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3|回复: 2

复原真实的三国人物——荀令君荀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8 10: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回将庞统的一生完整复原,最后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庞统比作魏国的荀彧(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尽管我最欣赏庞统,但这个评价其实有些不甚恰当,甚至都有些高抬庞统了。因为贯穿整个三国时代,品行作为无毫厘可非,堪称完美的人只有一人,那就是荀令君荀彧。如果说《三国演义》中将庞统写得极其不堪,那对荀彧的改编就是将其写成了一个普通人。幸得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中提到了荀彧,让不少人重新认识了这位曹操的“诸葛亮”。荀彧也得以一改以往二流谋士的形象。新版三国电视剧显然吸取了易中天品三国的营养,把荀彧的形象进行了不同于演义的重新塑造。尽管如此,我还得写这篇人物复原,只因为荀令君比现在所存的复原都更加传奇。

 他的智慧,他的人品,他的行事作为全都是一流,恐怕只有《三国演义》中的半仙诸葛亮才能和荀彧相媲美了。 一个人做到这个份上,都已经不能说是人了,然而历史还是将其遗忘到角落中。我没有重写《三国演义》的能力,要做的不过是将他的传奇说说罢了,只希望尽可能复原历史人物。

 荀彧同庞统一样出生在大士族家庭,这是传奇的基础。这个家族的兴盛由他的祖父荀淑开始,荀淑知名当世,生有八子,也同样出名,并称“八龙”。其中最牛的当属荀彧的叔父荀爽,他从平民到位极人臣成为三公中的司空只用了九十五天,简直就是神话。与襄阳庞家只有庞德公出名不同的是荀家一族全都显贵,而且又在颍川,是北方政治经济中心,自然荀彧更有政治资本。“彧”是有文采的意思,他字“文若”,也是相似的意思,倒是和庞统字士元的情况类似。

 有说荀彧的父亲荀琨忌惮宦官,迫使荀彧娶了中常侍的女儿,但宋代的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时自己否认了这种说法。荀彧少时就很有名气了,被名士评价为“王佐之才”,人又长得很帅(伟美,有仪容),自然也是当地名士,于是马上被荐举为官。董卓掌权后,他很聪明地立即辞官,带领他的宗族离开颍川前往冀州。袁绍夺取韩馥的冀州牧后对他也待以上宾之礼,但他又很快看出袁绍不能成大事,反而投靠了在东郡任奋武将军的曹操。这可把曹操高兴坏了,大喜道“你就是我的张良啊。”其实曹操哪只是得到了张良呢,他是同时得到了自己的萧何和张良。那年荀彧二十九岁,曹操三十八岁。这时的曹操只掌握了东郡,尽管他很想讨伐董卓重振汉室,但荀彧告诉他已无可能。不过很快机会就来了,恰逢黄巾军入侵兖州,兖州一片混乱。州刺史郡守都被杀害,曹操得以成为兖州牧,不但获得整个兖州地盘,还收编了黄巾军精锐三十余万,算是曹操起家的真正资本。整个过程中荀彧一直作为司马跟随,出谋划策,体现了“张良”的本事。

 有了大本营的曹操,放心的将后方交给荀彧管理,自己则带兵出征徐州。自此荀彧的角色就由“张良”转变成了“萧何”。后来发生的一场大事件就体现出这个“萧何”的作用。

 曹操攻伐徐州时杀戮过重,陈邈和陈宫都看不下去,暗中迎接吕布,想把兖州献给他。荀彧很快察觉出陈邈叛变,立马整顿军务并即刻招来东郡太守夏侯惇到鄄城,而此时兖州各城已经都响应吕布了。曹操出征徐州,留守军士本就很少,其中大部分又和张邈陈宫有交情。夏侯惇一夜杀了几十人,才把鄄城的情况稳定下来。哪知立马就有豫州刺史郭贡带着几万人马杀到城下,大家自然都十分恐惧。郭贡要求见荀彧,夏侯惇等劝说荀彧作为唯一的主心骨,还是不要冒险。但荀彧看出正是郭贡不了解现在的情况,才没有贸然进攻,现在不可以向他示弱,否则虚实就会被看穿,于是独自一人前往会面。郭贡见荀彧没有害怕的样子,只道是鄄城不易攻破,就引军撤退了。可是问题还没结束,荀彧回到城中又马上劝说程昱去争取还没投降的范和东阿两城。最终凭借他们的努力保全了三座城池,好歹没让曹操无家可归。这全得感想荀彧主持调遣得当。而大敌来临时他既唱空城计又来了个单刀赴会,可见智勇双全。没有荀彧,曹操就得和刘备一样浪迹天涯了。

 刘备也是空投成了徐州牧,也同样是出征在外而被吕布偷袭,只是他的守将只有张飞而身边没有像荀彧这样的人才,最后只得做丧家犬而蹉跎岁月,直至遇到诸葛亮。两人一对比,荀彧的重要性就很明显了。

 但荀彧不是只当“萧何”,他仍时不时发挥自己“张良”的作用。每次重要的战争规划,都可以看见他的身影,比如他力劝曹操放弃徐州,先完全收复兖州以积蓄实力,就可以轻松攻取徐州。又比如力排众议,劝曹操响应董承的邀请迎天子都许,形成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这都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曹操做了最正确的规划。在最正确的时间做最正确的事是很重要的,但既很难想到又很难做到,荀彧至少帮曹操想到了,又尽自己最大努力帮他做到。重用这样的人才,曹操怎么能不成功呢?

 更可怕的是荀彧作为名士的身份和他识人的能力。他帮曹操网罗了一大批人才:和自己才能相当的大才就推荐了荀攸和钟繇两个。策谋士起初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死后又举荐了郭嘉。此外,还举荐了陈髃、杜畿、司马懿等人。基本上曹魏方面的士人对荀彧没有不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此回涉及的《三国演义》的史实错误:三国演义漏掉了很多,也弱化了很多,就个人认为说“得荀文若者,可安天下”都不为过。
在新版三国中曹操的谋士被大量删减,戏份大打折扣,但荀彧仍保留了顶梁柱的身份,足见编剧还是稍微用了点心思。可惜人物性格未免改变太多,看到剧中的荀彧诚惶诚恐地又是拍曹操马屁又是慌忙下跪,心中总不是滋味,这还是那个忠心大汉的荀令君吗?

 荀彧做为曹操的首席谋士,其地位比诸葛亮在刘备集团那里更高,更受人尊敬,因为他同时还有名士的身份。后来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议迎天子到许昌,天子封曹操为大将军;荀彧则为侍中,并守尚书令,即荀彧有权监管朝廷的内外。其后曹操征伐在外,朝廷的大小事务就由荀彧处理了,史书说法是“居中持重”,即继续发挥“萧何”的作用。自从将天子接往许昌后,曹操与荀彧就等于是同朝为官,也就自然公私分明。故而一个概念必须理清:荀彧基本上只负责处理朝廷的事。帮曹操谋划,那是因为曹操是汉朝的丞相,将军,他接受汉天子的任命去讨伐其他叛乱的割据势力。即此时荀彧再也不是曹操的家臣,他是大汉的重要官员。那时汉朝名存实亡,但诸侯们又必须接受汉朝的职位,故而才会出现这种不好分辨是家臣还是朝臣的事情。曹操那方面比较简单,他的手下都可以说是朝臣,只不过其中又有不少投靠曹操这方而已,等于是汉丞相曹操结了一个党。刘备那方就比较麻烦了,但大体也都是他的人,不是的话也不会重用。

 荀彧被他人尊敬地美称为“荀令君”,一是因为他是汉朝的尚书令;二是令君还可当美好的君子来理解。新版三国中曹操及手下总是对荀彧直呼其名,未免错的太离谱,难道就不能称荀令君以示敬重么?只处理朝中事务的荀彧当然更不会去过问曹操的家事,管什么世子问题,这也是新版三国很莫名奇妙的地方。新版三国最莫名的还是曹操对荀彧的态度,既然他们公私分明,同朝为官,曹操怎么会那样恐吓荀彧呢,只能比剧中刘备尊敬诸葛亮更敬重万分。要知道成为尚书令的荀彧既得到朝廷的承认,很快就得到北方士族的承认,已基本成为公认的领袖,可是掌握了舆论话语权。没到最后一步,对天下没有足够的掌握,曹操不会也不想丝毫得罪荀彧。

 曹操迎天子到许后,袁绍很不满。此时曹操东边吕布据徐州,南边还有张绣,其后南征张绣又是先胜后打败而归,搞得曹操极其郁闷,举止失常。钟繇就去问荀彧,荀彧却说曹操不是为此前的失败懊恼而是有其他原因。果然是因为袁绍有信讥讽,曹操在担心他与袁绍的实力差距,于是就由了荀彧的四胜论。虽也算是荀彧的马屁吧,但是这些话是因为荀彧发自内心希望曹操振作,与电视剧中恶心的恭维有本质的不同。其后荀彧重申曹操此时的首要目标是徐州,曹操当然知道,但他又担忧袁绍联合关中马腾等叛乱。荀彧分析认为他们不会大乱,只要任命钟繇全权管理那边就不可能出问题。

 这样曹操得以安心于中原的统一工作,其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很快中原就只剩他与袁绍了,决战在所难免。袁绍兼有四州,实力强于曹操代表的朝廷,故而朝臣有人就打退堂鼓了,但荀彧坚持决战。他看出袁绍手下人的问题,料定不知变通的审配与好贪污的许攸间会出问题导致许攸反叛,颜良文丑只有匹夫之勇,一战可禽。果不其然,之后官渡之战的发展基本就在荀彧的这个预料中,颜良文丑果然一战被杀,许攸果然因贪反叛。战时,曹操曾经因断粮坚持不住了,有退军的打算,写信咨询荀彧。但荀彧将此战对比楚汉,希望曹操再坚持下去,并料定转机马上就会出现。果然不久许攸就反叛来了,最终曹操大获全胜。如果说真实的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中料事如神的本事,那么荀彧的这项本事可以说比演义中的诸葛亮更厉害。

 后来荀彧的建议如先彻底平定北方再征讨南方,又或是出其不意大军出宛,叶以攻取荆州,都得以证明最佳,可见荀彧真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作为谋士,他在规划,把握时机,出奇策方面都有非凡的才能。作为居中,他又有统筹,举人的能力与肚量。不仅如此,他平时作风正派,从来以身作则,是朝臣的绝对模范,是他们的心中偶像。
陈群作为名士评价说:“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司马懿则评价说书里记载的事说不清,但他自生下来这数十近百年认识的人中,没有比荀令君更德才兼备的人了。钟繇更认为颜回死后,能像他一样品德高尚,不重复犯错的只有荀令君一人而已。这样的人简直是完美到一个境界:他29岁出山辅助只有一座城池的曹操,17年后,他管理汉朝的内外事务,封万岁亭侯,甚至曾被推举为三公,是朝臣的偶像;曹操则十分天下有其八,大汉基本完成统一。有此功绩,说得荀令君者得天下,一点也不过分。

 然而最终曹操被自己膨胀的权力冲昏了头,坚持称王,其最终用意再明显不过,其政见也与荀彧发生了根本性冲突。此时,荀彧是痛苦的,相信曹操也是痛苦的。就我的理解,荀彧应该是最终郁闷自杀而死,很可能没有所谓的曹操授意。因为无论政治人物与否,曹操这样爱才又重感情的人对自己最敬重的首席谋士不可能会干出那样的事情。曹操的羞辱应该只是给荀彧一个下马威,初衷还是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而不是授意其自杀。但聪明如荀彧怎么可能看不出这之后他们之间已没有可周旋的余地了,于是只能以死名志了。曹操绝对没想到荀彧会以死相抗,很可能这是他没有称帝的原因之一,至少我是衷心希望如此,希望人世间多少还残存一些真感情的。

 荀彧的长子与曹植交情很好,所以与魏文帝曹丕关系很差,自然也影响到荀彧,但仍不改荀家作为北方大士族的地位。也不能改变后人对荀彧的一片称赞,似乎除陈寿的三国志带了点批评,其他都是往天上吹了:

傅子有:或问近世大贤君子,答曰:“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矣。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孟轲称‘五百年而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其荀令君乎!”
司马光作资治通鉴评价道“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
苏轼则评价:“汉末大乱,豪杰并起。荀文若,圣人之徒也,以为非曹操莫与定海内,故起而佐之。所以与操谋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岂教操反者哉?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可见公道自在人心。
世谓荀彧身带奇香,所到之处流香不散。后世诗词多有记载。“留香荀令”与“掷果潘郎”一样,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也算他留下的一个典故。
荀彧死后,被汉朝谥为“敬候”(勤于政务),也算另一种好的评价吧。
纵观荀彧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他和庞统其实并不怎么像,其实另一位荀令君与庞统更像些,请期待下回:荀军师荀攸。
此回涉及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
荀彧的高风亮节在演义中都没有体现出来,还是那句话“得荀令君者得天下”,公道自在人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0 收起 理由
三国迷NO.1 + 100 红包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1-8-12 21: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力顶东观只求奉命灌水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1-8-12 2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力顶东观只求奉命灌水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4-11-23 09: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