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5|回复: 0

道非身外更何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5 0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读唐诗,看到一首杜牧所写的《登九峰楼寄张枯》,诗云: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候。
  这是一首酬赠友人的诗。唐长庆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当时颇负盛名的张枯和徐凝两位才子请他举荐去长安应进士试。自居易出题面试,荐徐而屈张,使得张祜大为难堪。由于张枯是杜牧的朋友,事后杜牧得知此事,也大为愤慨,后来张祜到池州探望杜牧,二人别后,杜牧写下了这首七律诗,把自己对白居易的不满和对张祜的同情、慰勉及敬重,都很巧妙而有力地表现了出来。
  诗的首联用逆挽法,将登楼眺望聆听角声与不由自主百感交集的因果关系倒闭,加强了感慨的力度。颔联说绵绵青山就似我无尽的思念,萋萋芳草牵动我的离愁别恨不知哪年才能罢休!托物寄情,感人至深。颈联以富有哲理趣味的话语宽慰友人:睫毛就在眼前却看不见(喻排斥张祜的人浅陋没有见识);大道本在自身无需外求(赞美张祜的高尚品格)。尾联再做感叹“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大开大合,酣畅淋漓,将张祜的清高豁达椎崇到无以复加的境界,又将自己的满腔情绪一泻千里。
  整首诗寓意深长,尤其是“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一句所蕴涌的哲理更是远远超出了诗歌的文本意义。“睫在眼前长不见”启示我们: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最接近的、最熟悉的东西也会是最陌生的、最不易理解的;“道非身外更何求”启示我们:真正的才学在自身,而不在外人如何看待,不能因为别人的某种观点而轻视了自己。
  更确切地说“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一句其实是句禅语,其中蕴含很深刻的禅意。
  禅宗有个故事说:某人志在学佛.辞别父母,独自远到四川拜访无际菩萨,路上这人遇到一个和尚,和尚对他说: “你找菩萨,还不如找佛。”这个人大惑不解,问:“佛在哪里?”和尚说:“你快回家去。有人会披着毯子,反穿鞋子,开门迎接你,那人就是佛。”这个人依和尚的话.打道回府。到家已是后半夜了,他的母亲听到儿子叫门,高兴得来不及穿衣,就披着毯子出来开门,连鞋也穿反了。
  试想想我们平时.在得到别人给的—点好处或者帮助的时候,是不是满心的欢喜和感激,但是倘若这个帮助和付出的人是我们自己的母亲,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吗?可能很多的人都觉理所当然,即使她为我们付出一切,辛苦到老也以为是应该的。还有的人可能根本就感觉不到母亲的爱护和辛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再说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比如夫妻间常见的话语“七年之痒”,说是夫妻结婚七年之后就会进入—个相对的平淡无味、不痛不痒的阶段,这个时候,彼此在一起呆的时间够长,相互之间能够展现给对方的新鲜感也已经消失,对于曾经吸引自己的对方的长处和优点也已经出现“审美疲劳”,看不到或者习以为常,常常是离婚之后,才慢慢又重新回忆起那些被忽略掉的好来。这就是“睫在眼前长不见”,而禅宗也常常以这个故事来告诫那些成天烧香拜佛到处赶场求道的人,所谓禅的境界,其实就是一个人率真天然的本性,它就如同你的睫毛—样,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只是你没有注意罢了。
  而早期的禅师如慧思禅师就曾向大众开示:“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奠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其意是说禅道只有向自己内心去求索,性海道源就在自己身上,也就是存在每个人白己的心中。因此,只有向自身求索。而不能在自身之外寻找;向外是找不到的,纵然找到一点东西,也是不真实的。
  北禅创始人神秀禅师虽然主张渐修成佛。但他同样强调修悟自身的清净本心。他曾做一首偈语告诫弟子: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法华经》上记载:有个小孩离开父亲,四处流浪,多年以后,父亲宴请宾客,席间来了一个乞丐,父亲仔细打量之后,认出就是自己的儿子。而这乞丐却认不出父亲,依然四处流浪。后来父亲设法找回儿子,用尽办法让他认识到自身就有无数财富,不必再到处流浪乞讨为生。佛教用这个舍父逃走的儿子,比喻那些不明白佛就在自己身边这一道理的芸芸众生。而神秀禅师也认为心佛一体,佛就是自己的心,求佛也只能在自己心中去找。这种观念与南禅是一致的——慧能偈云:“见自性清净,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
  在《论语》中,孔子的学生曾经以为孔子没有把最高的“道”传给他们,孔子针对这一观点说了这么一番自我表白的话: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二子者,是丘也。”大意是:你们认为我有所隐瞒吗?我从没有隐瞒什么啊。我孔丘日常的言行不是都展现给你们看了吗?正如《菜根谭)中所言: “文章极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孔子的品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极处,所以他无须再有什么特别的不同的地方来显示自己,只是把这些道德修养融入平常的一言一行,给他的弟子做着示范,让他们从中去学习,这就是一种本然天成的教学。
  禅宗一向倡导人们“从自家身上讨道理”,即从日常平实的生活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因为“平常心是道。”龙潭崇信禅师,出家前本是个卖饼人家的孩子,后来皈依佛门,拜天皇道悟禅师为师。一天,他对道悟说: “从我来了以后,老师您一直没有给我指示心法的要点(心法即佛法),这是怎么回事?”道悟说: “自从你来了以后,我时时刻刻都在为你指示心要。你端茶来,我就接过来喝下;你送饭来,我就收了吃下。这些不就是为你指示心法要点吗?”崇信听了豁然明白:佛法就在率真自然的日常生活中。道悟接着告诫崇信:持守佛法的途径,就在于“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一个人只要尽自己的真心坦然不拘地生活,就能够体悟出自身的价值,不必刻意向外寻求,正如北宋清满禅师所说:“堪作粱的作梁,堪作柱的作柱。”
  可见,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同样都认为“道非身外更何求”,其中旨趣真是殊途同归。这就要求人们不要外骛旁求,而是要抛开一切杂念,反观自心,直澈心源。唯有如此,才能珍惜眼前真实的生活,用自己的本心自自然然地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人事,也就能进入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美好境界。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4-11-23 19: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