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MOD网

 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11|回复: 3

从时迁盗甲谈起——漫话中国古代甲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1 16: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杨泓


  话说《水浒传》第五十六回“吴用使时迁盗甲汤隆赚徐宁上山”叙梁山军马遭遇呼延灼摆布的连环甲马,损兵伤将败退回山寨,宋江与众人商议如何可破连环甲马,金钱豹子汤隆荐举以钩镰枪破连环甲马之策:话说当时汤隆对众头领说道:“小可是祖代打造军器为生。先父因此艺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得做延安知寨。先朝曾用这连环甲马取胜。欲破阵时,须用钩镰枪可破。汤隆祖传已有画样在此,若要打造便可下手。汤隆虽是会打,却不会使。若要会使的人,只除非是我那个姑舅哥哥。他在东京,见做金枪班教师。这钩镰枪法,只有他一个教头。他家祖传习学,不教外人。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则。端的使动神出鬼没。”说言未了,林冲问道:“莫不是见做金枪班教师徐宁?”汤隆应道:“正是此人。”林冲道:“……只是如何能勾得他上山来?”汤隆道:“徐宁先祖留下一件宝贝,世上无对,乃是镇家之宝。汤隆比时曾随先父知寨往东京视探姑姑时,多曾见来,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这一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多有贵公子要求一见,造次不肯与人看。这副甲是他的性命。用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若是先对付得他这副甲来时,不由他不到这里。”吴用道:“若是如此,何难之有。放着有高手弟兄在此,今次却用着鼓上蚤时迁去走一遭。”于是引出时迁去东京汴梁城徐宁家中盗甲的一段故事。这里先不谈呼延灼摆布的连环甲马,我们将在下一篇中漫话与其有关的中国古代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的兴衰。先从徐宁如此珍重那“雁翎砌就圈金甲”一事谈起。当那甲失窃后,徐宁曾对他娘子说:“这幅雁翎甲乃是祖宗留传四代之宝,不曾有失。花儿王太尉曾还我三万贯钱,我不曾舍得卖与他,恐怕久后军前阵后要用。”可见理由有三,其一是祖传之物,其二是价值至少三万贯钱,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如需参战要用以护身。盖因在中国古代军中将士用于防护的主要装具就是甲胄。将士披甲戴胄,保护自己的肢体免遭敌方兵器的伤害,从而得以更好地消灭敌人,达到取胜的目的。因此将士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超过他人所有的更为精坚的甲胄,徐宁之所以珍爱那副甲盖出于此。因而历代帝王也常将制工精良的甲胄赐与子弟和功臣,例如魏武帝曹操就曾赐给其子曹植多领铠甲。曹植《先帝赐臣铠表》云: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具,两当铠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世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表中所列的黑光铠、两当铠、明光铠、环锁铠和马铠,都是当时比较稀有和珍贵的铠甲,也是那时新兴的一些类型,所以曹操才特意赐与曹植。又如《隋书•张奫传》记隋高祖杨坚在平陈之役后,征奫入朝,在宴会上向张奫说:“卿可为朕儿,朕为卿父。今日聚集,示无外也。”然后赐以绮罗千匹,另赐以铠甲,是“绿沉甲、兽文具装”。此外,也有时皇帝还特为功臣制作铠甲,如《宋史•马知节传》记马知节曾自陈年齿未衰,如边方有警,愿予其行,“但得副都部署名及良马数匹、轻甲一联足矣”。宋真宗“因命制钢铁锁子甲以赐焉”。

  二

  上面引述的曹魏、隋乃至北宋时的铠甲,都是以钢铁为材质而制作的,但是在中国古代使用钢铁铠甲作为防护装具以前,甲胄的发展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里程。向前追溯,早在史前时期原始甲胄已经出现在原始战争的战场上。在原始的战场上,氏族的勇士为了抵御敌方的矢石矛斧,自然想到制作保护自己躯体的防护装具,可能是受到自然界一些生物长有甲壳的启示,于是也想到孚甲以自御,从而以藤木或皮革创制了原始的甲胄。汉刘熙《释名》中释“甲”字,就说“甲,似物有孚甲以自卫也,亦曰介,亦曰函,亦曰铠,皆坚重之名也”。至于在中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甲的,并不十分清楚。图1

  根据古史传说,或者认为是与黄帝争雄的蚩尤所发明,或者认为是夏朝少康之子杼所创制。总之,从史前的蚩尤到夏朝的少康这一时期,正处于从部落联盟到国家产生的阶段,那时期战争频繁,两军对阵,为了抵御敌方兵器的伤害,保护躯体的防护装具自然应运而生,出现了甲胄和盾牌。不过藤木皮革多易腐朽,以它们制作的原始甲胄更难保存下来,所以至今在史前遗存的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原始甲胄的踪迹。只有在近代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氏族用具中,可以看到可用于探索原始甲胄形态的参考资料。例如居住在台湾省兰屿上的耶美人,在20世纪初还使用原始的藤甲,由藤条和藤皮编成,可以保护战士的前胸和后背(图1),有时还蒙附以鲀鱼的硬皮以增强防护能力,但只是在赤裸的身躯上套上一件短藤背心,脐部以下和四肢仍赤裸着,再戴上藤编的胄,则可以将人体最怕伤害的头、胸和背部加以防护。比藤甲更牢固的原始甲胄,是用牲畜?皮革所制作,最原始的形态就是将整张皮革披于身上,后来经过简单的加工,过去傈僳族曾用过一种整片的皮甲,只是将皮革中间开一洞,套于身上,头从洞伸出,皮革前垂护住胸部,后垂则护住背部,再从腋下将前、后相连结,就形成简单的皮甲。为了增强防护效能,人们逐渐按防护部位的不同,将整皮裁制成较小的甲片,再联缀成甲,使皮甲的制作日趋完善(图2)。整片的皮甲可能一直沿用到殷商时期,图2从原始时期到唐代甲胄防护部位示意图

  (图中涂黑处为甲胄部分)1甲胄防护部位示意图:A身甲B身甲下缀护腰的垂缘

  C披膊D膝裙E臂护F吊腿H胄H+G兜鍪

  2台湾兰屿耶美人原始藤甲胄3云南傈僳族原始皮甲胄

  4四川彝族皮甲5秦甲6-8汉铠甲9北朝两当铠、兜鍪

  10北朝明光铠、兜鍪11隋明光铠、兜鍪12唐明光铠、兜鍪在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中,曾经在当时的王陵1004号大墓的南墓道发现过整片皮甲的残迹,上面遗有由黑、红、白、黄四色绘出的图案。

  皮质的甲胄,一直是商周时期军队的主要防护装具,制甲的原料以牛的皮革为主,更精良的或许使用犀、兕的皮革,甲上还要髹漆。《左传•宣公二年》记述宋将华元巡视筑城工地时,筑城者与他的骖乘对歌的故事,因为华元在宋、郑“大棘之战”中战败被俘,后逃回宋国,所以筑城者唱歌讽刺他: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耶?”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已故的沈玉成兄曾对这段今译如下:宋国筑城,华元作为主持人,巡视工作。筑城的唱歌说:“挺着肚子瞪着眼,丢了皮甲往回转。连鬓胡子长满腮,丢了皮甲又回来。”华元让他的骖乘对他们说:“有牛就有皮,犀兕多的是,丢了皮甲又有什么了不起?”做工的人说:“即使有牛皮,哪里又去找红漆?”华元说:“走开吧!他们的嘴多我们的少。”这段记述生动地表明在先秦时期对歌的形式并不限于爱情场合,在社会生活中曾广泛被采用着。同时从筑城役人和华元骖乘的对歌中,又清楚地唱出当时皮甲的材质来源以及加工时须用的主要原材料:牛或兕(一种野牛)、犀的皮革以及丹漆。遗憾的是虽能从记述中知晓制甲的原材料,但却没有记述华元使用的皮甲的具体形貌,幸好近些年来田野考古发掘资料为此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河南、湖南、湖北等地发掘的东周时期的墓葬中,曾不断发现过随葬在墓内的皮甲胄实物,还有一些随葬简册中记有关于甲胄的简文,它们主要出土于楚墓以及与楚关系密切的曾国墓葬之中。已出土的皮甲胄所使用的甲片的类型和样式,以及制作和编缀工艺大致相同,其中以湖北随州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中放置的皮甲胄数量多而且保存较好,经复原研究,已可弄清当时皮甲胄的庐山真面貌。皮甲胄由将皮革裁制成的形制、大小不同的各式甲片,用丝带编缀而成。甲片表面均髹漆,一般漆两至三层,用黑漆或深褐色漆,有的先髹红漆再髹黑漆。全甲由身甲、甲裙和甲袖三部分组成。身甲由12片甲片固定编缀,上口接编竖起的高领,甲领由3片甲片编成。身甲下缘接缀可伸缩的甲裙,由4列共56片甲片编成,是活动编缀,可上下伸缩。身甲两肩接缀左、右甲袖,各由13列52片甲片编成,也是活动编缀,可以上下伸缩。全甲共用大小形制不同的甲片183片,复原后自领缘至裙底全高84厘米,胸围119厘米。皮胄也由甲片编缀,用不同形制的甲片18片编成(图3)。此外,那座墓中还出土有皮质的马甲,由马胄和马身甲组成,也是外表髹漆,有的还绘有繁缛精细的纹饰,外观华美。根据墓中随葬竹简的简文,图3

  皮甲有“楚甲”与“吴甲”之分,但观察目前已复原的多件皮甲,基本形貌相同,尚难区别,或许表明东周时期各国的皮甲胄的基本结构和制作工艺大致相同,只有在外貌上有些具体差别,今日所见资料不多,尚难辨明。所以前述宋华元所用皮甲的形貌,也应与曾侯乙墓出土皮甲胄大致相同。依据出土遗物,东周时皮甲胄除了髹漆绘彩外,还有的在甲片上贴饰金属的装饰,例如湖北当阳曹家岗5号楚墓中,出土有贴附金箔、银箔以及由锡铅等合金箔制作的甲饰,形制、纹饰多样,贴饰于皮甲片表面后,显得更为富丽华美。精良的皮甲一直是楚国将士的主要防护装具,《楚辞•国殇》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勇士,首句“操吴科兮披犀甲”,正准确地描绘了皮甲和大盾是楚军战车上战士的标准防护装具。

  关于东周时皮甲的制作工艺规范,从《周礼•考工记》中“函人为甲”可见一斑,那部书郭沫若认为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部官书。从《考工记》的记述,首先表明当时有了专门从事制作皮甲的匠师——函人,还有了规范的式样。其次是总结出皮甲的原材料坚韧的程度与甲片的长度,以及皮甲使用年限的规律,指出:“犀甲,七属,寿百年;兕甲,六属,寿二百年;合甲,五属,寿三百年。”属指甲片札续之数,革坚者札长则属少。合甲,是指将皮革削去革里肉,合以为甲,则比单片皮革制成的甲片更牢固,使用的年限也就更长。第三是区分了制革、锻革、钻孔等工序,各有规范,指明每道工序应该注意的事项。只有按照上面的规定制作皮甲,才能保证密致坚牢,穿着合体,利于作战,表明当时皮甲制作的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图4

  皮甲的制作更趋标准化。由于髹漆皮甲能够有效地抗御青铜兵器——戟、矛、戈、剑、镞的攻击,虽不够灵便,但用于装备战车兵还较适合,因此从商殷经西周至春秋、战国一直是军中主要防护装具,甚至沿用到秦统一六国以后,在咸阳秦始皇陵东侧陶俑坑中出土的秦披甲陶俑,所模拟的铠甲也还多是皮甲。

  殷周时期除大量装备皮甲胄以外,也有用青铜制作的防护装具,或许因皮甲胄制作工艺成熟,已能有效地抗御青铜兵器锋刃的杀伤,因此青铜甲胄不够发达。已发现的殷商时期青铜防护装具,只有护头的青铜胄。西周时期除青铜胄外,还在陕西长安普渡村的一座西周墓中发现42件长方形铜甲片,据复原推测是钉缀在皮衬底上使用的(图4)。还在长安张家坡第170号西周墓中出土一组半月形铜件,也有可能是钉衬在皮革上的甲片。这些青铜甲的发现极少,看来当时以青铜甲装备军队战士是极罕见的事。

  三

  当钢铁材质的兵器大量出现在战场上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面对新锐的钢铁兵器,极需与之抗衡的新式防护装具。同时军队的主力兵种,也逐渐由古老的战车兵向新兴的步兵和骑兵转换,适用于站在战车上战斗的战士使用的旧式甲胄,并不适宜步战和骑战,也召唤新式防护装具早日出现。在《战国策•韩策》和《史记•苏秦列传》中所记张仪、苏秦的说辞中都提到“铁幕”,图51兜鍪(胄、盔)2披膊(掩膊)3身甲4胸护

  5腹护6甲绊7臂甲8腿裙9鹘尾10吊腿那是指“以铁为臂胫之衣”,表明当时铁甲已经出现在战场上。《吕氏春秋•贵卒篇》更记有“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鸠,衣铁甲操铁杖以战”,更明确地讲述了披挂铁甲作战的事实。战国晚期铁铠甲的出现,也已被田野考古的发现所证实,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有各种形制的战国时期铁甲片,还在一座阵亡将士的丛葬墓内发现一件由89片铁甲片编缀成的铁兜鍪。甲胄的材质由主要用皮革改为大量使用钢铁,古人对其名称也有新的变化,也就是以皮为材质时护体的称为“甲”,护头的称“胄”;而用钢铁为材质后改用从“金”旁的字,护体的“甲”改称“铠”,护头的改称“兜鍪”。《尚书•费誓》“善敹乃甲胄”一句,《正义》引《经典释文》说:“皆言甲胄秦世已来始有铠、兜鍪之文。古之作甲用皮,秦汉以来用铁,铠、鍪二字皆从金,盖用铁为之,而因以作名也。”汉时文献中对甲、铠等字使用区分明显,例如在居延出土汉简的简文中“铁铠”和“革甲”区分明显。但后来人们使用时则不太严格,常“铠甲”连称,亦沿用甲胄一词。胄——兜鍪又称为“盔”,到元明以后更习惯“盔甲”连称,用以通俗概括披着于战士躯体的成套防护装具(图5)。

  图6

  图7

  秦代的甲胄,目前还缺乏实物,但是从田野考古发掘中获得大量模型资料。首先是从陕西咸阳秦始皇陵东侧的几座大型陶俑坑中,获得了数量众多的身披铠甲的秦俑(图6、7)。那些陶俑体高和真人一样,所塑出的铠甲也如实物大小模拟着当时的铠甲,所以可以使人们了解秦甲的外貌和它的细部特征。第二项重要发现,是在秦始皇陵封土东南的内外城垣间发掘出一座埋藏大量石质铠甲模型的陪葬坑,已发掘出石铠甲近90件、石兜鍪36件,制工精细,石甲片都如实模拟真实铠甲片大小形状制成,用细铜扁条编联而成。由上述重要的考古发现,可以看出秦军一般战士的甲大致仍沿袭战国甲的形制,只是甲片的尺寸已比战国时小,而且笨重的甲裙已缩短成为腰以下的活动编缀,长的甲袖也改为只护肩和上臂的“披膊”,这些都为了利于步兵野战。同时,骑兵的铠甲更显轻便,甲身更短,并且除去披膊,原因是当时骑兵乘马的马具尚不完善,没有高桥马鞍和马镫,为了驾驭乘马,铠甲就要短而轻便。只有传统的战车兵中的车御,还是使用缀有长甲裙的甲,并附有长及手腕的甲袖。这些秦甲看起来主要是厚重的皮甲。但是其中的军吏和指挥的官员所穿的铠甲,甲片较小而编缀精致,可能模拟着钉缀于皮革衬底上的金属甲片,应为铁铠。西汉时期的铁铠,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完整的铁铠实物,先是在1960年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代城址出土一领,大约是汉武帝时的遗物,由650片左右铁甲片编缀而成。后来在1968年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一领卷放的铁铠,经过细致的复原,是用两种小型铁甲片编成的鱼鳞甲,由甲身、筒袖和垂缘三部分构成,共用铁甲片2589片,重1685千克(图8)。图8

  图9

  以后又不断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山东临淄西汉齐王墓随葬坑、广东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等出土有整领的铁铠甲。在陕西西安汉长安城武库遗址的发掘中,也获得许多西汉铁铠甲片和锈蚀成块的铠甲残件。这些珍贵的出土物都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白荣金精心复原,使人们得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汉代铁铠的真实面貌。在临淄西汉齐王墓随葬坑中出土的铁铠甲,有的在铁甲片表面贴有金、银饰片,编缀成铠甲后,颇为华美,它不能提高防护功效,只是为了炫耀使用者的高贵身份。那座随葬坑中,还有由铁甲片编缀成的兜鍪,由80片甲片编成,值得注意的是兜鍪顶部没有封顶的甲片,形制特殊(图9)。

  四

  从上述自殷周至汉代,中国古代甲胄发展的历程,显示出中华古文明的特色,它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相比,是走着一条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发展历程。到汉代,中国古代甲胄的制作,特别是铁铠的制作日趋成熟,形成一定的规制。首先,铠甲均由事先制好的甲片编缀而成,编缀时使用以皮、丝、麻等质料的绦绳。第二,铁甲片在早期较长大,形似简札。后来改呈圆角长方形,再后来逐渐成为甲片一端边缘平直,另一端是圆弧形状,整体近似舌形,基本形制日趋规范。舌形甲片作固定编缀时,圆弧的一端向下;作活动编缀时,圆弧的一端向上。第三,不论是固定编缀还是活动编缀,甲片都是先横编成列,然后上下编联。甲片上下两列的编缀,作固定编缀时是上列压下列;作活动编缀时则是下列压上列,以使下列甲片可以向上推移活动。从汉代经三国魏晋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铠甲都是基本按这样的规制而制作的,只是在铠甲的外貌和防护部位的组成方面有所变化,从河北临漳北朝时期的铁铠甲片等,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图10谈到汉魏三国时铠甲形貌的变化,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引述过的曹植《先帝赐臣铠表》,表中所列的黑光、明光、两当等铠甲,都是汉末曹魏时新兴的较稀有的铠甲,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它们先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铠甲类型,先是两当铠,继之是明光铠。说起两当铠(也作“裆铠”),即会使人忆起四曲豪放、热烈的北方色彩的民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牌子铁裆,尾条。

  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裆。前头看后头,齐著铁。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这四曲《企喻歌辞》,本为北歌,是马上乐,为燕、魏之际鲜卑歌也。歌辞生动地描述出当时骑兵的形象:骑着肥壮的战马,身披铁质两当铠,头戴插饰着(山雉)尾条(俗称“雉鸡翎”)的铁兜鍪(),列队驰骋在大泽中。在北朝墓出土陶俑和北朝佛教石窟寺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这些身披铁两当铠的骑兵的雄姿。“两当”本是汉时服装名称,特点是“其一当胸,其一当背”,这类铠甲形貌特征与之相同,所以也名“两当铠”,因其结构适于骑马,所以北朝时极为流行,有时还在两肩加施“披膊”(掩膊)以增加防护功效。

  图11到了北朝晚期,“明光铠”又逐渐取代两当铠,成为军中装备最多的铠甲。明光铠的特征是在胸前左右各设一圆形的胸护,这种大型金属圆护,很像镜子,在战场上,圆护反照太阳光即发“明光”,正如汉代镜铭中常见的“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所述,故称“明光铠”。此后这类型的铠甲日益流行,到隋唐时期一直是军中铠甲最主要的类型,所以到唐朝时《大唐六典》列出的甲制有十三种,其中第一种就是明光甲,从唐代的陶俑、壁画和其他雕塑品可以看到大量披着明光铠的将士和天王的形象,还可以看到从唐初到唐末明光铠细部结构的变化,从而使其防护功效日臻完备。在《大唐六典》列出的铠甲中,除军队的装备外,也列出一些以布、绢制作的供仪仗用的铠甲,它们的外表华美,但不具备实战功效,在唐代的俑等文物中也经常看到模拟这种华美的仪仗用铠甲的雕塑品(图10)。

  到北宋时期,在沿袭唐代规制的基础上铠甲也有新的发展,在庆历四年(1044年)修成的《武经总要》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官式铠甲的形貌。该书前集卷13《器图》中,有五领甲胄(图11)和一领马甲(具装)的图像,在说明文字中叙述了宋甲各部位的名称:“其制有甲身,上缀披膊,下属吊腿,首则兜鍪顿项。”以其中的“步人甲”为例,甲身(图中又作“身甲”)是一整片,由十二列小长方形甲片组成,上面是保护胸、背的部分,用带子从肩上系联,腰部用带子从后向前束,腰下垂有左右两片膝裙。甲身上自左右肩缀披膊(图中又作“掩膊”),它们在背后联在一起,以带纽结在颈下。兜鍪呈圆形覆钵状,后缀顿项,顶心洒插着三朵长缨。另一领铠甲的装饰较为华丽,身甲的胸和背部分上作山文。腰带以下有腿裙、鹘尾,披膊肩部作虎头状,可以清楚地看出与唐代甲胄之间的承继关系。当时北宋朝廷设有专门制作军事装备的机构,先是在都城设弓弩院掌管制造弓弩甲胄器械旗剑等物,所领兵匠达1042人之多。以后,又设有南、北作坊。到宋神宗时又将南、北作坊改为东、西作坊,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兼管军器监,从而使铠甲和兵器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显著提高。当时生产一副铁铠甲,是相当费工费时的,制作时先要将铁制成甲札(甲片),再经过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棱、精磨等工序,待甲札制好后,再用皮革条编缀成整领铠甲。最后在铠甲里面还要挂上衬里,以防磨损披铠战士的肌肤。因此制成一领铠甲,往往需要几十天乃至上百天才能完工。至于具体用工和所需资金,朱熹《与曹左司事目札子》中记有打造“步人弓箭手铁甲”的工费,每副铁甲约需皮铁匠工120,工钱约三贯半左右。至于一领铠甲的重量,据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全装甲要用甲片共1825片,总重量在45—50斤,不得超过50斤,大约相当现在3125千克。所以当战士披挂上总重超过31千克的铠甲作战时,不仅要求具有充沛的体力,更要有一定的耐力,否则是难于胜任战斗任务的。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的马军头领原多出身于官军将官,出阵时自是甲胄全装。而一般步军头领,则多不着铠甲,尤以李逵为甚,出阵时总要脱得赤条条,这一方面因他们多出身草莽,也是因步战不着沉重的铠甲可更轻捷灵便,利于持久作战。小说中的描述也还反映着实战的情况。

  五

  在中国古代甲胄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断汲取着域外的养分,出现一些铠甲类型是来自西域的影响的产物,前述曹植铠表中列出的“环锁铠”就是最突出的例子。环锁铠俗称“锁子甲”,它应是沿着著名的“丝路”由西亚输入的铠甲类型。有关曹魏时的环锁铠因缺乏实物或图像资料,目前尚难寻原貌。但大量从西域输入这种铠甲已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派吕光为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进攻龟兹城时,就遭遇到西域诸军装备一种他所不熟悉的铠甲,图12锁子甲的四种结构形式

  据《晋书•吕光载记》记述那是“铠如连锁,射不可入”。吕光取胜回还带回的大量战利品之中也包括这种特殊的铠甲。直到唐代,虽然锁子甲已列为《大唐六典》甲制之中,但它依然属西域地区的特产,《旧唐书•西域传》所记康国给唐廷的贡品中,就有锁子甲。这种铠甲的特征是由钢铁的环连环相套所制成,比由甲片编缀的传统铠甲轻便,故受人喜爱(图12)。在《水浒传》小说中所述金枪手徐宁珍藏的“雁翎砌就圈金甲”,在书中又写作“雁翎锁子甲”,正表述的是轻便的锁子甲。小说的描述也反映出古代锁子甲并非军中普遍装备的铠甲,因此稀有而显名贵。

  中国古代甲胄制作技术,也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对东邻的古代朝鲜和日本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古代日本,古坟时代(一般认为从公元3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到7世纪末)以前,没有发现过金属制作的护甲,在考古发掘中只是在公元4世纪的古坟中才出土有铁质铠甲,先出现的是“短甲”,以后改用“挂甲”。在短甲中出现最早的是由小型铁甲片用皮索编缀而成的,最典型的出土品如奈良城山2号坟出土的短甲和京都椿井大冢山古坟出土的“小札胄”。这两处的铁甲胄所使用的小型甲片都呈舌形,下缘平直,甲片上所开编缀用的小孔位置,以及甲片的高宽的比例,与中国汉代的甲片完全一致;而且编缀方法也是仿效汉代铠甲,同样是横列编缀的甲片前片压后片,而纵编是下列压上列。十分明显,日本古坟中于公元4世纪时突然出现了铁甲胄,正是接受了中国铠甲制作技术的产物,这种技术是先传入朝鲜半岛,然后自半岛南端又跨越海峡传至日本。当日本古坟时代开始使用铁甲胄以后,很快就走上具有其鲜明民族风格的发展道路。铁甲使用的甲片从最初的小型舌状改向中型的长甲片发展,后来更变成大型甲片。同时从以绳绦编缀改向铆接,出现了“留”短甲,表明日本古代具有民族特色的短甲制作日趋成熟。接着又发生了变化,挂甲开始出现,同时大量出现的是马具和保护战马的具装铠,这又是通过朝鲜半岛再次接受了新的来自中国的影响,图131锹形2锹形台3眉庇45吹返6栴檀

  7鸠尾8大袖的冠板9化妆板10笄金物

  11大袖的菱缝板12大袖里13胸板14弦走

  15缲缔绪16草摺鲜卑系统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由东北影响到朝鲜半岛,再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而影响到日本,同时也可能还将良种战马引进日本,于是适于骑兵使用的挂甲和保护战马的具装铠,以及成套完备的马具在日本列岛流行起来。

  日本历史进入奈良时代以后,多次派遣使者——遣唐使来中国,与唐朝交往密切,深受唐文化影响,铠甲的制作同样受到唐代甲制的影响,在日本延长五年(927年)仿效唐制撰定的《延禧式》卷49《兵库寮》中可以看到当时铠甲受唐制的影响。以后日本历史进入平安时代(794—1185年)和镰仓时代(1192—1333年),日本民族铠甲有了新发展,铠甲的主要类型有大铠(铠)、胴丸、腹卷等,图14日本大铠的星胄钵(上)

  与各式锹形(下)后两种也可以说是大铠的简化形态。但这时的大铠已与中国铠甲的形貌不大相同,它基本是由胸甲(“胸板”和“弦走”)与背甲(“背胴”),下接甲裙(称为“草摺”,又分前面的“草摺”,以及“后草摺”、“左草摺”、“右草摺”共四组),两侧有较大的披膊(称为“大袖”),在前胸左右各有一防盾状物,近于中国铠甲的左右胸护,但其左右形状并不同,右侧称“栴檀板”,左侧称“鸠尾板”(图13)。与大铠配合的兜鍪,下缘联有“吹返”左右各一,后有“”,三者合起来起中国兜鍪所缀顿项的作用。在日本的兜鍪额前,有一种在中国铠甲从未有过的立饰,称为“锹形”,一般是向上伸出的双叉角,安装于“锹形台”上,出现于平安末期(图14)。开始时锹形矮短,到镰仓时代越来越大,极为盛行,形成日本民族铠甲的特征之一。这时的日本铠甲,已经具有与中国铠甲完全不同的形貌。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古代铁铠甲的出现,表明中国古代甲胄对日本的影响,反映出中国和日本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同时,也可以从平安时代以后日本铠甲的发展,看出日本铠甲主要是大铠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特别是兜鍪额前的“锹形”,以及胸甲前的“栴檀板”与“鸠尾板”,都是中国铠甲从未有过的部件,自是日本大铠的特征。

  近年来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在日本深受欢迎,曾多次被绘成连环卡通画、拍成电影或设计成电子游戏,于是日本的艺术家常按照日本的大铠等他们熟悉的铠甲形貌,用来设计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将帅的甲胄,于是关、张、赵云等中国历史人物身着日本大铠的形象不断出现在画册和屏幕上,这也是不足为奇的,实难求全责备。但令人惊诧的是在中国却也发生过类似的数典忘祖的怪事,某些影视人士竟然也让关于《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中的三国将帅,诸如曹操、周瑜、赵云、关羽等也披挂上比他们迟几个世纪的异国铠甲,头上饰插着只有日本大铠才有的双叉角的“锹形”,胸前左右垂着模拟“栴檀板”与“鸠尾板”的饰件,这种缺乏历史常识和缺乏民族尊严的做法,实在令国人气愤,连有学识的日本友人也感到惊诧不解。我们期待今后不要再发生这类无知之举。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1-7-31 18: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无图无真相啊,希望楼主补上图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1-7-31 21: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有个朝代规定  府内 盔甲若是超过了十套  即视为谋反 是要诛九族的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发表于 2011-8-12 21: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力顶东观只求奉命灌水

发帖求助前要善用【网站搜索】功能,那里可能会有你要找的答案

中华MOD网推荐搜索:https://kan.1mod.org/

中华MOD网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1mod

中华MOD网推荐浏览器点击我下载

中华MOD网腾讯微信:All1mod 或首页左边

中华MOD网游戏帮助Q群:21831168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手机专用客户端|中华MOD官网

GMT+8, 2024-12-18 13: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