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万人之上的皇帝是全国最好的岗位,按照现代观点,皇帝这个职位属于公务员中的EST——最高级。当皇帝不仅权力大,想干啥就干啥,想办谁就办谁,而且福利待遇好,什么住房啊,交通工具啊,统统不在话下,而且还发老婆和美女,天下美女尽着自己挑选。 尽管皇帝是个最肥最美的差事,由于定编很少,全国只有一个,因此一般人干不上,很多人连想也不敢想。自古以来,能得到这个职位,有三种途径和办法:一是靠造反夺取,这多少有点竞争上岗的意思;二是依靠世袭上岗,这有点靠关系的意思;三是搞宫廷政变,这基本上属于不正当竞争。 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途径和办法?基本上没有,但历史上有一个特例,那就是西汉末年的王莽。他获得这个职位,既不是靠造反得到,也不是依靠世袭,更不是靠发动宫廷政变,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被“民主推荐”上来的,属于“民选皇帝”。遗憾地是这位皇帝经验不足,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之一。 与其他皇帝相比,王莽毕竟是皇帝中的一个异数,他经历独特,思想和行为有别于其他,他的成功与失败,他人性中的A面和B面,他的伟大理想和残酷现实,形成一对对特殊的矛盾,令人深思。
回顾王莽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饱受世态炎凉,把仇恨埋在心底里;第二阶段,努力做道德模范,千方百计攒人品;第三阶段,利用自身优势,攀上权力高峰;第四阶段,推进伟大理想,最终身败名裂。 王莽是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经受了多种严峻考验登上皇帝宝座,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上任之后,王莽并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得失,或想法巩固自己的政权和统治,或者十分贪婪地敛取钱财,或许王莽想,既然我是最高级的公务员,就应该为老百姓办些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王莽实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当初所有的努力,他年轻时的刻苦,他克己复礼塑造道德标杆形象,他一步步谋取最高权力,似乎都是为了改善像最初时代的他一样的普通百姓的疾苦。或许当年他那样做的时候,不排除他想当大官的野心,当个人野心和伟大的理想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人们有理由对他的行为给予认可。 王莽当上皇帝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行“新政”,也就是现在意义上的改革。因为,他深深地意识到,当时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造成了诸多百姓的生活窘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他像先行者一样,认真研究古代制度和当今现实,拿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试图将汉朝这个垂死的帝国,引向“民富国强”的全新时代。 首先,他恢复上古时代的井田制,均分天下土地。这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可以说是天大的福音。从中可以看出,王莽虽然不属于造反的农民英雄,但是他的政治理想和要达到的目的几无二致,他不过是想通过一种和平的方式,通过努力夺取政权,然后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 其次,他禁止买卖奴隶。他认为,“天地之性人最贵”。这一主张,不仅突破了奴隶思想、封建思想,而且带有现代资本主义思想,甚至还带有人文关怀的意思。可见他的思想和理想是多么超前。同时,他对朝廷中的所有“公务员”都取消固定工资制,实行按考核结果拿浮动工资;他还严惩贪官污吏,建立重奖举报制度。 应该说,王莽的这些思想和措施都是很好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也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可是,最终他却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最可悲的是,直到王莽将要碎尸街头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究竟出在哪里,自己究竟失败在哪里。 表面上看,王莽的失败,是由于他的改革措施,他的所谓“新政”触动了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从而遭到了他们的抵制和反对;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他的伟大理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形成的不可调和的巨大差距和尖锐矛盾。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相对于唯心主义是一个巨大进步,但到了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引申到社会历史领域,相对于机械唯物主义是一个巨大进步,但到了对人的本质属性的研究上,疑似再次陷入唯心主义。王莽自己做道德模范,这没人反对,而且还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但要求其他人也像他一样,那是根本行不通的。 当了皇帝的王莽,可以不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但是为了普通百姓的利益去触动官僚阶层的利益,是万万不成的。因为,王莽是道德模范,其他人不想做道德模范,人家只想捍卫和维系自己利益。这就是理论和现实的差距,也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有人说,年轻时代的王莽,文化上早熟,但是他当上皇帝后的作为显示他不仅政治上不成熟,实际上文化上也不成熟。因为,他根本不了解人的本质属性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价值观念。 王莽追求伟大理想很快以失败而告终,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不细嘴嚼,无以体味其中的辛酸和滋味。克己复礼,是孔老夫子提出的政治主张,然而,真正身体力行,将其发挥和实践到极致的,是西汉末年这个叫王莽的人。他以特立独行的姿态,在一片没文化没礼仪的环境里,塑造一个古代谦谦君子的形象。 他对母亲万般孝顺,对哥哥的孩子,比对自己的孩子还好;他虽然自己并不富裕,但是积极主动地开展慈善捐助事业,经常周济别人。每当外出,或者去见老师朋友,他都先沐浴全身,穿着正装出门。走在路上,只要对面来人,他都躲在一边,躬身行礼,直到路人过去。这一切,看似容易,但当把他们做到极致,而且不管别人如何议论,依然长年坚持,是怎样一种难能可贵? 为了得到大司马王凤的信任,在其瘫痪在床期间,王莽主动前来,担负起护士+儿女的责任。熬药、喂饭,端屎端尿,尽心尽力,长年如一日。当他威望日升,权力日大,人们最初推举他为皇帝的时候,他竭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再推辞,让人看不出任何虚心假意。更让一般人做不到的是,为了他的伟大理想,他顶住妻子几度昏死的请求,大义灭亲,令犯法的儿子自杀谢罪。 他这样做了,而且义无反顾。那么,又是什么东西,让他做得如此心甘情愿,如此执着不渝呢? 王莽本是大司马的侄子,虽然因为父亲早逝,没有得到皇上的封赏,但依靠“政府救济金”,和母亲一起维生,也还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然而,最终导致他走上看似成功,实际上却是不归的道路,一切的都来自于他童年的经历和记忆,全因为他作为一个社会意义上完整的人而被他人轻视。换句现在最时髦的话说,叫做活得没有“尊严”。 在王莽童年的记忆里,有两件事情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其一是那年春节,他用母亲全年的收入换来的一坛名酒,去见时任大司马的叔叔,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其二是他在路边走,却被自己叔兄弟们飞扬跋扈的车马撞到路边。这给他的人生造成最初的印记,从而决定了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当初王莽没有遭遇这种歧视,如果担任大司马的叔叔善待他的到访,如果他的叔兄弟们对他情同手足,可以想见,他就不会成为这样一个王莽,多年之后,也就不会发生逼死自己亲生儿子,最终自己也暴死街头的悲剧。 短命皇帝王莽的人生之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即便如何世态炎凉,即便个人尊严遭到怎样的伤害,也不要把仇恨的种子埋在心底,使自己的心理变得表面和善实际孤僻,让自己脱离正常人的生活走向另一个极致,去追求所谓“匡扶天下”的虚幻理想!因为,那无疑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