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黄帝、尧舜禹都是伏羲后裔。他是一位最早的社会管理者,更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家。作为人文始祖,传说他和女娲一起创造了人,作为科学家,他观天文,定历法,画八卦和64卦制规和矩,该历法发展为我国的农历,沿用至今。八卦和64卦系列集天文、数学、阴阳于一炉,逐渐发展成为易经,列于《法》、《书》、《礼》、《乐》、《春秋》之先,居六经之首,其崇高地位,它书莫及。他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发明了网罟,指导农耕和渔猎。以佃以渔。他和女娲一起发明了作圆和画方的工具——规和矩。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人称他是建立社会秩序的王。在后期的传说中,伏羲被神化了,成了东方之神,昊天大帝。人们不禁要问他到底生在哪里?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楚帛书·乙篇》是伏羲身世最明确的记载。帛书说:“曰故风峪伏羲,出自雷泽大人迹。”《路史·太昊纪》:“伏羲母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尝暨叔匿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铨之,意有新动,因生伏羲”。意思是说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是风峪部落的女首领,她在做姑娘的时候和她的族叔(伏羲的舅姥爷)领着她的族人在汾河畔放牧,在这里结识了雷泽氏酋长,华胥是在水草丰茂的汾河边踏着这个男子汉的大脚印青春发动,心有所感,向浓密的草丛走去。云雨交和,从此就怀孕了,后来就生下了伏羲。 这两段重要的文献中提到了若干地名均与太原有关,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风峪”是伏羲的故土。伏羲姓风。风峪位于今太原市晋源镇西峪口,在太山之南,龙山之北的两山之间,中为风峪内河。出峪口地名乱石滩,相传为远古石头城之废墟。在风峪曾发现旧石器晚期遗址,1980年6月调查中,在地表共采集石制品10件,其中石核6件,石片64件,圆头刮削器10件,尖壮器3件,均为旧石器晚期遗物。山沟北部山梁上还有原古生殖器崇拜的岩画和雕塑的遗迹。 “雷泽”在古冀洲。古冀洲首府即太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舜者各曰重华,冀洲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可见雷泽在冀洲)而《禹贡》”“冀洲之域领五府、十九洲,七十八县,首府太原,号曰晋阳”。至于《路史》中提到的“汾”,《说文解字》:“汾水,出太原晋阳山,西南入河,从水分声,或曰出汾阳北山。”这是确指山西汾河再无它义。汾河在太原境内贯穿南北,伏羲在此出生。
伏羲的母亲为华胥氏,父亲为雷泽氏。华:从草从毕。草为木(故伏羲为木德王;毕为天上“星宿”,为雨神。胥:从正从月,为司月族,观星辰,正月律,定历法之族。据《易经》:华、月方位为西,雷泽方位在东。在这里《易经》的论述,《路史》的传说与实际地名的位置关系,完全印合。 顺便提一下,华是野生麦,即莜麦,燕麦之属。山西是野生麦的故乡,当时华胥族已知种植麦和黍等五谷。故风峪又称风谷。另外,因有正月,可知当时已有十二月建,十二地支,一年十二个月。例如其后人“嫦娥奔月”就是对月亮观察和周年关系的一次天文历法大总结。本文不赘述。 除了伏羲的身世,还有若干关于他的其它活动的记载也都与古太原地名及现存的上古遗迹有关。 伏羲与龙。《左传》“太昊氏以龙纪,故龙师而龙名”。然而什么是龙?《尔雅翼·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闻一多在《伏羲考》中说:“龙是一种图腾,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融合了许多它族图腾。形成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生机勃勃、团结向上,活灵活现的龙。他表明早期由氏族,胞族向民族的发展,标志着民族的形成,它是图腾融合的最高产物。是向心力、凝聚力、团结、和谐、共存、共荣、高尚精神的体现。它代表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是当时民族发展中改革开放的产物。 闻一多说:“龙图腾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图腾。而伏羲正是人首蛇身图腾氏族的首领。他对龙图腾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伏羲故乡的太原,始名龙城。城西有龙山为伏羲观天象制八卦之所。 系辞曰:“古之伏羲氏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于是始作八卦”。太原龙山之龙观、古名昊天观,昊天为伏羲之名。《永乐大典·太原府志》:“昊天观在县西龙山之顶”。今天,古昊天观遗址,院中有唐槐两株。观前门两侧有上古柏树两株(一公一母),柏树应是古时建昊天观或修昊天观所载,年代十分久远。 伏羲仰观俯察,创造出八种神秘的符号,代表着天地自然和人及一切事物的演变。称之为八卦。(八卦是华夏族书写文字的起源)。伏羲用八卦演示自然界和人的变化规律,制定了人类社会的法则和规范,伏羲以八卦制天下,天下伏而开化。故名伏羲。易曰:乾坤屯蒙,太原县西有蒙山、开化寺。启蒙开化之义。 作为龙图腾的实物遗存,需要提到太山龙泉寺。 太山位于风峪沟北,黄帝合鬼神之所,《韩子》:“黄帝合鬼神于西太山上,驾象车,交六龙,毕方并馆,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乃作清角之乐。”是黄帝代神农后,合鬼神封禅于西太山的壮观场面。太山在今太原市晋源区西三公里处。 龙泉寺始名昊天祠。太昊、昊天均为伏羲之名。祠为宗祠。是黄帝等伏羲后人祭祠伏羲的宗祠。寺北山岗前有古洞,名老虎洞。(按伏羲风姓从龙、从虎、易曰:云从龙,风从虎)。 明嘉靖《太原县志》载:“太山有龙池”牞“龙泉池”在太山寺东,池后有龙宫。龙池水从石雕龙嘴流出,水清甘甜。饮之长寿。池前东南有古柏一株,形如飞龙。古柏年代十分久远。 龙泉寺内立一巨碑,半在地下,地上字迹已不可辨,碑额上雕两条螭龙,龙身在碑顶互相缠绕,头在两旁各向一边,龙腹部下生出小龙。巨碑顶部中央一轮红日由两龙之手擎天托起。(此为伏羲、女娲之像,与各地出土的伏羲女娲绢画、帛画、石刻等纹相似)碑背面石纹印迹清晰似龙身俯仰、龙鳞有序,整个石碑栩栩如生。像在讲述万年的沧桑。 由此可知,太原始名龙城,源于伏羲时代,与伏羲龙、中华龙同时产生。
来源: 太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