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笑、殇情 发表于 2013-6-26 20:22:20

颍川名士

          颍川是个特殊的地方,这里可以称的上是人才地灵,尤其是三国年间,更是贡献出了各种优秀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其余地方所不能及的。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那些在三国中活跃的颍川名士们。
      
      韩馥   ——韩馥为御史中丞,董卓举其为冀州牧。初平元年(190年),馥与袁术等共推袁绍为盟主。馥与绍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而虞不敢居帝位。次年(191年),袁绍胁馥,取冀州,以馥为奋威将军。馥自怀猜惧。辞绍,往依张邈。后绍遣使诣邈,耳语议事,馥时在坐,以为其图谋害己,遂自杀。
         
       郭图   —— 郭图字公则,郭图为袁绍所任,曾为之游说韩馥,使绍领冀州。天子之东,郭图阻绍迎帝【《三国志.袁绍传》则记载郭图劝袁绍迎天子: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绍不从】。袁曹争霸,郭图力主决战,并因是谮沮授,使绍分监军为三都督,图亦典其一军。官渡之战,随攻白马,失利而归,后曹操偷袭乌巢,郭图固请以重兵攻曹营,计失而谮张郃,郃等忿惧而降曹,袁军溃败。袁绍病死,审配等立袁尚为嗣,郭图因说袁谭攻尚,兄弟交兵,袁谭战败,郭图复说谭呼曹操击尚,去亲就敌。尚败而谭复叛,曹操攻之,谭败走被杀,图亦见诛,并其妻子。
         
         荀彧   ——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荀彧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为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攸 ——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路上去世。荀攸一生画奇策十二,惟钟繇知道,但是钟繇在后来未整理完就去世了,所以后世才不知道。正始年间追谥为敬侯。
         
         胡昭——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发布“唯才是举令”后,颍川大批仁人、志士纷纷投靠曹操。求贤若渴的曹操得知胡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连续多次派人请胡昭出山入仕。但胡昭不愿做官,“信然不起”。后来曹操仍不厌其烦,再次相邀,事出无奈,胡昭只好去面见曹操,自陈胡某乃一介村野民夫,无军国之用,早已习惯于躬耕樵读的田园生涯,做官入仕,非我辈所为,断不从命,还望丞相见谅,让他息隐山林。曹操见胡昭态度坚决,难以挽留,只得慨叹“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听任胡昭回归故里。后来胡昭为了躲避各路群雄无休止的辟召,索性迁居到陆浑山中(今河南嵩县东北)。卫恒云:“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
         
      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有二子:钟毓、钟会。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曹操忧虑关中,于是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从此钟繇镇守关中数十年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戏志才——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被荀彧推荐成为曹操的谋士,曹操十分器重他。戏志才不幸早卒,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他死后,曹操询问荀彧谁可代替他,于是荀彧推荐了郭嘉。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早年被刘备辟为别驾,198年曹操入主徐州,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任转参丞相军事。213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御史中丞,后任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丕代汉,陈群为尚书令,晋爵颍乡侯。225年,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次年,曹丕崩,陈群受诏辅政。魏明帝即位,晋封群颍阴侯,增邑五百。237年病逝,谥靖侯。
         
      陈泰——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陈泰曾在司马懿政变之时劝曹爽投降,因此为司马氏所信任。之后外出到雍州任职,多次成功防御蜀将姜维的进攻。后来陈泰被调回中央,不断升迁,直至尚书左仆射
      
      杜袭——谥号定候。颍川郡定陵县(今河南省叶县)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员。杜袭投奔曹操之后历任西鄂县令、议郎、丞相府军祭酒、侍中、丞相府长史、驸马都尉。魏文帝时期出任督军粮御史、尚书,晋封关内侯、武平亭侯。魏明帝时期,出任曹真和司马懿的军师、太中大夫,晋封平阳乡侯
      
      赵俨——颍川名士,三国时期魏国名臣。赵俨投奔曹操之后历任郎陵县令、司空府掾属、主薄、都督护军等职。曹丕继位之后,赵俨历任侍中、驸马都尉、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度支中郎将、尚书,封关内侯、宜土亭侯。魏明帝继位之后,又出任大司马府军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西将军、骠骑将军、司空等职。死后谥号穆侯。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本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其先人东迁。当初,辛毗跟随其兄事袁绍。曹操任司空时,征召辛毗,他不受命。官渡战后,辛毗事袁绍的儿子袁谭。公元204年,曹操攻下邺城,上表推荐辛毗任议郎,后为丞相长史。公元220年,曹丕即皇帝位,以辛毗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后赐广平亭侯。魏明帝即位,封辛毗颖乡侯,食邑三百户,后为卫尉。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渭南,司马懿上表魏明帝。魏明帝任辛毗为大将军军师,加使持节号。诸葛亮病逝后,辛毗返回,仍任卫尉。不久,逝世,谥肃侯。
         
      钟会——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幼子,钟毓之弟。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
         
      徐庶——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本名福,后因为友杀人而逃难,改名徐庶,自此遍访名师,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石韬——字广元,颍川人,仕魏,官拜典农校尉、郡守。初平年间,石韬与徐庶一同来到荆州,在荆州时与诸葛亮和庞统相交甚笃。后来诸葛亮伐魏时获悉徐庶任御史中丞,石韬任郡守时,不由感慨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为徐、石二人仕途不畅而鸣不平。
         
          淳于琼——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后成为袁绍部将,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中国东汉末年一有名隐士,名士庞德公送号“水镜先生”。由于他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别人跟他说话,不管好事坏事,通通说好。李瀚《蒙求》诗曰:“司马称好。”所以后人又称他为“好好先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今属河南),祖父李修,安帝时为太尉。父李益,赵国相。李膺生性高傲,交结不广,只是和同郡荀淑、陈寔等师友往来。

yslin_008 发表于 2013-6-26 22:30:51

南阳英才也很多吧

wwwerrr00 发表于 2013-6-27 09:58:10

路过看看~!

笑红尘 发表于 2013-6-27 23:37:18

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颍川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