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9|回复: 0

第十三卷 来谈谈《三国志》这本史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5 18: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志》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寿,虽然之前是蜀国人,但写这本书确实以魏国为主线,魏国为正统,书中很多地方能够看出来,拿一些具体例子来,就能看出来。

  一、《三国志》 魏30卷 蜀15卷  吴20卷   
  二、就拿我的那本书来看,加上注解 写曹操共用21.5页 刘备共用8页 孙权是13页, 曹丕13.5页  刘禅4页  孙策4页        
  三、曹操没称帝 用纪来作,《武帝纪》  刘备孙权称帝,却用传来作, 《先主传》《吴主传》
  四、凡是在《三国志》里出现,除了魏书外,蜀书、吴书,只要提到曹操,都称呼为曹公,决不直呼姓名,而刘备,除了在本书能被称作“先主”外,在吴和魏里是被直呼其名。孙权则更遭,在本书里都被直呼其名。
  五、刘备建国的国号是“汉” 而在《三国志》里被篡改成“蜀”   
  六、刘备的蜀国里有许多人物没有作传
  七、凡是有损曹魏和司马一族的荣耀,尽量不提,或者简写,一笔划过。

      下面,就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一件一件的来说明

  一、《三国志》 魏30卷 蜀15卷  吴20卷  
      先看各国统治的时间:
                        曹魏:220年----265年统治45年
                        蜀汉:221年----263年统治42年
                        东吴:229年----280年统治51年
   
      但是:
            从207年曹操破乌桓三郡消灭袁绍残余力量一统北方,到265年司马炎废曹奂曹魏执政是58年。
            从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发动高平陵政变,到254年司马师废曹方立曹髦,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再到265年司马炎废曹奂建魏晋朝。可以看出从249年开始曹魏实质上已经被司马家族控制,可以说曹魏正真执政的时间是42年。魏灭蜀实质上也是晋灭蜀。

             从214年刘备自领益州牧到263年刘禅投降 蜀国实质上统治西南49年
  
             从199年孙策统一江东六郡到280年孙浩投降 吴国实质上统治81年

       具体上来看曹魏在北方执政的时间也就是42年左右,刘备父子在四川、云南执政的时间是49年,东吴在东南执政怎么算都是最长的,81年。
       这么一看,魏国的时间最短,结果成为记载最多的一个,吴国在魏国灭亡后的15年后才灭,结果只有20卷。

  二、就拿我的那本书来看,加上注解,写曹操共用21.5页 刘备共用8页 孙权是13页,曹丕13.5页 刘禅4页 孙策4页。
      曹操和刘备,起事的时间都差不多,都是在光和末年,正压黄巾起义开始崭露头角,作为统帅刘备亲自上战场的次数和曹操是一样的,曹操以衮州为根据扩张地成功了,而刘备以徐州为根据地却失败了,他们两人的根据地都被吕布占领过,而前者能失而复得,后者却不能,其原因也就是前期刘备缺乏像荀彧、毛玠这样的内政人才。

       刘备从北转到南,期间也有两摄徐州,四驻小沛,做过徐州牧 豫州牧 荆州牧 益州牧  汉中王,直到昭烈皇帝。期间在北方也经历了投靠公孙瓒 曹操 吕布 袁绍 刘表 在南方经历了孙刘联盟 赤壁大战 夺占荆南  吞并益州 决战汉中 夷陵之战。
       经历了这么多,而且刘备比曹操还晚去世三年,怎么就只有8页的记录,大部分还是百年以后裴松之注解。怎能不叫人怀疑?

      
  三、曹操没称帝 用纪来作,《武帝纪》  刘备孙权称帝,却用传来作, 《先主传》《吴主传》
      纪和传的主要区别是在于一个专为皇帝而写,一个则是为有功文武大臣而写,而《三国志》里曹操并没有当皇帝,就算可以当,可他任然没有当,魏武帝是曹丕封的。而且还被做纪  相比之下的 刘备 孙权 以及他们的接位者通通都用传来写,这说明当时曹魏政权并不承认他们作的皇帝是合法的。伪皇帝。

   四、凡是在《三国志》里出现,除了魏书外,蜀书、吴书,只要提到曹操,都称呼为曹公,决不直呼姓名,而刘备,除了在本书能被称作“先主”外,在吴和魏里是被直呼其名。孙权则更遭,在本书里都被直呼其名。

       这个确实如此,我没有胡说,不相信的话可以去买本实体书看,或者下载电子书看。

   五、刘备建国的国号是“汉” 而在《三国志》里被篡改成“蜀”
       就这一项,我可以给大家列出五条证据:
       一、刘备称帝伐吴,将军傅肜曾骂吴:“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子佥后亦殁于王事。 ——《季汉辅臣赞》
       二、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诸葛亮集》

       三、蜀国人杨戏在后主延熙四年著的《季汉辅臣赞》。
           这篇文章开头列在第一位的是刘备,然后是诸葛亮 许靖 关羽 张飞 马超 法正 庞统 黄权   接着有董和 李严 赵云 魏延 杨仪 马良  吴壹  冯习 张南 一直到最后的糜芳 士仁 郝普 潘濬 .....
          如果刘备的国家不叫“汉”杨戏是绝对不敢用“季汉”这两个字做题目来赞扬蜀国从上到下的那一大部分人。“季”是排在第三的意思,以西汉为一 东汉为二 蜀汉为三。

       四、“我必为汉鬼,不做吴臣,不可逼也”——习珍。出至《襄阳记》
             赤壁之战后,刘备据有荆襄,任命习珍为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之职。孙权杀关羽,诸县响应。欲宝城不降,珍弟宏曰:“驱甚奔之民,当乘胜之敌,甲不坚密,士不素精,难以成功。不如暂屈于彼,然后立大效。以报汉室也。”珍从之,乃阴约樊胄等举兵,为权所破。珍举起县,自号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孙权遣潘濬讨珍,所至皆下,唯珍所帅数百人登山。濬数书喻使降,不达。濬单将左右,自到山下求其交语。珍遂谓曰:““我必为汉鬼,不做吴臣,不可逼也。”因引射瑞。濬还攻,粮、箭皆尽。谓群下约:“受汉恩厚,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即仗剑自裁。先主闻珍败,为发丧,追赐邵陵太守。

       五、《吴汉同盟书》
           这一条被清清楚楚的记录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里。此事发生在孙权刚刚正式即位的第六月,蜀国派陈震前来庆贺,结果孙权和这位蜀国使者,一人拿了支毛笔在地图上勾勾画画的盘算着怎样修理曹睿和他的魏国。
            当时天下为十二州加一个司隶校尉。蜀国的领土是益州和凉州的两个郡,吴国有扬州与荆州的一大部分  
    豫 青 徐 幽 兖 冀 并 凉 和司隶部部完全在魏的掌握之中,为了确定双方将如何均分魏的领土,彼此同意,达成灭魏同盟。灭魏后,以豫 青 徐 幽 归吴国。以兖 冀 并 凉归蜀国,然后司隶以函谷关为界双方平分。

          其原文为:
          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武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吴王太子登为皇太子。
          六月,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权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造为盟曰:“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始于董卓,终于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及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而睿么麽,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昔共工乱象而高辛行师,三苗干度虞舜征焉。今日灭曹,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复谁任?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是以《春秋》晋侯伐卫。先分其田以畀宋人,斯其义也。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礼》有司盟之官,《尚书》有告誓之文,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故立坛杀牲,昭告神明,再歃加书,副之天府,天高听下,灵威棐湛,司慎司盟,群神群祀,莫不临之。

         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士,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凡百之约,皆如载书,信言不艳,实居于好。有渝此盟,创祸先乱,违贰不协,慆慢天命,明神上帝是讨是督,山川百神是纠是殛,俾坠其师,无克祚国。于尔大神,其明鉴之!”.......秋九月,权迁都建业,因固府不改馆,征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吴蜀两国在还不曾伤到魏国分毫的情况下,就以先把魏的土地平分干净,公平的划分完毕。不知道传到曹睿那边会是是么样的反应, 不过在后人眼里吴蜀两国的如意算盘确实打得有些过早,此后的几十年中,魏国率先被被司马家族控制,蜀吴两国,也先后被司马家族一战解决,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局面。

        
   六、刘备的蜀国里有许多人物没有作传
       出来蜀书以给出的15卷外,蜀汉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物没有作传,其中从《季汉辅臣赞》里就可以找出三十多个没传的人物。为方便,我来依次划分列出,当然还有多少人被蜀书埋没的谁都不清楚。
      首先,在先主传里反复提到过的赖恭{镇远将军 太常} 没传  联名上书劝刘备称帝的 庞羲{营司马} 射援{议曹从事}  黄柱{光禄勋} 王谋{少府} 没传
      同黄忠攻益州的卓膺将军  与王平据守兴势山的刘敏   出使东吴的太中大夫宗玮 征讨叛乱的陈曶将军   无传
      随刘备伐吴的 吴班 陈式 向宠  王甫 辅匡 赵融 冯习 张南 傅肜 程畿  无传
      随诸葛亮北伐曹魏的 吴壹 黄袭 李盛 高翔   无传
      与赵云齐名的陈到 与王平齐名的句扶  蜀汉虎步监孟琰 无传

      掺和李严的人物{以上提到名字的不重复}:
  
      将军都亭侯臣袁綝  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   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   行参军偏将军臣爨习
      行参军裨将军臣杜义    行参军武略中郎将臣杜祺  行参军绥戎都尉盛勃  领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臣樊岐  无传
   
     《季汉辅臣赞》中提到人物无传的人有{以上提到名字的不重复}:
      邓方 字{孔山}  费观{宾伯}  何宗{彦英}  辅匡{元弼}  刘邕{南和}  卫文经、韩士元  张存{处仁}殷观{孔林}
      习祯{文祥} 李邵{永南} 李朝{伟南} 龚禄{德绪}  马勋{盛衡}  齐马{承伯} 李福{孙德} 王士{义强}
      程祁{公弘}糜芳{子方}  郝普{子太}  潘濬{承明} 常播{文平} 卫继{子业}
      辅助姜维对魏战争的向充 王嗣无传

七、凡是有损曹魏和司马一族的荣耀,尽量不提,或者简写,一笔划过。

     三大战役,前两场都与魏相关, 描述官渡之战的具体详细,几乎用了将近两页 赤壁之战的经过却寥寥几字,仅以“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归。

     还有魏灭蜀之战 此战在邓艾钟会姜维传中反复提到,记载的非常详细 ,不但说出为分兵三路灭蜀 而且各部兵力人数 参战将领都非常的明确 真可谓该说的一个字不落下。

     而描写司马家族在于诸葛亮作战于废帝着些事上却记载的相当截断,几乎不提。


     网友评析: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人杰,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周瑜、鲁肃是奇才,庞统是高俊,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这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
     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人杰,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周瑜、鲁肃是奇才,庞统是高俊,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这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

     然而,《三国志》也有其不足之处,不可不注意。在叙事时,除了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有矛盾之处外,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曹魏和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这是一大缺欠。《三国志》成书之后,由于叙事过于简要,到了南朝宋文帝时,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便为其作注,又增补了大量材料。


    截止目前,编写三国系列13卷全部发完。 事关三国的帖子先告一段落 , 小说呢,还没有开工。  非常感谢柱子所有成员的热情和鼓励, {灰常感谢 新哥{老新}在正月熬夜给我做好的1.9B制定补丁   非常感谢 ,  《封雪系列十三卷》就送与新哥。

      方便大家鉴定 下将全部内容列出:

     自编系列部分13篇
{封雪系列}第一部 第一卷 蜀汉精锐步兵————虎步军
http://www.1mod.org/thread-56180-1-1.html

{封雪系列}第一部 第二卷 董太师手下超级名将——徐荣
http://www.1mod.org/thread-56345-1-1.html

第三卷 魂断徐州城————夏侯博将军
http://www.1mod.org/thread-56469-1-1.html

第四卷 刘备自领汉中王,蜀汉仍是最弱的一国
http://www.1mod.org/thread-57053-1-1.html

第五卷———夷陵之战,刘备到底投入多少兵力?
http://www.1mod.org/thread-57130-1-1.html

第六卷———曹家和夏侯家的关系
http://www.1mod.org/thread-57279-1-1.html

第七卷———我看诸葛亮的为人和北伐
http://www.1mod.org/thread-57644-1-1.html

第八卷———刘备VS曹操
http://www.1mod.org/thread-57665-1-1.html

第九卷 后辈军事精英——夏侯霸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8-1-1.html

第十卷——诸英烈 蜀汉忠魂传.
http://www.1mod.org/thread-82989-1-1.html

第十一卷 蜀.骠骑将军吴班
http://www.1mod.org/thread-83049-1-1.html

第十二卷 陈寿著《三国志》武将武力排名 前十位
http://www.1mod.org/thread-83051-1-1.html

至柱子建议部分5篇
【柱子迷感言】封雪凌剑写给柱子组
http://www.1mod.org/thread-48333-1-1.html

  关于2.0 白眊兵的建议
http://www.1mod.org/thread-60761-1-1.html

  2.0加点电视三国演义元素
http://www.1mod.org/thread-63895-1-1.html

  将要出来的2.0,可否给刘璋增设白水军 刘备虎步军
http://www.1mod.org/thread-71684-1-1.html

  张鲁势力,汉中建议
http://www.1mod.org/thread-75312-1-1.html


转载修改帖子21篇
{转载} 不一样的曹操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0-1-1.html

陈到的那些传奇事
http://www.1mod.org/thread-61205-1-1.html
魏延和王平说更强?
http://www.1mod.org/thread-61280-1-1.html

{转载} 历史上刘备真是汉献帝的叔叔吗?
http://www.1mod.org/thread-82966-1-1.html

{转载} 官渡之战,曹操究竟起用了多少兵马?
http://www.1mod.org/thread-82967-1-1.html
曹操在官渡兵不满万的来历
http://www.1mod.org/thread-82968-1-1.html

{转载} 官渡之战曹操兵力考
http://www.1mod.org/thread-82969-1-1.html

{转载} 不一样的曹操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0-1-1.html

大魏谋臣 ———刘晔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1-1-1.html

郝昭 贺齐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2-1-1.html

牵招 阎柔 朱灵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3-1-1.html

{ 转载} 孙坚妻子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4-1-1.html

{转载} 东吴人才录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5-1-1.html

{转载}益州诸郡考
http://www.1mod.org/thread-82976-1-1.html

{转载}三国外交使节之研究
http://www.1mod.org/thread-83042-1-1.html

东吴夺荆州的利害在权衡
http://www.1mod.org/thread-83044-1-1.html

东汉末年大灾难,人口只剩十分之一
http://www.1mod.org/thread-83045-1-1.html

{转载} 刘备入川前将领参考
http://www.1mod.org/thread-83048-1-1.html

转载 全面的夏侯惇
http://www.1mod.org/thread-57313-1-1.html

五虎风采
http://www.1mod.org/thread-57315-1-1.html

麹义
http://www.1mod.org/thread-57711-1-1.html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4-12-12 13: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