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6|回复: 1

《资治通鉴》中的“三国名人”:天才老实人周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 23: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摘自《这样读〈资治通鉴〉》,作者:锐园,出版:河南文艺出版社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要通读的书,更是一本要读通的书。不同的时期读,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认知。该书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细读《资治通鉴》,你会发现,原来历史与现实如此之近。
《隆中对》,说的对不对
孝献皇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颖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
刘备三请诸葛亮这事地球人都知道。三顾成佳话,一对足千秋。诸葛亮未出茅庐时,发表了《隆中对》,对天下大势作了预判。
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有没有战略预见性?在当时是不是超前的新观点?
第一,《隆中对》预判天下三分,相当大胆。
有人也许会说,此乃天下大势,能预见此者并不乏其人。其实未必然。
当时曹操、孙权分据南北,其势已成,这谁都能看出来,荆、益、汉中不得其主,也是明摆的事实,这三块蛋糕曹操独吞或与孙权分别吞之,可能性都相当大。当时,相信天下两分的人可能会更多,甚至看好曹操统天下的人也不在少数,起码比三分天下的人占多数。
曹操平吕布、灭袁术、败刘备、破袁绍,北踏乌桓,西抚中关,已经累胜多次,天下都有心理定势了,只要他上场,没有赢不下的比赛。曹操的统一线路有问题,他应该把孙权放在总决赛阶段打,先定荆州,再平汉中,再入川把益州夺过来。如此花数十年工夫应该可以统一全中国了。是曹操的战略失误给了刘备一次机会。
对孙权来说,最好是先取荆、蜀,和曹操形成大格局的南北朝;其次是把蜀让出来,江东联结荆襄,也能抵抗一阵;再次,只能偏安江东,等着收编。
至于刘备,要么到孙权那里蹭饭,至于人家会不会把妹子嫁给他,那就难说了;要么就是继续做雇佣军,谁给面包帮谁打。反正那时如果开赌盘,没有人会买刘备赢,除了诸葛亮。天下三分没有必然性,不是所谓的大趋势,天下两分或一统才是当时趋势,天下三分只是一种微乎其微的可能性,诸葛亮了不起的地方在这里。他向刘备描述了这种可能性,让刘备同志在困难的时候看到了光明,提高了勇气。
第二,《隆中对》明确了刘备集团的对外政策。
诸葛亮给刘备明确了一下战略走向,这就是三国迷都知道的“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这是弱小的第三方的生存法则,大格局不变,这个就不能变,当然前提是先占据西部,否则你只是一股流窜力量,和人家谈不到“联”只能是“傍”了。
第三,《隆中对》描述了一个刘备集团的最美好前景。
天下三分的目标已经很高了,但还不是最高的目标,诸葛亮毕竟年轻,他看有人兴致勃勃地听自己忽悠,情绪一上来,描绘了一个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这就是:“打倒曹阿瞒,解放全中国!”
具体方略是:内修政治,外联孙权,这是防守的要件,进攻有三个条件:一是天下有变;二是一上将率荆州兵团以向宛、洛,这应该是牵制性的;三是刘备亲自率主力从益州北部出秦川,挥师中原。
另外,诸葛亮的这套破曹策略究竟好不好使,后世也多有争议,有人也因此说诸葛亮“将略非其所长”。诸葛亮讲到的三个要件,刘备集团始终没有在同一时间凑齐,无法用实践证明,反而成了为诸葛亮伐魏失败解脱的遁词。

周瑜的火车
孝献皇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周瑜诣京见权曰:“……乞于与奋威俱进,取蜀而并张鲁,……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他在和刘备集团联合抗曹的过程中,处心积虑地想杀掉诸葛亮和刘备,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被“三气”而死,死的时候还不依不饶,说什么“既生瑜何生亮”。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扬刘、贬曹、抑孙,倾向性很严重,小说里周瑜的很多糗事完全是污蔑不实之词。问题是,看《三国演义》的人永远比看《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人多,平反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被冤枉的速度。
周瑜年轻有才,以少击众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孟德,建立如此功勋,在一般人想象中,周瑜此时不知会狂成什么样子,而事实上,周瑜在“执臣节”这方面非常注意,能始终做到不逾规。
周瑜和孙策是朋友、连襟,恩同兄弟,但是在周瑜心中,君臣之分很清晰。要知道,周瑜的出身门第要比孙策高得多,同在乱世,一样拥有自己带出来的武装,但是和孙策一见面就结下了君臣之固。对尚未掌权的孙权,周瑜也是一般对待。孙权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将军,其他人对孙权“为礼尚简”,而周瑜见到这位小弟,却是“独先尽敬,便执臣节”。
周瑜是孙权集团里第一个提出来“取蜀而并张鲁”、“据襄阳以蹙操”这样战略大思路的人,周瑜不幸英年早逝,他的构想没有实践的机会。不少人认为周瑜有点得陇望蜀,狂妄自大。不过世事难料,假如给周瑜一些时间,这个构想也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周瑜的火车也许能开到四川和汉中。
悲凉一问
孝献皇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惧,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俛仰求出。
曹操有一次去见汉献帝,皇帝胆战心惊,可怜兮兮地说:“您要是让我真正做皇帝,那是您的厚德;如果不能,我也没有怨言,只求您放过我,饶我一命!”曹操一听脸色一变,哎呀,这个皇帝不是傻瓜。
曹操绑架了皇帝,突然发现这个人质杀不得、放不得,心里会产生些许不祥之感。按照当时的礼仪,像曹操这样的领兵三公入朝,皇宫里要派全副武装的卫士拿着刀押着朝见皇帝。在皇帝亲掌大权的时候,这个仪式是提醒大臣不要拥兵自重,是个猫吓老鼠的游戏。现在,君臣倒转,变成老鼠吓猫,真有点黑色幽默。就这,也把曹操紧张得汗流浃背,以后再也不来见献帝了。
眼不见不等于心不烦,晚年的曹操更强烈地意识到汉献帝的存在是个问题,于是,曹操加紧了对献帝的人身控制,和献帝有政治交往、启发献帝政治雄心的人,他一律捕杀;对于外戚,只要有辅佐皇帝的企图,他也一律捕杀。
曹操先后杀了董贵人和伏皇后,董贵人是董承的女儿,董承搞什么衣带诏败露,因此激起曹操神经质的捕杀,董贵人怀身孕亦不能免。这事发生在建安五年,已经是十四年前的事了,当时,伏皇后受了惊吓,向父亲伏完写信,希望伏完想办法杀掉曹操,让夫君摆脱被蹂躏的地位。伏完不像女儿幼稚,把这封信压下了,到死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直到此时,曹操知道了有这么一封信。虽然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虽然没有任何后果,但是,内心的焦虑让他失去了理智,于是又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捕杀。
搜捕伏皇后的过程,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来办此事的正使是御史大夫郗虑,副使是尚书令华歆。可以想象年轻的献帝夫妇有多么恐惧,伏皇后藏在夹墙里,华歆唱黑脸,扮演了打手的角色,破门砸墙,找到皇后,然后揪着皇后的头发往外拖。皇后向做皇帝的丈夫哭道:“不能留条命吗?”皇帝回答得很实在:“我也不知道哪天就完蛋了。”汉献帝刘协拭一把皇帝泪,转脸问唱红脸的郗虑:“郗公,天下宁有是邪!”天底下有这么玩的吗?
怎么利用汉献帝刘协,曹操想得很明白,也消费得很彻底,榨取得很干净,但是怎么处置这么末路的天子,曹操没有想明白。在中国,皇帝就是皇帝,天子就是天子,何况汉献帝不是什么短命王朝的短命过客,而是前后国祚四百年的大汉帝国的天子。他虽然没有权力是个傀儡,但仍有独特的价值,他是核原料,能为曹操造核弹,用来威慑诸侯。用完他了,他便是核废料,也不是一般的垃圾,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是不好处理的。曹操有胆量欺负汉献帝,但没有胆量挑战汉帝国,这一点他不如王莽。王莽在理论上寻找自己取而代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曹操没有智慧,也没有胆量,计浅智拙,暴露出来的除了残忍就是卑劣。(王茜 冯俊霞 整理)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1-8-3 11: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的人多数先看三国演义,后读三国志,可转变需要时间,现在的教育就应从课本中体现,可我80年代读的课本还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4-11-24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