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保密
UID72077
库银 枚
好友
积分98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注册时间2011-12-29
|
阅读世界历史就可以发现,公元前3世纪应该是属于中国人的。在亚历山大帝国之后,罗马帝国之前,中国第一个皇帝创建的大秦帝国赫然出现在地球的东方。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魂牵梦绕的历史。
2000多年过去了,真相慢慢地消逝在时间的长河当中。历史像沙漠中的动物尸体,逐渐被沙尘“风干”和掩埋。大秦帝国不再生动、不再有血有肉,那些渴望感知祖先“形象”的人只能在想像中接近历史的“幽灵”。
1974年,当秦始皇的兵马俑被发现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为之激动。我们终于有机会“直面”历史,“触摸”活生生的历史。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似乎正在穿过一层层的迷雾,向我们走来。
2000年的冬天,在陕西西安的兵马俑博物馆,站在成千上万的兵马俑面前,时间和空间很容易错位,这些雕塑将时间“定格”、将空间“凝固”。人们能够感觉到历史正在“呼吸”。
2000多年前,是什么力量塑造了这支创造了历史的军队?博物馆中秦军的武器制作精良,至今熠熠生辉。青铜剑的造型是独一无二的;青铜箭头的外形轮廓,竟然与今天的步枪子弹完全相同……我几乎每天都处在亢奋当中。那些兵马俑、那些青铜武器,它们令我震惊、令我感动!我知道,就在它们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帝国的秘密,隐藏着一个不能被遗忘的时代……
浏览了几乎所有与“秦”有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拜读了能够找到的大量秦史专著和论文……沿着当年秦人留下的足迹,我跑遍了中国的14个省和自治区,造访了几乎所有的秦人遗址,参观了100多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接触了上万件秦以及秦时期的文物……行程将近10万公里。历史之迷在层层揭开。
王者之师
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道也。
——吕尚《六韬》
4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大地。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中华民族第一个国家夏诞生了。500多年后,商取代了夏。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又征服了天下。为了统治广袤的国土,周人实行分封制,把贵族和宗亲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以屏蔽周王室。这样一代代分封下去,周天子脚下就出现了众多的国中之国。从此,这些属国之间就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战争。
直到公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方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在10年的时间里,他们吞并了视野所及的所有的国家和部落。就是这支军队,最终结束了500多年的战乱,在中国第一次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帝国。
这是一支创造了历史的军队。然而,多年以来,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它真实的形象一直模糊不清。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里?它靠什么建立了空前的丰功伟业?
地下军团
——中国始皇帝的军队
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千百年来,它只是在人们的想像中存在。直到有一天,几个陕西农民的意外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
1974年,干旱袭击了陕西省临潼县的西扬村。焦虑的村民希望地下水能够拯救他们枯萎的庄稼。几个村民将打井的地点选在一片石榴树林里。3月份的一个黄昏,井水并没有看到,从地下五六米深的地方却挖出了一个真人一样的陶土人头。发现陶俑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考古工作者取代了当地的农民,就在这个打井的地方,专业的发掘开始了。
随考古队第一批来到这里的袁仲一说:“我们来的时候,领导曾跟我们说,你们到那儿挖去,大概一个礼拜到十天左右就把它挖完了。”
小小的井口被挖成了巨大的土坑,但是,真人一般的陶俑仍旧不断地在土层中出现。在现场的考古学家们断定,这是一个古代的陪葬坑,可是当时有谁能知道,他们几十天的挖掘,仅仅是冰山的一角。
如果是个陪葬坑,它就该有一定的范围,于是考古学家们就找它的边。但是,一连几天就是找不到。这令考古学家们很奇怪:陪葬坑怎么会有没边的呢?
最终的探测结果表明,这是一个空前巨大的陪葬坑,它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东西长达200余米,南北宽超过了60米。由几个打井的农民开始,20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就此拉开了序幕。
考古学家们发现,这是一个大型的兵马俑坑,面积达到1.4万多平方米,像这样大的陪葬坑,在中国从来没有发现过,在世界上也没有发现过这么大的陪葬坑。
陪葬坑中一些武士模样的雕塑当初都是站立的姿势。1974年,展现在考古人员面前的,是一具具倒塌的身体,残破的头颅,断裂的手臂,在这个巨大的俑坑中到处都是。很明显,它们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
根据已经出土的密度推算,在这个兵马俑坑,大约有陶俑陶马6000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残破的兵马俑开始接受精心的修补,它们当初的面貌开始恢复。一个、两个、三个,一个个陶俑重新站了起来。他们的大小和真人一模一样,清一色都是战士的装束,身着铠甲和战袍,像军队一般,排列得整整齐齐,肃立在一道道隔墙之间。
陪葬坑中还挺立着几百匹战马,它们昂首嘶鸣的状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雷霆万钧的战场。在战马的身边,古代战车的痕迹清晰可辨,木制的战车完全朽烂了,车体的轮廓却保留了下来。
几十辆战车,几百匹战马,几千名战士,在20世纪70年代,排列在考古专家面前的俨然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
关于这个俑坑的存在,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也没有任何传说透露过一丝线索。他们是谁的军队?这个陪葬坑的主人又是谁呢?关中平原是秦汉至唐代的帝王谷,在俑坑西边的地平线上,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土堆,那是秦帝国的缔造者秦始皇的陵墓。
俑坑距秦始皇陵1.5公里,虽然比较远,但周围再没有其它的墓葬,于是专家们初步判断,它是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
这样壮观的陪葬坑似乎也只能是气度非凡的始皇帝的作品。对于考古学家而言,推断最终是否成立还需要更为直接的证据。挖掘在进行,考古人员从泥土中又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兵器。仔细清理以后,兵器表面上显露出一些文字。
在一只铍上刻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非常相似,念作 “寺工”。史书记载,寺工正是秦始皇设立的主管兵器生产的国家机构。在一只戈上,专家们找到了更加确凿的证据,戈上右边的文字是:“五年相邦吕不韦造”。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丞相,他的职责之一就是负责秦国的兵器生产。
兵器上面的文字,有秦始皇的纪年。秦始皇四年,五年,七年,还有十六年,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这些都是秦始皇的纪年。
毫无疑问,这些兵器都是在秦始皇时期铸造,在秦始皇死后作为陪葬品被埋入了地下。站在这些大若真人的陶俑面前,我们似乎看到了那支被历史的迷雾笼罩、消失了2000多年的无敌军队。突然间,司马迁笔下模糊的秦军形象,一下子就变得具体、清晰起来,那分明就是驰骋疆场的步兵、骑兵、车兵、弩兵……
1975年,整个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秦始皇兵马俑身上。许多媒体都把发现兵马俑的消息登在头版。各国元首和政要纷纷来到陕西,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古代中国军队的面目。无一例外,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越过太平洋,秦俑登上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国家地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第一个皇帝的军队:不可思议的大发现》。但是,对于秦军的认识,美国人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在残暴和野蛮上面。
真相需要真正的学者用科学的态度一点一点去揭示。兵马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像袁仲一这样一批考古学家的生活。发现的惊喜和激动很快就过去了。考古学家们开始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开这些活生生的雕塑带来的一个接一个的谜团。
这些兵马俑战士不但一人一个模样,他们的装束也明显不同。有的士兵戴着小帽,有的士兵却仅仅梳着发髻,这种差异意味着什么呢?一些戴着板状帽子的似乎是军官,可他们究竟属于哪个级别?难道2000年前的秦军就已经有了严格的军衔制度吗?
观察整个俑坑,6000名将士井然有序。他们的排列方法是随意而为还是有什么含义?这些陶土战士能否揭示古代中国谜一样的阵法和战法?一连串的问题都没有答案。
继第一个俑坑之后,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陪葬坑,它至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黄土。研究人员制作了由上千张照片拼凑而成的俯视图,通过电脑模拟,可以看到地下的壮观景象。
坑的东北角是弩兵。弩是古代战场上最为精准的武器。长平之战,赵军统帅就是被秦弩兵所杀。秦弩兵的威力能从这儿得到揭示吗?
坑的南边是一支独立的战车部队,这是一个从不为人所知的兵种,长平战场上秦军神秘的轻兵会不会就是这些车兵呢?
紧接着车兵的是骑兵,他们四骑一组,井然有序。这就是司马迁笔下截断赵军粮道的秦骑兵吗?
这些战士的动作表明,他们曾紧握着各自的兵器。由于年代久远,兵器的木制部分已经腐烂,金属部分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兵马俑坑总共出土了4万多件兵器,但这些兵器基本上都是青铜铸造。这个现象令考古学家大惑不解。
根据书上记载及一些考古资料来看,战国晚期的时候,铁兵器已经出现了,但兵马俑坑发现的却都是青铜兵器。有些历史学家据此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秦军装备的是落后的兵器。
根据常识,铁兵器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青铜兵器。装备着落后的青铜兵器的秦军怎么可能战无不胜呢?
在人类历史上,落后文明征服先进文明并不罕见。秦军,这支创造了历史的军队,难道真的是装备落后,仅仅靠残暴和野蛮统一了中国吗? 真相将随着兵马俑的发现得到一步一步的揭示。
荆轲饮恨
——青铜秦剑的魅力
中国先秦时代是青铜器的鼎盛时代,在更早以前,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出现铜的冶炼。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都有铜的使用痕迹,考古学家根据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文化遗迹的发掘,发现夏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二里头发现的“乳钉纹平底爵”,是采用铜、锡、铅三种元素的合金制造青铜器,只有约0.1厘米厚,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发现比它更精美的青铜器,“乳钉纹平底爵”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商、周时代,中原地区青铜的冶炼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司母戊大方鼎”连耳高137厘米,重达875公斤。商、周时期的铜器主要是青铜器,青铜是红铜、锡和铅的合金,熔点在700-900℃之间,比铁耐磨且容易铸造,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
当时人们使用不同的铜锡配比,来制造种类繁多的铜器。据《周礼·考工记》记载,铜有六种不同的配比分别对应六种不同的用途: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锡含量的多寡,决定了青铜制品的硬度和强度,锡越多,青铜制品就越硬,但也变得更脆。难能可贵的是这六种不同的配比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非常科学的。
青铜兵器的生产与制作在睿智的工匠手中逐渐达到了顶峰,1965年在湖北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上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鸟篆铭文,剑身用菱形花纹装饰,剑格处则镶嵌有蓝色琉璃和绿松石,虽然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但仍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一剑割去,十余层纸瞬间即裂。在商、周时代,青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比而言,当时铁的应用则狭窄得多了。当时的人显然已经意识到铁比铜锋利,只是没有寻找到更好的制铁方法。纯铁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存在的,因为铁极易氧化,只有铁镍合金才不易腐朽,而在陨铁中则含有镍,这使人类利用陨铁成为可能。
3500年前,古埃及人学会了利用陨铁。中国人也很早就学会使用陨铁,在1972年10月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现一件铁刃铜钺。据科学家考证,这件铜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前制成,其成分即是由陨铁构成。但是自然形成的陨铁数量实在太少,使铁的应用无法普遍。
人类慢慢才学会了冶炼铁。铁矿石在1000℃左右被还原变软,沉在冶炼炉底,得到的就是熟铁。铁块比较柔软,类似海绵样,含有许多杂质,必须要经过锻打才行。这种“海绵铁”产量很低,而且得到的铁器还不够坚固。古代波斯的铁兵器就是被如此打造出来的。
中国人的智慧在制铁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发明了皮囊鼓风技术,使铁的冶炼温度提高了200℃,得到了杂质更少的液态铁水,冷却后就是生铁。这种使用了高温液体还原法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铁的质量和产量。生铁硬度比熟铁高,但比较脆,不适于展接和锻接,而适于用铸范,可以浇铸成各种铁器。
中国的先民们的冶铁遗迹大量存在,在河南省的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2000多年前,这一带是韩国的冶铁中心。在山东齐国都城临淄,仅冶铁的遗址就有四处之多,最大一处达到40多万平方米。当时的铁器生产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生产出来的铁主要用来浇铸农具、工具、食器,而无法作为武器。因为铸铁过于脆弱,一经碰撞就会折断。制作兵器只有通过柔化、锻造、淬火等技术对生铁进行处理,才会使生铁铸件变得更有韧性。
这些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春秋战国时代兵器工业的发展,其中发明鼓风竖炉、高温液体还原法的技术比欧洲早1800年。春秋晚期又发明了渗碳钢技术,通过使用木炭反复加热铁块的方法,使铁的表面渗碳,然后锻造成渗碳钢片,最后再加工成各种兵器,铁、钢兵器已经开始展现它的魅力。
其中在河北易县出土的燕国铁剑,锋刃部分已经达到了今天高碳钢的硬度。春秋战国的几百年间,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了中国的秦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中国的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准备消灭燕国的时候,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的地图来到秦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是荆轲真正的目的。
《史记》上这样描述: 刺客荆轲手持匕首,抓住嬴政的衣袖,奋力一刺。嬴政大惊,从王座上跳起,衣袖挣断,匕首刺空。嬴政乘机抽身跳起,绕柱奔逃,并企图拔剑还击,然而,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佩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
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容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这种长度的佩剑随手就可以抽出,可惟独秦王拔剑为何如此之难呢?对于司马迁的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的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秦人能够制造如此之长的青铜剑!
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的奔跑当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司马迁记载:在一个宫廷医生的提醒下,秦始皇握住晃动不已的剑鞘,最终才拔出了佩剑。
嬴政在13岁就继承王位,9年后正式亲政,随身佩剑是亲政的一个重要标志。据说,他曾经让人为他打造了两柄青铜剑,并在剑上刻了两个字“定秦”。一柄随身佩带,一柄埋在观台下。嬴政死后随身佩剑很有可能与主人一同入葬。今天,在秦始皇帝陵巨大的封土下面,它究竟何日能够面世,却是谁也无法回答的问题。时间过去了2000多年,那柄曾经埋在观台下的青铜剑至今也没有丝毫的踪迹。岁月流逝,王剑留下了难以破解的迷团。
让专家们困惑的还有一个问题:秦人将剑加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者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古罗马军团在血战中总结出一条规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伤。
比对手的剑长出大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
对出土的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根据实践经验,含锡量若接近20%则最为坚韧。通过现代手段鉴定,这把2000多年前的秦剑含锡量约为21%,其准确度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但秦剑更让人着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根据穿刺的实战要求,从剑柄到剑锋,秦剑的制造在形制上变化极其复杂。剑身近格处5厘米的一段,比其它地方宽而且厚,这种设计是为了增强剑身的坚固;由格到锋,兰叶形的剑身逐渐变窄,两锋之间呈顶角,是锐角的等腰三角形;紧接着是内凹的一个束腰,束腰之后又逐渐加宽。束腰对两刃八面的剑体十分关键,可以起到“风槽”的作用,从而增强穿刺的速度与力量。同时,剑身宽的地方厚度减薄,剑身收束的地方厚度加大,宽同厚呈有规律的反方向变化。今天看来,复杂多变的剑形完全符合力学的原理。
考古学家袁仲一教授仔细地研究了秦剑这种奇特的形制变化。他发现秦剑的造型是阶段性的,宽窄是由宽、窄、宽、窄、宽、束腰,前面是剑尖儿,厚薄是由厚、薄、加厚、薄,到剑尖儿,它呈阶段性递减。
这种设计使秦剑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了一定的弹性,同时剑身又不会过于沉重。或许,秦剑加长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某种重大的突破。
由于剑身厚薄宽窄的不一样,通过阶段性的变化,剑刺过去以后就有了一定的弹性,不容易折断。
秦剑是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司马迁记载:秦始皇只一击就使荆轲倒地不起,燕国也随后灭亡。 |
标 准 化
——超越时代的兵器工业
当专家们对秦军兵器的研究逐步深入时,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铍是一种起源于短剑的长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经五花八门。但是,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尽管生产日期相隔十几年,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俑坑中的戈也不是同年生产的,但它们也是一模一样。
湖北鄂州是楚国的旧地,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把秦剑。细长的秦剑和当年楚国的青铜剑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陕西兵马俑坑中的秦剑却完全相同。
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有4万多支,但它们都制作得极其规整,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对这些青铜箭头的三个面做放大投影,放大20倍,轮廓误差不大于0.15毫米,放大投影同现在的步枪子弹惊人地相似!可以想像,这样的箭飞行平稳、速度快,而命中率又极高。
北京理工大学的冶金专家对秦军箭头做了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基本相同,数以万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铸造出来的。这就是说,不论是在北方草原,还是在南方丛林的各个战场,秦军射向对手的所有箭头,都具有同样的作战质量。难道地处秦国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识地甚至是强制性地按照某个固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兵器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秦人就远远地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在一起,也使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在2000多年前农业文明刚刚开始成熟的时代,假如秦人真的有过标准化的兵器生产,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得十分标准,它的部件应该是可以互换的。在战场上,秦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秦军的其它兵器虽然也可以互换,但对于大多数古代兵器来说,互换性要求的精确度并不很高。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化应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各种兵器,在战场上应该有优异的表现。很可能是秦军从几百年的战争实践中优选出来的。专家推测,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的兵工厂。
尽管按今天的工业标准看,这些兵器的标准化仍旧是比较粗糙的和初步的,但是,在2000多年前,秦人执著于统一标准,肯定是为了保证所有秦军战士使用的都是当时最优秀的兵器。
秦军的兵器制作得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手工要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的难度。
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的表面也完全对称。
让专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的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兵马俑坑中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的质量。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军的数量超过了100万。不仅如此,这支军队高度专业化,装备极其复杂的武器系统。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
为一支100万人的军队提供兵器,是一个可怕的任务,在十年统一战争的岁月里,秦国的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们必须开足马力,日以继夜。问题在于,怎样才能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
仔细观察戈的圆弧处,打磨的痕迹还清晰可见,手工打磨,会有交错的磨痕,那是锉刀往返磨擦造成的。奇怪的是,这些磨痕没有交错的痕迹。专家推测,秦军青铜兵器的表面加工很可能是用砂轮实现的。2000多年前是否有砂轮还有待考古证据,即便是用砂轮,靠手的感觉来完成这些弧形表面的加工,要让成千上万件兵器达到同一个标准也是不可能的。
考古学界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在秦汉时代,已经有某种简单的加工机械。
或许,机械的使用使秦人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然而,没有考古证据,对研究人员来说,秦人的兵工厂仍旧是谜一般的地方。专家们又尝试从另一条线索来接近这尘封的秘密。
在兵马俑坑中的兵器上面,刻着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和今天的汉字很相像。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人是“相邦吕不韦”。
《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部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吕不韦作为丞相,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詟”。
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于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
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
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邦、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们已经无法知道管理的细节,但秦国的法律对失职者的惩罚是非常严酷的,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
秦律规定新工匠刚开始工作时,第一年要求达到规定产量的一半,第二年的产量就要达到与成熟工匠相当的水平。工师负有教导的责任,新工匠如果能提前学成的,将获得奖赏。而没有能够如期学成的,要记下名字而上报给内史,听候处罚。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秦人发明了实名制。在工匠制造的每件产品上面都要刻上他的名字,“以考其诚”,看你做得质量的好坏;“如有不当”,做得不好的话,“以兴其罪,以究其情”,还要惩罚,要追查你为什么做得不好。
考查时产品如果被评为下等,不仅工匠将被问罪,而且工师、丞等管理人员也都要受到处罚。
兵器生产方面的这种管理模式事实上是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一个缩影。它也将这种集权思想灌输给成长之中的秦王嬴政。出现在兵器上的吕不韦的名字,历史跨度将近10年之久。在嬴政带剑亲政的那年前后,吕不韦的名字消失了。从此,所有相邦的名字到嬴政死前再也没有出现在兵器的刻辞上。公元前239年,在为相10年后,权倾一时的吕不韦最终被赐自杀,从此,秦王嬴政将中央集权的制度发挥到了极致。
事实上,杀害吕不韦的真正凶手就是吕不韦自己。因为迷恋权力,吕不韦造就了嬴政;也因为迷恋权力,嬴政杀了吕不韦。
透过这些冰冷的青铜铭文,我们或许还能看到那个遥远年代中一些普通人的命运。
一个叫詟的人做了好多年兵工厂的厂长,詟每天都要检查兵器生产,他得向丞相吕不韦负责。如果兵器质量有问题,按照秦国的法律,厂长首先遭受处罚。为了自己和一家老小,他必须尽职尽责。
处在这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最底层的,是数量庞大的工匠。专家在铭文中一共发现了16个工匠的名字。
其中有一个工匠名叫“窎”,他至少干了16年,在铭文中他连续地出现了16年,当然可能还要长。“窎”必定是一位老工匠了。在秦国中央政府的手工工场,工匠由两类人组成,一种是奴隶和刑徒;一种是自由民。秦简上说,奴隶和刑徒即使变成了自由人,也得在工场终身干活。原本就是自由民的工匠也很难逃脱终身劳作的命运。我们不清楚“窎”究竟是哪一类人,但无论如何,“窎”的一生都得在工场度过了。
16年的劳作,“窎”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坎坷。就是这些像“窎”一样的普通人,制造出了留存到今天的这些精良兵器,从一丝不苟的加工痕迹上,我们至今还能感受到他们粗糙的双手和专注的目光。
秦代在兵器生产方面,完全实现了法律化的管理制度,各种各样的法律条文,名目繁多。云梦竹简的出土,为此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秦简上说,在兵器上涂漆,将黑色和红色涂颠倒了,不要以为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该按照法律论处。大到整个工场,小到某一个像“窎”这样的工匠,法律都明确规定了必须完成的定额工作量。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质量有问题的,从工师到工匠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考核制度极其具体和严格。
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大批量地制作高质量的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蛮荒和蒙昧包围的时候,秦人就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最初的那个问题了:在秦的时代,秦人实际上已经开始用铁了,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中提到了秦国设置有“右采铁”、“左采铁”等专门从事管理铁的生产的官员,不过人们还不能像处理青铜一样熟练地用铁,铁的冶炼和铸造还处在发展阶段,而且铁的冶炼难度较大,在春秋战国时期铁还是比较稀缺,所以那个时代的武器还是以青铜为主,所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仍旧是青铜铸就的。
2000多年前,包括秦人在内的列国都将青铜的性能发展到了极致,在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中,这些青铜兵器曾经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然而,秦军战士怎样使用青铜兵器,强大的秦军究竟是如何作战的呢?秦国的青铜兵器完美无瑕,而其它六国的兵器同样绚丽多彩,那么秦军究竟凭借着什么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呢? 这支从远古走来的军团,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