孙和妻)大乔(孙策妻) 小乔(周瑜妻) 朱太后(孙休妻) 冯氏(袁术妻) 刘氏(潘举妻) 黄氏(诸葛亮妻) 夏侯令女(曹文叔妻) 祝融夫人(孟获妻) 云英(董承妾) 李春香(黄奎妾) 蔡琰(蔡邕女) 舞阳君(何进母) 樊氏(赵范嫂)

三国官职表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為三国下限。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驃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驃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惇、姜维等人皆為大将军。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臚: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為大鸿臚,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啟)初更名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復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 尉: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詡為太尉。
  太 傅:辅弼国君之官,作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叡即位后人钟繇為太傅。
  太 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 僕:秦和两汉均设太僕,王莽一度更名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 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 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詔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曹操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曹操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 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从 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為从事。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 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 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 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曹操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 相:战国时始置,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復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謁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復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述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為先导。“吾”当御讲。
  别 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為令,万户以上的称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 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為尚书僕射,曹魏置尚书僕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僕射。若尚书令缺,由左僕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僕射、一令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 中:秦时始置,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璽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復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兗、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 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為“中”,“治中”即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 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產、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 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復置。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謁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為最高军事统帅。
  校 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謁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諫过失,以备顾问。
  督 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  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驃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綬,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  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為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為祭酒。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驃骑将军,金印紫綬,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鉞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  秦以廷尉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為大理。魏时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為廷尉。吴亦如之。
  大尚书  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  秦置将行,為皇后宫官。汉改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為宦者任。三国因之。 
  东中郎将  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魏因置。亦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吴蜀亦置。
  东观令  东观原為东汉宫名,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  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三国因之。
  东曹掾  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荡寇中郎将  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為第五品。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督军从事  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  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邸阁督  邸阁為囤积粮谷之所,其督為守备屯所士卒之长。
  典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都尉 都尉名官甚多,多為主兵武官。地方郡国都尉,主兵。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奋威校尉  校尉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符节令  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魏置符节令,别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吴蜀亦置。
  奉尚  “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车都尉  汉武帝时设奉车、駙马、骑三都尉,皆比二千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马。魏时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关内侯  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于列侯。有其号,无国邑。 
  光禄大夫  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更名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时為第三品,位次三公。无固定职守,相当于顾问。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优重。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黄门丞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黄门令之佐吏有丞、从丞各一人。
  黄门令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护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為护军将军,资轻者為中护军。
  侯相  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如县令、长。
  后典军  三国时蜀于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后、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為第三品。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虎賁中郎将  《周礼·夏官》记有虎賁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為虎賁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金曹从事  三国吴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货币盐铁事。吴置金曹从事,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监农御史  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属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為其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监军  春秋有载,三国均置。无定员,随事而设。诸州不置都督时置此官。将军领兵出征时,多置监军。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家令  太子属官。秦置,魏时為第五品,秩千石,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军师  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為军祭酒。魏时為第五品。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諫议大夫  秦时,郎中令属官有大夫,掌议论、顾问、应对。汉武帝置諫大夫,东汉时改称諫议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吴无考。
  立武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騭任是职。
  立节中郎将  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领军  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為丞相时置,掌禁兵。
  领军将军  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為中领军。掌禁兵。
  列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綬,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  汉代少府属官有尚书令史,兰台令史。诸公府亦设令史,地位低于掾史。曹魏公府及诸将军府设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  秦汉时县官管辖区万户以上者称令,万户以下者称长。
  秘书  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汉桓帝始置。
  秘府郎  三国吴置,掌校秘书。
  门下循行  汉制,郡守三吏有门下循行,类似门下客,不主实事。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驃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南中郎将  光禄勋属官。魏时秩二千石,蜀亦置,吴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騭任是职。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前护军  魏及蜀皆置护军,唯蜀护军分為前、后、左、右、中五护军。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前军师  东汉始有军师之名。分前后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骑都尉  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
  劝学从事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儒林校尉  校尉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上大将军  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绥南中郎将  三国魏蜀二国置有此官。士燮、张翼曾任是职。
  射声校尉  汉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声校尉,掌待詔射声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时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吴蜀亦置。
  司马  《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司盐校尉  又称盐府校尉。刘备定蜀时置,主较盐铁之利。吴亦置,主管海盐生產诸务。
  师友从事  汉制,刺史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分為别驾、治中、簿曹、兵曹从事等。汉末或置师友从事,仅為荣誉职位,无固定职守。
  师友祭酒  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為祭酒。
  庶子  太子府属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职如三署郎。
  捨人  秦始置,轮番当班宿卫太子。魏时為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书选曹郎  三国吴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曹郎。
  尚书右选郎  三国蜀置尚书郎分曹治事,有选部,分左右,有右选郎。杨戏曾任。
  尚书吏部郎  曹魏置尚书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尚书僕射  尚书台副长官。秦置,属少府,主文书啟封,尚书令缺,代其事。魏时置尚书僕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吴、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书  秦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地位很低。西汉以后职权渐重,置尚书,员五人,一人為僕射,四人分曹治事。东汉时尚书台正式成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魏置尚书,有令一人,僕射二人,尚书五(分為五曹)称八座,五曹尚书中除吏部尚书外,其他但称尚书。吴蜀亦置。
  尚书令史  西汉尚书郎下有令史,东汉增至十八人,秩二百石,分属六曹,主书写文书。魏时為第八品。
  书部书部  从事之省称。孙权置,胡综任之,典军国密事。
  书佐主办  文书的佐官『制,州郡门下及诸曹皆有书佐,在外由州郡长官自行辟除。书佐除诸曹外,因属州郡长官亲近属吏,故又称门下书佐。
  屯骑校尉  汉武帝时始置,掌骑士,东汉改驍骑,后復置,掌宿卫兵。魏沿置,秩比二千石,第四品,隶属中领军。
  太子太傅  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為太子的师傅。汉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
  太中大夫  秦始置,职掌言议,顾问应对,為天子高级参谋。魏时為第七品,秩千石,吴蜀置同。
  亭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為通侯。后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禄于乡、亭者称為乡侯、亭侯。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復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卫都尉  三国吴置,孙桓、孙峻曾任。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吴亦置,典宿卫。
  无难右部督  三国吴置。禁军无难营分左右两部,均设督统之。故有是称。
  五官掾  汉代郡太守自署属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员缺,则署理或代行其事。為太守的左右手,地位与功曹史相上下。
  王  秦汉以后帝王改称皇帝,王成為封爵的最高一级。
  尉  古代武官多以尉為名。春秋时有军尉。秦汉时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狱。郡有都尉,县有县尉,均為地方掌武事之官,简称尉。
  卫将军  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驃骑将军、车骑将军。
  选曹尚书  列曹尚书之一,掌选拔官吏事。汉承秦制,设尚书,属少府。汉成帝时,设四尚书,分四曹办事。汉光武帝时,改常侍曹為吏曹,掌选举祠祭事。此即选曹尚书之由来。魏改选部為吏部。
  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乡侯  汉制,列侯,所食县為侯国。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东汉后期,增设县侯、乡侯、亭侯等爵位。
  相国参军  曹操為汉丞相时置参军,第七品。
  校事  曹操初置,至嘉平中罢。吴亦置。职充皇帝耳目,刺探臣民言行,上察宗庙,下摄眾官。或做典校、校曹。
  校尉  秦置。汉置八校尉,掌管特种军队。汉制,一般军队中将军以下的武官有校尉。三国因之。
  洗马  即太子洗马。太子属官。秦始置,职掌如謁者,太子出行為前导。魏时為第七品,秩六百石。
  相  职如郡太守。魏诸王国各置相一人,秩二千石,第五品。
  西曹掾  汉制,丞相、太尉属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初主领百官奏事,后改為主府内官吏署用。魏时丞相、大将军及司徒、司空等府内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
  西部都尉  秦有郡尉,汉景帝时更名為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军事,维持境内治安。三国因之。每郡置都尉一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内东西,或南北。
  翼正都尉  三国吴东宫属官。孙登為太子时,诸葛恪為左辅都尉,张休為右弼都尉,顾谭為辅正都尉,陈表為翼正都尉,是為四友,以佐太子。
  羽林中郎将  汉宣帝始以中郎将监羽林,东汉置羽林中郎将,秩比二千石,掌宿卫侍从。魏时為第五品,秩比二千石,主羽林郎。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置。
  掾  古代属官的通称。如掾属、掾佐、掾吏、掾史等,简称掾。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右部督  全称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為孙权帐下右部督。
  右中郎将  西汉始置,秩比二千石、主右署郎,职隶光禄勋。魏时為第四品,秩比二千石。
  右国史  三国吴置,与左国史并掌修国史。
  右大将军  三国蜀于建兴十三年初置大将军。景耀初分置右大将军。
  右护军  三国皆置护军,分左右。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綬,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為第三品,有官属。
  议郎  郎中令的属官,為郎官中地位较高者,秩六百石,掌顾问应对,无常员,三国沿置。
  议曹从事  两汉的州刺史或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或从事若干人,分司州政。
  佐军司马  汉中郎将属官有佐军司马。孙坚曾任。
  奏曹掾  汉制,三公府设奏曹,主奏议事。曹魏丞相府置奏曹掾,比三百石。吴亦置。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惇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左执法  三国吴置,為御史台属官,与中执法、右执法共同平决诸官事。
  左典军  三国吴置左、右、中三典军,领营兵。
  左节度  吴始置,典掌军粮。分左右。
  左司马  汉制,将军府多置司马,职位仅次于军师、长史。汉末曹操表孙权為讨虏将军,权任顾雍為左司马,当為讨虏将军之属官。
  左军师  曹操為丞相时置左军师一人,第五品。三国吴置,但不属丞相,而以三公领之。
  左丞相  秦置丞相,分左右,秦人尚左,以左丞相為正,右丞相為副。汉人以右為尊,故右丞相為上。三国吴置丞相,分左右,后仅置一人。
  左右都护  三国吴置,黄龙元年,拜陆逊為大将军、右都护,诸葛谨為大将军、左都护。
  左护军  秦有护军都尉。汉有护军中尉,属大司马。东汉有中护军,為将军幕府之员,非朝廷列职。曹操為汉丞相时置护军,后改称中护军,第四品,掌禁军。后随州都督置护军,第五品。诸要镇及将军出征皆置诸护军,第六品,其中有左护军。吴蜀亦置。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綬,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负责实际政务。魏时為第三品。  
  长  秦置县令、县长掌治其县。万户以上為令,不足万户為长。魏时為第八品,秩三百石。
  长乐少府  汉制,太后宫官皆冠宫名。景帝前置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公元前144年改為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因皇太后所居宫復长乐旧名,更名长乐少府,位在少府正卿之上。蜀皇太后亦称长乐宫,因置此职。
  长水校尉  汉制,為武帝所置,京师屯兵八校尉之一,掌长水胡骑,秩二千石。长水為地名。胡骑近长水,故名。三国因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為大将军。
  镇北大将军  品级与镇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镇南大将军  品级与镇南将军同,资深者加大将军名号,不常置。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征西大将军  东汉之大将军中有征西大将军。魏及蜀之征西将军中以资深者為征西大将军。吴亦置。
  征南中郎将  三国吴置。步騭任是职。
  中领军  曹操為汉相时置领军,后改為中领军,第三品,掌禁军,主五校尉、中垒、武卫三营。蜀亦置,并有领军、前领军、行领军。吴称领军将军。
  中军师  魏置,為丞相属官,第五品。
  中散大夫  秦汉诸大夫有中散大夫。凡大夫皆职掌言议,顾问应对,无固定职事。魏时為第七品,秩六百石。
  中郎  秦置,汉沿之,属郎中令,其长称中郎将。汉武帝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以五官中郎将统领中郎。曹魏置中郎,隶光禄勋,第八品,秩六百石。
  中郎将  秦置中郎将统领供事禁中的郎中。汉武帝时置五官、左、右三中郎将,秩皆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侍从天子、随行护驾。东汉时其职主要為协助光禄勋考课察举三署诸郎,后还谴其领兵,增加各名号中郎将甚多。
  中监军  蜀置,為加官。
  中书丞  三国吴置,為中书监、中书令的属官。
  中庶子  周代始置,掌管诸侯卿大夫的庶子的教育管理。汉沿置,為太子属官,职如侍中,為太子近臣。秩六百石,第五品。
  治中从事史  汉置,是州刺史的助理,主州府文书案卷,居中治事,与别驾从事史分别為州府内外总管。
  主记  东汉州郡设专管记事、簿书的主记室,主记室员是主记室史,简称為主记,是州郡中仅次于主簿的亲近属吏。魏沿置。
  著作郎  三国魏明帝太和中始置,掌编撰国史,属中书省。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為第五品。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州牧  古分九州,每州置牧,為一州之长。汉武帝时分十三部州,每州置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成帝时改為州牧。后復為刺史。灵帝时又改為州牧,位在郡守之上,已由监察官发展為总揽地方大权的行政长官。

后汉三国兵制--中央军,地方军,边境国防军

后汉三国的游戏开发这几年越来越火,文艺作品也常年不衰,正传,演义,时空穿越,角色换位,等等题材十分丰富。谈英雄美人的传奇故事,军事是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军事中,最基本的军事制度-----文言所谓"兵制"-----就很有研究价值了。因為我国朝代变迁,兵制几番变革,文艺作者和游戏开发者往往容易混淆,造成重大错误,不仅歪曲了歷史,也不利于观眾进行正确的歷史思考。在秦统一之前,诸侯各国多"宗周",即以周制為典范,这时期,兵制具有共同点和稳定性,可称為"周流兵制"。秦统一后,至偽拓跋魏前,汉魏晋皆大体因循秦制,或稍有修正,总体上具有共同点和稳定性,可称為"秦流兵制"。
  
  我们讲的后汉三国时代,当然就属于秦流兵制。这种兵制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它适应郡县制官僚国家,具有辐射集权性,第二它适应统一国家的大规模对外作战,具备专业和机动性,第三它还有武士集团的特征,贯彻著古朴的武士道,符合那个时代民间尚武的风气。
  
  我们先分析第一个特点,辐射集权性。这表现在皇帝-----至少在制度上-----拥有对全国军队的统帅权,并且根据距离远近,离皇帝最近的军队配备最强大,由进及远,军力逐渐减弱,形成辐射效果,强化了中央集权。以东汉為例详述,全国军队分中央军,地方军,边境国防军三大系统。其中以中央军最為强大,顾名思义,中央军驻守京畿,日常管理各有将校,但发兵必须有皇帝的虎符,是皇帝直接号令的部队。中央军的人数,各时期虽有不同,但基本维持在5万到10万之间。中央军内部也根据远近亲疏原则,又分為三个层次,即禁卫军,宫卫军,和首都城卫军。在地理上,皇帝生活起居之所称為"禁",整个皇宫和政务衙门可看作"宫",整个首都周边地区就是"城",中央军的三个层次就由此而来。其中禁卫军称為"郎",这个"郎"本义是年轻威武的男子,渐渐就和日文的"侍(Samurai)"一样,专指武士。在汉代成為"郎"是武门的荣誉。其中最尊荣者莫高于"羽林郎",羽林郎本源于秦代的"外郎"和"骑郎",為汉武帝首创,对外大战多从羽林郎裡选拔将才,延续到东汉,羽林郎定员128人,皆配马,重甲,掛强弓,执利刃,选任标准很严格,往往寧缺勿滥,可视為皇帝的贴身保鏢。羽林郎其次為"羽林左右骑","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是精练骑兵,护卫皇帝两侧。其次為"期门郎"1500人,以步战為主,相当于欧洲的宫廷重步兵,这三郎合计為3328人,真Kiss悬城大战的那一天,这3328人就是皇帝的最后部队,要战至最后一滴血流尽的。这三"郎"是专业战斗家,此外还有一些兼文兼武的类别,也属于武士的范畴,比如中郎,郎中,兼宿卫和备皇帝顾问,比如侍郎,主要是侍奉皇帝起居和随时答疑解惑,很有名的是"黄门侍郎",即侍奉于黄门的武士,他们起初都是正常男人担任,后来宦官权势越来越大,才开始有宦官染指这职位,但也是其中有勇力者,简称"黄门"或"小黄门",他们直接成為宦官集团的武装力量,有时连大将军也要忌惮(比如何进),大概以宦官而為武士,也是中国的特例了。所有"郎"的总官长称為"光禄勋",列位九卿之一,掌握著几千精装禁卫军,光从表面看,光禄勋的权势似乎大得不得了,但其实上他不能完全掌控,比如黄门武士就只听宦官的指挥,侍郎中郎一类战斗力有限,真正的三郎部队也因為紧贴皇帝而更愿意直接受皇帝本人的调遣。"郎"们不仅在和平时期护卫禁中,在战时,也要远征,因為他们无论从装备训练还是忠诚度来说都是皇帝最信赖的部队,出征的郎部队其大将称"中郎将",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等名号,最著名的就是远赴匈奴的"使匈奴中郎将"了。"中郎将"不论入"将军"之列,但其等级和尊贵程度,往往比各色"将军"还要高。特别在黄巾贼闹一揆的时候,全国大乱,很多后来的大人物,曹操,董卓之类,都是顶著"中郎将"的高贵头衔率军出发的。
  
  禁卫军之外,就是宫卫军,汉代称為"卫士",我们现在的新词语有国防卫士,健康卫士什麼的,其实"卫士"这个词最早就来源于这裡。卫士就离皇帝远多了,甚至有的都很难看到皇帝一眼,他们主要守卫皇宫内外各门,首都城内各关键要隘,还有远在城外守卫皇家的陵寝或别墅的。打个比方如果洛阳城中有个相当于中央电视台的机构,那麼这裡是一定要驻扎足够卫士的,因為虽然不属于皇宫,但这裡是首都的重要机关。卫士的人数,各时期不同,西汉时人数比较多,并有南宫卫士和北宫卫士两大体系,到东汉时编制有所缩减,大概是郎军和城卫军的加强取代了一部分宫卫军的职能。其具体数量已不可考,大致不超过三郎部队的数量。另外东汉的卫士由简单的战士慢慢向警察辑盗转化,确切讲,应该算武警部队了。卫士官长称"卫尉",顾名思义,卫士之尉也,其副官為"执金吾",专门负责司隶地区的治安,"金吾"是精金打造的大杖,很有威势的象征物,可以想象执金吾骑著高头白马,手执金杖,在洛阳的街道上巡逻的样子,是多麼光彩照人了。卫尉也是九卿之一,虽然等级一样,但从实际可掌控力量来说,他似乎比光禄勋要强一些。
  
  宫卫军之外,就是城卫军,用我们今天的话比拟,就是京师卫戍部队。在西汉,称為"(京师)南北军",顾名思义,有南北两军,但以北军军容实力為胜,到了东汉,索性把南军裁撤了,专门强化北军,后世也就专以"北军"称呼。无庸置疑,北军是中央军三层最外的一层,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层。以10万中央军為准,郎和卫士不超过1万,剩下9万多就都是北军,北军的战士就称為"卒"。当然卒的数量最大,其装备和尊荣程度却是低于卫士,卫士又低于郎的。战功优异者升為卫士或郎,这种三级体制,也是一种竞争和激励制度。我们的郎--卫士--卒,略相当于日本的侍(武士)--乡士(下层武士)--足轻(普通士兵)。在功能上,如果说郎是禁卫军,卫士相当于武警部队,那麼卒就是正规军,北军有完备的兵种,标准化的建制,和成熟的训练指挥系统,除了屯警,拱卫京师外,一到战时,就负命出征,战胜即凯旋。尽管建国初就有南北军,但使北军壮大的人物当属雄才大略的武帝,武帝首先使军队建制标准化,定制為八营,每营设校尉,其次使兵种完备化,除了传统的步兵骑兵车兵外,专门增建或强化了新兵种。下面是北军八营的简表:
  中垒营--中军指挥核心部队
  步兵营--传统步兵
  屯骑营--传统骑兵
  越骑营--大汉轻骑兵
  长水营--大汉重骑兵
  射声营--弓弩兵
  虎賁营--战车部队
  胡骑营--胡式骑兵部队
  其中中垒营是中军核心,其余各营均代表一个特定兵种,军队专业化具体化,作战时组织协调,战斗力很强大。从列表中也可以看出武帝对骑兵建设的重视。到了东汉,因為战车逐渐退出歷史舞台和机构变动等原因,北军标准配置简化為五营,列表如下:
  步兵营--传统步兵
  屯骑营--传统骑兵兼中军指挥核心
  越骑营--轻骑兵
  长水营--重骑兵
  射声营--弓弩兵
  北军除了作战标准建制的五营之外,在洛阳各城门有城门营,设城门校尉,专责护卫京师,在洛阳南北8处关隘有守关营,设守关校尉。根据秦汉一贯的军衔制度,一营的将官称為"部尉""都尉"或"校尉",后来主力作战营多以称"校尉"為主,"部尉"和"都尉"渐渐倾向于指专业性部队或别动部队。北军日常的训练管理由校尉负责,作战时设将军,由将军统领一营或数营出战,战事结束后将军即解消,各营復由校尉管理。从这点上说,校尉无论日常还是战时都设,最亲近士兵,而且汉代采取专兵制度,即尉兵不分离,很多都是关系深厚的子弟亲兵,故而校尉是比较有军事实权的。事实上东汉末年的军阀,大部分也都是校尉出身,反而何进皇甫嵩朱俊段颖这样战功累累的将军,被废的废,杀的杀,实力很脆弱。至于董重这样靠外戚身份当上的车骑将军,虽然地位崇高,但无力调动手下各营校尉,最后轻松被董卓围捕杀掉,就不足為奇了。
  
  上面是说中央军的三个层次,下面就是地方军,和中央军相比,地方军总以分散為特点,要在既能维护地方安定,又不能威胁中央集权。汉代每郡设郡都尉,太守掌兵,都尉辅佐,其建制為一营,但必须是小规模的营,人数有定制,大概不能超过2000人,腹裡一些和平寧静的郡,往往不设营,而设坞,坞的兵员就更少了。其下每县有县尉,县令掌兵,县尉辅佐,县之下有乡,乡之下有亭,都各有长尉。刘邦起初做亭长,能管理10来个兵卒,大概也没想到时代洪流,自己能做皇帝。到了东汉末年,地方上越来越乱,為了镇压,州刺史往往也有了兵权,同时也改刺史而称州牧,州牧已经军阀化,相当于四征四镇将军的级别了,能编制出拥有好几个营的强大兵力。
  
  除了地方军,就是边防军了。顾名思义,这些军队是用于防范异族异国入侵的。一般边境上,由太守直辖边防军,其中重要的战略地带,如东北方向的右北平郡,其太守乃至于能掌握1万人,编制為2至4营的庞大兵力。在某个异民族特别猖獗的地区,除太守辖兵外,朝廷还专设校尉,带领一营或数营兵马,这样的校尉往往以"护xx"命名,如"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在西域的则有著名的"戊己校尉",而戊己校尉动輒可以调发两三万人马,其实力已经不亚于内地的大将军了。除此之外,还有属国都尉,他们是异族投降大汉后就地设立的军事管辖机构,编制也以一营為主。随著东汉末年战事越来越频繁,进入三国时期,长期的征战,使各国军事化程度大大提高,在国家的各个方位,都设有"将军"统领边防军或侵略军,就是著名的"征镇安平",以征字等级地位最高,军力也最盛,根据方位,有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四征,其次有四镇四安四平,根据情势而随时设置。其中大概征字将军以侵攻任务為主,镇字以防御為主,安字平字是安抚平叛為主。在吴国,也习惯称将军為"督",如陆逊為西陵督,即驻扎西陵镇守西部的将军,其性质和实力是一样的。很明显,边防军比地方军实力要强盛的多,而且兵力集中便于调动,因此随著局势演变,边防军反叛或反戈一击的事也屡有发生,魏国后期数次反叛都是寿春地区的镇东或征东将军所為,不过他们概不成器,旋即就被司马懿的中央军讨灭了。

《三国演义》全武将单挑谱

注: 1. 标明的数字有时候实际是“不三合”,“不十合”等等,都以3合、10合计 2. 有时候是“十余合”,“100余合”等等,也都以10合、100合计 3. 不详是指书中没有说明,但估计在几回合到几十回合之内,一般不会太久 4. 名字前有*号的指平手
章回 胜利方 失败方 回合数 备注
1 张飞 邓茂 1 死亡
1 关羽 程远志 1 死亡
2 张飞 高升 不数合 死亡
2 刘备 张宝 1 带伤(射后面,发箭中左臂)
2 朱雋 韩忠 1 死亡(乱军中射杀)
2 孙坚 赵弘 1 死亡(从城上飞身杀弘)
2 刘备 孙仲 1 死亡(射后面)
4 董卓 伍孚 1 被擒(欲暗杀)
5 程普 胡軫 不数合 死亡
5 *华雄 *孙坚 2 平手(射正面,孙放2箭被躲)
5 华雄 祖茂 1 死亡
5 华雄 俞涉 3 死亡
5 华雄 潘凤 数合 死亡
5 关羽 华雄 不详 死亡(以弓手身份突袭)
5 吕布 方悦 5 死亡
5 吕布 穆顺 1 死亡
5 吕布 武安国 10 带伤(砍断手腕)
5 吕布 公孙瓚 不数合 败走
5 *吕布 *张飞 50 平手
5 *吕布 *张飞、关羽 30 平手
5 刘关张 吕布 数合 败走
6 吕布 夏侯惇 数合 败走
6 徐荣 曹操 1 带伤(射后面,中肩膊)
6 夏侯惇 徐荣 数合 死亡
6 黄盖 蔡瑁 数合 打中
7 顏良 耿武 1 死亡(欲暗杀袁绍)
7 文丑 关纯 1 死亡(欲暗杀袁绍)
7 文丑 公孙瓚 10 败走
7 *赵云 *文丑 50~60 平手
7 鞠义 严纲 1 死亡
7 赵云 鞠义 不数合 死亡
7 韩当 张虎 30余合 力怯(吃惊被杀)
7 孙策 陈生 1 死亡(射正面)
7 程普 蔡瑁 不数合 败走
7 *孙坚 *吕公 1 平手(吕公诱敌)
7 黄盖 黄祖 2 生擒
8 *董卓 *吕布 1 布打卓戟落地
10 马超 王方 不数合 死亡


10 马超 李蒙 1 生擒
11 管亥 宗宝 不数合 死亡
11 关羽 管亥 数十合 死亡
11 *张飞 *于禁 数合 平手
11 *臧霸 *乐进 30余合 平手
11 *夏侯惇 *张辽 不详 平手
11 吕布 于禁、乐进 数合 败走
11 张辽、臧霸 吕虔、曹洪 不详 不利
11 典韦 郝曹成宋 不详 败走
12 典韦 侯成 不详 败走
12 典韦 高顺、侯成 不详 败走
12 典韦 何仪副元帅 3 死亡
12 曹洪 何曼 40~50 死亡(拖刀计杀之)
12 李典 黄劭 1 生擒(突袭)
12 许褚 何仪 1 生擒
12 *典韦 *许褚 约几百合 平手
12 许褚 李封 2 死亡
12 吕虔 薛兰 1 死亡(射后面)
12 *吕布 *许褚 20 平手
12 典许夏夏李乐 吕布 不详 败走
12 乐进 成廉 1 死亡(射杀)
13 *李觖 *郭汜 10 平手
13 徐晃 崔勇 1 死亡
14 徐晃 李乐 1 死亡
14 许褚 李惺 1 死亡
14 许褚 李别 1 死亡
14 *许褚 *徐晃 50余合 平手
14 *关羽 *纪灵 30 平手
14 关羽 荀正 1 死亡
14 张飞 曹豹 3 败走(后赶上杀死)
15 *黄盖 *张英 不数合 平手
15 *孙策 *太史慈 100 平手
15 *太史慈 *程普 30 平手
15 孙策 于糜 3 生擒(后挟死)
15 孙策 樊能 1 死亡(喝死)
15 陈武 张英 1 死亡(背后杀)
15 蒋钦 陈横 1 死亡(射杀)
15 孙策 严舆 1 死亡(飞剑砍之)
15 *太史慈 *王朗 不数合 平手
15 *黄盖 *周昕 不详 平手
15 孙策 周昕 1 死亡
16 *吕布 *张飞 100余合 平手
17 吕布 李丰 3 带伤(刺伤手)
17 夏侯惇 桥蕤 3 死亡
17 许褚 张先 3 死亡
18 夏侯惇 高顺 40~50 败走
18 夏侯惇 曹性 1 死亡(中性冷箭,性未提防)
19 许褚 孙吴尹昌 不详 败走
19 陈宫 曹操 1 射中麾盖
19 张飞 郝萌 1 生擒
21 张飞 纪灵 10 死亡(大喝一声)
22 关羽 王忠 不详 生擒
22 张飞 刘岱 1 生擒
25 *关羽 *夏侯惇 10余合 平手(夏侯诱敌)
25 顏良 宋宪 3 死亡
25 顏良 魏续 1 死亡
25 顏良 徐晃 20 败走
25 关羽 顏良 1 死亡(方欲问时)
26 文丑 张辽 1 射中头盔战马(射正面有提醒)
26 文丑 徐晃 不详 败走(料敌不过)
26 关羽 文丑 3 死亡(心怯而走,羽马快杀之)
27 关羽 孔秀 1 死亡
27 关羽 孟坦 3 死亡(马快)
27 关羽 韩福 1 死亡(中福冷箭)
27 关羽 平喜 1 死亡(步战)
27 关羽 王植 1 死亡
27 关羽 秦琪 1 死亡
28 *关羽 *夏侯惇 10 平手
28 关羽 蔡阳 不详 死亡
28 赵云 裴元绍 1 死亡
28 赵云 周仓 不详 带伤(中三枪)
30 *张辽 *张合 40~50 平手
30 *许褚 *高览 不详 平手
30 徐晃 韩猛 不详 败走
30 张辽 蒋奇 1 措手不及
31 袁尚 史涣 3 死亡(翻身背射)
31 *赵云 *许褚 30 平手
31 *赵云 *许褚于禁李典 不详 赵云全身而退
31 高览 刘辟 3 死亡
31 赵云 高览 1 死亡(冲阵而来)
31 赵云 张合 30余合 败走
31 张飞 夏侯渊 未知 奋力杀退
32 张辽 袁尚 3 大败而走
32 徐晃 汪昭 不数合 死亡
32 袁尚 袁谭 不详 大败
32 许褚 尹楷 1 死亡(措手不及)
32 张辽 沮皓 3 大败(射后面杀之)
33 许褚 许攸 1 死亡(非战阵)
33 徐晃 彭安 不数合 死亡
33 曹洪 袁谭 不详 死亡(奋威杀之)
33 张辽 蹋顿 不详 死亡
34 赵云 张武 3 死亡
34 张飞 陈孙 1 死亡(大喝一声)
35 赵云 吕旷 不数合 死亡
35 张飞 吕翔 1 死亡(措手不及)
36 赵云 李典 约10数合 败走(料敌不过)
38 甘寧 凌操 1 死亡(射杀)
38 孙高傅婴 為览、戴员 1 死亡(席间先后杀之)
38 潘璋 苏飞 不数合 生擒
39 甘寧 黄祖 1 死亡(射后面)
39 *赵云 *夏侯惇 数合 平手(云诈败)
39 张飞 夏侯兰 不数合 死亡
41 *魏延 *文聘 不详 平手
41 赵云 淳于导 1 死亡
41 赵云 夏侯恩 1 死亡
41 赵云 晏明 3 死亡
41 *赵云 *张合 约10余合 平手
41 赵云 马延张凯焦张 不详 败走
42 赵云 钟縉 3 死亡
42 赵云 钟绅 1 死亡
42 张飞 夏侯杰 0 死亡(惊死)
45 甘寧 蔡曛 1 射杀
48 曹操 刘馥 1 死亡(刘无兵器)
48 韩当 焦触 1 死亡
48 周泰 张南 1 死亡
49 张辽 黄盖 1 带伤(冷箭)
50 甘寧 马延张凯 1 死亡(先后杀之)
50 *赵云 *张合徐晃 不详 平手(云不追赶)
50 *张飞 *许褚张辽徐晃 不详 平手(许褚骑无鞍马)
51 *丁奉 *牛金 4~5 平手(丁诈败)
51 曹仁 徐盛 不详 不能抵当
51 曹仁牛金 蒋钦 不详 被冲散
51 *甘寧 *曹洪 20 平手(洪诱敌)
51 *韩当 *曹洪 30 平手(洪诈败)
51 *曹仁 *周泰 10 平手(仁诈败)
52 张飞 刑道荣 不数合 败走
52 赵云 刑道荣 1 死亡(刺斜裡杀出)
52 张飞 刘贤 1 生擒
52 赵云 陈应 4~5 败走(后生擒)
53 张飞 金旋 1 吓走(飞大喝一声)
53 巩志 金旋 1 射中
53 关羽 杨龄 3 死亡
53 *关羽 *黄忠 100 平手
53 *关羽 *黄忠 50~60 平手
53 *关羽 *黄忠 30 平手(黄射中羽盔缨)
53 *张辽 *太史慈 70~80 平手
53 李典 宋谦 1 死亡(射中)
56 *张合*徐晃 *夏侯渊 1 比射箭平手
58 马岱 钟繇 不1合 大败
58 庞德 钟进 1 死亡(措手不及)
58 马超 于禁 8~9 败走
58 马超 张合 20 败走
58 马超 李通 数合 死亡(马超奋威)
58 马超 曹洪 40~50 气力不加
58 庞德 曹永 1 死亡
58 夏侯渊 成宜 1 死亡
59 *马超 *许褚 100+100+30 平手
59 马超 侯李梁马杨 不详 马梁死余者遁(步战)
59 *马超 *于禁 1 于射马后面,躲过,中李堪
61 张飞 周善 1 死亡(步战)
61 *许褚 *韩当周泰 30 平手
62 刘封 杨怀 1 生擒(席间)
62 关平 高沛 1 生擒(席间)
62 *魏延 *泠苞 30 平手
62 黄忠 邓贤 1 射中
62 黄忠 泠苞 不详 败走
62 *黄忠 *泠苞 10 平手
63 魏延 泠苞 不数合 生擒
63 张飞 严顏 10 生擒(严举手无措)
64 *张飞 *张任 10余合 平手
64 *张飞 *张任 10 平手
64 赵云 吴懿 1 生擒
64 张翼 刘聵 1 死亡(突袭)
65 马超 姜叙杨阜 不详 败走
65 马超 杨阜及7人 不详 杨带伤余者死
65 *黄忠 *李严 40~50 平手
65 *黄忠 *李严 10 平手(忠诈败)
65 魏延 马岱 10 败走(回身射中魏左臂)
65 张飞 马岱 10 败走
65 *张飞 *马超 100+100+20 平手
65 赵云 刘聵马汉 不详 死亡
67 许褚 杨昂杨任 不详 败走
67 *夏侯渊 *杨任 不数合 平手
67 张合 杨昂 不详 死亡
67 夏侯渊 昌奇 3 死亡
67 夏侯渊 杨任 30 死亡(渊用拖刀计)
67 *庞德 *张合 数合 平手
67 *庞德 *夏侯渊 数合 平手
67 *庞德 *徐晃 3~5 平手
67 *庞德 *许褚 50 平手
67 许褚 张卫 不详 死亡
67 甘寧 朱光 1 打倒(城战)
67 *甘寧 *乐进 不数合 平手(进诈败)
68 *张辽 *凌统 50 平手
68 *凌统 *乐进 50 平手
68 甘寧 乐进 1 射中面门
68 庞德 陈武 不详 死亡(陈袍袖被树株抓住)
69 耿纪 王必 1 射中肩膊
69 曹洪 任夔 3 死亡
70 *张合 *张飞 20 平手
70 *张合 *张飞 30~50 平手
70 张合 雷铜 不详 死亡(先诈败后復回)
70 *张合 *张飞 10 平手
70 张合 孟达 不详 大败
70 *张合 *黄忠 20 平手
70 *黄忠 *韩浩夏侯尚 10 平手(忠诈败)
70 黄忠 韩浩 1 死亡
70 严顏 夏侯德 1 死亡
71 夏侯渊 陈式 不详 生擒
71 黄忠 夏侯尚 1 生擒
71 黄忠 夏侯尚 1 带伤(射后面)
71 *黄忠 *夏侯渊 20 平手
71 黄忠 夏侯渊 1 死亡(大喝一声,措手不及)
71 赵云 慕容烈 1 死亡
71 赵云 焦炳 1 死亡
71 赵云 张合徐晃 0 不敢迎敌
72 张飞 许褚 不数合 受伤(许酒醉)
72 曹彰 刘封 3 大败
72 曹彰 吴兰 不数合 死亡
72 魏延 曹操 1 射中
72 庞德 魏延 不详 奋力战退魏延
73 *廖化 *翟元 约十合 平手(化诈败)
73 关羽 夏侯存 1 死亡
73 关平 翟元 1 死亡(赶上杀死)
74 *庞德 *关平 30 平手
74 *庞德 *关羽 100余合 平手
74 庞德 关羽 50 关中箭(还亏关平提醒)
74 关羽 成何 1 死亡(射落水中)
74 周仓 庞德 1 生擒(撞落水中)
76 关平 徐商 3 大败
76 关平 吕建 5~6 败走
76 *关平 *徐晃 3~4 平手
76 徐晃 关羽 80 右臂少力
76 关羽 蒋钦 3 败走
77 关羽 潘璋 3 败走
79 刘封 孟达 3 败走
82 张苞 谢旌 30 败走
82 *张苞 *李异 20 平手
82 潭雄 张苞 1 射中马(冷箭)
82 关兴 李异 1 死亡(突袭)
82 关兴 孙桓 30 大败
82 张苞 谢旌 不详 死亡(乱军中相遇)
82 关兴 谭雄 不详 生擒
82 张苞 崔禹 1 生擒
83 黄忠 史跡 3 死亡
83 黄忠 潘璋 数合 料敌不过
83 马忠 黄忠 1 射中
83 张苞 夏恂 1 死亡
83 关兴 周平 1 死亡(大惊,措手不及)
83 关兴张苞 韩当周泰 0 不敢迎敌(慌退入阵)
83 沙摩可 甘寧 1 射杀(射后面,甘寧带病)
83 关兴 潘璋 1 死亡(步战,潘被吓坏)
84 傅彤 淳于丹 不详 败走
84 赵云 朱然 1 死亡
84 周泰 沙摩可 20 死亡
85 朱桓 常雕 3 死亡
86 丁奉 张辽 1 带伤(射正面,中腰,后死亡)
87 魏延张翼王平 鄂焕 不详 生擒
87 鄂焕 雍闓 1 死亡(措手不及)
87 鄂焕 朱褒 1 死亡(突袭)
87 赵云 金环三结 1 死亡
87 魏延 孟获 不详 生擒(孟获无马)
88 马岱 忙牙长 1 死亡
90 祝融夫人 张嶷 不数合 带伤(飞刀中左臂)
90 *祝融夫人 *赵云 不数合 平手(云诱敌)
90 *祝融夫人 *魏延 不详 平手(云诱敌)
90 马岱 孟获 1 生擒(孟措手不及)
92 赵云 韩英 3 死亡
92 赵云 韩瑶韩琼韩琪 少时 琪中枪琼中箭瑶被生擒
92 赵云 韩德 3 死亡
92 张苞 薛则 不详 死亡
92 关兴 董禧 1 死亡
92 张苞 崔谅 1 死亡(突袭)
92 王平 夏侯懋 1 生擒
93 *赵云 *姜维 不数合 平手
93 *姜维 *张翼 不数合 平手
93 王平张翼 姜维 不详 力穷抵敌不住
93 孔明 王朗 0 骂死
94 越吉元帅 关兴 不详 关胆寒抵敌不住
94 关兴 越吉元帅 1 死亡(兴大喝一声)
94 马岱 雅丹丞相 不详 生擒
94 魏延 曹遵 3 死亡
94 赵云 朱赞 1 死亡(措手不及)
94 孟达 徐晃 1 带伤(从城上射中,后死亡)
94 申耽 孟达 1 死亡(人困马乏,措手不及)
95 张合 王平 数十余合 败走(力穷势孤)
95 马岱 陈造 不详 死亡
95 赵云 苏顒 1 死亡(措手不及)
95 赵云 万政 1 射中盔缨
96 徐盛 张普 不数合 败走
96 朱桓 张普 1 死亡(径来问时)
98 王双 谢雄 3 死亡
98 王双 龚起 3 死亡
98 王双 张嶷 数合 先平手后追赶双,被锤所伤
98 魏延 王双 1 死亡(突袭)
100 廖化 秦良 不详 死亡
101 *魏延 *张合 10 平手(延诈败)
101 *关兴 *张合 10 平手(兴诱敌)
102 王平 岑威 1 死亡
103 *魏延 *司马懿 3 平手(延诱敌)
105 *魏延 *何平 不数合 平手(平诈败)
105 马岱 魏延 1 死亡(突袭)
106 夏侯霸 卑衍 不数合 死亡
107 夏侯霸 郭淮 10 败走
107 姜维 陈泰 3 败走
107 姜维 司马师 3 杀败
108 丁奉 韩综 1 死亡(步战)
108 丁奉 桓嘉 1 飞刀杀之
109 徐质 廖化 不数合 败走
109 徐质 张翼 不数合 败走
109 姜维 徐质 1 落马(大惊无措,后死亡)
109 姜维 郭淮 1 射中,后死亡(接箭还射)
110 *邓艾 *文鸯 50 平手
110 邓艾 葛雍 1 死亡
111 王基 朱异 3 败走
111 王基 唐咨 3 大败
111 *王基 *于詮 30 平手(后人困马乏被乱军所杀)
112 傅俭 王真 10 生擒
112 傅俭 李鹏 1 死亡
112 *姜维 *邓忠 30~40 平手(忠躲箭,维夺枪)
113 廖化 郑伦 1 死亡
115 *姜维 *邓艾 数十余合 平手
116 荀愷 卢逊 1 死亡(回身一箭)
116 姜维 杨欣 1 败走(射欣三箭不中)
119 田续 邓艾 1 死亡(突袭,艾欲待问时)
120 周旨 孙歆 1 死亡(大喝一声)
120 张尚 陆景 1 死亡(赶上杀之)
120 周旨 沉莹 不详 死亡
一流及超一流武将单挑谱
--------------------------------------------------------------------------------

章回 胜利方 失败方 回合数 备注
5 *华雄 *孙坚 2 平手(射正面,孙放2箭被躲)
5 关羽 华雄 不详 死亡(以弓手身份突袭)
5 *吕布 *张飞 50 平手
5 *吕布 *张飞、关羽 30 平手
5 刘关张 吕布 数合 败走
6 吕布 夏侯惇 数合 败走
7 *赵云 *文丑 50~60 平手
11 *夏侯惇 *张辽 不详 平手
12 *典韦 *许褚 约几百合 平手
12 *吕布 *许褚 20 平手
12 典许夏夏李乐 吕布 不详 败走
14 *许褚 *徐晃 50余合 平手
15 *孙策 *太史慈 100 平手
16 *吕布 *张飞 100余合 平手
25 *关羽 *夏侯惇 10余合 平手(夏侯诱敌)
25 顏良 徐晃 20 败走
25 关羽 顏良 1 死亡(方欲问时)
26 文丑 张辽 1 射中头盔战马(射正面有提醒)
26 文丑 徐晃 不详 败走(料敌不过)
26 关羽 文丑 3 死亡(心怯而走,羽马快杀之)
28 *关羽 *夏侯惇 10 平手
30 *张辽 *张合 40~50 平手
31 *赵云 *许褚 30 平手
31 *赵云 *许褚于禁李典 不详 赵云全身而退
31 赵云 张合 30余合 败走
31 张飞 夏侯渊 未知 奋力杀退
39 *赵云 *夏侯惇 数合 平手(云诈败)
41 *赵云 *张合 约10余合 平手
50 *赵云 *张合徐晃 不详 平手(云不追赶)
50 *张飞 *许褚张辽徐晃 不详 平手(许褚骑无鞍马)
53 *关羽 *黄忠 100 平手
53 *关羽 *黄忠 50~60 平手
53 *关羽 *黄忠 30 平手(黄射中羽盔缨)
53 *张辽 *太史慈 70~80 平手
56 *张合*徐晃 *夏侯渊 1 比射箭平手
58 马超 张合 20 败走
59 *马超 *许褚 100+100+30 平手
65 *张飞 *马超 100+100+20 平手
67 *庞德 *张合 数合 平手
67 *庞德 *夏侯渊 数合 平手
67 *庞德 *徐晃 3~5 平手
67 *庞德 *许褚 50 平手
70 *张合 *张飞 20 平手
70 *张合 *张飞 30~50 平手
70 *张合 *张飞 10 平手
70 *张合 *黄忠 20 平手
71 *黄忠 *夏侯渊 20 平手
71 黄忠 夏侯渊 1 死亡(大喝一声,措手不及)
71 赵云 张合徐晃 0 不敢迎敌
72 张飞 许褚 不数合 受伤(许酒醉)
72 庞德 魏延 不详 奋力战退魏延
74 *庞德 *关羽 100余合 平手
76 徐晃 关羽 80 右臂少力
93 *赵云 *姜维 不数合 平手
101 *魏延 *张合 10 平手(延诈败)
109 姜维 徐质 1 落马(大惊无措,后死亡)
110 *邓艾 *文鸯 50 平手
112 *姜维 *邓忠 30~40 平手(忠躲箭,维夺枪)

三国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謖--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為事业著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对著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裡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裡掛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的江山--哭隼吹?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张飞讨债--声势凶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张飞讨债--声势凶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的江山--白送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张飞睡觉--不闭眼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曹操转胎--疑心重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董旻、何旻,mín,二声, 旻,秋天也。
傅嘏,gǔ,三声,
傅肜,róng,二声
韩暹,xiān,一声。“暹罗”,就是古代泰国。
韩矍:jué,二声,精神矍鑠。Jué shuò。别错了!
李傕,jué,二声
泠苞,líng,二声
李歆、孙歆,华歆:xīn,一声
刘諶、荀諶,chén,二声,嗨!我念错了20年。
潘濬、王濬、周濬,两个读音jùn,和xùn,人名时都读jùn。
桥蕤,ruí,二声(念起来好诡异。。。),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秦宓, mì,四声,可洛神赋中宓妃怎麼念fú??
全懌,yì,四声,悦也,乐也
邵悌、张悌,tì,四声
眭固的眭,Suī,一声
王粲、吾粲,càn,四声
王昶,chǎng,三声
辛毗,pí,二声
荀顗,yǐ,三声
羊祜,hù,四声
杨祚,zuò,四声
杨阜, fù,四声,阜新,地名
笮融的笮,zé二声,或者zuo二声,做姓氏应该念ze
张嶷,yí,二声,幼小聪慧的意思。
蔡邕:邕yōng 一声
蔡琰: yǎn, 三声,文姬姐姐真是漂亮,成熟女人的味道。另崔琰。
张闓:闓kǎi四声
王垕:垕hòu, 四声,就是那个被曹操剁掉的可怜粮官
马謖:謖sù,四声这个知道的人多
夏侯楙:楙máo,二声
步騭:騭zhì,四声
闞泽:闞kàn, 四声,我见过这个姓的
彭羕:羕yàng, 四声,意思和漾一样
蒯良:蒯kuǎi 第三声
韩胤:胤yìn , 四声,认识赵匡胤吧
张紘:紘hóng, 二声,张昭他哥。
陈珪:珪guī,一声
荀彧:彧yù,四声,趣味高雅的意思。
皇甫酈:甫fǔ,三声,别念成pu了!酈Lì,四声
郭汜:汜sì,四声,汜水关
士燮:燮xiè,四声,也可以写成燮。喜欢乒乓球应该知道“张燮林”
嵇康:嵇jí,二声,竹林七贤,现在看来绝对酒肉之徒。
孔胄:zhou,四声,通“胄”,还有司马胄
刘瑰:guī 一声,古同“瑰”
毌丘俭,guàn,四声,不是“毋”,这个也不认识?!wú,四声。
麴义,qū,一声。连字典裡都说“麴义”,牛X。
袁燿,yào,同“耀”
夏侯惇: 惇dūn,一声。这个知道,有个MM名带这个字却一直读错,臭大了!
车胄:zhòu,四声。
朱俊: jùn,四声,通“俊”
许褚:chǔ,三声,这个字还有zhe(三声),zhu(三声),不过三国裡叫chǔ。
诸葛瑾:jǐn,三声,诸葛亮的哥哥。
管輅:lù,四声,刚查字典,原来一直读ge,汗顏!
傅巽:xùn,四声。
贾詡:xǔ,三声,“自詡”,吹牛。
全琮:cóng,二声,还有刘琮,刘表的小儿子。
何晏:yàn,四声,多做姓。
刘曄:yè,四声,别再念hua了
费禕:yī,一声,别wei了
戏志才:xì,四声,同“戏”。
郤正:xì,四声,通“隙”
师纂:zuǎn,三声,不卷舌的哦!
钟毓:yù,四声,“毓停”,这个不知道?长大了就知道了!
沮授:jǔ,三声
张勋:xūn,一声,古同“勋”。巧了和“復辟”的张勋同名。

《三国演义》章回目录

第1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2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3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4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5回 发矫詔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6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孙坚背约
第7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8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9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詡
第10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11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12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
第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14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16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第17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18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拨矢啖睛
第19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殞命
第20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詔
第21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22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23回 禰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24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25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26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掛印封金
第27回 美髯公千裡走单骑汉 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28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29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30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31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32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33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34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35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36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37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38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39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40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41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42回 张翼德大闹长阪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43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眾议
第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46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47回 闞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48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49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50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51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52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53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54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55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56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57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58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59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第60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61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62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63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顏
第64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65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66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為国捐生
第67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68回 甘寧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69回 卜周易管輅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70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71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眾
第72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73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74回 庞令明抬櫬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75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76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77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78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79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80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81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82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83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84回 陆逊营烧七百裡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85回 刘先主遗詔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86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87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88回 渡瀘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89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90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籐甲七擒孟获
第91回 祭瀘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92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93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第94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95回 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96回 孔明挥泪斩马謖 周魴断发赚曹休
第97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98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99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100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101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第102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103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104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105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106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107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108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109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110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111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112回 救寿春于詮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113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114回 曹髦驱车死南闕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115回 詔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116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117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118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119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禪依样画葫芦
第120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三国演义诗词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刘备诗: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復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驂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復将到。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跡空留在世间。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
吴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屋黄金。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裡,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裡;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裡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掛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閒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碭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驤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裡钓鱼鉤。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為选高原立庙堂。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赞叹曹操诗: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闔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眾难禁。拔刀割发权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
吁嗟帝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
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
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朝中司马师?
鄴则鄴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為群?横流筑台距太行,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儿女鸣,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谓无情。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塚中人,塚中笑尔书生气!
赞叹关羽、张飞诗:
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汉朝天数当桓灵,炎炎红日将西倾。奸臣董卓废少帝,刘协懦弱魂梦惊。
曹操传檄告天下,诸侯奋怒皆兴兵。议立袁绍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
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鎧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
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
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踊出燕人张冀德,手持蛇矛丈八枪。
虎须倒竖翻金线,环眼圆睁起电光。酣战未能分胜败,阵前恼起关云长。
青龙宝刀灿霜雪,鸚鵡战袍飞蛺蝶。马蹄到处鬼神嚎,目前一怒应流血。
梟雄玄德掣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
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牛斗寒。吕布力穷寻走路,遥望家山拍马还。
倒拖画桿方天戟,乱散销金五彩幡。顿断绒絛走赤兔,翻身飞上虎牢关。
掛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裡,刀偃青龙出五关。
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长阪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长阪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
生获严顏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澠池。
夜半征鼙响震天,襄樊平地作深渊。关公神算谁能及,华夏威名万古传。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赞叹赵云诗: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
昔日战长阪,威风犹未减。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
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救主雄。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赞叹孙权诗:
驰骤龙驹气概多,二人并轡望山河。东吴西蜀成王霸,千古犹存驻马坡。
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淝。退后著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
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赞叹吕布、貂嬋诗:
原是昭阳宫裡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裊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
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翅飞箭到时。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裡,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諫,枉骂无恩大耳儿。
赞叹周瑜诗: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曾謁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赞叹黄忠诗:
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酗。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
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
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
赞叹姜维诗:
妙算姜维不等閒,魏师受困铁笼间,庞涓始入马陵道,项羽初围九裡山。
天水夸英俊,凉州產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赞叹甘寧诗:
鼙鼓声喧震地来,吴师到处鬼神哀!百翎直贯曹家寨,尽说甘寧虎将才。
吴郡甘兴霸,长江锦幔舟。酬君重知已,报友化仇讎。
劫寨将轻骑,驱兵饮巨甌。神鸦能显圣,香火永千秋。
赞叹华佗诗: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悵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復见青囊!
赞叹庞统诗: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鉤。
古峴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鳩曲,閭巷曾闻展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裡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2 三国演义诗词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裡,于今无復雅歌声!
先生晦跡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紆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復,志决身歼军务劳。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裡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争拜汉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
气挟风雷无匹敌,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庙貌盈天下,古木寒鸦几夕阳。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虎牢关上声先震,长阪桥边水逆流。
义释严顏安蜀境,智欺张郃定中州。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閬地愁。

《三国演义》篇末诗: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
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瓚,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貌貅镇中土。
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羈旅;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
何期歷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
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马又将天下交;
受禪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人物名言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仲达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為治之道,于斯著矣。----孔明
……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為将之道:勿以胜為喜,勿以败為忧。——智勇武将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曹操
僕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评袁绍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评袁绍
(袁绍、刘表)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捨礼崇爱,---陈寿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评孔明
操平生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
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賁、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諫孙权
夫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諫孔明
(孙坚、孙策)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布平生不好斗,只好解斗。。。。。。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顏良,如插标卖首耳!”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顏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谁动我衣服,我砍他手足。
谁碰我手足,我穿他衣服。
“吾命休已”
“玉可碎但不可损其白 竹可破但不可毁其节”
“亲贤臣,远小人”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将军姓吕,他自姓董,掷戟之时,可有父子之情?”---王允(离间高手)
“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乃汉寿亭候关云长也!!!”---关羽(二爷就是二爷)
“吾深知其(徐晃)能,其若不退,吾先斩之。”---关羽(话说大了吧)
“吾家屡世公候,岂识村野匹夫?”---马超(。。。虽然损了张飞,但倒是事实)
“我若翻了面皮,连江东81州都夺了,如今只要2家和气,休教曹贼笑话。”---猪哥
“烦子敬作个保,也画押一下。”---猪哥(那有债权人给债务人作保的?)
“今日降,久后也不降!也速杀我!”---张任
“于禁从孤三十余年,何其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焉?”---曹操
“何不使“水”去?”---张飞(张飞的文字功底绝对强,还有“三姓家奴”这样的经典)
“吾等皆出廝杀,未省军师却做何事?”
“吾只在县城坐地。”---猪哥
玄德曰:“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玄德曰:“你只说刘备来访。”
三国演义中名人的代表名言
曹操:寧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前期)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吕布: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刘备: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关羽: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
赵云: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前期)
都督少罪!吾奉军师将令,已取城了。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张飞: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
孙策:天下方乱,以吴越之眾,三江之固,大可有為。子布等幸善吾弟。若举江东之眾,决机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诸葛亮-----一篇《出师表》已经尽述。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復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為相国,不久封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復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裡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誄:「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睞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睞,靨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諫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為一时才俊,常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三国谜语

以下各打《三国演义》人名一:



旧屋
镀金
处暑
语法
旧作
面秀
正色
鸟笼
拙作
鸟瞰
儿媳
碰杯
保险门
邀请书
封锁线
眼儿媚
眼迷离
环境美
讲秩序
盛中国
太阳穴
千裡驹
鸟不飞
蜘蛛网
侦察机
镇静剂
旧章程
大地主
慢慢做
蓓蕾初放
见钱眼开
击鼓骂曹
双方设离
神州豪杰
油煎豆腐
汉皇赐爵
四面屯粮
天不绝曹
参观航空
汉朝文书
逐渐繁荣
一望无际
再三谦让
轻骑飞跃
流芳后世
古代文化
依卿所奏
山东寧静
五官端正
铁面无私
双方掩盖
千裡飞跃
祖令不行
双方安排
扩大视野
权宜之计
鯤鹏展翅
唐朝故事
稍加打扮
离题万裡
儿童体育
出榜招贤
大有所得
诺诺连声
孤家寡人
时刻准备
准备就职
雨露滋润
维持治安
凿壁偷光
一模一样
桃李逢春
赏罚分明
海空优势
不准干涉
司马篡位
文帝登基
眉开眼笑
郊区写生
有劳有逸
魏武家规
荷叶枯干
骑兵部队
无期徒刑
男儿当自强
双方都糊涂
一看就明白
全面大扫除
昔日紫禁城
欢笑奔前程
老同志下岗
姑苏好风光
看起来吃力
只有香如故
洞中有亮光
替爷爷献计
四顾渺无际
活到九十九
司马炎接位
阿瞒子孙多
司局级人员
更上一层楼
嘴裡进蚊子
文起八代之衰
残菊飘零满地金
鸟及林间自在啼
事事齐全说汉高
公安人员的任务
八骏日行三万裡
登泰山而小天下
即可胡為不早期
严冬过后绽春蕾
不受尘埃半点侵
一齐同作百岁人
歷代过程遗旧痕
凭君传语报平安
以下各打《三国演义》人名二:
处暑花开 成人装,儿童装 渐渐兴旺
秋收在望
包公办案
光武中兴
迷友共磋
勤劳夺高產
红花开不败
到中国旅游
天空任鸟飞
坐山观虎斗
坐车不如航空
高高兴兴去务农
绣花枕头秀才
刘项原来不读书
遥望大地好收成
外来歌曲均挑选
兴汉灭楚大元帅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三千宠爱在一身
打破玉笼飞彩凤
横眉冷对千夫指
太真含笑入帘来
郊区木炭画写生
出门俱是看花人
是非成败后人评
闯王喜得金星佐
灯谜的起源与发展
陕北边区,纪律严肃
坚定信心,高歌猛进
四方安定,祖国强盛
政策对头,农业增收
容貌潘安,胸无点墨
驊騮开道路,
騏驥跃高坡,
不偏三尺律,
阿瞒子孙多.(打三人名)

谜底:
[    post]飞(张翼) 俊 (顏良) 由 (田续) 旧屋 (陈宫) 镀金 (黄盖)处暑 语法(陈纪) 旧作 (陈表) 面秀 (顏良) 正色(严顏) 鸟笼 (关羽) 拙作 (文丑) 鸟瞰(张辽) 儿媳 碰杯 (干休)保险门 邀请书 封锁线 眼儿媚(孔秀) 眼迷离 (张邈) 环境美 讲秩序 (陈纪) 盛中国 (华雄)太阳穴 (孔明) 千裡驹 (马良) 鸟不飞(关羽) 蜘蛛网(张角) 侦察机 镇静剂 旧章程(陈纪) 大地主 慢慢做 (徐干) 蓓蕾初放 (张苞) 见钱眼开(张宝) 击鼓骂曹 (凌操)双方设离 神州豪杰(华雄) 油煎豆腐 汉皇赐爵 (刘封)四面屯粮 (周仓) 天不绝曹(魏延) 参观航空 (张飞) 汉朝文书 (刘表)逐渐繁荣 (徐盛) 一望无际(张辽) 再三谦让 轻骑飞跃(马腾) 流芳后世 古代文化 (史跡) 依卿所奏 (王允) 山东寧静(鲁肃) 五官端正 (严顏) 铁面无私 (法正) 双方掩盖(吕蒙) 千裡飞跃(马腾) 祖令不行 双方安排 (吕布) 扩大视野(张辽) 权宜之计(徐商) 鯤鹏展翅(张翼) 唐朝故事 (李典) 稍加打扮(廖化) 离题万裡 儿童体育 出榜招贤 大有所得 诺诺连声 孤家寡人 时刻准备 准备就职(蒋干) 雨露滋润(苗泽) 维持治安 凿壁偷光 (孔明) 一模一样(雷铜) 桃李逢春 赏罚分明(法正) 海空优势 (陆逊) 不准干涉(杜预) 司马篡位(曹鉴) 文帝登基 (魏续) 眉开眼笑 郊区写生(郭图) 有劳有逸 (干休)魏武家规 (曹训) 荷叶枯干 骑兵部队(司马师) 无期徒刑(关长生) 男儿当自强 双方都糊涂 (吕蒙) 一看就明白 全面大扫除(普净) 昔日紫禁城(陈宫) 欢笑奔前程(乐进) 老同志下岗 姑苏好风光 看起来吃力(张南) 只有香如故 洞中有亮光(孔明) 替爷爷献计 (孙策)四顾渺无际 活到九十九 司马炎接位 阿瞒子孙多 司局级人员 (高干) 更上一层楼 (高升) 嘴裡进蚊子(张飞) 文起八代之衰 (韩当)残菊飘零满地金 (黄乱) 鸟及林间自在啼 (张音) 事事齐全说汉高 公安人员的任务 八骏日行三万裡 (马良) 登泰山而小天下 即可胡為不早期 严冬过后绽春蕾 不受尘埃半点侵 (普净)一齐同作百岁人 歷代过程遗旧痕 凭君传语报平安 以下各打《三国演义》人名二:处暑花开 成人装,儿童装 (大乔,小乔) 渐渐兴旺 (徐荣,徐盛)秋收在望 (张辽,田丰) 包公办案(审配,法正) 光武中兴 (刘恢,王业)迷友共磋 勤劳夺高產 红花开不败 (张苞,张永年)到中国旅游 天空任鸟飞(张翼,高翔) 坐山观虎斗 (高定,张角)坐车不如航空(陆逊,张飞) 高高兴兴去务农 (乐就,土安)绣花枕头秀才(顏良,文丑) 刘项原来不读书(单于,武安国) 遥望大地好收成 (张辽,田丰) 外来歌曲均挑选 兴汉灭楚大元帅 (刘封,韩当) 一骑红尘妃子笑 (王谋,杨欣)三千宠爱在一身 打破玉笼飞彩凤 (关羽,张飞)横眉冷对千夫指 太真含笑入帘来 (唐妃,乐进)郊区木炭画写生 出门俱是看花人 (程普,张苞)是非成败后人评 闯王喜得金星佐 (李乐 牛辅)[/post]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骠骑冠军侯 + 10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奇正论


动于九天之上:奇正论

  
  三国时期,韜略家们创造性地运用古兵法中的奇正思想,以小击大,以寡敌眾,以弱胜强,以轻取重,从而扭转形势,打破定局,改变命运,赢得胜利。
  歷史发展所呈现的迂回曲折、错综復杂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关键时刻,而这些关键时刻,无一不受韧略思想、水平、艺术的制约。奇正思想是韜略武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把利刃,是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击败对手、夺取主动的重要工具。
  三国时期不少具有重大意义的歷史转折,都是运用奇正思想的杰作。
  公元192年,黄巾起义已发展到拥有百万大军的罕见规模。起义军驍勇精悍,势不可挡,转战南北,如火如荼。东汉王朝经黄巾起义的打击,已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乘机而起,军阀割据局面逐步形成。黄巾军之败,根本原因在于其统帅者的韜略水平大不如敌手。皇甫嵩、朱俊、曹操等人精通韜略,善用奇正,以夜袭、火攻等法,反败為胜,终于扑灭了起义的燎原烈火。
  公元196年,孙策发兵攻取会稽,会稽太守王朗据守固陵,顽强对抗,孙策数次渡水作战,均未能奏效。孙策叔父孙静建议转移突破口,从其后方杀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使得王朗兵败投降。孙策此战解决了江南的后顾之忧,為北上与曹操争雄创造了条件。  
  公元200年,袁绍、曹操两大集团在官渡展开决战。曹军在正面战场坚壁固守,扼敌咽喉,同时,利用时机,变换奇正,曹操亲率轻骑五千,以奇兵夜袭乌巢,火烧袁军屯粮。当袁军因粮草被焚,军心动摇之际,曹军在正面战场全线出击,歼灭袁军主力,最后使得袁绍落荒而逃,余部七万多人投降。曹操先正后奇,以奇击虚,奇正相生,击奇制胜的高明蹈略,是官渡之战获胜的关键。
  曹操集团平定乌丸的战争,同样也是活用奇正蹈略的成功范例。曹操长驱直入,轻兵突袭,出其不意,兵如天降,使得乌丸猝不及防,兵败仓促。
  公元226年,吴交趾士徽起兵,吴交州刺史吕岱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迅速平定了士徽的反叛,稳定了吴国心腹地区。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与魏将司马懿战于上邽。蜀军因粮尽退兵,司马懿派遣张郃追击。此前,张邰建议奇正互用,克敌制胜,而司马懿未能接受。诸葛亮面对追兵,在木门选择险要地形,出奇匿伏。当张邰追兵进入伏击地,蜀军居高临下,万箭齐发,魏名将张邰中箭而亡。魏追兵受阻,蜀军安然而退。
  公元263年,魏分三路大军进攻蜀国。蜀将姜维集中兵力退守剑阁,使得魏军受阻,魏将邓艾西出剑阁,偷越阴平,从七百裡无人之境直插蜀国腹心,飞兵抵达成都,迫使蜀国后主刘禪出降,而置姜维大军于无用之地。魏军奇正相生,正面钳制,侧翼进攻,以正御敌,以奇击虚,取得大胜。
  早在老子《道德经》中,就有过对于奇正思想的阐述。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道德经·五十七章》)。所谓正,是指社会所公认的正道,包括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针、路线、思想、政策、原则、措施。当然各家之正,分野极大。老子之正,也寓有其所主张的清静之意。而奇则是巧妙,诡秘,临机制断,随机应变,没有固定的程式。老子用两个不同的字归纳、总结治国与用兵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特点,应该说是十分精辟的。
  对奇正思想内涵作进一步揭示与阐发的是孙子,《孙子兵法》用极為精练的文字,表述了奇正原理。
  首先,孙子将奇正作為战略战术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孙子说:“三军之眾,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势篇》)。全部军队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而保持不败,关键在于真正掌握奇正之法的神髓。
  孙子所说的奇正,经后人的揭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正面迎敌為正,机动配合為奇;明為正,暗為奇;静為正,动為奇;进為正,退為奇;先出為正,后出為奇……总之,—般的、常规的、普通的战略、战术為正,特殊的、变化的、罕见的战略、战术為奇。
  掌握奇正原理,是使军队面对敌人的进攻,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奇正原理是用兵作战的灵魂。
  第二,孙子揭示了用兵的根本之道在于“以正合,以奇胜”(《势篇》),即以正面交战,以奇变取胜。用兵必有奇正,无奇正而胜,属于侥幸之胜。三军无奇兵,是不可与敌人争夺利益的。两军对阵,有正面战场的直接廝杀、搏斗,但必有奇兵捣其旁,击其后,才能有胜利可言。孙子的这一层思想,被后人概括為出奇制胜,先正后奇,以正御敌,以奇击虚,正面钳制,侧后进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匿伏,因势用奇等韜略原则。
  第三,奇正变化。孙子指出:“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势篇》)。战术无非奇正两途,然而由奇正而推演、產生的奇谋妙策,则无穷无尽。“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势篇》)。天地变化无穷,深不可测;江河没有竭尽,波澜叠起。奇正变化,纷坛浑沌,效法自然。可至化境。
  最后,孙子阐述了奇正范畴的内在联系:“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势篇》)。奇与正不可分割,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如同圆环旋转,无始无终。孙子的这一思想,在实质上,是指奇可变為正,正可变為奇。变奇為正,化正為奇,临敌运变,循环不穷。
  三国时代,谋士智将对孙子奇正原理作了深入的开掘与灵活的运用,使其大展神威,大放异彩。
  三国时代的韜略家们比较成功地运用了孙子的奇正原理,几乎所有取胜的战争,无不奇正并重。正意味著强大的实力,意味著正面的进攻。曹操对抗黄巾军、乌丸、袁绍,孙策对抗王朗,吕岱对抗士徽,诸葛亮对抗张邰,邓艾对抗姜维等,无一不是力与力的碰撞与较量。若忽视正,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纸上谈兵,不堪一击。从对抗集团的双方分析,实力强的一方反而失败,这就表明,不含有奇的正,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原有的实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出奇制胜是韜略家们普遍追求的最高目标,其中原因,也是眾所周知,因為出奇招可以从阻力最小、效益最大的途径达到目的,从军事角度而言,出奇制胜為用兵之铃键,制胜之枢机。用奇的核心,在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根据敌情,灵活运用,不泥常法,出人意外。极而言之,奇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它既要充分利用对方的思维弱点,侦破、捕获对方的思想空隙,大胆突破思维的框框、常规,又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有根有据,避免失去基础,走入绝境。
  因此,三国时代的韜略家总是精通奇正的依存、转化、相易、相生,积极营造优势,打击对手。而绝不固守一途,偏执一方。
  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败于对手因间设奇的稻略;气势汹汹的袁绍大军,挫于曹操以奇击虚的韜略;惨淡经营的蜀汉政权,毁于曹魏诸将的奇正相生韜略。歷史在这些转折点上拐弯,对抗的集团也从而或分崩离析、或发展壮大;或一败涂地、或东山再起。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国时代的歷史,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真理,适应时代潮流的政策、方针能够使一个集团由小变大,由弱转强。魏、蜀、吴的局部统一及其所实施的政策,使得这些政权能够在復杂的形势下,岿然屹立,不动如山。三国实力的取得,概由正所至,由奇而成,这种正与奇的意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多方面,而非限于一域。三国韜略家各运匠心,善用奇正,横扫群雄,统治一方,建立了赫赫之功,三国之战,实為智囊之战。而各国异势,盛衰殊途,也由于蹈略有无,水平高低。奇正為韜略的重要原理,其价值作用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蜀汉之败,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歷史教训。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捷径:曲直论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很难直达目标,一步登天。个人或集团,在其奋斗的过程中,往往歷尽艰险,最后或有所成。他们始终向著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一直走到底,然而在实际行动中,则采用迂曲路线。三国时代,各大集团大都有著同一的最高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形成了强大的阻力,使双方均无法轻易越过,于是,直接的、正面的抗衡,就常常转化為间接的、侧面的、迂回的斗争。曲直韜略在军事、政治、外交领域内也就应运而生,并且其内蕴被不断开拓、充实,成為斗争中的重要工具。
  曲直韜略在三国时代的发展主要侧重在四个方面:一是继承发展古已有之的以迂為直思想,在实践斗争中,变换手法。多样化的战略战术,是这个时代对以迂為直思想的贡献。二是屈伸自如,灵活应变。三是以直為主,以曲為辅。四是曲直互用,晦隐莫测。与以往不同的是,曲直的含义在三国时代有了多层次的内蕴,曲指迂回,曲折,收缩,侧面,谦退,隐晦。直指直达,平易,拓展,正面,突进,公开。我们也正是在上述义项的界定内,讨论三国时期的曲直韜略。
  以迂為直的韜略思想,為人们所习知,而在韜略实践中,由于韜略家的高超手法,以致常人难以识破。以迂為直的实质,是為达到直接目的,而走间接路线。由于间接路线的隐蔽性,曲折性,故在实施过程中,能避开对象的视野,使对象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受到打击,因而受到严重的损失。这种损失在开始阶段是不知不觉的,到有所觉察时,失败与危亡的局势将无法挽回。
  以迂為直的思想包含著十分深刻的哲理。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将欲歙 (收缩)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换言之,希望达到直接目的,而采用间接手法,间接的、曲折的现象如何与直接的本质相联系,既能检验人们的认识水平,同时反过来又可以為目的而设置常人难以辨认的假象。这两个方面,三国时代的韜略家们均有独到的体察和实验。為了推翻腐朽的东汉王朝,张角花了十年之力,先从思想影响入手,组织民眾,而不是立即倡导暴动,走的是一条十分巧妙的以迂為直路线。东汉朝廷大赦党人,调动统治阶级内部的重要力量,同样是走间接路线。改刺史為州牧,表面上是制度的改变,其实是权力割让。刘备示人以仁信,最终目的是為了使更多的民眾拥护自己。曹操不称帝,是為了子孙的帝王基业更加牢固。此外,诸如曹操处置禰衡,邓芝出使东吴,刘备、孙权在中原以外创建霸王基业,魏、蜀、吴三国对待少数民族的方针,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保持沉默……都不能以表面现象為实质。识者洞若观火,早作设备;愚者就事论事,缺乏远见。间接多路线使对象不清楚敌方的真实意图。三国时期以迂為直的大量韜略实践成功地打破了施谋客体内在的平衡与稳定,达到预定的目的,其多样性与復杂性,是以往任何时代难以比拟的。
  曲直韜略在三国时代的一个新发展就是突出曲的作用,收放由心,屈伸自如,灵活机动,善于应变。当然,曲是為了直,屈是為了伸。曹操在政治上常处曲势,对汉献帝的外表尊祟只表明时机未到,以屈求伸。刘备在个人势力弱小之时,四处投奔,委屈求全。此外,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均是善用曲术的高手。
  三国毕竟是一个激烈动荡的社会,开辟前途,发展霸业离不开强大的实力,离不开武力的对抗,这就使得曲直韜略中曲与直的地位轻重有了明显的区分。以直為主,以曲為辅是当时使用曲直韜略的总体特征。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曲直互用,难辨真偽,晦隐莫测,扑朔迷离。如贾詡对董卓部将的指点,对曹操立储的点拨。曹操对西部军阀的态度,荀彧对曹操的辅助,枣祇、任峻的屯田之策,杜畿对河东的对策,赵儼对韩、马旧部的处置,司马昭对邓艾、钟会的使用……其中都有著常人难以觉察的深刻目的。当然。内中秘密為达者所识,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结局是前功尽弃,一种结局是身败名裂。
  时代风云的诡譎多变,使得个人与集团的目的无法直接实现。而曲直韜略的频繁应用,也使得情况復杂严峻,动輒有咎。整个三国时代,是战乱、裂变的天下,但又无不趋向一种从局部到整体,从地区到全国的兼并、统一。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中曲与直的变化。三国时代中曲直韜略的成功运用,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事物运动的辩证法向人们啟示著一种客观世界的真理,人们一旦认识和掌握了这一真理,并运用于实践,就会总结出一种新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打破了以往平铺直叙的模式,换来了实际行动中的成功。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利害论


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


  东汉王朝失去对于全国的有效控制之后,群雄竞起,逐鹿中原,最后归结為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的鼎足而立,长期对峙。三国的决策者们根据自身的利益,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如何趋利避害,壮大自己,削弱对方,夺取胜利,成了智囊们密切关心的问题。
  可以说,三国时代韜略家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围绕利害二字进行。“谋者,所以远害就利也。”(《吴子兵法·图国第一》)无利不谋,一切权谋活动,实质上都是谋取利益的活动。文韜武略,是谋求利益的重要手段。在生死存亡、成败祸福等重大利害关系上,韜略的巨大价值便被凸现出来,严峻的政治、军事、外交斗 争转化、上升為韜略水准高下、韜略人才多寡、韜略艺术优劣的斗争。而韜略家们的一切努力,也始终不离利害问题。他们对利害问题的认识、运用以及為利害转化所作出的种种方案,经过握有实权的各派人物采纳之后。对社会现实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在纷紜復杂的三国时代,能够高瞻远瞩、洞若观火、认识利害、权衡利弊,对于本集团的发展是极為重要的。《孙子兵法》讲:“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尽知用兵之利也。”(《作战篇》)“通于……利者,知用兵矣。”(《九变篇》)
  利有大小之分.害有轻重之别。三国时代的韜略家们与一般人相比,他们更多地注重于集团利益、潜在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而后者则关心个人利益、现实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敌对的集团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避免任何损失,就加大韜略对抗的力度与强度,将力的拼搏转化為智的较量,因為智的较量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益的损耗和患害的產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三国时代的韜略家才找到了用武之地,得到各大集团统治者的赏识和器重。这一特点,同时也使三国的形势变得奇譎险恶,变幻莫测。
  在认识利害的层面,三国韜略家们大都具备卓越的目光。
  早在东汉朝廷派遣张温统帅大军西征时,孙坚即已发现董卓的桀傲不驯,违抗皇命,建议立即诛杀,以免养虎遗患。张温缺乏见识,优柔寡断,迁就董卓,不予处理。这是公元185年发生的事。结果到了公元191年,董卓早已大权在握,以张温与袁术秘密联合為借口,将张温在闹市中用乱棒打死。张温不识害,故有祸 患。
  公元219年,魏讽阴谋袭击鄴城,但因组织不严密,未充分认识到事态的困难程度,结果被同伙告密,而遭诛灭。蜀大将军费禕遇刺,吴诸葛恪回师被杀,姜维轻动兵革,急功近利等等,均疏于防范,而防范的目的正在于防害、防祸。举三国韜略凡衷倩外露、轻信别人、结怨树敌、功高震主、得意忘形、自以為是……都容易造成祸害,带来灾难,费禕遇刺之前,张嶷写信指出问题,劝戒他加强戒备,费禕不听,祸殃及身。诸葛恪危难关头不听腾胤之諫,轻敌无识,成了孙峻的刀下之鬼。姜维出征不止,譙周作《仇国论》加以讥刺讽諫。只是智囊的意见未被主事者采纳,以致灾难立至,身败名裂。
  相反,主事者与韜略之士的认识一致,就能趋利避害,前途光明。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行屯田以积军粮,均是采纳谋士之计,夺得了大利,取得了主动。诸葛亮劝刘备注重荆州、益州之地,為蜀国奠下了大基。孙权防患于未然,及时平定东南暴动……都因深知其利,而受其益。
  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指陈祸福,权衡利弊,往往作為三国韜略家的重大使命。因為这在实质是保证决策的最优效益。决策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寻找决策机会,二是发现可行方案,三是选择最优方案。选优是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韜略家们以其深邃的见解,从利害的两极比较出发,打动决策者,使决策者根据趋利原则行动,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公元227年,魏明帝大兴土木,修建宫室。王朗以“民充兵强,戎寇宾服”為理由,劝諫魏明帝不要在民眾贫困之际进行,以免出现内忧外患的不利局面。与魏明帝相反,吴主于公元247年修缮建业宫时,能注意到百姓疾苦,采用拆运武昌宫砖瓦木材的作法,不加重民眾负担。视民利弊,加以决策。河内郡太守王匡起兵讨伐董卓,為了增加自己的威严,实施严刑重罚,常林以為和是胜利的保障,不讲恩德,亡将立至,何有大功,正是这种利害相较,使得王匡改弦更张,有所收敛。牵招奉命出使乌丸,以利害大义晓喻峭王,争取他在曹操征讨袁谭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三国时代,韜略家们经常运用利害关系,取得对敌斗争的主动和胜利。他们依据利益原则,采用以利相诱韜略,使敌人落入圈套,加以打击。孙策以卑辞重礼说动称雄于江淮之间的庐江太守刘勋率兵攻打上繚,以上繚富庶相诱,引虎离山。刘曄识破孙策之谋,力阻刘勋。只因刘勋利欲熏心,执迷不悟,终于使孙策得逞,迫使刘勋败奔曹操。吴将孙布、周魴前后以诈降败魏王凌、曹休。曹操、傅于、张既、贾逵等均曾以利诱利,因利制权,取得成功、达到目的。诸葛恪采用诱之以利、慑之以害的策略,较好地处理了齐王拒迁问题……都充分体现、灵活运用孙子“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孙子兵法·虚实篇》)的韧略精神。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动等古训,已成為三国时代韜略家行动的共识。吴出兵合肥,挠魏不止。满宠择利而动,谋拒吴兵。吴视利而动,攻晋夏口。杜预因利间斗,分裂吴国君臣团结。王肃、王基、薛综采取军事行动的依据是兵以利动。利益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三国韜略的復杂性。对利益目标的追求,形成了三国韜略运用的广泛性。三国集团之间,集团内部的关系经常变化,或好或坏,或战或和,或敌或友,但制约的力量始终是利益关系、利害关系。这种情形,直如西方世界所阐述的真理:没有永恆的敌人,没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如何以患為利,转祸為福,成了衡量韜略家的水平高下的一大标志。《孙子兵法》上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则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九变篇》)这是说,明智的将帅谋士考虑问题,必同时兼顾到利益与危害两个方面。充分考虑到有利条件,事业就可得到发展;充分考虑到有害因素,祸患就可以消除。因此,要以危害来使敌国屈服,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要以诸事来使敌国繁劳,使其不得安寧;要以利益来引诱敌国,使其奔走不息。灵活运用利害关系,积极改变利害关系,就成了三国韜略家们殫思竭虑、想方设法的攻关课题。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曹军兵力相对薄弱,士卒疲惫,后方暴露,根基不稳,在袁绍大军压境面前,处境困难,准备退兵。苟彧等谋士在关键时刻,指陈祸福,力主对抗,建议出奇制胜,转患為利。曹操采纳智囊们的见解,加强正面防守,乘隙而进,火烧乌巢屯粮,打乱袁军阵脚,使其军心动摇。然后曹操乘势而动,发起全线反击,击败袁军。此外,杜袭劝阻曹操征讨许攸,认為曹操击许攸是“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本末倒置,“千钧之弩不為鼷鼠发动,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三国志·杜袭传》),使曹操回心转意,采用以德报怨之策,厚抚许他,化害為利。公元278年,北方发生水灾。杜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化险為夷,转祸為福。三国韜略家们的聪明才智不仅表现在对敌斗争,也充分表现在与天、与大自然搏斗中。
  认识利害,运用利害,逆转利害,是三国韜略实践的三个层次,也是三国韜略理论上的三种努力,三国时代的个人与集团、三国时代曹、刘、孙三大对抗政权的兴衰盛败,无一不与韜略实践的三大层次息息相关,无一不与韜略理论的三大努力紧密相连。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劳逸论


使敌手无力相搏:劳逸论


    冷兵器时代,冲突双方在决战中,总是以力相搏,强者為胜。一旦双方旗鼓相当,就会出现艰苦的相持拉锯状态。如何削弱敌人的原有力量,以使其在决战时刻发挥不出优势,就成了三国韜略家们亟需攻克的难题。
  先秦兵家著作,曾有过一部分关于劳逸的论述。孙武指出:“佚而劳之” (《孙子兵法·计篇》),“以佚待劳”(《军争篇》),“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行千裡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虚实篇》)上述文字中的“佚”通“逸”。孙臏指出:“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臏兵法·威王问》)这些思想,无疑都构成三国劳逸韜略中的主要骨架。许多韜略实践都是在这些思想种子裡结出的智谋之果。
  三国韜略家们并未停留在前人的思想领域内原地不动,踏步不前,而是开展对劳逸韜略的探索,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沿著孙子的思想轨道,继续向前延伸,将“以佚待劳”的观点拓展為击劳的原则。“待”有被动、消极的一面,而“击”则变得主动、积极。这一原则的提炼,与三国时代的激烈争夺,形势有密切关系,因為冲突的双方总是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赢得战争的胜利。赤壁之战,刘、孙双方处于以逸待劳的优势地位,如果曹军发动攻势,即可加以有力的回击。但刘、孙双方的智囊们不停留在这一保守的状态,而是积极设法发动攻击,迫使曹操退兵。陆逊抗击刘备的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蜀攻吴守,东吴处于以逸待劳的一面,但陆逊在找准对方的弱点时,大胆进攻,变被动為主动,使敌方在反击时不能发挥应有的战斗力。
  第二,在“佚而劳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劳而攻之”的韜略原则。佚而劳之的宗旨是不让敌人有任何安寧、休整的机会,实质上是破坏敌人的战斗力,使其削弱,使其失去最大的战斗能量,而劳而攻之的韜略原则,是不放弃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机会。与以逸击劳原则的不同之处是,劳而攻之中的进攻者一方,并不一定具备整体上的安閒静处优势。官渡之战中,曹操被袁绍包围,后来军粮已尽,给荀彧写信,准备撤军,荀彧不同意,指出:
    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滎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指曹操)以十分居一之眾,画地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三国志·荀彧传》)
曹操听取荀彧之见,实施敌疲我打,乘劳而攻战略,出奇兵袭击袁绍部队,最后取得了胜利。曹操以弱敌强,但这并不妨碍他运用劳而攻之的韜略,而袁军在情势上的疲惫,正是曹军走向胜利的契机和转机。
  劳而攻之的另一个著名战役是司马昭困死诸葛诞。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五月,诸葛诞攻杀扬州刺史乐綝,调集淮南和淮北屯田口十余万官兵及扬州新附的四、五万兵力,备足一年粮草,在寿春闭城而守,反叛魏国。与此同时,诸葛诞派遣手下长史吴纲带著小儿子诸葛靚到东吴求援。东吴派将领全懌、全端、唐咨、王祚等率兵三万余人,暗中与文钦一道来援助诸葛诞。援军中的唐咨于黄初(公元220—226年)年间叛魏,败逃东吴,文钦于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和毋丘俭一起反叛于准南,兵败后逃到东吴。三大叛将匯合近二十万兵力的叛变行动,使得魏国朝野震惊。六月,魏车驾东征,大将军司马昭率二十六万兵力,前往讨伐。在整个反击过程中,司马昭率否定谋臣将士的急攻方案,对叛军围而不打,待惫而歼。最后,诸葛诞单骑逃窜,被魏军杀死。原本一场杀伤力极大的攻城战,由于司马昭劳而攻之的出色韜略,比较轻易地赢得了胜利。
  第三,将己方的不劳、无劳、难劳建立在除军事之外的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上。《孙子兵法》讲行于无人之地,攻人不备,可使己方不致疲劳,储备足够的战斗力,用以对付敌人。三国韜略家们针对形势和客观情况,将孙子思想的外延作了大幅度的扩展。成功的政治、外交、经济措施,可以营造宽松、缓和的环境,化干戈為玉帛,避免多方作战,背腹受敌,前后夹击,裡应外合,是部队不受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国决策人物和智囊们在实践中均已注意到了这一点,积极争取机会,使自己的部队处于安逸、平和、静养、休整的良好状态。
  劳逸韜略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整个韜略的实质,这就是尽一切可能使竞争双方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赛跑。由此為出发点,劳逸韜略旨在要麼削弱敌方的力量,要麼加强自身的力量,造成搏斗双方在力量天平上的倾斜,从而在决战之前,就稳操胜券。
  劳逸韜略是兼具破坏性与创造性功能為一体的韜略。為了赢得决战的胜利,冲突的双方往往将决战转化為间接的破坏与反破坏、创造与反创造的斗争。赤壁之战后,曹操看重孙权和刘备手下文武人才的出类拔萃,对方一旦继续成功地合作下去,南部的中国,决非自己所能有。于是,拆散孙、刘联盟已成為曹操的当务之急。曹操密遣蒋干以个人名义游说周瑜,劝周瑜叛孙归曹,分别给孙权、刘备写信,以图分裂其关系,但均未得手。不过,此后在大的利害冲突方面,终于挑拨孙、刘反目,荆州被袭,关羽被杀,即是十分严重的后果。孙、刘的对立,以致曹魏坐收渔利。敌之劳,即我之逸。曹魏在刘、孙之战中,坐山观虎斗。刘孙任何一方的胜利与失败,都使南中国的北界出现可乘之机。这使得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魏抗衡的蜀汉、东吴,削弱了相搏的力量。与袁绍不同,曹魏的最高决策从总体上是采纳智囊们对蜀汉、东吴的战略方案的,以逸待劳、以逸击劳、逸而劳之、劳而攻之等劳逸韜略原则,从效益上来讲,原本是强者对弱者的杀手鑭。弱者对强者实施劳逸韜略,也只能用于局部,否则,必无成效。
三国韜略大集--------明暗论


划向黑洞的闪电:明暗论


  根据三国时代明暗韜略的实践,在理论上可以作三个方面的分类和总结。
  首先,明暗韜略中的明,属于公开的、显而易见的活动;暗属于秘密的、隐藏不露的活动。韜略家们运用明暗的原始状态,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这种意义上的明暗韜略,是以明暗的原始状态去服务于军事、政治、外交。三国以前,人们就已总结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升暗降,明助暗损等原则。三国时期,这些原则被使用得更加广泛、频繁和巧妙。东汉末年,张角发动大规模的反朝廷起义,以太平道来作為掩护,在合法的状态下从事“非法”活动,就是利用明暗韜略的一个绝好范例。统治者以為张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归”,谁知张角使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韜略,瞒天过海,“十余年间,徒眾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兗、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张角一声令下,“天下响应,京师震动。”(《资治通鉴·卷五十八》)刘备、庞统率军进入益州。明处是替刘璋解决北部边防的危机,而暗处则运筹帷幄,夺人地盘。陆逊袭关羽,明处卑躬屈膝、暗地裡磨刀擦枪,准备大动干戈。曹操明尊献帝,暗除枝叶,以清君侧,展开颠覆活动。钟会、邓艾攻灭蜀汉后,矛盾尖锐化,司马昭明处派兵协助钟会,暗中却以此军箝制钟会……明暗如同形影相随,声音相和,发挥著极其特殊的作用。对立者稍一不慎,就会有覆舟灭顶之灾。
  三国时期,明暗韜略的第二个类型是对于智力的评判。明代表了智慧所达到的—定高度,表现著对于哲理、事理、物理、情理的正确、深入的认识;而暗则相反,昧于道理,拙于见机,反映了识见的平庸,目光的短浅,智力的低下。在这种意义上,以明击暗,百战百胜。三国时代明暗韜略的实施,区别于其他时代的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以一人之明,一己之智来克敌制胜,而是重在智囊决策和营造智囊团。
  实际上,东汉末至三国,各大政治、军事集团周围均云集著一批高层次的智囊,由于各集团中核心决策者的素质不同,使得这些智囊人才发生聚合分散的变化。这些人才的走向,形成了各派势力的消长变化。原先,董卓控制了朝政,因其无道,使得智囊人才星散,关东联军势力壮大,董卓集团由明转暗,终于变得眾叛亲离,身败名裂。袁绍在起初阶段实力雄厚,大可作為,只是他奋一己之智,埋群贤之明,终于成為曹操的手下败将。曹操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智,网罗群英,广蓄智囊,以明击暗,势力大盛。然终以未至大明,或失智囊于交臂,或洩私愤逼杀智囊,明中之暗,使其霸业受到了限制。刘备、孙权等人,莫不是得智囊投明弃暗,使霸王之业蒸蒸日上。
  三国时期明暗韜略的第三种类型或内涵是,明表示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虚假的状态,而暗则反映一种深层的、长久的、真实的意向。这种内涵,可概括成韜光养晦、和光混俗等原则。刘备在曹操面前的掩饰、司马懿在曹爽阵营中的偽装,均是运用这一类型的明暗韜略,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明与暗的关系,有著多种不同的形态。可以是对立的、对抗的关系,如以明击暗,弃明投暗。也可以是互动的、依存的关系,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可以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如明升暗降,明助暗损。也可以是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以明為暗,以暗為明,装聋作哑,韜光养晦。
  三国形势的变化,歷史发展的转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抗集团决策者对于明暗韜略的认识和作用。明者以天下人之听為听,以天下人之视為视,兼听则明,虚心则明,故能由弱转强,反败為胜,而暗者则刚愎自用,固执已见。
  明暗韜略在三国时代的发展,在于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明察秋毫,洞若观火,才能积极创造条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找到接近目标的捷径,夺取胜利。而暗弱无能,纵有铁打江山,也必败无疑。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强弱论


山外之山,天外之天:强弱论


  自《孙子兵法》提出“以弱击强”的韜略名言后,歷代智士竞相探索,到三国时代,已成就斐然。
  三国时代,以弱击强几乎成了韜略家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和履行的职责,否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事实上,韜略家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以及许许多多的军事、政治、外交事件,强与弱的逆转、变化是令人震惊不已的。解剖三国韜略家手中的特殊武器——强弱韜略,将使我们能洞悉有关质与量的优劣多少之间的奇妙转变。
  事物的由弱至强,有其自身的一套规律,例如: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逐步演化等等。同理,一个集团、一派势力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内外条件与时间空间。一旦各自独立发展的两种力量发生冲突时,其实力的比较,就会有强弱之分、大小之别。在一般情形下,弱肉强食。但每当双方冲突时,弱方有高明的韜略家参与决策,结果就不会那麼简单,而是出乎常人所料,发生以弱胜强的奇跡。
  三国韜略家们敢于以弱击强的第一个途径是找准敌方的致命弱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元缺,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天衣无缝。汉末黄巾起义烟炎蔽天、如火如荼,波才黄巾军围皇甫嵩于长社,皇甫嵩兵力单薄,与黄巾军强弱异势。全军震恐,危亡在即。但此时皇甫嵩发现波才军的致命弱点:依草结营,适逢大风。于是命令士兵各备束苇登城,命勇士乘间突围,在外纵火大呼,城上士兵也一齐举火相应,在这—突然事变中,皇甫嵩率军队从城中吶喊而出,直奔波才军,波才军惊乱逃奔。后逢曹操率军救援,并与朱俊军联合,同波才军拼搏,波才军大败,被杀数万人。强弱逆转,只在波才军的要害被皇甫嵩发现。董卓被杀、吕布被擒、孙策被刺、关羽被破、诸葛恪被暗算、曹爽被诛灭……无一不是其自身的致命弱点被敌手发现,结果显赫声势,灰飞烟灭;惨淡经营,溃于一旦。
  以弱击强的第二个途径是集中己方的整体优势,攻击敌方的局部劣势。敌我双方强弱之势判然若揭时,不等于胜负结局的明白无误。敌方的整体之强不等于没有局部之弱。官渡之战,就是曹操以整体优势攻击袁军的局势劣势,取得胜利后,逐步扩大战果,以致全面影响整个战局。刘备率军进入益州,也是以整体优势攻击刘璋的局部劣势,先消灭葭萌守军,然后挥师南下。贾詡建议张绣袭击曹军、吕蒙取荆州、司马懿袭孟达、魏在合肥抗吴的反击战……均属这一类。
  以弱击强的第三个途径是借天之力,反击强敌。韜略家们深知,最强大的人力也敌不过自然之力,如何使强大的敌方之力与自然之力相碰撞,而我方兵不血刃,即可安国定邦,平息敌军的威胁,已成头等重要的大事。其中,人们首先想是天险,魏之广、蜀之险、吴之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三国鼎立的重要因素。其次,在以弱击强的过程中,或以水淹,或以火攻,借自然界的不可抗拒之力攻敌军,一举而胜。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弱方均采用火攻,赢得成功。公孙瓚破青州黄巾、关羽水淹于禁七军、赤壁之战等,均运用水攻,助成声威,乘势而进,夺取胜利。《孙子兵法·火攻篇》上讲:“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不仅水火,风沙雷电、寒暑冷热等自然现象、宇宙之力,无不被三国韜略家们所借用,成為手中打击强敌的最佳武器。
  以弱击强的第四个途径是联合弱小,击败强敌。关东联军共同抗击董卓,张绣、刘表联合对付曹操,刘备、孙权一致抵御曹操等,都属于弱小势力联合,相对地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尤其刘、孙两弱相连,克敌制胜,成為以弱胜强的典范。这一典范表明了韜略史上盟军作战、统一战线形式具有巨大的反击能力。
  以弱击强的第五个途径是分化瓦解敌人的阵营,使对手不攻自破。王允计间董卓、吕布,刘备招纳张松、法正,曹操在赤壁战后破坏孙刘联盟,陆逊因隙使间,迫使魏江夏太守途式免职。解除一大对手。
  总而言之,以弱击强的根本途径在于智谋韜略。敌强则用智,敌弱则用势,即以智谋韜略攻击强敌,以武力形势威慑弱者,“庙胜之策,不在强弱。”(《后汉书· 袁绍传》)诸葛亮《隆中对》中的一段文字,可以作為以智敌强的典型结论:
    自董卓已(通“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所谓“人谋”,即人的智谋韜略。
  以上所论,均為强弱定格后,以弱击强的情况。至于强弱韜略的其余内容,如“攻强以强,离亲以亲,散眾以眾。”(《六韜·武韜·三疑》)强敌不可怒,弱敌不可侮。“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管子·治国》)“兵不强,不可以摧敌。” (《商君书》)得士者强,失士则亡。以强示弱,以弱示强。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兵强者,攻其将……三国时代均有大量的案例可寻。
  魏、蜀、吴三国的歷史,是由弱而强,以弱击强的歷史。三国时代的强弱韜略有著十分深刻的辩证思想,内涵极為丰富,这一韜略理论的总结和实践的经验,是三国时代对于整个中国歷史的一份智慧贡品,因為强弱韜略不仅规定了可供操作性的原则,而且更可贵的还在于替弱小的、新兴的力量為战胜***提供了武器,使人们感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使大眾懂得了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
国韜略大集--------谋决论


拨云见日:谋决论


  三国时代,是斗智斗谋的时代;三国的歷史,是韜略家左右命运的歷史。
  韜略家们服务于各大集团,他们与所在集团最高统帅者的关系,是谋与决的关系。三国时期各大集团的发展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关系。
  谋决理论在三国时期发展的侧重点是实用性、创造性、灵活性、久远性和渗透性。
  谋与决的价值,早被人们所认识,《尉繚子·兵教下》记载:“伤气败军,曲谋败国。”军队中士气低落、沮丧,必然失败;而谋略错误,就会危及国家。《左传》曾总结过决断的重要,“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斗争激烈的战乱年代,谋与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个人、集团、国家的生死存亡、成败祸福,因而人们对谋与决的重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三国时代,谋决理论十分重视自身的实用价值,有著强烈的现实感、迫切感和使命感,而较少虚幻色彩。三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实践表明,成败的双方,实际上是重视谋决与忽视谋决,谋决水平的高与低,谋决结合的好与差等因素造成的。何进、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公孙瓚、刘表、刘彰、刘禪、孙皓等,均為无谋而败,误决而亡。相反,曹操、刘备、孙权等则因有谋而胜,善决而存。谋决理论中的实用性原则促使运用者去建立庞大的智囊团,韜略家们正是在这个组织机构中发挥其才干。
  实施谋决的最大难点即在于创造性,因此,三国时代的韜略家们在这一问题上狠下功夫,并作出了突破。首先,注重设法网罗智囊。曹魏的智囊团人员多达八十余人,水平之高,人才之眾,阵容之强,作用之大,在争霸的集团中首屈一指,成就也最大。第二,积极发挥智囊的作用。蜀汉诸葛亮采用集思广益之法,发展霸业,·其中诸如以攻為守,心攻為上等战略,均通过集思广益的途径创发。三国时期各大集团均注意到“智不备于人,谋必参诸群士”的戒律和“谋之欲眾,断之欲独”,“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的古训,走上胜利与成功之途。第三,运用逆向思维。孙策、孙权和刘备等人跳出中原激战的旋涡,向西南、东南发展,以图成功。曹操在群雄割据,视朝廷、皇帝如弃履的情况下,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成功,并在军事上也进展顺利。刘备凡事与曹操对著干:曹以狭,刘以宽;曹以急,刘以缓;曹以残,刘以仁。由此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支持者。逆向思维的运用范围极广。成果也极為突出,对谋决理论效益的体现也很大。第四,谋决主体的紧密团结,使得谋决的创造性原则达到最佳状态。董卓与吕布谋丁原,王允与吕布谋董卓,曹操、荀彧、荀攸、郭嘉等谋袁绍,刘备与诸葛亮、庞统谋荆州、益州,孙权与吕蒙谋关羽,孙权与陆逊谋刘备 ……正是这种亲如鱼水的融洽性,使得谋决的创造性得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作出惊人的奇谋妙决。
  谋与决能否保持灵活性,是三国韜略家积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问题;客观情况瞬息万变,能否在復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正确的状态,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三国韜略家对谋决理论中的灵活性原则,予以高度的重视,他们探索的结论表明,灵活性实為谋决的生命线。曹操对袁谭的联合,孙权对曹魏的称臣,诸葛亮对东吴的立场等重大政治、外交、军事事件,充分表明了三国韜略家们对灵活性原则的认识高度。
  “谋先事则昌”(《说苑·说丛》),事先谋划,就会成功,这表明谋划与决断相对于现实中的发生的事、计划要去实施的事存在著时间上的超前性。这种超前性若从谋决角度而言,则存在久远性。俗语说,深谋远虑,当机立断。一旦浅谋、则临时无策;人无远虑,则有近忧。谋与决的久远性,是任何一个韜略家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这在实际上,是具体的谋与决的指导方针。曹操听取一批智囊之论,放眼社会歷史发展大势,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策略,谋深虑远,坚定不移,从而击败强手,统一北方。刘备听从诸葛亮隆中对策,百折不挠,终于在西南部中国称霸,成為鼎立之足。诸葛亮南中政策的制定,孙权联刘计划的敲定,吕蒙袭夺关羽荆州的思想,曹魏统治集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策略……无一不是谋决久远性原则的体现。三国时代的韜略之士对于谋决久远性原则的理论贡献在于:精通歷史大势,洞察社会现实,掌握多种思想工具,把握问题的实质,他们对于物理、哲理、事理、情理的深入了解,对于体制、传统、形势、环境的准确把握,保证了谋划的深远性,一旦决策者采纳这些方案,就会显示巨大的威力。三国时代那些高水平的韜略家中,都具备高瞻远瞩的素质,原因即在于此。正是这种谋决理论中的久远性原则在三国时代得到高度重视,从而使既定的割据形势能长期地维持下去,直到这一原则在决策者手中废弃。
  渗透性原则是谋决理论付诸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所谓渗透性,是指谋决主体、谋决双方的高度协调。正是由于这种渗透性,才使谋划和决策得到不断的修正、调整,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渗透性原则使谋与决能适应形势,作出最快的反应;使谋决双方能承担最大的压力,发挥内在力量的极限。曹操集团中智囊云集,这与曹操奉行的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同智囊的理想、目标存在著一致性有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决定了智囊為曹操霸业献计献策,不遗余力。刘备与张飞、关羽、诸葛亮、庞统、法正等韜略家的关系,也充分表明谋决双方存在著高度的渗透性。这种渗透性的状况再进一步发展,即转化為融合性、一致性,从而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否则,诸如沮授、田丰等一流水平的韜略家,在袁绍阵营中却一筹莫展,因為谋决双方的渗透性程度极差,甚至到了阻断不通的地步。不过,谋决过程中渗透性原则被践踏,也就根本无法指望决策的正确与行动的顺利。
  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然谋而不决,多谋少决,优柔寡断,好谋无决,则枉费心力,徒劳无功。三国韜略家们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谋决的分寸,改变了命运,也改变了前途。他们十分丰富的谋决实践,為谋决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内外论


无敌之敌:内外论


  董卓气焰嚣张,结果,部下吕布被王允吸引,两人联合攻杀了董卓。袁绍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眾”,而杀田丰,黜沮授,官渡败后,二子争强,惨淡经营,毁于自家。曹操南征北战,创立曹魏基业,数代之后,被司马氏取代。刘备集团经营蜀汉,不遗余力,诸葛亮竭尽智谋,死而后已,铁打江山。毁于刘禪,蜀汉霸业,二世而亡。东吴孙氏,盛时能抵御曹操数十万南下大军,衰时杀戮良将大臣,自毁长城……三国时代,那些富有战斗力的集团,不是被敌对势力所兼并、消灭,就是被自己或者自己培养的势力所葬送。而那些曾几何时无敌于天下的势力,无一不是首先被自己所击垮,然后被敌对势力所击败。当事者的困惑,旁观者的不解,成為韜略家下大力气去探索、解决的课题。而内外韜略的提出,就使这些困惑烟消云散,使不解之谜迎刃而解。
  内外韜略将攻击的爆破点选在敌方内部,使其内部震荡,然后以外力摧之。皇甫嵩遣突击队冲出重围,在波才黄巾军包围圈内放火,造成震动,然后率兵冲击,取得胜利。官渡之战中,曹操接受前来投奔的袁绍谋士许攸之计,率领精骑五千,深入袁军后方乌巢,烧毁袁军屯粮。乌巢粮谷被烧的消息传到官渡,袁军上下军心浮动,张郃、高览等率部投降曹操,袁军其他将士不听从袁绍指挥节度,夺路逃命,袁绍、袁谭父子率领仅存的八百骑兵匆忙渡过黄河,逃回到冀州。曹操為了稳定河东,派杜畿插入内部。赤壁之战中,黄盖诈降,取得曹操信任后,以蒙冲斗舰装置干荻枯柴,灌以油膏,乘风而进,发动火攻,突入曹营,打开缺口。刘备夺益州,有张松、法正等在刘彰内部潜伏。赵儼稳定韩遂、马超旧部,以分而治之之计.在其内部釜底抽薪。曹操篡位,在汉朝廷中另立魏国,夷灭密谋搞垮曹操的董承等人,杀了董贵人、伏皇后、皇子及汉室百官,架空汉王室,以便取而代之。诸葛亮北伐之际,东吴乘魏西进而北上。司马懿发动旨在攻灭曹爽的政变,是乘曹爽与魏少帝往謁明帝高平陵,使郭太后下詔关闭城门,以腹心之地的占领為优势。举凡祸起萧墙、釜底抽薪、裡应外合、取乱侮亡等计策,均可属于内外韜略。
  内外韜略将信息的触角伸向敌方内部,使其任何变化,均能及时反馈回来,从而迅速设计应付的策略。其中具体事例遍于史书,此不赘述。
  三国内外韜略十分重视内部的建设。各大集团的决策者及其智囊,在其开初的发展阶段,均极其注意加强内部的凝聚力。扩大智囊规模。增强人才的素质,荀彧脱离袁绍阵营,归依曹操。曹操大悦曰:“吾之子房(即张良)也。”曹操得荀攸,接谈之后,大悦,对荀彧、钟繇说:“公达(荀攸之字),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曹操召见郭嘉,谈论天下大事后,曹操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操集团的智囊是三国各大集团中阵容最强大的。曹操刻意追求内部建设,是其精通内外韜略的突出反映。刘备三顾草庐,得诸葛亮出山相助。当关羽、张飞对诸葛亮表现出一些不服心态时,刘备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復言。”东吴孙权同样精于内外韜略,延览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一时间人才鼎盛,蒸蒸日上。三国早期的最高决策者还致力于政治、制度、经济、军事、外交的建设,努力发展、壮大自身。而后期的最高决策者则与开国者相差悬远,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或昏庸无能,或柔弱寡识,或目光短浅。或刚愎自用,以致山河日败、形势日危,最终被强敌消灭。而强敌之敌,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日趋腐败的他们自己。
  三国时代,内外韜略在对待内与外的关系上,是侧重于内的。诸葛亮的大策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改理。”陈寿评其為“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四大原则中,有三点是针对内部问题而提出的。曹操与袁绍共同起兵讨伐董卓之时,就前途问题,曾作过对话,袁绍以為:“吾南据河(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侧重外在因素。而曹操则认為:“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侧重内在因素。曹胜袁败,不由战定,二人对内外韜略的识力即可判明。孙策临终之时,对其弟孙权说:“举江东之眾,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氏对内外韜略的认识深度,由此可见。而孙策重外,孙权重内。因孙策早死,东吴政权的重外一线,进展缓慢。而因孙权执政,重内之举,则较孙策时大有突破。
  内外韜略十分讲究内与外的配合一致,无所偏废。蜀国由于关羽之败,包围魏国的战略形势非但不能形成,国内也受到来自东吴的压力。加上刘备失策,猇亭之战遭到惨败,元气大伤,内部再怎麼发展,也难展鸿图。曹操由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过份追求内的一面,将相当一部份精力用于争权夺利的斗争,发动赤壁之战,以求—战而胜,企图在统一全国之时实现篡汉愿望,结果促使孙、刘结盟。形势向三国鼎立的格局发展。三国时期,各国相对重内的政策导向,也强化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三国内外韜略属于规划型韜略,实践证明,这—韜略的成功运用,即能成為无敌者之敌。
三国韜略大集--------有无论


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


  有与无是三国时代韜略理论中的重要范畴。运用有无理论,就可以从根本上改造当前所处的境况,创造辉煌、灿烂的前程。
  综合三国时代的韜略类型,有对抗性与非对抗性韜略,有战略性与战术性韜略,有思维性与实践性韜略,有对外性与对内性韜略,有创造性与工具性韜略,而有无理论即属于创造性韜略。
  与玄学中的有无理论不同,韜略中的有无理论不注重对世界本体的探讨,而是将重点放在实现既定目标、营造有利格局、改变敌我关系、走向霸业峰巔上。
  三国韜略中的有无思想,内蕴十分丰富、深刻。擷其要者,大致有这麼几个方面:一是化有為无,实现本集团的根本利益。二是从无到有,创建新型政权与实力。三是有无对抗,发挥己方优势。四是有无相依,作為对策的两手。
  自从黄巾起义动摇东汉统治的根基之后,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他们借重东汉政府的封号,发展自己的实力,条件成熟时,就完全脱离与朝廷的关系,斩断各种对朝廷的义务之索。化有為无,实质上是清除了外在力量对自己的束缚,摆脱了敌对势力对自己的控制。由于新的力量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不暂时依附旧的力量,同时,新的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能不脱离旧的力量,化有為无韜略的运用,就成為十分必要和重要了。东汉末年朝廷中的一些政治势力既依靠宦官,又打击宦官。各政治派别既把皇帝抓到手裡,又千方百计削弱皇权,各路豪杰反击董卓,却又不敢真拼实打。各大军事集团都利用少数民族的军事实力,却又不断对其加以分化瓦解。刘备到处投奔,寄人篱下,却始终借助外力又限制外力,最后发展自己的实力。魏、蜀、吴三国在外交关系中的立场变化,也频繁地采用化有為无韜略,或粉碎对方的企图,或转嫁矛盾、压力,或在双方斗争中,寻求利益。曹操从丞相到魏公、魏王,步步扩大个人势力,置东汉朝廷于虚设。司马懿如法炮制,安插亲信、党羽,从曹魏手中夺取政权。钟会在灭蜀后寻求个人势力的发展,企图在蜀地建立新的独立王国。无论是大的集团,抑或是小的派别、无不寻求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化有為无的韜略原则被运用得十分广泛。实践证明,这是扫清前途障碍,从内部取而代之,从外部削而弱之的有效手段。
  三国韜略中有无理7的另一个原则是从无到有。各派在创建新的政权、扩大实力之前,都在运用从无到有的韜略原则。至于那些未能自觉运用者,不是被别的势力所吞并,就是被击败。魏、蜀、吴三国的创立者,在敌手如虎、强者如林的动乱时代,之所以能自立一国,关键在于他们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从无到有的发展规划。曹操取天下,有一套独特的韜略,其从无到有原则,著重体现在“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的思想中。曹操收揽天下的杰出人才,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智囊团,终于赢得旁人难以比拟的胜利,比起曹操来,袁绍就显得大為不如,袁绍看不到人的力量,以為“南据河(指黄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在有无理论的修善上不及曹操,最后优势转变為劣势,终于败北。刘备取天下,歷尽坎坷,后遇诸葛亮,终于认清形势,从无立锥之地,到有巴蜀之险,成為鼎足之国。孙策、孙权避实击虚,营建江左,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也是无中生有的韜略思想。 三国时代有无理论中还有一个原则是有无对抗:以己之有,抗敌之无;以己之无,对敌之有。从而注意发挥自己一方的优势,取得主动。曹操迎汉献帝,在政治上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各方,得天独厚。而与其抗衡的各派势力,在这一方面往往被动,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这就是三国时代最典型的有无对抗韜略。刘备利用曹操的残忍暴戾,缺信寡义,事事与之相反,以其无,营已有,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在斗争中取得最大多数民眾的支持,从而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吴、蜀的灭亡,若从有与无的韜略视角分析,则一方有德、有识、有智、有力,另一方无德、无识、无智、无力。有与无的悬殊,会形成双方实力的消长,也就最后决定了双方的前途和命运。
  有无理论中的第四个原则是有无相依,互补互用。无论曹操集团,抑或刘备、孙权集团,在各自草创阶段,大都是有智谋而无实力,有实力而无地盘。在群雄逐鹿,激烈争战中,他们广泛地运用有无相依、互补原则,既联合,又斗争;既斗争,又联合。依时而变,不一而论。军事上,无论是大的战役,还是小的战斗,都十分讲究有无相依、互补原则。赤壁之战,刘备、孙权任何单方面的力量,都不能抵抗曹操大军的凌厉攻势,而刘孙联合,以长击短,使孙权有刘备这一前线屏障,刘备得孙权水军支持,形成战术优势。政治上,从曹操改编青州黄巾军,到接纳张鲁、张绣、袁谭等敌对势力,从刘孙联盟的破坏到诸葛亮派遣下属出使东吴,恢復外交关系,均以有无互补思想作指导,奠定新的格局,绝无僵化不变、固守一途的愚顽。正是有无相依、互补原则,使得三国时代的各派势力分化、组合,日新月异,也使得当时的形势扑溯迷离,不可逆料。
  三国韜略中有无理论、原则的蓬勃发展、普遍使用,是与当时的严峻形势以及社会思潮密不可分的。动荡的社会,迷悯的前途,多变的形势,復杂的斗争,促使人们去思考。许许多多政治蓝图,在严酷的现实中,逐步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局部实现到全面实现,其中所依靠的,正是这种创造性韜略。作為创造性韜略,有无理论在三国时代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整个三国鼎立的时代,就是在这种韜略的宏观指导下產生的。
  三国韜略家们敢想敢為,富有创造精神。新的势力的形成,新的格局的确立,新的胜利的取得,都离不开有无理论的指导。而创造性是这一理论的灵魂,灵活性是这一理论的生命,利害性是这一理论的价值。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缓急论


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


  三国韜略中的缓疾理论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被一致认定為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武器。缓疾韜略旨在通过改变行动速度,达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这一人们求之不得的结果。
  很难从表面上判定缓与疾的好坏,决定采用缓疾韜略的制约因素是很多的。三国时代,韜略家对于缓疾韜略的理论贡献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其中,突出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外力為催化剂,用速度争时机,视缓疾為有质感的打击力等论点,均有著重大的现实意义。
  “兵贵神速”,“其疾如风”,“疾战则存”,“兵之情主速”,“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诸多古训表明了行动疾速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这是考虑了军事战争的特性,总结大量的战争实践而得出的结论,无疑都是正确的。三国时代的许多战役或战斗,都是以疾速取得主动,赢得胜利的。曹军征讨三郡乌丸,长驱直入,轻装疾进,兵如天降,使敌人猝不及防。曹军攻打刘备,精骑日行三百裡,夺取江陵,取得主动。司马懿进攻孟达,兵临城下之日,孟达如梦初醒,感叹何以如此神速。
  与此同时,三国韜略家还发现缓的巨大作用。田丰、沮援為袁绍设计的伐曹方略,就以缓為主,以缓对疾,以久待速。《三国志·袁绍传》中记载了田丰针对袁绍南下而创设的用缓、持久韜略:
    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眾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指袁绍)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眾,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指黄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末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坐可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可惜由于袁绍无识,刚愎自用,不听忠告,终于身败名裂,遗笑方家。
  曹操平定乌丸之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逃奔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早先不服曹操管辖,至此,有人建议曹操乘胜攻打公孙康,袁尚兄弟亦可一并擒获。曹操不听,说是让公孙康去斩杀袁尚兄弟,接著便引兵撤退。不久,公孙康果然杀了袁尚兄弟,传首而至。诸将大惑不解,曹操解释说,公孙康平时也畏惧袁尚兄弟,我军急攻,双方则齐心合力对付我们;而我们缓和一下,双方就会自相残杀。这是所谓势之所然。曹操兵不血刃,营造缓和之势,促使对方矛盾,从而借刀杀人,坐收渔利。
  关羽率军攻打曹仁,曹操派遣于禁前往援助,时值大雨,汉水泛滥,于禁所统七军全部覆没,关羽威震华夏,急得曹操要迁徒许都以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认為关羽得势,孙权必不乐意,于是设计化急為缓,转移矛盾。同意割长江之南给孙权。关、孙争战,关羽败北,樊城自解。
  在行动中根据情况,采用缓疾韜略,最大的目的,还在于保存自己的实力。两点之间以直线的距离為最近,两军对垒,以速决战取胜為最大效益。但為了获得这一效益,有时就以缓代疾,等待时机,营造时机,不费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取得期望之值。
  三国时代的韜略家们体味到缓疾韜略的内蕴在于控制事物进展的速度,以此作為外力,促使对象改变状态,朝著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以外力為催化剂、助產婆,迫使对方改变心愿。沿著—定的渠道行动,是实施缓疾韜略的一大奥妙。袁绍借公孙瓚之外力,不急攻冀州,而是派说客游说,以缓取胜。贾詡劝张绣对付曹军,前后异策。诸葛亮进兵南中,武缓文疾,效果显著。此外,韜略家们变换缓疾,或外缓内疾,内缓外疾;或前缓后疾,后缓前疾;或军缓政疾,政缓军疾; 或实缓虚疾,虚缓实疾……变换速度,转动魔方,使对方感到压力沉重,失去原来所有的反击力量,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
  缓疾韜略在三国时代被开掘的另一个内涵是,以速度争时机。俗话说,时不可失,机不再来。然而,缓疾韜略的使用,可以使行动合著时机的节拍。时未至,缓之;时已过,疾之,从而将对时机的把握,转化為对速度的控制;对玄虚之物的认识,转化為对实际之事的操作。
  董卓已裹胁汉献帝西归,控制了号令天下的正统天子,只是认识不足,倒行逆施,失去统一天下的大好机会。袁绍原本可以先将汉献帝抓到手中,但左顾右盼,顾虑重重,优柔寡断。这些,对于后起的曹操来说,本已没有什麼机会,但就在时机的缝隙之中,曹操下决心听取谋士之策,设计迎取献帝,从而一跃而上 成為政治上的强手,缓疾韜略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失去的时机,可以以疾取回。 等到效益明显时,袁绍则悔之晚矣。
  中原的统治权已被曹操控制之后,统一天下的机会,多在曹操之手;然而孙策、孙权占据江东,从外围攻入腹心,也仍然存在著统一天下的机会;刘备后来居上,运用缓疾韜略,先借荆州,后夺益州,关羽之军,声威显赫,同时存在著统一全国的可能的时机可以等待,必以有识為前提;时机更可以营造,必以缓疾韜略為手段。
  在三国韜略家的心目中,缓疾韜略不只是一种工具、手段,而且在某种意义已成為有质感的打击力。疾进的军队,快速的政治、外交反映、处置,会令人觉到一种时间、速度上的无形压力。往往兵未至而心已散、城已空,力未到而气已竭、谋已消。所谓虚张声势,先声夺人,就是缓疾韜略中疾的原则所发挥的。另一方面,缓兵之计、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等均是缓的原则的效应。我方的缓疾内容一旦公布于眾,就形成一道力的辐射,敌方即会对此作出相应的部署。 如果抽换其中内容,造成速度的变档,就会使敌方措手不及,打乱整个防范系统。
  三国韜略家们在其命运选择的关头,也常常动用缓疾韜略。荀彧、许攸之投奔曹营,可谓疾速不停。贾詡游刃于群雄之间,缓疾从容。诸葛亮隐居隆中,缓缓不动······相反,世人违背缓疾韜略,往往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袁绍急于攻曹,袁术急于称帝,刘备急于报关羽之仇,姜维急于败魏,均一败涂地,损失惨重。而刘表缓于见机,刘备缓于决断,袁绍缓于行动,均错失良机,并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时伏则缓,时至则疾,缓疾快慢,与时俯仰,则举无遗策,算无过失,赢得主动,赢得成功。
三国韜略大集--------分合论


烧向冰川的天火:分合论


  动乱的年代,各种势力起伏消长,错综復杂,分化组合,日新月异。韜略家们运用分合原理,改变形势,改造社会,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分合思想,并进而提炼、总结出不少具体的法则。
  所谓分,即分解、分散、分化、瓦解、分裂、分离、切割、分割……实质上,是改变对手的实力、威力、结合力、凝聚力,达到削弱力量、瓦解人心、消磨意志、涣散精神的作用,取得改变性能与状态,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的最终目的。
  三国韜略家们在运用分合原理时,更多地偏重于分的韜略,因為分是将整体分解為部分,这同三国时代竞争激烈,你死我活的特点密切有关。
  运用分的韜略,可从实施客体角度,分為三种类型:
  一、对待少数民族势力。三国时代的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仍然存在,有时表现得比较突出。曹操集团的主要对手是匈奴与鲜卑,采用的主要办法是以夷制夷、分裂切割、亲而离之,眾而分之。
  公元216年,曹操借机扣留南单于呼厨泉,将南匈奴分為五部,每部设立一名统帅,并派汉人作司马,加以监督。五部分立,互不统属,分而治之,以弱其势,有效地遇制了南匈奴不断壮大的势力。
  曹丕执政初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十分强盛,经常进犯边境,曹魏政权派遣田豫出任护乌丸校尉一职,牵招、解俊同时任护鲜卑校尉。当时鲜卑族有几十个部落,田豫设计离间,以挫败、控制、兼并等手法使各个部落互相攻击,成為仇敌,从而减弱了来自北部少数民族的压力。
  公元277年,卫瓘用亲而离之的韜略,破坏鲜卑各部的联盟,使日渐强大的鲜卑力量一蹶不振,减轻了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刘备死后的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在南征中,杀掉叛乱的首恶,而不问胁从,采用攻心之法,分化敌人的意志。最后稳定南中,北上与曹魏争锋。
  东吴对山越采用分化瓦解的韜略,既平定了叛乱,又征集了兵员,增强了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对待敌对势力。三国时代的图强争霸充满了腥风血雨,為了有效打击敌手,必然要运用分的韜略以削弱对方,这使得分的韜略得到广泛的使用和长足的发展。
  朱俊以围师必闕手法,分散被围的黄巾军斗志,将其击破。王允敏锐地捕获信息,利用董卓属将吕布的不满情绪,实施分化瓦解之术,使吕布杀死董卓,為东汉朝廷除去一大祸害。吕布以步骑不足四千的兵力,承受袁术数万大军的进击,吕布采纳陈珪之计,对袁术联军实行分离切割之术,致使韩暹、杨奉部下同时倒戈,袁术大将张勋败逃,所率大军几乎全部覆灭。曹操运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攻灭袁谭、袁尚。郑浑、夏侯渊采用以敌制敌之策,斩杀马超部将梁云。羊祜死后,杜预对吴国君臣实施离间计,因利间斗,使其自相矛盾,以便取乱侮亡。
  三、对待异己势力。由于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异己力量不得不让其存在下去,但这种存在不是永久性的,一旦机会成熟,必定彻底铲除。如何利用异己势力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同时又能加以控制,必要时加以消灭,就成為各个集团颇费心力的问题。对于异己势力,原则上,韜略家们仍然采用分的稻略。
  曹操对于异己力量的态度有两种:一是保留,因為这样做,利大于弊;二是铲除,因為任其发展,尾大不掉,终将形成危害自己的阻力。如攻克雍丘,张超自杀,翦除袁绍的同盟。孙权為了对付曹操,将荆州借给刘备,為敌树敌。尽管有人提出刘备今后必将為患,宜及早拔除,但孙权迫于当时形势,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扶助刘备,保留异己力量的存在。
  当一派实力还不够强大,需要更多的力量予以支持时,决策者则采用合的韜略。
  所谓合,是指联合、组合、合并、合力,将部分组合為整体,使分散调整為集中,使离散转化為聚合,使弱小改变為强大。在三国时代,分多合少,即便為合,也是一种被迫的、不平等的,付出巨大代价的。被合者往往失去未合之前的权力、地位,没有生命保障,没有自主权。三国时代的合,是一种形势使然,决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这对于主动与被动的双方,均是如此。
  袁绍计夺冀州之时,采用的是远交近攻之术,这是一种合的韜略。袁绍联合公孙瓚,让他攻打冀州,对韩馥造成正面压力,然后率军压向冀州,使韩馥走投无路,同时派出说客进行游说,终于迫使韩馥拱手让出冀州,但袁绍并不因此感谢公孙瓚,而将下一步的进攻目标对准了公孙瓚。与公孙瓚合的目的是為了自己,一旦达到目的,便兵戎相向。后来,公孙瓚与袁绍打得难解难分时,以和亲方式,敌為友,不过这种合是十分短暂的,最后,公孙瓚是在袁绍强大的攻势下死去的。
  曹操精通合的韜略。张绣曾攻杀曹操爱子、猛将,陈琳曾作檄文痛骂曹操,许攸為袁绍谋臣,逃归曹操,张鲁為一方诸侯投降曹操,刘备為天下英雄,受屈时投靠曹操……曹操均能克制私忿,一概接纳,封以高官,许以重禄。这不是曹操的宽宏大量,而是曹操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所使然。一旦阴谋得逞,曹操就会原形毕露,赶尽杀绝,手段残忍,毫不留情。
  远交近攻、扩大同盟、化敌為友、网罗人才、与眾相得、招降纳叛、笼络人心、裂土分疆……都是合的韜略所演化的具体原则,这些原则在三国时代,得到极广泛的运用,从而使得三国形势强弱时易,復杂多变,难以预料。
  分化瓦解,合纵连横,是早在三国时代以前即被运用的韜略。分合即捭闔, “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道之大化。”(《鬼谷子·捭闔第一》)纵横捭闔原為先秦时代纵横家韜略心法,且多用于外交,而三国时代,分合韜略的适用范围则无所不至。
  对于分合韜略的经典性论述,除了《鬼谷子》一书比较集中以外,接下来就数《孙子兵法》了。孙子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為变者也。”(《军争篇》)其意是用兵作战要靠诡诈来取得胜利和成功,要根据有没有利益,或利益大小而采取行动。要运用兵力的分散和集中营造种种变化。孙子在《虚实篇》中讲到,要使我方集中兵力,“我专為一,敌分為十”,只有这样,以十击一,以眾击寡,才能稳操胜券,战而必胜。这是敌我势均力敌的状态下,战胜敌人的有力措施。
  三国时代成功的韜略家们都紧紧把握分合韜略的内在辩证关系,这种内在辩证关系表现為分合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面对黄巾军强大的攻势,东汉朝廷的有识之士建议解除党錮,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事实上,东汉统治层内部由分到合的转变,是农民起义所遇到的最大阻力,正是这一转变,使得整个统治阶级暂时将目标对准起义军,利用其文韜武略方面的优势,最后剿灭了这场大起义。
  在三国时代的各大集团中,曹操集团是运用分合韜略最成功的一个集团,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就是同最具潜在的、传统的、无形的、巨大的皇权势力联合的高明韜略,这使曹操在扫荡群雄,兼并北部中国各大势力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有力作用。相反,袁绍则对皇权势力采用分离的韜略,这种表面受益,实际受害的作法,在很大程度上给自己带来了发展不利的因素。
  孙刘之合,有曹操赤壁之败,形势鼎足之分。孙刘之分。有蜀汉猇亭之败,刘备白帝之哀。吴蜀再合,有诸葛亮南中之征,北伐之举。曹魏南下攻掠,受制于这种联合;东吴江山之固,得益于这种联合。
  三国时代,分与合的决策,演化成和与战、强与弱的结局,其中的得失利弊,令人深思。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深浅论


踏雪无痕:深浅论


  韜略的酝酿、制定、实施、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深密為运行的法则,这是三国韜略家们在血与火的实践中得出的共识。
  早在战国时代,就有过“事以密成,语以洩败”(《韩非子·说难》)、“谋洩者,事无功。”(《战国策·齐策三》)的规箴,但三国时代的智囊谋士,则将古人的警语编织到深浅韜略的理论框架之中。
  从这一理论框架的纵向而言,有两条思维射线:逆行為深根,顺走為深远,要求韜略的标桿立在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品极上。
  逆向思维要求将思维定势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折,关注已经过去的年代中的事,使韜略的设计能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社会属于以农业為主的自然经济格局,战争与动乱,对农业的破坏、对农民的伤害是极其巨大的,如果一个决策者对这些歷史情况熟视无睹,那他们就永远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胜利者,这些问题将始终困扰著他们,使他们一刻也不得安寧。曹操的后来居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青州黄巾军的改编、对屯田政策的贯彻到底,这使他在日后的中原争霸中有了雄厚的资本。而这两项决策,就是深根原则的典型例子。古代中国,是个君主专制的社会,无论这种体制的弊病有多大,皇权至上的观念,却已深入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在被毒害的心灵尚未得到清洗之前,对皇权的否定就会导致失去民眾,群起而攻之的被动、不利局面。三国韜略家们对这一点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各派政治势力均在抢夺控制东汉朝廷、摆布末代皇帝的机会,只是识力有深浅,目光有长短,力量有悬殊,结果是一些综合条件好的势力抢先一步,曹操集团就是这种综合条件好的势力。董卓因浅识而丢掉这一控制权,袁绍因缓识而错过这一良机,刘备因深识而打著振兴汉室的旗帜,袁术因无识而迫不及待地取而代之…… 各种势力所作所為,多多少少了解到传统的力量,只是措施不同,后果大异。
  顺向思维要求将思维之箭射向极限,这就使得谋划过程、决策关头顾及深远悠长的视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常人与韜略家的区别,也正在于谋划的深浅。 诸葛亮的《隆中对》,荀彧、郭嘉的袁曹优劣论,曹操袁绍的形势论,孙权抗曹与否中的主战论,……无一不是深谋远虑的典范。这些实践,翻开三国的歷史,俯拾皆是。
  深浅理论的横向坐标,也有两条思维射线;一是深交、深结,二是深藏、深密,要求韜略的标桿插向深情厚谊与深藏若虚的峰峦中。
  在刘备的阵营中,君臣关系、将帅关系之融洽,是中外歷史上少见的。早至刘备访诸葛亮,有如鱼得水之感;晚到白帝城托孤,有死而无憾之叹。刘备集团是三国所有争霸势力中内部团结得最紧密的一个集团,这一集团之所以由无到有,由弱至强,与深交原则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结果,实质上与刘备善于运用深浅韜 略的素养有关。刘备与庞统等率军进军益州,庞统提供了三大对策,刘备取其中策,就是基于深浅韜略。尽管刘备的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能反映他本人的决策思想,得人心之浅而行动目的之深是相矛盾的,有风险的。刘备的退出襄樊,进兵江陵过程,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基调。至于董卓之用吕布,曹操之逼荀彧,孙 权之责陆逊;袁术之待孙策,刘表之遇刘备……则表现了很大的失误,当然,造成后果也是严重的。
  三国韜略家吸收了古人的深密、深藏思想,保障了重大决策的胜利前提。荀彧的奇策密谋,贾詡的藏而不露,邴原的隐夺君意,周魴的密不透风以及无数类似的史实,具体地、多方面地继承、丰富了古人的深藏思想。深藏原则的运用在三国时代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堵绝了间谍之路,赢得了变化的主动,弥补了己方的缺陷,营造了虚张的声势。以弱胜强,以小击大,以寡敌眾的胜利,无一能离开深密原则的执行。
  深浅韜略在实践上的运用程式是,以深击浅,以深对深,变幻深浅,深入浅出。
  孙坚大败董卓、曹操入主兗州、周魴击获彭綺、司马师扑杀李丰、魏平诸葛诞等事件,胜利的一方无不运用以深击浅的深浅韜略原则。
  每当有关双方都能发挥智囊决策之时,都能正确运用深浅韜略之际,一方改变另一方的唯一办法,就是以深对深。韜略家与决策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属于这一类型,这是内部双方的一种以深对深。至于外部,刘备从曹操、袁绍阵营中脱离,诸葛亮动员孙权主战,即是成功的例子。
  至于深浅变幻,在高明的韜略家手中,更是运用自如。贾詡的人生经歷,择主态度;荀彧、许攸的弃暗投明,改弦更张;张松、法正的易帜;曹操、司马懿的密谋……都表现了深浅形跡与手法的变幻。
  而深入浅出则表现了韜略家的从容和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天下大事成于细,天下难事成于易,细与易是向著大与难的方向,浅是為了完成和实现深层的计划。曹、刘、孙三大集团的发展过程,即是深入浅出,由浅致深的过程。
  三国时期,深浅韜略也充分体现在韜略家的个人素养上,其中深沉如曹操、司马懿,深思如诸葛亮、荀彧,深邃如高堂隆、譙周,深奥如程昱、贾詡、郭嘉…… 他们对于歷史、典籍、现实、未来的那种深入思考和深切体察,表明深浅韜略作為行动的准则,已化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灵魂深处之中。
三国韜略大集--------常变论


流水无形而无不形:常变论


  三国时期,韜略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往往两个对抗的集团,均有高层次、高水平的韜略家在运筹帷幄,出谋划策。这样一来,使用常规的韜略便不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韜略家们在不违背常规韜略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立了许许多多的韜略变体。正是这一点,构成三国时期韜略理论上的特点。
  远在三国以前,中国的歷史已积累了大量的韜略原则。韜略运用中忌讳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照搬照抄、生吞活剥,讲究灵活机动,随机应变的思想,早已形成。至于如此自然贴切、广泛普遍、频繁不断地被运用于政治、军事、外交上,则是三国时代的特色。三国时代的韜略家们,无不精通机变;曹操用兵,仿佛孙吴,富于机变。田丰、沮授因机设策,灵活多变。荀彧善于以正御敌,以变取胜。贾詡随时应变,料事如神。何夔因时制宜,程昱因敌制胜,郭嘉临敌制变,董昭通权达变,刘放临机决断,贾逵因利制权。任峻、苏则、张辽、张邰、徐晃、李典、杜袭、赵儼、高柔、孙礼、辛毗、高堂隆、田豫、牵招、王基、邓艾、诸葛亮、李恢、孙权、陆逊、陆抗、周魴······都曾成功地运用韜略中的变化原则,营造有利条件,夺取胜利。
  无论是使用常法抑或变法,均不是目的,决定常变手段的是实际情况,“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周易·系辞》)“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左传·宣公十二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能够因敌变化而取得胜利,就可以说是达到神妙的境界。人们将良将用兵比作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如果病变而药不变,则无法治愈疾病。
  三国时代人们运用韜略,打破常规,从理论上概括,其变化方式大致有如下数种:
  一是识机制变,即依靠所具有的真知灼见,洞察事物、事态。制定对策,变换方针,这类蹈略原则有因机制变、因机而起、伺机而发、随机应变、因机立胜。变化的依据是机,是—种对谋方行动极其有利的机会。黄巾起义的爆发,大赦党人的策略,曹操孤军击董卓,群雄无视汉王朝的存在而竞相割据。献帝东归,曹操集团对付袁绍二子之策,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孙、刘决定联兵抗魏,发动赤壁之战,诸葛亮在猇亭之战后恢復吴蜀友好关系,譙周对蜀汉政治出路的设计,羊祜、杜预灭吴计划的改向等等,均是反常為变,取得大功。能在大的歷史转折关头,识机见势,随之而动,变换策略,变换主客,变换敌我,变换利弊,就能营造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正因為如此,三国时代的韜略家们,以其才识的高超而受到各大集团的欢迎。
  二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即根据形势、条件、环境、情况而制定方针、变换对策。运用此类变化方式的范例,在三国时代俯拾皆是。
  三是根据处境、形态、价值、功能、目的等综合运用韜略,產生令人高深莫测的变化。贾詡劝张绣与刘表连和,受到曹操的攻击。曹操退兵后,贾詡警告张 “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果如贾詡所言,大败而还。此时贾詡认為,“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张绣不解,贾詡指出“兵势有变,亟往必利。”(《三国·贾詡传》)结果取胜。实际上,这裡贾詡之所以料事如神,在于根据曹军处境合性地使用韜略。曹军退兵时,曹操料知将有追兵,故自率精兵断后,贾詡不同意张绣袭击,是因為坚持避实击虚韜略。第二次进击,则本著击其不备,以强击弱韜略。至于重大战役,取胜的一方无不从处境、形态、价值、功能、目的出发、综合性地使用韜略。如官渡之战,曹军使用的韜略就有:以正御敌,以奇制胜,争地必取,牵引制约,扩大同盟,争取中立,巩固后方,拔除隐患,声东击西,分散切割,诱之以利,以逸待劳,釜底抽薪,招降纳叛,攻其不备等韜略。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使用的韜略有:取长补短,以长击短,以逸待劳,示形作偽,扩大联盟,以少胜多,知己知彼,以战止战等等。孙子说过:“五形无常胜”,“四时无常位”(《虚实篇》),而“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五色之变,不可胜观”, “五味之变,不可胜尝”,“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势篇》),因变制变,因变制胜。三国韜略理论对于变的综合运用,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三国时代改变了秦汉以来两大集团对抗的格局,使形势走向三极竞争,这本身也是综合运用韜略的结果。
  常变之间,有一个制约的关系,如前所述,韜略变体是在不离开、不违背常规韜略的前提下才能奏效的。吴、蜀末年,最高统治者昏庸无识,倒行逆施,自毁长城,自相残杀,严重违反蹈略常规,等待他们的结果也只有自食恶果,自取败亡。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三国韜略家们正是以此古训為最高境界,在实践中形成了常变韜略理论的丰富内涵。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先后论


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


  先后韜略的运用,往往与能否迅速达到目标直接相连。正因為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三国韜略家们均将其作為重要的致胜手段而加以使用。
  三国韜略家注重在三个层次上使用先后韜略。
  首先,是运用于对时机的认识。先见為明,后识為暗。先知為哲,后觉為凡。在这一层次上,先為贵,后為贱。著名的韜略家,无不具备远见卓识。董卓之乱后,荀彧弃官归家,对父老乡亲们讲:“颖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而乡人怀土,犹豫不决,只有荀彧率领宗族到冀州。后来,董卓派遣李傕等将领出兵关东,所过之地,多所虏略,直到颖川、陈留,荀彧乡人当时被杀死的很多。此外,荀彧预见董卓必败,指出:“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為也。”作这一断语之际正值董卓威临天下,不可一世之时,此后,果如荀彧所言,董卓身败名裂。荀彧单身见郭贡,分析曹袁优劣的“四胜”之论,寝曹操九州之议,无不识于机先。荀攸发奸吏,和袁谭,贾詡力劝张绣降曹操,刘备识民心,诸葛亮测形势,孙权知虚实,陆逊料兵势……先见致胜、致福、致成之例,不胜枚举。决策者、韜略家思想认识的深度、广度,决定了个人或集团的前途、命运。先识者部署在先,行动在前,往往轻而易举地击败后识者。曹操击袁绍之子,而敢于不顾刘表的釜底抽薪,击刘备而敢于不顾袁绍的长驱直入,刘备取益州而敢于从容部署等重大决策,都是建立在对手的后识、缓识、误识和无识基础上。
  其次,是运用于决策程序之中。“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氏春秋·先己》)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形篇》)三国时期,各大集团在决策程序中,使用先后韜略是极其频繁的。决策者大量搜求智囊,成為三国争霸的一大特征。许多重大事件的决策,均在事先经过多次反復的谋划,而后付诸实施。相反,那些不善于运用先后韜略的决策者,往往临时断决,仓促应付,缺乏周密的磋商,其结果无不失利。即使有少数偶而成功的例子,也帮助不了他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第三,是运用于行动过程之中。在一般情况下,先发制人原则往往收效更大。曹操、臧洪、郑泰、刘劭、胡质、钟会、张昭、周瑜、庞统等韜略家,在这方面均有成功的实践。先发制人,往往出人意料,夺人先机,争取主动,获得优势,在敌手还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的情况下,已经制他们于被动,甚至于死地。决定先发,需要有第一、二阶段先后韜略的奠基,只有认识超前,谋划超前,才能保证行动上先发的成功,否则,先发之举就可能成為轻举妄动,盲目行事。而与先发制人的情况相反,后发制人则往往更具打击力,因為先发是基于认识与谋划的超前,是与对手抢夺时机等有利条件。后发则基于对敌方薄弱点的制约,更多的是对敌方已有优势或实力的反击。吕蒙、陆逊袭荆州、陆逊败刘备、司马懿制曹爽、司马昭防钟会等,均是很著名的后发制人范例。
  先后韜略的三个不同层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是综合、交叉、连续使用的,无论是哪个层次、阶段,这一韜略的核心和目的均在于制人而不制于人。在时机面前,“先即制人,后则為人制。”(《史记·项羽本纪》)在严峻而復杂的形势面前,先思后行,万无一失。在具体的行动过程,先后随时,动静无咎。在三国韜略家眼中,可以采用先下手為强之法,又可用后来居上之计。群雄争霸,三国鼎立,谁也不会输给谁,其全过程,就有先后韜略的重大影响存在。董卓、袁绍先强后弱,曹操、孙权先小后大。刘彰先居益州之地,刘备后来占据其境,…… 先后韜略实际上起著转移空间、掉换主客、改变胜败的非凡作用,因而使得一切行动都能游刃有余。而不致于进入死角,受制于人。
  除了在认识、谋划、行动中使韜略主体具备全面的、整体的思维方式之外,三国韜略家还特别注重先后韜略的另外一大侧面,即其思维的内容。军事上,究竟是先攻后守,抑或先守后攻;先声夺人,抑或后发制人。先内后外,还是先虚后实。外交上是先合后分,抑或先交后离,政治上是治道為先,抑或征伐為先;立本為先还是以末為先……一旦将先后韜略的形式与内容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就能打出一个新天地,就能转危為安,起死回生,就能稳步、迅速地接近既定的目标。

三国韜略大集--------真偽论


藏于九地之下:真偽论


  汉末、三国时代激烈竞争的形势,决定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各种场合的真偽错位,或以假乱真,或以假乱假;或以真乱真,或以真乱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使无智者顿入迷途,无识者难出泥潭。
  真偽韜略在三国时代的军事斗争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孙子在其所著《孙子兵法·计篇》中指出:“兵者,诡道也。”讲究诡秘,从而“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曹操注曰:“兵无常形,以诡计為道。”三国韜略家普遍认為,战无其诈,难以胜敌。而先秦两汉的不少智士认為,“诈偽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非长术也。”(《吕氏春秋·义赏》)欺诈的作战方法,可以偶尔為之,绝不可长此以往,一用再用,因為这不是长远能用的方法。这表示了与孙子相反的意见,至少是不一致的意见。这种不同的说法,到三国时代,就没有人再坚持了。人们不是反对这一军事定律,而是积极设法识破欺诈之术,在自身识见上下功夫。
  真偽韜略在三国时代的运用十分广泛,大类有诱、迷、骄、误、挑、动、疲、间等法。孙权将领周魴以兵不厌诈,利之诱之的韜略,大破魏曹休之军。曹操西征,攻打马超,曹军以肥牛健马引诱敌军,使其缓于追击,最后曹军全师渡过黄河,未受损害。此為诱敌。贾詡在危急关头冒充名将段熲外孙,威吓手操生杀大权的叛乱氏人。此外还有赵云空城计等,為迷敌。官渡之战中,曹操解白马之围,至延津南设下埋伏,解鞍放马,丢弃輜重,致使袁军中计,大将文丑被杀,此為示弱骄敌。郑泰阻止董卓征兵,张松、法正劝刘璋迎刘备,孙权致书曹操称帝,陆逊代吕蒙為统帅……均為误敌。三国末期,诸葛诞反魏,司马昭利用敌方矛盾,加以挑动,最后攻下寿春,杀了诸葛诞,用的是挑敌韜略。公元231年,吴将孙布向魏扬州刺史诈降,佯动欺敌,是為动敌。猇亭之战中,陆逊利用刘备求战心切的弱点,与其相持,疲劳蜀军,在长达半年之久的时间中,使蜀军的挑战、求战阴谋落空。当蜀军被拖得精疲力尽时,陆逊寻隙而攻,将蜀军打得落花流水,此為疲敌韜略。王允说动吕布谋杀董卓,杜预设法破坏东吴君臣关系,為间敌。真偽韜略在军事上的使用极為普遍。
  政治上,董卓入京,关东联军起兵反对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懿辅魏……都是出于某个集团的需要,实施真偽韜略的结果。
  外交上,刘备对袁绍、曹操、刘表的加盟,吴蜀联盟的建立,东吴向曹魏的称臣,刘备与刘彰的友好,曹操对西部势力的宽容……都是采用真偽韜略,因时制宜的结果。
  “战阵之间,不厌诈偽”(《韩非子·难一》),频繁的战争,使政治、外交乃至日常生活都带上了军事的烙印,充满著险恶。何进被宦官杀害,丁原被义子吕布杀死,黄巾军起义前夕唐周告密,刘虞被害,张温被杀,张邈谋叛曹操,禰衡被害,杨彪被诬下狱,杜畿稳定河东,吕蒙夺取荆州,费禕遇刺,钟会、邓艾之死……世人如在刀锋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命归黄泉。真偽韜略经三国时代刺激,发育得更為成熟。兵诡必疑,虑疑必败。用兵打仗也好,政治、外交也好,日常活动也好,在充满欺诈的环境下,必有值得可疑之处。当然毫无根据的怀疑,一定会导致失败。
  韜略家们必须炼就“火眼金睛”,明识真偽,才能在復杂、险恶的环境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三国韜略家们积极从事真偽韜略的探索,总结了一系列的实践,在理论上形成明确的认识。
  首先,真偽韜略运用的成功,必须营造真正的真,因為只有真实,那怕是表面上的真实,才会给人以信心,力量和行动的决心,最后使对方在信以為真的基础上行动,谋方才会受益。曹操离间叔父与自己父亲的关系;董卓虚张声势,设法让他人感觉大批西凉军队进入洛阳城;赵云设空城之计;孙策诱刘勋进攻上繚;东吴数次诱曹军深入腹地,加以打击……都是以真动人,以真打人。
  第二,真偽韜略适应于智囊对非智囊,高水平的智囊对较低水平的智囊,适应于刚愎自用、固执己见的决策者,适用于智囊不起重大作用的军事、政治集团。如果双方智力相当,则双方的争夺会演变為综合实力的竞争,真偽韜略就没有用武之地。诸葛亮的南征北伐,东吴的北攻西拒……均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真偽韜略不能创造永久性的价值,而只能带来暂时的利益。曹魏的建立,蜀汉的歷程、东吴的盛衰,均清楚地表明,一个集团、国家的发展壮大,在于更深刻的原因,而不能靠真偽韜略。
  第四,真偽韜略的使用会腐蚀韜略家本人,会腐蚀整个社会,曹操虽然霸业辉煌,但在三国时代,“奸雄”、“汉贼”之骂声不绝于书,他的文化形象因其惯于使用真偽韜略,因其“寧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极端私心而受到严重影响。三国社会,险象环生,真偽难分,流风所及,民无诚信,虚偽、阴险、狡诈,残忍的阴暗人格滋生,极大地腐蚀了民族肌体和社会组织。
  由于真偽韜略在对敌斗争中发挥的有效性和普遍应用性,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自然而然地扩大了应用面,导致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復杂性,增加了社会的磨擦力,增强了各种力量之间斗争的尖锐化,客观上,也使得韜略家们身价百倍,因為他们的真知灼见,是真偽韧略的有力克星。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勇怯论


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


  两军交战,如何使怯者不得独退,勇者不得独进,发挥整体优势,取得最大效益,是三国韜略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使怯懦者有刚猛胆魄,勇猛者有文韜武略,更是三国韜略家改造形势,扭转敌我力量对比的难题。
  何进握有重权,面对宦官专政局面,却束手无策,怯懦如鼠,以至调动京城之外的军队,加以镇压。结果纷纷扬扬,走漏消息,被宦官设计,斩于宫闈之中。造成董卓进京,引狼入室,废黜少帝,改立献帝,京都大乱。在此之前,曹操听说何进的对策,大加耻笑,以為:
    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以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而袁绍诛杀宦官的情形是:
    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
何进之策,為怯者所為;曹操之论,為智者所言;袁绍之行,為外勇内怯者之举。决策者的气度品性,雄勇怯弱之异,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依曹操之智,何进擒宦官“一狱吏足矣”,袁绍制宦官“不当假(通‘借’)以权宠”即可,根本不必兴师动眾或大张杀伐。而曹操之智的价值所在,是啟发人们作这样的思考:智谋韜略可以赋于人极大的勇气,也可以节制鲁莽刚暴之勇。换言之,在韜略家手中,勇怯的情状可以逆转。利用这一逆转,即可创造勇怯韜略。
  韜略家们认為造成勇怯的区别,除了人的自然稟性之外,还在于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外部形势的认识与否。曹操深知董卓无道,不顾兵力单薄,西进滎阳汴水,虽败于董卓将领徐荣,但豪气冲天,表现了非凡的勇敢。相反,关东联军十万之眾屯兵酸枣,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敢进兵,其统帅对形势的认识浅薄,决定了行动上的畏惧怯懦。荀彧之所以在官渡之战曹军兵力為袁军的十分之一,被围缺粮,岌岌可危之时,连曹操都要打算退兵之际,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关键在于他认识到“先退者势屈”之理,曹军扼袁军之喉使其不能前进之势,袁曹双方已对峙半年,袁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之机和出奇制胜之时。
  赤壁之战前夕,孙权接到曹操的一封书信,上称: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眾,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东吴上下震恐,胆破心惊,议者都认為:
    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指孙权)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眾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周瑜传》)
东吴大臣如张昭、秦松等人慑于曹操的强大威势,纷纷认為双方实力悬殊,主张投降曹操,表现了怯懦的心理。而诸葛亮、鲁肃、周瑜等深入分析双方,不被表象所蒙蔽,认為曹操南下,利少弊多,双方交战,取胜可能性极大,因而生出无限胆略,力主抗战。正是因為诸葛亮等韜略家的真知灼见,高瞻远瞩,才带来抗战的百倍勇气。勇怯之别,受认识的影响,由此更可察见。
  魏吴合肥之战,也是能阐述勇怯之别受智略影响的深刻道理。曹操征伐汉中的张鲁,留七千人屯守合肥,孙权率领十万之眾,将合肥团团围住,张辽、乐进、李典遵曹操之计,奋力抵抗。张辽表现尤為出色,披甲执戟,冲锋陷阵,叱孙权于万军之中,拔部眾于重围之内,勇猛如虎,使得吴人夺气丧胆,合肥城十余日保守完好。张辽固然為魏勇将,但更因為他是智将,所以敢于信心百倍,以寡击眾。战前,张辽有一个思想认识:
    公(指曹操)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眾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三国志·张辽传》)
  三国韜略家们还认识到,勇怯之别,在于外部压力的大小与否。于是,勇怯韜略的使用,便讲究营造各种压力,使勇者為怯,怯者為勇。曹操反击刘表、张绣联军,运用步骑夹击,大获全胜。荀彧询问原因,曹操指出:“虏(指刘、张联军)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三国志·武帝纪》)原本曹操前后受敌,形势十分不利,然而曹军為返国之兵,士气奋发,又陷入死地,不力战则无路可走。外部的高压,激发了士兵的潜在能力,人人浴血奋战,终于变怯為勇,击败敌手。曹仁励眾胜敌,于千军万马中救出部将牛金。赵云面对强敌,急中生智,设空城计破敌。三国时期,在强敌面前,危急之中,使怯者為勇之例,是相当多的。至于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示形作偽,设為疑兵,迫使强敌退兵,勇者丧胆之例,亦不胜枚举。
  三国勇怯韜略的使用,还讲究互变之术:大勇若怯,大怯若勇,勇生于怯,怯生于勇。大勇若怯旨在使对手解除思想上的武装,不以為意,然后猝起,予以致命的打击。陆逊反击刘备,司马懿谋除曹爽,吕蒙、陆逊对待关羽等,均属此类。大怯若勇,是营造虚势,恫吓敌方,以便撤退。陆逊从襄阳退兵,孙坚击海盗胡王,于鲁阳城收兵等,均為典型。而勇怯之变,则由势而成。
  三国争霸,离不开力的拼搏、智的较量,力搏以智為本,智斗以力為用。而力斗中勇怯异势,则胜败有别。由于三国韜略家们创设的勇怯韜略能改变争斗双方的原有力量对比,使勇者丧魄,怯者壮胆,因而被广泛运用。而那些影响歷史发展、形势格局变化的重大设计,则是高明的韜略家的杰作,非一般人士所能效法。

三国韜略大集--------动静论


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


  三国时代是个动乱的年代,这种动乱,忽如暴风骤雨,使人难以行动;忽如万马奔腾,使人不可抵挡;忽如洪水猛兽,使人落荒而逃;忽如惊雷闪电。使人猝不及防。个人、集团、乃至一个政权,如何在这种难以逆料的动乱中保持正确态势,就成為—个十分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成了三国韜略家和统帅们的最高使命。作為选择的基本型式,动静理论便成為引人关注的课题。
  三国时期的动静理论,最大限度地吸取了传统的成果。从态势的营造上,不动如山、动如雷震。从价值观念上,非利不动,合于利而动。从目标的确立上,动而不迷,动而胜人。从运用的灵活上,悬权而动,动于九天之上。此為善动的标志和原则。从动与静的内在原理上,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反过来 将这一原理运用在实践中,便產生形形色色的从静、动、止、行出发而去达到安、危、方、圆的目的。
  三国时代动静韜略的新的发展,重点表现在互补性、隐秘性和制约性上。
  无论三国时期的军事、政治或外交、一动一静均意味著决策的效益趋向,发展过程中往往也同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力量制约。因此,动静韜略的使用,一般都以决策者的眼光见识来作為选择的前提。察而后动,谋而后动,见机而动,视利而动等原则,几乎成為这一时代韜略家们的规箴。
  动静韜略中的互补性原则,被三国时期的韜略家们所充分认识。互补性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一动一静,一静一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体动而局部静、整体静而局部动;外动内静,外静内动;先动后静,先静后动等等。官渡之战期间,曹军正面动而侧面静,对西部割据势力采用稳定、妥协的办法,以免背腹受敌。前方静而后方动,根据袁绍个性,敢于出兵,击败刘备。正面牵制袁军,出奇兵捣毁袁军后方基地。一动一静、—静一动的动静韜略使曹军化不利為有利,有力地发挥了原有的实力。孙权在对魏蜀的外交策略上,基本型式為联蜀抗魏,但也有时联魏抗蜀,其韜略手法,也不出一动一静和一静一动,避免多方受敌,难以应付。诸葛亮受命于动乱危难之际。运用动静韜略的互补性原则,较好地处理了东西线的关系、内外关系、军事与政治关系。
  与互补性原则密切相关的是隐秘性原则。动静韜略的互补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得有隐秘性原则作掩护,方能奏效。隐秘性原则的具体内涵為,阴动阳静,阳动阴静。刘备投奔袁绍、曹操,庞统袭夺益州之策,诸葛亮游说孙权抗击曹操,吕蒙向关羽攻击,吕蒙计败郝普,诸葛亮北伐退兵,陆逊撤围退兵,吴杀诸葛恪……无一不用阴动阳静的韜略。而诸葛亮进兵南中,孙吴解决賨越问题,都是阳动阴静韜略的成功典范。动静韜略的制约性原则,主要指以静制动。孙坚静退董卓围攻。张辽静定军中之乱,荀彧反对曹操围击张绣,赵云空城计。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的治国方略,司马昭制服钟会,羊祜、杜预的对吴策略……极大限度地发挥了以静制动韜略的作用。田丰、沮授、贾詡、傅干、张范、田畴、崔琰、华歆、司马朗、杜畿、张辽、傅嘏、桓阶、崔林、郭淮、王基、诸葛亮、王平、孙坚、吕蒙、陆逊等韜略家,均是运用以静制动韜略的高手。他们在实践中创设了十分巧妙的计策,将以静制动的动静韜略原则推进到—个新的台阶。
  由于三国时期玄学的兴起,《老子》、《庄子》、《周易》思想广為流传,这使以静制动的韜略原则、动静韜略中静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很大的发挥。面对动乱的形势,曹操视之若閒,以為御之以道,则能化乱為治。诸葛亮则满怀信心。寧静以致远,指点江山,规划鼎足之势。在曹操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下,周瑜神閒气定,部署有方,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表现了宽阔的胸怀和气度。乱世之中,却有无数镇静之士,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形成与时代形势的鲜明反差。所有这些,均表明了三国时代动静韜略的发展。韜略家们坚信暴雨不终朝,乱去治必来的规律,镇静自若,因势利导,从事物发展的内在趋势、世界演变的长远轨跡出发,谨慎地进行选择,大胆地从事行动,努力从事物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因素双方考察,决定动静。使事物的发展沿著既定路线进行,从而取得预期的良好后果。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19: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虚实论


营造绝对优势:虚实论


  社会形势,倏忽变化。窥其内幕,常与决策者运用虚实韜略密切相关。
  汉末黄巾起义的初期阶段之所以发展迅速,惊天动地,关键在于起义领袖选准时机,乘虚而起。东汉王朝的F·B,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宦官势力的恶性膨胀。人民反抗情绪的与日俱增……都构成王权的削弱,统治板块内部出现裂痕。所有这些,都是虚的表现。起义者经过长期的酝酿,以严密的组织,选准突破口,终于掀动大潮,初战告捷。
  公元200年,刘备利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曹操势力无力他顾之机,在曹操腹地汝、颖一带展开攻势,这一乘虚而入的战略,使曹操深為担忧。只是刘备实力尚未强大,根基不稳,才被曹仁击败。否则,官渡局势将更加严重,曹操败亡就不可避免。
  三国时期,精于乘虚而入之道的稻略家為数不少,他们抓准时机,果断行动,无不效果显著。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指明的争夺荆州、益州,鲁肃、周瑜建议经营江东,极长江而据,与曹操争锋,都是运用虚实韜略,争雄图霸的大计。吴蜀都是乘曹操在中原扫荡群雄,无力他顾的总趋势下,跳出中原激战的游涡,经营南方,虚处立足,增强实力,北上争锋。其中所贯彻的避实击虚、先虚后实的韜略指导原则,是十分清楚的。
  虚是空虚,空隙,虚弱;实是坚实,强固,实在。乘虚而起、乘虚而入,乘虚蹈隙在实质上就是利用敌方的危难之机、空虚地带、矛盾冲突、薄弱环节,发挥己方的实力优势,予以打击、拓展。曹操之兴,是利用群雄在政治上的缺乏远见,经济上的缺少基础,争取主动。刘备、孙权则是利用地理环境,立住根基。
  《孙子兵法》道出了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的一大奥秘:“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虚实篇》)乘虚而进,如入于无人之境。敌人之所以无法抵挡,是因為攻击之处正好是敌人防备的空虚之地。《孙子兵法》总结了用兵作战中虚实原理的重大作用与价值。孙子说:“兵之所加,如以碫击卵者,虚实是也。”(《势篇》)意思是军队向敌方发动攻击,好像以石击卵那样无所不破,关键就在于掌握了虚实这一战略战术,运用了以实击虚的原理。孙子明确地指出:“兵之胜,避实而击虚。”(《虚实篇》)战争的胜利,总是避开敌人的坚固之处,攻击敌人的空虚薄弱之处。吴蜀猇亭之战,年轻的吴国将领陆逊火烧蜀营,大败刘备,采用的就是避实击虚韜略。孙策取会稽,吕蒙夺荆州,邓艾灭蜀汉都是运用避实击虚、批亢捣虚韜略的成功范例。
  三国韜略家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发展了虚实思想,使得虚实的运用范围扩大,虚实原理的外延拓展,虚与实两者关系的互换变化,从而将虚实原理的运用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刘备与曹操的周旋,杜畿稳定河东、司马懿与曹爽的争斗,采用的是深藏若虚、虚与委蛇的韜略。董卓拥兵入京,手下只有步骑三干,為了营造优势,慑服远近,他每隔四五天,就于夜裡派兵离开洛阳,驻于城外,第二天早上,再整军入城,大张旗鼓,惑人耳目。洛阳内外以為凉州援军又至,却不知董卓在使用虚张声势的韜略。
  此外,孙坚遇盗,神閒气定,单刀直入,假装指挥部眾,部署围剿,使盗贼溃散逃走。陈登在寡不敌眾的严峻形势下,于城外十裡之地设立军营,遍置干柴,至夜间放火,若援兵突临之势,使孙策的进攻部队惊惧溃逃。陈登跟踪追击,大获全胜。程昱夺回东阿县城,蒋济解除合肥之围……无不使用虚张声势的韜略,智退敌兵。
  三国时期,韜略家们受虚实思想啟发进行了虚实互变的稻略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类实践中最精采的范例,要数赵云的空城计。
  公元219年农歷三月,曹操统率大军从长安出发,经斜谷到达汉中,刘备采取凭险固守、不战疲敌的策略,不与曹操交锋。曹军运粮至北山下,蜀将黄忠率兵前去劫粮,久未返回。赵云带领数十骑兵出营巡视,与曹操大队人马相遇。赵云临敌制变,以攻為守。曹军追至赵云军营之前,赵云退入军营,洞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内有伏兵,随即后撤。此时,赵云下令擂起战鼓,并用强弓劲弩在后面猛射曹军,却不追赶。曹军见状大惊,纷纷夺路逃窜,结果自相践踏,很多人落入汉水而死。第二天,刘备来到赵云营中观看阵地,感叹子龙(赵云之字)浑身是胆。
  虚而虚之的韜略是指本来虚空弱小,却又故意以虚弱示敌,使敌人產生疑惑,以為以弱相诱,以掩其实,而不敢轻举妄动。
  实而虚之,虚而实之,实而实之,虚而虚之,先虚后实,先实后虚,外虚内实,外实内虚,虚虚实实,虚实相乱……所有这一切,都是虚实韜略的灵活运用。虚实原理的要害在于营造优势,避实击虚。使敌方之实因我方之避而变為虚,形同废物;使我方之虚因敌方无备而变為实,反客為主。
  法不过攻守,术不出奇正,势不离虚实。识虚实之势,则无往而不利。因為避实击虚,于势為易。通虚实之变,则无往而不胜,因為争取主动,有备无患。
  虚实两者,必相辅相成,相生相存,方能奏效,若一味主虚,必成无烛之光,无水之气、一经识破,必遭灭顶之灾。而无虚之实,则呆板笨拙,不能发挥其固有的潜力。
  从认识虚与实的现象,进而运用虚实原理,最后到发展成為虚实互变的思想,三国时代,经歷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探索。三国稻略家们的斗争实践,丰富了虚实理论的内涵,他们的贡献,正如后人在《草庐经略·卷六·虚实》中所总结:“善兵者,必使我常实而不虚,然后以我之实,击彼之虚,如破竹压卵,无不摧矣。虚实在敌,必审知之,然后能避实而击虚。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或虚示之以实,或实而示之以虚,或虚而虚之,使敌转疑我為实,或实而实之,使敌转疑我為虚。”所谓虚实在敌,即指营造虚实态势的主动权在敌方,在客体;而虚实在我,则指营造虚实态势的主动权在我方,在主体。
  类似的议论,还见于《投笔肤谈·兵机第八》:“故敌之实,我虚之;我之实,敌不可得而虚也。敌之虚,我乘之;我之虚,敌不可得而虚也。我实其实,将以从敌也。我虚其虚,将以疑敌也。我实其虚,将以违敌也;我虚其实,将以致敌也。虚实之机,变生于敌,渊微之妙,鬼神莫知,然后能狃敌而成功。”这裡强调运用虚实的关键,在于根据敌情而作出相应的变化。只有把握虚实之变的深奥精微之妙,达到神鬼不知之境,才能麻痺敌方而夺取胜利。正是这样的胜利,改变了敌我友的形势与格局,使之朝著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三国韜略大集--------进退论


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


  进不可御,退不可追,是古人追求的行动境界。三国时代,各种势力犬牙交错,盘根错节,对立双方有时势均力敌,旗鼓相当,进退维艰,左牵右掛。如果决策者们稍有不慎,陷入绝境,则难以自拔。进退之际,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狱之门就在脚下,熊熊烈火尾随身后。
  三国韜略家运用进退韜略,除了遵循“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左传·宣公十二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等原则外,还作了大量发挥和积极的探索。
  首先,在进与退的取向上,总结了不少有益的原则。决定进的根据是利、机、虚、需。见利而进,已成為当时十分明确的共识。东汉王朝的崩溃已成定局之际,各路英雄豪杰见有利可图,奋起而进。东吴在曹操大军逼近的情况下,大臣求和.君主狐疑,孙权经智囊们点悟,终于明白事理,见利而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至于袁绍不乘曹操东袭刘备之际发兵南下,刘表拥兵自重,不乘曹袁官渡之时北上,对于大利视而不见,等到对方腾出手来,则被动挨打,悔之已晚。见机而进,见虚而进,见需而进等原则,都是对以往见可而进的具体推衍。与进的根据—样,决定退的根据是害、实、强、劲。所谓识时务者為俊杰,知难而退,适可而止,避实就虚,避锐击惰等均為退的原则。
  第二,深入挖掘进与退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发挥退的积极性,以退為进,保持主动。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统领数千人马逃奔公孙康。公孙康担心曹操攻击辽东,怕自己难以抵抗,便收留了袁氏弟兄。后来曹操征服乌丸,逼近辽东。有人建议急攻辽东,以便铲除隐患,而曹操以退為进,使公孙康杀掉袁氏弟兄。曹操深知“急之则合,缓之则离”的韜略原理,利用征服乌桓的神威和公孙康担心袁氏兄弟将危及自己地位的心理,发挥退的特殊作用,消除对公孙康的压力,以增加、突出袁氏兄弟久居辽东,鹊巢鴆占的矛盾,移花接木,借刀杀人。如果遇到必须要退的情况,韜略家们并不简单地作出退却的决定,而是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主动退却。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率兵相拒,诸葛亮因粮草短缺,主动退兵。其二是以进為退。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北征,派遣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让亲信韩扁带著信件送给孙权,建议退兵。韩扁在返回途中被捕,诸葛瑾担心洩露军事机密,急催陆逊退兵,而陆逊则不动如山,安閒如常,认為受命防守战略要地,不能示退,装出进军姿势,然后退兵,表现了高度的韜略素养。
  第三,在运动中改变进退的态势,使敌方猝不及防,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诸如声东击西、先纵后擒、欲战姑和、回马枪、撒手鑭、拖刀计、流星锤……都是以突然的定势中断,改变进退,取得奇效的。
  第四,将进退韜略运用到政治、外交、人生等各个领域,大大强化了进退韜略的使用价值。
  第五,将进退韜略纳入总体目标的轨道,赋于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总体意义。进与退的决策,不再被视為孤立的一项指令或措施,而是全局中的局部,整体中的个体。曹操西进,攻击董卓的倡议,政治上收“兵以义动”、“以顺诛逆”的美名;军事上,“全制其险”,“示天下形势”,占据主动地位;外交上,联络关东联军;经济上,一决而胜,减少军事费用。只因各派势力目的不同,曹操的方案未能施行。刘备西进,政治上打著恢復汉王室的旗号,军事上能占据一方基地。孙权、周瑜的全据长江计划,西进荆、益方案,亦為全局中之关键性一步。至于退的情况,从前述的史实,自可见其总体上的意义了。
  三国时代,那些未能遵循进退韜略的原理,妄进盲退,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例子也是大量的。决定进或退,是走向成败的关键。进有进的轨道,退有退的航程,而一旦进退到轨道与航程中,就不能完全受决策主体的控制了。这些轨道与航程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运行规律,人们很难加以扭转,因此,高明的韜略家之所以动静得宜,进退自如,就在于对这些轨道与航程的了如指掌。贾詡建议张绣进退,与曹操周旋,前败后胜,张绣困惑,经贾詡指点,才豁然明白。诸葛亮隆中路线经关羽失荆州的挫折,蜀汉的国运,终不能昌盛。只有认清社会歷史的发展趋向,把握事理、物理、哲理、心理,才能真正把握进退韜略。
  三国时期那些成功的决策者,总是从长远的眼光出发,制定进退,进退的最终效果往往与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何进、董卓、吕布、袁绍、公孙瓚、刘璋、刘表、袁术、李傕、郭汜、袁谭、袁尚、袁熙、公孙康、曹爽、孟达、诸葛恪、孙皓等许许多多将帅君臣,或因军事识略、或因政治目光、或因外交手腕等方面的缺陷、短视,进退失措,折戟沉舟,身败名裂,遗笑万年。相反,那些伟大的韜略家,识力超群,目光如炬,—进一退,往往与整个时代形势、社会趋向相结合,所以,由弱而强,由寡而眾,由小而大,步步发展,一路辉煌。他们在进退之际,能绕过误区,避开盲点,将地狱之门留给对手,将熊熊烈焰烧向敌方。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顺逆论


与潮流俱起伏:顺逆论


  顺逆韜略是三国时代的一大发明。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了解、接触到宇宙中蕴藏的巨大力量:沧海桑田的变迁,山呼海啸的风雷,燎原烈火的野焚,滔天白浪的冲击……构成种种不可逆转、无法阻挡的力量。中央王朝的失控,战乱烽火的延漫,人心向背的走向。社会组织的解体……匯成强大的时代潮流,使人们无可适从,飘游不定。自然与社会,存在著运行的内在机制,并通过种种形跡、表象,反映著一种铁的规则。自然风云的激荡,社会形势的剧变,更使人们有机会体察其中的规则,总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真理。三国顺逆韜略的创造与运用,即基于上述思想与认识背景。
  顺逆韜略首先是一个锐利的思想武器。决策者在认识不清社会潮流的走向之际,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盲目的,徒劳无功的,甚至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董卓、吕布、公孙瓚、袁尚兄弟、王凌、毋丘俭、诸葛诞、唐咨、曹爽孙皓等人,虽都有机会在当时能够开辟一个好的局面,但终因不认识时代潮流,举措失宜,甚至倒行逆施,葬送了大好时机,最后被时代潮流冲刷得无影无踪。
  顺逆韜略是行动选择的指南。通过考察三国时期韜略家的走向,可以测出其内在的思想动机。投入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公孙瓚等军阀阵营的智囊人数就远远少于投入曹操、孙权、刘备集团的人数,而前者在一定时期的实力还很强大。韜略家们之所以选择后者,与其说是后者个人的吸引力,不如说是后者所代表的政治前途和时代潮流被自己所认同。
  三国韜略家们将顺逆韜略的内容概括為以顺击逆,逆取顺守,顺水推舟、逆风行船。
  所谓顺和逆的内涵,具体说来,有自然型与社会型两种类型。自然型的顺指天时、地利等各种有利条件,而逆则相反。占据关山要塞、有利地形,凭借风雨雷电、冷热寒暑,富有物產资源、广袤领土者為顺,反之為逆。社会型的顺,指遵循、符合传统的那些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行為规范、思想观念…… 而与之相反、相违者為逆。
  以顺击逆,事半功倍。三国时代的高明韜略家总是不失一切时机地运用顺逆韜略,夺取大面积的胜利。曹操首战董卓,兵以义动,以顺诛逆,虽然在军事上遭到挫折,但在政治上、个人形象上却取得意想不到的潜在成功。待到迎汉献帝之后,政治上就处于绝对的顺势。刘备对待附属、民眾,让人有仁至义尽之感,打著汉王朝的復兴旗帜,很能吸引大眾,他所注重的是对社会舆论的顺向追求。曹、刘的壮大,与其实施顺逆韜略有很大关系。曹魏灭蜀汉,东晋灭东吴,势如破竹,不可阻挡,根本原因即在于以顺击逆。
  逆取顺守的韜略原则,由庞统在策划夺取益州的战略方案中点破。《三国志》所引《九州春秋》一书记载这样一段史实:
    (庞)统说(刘)备日:“荆州荒残,人物殫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為人利耳。”备遂行。
所谓逆取,指违背社会传统规范,以武力夺取。而顺守则按照社会规范,予以善后处置。逆取均為暂时之行,权宜之计,靠顺守加以弥补其本身的缺陷。三国韜略家的逆取顺守韜略应用得均十分巧妙,曹魏代汉,司马氏代魏,刘备入益州,孙权据江东,无不运用这一韜略原则。
  至于顺水推舟的韜略原则,运用的广泛程度就更大了。仲长统著《昌言》,已阐明顺势者昌的深刻道理,从理论上总结了顺逆韜略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上,小到曹操杀弥衡、司马昭害嵇康,大到曹丕称帝、司马炎登极,均使用这一原则。
  逆风行船的韜略原则,不是普通人所能使用。冀州刺史王芬谋废灵帝,為逆时而动、逆风行舟,结果身败名裂。毋丘俭、诸葛诞等反魏,亦属此列,无不一一败亡。但韜略家们几乎无不使用逆风行船原则,并且有取得成功的大量实例,原因在于所逆之风不是时代的旋风、主流,而是个别的困难、厄境。其中最突出的,要数猇亭之战后,诸葛亮对东吴外交关系的恢復。蜀汉国主刘备白帝城之死,系被陆逊战败所致,国人之愤,将帅之怒,可以想见。但诸葛亮从全局出发,忍痛復交,承担著巨大的舆论压力。诸葛亮坚持隆中路线、蜀汉国策,逆风行船,坚定不摇,从而力挽狂澜,改善关系,使蜀政由乱到治,蜀国由弱转强。
  实施顺逆韜略,要求决策者本人的素质达到很高的标准。他们必须目光远大,洞若观火。心胸开阔,包容万象,敢于同陈腐之见、个人感情相决裂,敢于开时代的先河和风气。因為顺逆韜略的成功运用,必须有同时代共俯仰、与潮流俱起伏的真知灼见和胆识气度。
国韜略大集--------情理论


春风化雨:情理论


  由于韜略家们的超前意识和深邃见解距离眼前的问题较远、较深、较晦,一般人难以立刻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韜略家们从情感与道理两个方面出发,阐幽释微,打动对方,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计策。三国时代的韜略理论体系中,情理韜略占有较大的比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利器。
  情理韜略的核心定理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為人类所特有的主观体验,情感是各种交往、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人的思想和行动起著带有决定意义的指导作用。三国韜略家们发现了这一通道,就从中输送各种信息,改变对方的初衷,使其能按照谋方的意图办事。
  情感之所以具有这麼强大的力量,实质上蕴含一个深刻的原因,就是情感一旦表达人类的共同要求、愿望、心理和认识等等,便能够发出强而有力的冲击波,引起对方的共振。正是这一共振所形成的震撼力,唤醒人们的良知,从而改变其思想和行动。
  韜略家们在动之以情之际,往往随即晓之以理。这种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理,具有无限力量,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迷者不知,胡作非為,轻举妄动。一旦揭明,则从之如流,迎之若宾。
  韜略家们运用情与理结合的力量,能挽狂澜于既倒,解生命于倒悬;能化险境為坦途,变艰难為平易。从三国时代运用情理韜略的实践中进行分析,即可探知这一韜略的份量:
  ——张范之子张陵和张范弟弟之子张戩被盗贼逮住后,张范径直入贼营请求放还二人,盗贼将张范之子释放。可是张范却说,你们释放我的儿子,这份好意是很重了。人之情虽爱其子,但我可怜张戩年龄更小,请恩准我用张陵换回张戩。盗贼闻言,觉得张范义重如山,最后将张戩和张陵一并释放。袁涣拒绝吕布要求写信辱骂刘备的命令,田畴哭刘虞之墓险遭公孙瓚的杀害。司马芝避乱途中遇盗,同行之人均拋弃老弱逃亡了,而司马芝则独自坐著守卫母亲,盗贼以刃相临,司马芝叩头说。母亲已老,我死之后,只有拜托各位了。盗贼们说,此人是孝子,杀之不义。于是司马芝母子得以免除被害。韜略家们以至情感人,至理动人,迫使对手放下屠刀,改弦更张。情理韜略在这裡成了生命的保护伞,反击的杀手鑭。
  ——刘曄对吴杀死关羽之后,蜀国动静形势的分析,对吴派使节到魏国称臣内幕的洞察,对魏文帝伐吴之举的评价。杜袭对曹操攻杀许攸想法的劝諫,诸葛瑾对于关羽死后,刘备东伐吴国的劝告……无一不是从情与理的角度得出中肯的,也是极有力的结论,使得论说对象有所感悟。情和理的分析、探讨,也是韜略家们棋高一筹的奥秘所在,这些分析,使得他们能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情与理是相对立的,由于人的素养不同,对立的程度也很不一致,為了夺取天下,必先夺取人才,特别是智囊型人才。但这些人中,有一大批与自己的政治主张、立场、观点不相一致,而且有时候是截然相反的,如何克制私忿,按理行事,以情殉理,则成了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决策者们运用情理韜略,成功与失败,这是一个试金石。三国时期,袁绍、袁术、刘表、董卓、吕布、刘彰等人的失败,从根本上说,就败在不能成功地运用情理韜略。他们周围原本是智士如云,猛将如织,可最后的成功者却是起于微末的曹操,走投无路的刘备,寄人篱下的孙策……
  三国时代的情理韜略不仅只是说服对方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达到真知灼见的一个手段。懂得人的情感,进而影响、打动、牵引、控制这一情感的走向,就能使对方自觉步入事先设定的轨道。在孙权面对曹操大军压境,是降是战的关键时候,诸葛亮、鲁肃以强化刺激,引发认识。诸葛亮以激将法唤醒孙权对利害的认识,使其作出正确的决策。贾詡回答曹操立储的问题、诸葛亮指点刘琦避祸的办法,都是强化事件对于情感的刺激,使对方猛然醒悟,选择正确的解决办法,三国时期大量以弱击强,以寡击眾的战争,都受环境刺激的影响,投之死地后生,置之绝境而不亡,就是强化环境刺激,使战斗者调动全部情感,从而获得解救。打开情感的通道之后,必须以理随之。事理、物理、哲理、伦理、情理……本身都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指示著通往成功之门的途径。一旦认清其理,便具不凡见识,解决问题的办法、手段也就随之而生。
  三国韜略家运用情理韜略调整意识,控制情感,根据环境、需要、目标制定对策、渡过难关,营造优势:
  ——诸葛亮强忍刘备身亡白帝的巨大隐痛,从蜀国的根本利益出发,控制、调整蜀国将领的情绪,与吴国恢復外交关系,这是基于对事理的认识,调整情感。
  ——刘备败于吕布,依附曹操,运用韜晦之计,以示胸无大志,等待时机,与曹操分庭抗礼。司马懿在不利形势下,韜光晦跡,装疯卖傻,蒙蔽曹爽。而一旦机会降临,则突然反击,一举成功。这是压抑情感,以符合身处危急时不引人注目,从而被打击的道理。
  ——刘备百折不挠,杜畿深藏不露,张昭犯顏直諫,都是以理想、信仰、志向、目标去控制情感,使之合于理。
  总而言之,三国情理韜略的运用范围,从对人而扩大到对事、对己。从一般的劝说价值,上升到对于识见的有力帮助。从普通韜略原则,提高到事关前途、命运的总体对策。从个别的对象处理,演化為对歷史发展、形势格局的洞察预示。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0: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韜略大集--------心力论


突破精神防线:心力论


  击垮敌方有两大途径:一是从肉体上加以消灭,二是从精神上将其摧毁。前者為力取,后者為心攻。三国韜略中的心力韜略,有著崭新的时代内容,是中国韜略理论百花园裡的一朵奇葩。
  三国时期的心力韜略沿著《孙子兵法·军争篇》“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的思想,继续向纵深发展,韜略家们提出: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战為上,兵战為下。(《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九·董刘马陈董吕传》注引《襄阳记》)
此论经诸葛亮征南中时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实践,而得到了高度评价,攻心思想也因此被吸收為心力韜略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受到后人的重视。
  三国攻心原则是作為力取原则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而被运用的,据《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诸葛)亮在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為夷汉所并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通“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七擒孟获之事不见于陈寿所著《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鉴》则予以采用。根据诸葛亮自《隆中对》以来一贯主张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政策,南征中采用马謖“攻心為上”的计策和孟获后任蜀汉御史中丞的事实,七擒七纵孟获,攻心服人之举不至于是捕风捉影之谈。诸葛亮对孟获展开的心理攻势,是以有利的政治、军事、外交环境作為后盾的。而强大的力攻已经给对方造成了心理压力,使之產生心理动摇,陷于心理崩溃状态。诸葛亮变消极因素為积极因素,变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使得南征顺利结束。诸葛亮以心力韜略,取各族强壮者為兵,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取各族贡赋,弥补蜀汉物资的不足。稳定南中,“夷汉初安”,為日后北伐奠定了较好的后方基础。
  郑浑广开降路击破梁兴,钟会先声夺人、攻心為上等战例,均属心力韜略的巧妙运用。
  三国心力韜略除了心攻力取双轨齐下,互补互用的原则之外,就是单独发挥攻心、心战的作用,去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伟大胜利。同是攻心韜略,形式则多种多样。
  攻心韜略的第一种形式是发挥传统力量。传统之力,足以撼动人心,激发群情。董卓听说关东起兵,迁天子定都长安,自留洛阳,并烧毁宫室。对此行径,曹操一针见血地说:
    举义兵以诛暴乱,大眾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三国志·武帝纪》)
董卓原本可以利用汉代皇帝的巨大号召力,使关东联军之举在舆论上成為叛逆行為,从而赢得全国民心,至少是暂时地赢得,立住脚跟,以图进取。结果却坐失良机,反而使自己被推到舆论的对立面,极大地失去人心。相反,曹操有此认识,机会一旦出现,就及时抓住不放,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大批智囊人物远来相附,也使中原民心投向己方。
  攻心韜略的第二种形式是深入敌人的内部,实施分化瓦解,破坏对立阵营的心理结构,使事态朝有利于我方的趋势发展。三国韜略家们大都能够设法了解对手的性格、气质、特点和弱点等心理因素,对症下药。刘备争取张松、法正、孟达等刘彰部属之心,吕蒙、陆逊计袭荆州,曹操间离韩遂、马超,王允分化董卓、吕布,曹操退兵激化公孙康、袁尚矛盾……无不深入敌人之心,不露破绽,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预先设计好的圈套,完成攻心大计。
  此外,通过交往、语言、事理、外力、形势等各种形式,收取攻心奇效。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三国政权,鼎立而存,实為天下人心归属分流所致。
  三国心力蹈略的第三个原则就是充分发挥智与谋在其中的作用。“上兵伐谋” 之谋,包括谋取人心。王肃治民以信,贾逵得道多助,刘备得人死力,张鲁以教治国,田畴保民而王,曹操招降纳叛,孙权征少数民族為兵,都充分表现了智与谋在其中的特殊作用。兵强于心,不强于力。攻心之法,必以智為本,以谋為用,方能奏效。解剖每一个集团,其最初的凝聚,后来的发展,经歷的衰盛,最后的成败,无不可以心的聚散為标志、以人心的归属為尺度加以衡量,作出结论。
  冲突双方的最大也是最后的防线,是精神筑就的防线,无论武力也好,舆论也好,无不对准这一点而发。各个集团的任何韜略,也无不是為了加强或冲击这一防线。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三国心力韜略的价值、意义,以及变幻莫测的三国形势、人生百态,无疑会有横扫风云,廓清天宇,洞若观火,豁然开朗的畅透明快之感。
三国韜略大集--------刚柔论


化解千均之力:刚柔论


  三国以前,人们对刚柔的认识已形成一些重要的观点。《老子》上说:“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淮南子·兵略训》指出:“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柔能制刚,弱能制强。”(《三略·上略》)以柔克刚,成為弱小集团或势力寻求的有力武器。
  三国时代,群雄争霸,更多的是以刚克刚,实力碰撞,但那些掌握刚柔韜略的势力,则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一旦敌对的双方旗鼓相当,不相上下,那麼刚柔韜略的运用则更為重要。因為刚强而无柔韧,部队的战斗力势必丧失殆尽。当然,纯柔纯弱,则其势必削。只有能柔能刚,不柔不刚,刚不可折。柔不可卷,才 能真正达到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三国韜略家对于刚柔韜略的理论贡献有三个方面:
  一、刚柔相济,优势互补。曹操迎接汉献帝,进而以此為政治资本,是刚中带柔,柔中藏刚。网罗群英,任其所长,不為个人喜怒為断,是藏刚露柔;而赏罚分明,御之以道,是柔中寓刚。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言辞中刚柔相杂,促使孙权下定决心主战。南征孟获,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刚柔并重,实效显著。孙权对曹魏的政策,内强则刚,内弱则柔,作為调节器,用于同蜀汉的外交斗争。司马懿对付曹爽集团,外柔内刚,先柔后刚,刚以柔為用,柔以刚為体,终于取得权力斗争的胜利。
  二、以柔克刚,取胜之道。三国韜略家所辅佐的集团,大都经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寡到眾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面对极其险恶的形势、强大的对手、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如何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就成了当务之急。严峻的形势,促使了对刚柔韜略的研究,促进了对以柔克刚原则的探索。以柔克刚最先為老子韜略思想的精华和核心。老子从自然界的大量现象观察到了这些结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老子·七十六章》)“物壮则老, 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坚强处下, 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只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三国韜略家们积极寻求军事实力以外的途径,发展自己,并逐步将其转化為实力,从而将以柔克刚的原理转化為可操作性的法则。克刚之柔的内涵,被三国韜略家们詮释為传统观念,如王权至高无上的思想,仁义道德的理想等。柔的内涵被赋于新的政治模式,如太平道、五斗米道的政治纲领。柔的内涵被理解為软性的、妥协的、和平的方式,如联盟的思想、统一战线的思想。柔的内涵被确认為一种文化内核,如以汉族文化吸引周边少数民族的思想等等。从形式上观察,与军事抗衡相对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活动的频繁开展,也可以认為是对柔的内涵的一种拓展,总之,三国时代的韜略家们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将古代难以实际运用的以柔克刚韜略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取之以刚,守之以柔。韜略家们认為,攻城掠地、克敌制胜,无不以刚為主,以柔為辅。而一旦结束激烈的争夺,则刚退柔进,柔主刚副。董卓以刚继刚,刘彰柔而又柔,袁绍刚柔错位,刘表刚柔无适……最后均遭失败,不能成就霸业。曹魏篡汉,司马氏代魏,均取之以刚、守之以柔。民眾并不呼啸反对,社会并不因此而乱,关键即在于其所制定的政策、方针不是以暴代暴,而是以柔克刚。孙权的继承者们,尤其是孙皓,守之以刚,守之以暴,从而加速了灭亡。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0: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期的书法


汉字书法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与世界各国文字相比,汉字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鲜明的民族个性。歷来书品与人品有机结合的理论,成為汉字书法艺术的精髓。
  三国时期,从书法的歷史发展来说,是完成汉字书体演变承前啟后的重要时期,楷书与草书已日臻成熟。汉字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字体的规范化,而楷书正是规范化的表现,草书则含有实用与审美两方面的功能,它可以大大提高汉字的书写速度,同时,古代“书者,如也”、“书品即人品”等理论在草书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狂放不羈者,表现為书法的豪放飘逸,沉稳成熟者则表现為凝重圆润。当然,这并不是说楷书不具备审美效益,楷书自有楷书的妙处。总之,小小毫锋凝聚著万千品性,奇妙异常。
  三国以前,汉字经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阶段,加上楷书、草书,从中可以发现,汉字的发袭规律是由简到繁,繁简交替,又发展演变為由繁到简三大阶段,总的趋势是从繁杂到简单,从难写到易写,这是书法随时代而发展的必然。
  书法随时代而发展的另一面,是时代决定著书法的发展进程,三国时期,书法艺术的提高有四个方面的社会原因。其一,魏晋时期的思想解放是书法艺术迅速发展变化的基础。钟繇认為 “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意谓书法创作犹自然元气赋予万物,从而產生、创造了奇异美妙的艺术。这种崇尚自然、提倡自然天成的思想,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其二,物质条件的进步是书法艺术成熟的前提。此时,作為书写材料的笔、墨、纸、砚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纸张的改良与运用,使笔墨发挥了圆润、柔韧的特长,消除了简帛呆板坚硬的束缚。这為书法各种风格争芳斗艷铺平了道路。同时,楷书的出现,使汉字的实用功能大大提高,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书写的书法家,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其三,碑铭文大量出现,加强了汉字的实用价值,客观上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提高。记功刻石,祭祖立碑成為一时所尚,蔡邕就是一个以书写碑文著称当世的著名书法家。其四,与书法达到繁荣期同步,传统的书法理论与文艺思潮相适应,取得了可喜成就,指导了书法艺术向至淳至美的发展。有了这几个条件,便奠定了三国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钟繇及其书法艺术

  钟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
  钟繇出身于东汉望族,祖先数世均以德行著称。曾祖父钟皓 “温良篤慎,博学诗律,教授门生千有余人”(《三国志·魏书·钟繇传》引《先贤行状》),祖父钟迪因党錮之祸而终身没有做官。父亲早亡,由叔父钟瑜抚养****。
  传说钟繇小时长相不凡,聪明过人,他曾经与其叔父钟瑜一起去洛阳,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相面者看到钟繇相貌,便对钟瑜说:“此童有贵相,然当厄于水,努力慎之”(这个孩子面相富贵,但是将有一个被水淹的厄远,请小心行走)。结果,走了不到十裡路,在过桥时,钟繇所骑马匹突然惊慌,钟繇被掀翻到 水裡,差点被水淹死。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了,感到钟繇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便加倍悉心培养,钟繇也不负厚望,刻苦用功,结果长大以后便先被当时颖川太守阴修举荐為孝廉,做了尚书郎,并在阳陵(今陕西高陵)任县令,后因病去职。钟繇还在宫中任过廷尉正及黄门侍郎,成為皇帝身边侍从官,董卓之乱时,钟繇随曹操平乱,献计献策,深得曹操重用。当董卓挟持献帝刘协时,钟繇又与尚书郎韩斌一起商议,救献帝出长安,因钟繇屡立奇功,被拜為御史中丞,又迁侍中、尚书僕射,并被封為东武亭侯。钟繇对曹操统一北方起了重要作用,当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时,曹操便命钟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之职持节监督,终于说服马腾、韩遂诸将。官渡之战时,袁绍与曹操相持不下,钟繇及时送一千余匹马给曹军,為曹操大破袁军立下汗马功劳,因此,曹操写信给钟繇说:
    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对钟繇之功劳予以彰扬。
  后来匈奴单于在平阳发动战争,钟繇又率军抗敌;不久,袁尚旧部河东太守郭援陈兵河东,气焰嚣张。钟繇部下欲躲避而去,钟繇说:“袁绍正当强盛之时,郭援来关中暗中与袁绍互通情报,郭援之所以没有立即公开与袁绍联合起来,是担心我们的威名,如果不理他们而躲避起来,那麼就会让他们感到我们怕他们。这裡的百姓都仇恨郭援之兵,纵然我们躲开了,这些百姓能全部躲得了吗?这就是我们没有打仗而先失败了。况且,郭援刚愎自用,头脑简单,一定认為我军很好对付。如果他们渡过汾水安营扎寨,在他们未渡河之前就攻击他们,我们可大获全胜。” 这时,马腾又派遣儿子马超带领精兵追击郭援。果然不出所料,郭援不经认真考虑,便欲渡过汾水,眾将阻止他,他根本听不进去。当郭援兵还未渡过一半河水时,钟繇率军猛然攻击,郭援大败。钟繇趁机杀了郭援,并同时降服了单于。之后,钟繇又连续打败了河东卫固的叛乱及边境地区张晟、张琰、高干等敌寇的骚扰。立下了赫赫战功。
  钟繇曾在洛阳為宫,当时皇帝下詔征河东太守王邑入京,而邑认為天下尚未平定,不愿应征,百姓亦因王邑政绩卓著而不想让王邑走,于是王邑属下官吏郡掾卫固、中郎将范先等分别去找钟繇,要求留下王邑。但皇帝詔书已下,而且新任命的河东太守杜畿此时已来到河东。因此钟繇未答应卫固、范先等人的要求,反而按皇上之意要求王邑尽快交付印綬。王邑一气之下,自己拿著印綬径自从河东来到许昌交给皇帝,钟繇看到事已至此,认為自己失去了职责,没把事情办好,于是上书自劾请罪。
  但献帝并未听从钟繇自劾的意见。由此可见,钟繇作為封建官吏,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有功受赏,有过自罚,这种精神、品德足以為后人效仿学习。
  献帝从长安迁到洛阳,钟繇又官徒关中,经过几年努力,钟繇使荒凉的地区变得民实殷富,為后来曹操征伐关中各地打下了物质基础,钟繇因此功又被任命為前军师。公元220年魏国建立,曹丕任命钟繇為大理寺卿,后升為相国,廷尉,进封為崇高乡侯。旋又迁职太尉,改封平阳乡侯。深得曹丕重用,曹丕曾对左右大臣称赞钟繇及司徒华歆、司空王朗说:“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公元227年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封钟繇為定陵侯,增其食邑人口达到一千八百户,并迁為太傅。可见曹氏对钟繇极為重视。钟繇晚年因膝关节疾病,朝拜皇帝甚為不便,明帝曹睿便让钟繇入朝时免去拜礼。由此还首开凡三公有病皆可不拜之先例。
  钟繇因其德高望重,功勋卓越,与曹魏皇室关系极為密切。曹丕早在做太子时,随曹操到孟津征战,听说钟繇藏有一块玉玦,便想得到它,但又难于啟齿,便密令别人转為传意,钟繇听说后,马上送给了曹丕。曹丕感动之余,写了著名的《与钟大理书》以示谢意。钟繇也写了回信表达内心隐情,二人关系极為友 善。
  文帝曹丕还曾赐给钟繇“五熟釜”(一种器皿),而且亲自作铬文曰:“于赫有魏,作汉藩辅。厥相惟钟,实于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处。百僚师师,楷兹度矩。”
  钟繇对国家大事倍加关心,当他看到战争使人口骤减后,便给曹操提议减死刑為肉刑,目的是既惩罚罪犯,又可以推动人口的增长。但没有被朝廷通过。原因是“非悦民之道”。到了文帝时,钟繇再次提及,但还未议审便遇到战事,于是只好作罢。曹睿即位,钟繇第三次上书,阐述恢復肉刑之必要,但最终被以司徒王朗為代表的反对者推翻,明帝曹睿也以吴蜀未平為由而搁置一旁,不復处理。肉刑是一种残酷的刑法,曹魏以前已不復使用,钟繇因要推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主张恢復肉刑,但毕竟它已失去了存在的歷史土壤,最终没有得以实施。
  钟繇晚年经常数日不朝,有人问他為什麼,他说:“常有好妇来,美丽非凡。”人们告诉他,这是个妖怪,你要把她杀了。后来,这个妇人又来找钟繇,不敢向前,站在门外。钟繇问她為什麼不进来,妇人说:“您想杀死我。”钟繇说:“没有的事”,说完殷勤邀请,于是妇人便进到他的屋中。钟繇想把她杀了,但是感到杀死她十分遗憾,而且又下不了手。但最终仍砍伤了她的大腿,妇人立即跑了出来,用衣中棉絮擦血,血流满路。第二天钟繇让人去沿著血跡寻找,结果找到一座大坟墓中,棺中有一个漂亮的妇人,外表容貌身体如活人一样,穿著白绸衣衫,坎肩上绣有花纹,左大腿受了伤,妇人用坎肩中之棉絮擦腿上的鲜血。
  这个故事当然纯粹是“小说家言”。
  钟繇死于魏明帝曹睿太和四年(230年),死时明帝穿孝衣凭吊,并謚之為成候,下詔赞其“功高德茂。”
  钟繇不但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重要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书法成就经常被人称颂,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说:
    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可见,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其实,钟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学。宋代陈思《书苑菁华·秦汉魏四朝用笔法》就记述了钟繇的书法成功经过,说他少年时就跟随一个叫刘胜的人学习过三年书法,后来又学习曹喜、刘德升等人的书法。因此,钟繇与任何有成就的学者一样,都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果。
  钟繇在学习书法艺术时极為用功,有时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据西晋虞喜《志林》一书载,钟繇曾发现韦诞座位上有蔡邕的练笔秘诀,便求韦诞借阅给他,但因书太珍贵,韦诞没有给他,虽经苦求,韦诞仍然是不答应借给他。于是钟繇忽然情急失态,捶胸顿足,以拳自击胸口,伤痕累累,这样大闹三日,终于昏蹶而奄奄一息,曹操马上命人急救,钟繇才太难不死,渐渐復苏。尽管如此,韦诞仍铁心一块,不理不睬,钟繇无奈,时常為此事而伤透脑筋。直到韦诞死后,钟繇才派人掘其墓而得其书,从此书法进步迅猛。这件事也是小说家们的虚构,韦诞比钟繇还晚死二十余年,钟繇怎麼能去盗韦诞的摹呢?而且,钟繇身為皇朝重臣,怎肯如此失礼?不过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钟繇為书法的提高确实作了不懈的努力。
  另据《书苑菁华》记载,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主要从蔡邕的书法技巧中掌握了写字要领。在学习过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周围地上练习。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划了个大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厕所中,竟忘记了回来。这说明了钟繇的书法艺术确实是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在苦练的同时,钟繇还十分注意向同时代人学习,如经常与曹操、邯郸淳、韦诞、孙子荆、 关枇杷等人讨论用笔方法问题。
  钟繇不但自我要求严格,对于弟子门生也同样以严要求。据说钟繇的弟子宋翼学书认真,但成效不大,钟繇当面怒斥,结果宋翼三年不敢面见老师。最后宋翼终于学有所成,名振一时。对于儿子钟会,钟繇也常常苦口婆心,百般劝诫,钟会最后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钟繇、钟会父子被人们称為“大小钟”。
  钟繇的书体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南朝刘宋时人羊欣《采古未能书人名》说:“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所谓“铭石书”,即指正楷,“章程书”即隶书(八分 书),“行押书”指行书。钟繇书法真跡到东晋时已亡佚,人们今天所见到的要麼為临摹本,要麼系偽书。一般地认為有 “五表”、“六帖”、“三碑”。
  “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叫《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这是现存钟繇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作品,但都不是钟繇的真跡。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说,《宣示表》是唐代所传王羲之临本。因王羲之亦為书法大家,所以他临摹钟繇的真跡非常成功,从中可以看到钟繇书法的情况。《宣示表》真跡据王羲之曾孙王僧虔《书录》说:
    太傅《宣示》墨跡,為丞相始兴(王导)宝爱,丧乱狼狈,犹以此表置衣带。过江后,在右军处,右军借王修,修死,其母以其子平生所爱纳诸棺中,遂不传。所传者乃右军临本。
  《调元》、《力命》、《贺捷》三表,也是后人临本,但成就亦较高。《荐季直表》可信性最强,在唐宋时期由宫中收藏,周围印有唐太宗李世民“贞观”玉璽,宋徽宗赵佶“宣和”、宋高宗赵构“绍兴”,以及清乾隆“乾隆真赏”等御印,说明它曾经由以上各帝御览。后几经辗转,毁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今仅存其影印件。
  《荐季直表》艺术成就很高,元代陆行直赞美此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為“无上太古法书,天下第一妙跡”。
  “六帖”指《墓田丙台》(简称《丙捨帖》)、《昨疏还示帖》(简称《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六帖”全部為临本,《丙捨帖》、《还示帖》,成就较高,也较接近钟 体,是上乘之作。至于《白骑帖》等四种则经多人辗转临摹,巳远离钟体。
  “三碑”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 《魏上尊号碑》、《受禪碑》,这些全為刻本,是否钟繇所作已无从考证。《乙瑛碑》有宋人张稚圭石刻记云:“后汉钟太尉书”,但此碑立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此时钟繇只有3岁,显然是误传。
  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縝密,歷代评论成就极高。梁武帝撰写了《观钟繇书法十二意》,称赞钟繇书法“巧趣精细,殆同机神”。庚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為“上品之上”,说“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鄴下之牘”。张怀瓘更将钟书列為“神品”。此外,明岑宗 旦、清刘熙载等都给以极高评价。
  作為书法家,钟繇对书法的看法也对后世產生了重大影响,其书论较零碎,散见于后世文集中。
  刘熙载《艺概·书概》云:“钟繇书法曰:‘笔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书苑菁华·秦汉魏四朝用笔法》也记载有钟繇大致相同的话说:“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以天地、天人来论述书法艺术,指书法艺术中存在的自然之气,把对自然奥妙的领悟运用于书法创作中,可以达到出神入化、赋造化之灵于笔端的境界。正因这种创造与太自然之钟灵毓秀气脉相通,故谓“非凡庸所知”。实际上,这种看法主要指书体的自然流丽,平淡真淳,多天工而少人為。以自然状书势,在书法艺术中追求自然美,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美学范畴。
  卫恆《四体书势·隶势》载钟繇语曰:“鸟跡之变,乃惟左隶,(益蜀)彼烦文,从此简易。焕若星辰,郁劳云市”,此语见于《初学记》,内容主要谈隶书的演变及其笔法。
  张彦远《法书要录》收有梁武帝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所谓十二意指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 损、巧、称。主要也是指用笔方法、间架结构等。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歷来都认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陶宗仪《书史会要》云:“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為隶,今法為楷可也。”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竟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张昶、怀素、顏真卿、黄庭坚等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之长、钟论之要。
  总之,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其他书法家



钟 会

  钟会,字士季,钟繇少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受其父影响,在书法上有独到成就,梁武帝萧衍称其书“有十二意,意多奇妙”(《古今书人优劣评》)。唐代张怀瓘《书断》赞其“书有父风,稍备筋骨,兼美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


梁 鵠

  梁鵠,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汉灵帝时,官至选部尚书。书法上,学习师宜宫的书法艺术,以善八分著称。后来依附刘表,不久归于曹操。曹操非常喜欢其书法作品,认為超过了其师。因此,每逢宫殿落成题字,均邀梁鵠书写。


曹 操

  曹操不但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书法上也有独到成就。晋代陆云给陆机的信中说:“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可见曹操亦喜欢书法,这一点也可以从他与钟繇、梁鵠的关系中看出。现在发现曹操的唯一墨跡為“袞雪”二字,这是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到汉中,经过栈道咽喉石门(今陕西褒城)时,看到河中景象所书,字刻于河水礁石上。“袞雪”二字表现了河水汹涌澎湃的流势,河水冲击石块水花四散溅出,水大石眾,犹如滚动之雪浪,故云“袞”(滚)雪”。此石现存陕西博物馆,左端书有“魏王”二小字。



韦 诞

  韦诞,事跡参本书文学部分。韦诞原官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待中,与卫覬、邯郸淳等皆因善书而有名,魏室宝器铭题等皆韦诞所书。曾师邯郸淳。


邯郸淳

  邯郸淳,事跡略见本书文学部分。善篆书,有名。卫恆《四体书势》古文序云:“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已不復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邯郸淳的书法成就很大,《魏略》言其“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可惜其墨跡早巳不传。


卫 覬

  卫覬,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少以才学著名。建安中任曹操司空掾属,累迁至尚书。魏时任侍中,与王粲等同掌礼仪制度。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成就较大。死后謚為敬侯。邯郸淳传古文后,卫覬写《尚书》,后来让邯郸淳看,邯郸淳竟没有辨别出来。到魏正始时,邯郸淳的书法消失殆 尽,但卫覬仍致力于科斗文的书法创作。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汲县百姓盗掘魏襄王墓,得到策书十余万言,其中就有敬侯卫覬之书。


胡 昭

  胡昭,字孔明,颖川(今河南禹州市)人。初避乱于冀州,袁绍征之,辞而不就,隐还乡裡。曹操為司空丞相,多次请之,胡昭无奈,只好应命见曹操,但到了之后,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仍恳求归去。曹操不得不无遗憾地说:“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胡昭便居于陆浑山中,躬耕乐 道,以经籍自娱,颇有德行于世。胡昭在书法上亦取得了较大成就,当时与邯郭淳、卫覬、韦诞并有声名。 此外,在书法艺术上较有成就者如刘德升(善行书)、刘胜(钟覬师)、孙子荆、关枇杷、师宜官(梁鵠师)、宋翼(钟覬弟子)、崔璀(蔡邕弟子)以及蔡琰等,可惜事跡多巳无考。


晋司马芳残碑

  此碑出土时仅存上半段,中裂為二,残高106厘米,残宽98厘米,正面余文15行,共142字。碑额称:“故汉司隶校尉京兆司马君之碑颂。”碑额雕蟠螭文,这种雕饰尚在由汉碑头向隋唐碑首过度阶段。就碑余文研究。為司马懿之父司马芳残碑,书体在隶楷之间,是由隶书转向楷书的过度书体,书法峻逸,在陕西地区发现晋碑仅此一石,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20: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战争年表

190年 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
   曹操攻董卓滎阳之战
   孙坚鲁阳退敌
   董卓袭王匡河阳津之战
   孙坚斩华雄阳人之战
   刘表平定荆州之战
191年 孙坚攻董卓洛阳诸陵之战
   袁绍袭孙坚阳城之战
   孙坚击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濮阳之战
   陶谦破黄巾军徐州之战
   刘焉割据益州之战
   公孙瓚破黄巾军东光之战
192年 袁绍与公孙瓚界桥之战
   公孙瓚击袁绍巨马水之战
   公孙瓚攻袁绍龙凑之战
   袁术击袁遗扬州之战
   李傕等进犯长安之战
   曹操击黑山军武阳之战
   曹操破黄巾军兗州之战
193年 曹操击袁术封丘之战
   曹操攻陶谦彭城之战
   公孙瓚灭刘虞幽州之战
   袁谭攻田楷青州之战
   袁绍攻黑山军常山之战
194年 吴景攻周昕丹阳之战
   孙策攻陆康庐江之战
195年 孙策攻刘繇曲阿之战
   孙策与太史慈神亭之战
   刘繇攻诸葛玄、笮融豫章之战
   李傕劫持帝后公卿长安之战
   李傕、郭汜攻杨奉、董承弘农之战
   袁绍攻臧洪东郡之战
   鲜于辅攻公孙瓚鲍丘之战
   曹操攻吕布定陶之战
196年 吕布袭刘备下邳之战
   郝萌袭吕布徐州之战
   孙策攻王朗会稽之战
   曹操攻杨奉梁县之战
   曹操灭何义黄巾军之战
197年 曹操攻张绣淯水之战
   曹操攻袁术蘄阳之战
   曹操攻张绣湖阳之战
   吕范、徐逸攻陈瑀海西之战
   吕布破袁术下邳之战
   袁术灭陈王刘宠淮阳之战
   吕布攻臧霸莒城之战
198年 袁绍灭公孙瓚易京之战
   段煨灭李傕关中之战
   曹操攻张绣穰城之战
   曹操灭吕布下邳之战
199年 曹操灭眭固射犬之战
   刘岱攻刘备小沛之战
   孙策袭刘勋皖城之战
   孙策攻黄祖沙羡之战
   孙策平邹佗、严白虎之战
200年 策攻陈登丹徒遇害之战
   刘表破张懌长沙之战
   刘馥平定扬州之战
   张鲁据汉中之战
   刘璋平赵韙益州之战
   孙权灭李术皖城之战
   曹操破刘备徐州之战
   曹操斩顏良白马之战
   曹仁攻刘备汝、颖之战
   蔡阳攻刘备汝南之战
   曹操夜袭乌巢之战
201年 曹操破袁绍仓亭之战
202年 钟繇击郭援平阳之战
203年 贺齐平建安之战
   袁谭与袁尚之战
   曹操攻袁谭袁尚黎阳、鄴城之战
204年 曹操攻袁尚鄴城之战
   曹操灭袁谭南皮之战
   孙权平媯览戴员丹阳之战
   孙权平山越之战
205年 杜畿灭卫固定河东之战
   曹操平定幽州之战
   曹操灭高斡壶关之战
206年 乐进李典破管承长广之战
   于禁平昌豨东海之战
   雍州兵讨张猛之战
207年 孙权攻黄祖江夏之战
   曹操攻乌桓白狼山之战
208年 孙权灭黄祖夏口之战
   曹操灭刘表襄阳之战
   曹操破刘备当阳之战
   赤壁之战
209年 周瑜攻曹仁江陵之战
   孙权围攻合肥之战
   张昭攻当涂之战
   贺齐攻陈僕黟、歙之战
   张辽平陈兰、梅成六安之战
210年 步騭灭吴巨交州之战
211年 曹操破马超渭南之战
   刘备灭刘璋取益州之战
212年 曹丕攻田银苏伯之战
213年 曹操攻孙权濡须口之战
   马超攻韦康冀城之战
214年 夏侯渊攻马超祁山之战
   诸葛亮入川之战
   夏侯渊灭宋建陇抑?   孙权攻占皖城之战
   夏侯渊攻韩遂长离之战
   霍峻守葭萌城之战
215年 曹操破竇茂灭韩遂河池之战
   张飞攻张郃巴西之战
   赵儼平吕并陈仓之战
   曹操攻张鲁阳平之战
   孙权围合肥之战
217年 陆逊击费栈丹阳之战
   孙权与曹操第二次濡须口之战
218年 王必平耿纪许昌之战
   曹洪破吴兰下辨之战
   曹彰击乌桓代郡之战
   曹仁破侯音宛城之战
   李严平定马秦、高定之战
   刘备攻取汉中之战
219年 刘封、孟达攻申耽上庸之战
   樊城之战
   吕蒙袭关羽江陵之战

220年 孟达攻刘封上庸之战
   苏则平定河西之乱
221年 张既平定河西之战
222年 夷陵之战
   杨洪平黄元叛蜀之战
   曹丕首征东吴之战
   曹休与吕范洞口之战
223年 曹仁与朱恆濡须口之战
   张郃攻占江陵中洲之战
   曹真与朱然江陵之战
   贺齐取蘄春之战
224年 田豫击鲜卑軻比能之战
   曹丕攻广陵之战
225年 任福平蔡方、唐咨之战
   诸葛亮平南中之战
   周魴攻彭綺鄱阳之战
226年 泪饭交趾之战
   孙权攻魏之战
   诸葛瑾攻襄阳之战
227年 张嶷平张慕之战
228年 曹真破赵云之战
   孟达反魏之战
   诸葛亮攻魏街亭之战
229年 葛亮攻魏陈仓之战
   诸葛亮攻魏武都、阴平之战
   魏与吴石亭之战
230年 曹真攻蜀汉中之战
   潘浚、吕岱平武陵蛮之战
   满宠守合肥之战
231年 布袭王凌阜陵之战
   诸葛亮攻魏上邽之战
232年 魏与吴成山之战
   魏与吴庐江之战
   魏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233年 马忠平南夷之战
   魏击鲜卑楼烦之战
   吴攻魏合肥新城之战
234年 诸葛亮攻魏五丈原之战
   杨仪杀魏延之战
   诸葛恪平山越
   吕岱平李桓、罗厉庐陵之战
237年 陆逊平彭旦鄱阳之战
   毋丘俭攻公孙渊辽东之战
   陆逊平吴遽豫章、庐陵之战
238年 司马懿平公孙渊辽东之战
239年 羊衠袭辽东之战
   吕岱平廖式交州之战
240年 张嶷平越雋之战
241年 吴攻魏芍陂、樊城之战
243年 吴袭六安之战
244年 曹爽攻蜀汉中之战
246年 吴攻魏柤中之战
   毋丘俭攻高句丽之战
246年 姜维平汶山夷之战
247年 姜维攻魏洮西之战
248年 邓芝攻涪陵夷之战
   陆胤平交趾、九真夷之战
249年 姜维攻曲城之战
   姜维攻西平之战
250年 魏与吴江陵之战
   吴败文钦之战
251年 王基、州泰击吴之战
252年 魏与吴东兴之战
253年 吴、蜀攻魏南安、合肥之战
254年 姜维攻临洮、陇西之战
255年 司马师平毋丘俭、文钦之战
   孙峻攻寿春之战
   姜维攻狄道之战
256年 文钦、吕据攻魏之战
   姜维攻段谷之战
257年 姜维攻芒水之战
   司马昭破诸葛诞寿春之战
   魏平高显县民之战
   吴平三郡起义之战
260年 成济杀魏曹髦之战
262年 姜维攻邓艾洮阳之战
263年 曹魏灭蜀之战
   吴平吕兴交趾之战
   钟离牧平武陵之战
264年 罗宪抗吴永安之战
   王稚攻吴句章之战
   钟会、姜维反魏成都之战
266年 堂施起义军之战
268年 吴攻江夏之战
   杨稷破刘俊交州之战
   晋与吴合肥之战
270年 晋攻鲜卑万斛堆之战
   吴晋涡口之战
271年 青山之战
   吴攻晋交趾等郡之战
   匈奴刘猛攻并州之战
272年 晋攻匈奴刘猛之战
   陆抗平西陵之战
   王睿平定张弘之战
   杨欣讨宋质之战
273年 吴晋戈阳之战
274年 吴镇压奚熙之乱
   晋反击凉州胡之战
   晋攻吴枳裡之战
   吴攻晋江夏之战
275年 晋攻鲜卑之战
276年 胡奋击并州胡之战
   晋攻鲜卑之战
   鲜卑攻晋边之战
   杨欣讨令狐宏之战
277年 文鸯破鲜卑之战
   吴晋江夏之战
278年 晋与鲜卑武威之战
   晋吴皖城之战
   晋吴西陵之战
279年 吴攻郭马之战
   马隆收復凉州之战
280年 晋灭吴之战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2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播啊........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23: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发这么长吗{:5_122:}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0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好长~~~~~~~~~~~~~~~~~~~~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11:2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回复 鲜花 砖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4-11-21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