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三国韬略
三国韬略通常都说兵家韬略,似乎韬略只限于诸子百家中兵家的学术,属于兵书,是军事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从来就没有单纯属于军事的战争,战争无非是政治以暴力形式的
延续,军事服从于政治,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战争除了以武力拼搏外,还有经济
战、外交战、心理战、宣传战等,不仅现代,古已有之。战争是政治、军事、外交、经
济和思想文化的总体战,各种韬略往往在其中同时并用,或交互使用。总之,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国家、政权、集团在斗争中所采取的策略、计谋、政策、手段等等,都可称之
为韬略,或者说广义的韬略。
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
发源于先秦的韬略之学,在秦汉时期得到广泛的运用,到三国时代,更是发展规律迅
速,硕果累累。中国历史上韬略人物之层出不穷,韬略理论之独特精辟,韬略范例之丰
富多彩,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探索与研究历史上的文韬武略,不仅可以增长
知识、才干,启迪思想、智慧,而且于竞争激烈的时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
诸多领域,均有着不可低估的参考价值。从韬略的角度研究历史,可以使错综复杂、扑
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洞开一面,从而窥视到历史演化的某些轨迹,获得对于历史真实的一
些认识。
韬略犹如双刃古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
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发扬古道,利国利民。
动于九天之上:奇正论
三国时期,韬略家们创造性地运用古兵法中的奇正思想,以小击大,以寡敌众,以
弱胜强,以轻取重,从而扭转形势,打破定局,改变命运,赢得胜利。
历史发展所呈现的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关键时
刻,而这些关键时刻,无一不受韧略思想、水平、艺术的制约。奇正思想是韬略武库中
最引人注目的一把利刃,是改变现状,走出困境、击败对手、夺取主动的重要工具。
三国时期不少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都是运用奇正思想的杰作。
公元192年,黄巾起义已发展到拥有百万大军的罕见规模。起义军骁勇精悍,势不可
挡,转战南北,如火如荼。东汉王朝经黄巾起义的打击,已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在镇
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豪强乘机而起,军阀割据局面逐步形成。黄巾军之败,根本
原因在于其统帅者的韬略水平大不如敌手。皇甫嵩、朱儁、曹操等人精通韬略,善用奇
正,以夜袭、火攻等法,反败为胜,终于扑灭了起义的燎原烈火。
公元196年,孙策发兵攻取会稽,会稽太守王朗据守固陵,顽强对抗,孙策数次渡水
作战,均未能奏效。孙策叔父孙静建议转移突破口,从其后方杀入,攻其不备,出其不
意,使得王朗兵败投降。孙策此战解决了江南的后顾之忧,为北上与曹操争雄创造了条
件。
公元200年,袁绍、曹操两大集团在官渡展开决战。曹军在正面战场坚壁固守,扼敌
咽喉,同时,利用时机,变换奇正,曹操亲率轻骑五千,以奇兵夜袭乌巢,火烧袁军屯
粮。当袁军因粮草被焚,军心动摇之际,曹军在正面战场全线出击,歼灭袁军主力,最
后使得袁绍落荒而逃,余部七万多人投降。曹操先正后奇,以奇击虚,奇正相生,击奇
制胜的高明蹈略,是官渡之战获胜的关键。
曹操集团平定乌丸的战争,同样也是活用奇正蹈略的成功范例。曹操长驱直入,轻
兵突袭,出其不意,兵如天降,使得乌丸猝不及防,兵败仓促。
公元226年,吴交趾士徽起兵,吴交州刺史吕岱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迅速平定了士
徽的反叛,稳定了吴国心腹地区。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与魏将司马懿战于上邽。蜀军因粮尽退兵,司
马懿派遣张郃追击。此前,张邰建议奇正互用,克敌制胜,而司马懿未能接受。诸葛亮
面对追兵,在木门选择险要地形,出奇匿伏。当张邰追兵进入伏击地,蜀军居高临下,
万箭齐发,魏名将张邰中箭而亡。魏追兵受阻,蜀军安然而退。
公元263年,魏分三路大军进攻蜀国。蜀将姜维集中兵力退守剑阁,使得魏军受阻,
魏将邓艾西出剑阁,偷越阴平,从七百里无人之境直插蜀国腹心,飞兵抵达成都,迫使
蜀国后主刘禅出降,而置姜维大军于无用之地。魏军奇正相生,正面钳制,侧翼进攻,
以正御敌,以奇击虚,取得大胜。
早在老子《道德经》中,就有过对于奇正思想的阐述。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
用兵”(《道德经·五十七章》)。所谓正,是指社会所公认的正道,包括一整套行之有
效的方针、路线、思想、政策、原则、措施。当然各家之正,分野极大。老子之正,也
寓有其所主张的清静之意。而奇则是巧妙,诡秘,临机制断,随机应变,没有固定的程
式。老子用两个不同的字归纳、总结治国与用兵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特点,应该说是十分
精辟的。
对奇正思想内涵作进一步揭示与阐发的是孙子,《孙子兵法》用极为精练的文字,
表述了奇正原理。
首先,孙子将奇正作为战略战术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孙子说:“三军之众,可
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势篇》)。全部军队一旦遭到敌人的进攻,而保持不
败,关键在于真正掌握奇正之法的神髓。
孙子所说的奇正,经后人的揭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正面迎敌为正,机
动配合为奇;明为正,暗为奇;静为正,动为奇;进为正,退为奇;先出为正,后出为
奇……总之,—般的、常规的、普通的战略、战术为正,特殊的、变化的、罕见的战
略、战术为奇。
掌握奇正原理,是使军队面对敌人的进攻,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奇正原理是用兵
作战的灵魂。
第二,孙子揭示了用兵的根本之道在于“以正合,以奇胜”(《势篇》),即以正面
交战,以奇变取胜。用兵必有奇正,无奇正而胜,属于侥幸之胜。三军无奇兵,是不可
与敌人争夺利益的。两军对阵,有正面战场的直接厮杀、搏斗,但必有奇兵捣其旁,击
其后,才能有胜利可言。孙子的这一层思想,被后人概括为出奇制胜,先正后奇,以正
御敌,以奇击虚,正面钳制,侧后进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匿伏,因势用奇等
韬略原则。
第三,奇正变化。孙子指出:“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势
篇》)。战术无非奇正两途,然而由奇正而推演、产生的奇谋妙策,则无穷无尽。“善出
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势篇》)。天地变化无穷,深不可测;江河没有竭
尽,波澜叠起。奇正变化,纷坛浑沌,效法自然。可至化境。
最后,孙子阐述了奇正范畴的内在联系:“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势篇》)。奇与正不可分割,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如同圆环旋转,无始无终。
孙子的这一思想,在实质上,是指奇可变为正,正可变为奇。变奇为正,化正为奇,临
敌运变,循环不穷。
三国时代,谋士智将对孙子奇正原理作了深入的开掘与灵活的运用,使其大展神
威,大放异彩。
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比较成功地运用了孙子的奇正原理,几乎所有取胜的战争,无
不奇正并重。正意味着强大的实力,意味着正面的进攻。曹操对抗黄巾军、乌丸、袁
绍,孙策对抗王朗,吕岱对抗士徽,诸葛亮对抗张邰,邓艾对抗姜维等,无一不是力与
力的碰撞与较量。若忽视正,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纸上谈兵,不堪一击。从对
抗集团的双方分析,实力强的一方反而失败,这就表明,不含有奇的正,就不能最大限
度地发挥其原有的实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出奇制胜是韬略家们普遍追求的最高目标,其中原因,也是众所周知,因为出奇招
可以从阻力最小、效益最大的途径达到目的,从军事角度而言,出奇制胜为用兵之铃
键,制胜之枢机。用奇的核心,在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根据敌情,灵活运用,不泥
常法,出人意外。极而言之,奇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它既要充分利用对方的思维弱点,
侦破、捕获对方的思想空隙,大胆突破思维的框框、常规,又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有
根有据,避免失去基础,走入绝境。
因此,三国时代的韬略家总是精通奇正的依存、转化、相易、相生,积极营造优
势,打击对手。而绝不固守一途,偏执一方。
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败于对手因间设奇的稻略;气势汹汹的袁绍大军,挫于曹操
以奇击虚的韬略;惨淡经营的蜀汉政权,毁于曹魏诸将的奇正相生韬略。历史在这些转
折点上拐弯,对抗的集团也从而或分崩离析、或发展壮大;或一败涂地、或东山再起。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国时代的历史,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真理,适应时代潮流的政策、方针能够使一
个集团由小变大,由弱转强。魏、蜀、吴的局部统一及其所实施的政策,使得这些政权
能够在复杂的形势下,岿然屹立,不动如山。三国实力的取得,概由正所至,由奇而
成,这种正与奇的意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多方面,而非限于一域。三国
韬略家各运匠心,善用奇正,横扫群雄,统治一方,建立了赫赫之功,三国之战,实为
智囊之战。而各国异势,盛衰殊途,也由于蹈略有无,水平高低。奇正为韬略的重要原
理,其价值作用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蜀汉之败,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历史教训。 变换速度魔方:缓疾论
三国韬略中的缓疾理论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被一致认定为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武
器。缓疾韬略旨在通过改变行动速度,达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这一人们求之
不得的结果。
很难从表面上判定缓与疾的好坏,决定采用缓疾韬略的制约因素是很多的。三国时
代,韬略家对于缓疾韬略的理论贡献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其中,突出缓的作用,最
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外力为催化剂,用速度争时机,视缓疾为有质感的打击力
等论点,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兵贵神速”,“其疾如风”,“疾战则存”,“兵之情主速”,“兵闻拙速,未
睹巧之久”……诸多古训表明了行动疾速在军事上的重要性,这是考虑了军事战争的特
性,总结大量的战争实践而得出的结论,无疑都是正确的。三国时代的许多战役或战
斗,都是以疾速取得主动,赢得胜利的。曹军征讨三郡乌丸,长驱直入,轻装疾进,兵
如天降,使敌人猝不及防。曹军攻打刘备,精骑日行三百里,夺取江陵,取得主动。司
马懿进攻孟达,兵临城下之日,孟达如梦初醒,感叹何以如此神速。
与此同时,三国韬略家还发现缓的巨大作用。田丰、沮援为袁绍设计的伐曹方略,
就以缓为主,以缓对疾,以久待速。《三国志·袁绍传》中记载了田丰针对袁绍南下而
创设的用缓、持久韬略:
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指袁绍)据
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
以扰河(指黄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末
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坐可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
及也。
可惜由于袁绍无识,刚愎自用,不听忠告,终于身败名裂,遗笑方家。
曹操平定乌丸之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逃奔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早先不服曹操
管辖,至此,有人建议曹操乘胜攻打公孙康,袁尚兄弟亦可一并擒获。曹操不听,说是
让公孙康去斩杀袁尚兄弟,接着便引兵撤退。不久,公孙康果然杀了袁尚兄弟,传首而
至。诸将大惑不解,曹操解释说,公孙康平时也畏惧袁尚兄弟,我军急攻,双方则齐心
合力对付我们;而我们缓和一下,双方就会自相残杀。这是所谓势之所然。曹操兵不血
刃,营造缓和之势,促使对方矛盾,从而借刀杀人,坐收渔利。
关羽率军攻打曹仁,曹操派遣于禁前往援助,时值大雨,汉水泛滥,于禁所统七军
全部覆没,关羽威震华夏,急得曹操要迁徒许都以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认为关羽得
势,孙权必不乐意,于是设计化急为缓,转移矛盾。同意割长江之南给孙权。关、孙争
战,关羽败北,樊城自解。
在行动中根据情况,采用缓疾韬略,最大的目的,还在于保存自己的实力。两点之
间以直线的距离为最近,两军对垒,以速决战取胜为最大效益。但为了获得这一效益,
有时就以缓代疾,等待时机,营造时机,不费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取得期望之
值。
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体味到缓疾韬略的内蕴在于控制事物进展的速度,以此作为外
力,促使对象改变状态,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以外力为催化剂、助产婆,迫使
对方改变心愿。沿着—定的渠道行动,是实施缓疾韬略的一大奥妙。袁绍借公孙瓒之外
力,不急攻冀州,而是派说客游说,以缓取胜。贾诩劝张绣对付曹军,前后异策。诸葛
亮进兵南中,武缓文疾,效果显著。此外,韬略家们变换缓疾,或外缓内疾,内缓外
疾;或前缓后疾,后缓前疾;或军缓政疾,政缓军疾; 或实缓虚疾,虚缓实疾……变换
速度,转动魔方,使对方感到压力沉重,失去原来所有的反击力量,陷入被动挨打的困
境。
缓疾韬略在三国时代被开掘的另一个内涵是,以速度争时机。俗话说,时不可失,
机不再来。然而,缓疾韬略的使用,可以使行动合着时机的节拍。时未至,缓之;时已
过,疾之,从而将对时机的把握,转化为对速度的控制;对玄虚之物的认识,转化为对
实际之事的操作。
董卓已裹胁汉献帝西归,控制了号令天下的正统天子,只是认识不足,倒行逆施,
失去统一天下的大好机会。袁绍原本可以先将汉献帝抓到手中,但左顾右盼,顾虑重
重,优柔寡断。这些,对于后起的曹操来说,本已没有什么机会,但就在时机的缝隙之
中,曹操下决心听取谋士之策,设计迎取献帝,从而一跃而上 成为政治上的强手,缓疾
韬略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失去的时机,可以以疾取回。 等到效益明显时,袁绍则悔之
晚矣。
中原的统治权已被曹操控制之后,统一天下的机会,多在曹操之手;然而孙策、孙
权占据江东,从外围攻入腹心,也仍然存在着统一天下的机会;刘备后来居上,运用缓
疾韬略,先借荆州,后夺益州,关羽之军,声威显赫,同时存在着统一全国的可能的时
机可以等待,必以有识为前提;时机更可以营造,必以缓疾韬略为手段。
在三国韬略家的心目中,缓疾韬略不只是一种工具、手段,而且在某种意义已成为
有质感的打击力。疾进的军队,快速的政治、外交反映、处置,会令人觉到一种时间、
速度上的无形压力。往往兵未至而心已散、城已空,力未到而气已竭、谋已消。所谓虚
张声势,先声夺人,就是缓疾韬略中疾的原则所发挥的。另一方面,缓兵之计、以逸待
劳、后发制人等均是缓的原则的效应。我方的缓疾内容一旦公布于众,就形成一道力的
辐射,敌方即会对此作出相应的部署。 如果抽换其中内容,造成速度的变档,就会使敌
方措手不及,打乱整个防范系统。
三国韬略家们在其命运选择的关头,也常常动用缓疾韬略。荀彧、许攸之投奔曹
营,可谓疾速不停。贾诩游刃于群雄之间,缓疾从容。诸葛亮隐居隆中,缓缓不动··
····相反,世人违背缓疾韬略,往往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袁绍急于攻曹,袁术急
于称帝,刘备急于报关羽之仇,姜维急于败魏,均一败涂地,损失惨重。而刘表缓于见
机,刘备缓于决断,袁绍缓于行动,均错失良机,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只有时伏
则缓,时至则疾,缓疾快慢,与时俯仰,则举无遗策,算无过失,赢得主动,赢得成
功。 营造绝对优势:虚实论
社会形势,倏忽变化。窥其内幕,常与决策者运用虚实韬略密切相关。
汉末黄巾起义的初期阶段之所以发展迅速,惊天动地,关键在于起义领袖选准时
机,乘虚而起。东汉王朝的F·B,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宦官势力的恶性膨胀。人民反
抗情绪的与日俱增……都构成王权的削弱,统治板块内部出现裂痕。所有这些,都是虚
的表现。起义者经过长期的酝酿,以严密的组织,选准突破口,终于掀动大潮,初战告
捷。
公元200年,刘备利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曹操势力无力他顾之机,在曹操腹地
汝、颖一带展开攻势,这一乘虚而入的战略,使曹操深为担忧。只是刘备实力尚未强
大,根基不稳,才被曹仁击败。否则,官渡局势将更加严重,曹操败亡就不可避免。
三国时期,精于乘虚而入之道的稻略家为数不少,他们抓准时机,果断行动,无不
效果显著。
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指明的争夺荆州、益州,鲁肃、周瑜建议经营江东,极长江而
据,与曹操争锋,都是运用虚实韬略,争雄图霸的大计。吴蜀都是乘曹操在中原扫荡群
雄,无力他顾的总趋势下,跳出中原激战的游涡,经营南方,虚处立足,增强实力,北
上争锋。其中所贯彻的避实击虚、先虚后实的韬略指导原则,是十分清楚的。
虚是空虚,空隙,虚弱;实是坚实,强固,实在。乘虚而起、乘虚而入,乘虚蹈隙
在实质上就是利用敌方的危难之机、空虚地带、矛盾冲突、薄弱环节,发挥己方的实力
优势,予以打击、拓展。曹操之兴,是利用群雄在政治上的缺乏远见,经济上的缺少基
础,争取主动。刘备、孙权则是利用地理环境,立住根基。
《孙子兵法》道出了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的一大奥秘:“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
也。”(《虚实篇》)乘虚而进,如入于无人之境。敌人之所以无法抵挡,是因为攻击之
处正好是敌人防备的空虚之地。《孙子兵法》总结了用兵作战中虚实原理的重大作用与
价值。孙子说:“兵之所加,如以碫击卵者,虚实是也。”(《势篇》)意思是军队向敌
方发动攻击,好像以石击卵那样无所不破,关键就在于掌握了虚实这一战略战术,运用
了以实击虚的原理。孙子明确地指出:“兵之胜,避实而击虚。”(《虚实篇》)战争的
胜利,总是避开敌人的坚固之处,攻击敌人的空虚薄弱之处。吴蜀猇亭之战,年轻的吴
国将领陆逊火烧蜀营,大败刘备,采用的就是避实击虚韬略。孙策取会稽,吕蒙夺荆
州,邓艾灭蜀汉都是运用避实击虚、批亢捣虚韬略的成功范例。
三国韬略家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发展了虚实思想,使得虚实的运用范围扩
大,虚实原理的外延拓展,虚与实两者关系的互换变化,从而将虚实原理的运用推向一
个更高的境界。
刘备与曹操的周旋,杜畿稳定河东、司马懿与曹爽的争斗,采用的是深藏若虚、虚
与委蛇的韬略。董卓拥兵入京,手下只有步骑三干,为了营造优势,慑服远近,他每隔
四五天,就于夜里派兵离开洛阳,驻于城外,第二天早上,再整军入城,大张旗鼓,惑
人耳目。洛阳内外以为凉州援军又至,却不知董卓在使用虚张声势的韬略。
此外,孙坚遇盗,神闲气定,单刀直入,假装指挥部众,部署围剿,使盗贼溃散逃
走。陈登在寡不敌众的严峻形势下,于城外十里之地设立军营,遍置干柴,至夜间放
火,若援兵突临之势,使孙策的进攻部队惊惧溃逃。陈登跟踪追击,大获全胜。程昱夺
回东阿县城,蒋济解除合肥之围……无不使用虚张声势的韬略,智退敌兵。
三国时期,韬略家们受虚实思想启发进行了虚实互变的稻略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
功,这类实践中最精采的范例,要数赵云的空城计。
公元219年农历三月,曹操统率大军从长安出发,经斜谷到达汉中,刘备采取凭险固
守、不战疲敌的策略,不与曹操交锋。曹军运粮至北山下,蜀将黄忠率兵前去劫粮,久
未返回。赵云带领数十骑兵出营巡视,与曹操大队人马相遇。赵云临敌制变,以攻为
守。曹军追至赵云军营之前,赵云退入军营,洞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怀疑内有伏
兵,随即后撤。此时,赵云下令擂起战鼓,并用强弓劲弩在后面猛射曹军,却不追赶。
曹军见状大惊,纷纷夺路逃窜,结果自相践踏,很多人落入汉水而死。第二天,刘备来
到赵云营中观看阵地,感叹子龙(赵云之字)浑身是胆。
虚而虚之的韬略是指本来虚空弱小,却又故意以虚弱示敌,使敌人产生疑惑,以为
以弱相诱,以掩其实,而不敢轻举妄动。
实而虚之,虚而实之,实而实之,虚而虚之,先虚后实,先实后虚,外虚内实,外
实内虚,虚虚实实,虚实相乱……所有这一切,都是虚实韬略的灵活运用。虚实原理的
要害在于营造优势,避实击虚。使敌方之实因我方之避而变为虚,形同废物;使我方之
虚因敌方无备而变为实,反客为主。
法不过攻守,术不出奇正,势不离虚实。识虚实之势,则无往而不利。因为避实击
虚,于势为易。通虚实之变,则无往而不胜,因为争取主动,有备无患。
虚实两者,必相辅相成,相生相存,方能奏效,若一味主虚,必成无烛之光,无水
之气、一经识破,必遭灭顶之灾。而无虚之实,则呆板笨拙,不能发挥其固有的潜力。
从认识虚与实的现象,进而运用虚实原理,最后到发展成为虚实互变的思想,三国
时代,经历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探索。三国稻略家们的斗争实践,丰富了虚实理论的内
涵,他们的贡献,正如后人在《草庐经略·卷六·虚实》中所总结:“善兵者,必使我
常实而不虚,然后以我之实,击彼之虚,如破竹压卵,无不摧矣。虚实在敌,必审知
之,然后能避实而击虚。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或虚示之以实,或实而示之以虚,或
虚而虚之,使敌转疑我为实,或实而实之,使敌转疑我为虚。”所谓虚实在敌,即指营
造虚实态势的主动权在敌方,在客体;而虚实在我,则指营造虚实态势的主动权在我
方,在主体。
类似的议论,还见于《投笔肤谈·兵机第八》:“故敌之实,我虚之;我之实,敌
不可得而虚也。敌之虚,我乘之;我之虚,敌不可得而虚也。我实其实,将以从敌也。
我虚其虚,将以疑敌也。我实其虚,将以违敌也;我虚其实,将以致敌也。虚实之机,
变生于敌,渊微之妙,鬼神莫知,然后能狃敌而成功。”这里强调运用虚实的关键,在
于根据敌情而作出相应的变化。只有把握虚实之变的深奥精微之妙,达到神鬼不知之
境,才能麻痹敌方而夺取胜利。正是这样的胜利,改变了敌我友的形势与格局,使之朝
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寻找捷径:曲直论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很难直达目标,一步登天。个人或集团,在其奋斗的过程中,
往往历尽艰险,最后或有所成。他们始终向着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一直走到底,然而
在实际行动中,则采用迂曲路线。三国时代,各大集团大都有着同一的最高目标,这就
不可避免地发生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形成了强大的阻力,使双方均无法轻易越过,于
是,直接的、正面的抗衡,就常常转化为间接的、侧面的、迂回的斗争。曲直韬略在军
事、政治、外交领域内也就应运而生,并且其内蕴被不断开拓、充实,成为斗争中的重
要工具。
曲直韬略在三国时代的发展主要侧重在四个方面:一是继承发展古已有之的以迂为
直思想,在实践斗争中,变换手法。多样化的战略战术,是这个时代对以迂为直思想的
贡献。二是屈伸自如,灵活应变。三是以直为主,以曲为辅。四是曲直互用,晦隐莫
测。与以往不同的是,曲直的含义在三国时代有了多层次的内蕴,曲指迂回,曲折,收
缩,侧面,谦退,隐晦。直指直达,平易,拓展,正面,突进,公开。我们也正是在上
述义项的界定内,讨论三国时期的曲直韬略。
以迂为直的韬略思想,为人们所习知,而在韬略实践中,由于韬略家的高超手法,
以致常人难以识破。以迂为直的实质,是为达到直接目的,而走间接路线。由于间接路
线的隐蔽性,曲折性,故在实施过程中,能避开对象的视野,使对象在毫无觉察的情况
下受到打击,因而受到严重的损失。这种损失在开始阶段是不知不觉的,到有所觉察
时,失败与危亡的局势将无法挽回。
以迂为直的思想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老子《道德经》中讲到:“将欲歙 (收缩)
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换言之,希望达到直接目的,而采用间接手法,间接的、曲折的现象如何与直接的本质
相联系,既能检验人们的认识水平,同时反过来又可以为目的而设置常人难以辨认的假
象。这两个方面,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均有独到的体察和实验。为了推翻腐朽的东汉王
朝,张角花了十年之力,先从思想影响入手,组织民众,而不是立即倡导暴动,走的是
一条十分巧妙的以迂为直路线。东汉朝廷大赦党人,调动统治阶级内部的重要力量,同
样是走间接路线。改刺史为州牧,表面上是制度的改变,其实是权力割让。刘备示人以
仁信,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民众拥护自己。曹操不称帝,是为了子孙的帝王基业更
加牢固。此外,诸如曹操处置祢衡,邓芝出使东吴,刘备、孙权在中原以外创建霸王基
业,魏、蜀、吴三国对待少数民族的方针,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保持沉默……都不能以
表面现象为实质。识者洞若观火,早作设备;愚者就事论事,缺乏远见。间接多路线使
对象不清楚敌方的真实意图。三国时期以迂为直的大量韬略实践成功地打破了施谋客体
内在的平衡与稳定,达到预定的目的,其多样性与复杂性,是以往任何时代难以比拟
的。
曲直韬略在三国时代的一个新发展就是突出曲的作用,收放由心,屈伸自如,灵活
机动,善于应变。当然,曲是为了直,屈是为了伸。曹操在政治上常处曲势,对汉献帝
的外表尊祟只表明时机未到,以屈求伸。刘备在个人势力弱小之时,四处投奔,委屈求
全。此外,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均是善用曲术的高手。
三国毕竟是一个激烈动荡的社会,开辟前途,发展霸业离不开强大的实力,离不开
武力的对抗,这就使得曲直韬略中曲与直的地位轻重有了明显的区分。以直为主,以曲
为辅是当时使用曲直韬略的总体特征。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曲直互用,难辨真伪,晦
隐莫测,扑朔迷离。如贾诩对董卓部将的指点,对曹操立储的点拨。曹操对西部军阀的
态度,荀彧对曹操的辅助,枣祇、任峻的屯田之策,杜畿对河东的对策,赵俨对韩、马
旧部的处置,司马昭对邓艾、钟会的使用……其中都有着常人难以觉察的深刻目的。当
然。内中秘密为达者所识,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结局是前功尽弃,一种结局是身
败名裂。
时代风云的诡谲多变,使得个人与集团的目的无法直接实现。而曲直韬略的频繁应
用,也使得情况复杂严峻,动辄有咎。整个三国时代,是战乱、裂变的天下,但又无不
趋向一种从局部到整体,从地区到全国的兼并、统一。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中曲与直的
变化。三国时代中曲直韬略的成功运用,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事物
运动的辩证法向人们启示着一种客观世界的真理,人们一旦认识和掌握了这一真理,并
运用于实践,就会总结出一种新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打破了以往平铺直叙的模
式,换来了实际行动中的成功。 烧向冰川的天火:分合论
动乱的年代,各种势力起伏消长,错综复杂,分化组合,日新月异。韬略家们运用
分合原理,改变形势,改造社会,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分合思想,并进而提
炼、总结出不少具体的法则。
所谓分,即分解、分散、分化、瓦解、分裂、分离、切割、分割……实质上,是改
变对手的实力、威力、结合力、凝聚力,达到削弱力量、瓦解人心、消磨意志、涣散精
神的作用,取得改变性能与状态,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的最终目的。
三国韬略家们在运用分合原理时,更多地偏重于分的韬略,因为分是将整体分解为
部分,这同三国时代竞争激烈,你死我活的特点密切有关。
运用分的韬略,可从实施客体角度,分为三种类型:
一、对待少数民族势力。三国时代的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仍然存在,有时表现得比
较突出。曹操集团的主要对手是匈奴与鲜卑,采用的主要办法是以夷制夷、分裂切割、
亲而离之,众而分之。
公元216年,曹操借机扣留南单于呼厨泉,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设立一名统帅,
并派汉人作司马,加以监督。五部分立,互不统属,分而治之,以弱其势,有效地遇制
了南匈奴不断壮大的势力。
曹丕执政初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十分强盛,经常进犯边境,曹魏政权派遣田豫出任
护乌丸校尉一职,牵招、解儁同时任护鲜卑校尉。当时鲜卑族有几十个部落,田豫设计
离间,以挫败、控制、兼并等手法使各个部落互相攻击,成为仇敌,从而减弱了来自北
部少数民族的压力。
公元277年,卫瓘用亲而离之的韬略,破坏鲜卑各部的联盟,使日渐强大的鲜卑力量
一蹶不振,减轻了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刘备死后的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在南征中,杀掉
叛乱的首恶,而不问胁从,采用攻心之法,分化敌人的意志。最后稳定南中,北上与曹
魏争锋。
东吴对山越采用分化瓦解的韬略,既平定了叛乱,又征集了兵员,增强了实力,可
谓一举两得。
二、对待敌对势力。三国时代的图强争霸充满了腥风血雨,为了有效打击敌手,必
然要运用分的韬略以削弱对方,这使得分的韬略得到广泛的使用和长足的发展。
朱儁以围师必阙手法,分散被围的黄巾军斗志,将其击破。王允敏锐地捕获信息,
利用董卓属将吕布的不满情绪,实施分化瓦解之术,使吕布杀死董卓,为东汉朝廷除去
一大祸害。吕布以步骑不足四千的兵力,承受袁术数万大军的进击,吕布采纳陈珪之
计,对袁术联军实行分离切割之术,致使韩暹、杨奉部下同时倒戈,袁术大将张勋败
逃,所率大军几乎全部覆灭。曹操运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攻灭袁谭、袁尚。郑浑、夏侯
渊采用以敌制敌之策,斩杀马超部将梁云。羊祜死后,杜预对吴国君臣实施离间计,因
利间斗,使其自相矛盾,以便取乱侮亡。
三、对待异己势力。由于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异己力量不得不让其存在下去,
但这种存在不是永久性的,一旦机会成熟,必定彻底铲除。如何利用异己势力帮助自己
渡过难关同时又能加以控制,必要时加以消灭,就成为各个集团颇费心力的问题。对于
异己势力,原则上,韬略家们仍然采用分的稻略。
曹操对于异己力量的态度有两种:一是保留,因为这样做,利大于弊;二是铲除,
因为任其发展,尾大不掉,终将形成危害自己的阻力。如攻克雍丘,张超自杀,翦除袁
绍的同盟。孙权为了对付曹操,将荆州借给刘备,为敌树敌。尽管有人提出刘备今后必
将为患,宜及早拔除,但孙权迫于当时形势,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扶助刘备,保留异己
力量的存在。
当一派实力还不够强大,需要更多的力量予以支持时,决策者则采用合的韬略。
所谓合,是指联合、组合、合并、合力,将部分组合为整体,使分散调整为集中,
使离散转化为聚合,使弱小改变为强大。在三国时代,分多合少,即便为合,也是一种
被迫的、不平等的,付出巨大代价的。被合者往往失去未合之前的权力、地位,没有生
命保障,没有自主权。三国时代的合,是一种形势使然,决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
这对于主动与被动的双方,均是如此。
袁绍计夺冀州之时,采用的是远交近攻之术,这是一种合的韬略。袁绍联合公孙
瓒,让他攻打冀州,对韩馥造成正面压力,然后率军压向冀州,使韩馥走投无路,同时
派出说客进行游说,终于迫使韩馥拱手让出冀州,但袁绍并不因此感谢公孙瓒,而将下
一步的进攻目标对准了公孙瓒。与公孙瓒合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一旦达到目的,便兵戎
相向。后来,公孙瓒与袁绍打得难解难分时,以和亲方式,敌为友,不过这种合是十分
短暂的,最后,公孙瓒是在袁绍强大的攻势下死去的。
曹操精通合的韬略。张绣曾攻杀曹操爱子、猛将,陈琳曾作檄文痛骂曹操,许攸为
袁绍谋臣,逃归曹操,张鲁为一方诸侯投降曹操,刘备为天下英雄,受屈时投靠曹
操……曹操均能克制私忿,一概接纳,封以高官,许以重禄。这不是曹操的宽宏大量,
而是曹操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所使然。一旦阴谋得逞,曹操
就会原形毕露,赶尽杀绝,手段残忍,毫不留情。
远交近攻、扩大同盟、化敌为友、网罗人才、与众相得、招降纳叛、笼络人心、裂
土分疆……都是合的韬略所演化的具体原则,这些原则在三国时代,得到极广泛的运
用,从而使得三国形势强弱时易,复杂多变,难以预料。
分化瓦解,合纵连横,是早在三国时代以前即被运用的韬略。分合即捭阖, “捭阖
者,天地之道。”“捭阖者,道之大化。”(《鬼谷子·捭阖第一》)纵横捭阖原为先秦
时代纵横家韬略心法,且多用于外交,而三国时代,分合韬略的适用范围则无所不至。
对于分合韬略的经典性论述,除了《鬼谷子》一书比较集中以外,接下来就数《孙
子兵法》了。孙子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军争篇》)其意是
用兵作战要靠诡诈来取得胜利和成功,要根据有没有利益,或利益大小而采取行动。要
运用兵力的分散和集中营造种种变化。孙子在《虚实篇》中讲到,要使我方集中兵力,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只有这样,以十击一,以众击寡,才能稳操胜券,战而必
胜。这是敌我势均力敌的状态下,战胜敌人的有力措施。
三国时代成功的韬略家们都紧紧把握分合韬略的内在辩证关系,这种内在辩证关系
表现为分合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面对黄巾军强大的攻势,东汉朝廷的有识之士建议解除党锢,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
力量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事实上,东汉统治层内部由分到合的转变,是农民起义所遇到
的最大阻力,正是这一转变,使得整个统治阶级暂时将目标对准起义军,利用其文韬武
略方面的优势,最后剿灭了这场大起义。
在三国时代的各大集团中,曹操集团是运用分合韬略最成功的一个集团,曹操挟天
子而令诸侯,就是同最具潜在的、传统的、无形的、巨大的皇权势力联合的高明韬略,
这使曹操在扫荡群雄,兼并北部中国各大势力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有力作用。相反,袁
绍则对皇权势力采用分离的韬略,这种表面受益,实际受害的作法,在很大程度上给自
己带来了发展不利的因素。
孙刘之合,有曹操赤壁之败,形势鼎足之分。孙刘之分。有蜀汉猇亭之败,刘备白
帝之哀。吴蜀再合,有诸葛亮南中之征,北伐之举。曹魏南下攻掠,受制于这种联合;
东吴江山之固,得益于这种联合。
三国时代,分与合的决策,演化成和与战、强与弱的结局,其中的得失利弊,令人
深思。 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
进不可御,退不可追,是古人追求的行动境界。三国时代,各种势力犬牙交错,盘
根错节,对立双方有时势均力敌,旗鼓相当,进退维艰,左牵右挂。如果决策者们稍有
不慎,陷入绝境,则难以自拔。进退之际,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狱之门就在脚
下,熊熊烈火尾随身后。
三国韬略家运用进退韬略,除了遵循“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左传·宣公十二
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等原则外,还作了
大量发挥和积极的探索。
首先,在进与退的取向上,总结了不少有益的原则。决定进的根据是利、机、虚、
需。见利而进,已成为当时十分明确的共识。东汉王朝的崩溃已成定局之际,各路英雄
豪杰见有利可图,奋起而进。东吴在曹操大军逼近的情况下,大臣求和.君主狐疑,孙
权经智囊们点悟,终于明白事理,见利而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至于袁绍不乘曹
操东袭刘备之际发兵南下,刘表拥兵自重,不乘曹袁官渡之时北上,对于大利视而不
见,等到对方腾出手来,则被动挨打,悔之已晚。见机而进,见虚而进,见需而进等原
则,都是对以往见可而进的具体推衍。与进的根据—样,决定退的根据是害、实、强、
劲。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难而退,适可而止,避实就虚,避锐击惰等均为退的原
则。
第二,深入挖掘进与退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发挥退的积极性,以退为进,保持
主动。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统领数千人马逃奔公孙康。公孙康担
心曹操攻击辽东,怕自己难以抵抗,便收留了袁氏弟兄。后来曹操征服乌丸,逼近辽
东。有人建议急攻辽东,以便铲除隐患,而曹操以退为进,使公孙康杀掉袁氏弟兄。曹
操深知“急之则合,缓之则离”的韬略原理,利用征服乌桓的神威和公孙康担心袁氏兄
弟将危及自己地位的心理,发挥退的特殊作用,消除对公孙康的压力,以增加、突出袁
氏兄弟久居辽东,鹊巢鸩占的矛盾,移花接木,借刀杀人。如果遇到必须要退的情况,
韬略家们并不简单地作出退却的决定,而是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主动退却。蜀汉建兴
六年(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率兵相拒,诸葛亮因粮草短缺,主动
退兵。其二是以进为退。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北征,派遣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
陆逊让亲信韩扁带着信件送给孙权,建议退兵。韩扁在返回途中被捕,诸葛瑾担心泄露
军事机密,急催陆逊退兵,而陆逊则不动如山,安闲如常,认为受命防守战略要地,不
能示退,装出进军姿势,然后退兵,表现了高度的韬略素养。
第三,在运动中改变进退的态势,使敌方猝不及防,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诸如声
东击西、先纵后擒、欲战姑和、回马枪、撒手锏、拖刀计、流星锤……都是以突然的定
势中断,改变进退,取得奇效的。
第四,将进退韬略运用到政治、外交、人生等各个领域,大大强化了进退韬略的使
用价值。
第五,将进退韬略纳入总体目标的轨道,赋于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总体意
义。进与退的决策,不再被视为孤立的一项指令或措施,而是全局中的局部,整体中的
个体。曹操西进,攻击董卓的倡议,政治上收“兵以义动”、“以顺诛逆”的美名;军
事上,“全制其险”,“示天下形势”,占据主动地位;外交上,联络关东联军;经济
上,一决而胜,减少军事费用。只因各派势力目的不同,曹操的方案未能施行。刘备西
进,政治上打着恢复汉王室的旗号,军事上能占据一方基地。孙权、周瑜的全据长江计
划,西进荆、益方案,亦为全局中之关键性一步。至于退的情况,从前述的史实,自可
见其总体上的意义了。
三国时代,那些未能遵循进退韬略的原理,妄进盲退,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例子也
是大量的。决定进或退,是走向成败的关键。进有进的轨道,退有退的航程,而一旦进
退到轨道与航程中,就不能完全受决策主体的控制了。这些轨道与航程都有其自身固有
的运行规律,人们很难加以扭转,因此,高明的韬略家之所以动静得宜,进退自如,就
在于对这些轨道与航程的了如指掌。贾诩建议张绣进退,与曹操周旋,前败后胜,张绣
困惑,经贾诩指点,才豁然明白。诸葛亮隆中路线经关羽失荆州的挫折,蜀汉的国运,
终不能昌盛。只有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向,把握事理、物理、哲理、心理,才能真正
把握进退韬略。
三国时期那些成功的决策者,总是从长远的眼光出发,制定进退,进退的最终效果
往往与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何进、董卓、吕布、袁绍、公孙瓒、刘
璋、刘表、袁术、李傕、郭汜、袁谭、袁尚、袁熙、公孙康、曹爽、孟达、诸葛恪、孙
皓等许许多多将帅君臣,或因军事识略、或因政治目光、或因外交手腕等方面的缺陷、
短视,进退失措,折戟沉舟,身败名裂,遗笑万年。相反,那些伟大的韬略家,识力超
群,目光如炬,—进一退,往往与整个时代形势、社会趋向相结合,所以,由弱而强,
由寡而众,由小而大,步步发展,一路辉煌。他们在进退之际,能绕过误区,避开盲
点,将地狱之门留给对手,将熊熊烈焰烧向敌方。 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
东汉王朝失去对于全国的有效控制之后,群雄竞起,逐鹿中原,最后归结为曹操、
刘备、孙权三大集团的鼎足而立,长期对峙。三国的决策者们根据自身的利益,展开了
你死我活的斗争。如何趋利避害,壮大自己,削弱对方,夺取胜利,成了智囊们密切关
心的问题。
可以说,三国时代韬略家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围绕利害二字进行。“谋者,所以远
害就利也。”(《吴子兵法·图国第一》)无利不谋,一切权谋活动,实质上都是谋取利
益的活动。文韬武略,是谋求利益的重要手段。在生死存亡、成败祸福等重大利害关系
上,韬略的巨大价值便被凸现出来,严峻的政治、军事、外交斗 争转化、上升为韬略水
准高下、韬略人才多寡、韬略艺术优劣的斗争。而韬略家们的一切努力,也始终不离利
害问题。他们对利害问题的认识、运用以及为利害转化所作出的种种方案,经过握有实
权的各派人物采纳之后。对社会现实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在纷纭复杂的三国时代,能够高瞻远瞩、洞若观火、认识利害、权衡利弊,对于本
集团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孙子兵法》讲:“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尽知用兵之利
也。”(《作战篇》)“通于……利者,知用兵矣。”(《九变篇》)
利有大小之分.害有轻重之别。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与一般人相比,他们更多地注
重于集团利益、潜在利益、长远利益、全局利益,而后者则关心个人利益、现实利益、
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敌对的集团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避免任何损失,就加大韬略对
抗的力度与强度,将力的拼搏转化为智的较量,因为智的较量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益的
损耗和患害的产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三国时代的韬略家才找到了用武之地,得到各
大集团统治者的赏识和器重。这一特点,同时也使三国的形势变得奇谲险恶,变幻莫
测。
在认识利害的层面,三国韬略家们大都具备卓越的目光。
早在东汉朝廷派遣张温统帅大军西征时,孙坚即已发现董卓的桀傲不驯,违抗皇
命,建议立即诛杀,以免养虎遗患。张温缺乏见识,优柔寡断,迁就董卓,不予处理。
这是公元185年发生的事。结果到了公元191年,董卓早已大权在握,以张温与袁术秘密
联合为借口,将张温在闹市中用乱棒打死。张温不识害,故有祸 患。
公元219年,魏讽阴谋袭击邺城,但因组织不严密,未充分认识到事态的困难程度,
结果被同伙告密,而遭诛灭。蜀大将军费祎遇刺,吴诸葛恪回师被杀,姜维轻动兵革,
急功近利等等,均疏于防范,而防范的目的正在于防害、防祸。举三国韬略凡衷倩外
露、轻信别人、结怨树敌、功高震主、得意忘形、自以为是……都容易造成祸害,带来
灾难,费祎遇刺之前,张嶷写信指出问题,劝戒他加强戒备,费祎不听,祸殃及身。诸
葛恪危难关头不听腾胤之谏,轻敌无识,成了孙峻的刀下之鬼。姜维出征不止,谯周作
《仇国论》加以讥刺讽谏。只是智囊的意见未被主事者采纳,以致灾难立至,身败名
裂。
相反,主事者与韬略之士的认识一致,就能趋利避害,前途光明。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行屯田以积军粮,均是采纳谋士之计,夺得了大利,取得了
主动。诸葛亮劝刘备注重荆州、益州之地,为蜀国奠下了大基。孙权防患于未然,及时
平定东南暴动……都因深知其利,而受其益。
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指陈祸福,权衡利弊,往往作为三国韬略家的
重大使命。因为这在实质是保证决策的最优效益。决策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寻
找决策机会,二是发现可行方案,三是选择最优方案。选优是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韬
略家们以其深邃的见解,从利害的两极比较出发,打动决策者,使决策者根据趋利原则
行动,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公元227年,魏明帝大兴土木,修建宫室。王朗以“民充兵强,戎寇宾服”为理由,
劝谏魏明帝不要在民众贫困之际进行,以免出现内忧外患的不利局面。与魏明帝相反,
吴主于公元247年修缮建业宫时,能注意到百姓疾苦,采用拆运武昌宫砖瓦木材的作法,
不加重民众负担。视民利弊,加以决策。河内郡太守王匡起兵讨伐董卓,为了增加自己
的威严,实施严刑重罚,常林以为和是胜利的保障,不讲恩德,亡将立至,何有大功,
正是这种利害相较,使得王匡改弦更张,有所收敛。牵招奉命出使乌丸,以利害大义晓
喻峭王,争取他在曹操征讨袁谭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三国时代,韬略家们经常运用利害关系,取得对敌斗争的主动和胜利。他们依据利
益原则,采用以利相诱韬略,使敌人落入圈套,加以打击。孙策以卑辞重礼说动称雄于
江淮之间的庐江太守刘勋率兵攻打上缭,以上缭富庶相诱,引虎离山。刘晔识破孙策之
谋,力阻刘勋。只因刘勋利欲熏心,执迷不悟,终于使孙策得逞,迫使刘勋败奔曹操。
吴将孙布、周鲂前后以诈降败魏王凌、曹休。曹操、傅于、张既、贾逵等均曾以利诱
利,因利制权,取得成功、达到目的。诸葛恪采用诱之以利、慑之以害的策略,较好地
处理了齐王拒迁问题……都充分体现、灵活运用孙子“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
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孙子兵法·虚实篇》)的韧略精神。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动等古训,已成为三国时代韬略家行动的共
识。吴出兵合肥,挠魏不止。满宠择利而动,谋拒吴兵。吴视利而动,攻晋夏口。杜预
因利间斗,分裂吴国君臣团结。王肃、王基、薛综采取军事行动的依据是兵以利动。利
益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三国韬略的复杂性。对利益目标的追求,形成了三国韬略运用
的广泛性。三国集团之间,集团内部的关系经常变化,或好或坏,或战或和,或敌或
友,但制约的力量始终是利益关系、利害关系。这种情形,直如西方世界所阐述的真
理: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如何以患为利,转祸为福,成了衡量韬略家的水平高下的一大标志。《孙子兵法》
上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则患可解也。是
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九变篇》)这是说,明智的将
帅谋士考虑问题,必同时兼顾到利益与危害两个方面。充分考虑到有利条件,事业就可
得到发展;充分考虑到有害因素,祸患就可以消除。因此,要以危害来使敌国屈服,使
其不敢轻举妄动;要以诸事来使敌国繁劳,使其不得安宁;要以利益来引诱敌国,使其
奔走不息。灵活运用利害关系,积极改变利害关系,就成了三国韬略家们殚思竭虑、想
方设法的攻关课题。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对峙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曹军兵力相对薄弱,士卒疲
惫,后方暴露,根基不稳,在袁绍大军压境面前,处境困难,准备退兵。苟彧等谋士在
关键时刻,指陈祸福,力主对抗,建议出奇制胜,转患为利。曹操采纳智囊们的见解,
加强正面防守,乘隙而进,火烧乌巢屯粮,打乱袁军阵脚,使其军心动摇。然后曹操乘
势而动,发起全线反击,击败袁军。此外,杜袭劝阻曹操征讨许攸,认为曹操击许攸是
“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本末倒置,“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动,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
音”(《三国志·杜袭传》),使曹操回心转意,采用以德报怨之策,厚抚许他,化害为
利。公元278年,北方发生水灾。杜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化险为夷,转祸为福。三国
韬略家们的聪明才智不仅表现在对敌斗争,也充分表现在与天、与大自然搏斗中。
认识利害,运用利害,逆转利害,是三国韬略实践的三个层次,也是三国韬略理论
上的三种努力,三国时代的个人与集团、三国时代曹、刘、孙三大对抗政权的兴衰盛
败,无一不与韬略实践的三大层次息息相关,无一不与韬略理论的三大努力紧密相连。 踏雪无痕:深浅论
韬略的酝酿、制定、实施、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深密为运行的法则,这是三
国韬略家们在血与火的实践中得出的共识。
早在战国时代,就有过“事以密成,语以泄败”(《韩非子·说难》)、“谋泄者,
事无功。”(《战国策·齐策三》)的规箴,但三国时代的智囊谋士,则将古人的警语编
织到深浅韬略的理论框架之中。
从这一理论框架的纵向而言,有两条思维射线:逆行为深根,顺走为深远,要求韬
略的标杆立在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品极上。
逆向思维要求将思维定势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折,关注已经过去的年代中的事,
使韬略的设计能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社会属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格
局,战争与动乱,对农业的破坏、对农民的伤害是极其巨大的,如果一个决策者对这些
历史情况熟视无睹,那他们就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这些问题将始终困扰着他
们,使他们一刻也不得安宁。曹操的后来居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青州黄巾军的改
编、对屯田政策的贯彻到底,这使他在日后的中原争霸中有了雄厚的资本。而这两项决
策,就是深根原则的典型例子。古代中国,是个君主专制的社会,无论这种体制的弊病
有多大,皇权至上的观念,却已深入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在被毒害的心灵尚未得到清洗
之前,对皇权的否定就会导致失去民众,群起而攻之的被动、不利局面。三国韬略家们
对这一点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各派政治势力均在抢夺控制东汉朝廷、摆布末代皇帝的
机会,只是识力有深浅,目光有长短,力量有悬殊,结果是一些综合条件好的势力抢先
一步,曹操集团就是这种综合条件好的势力。董卓因浅识而丢掉这一控制权,袁绍因缓
识而错过这一良机,刘备因深识而打着振兴汉室的旗帜,袁术因无识而迫不及待地取而
代之…… 各种势力所作所为,多多少少了解到传统的力量,只是措施不同,后果大
异。
顺向思维要求将思维之箭射向极限,这就使得谋划过程、决策关头顾及深远悠长的
视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常人与韬略家的区别,也正在于谋划的深浅。 诸葛亮的
《隆中对》,荀彧、郭嘉的袁曹优劣论,曹操袁绍的形势论,孙权抗曹与否中的主战
论,……无一不是深谋远虑的典范。这些实践,翻开三国的历史,俯拾皆是。
深浅理论的横向坐标,也有两条思维射线;一是深交、深结,二是深藏、深密,要
求韬略的标杆插向深情厚谊与深藏若虚的峰峦中。
在刘备的阵营中,君臣关系、将帅关系之融洽,是中外历史上少见的。早至刘备访
诸葛亮,有如鱼得水之感;晚到白帝城托孤,有死而无憾之叹。刘备集团是三国所有争
霸势力中内部团结得最紧密的一个集团,这一集团之所以由无到有,由弱至强,与深交
原则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结果,实质上与刘备善于运用深浅韬 略的素养有关。刘备与庞
统等率军进军益州,庞统提供了三大对策,刘备取其中策,就是基于深浅韬略。尽管刘
备的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能反映他本人的决策思想,得人心之浅而行动目的之深
是相矛盾的,有风险的。刘备的退出襄樊,进兵江陵过程,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基调。至
于董卓之用吕布,曹操之逼荀彧,孙 权之责陆逊;袁术之待孙策,刘表之遇刘备……则
表现了很大的失误,当然,造成后果也是严重的。
三国韬略家吸收了古人的深密、深藏思想,保障了重大决策的胜利前提。荀彧的奇
策密谋,贾诩的藏而不露,邴原的隐夺君意,周鲂的密不透风以及无数类似的史实,具
体地、多方面地继承、丰富了古人的深藏思想。深藏原则的运用在三国时代还有一个意
义,就是堵绝了间谍之路,赢得了变化的主动,弥补了己方的缺陷,营造了虚张的声
势。以弱胜强,以小击大,以寡敌众的胜利,无一能离开深密原则的执行。
深浅韬略在实践上的运用程式是,以深击浅,以深对深,变幻深浅,深入浅出。
孙坚大败董卓、曹操入主兖州、周鲂击获彭绮、司马师扑杀李丰、魏平诸葛诞等事
件,胜利的一方无不运用以深击浅的深浅韬略原则。
每当有关双方都能发挥智囊决策之时,都能正确运用深浅韬略之际,一方改变另一
方的唯一办法,就是以深对深。韬略家与决策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属于这一类型,这是
内部双方的一种以深对深。至于外部,刘备从曹操、袁绍阵营中脱离,诸葛亮动员孙权
主战,即是成功的例子。
至于深浅变幻,在高明的韬略家手中,更是运用自如。贾诩的人生经历,择主态
度;荀彧、许攸的弃暗投明,改弦更张;张松、法正的易帜;曹操、司马懿的密谋……
都表现了深浅形迹与手法的变幻。
而深入浅出则表现了韬略家的从容和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天下大事成于细,天下
难事成于易,细与易是向着大与难的方向,浅是为了完成和实现深层的计划。曹、刘、
孙三大集团的发展过程,即是深入浅出,由浅致深的过程。
三国时期,深浅韬略也充分体现在韬略家的个人素养上,其中深沉如曹操、司马
懿,深思如诸葛亮、荀彧,深邃如高堂隆、谯周,深奥如程昱、贾诩、郭嘉…… 他们对
于历史、典籍、现实、未来的那种深入思考和深切体察,表明深浅韬略作为行动的准
则,已化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灵魂深处之中。 挟雷霆而行:攻守论
攻与守,就是战争中的进攻与防御。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韬略人才辈出,攻
守的理论也有长足的发展。
从攻的角度而论,三国韬略家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状
态,攻的方式、内容、形态、途径都有了全新的尝试。
两军相抗,基于实力的拼搏,力攻是战争的基本内容,是取胜的前提与保障。各大
军事集团无不想方设法增强实力。扩大兵员,以便进行正面的打击。但三国时代的心
攻,却别具特色,与力攻相辅相成,在某些时候,甚至比力攻更富成效。因为人们认识
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三国志·马良
传》注引《襄阳记》)郑浑在平乱中,发动百姓,以牙还牙,教育匪民,立功赎罪,广开
降路,孤立梁兴。强大的心攻威力,使匪首梁兴的部下逃亡殆尽,在夏侯渊和豫章郡兵
的打击下,梁兴终于被杀,匪患荡平。张辽以病危之躯、远征东吴。以其威名,使吴军
闻风丧胆。实际上,曹丕命张辽南征,采用的是一套攻心韬略。田豫在南阳太守任上,
以攻心之法,使囚犯效力,以致盗贼解体,郡内清静。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攻心为
上,采用的是马谡和抚怀柔、征服其心的策略。笼络各族豪帅,使各族自治,征其强壮
者为兵,取其贡赋,弥补蜀汉财政。攻心政策的成功,使得蜀汉在北部边境对魏作战能
够全力以赴。张嶷执行诸葛亮的南中策略,恩威并施,攻心为上,成功地解决了越嶲郡
少数民族反叛事件。
与力攻、心攻形态相接近的是战攻、势攻。通过作战形式达到既定目标是三国时期
显著特点,因为外交途径、政治途径都不起作用了,只有诉诸武力。一旦武力十分强
大,各方面又占有绝对优势时,势攻就成为可能。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均十分成
功地运用过势攻。在强大的声势面前,敌手或缴械投降,或落荒而逃,或化敌为友,或
跪迎称臣。曹操扫荡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利用军事上的强大,政治上的主动,以顺击
逆,事半功倍。刘备攻入益州,刘璋不战而降,前提就是刘备击斩刘璋干将,长驱直
入,声势显赫。刘璋感到大势已去,只有投降。关羽挟势而攻,大破曹军。西晋顺江而
下,多路出击,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吴国很快被剿灭。三国时代,攻战之际,常常发
挥势攻的作用,所谓“传檄而定”,就是以势攻人。势攻的前提和条件是战功,否则势
亦不成,功也不立。
火攻与水攻的方式,在三国时期得到充分的运用。三国时期几次重大战投中,都曾
巧妙地运用过火攻。皇甫嵩利用火攻,以弱胜强,摧毁了波才黄巾军,使黄巾军死亡数
万人。官渡之战,曹操两次袭击和焚烧了袁绍的军粮军草,捣毁了袁绍的后方基地乌
巢,釜底抽薪,使袁军由此走向崩溃。曹操统一北方,这是一场关键性的大决战。孙吴
与刘备联手发动赤壁之战,火烧曹军,使三国鼎立的局势成为可能。猇亭之战,陆逊火
烧刘备营寨,使刘备的惨淡经营毁于一旦,三国鼎立的格局最后完成。至于水攻,更是
十分普遍。公孙瓒破青州黄巾军,就是使用半渡而击的策略,利用水的特性,取得成
功。钟繇大破郭援,也是以未济而击取胜。周瑜发挥水军优势,阻曹军于赤壁。关羽水
淹于禁七军,声威显赫。曹操听取荀攸、郭嘉之谋,决泅沂之水灌下邳,使吕布束手就
擒,解除了一大劲敌。在冷兵器时代,韬略家们借助于大自然的力量,增强自身的打击
力,取得了人力难以企及的成功。
除了以水火佐攻之外,三国时代的攻战主要依靠攻其无备、攻其所必救、攻其所不
守的谋攻。曹操大破于毒的用兵韬略,就是攻其必救,使得围困东武阳的于毒军队回救
其大本营,曹操乘势进军,取得眭固大捷。公元215年,夏侯渊进攻韩遂,韩遂退走略阳
城。诸将认为应当进攻兴国城的氏族兵,以便肃清略阳城周围的韩遂势力。而夏侯渊却
率军攻打羌人聚居、防守薄弱的长离。迫使韩遂军因内部羌人之危出兵相救,结果放弃
险要,到平原交战,被夏侯渊打得大败。此外,孙策攻取会稽,是攻其无备。曹操攻杀
吕布,是攻其未固。
从守的角度而论,三国韬略家们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守其所必攻,使敌
不知其所守,因此,守而必固。
作为防御的一方,一旦发挥内在的最大潜力,人自为战,以一攻十,就能使守地固
若金汤。三国军事家防御韬略的重大理论贡献,就在于分人之兵,以攻为守,此守彼
攻,借力而守。将单纯的防御改变为进攻中的防御,战略上的防御,战术
上的进攻,军
事上的防御,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进攻。
官渡之战,曹军以弱胜强,反守为攻,关键在采纳荀攸分人之兵的策略,声东击
西,伪装要渡河进攻袁军的后方。袁绍中计,急忙中调部队西进迎击曹军,而曹操乘机
引军东袭,援救白马驻地的曹军,阵斩袁绍大将颜良,大破袁军。诸葛亮在极其不利的
条件下,北伐曹魏,在战略上采用的是以攻为守计策。而袁绍计夺冀州,孙策攻取会
稽,曹仁击走刘备,乌巢袁军之败,杜畿河东之行,邓芝出使东吴,邓艾、钟会灭蜀之
战……都是此守彼攻,或此攻彼守,守攻相佐,以守助攻,以攻坚守。至于借力而守,
使攻者见势而走,则运用得十分普遍,这也是三国时期各种力量发生逆转、各大集团内
部、外部重新组合调整的—大原因。
此外,当一方力量不足时,就采用守势,养精蓄锐,以待时机后转守为攻,弱守强
攻、却防勇战,丢卒保车,张机设阱,努力削弱敌方的强大攻势。张辽守合肥,先战后
守。贾诩向李傕、郭汜献计,要求深沟高垒坚守长安,是先守后战。曹洪守潼关,以不
守致败。司马懿扼秦川,以坚守为胜。守之艺术,变化无穷。三国时期的历史表明,不
以战为胜,不以守为败,而是善战者胜,善守者成。
《孙子兵法》对于军事上的攻守也有过不少理论性、原则性的论述。孙子认为: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
不足,攻者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
也。”(《形篇》)孙子的意思是,那些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设法使自己不会被
敌人所战胜,然后等待敌人暴露问题,以致出现那些能被我方战胜的机会……我方之所
以能不被敌方所战胜,在于采取了守势,在于防守的严密和完备;敌方出现可胜之隙、
可乘之机,有可能被我方战胜,就要靠采取攻势,采取那些行之有效的攻势。决定是否
采取攻守,要看兵力状况,我方兵力不足时,就采用守势;而兵力有余的情况下,则采
用攻势。善于防守的将帅,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藏于深不可知的地底一样,使敌人无
法察觉;善于进攻的人,调动自己的兵力如同降自高不可测的天穹,使敌人猝不及防。
所以,既能有效地保全自己,又能夺得全面的胜利。
综观三国时代的攻守实践,已经突破孙子攻守原则的禁区。由于形势的逼迫,三国
韬略家们必须考虑以弱攻强,以寡击众,以轻击重,以不足击有余的问题。并且往往在
许多场合,均是以不足击有余,最后夺取胜利。可见,攻守本身并不决定成败,成败取
决于对攻守稻略精髓的体认。
军事上的攻守往往显得比较清楚,政治、外交上的攻守,则更加隐秘复杂。攻守不
仅是一门军事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政治、外交艺术,曹操迎天子,是守,可是守中却隐
含着攻,而这种攻,绝不是一般的军事战术,其攻势之强大、凌厉,只有目睹全部三国
韬略的历史,比较多方敌对集团的胜衰,才能深刻领会。但曹操迎天子,本质上采用的
以守为攻政治韬略,毕竟被荀彧等人识破,形成对曹操篡位的不利因素。至于外部,刘
备、孙权等人以坚决的行动,予以反击,尤其是刘备,坚持汉王朝的立场,与曹操针锋
相对,并从这种对立中,获得很大的利益。
吴蜀猇亭之战,吴取守势,蜀取攻势。战后,蜀在军事上由攻转守,但诸葛亮不以
少数人的恩怨为转移,匠心独运,派邓芝出使东吴,结仇敌为盟友,化干戈为玉帛,这
实际上在外交上展开了攻势,赢得了蜀国东线战场的平静。
三国时代的攻守,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外交上,也无论在实践上、理论上,均
有独到之处。其独到之处,可题以“谋攻智守”四字,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三国之势,实为谋攻智守的产物。 使敌手无力相搏:劳逸论
冷兵器时代,冲突双方在决战中,总是以力相搏,强者为胜。一旦双方旗鼓相当,
就会出现艰苦的相持拉锯状态。如何削弱敌人的原有力量,以使其在决战时刻发挥不出
优势,就成了三国韬略家们亟需攻克的难题。
先秦兵家著作,曾有过一部分关于劳逸的论述。孙武指出:“佚而劳之” (《孙子
兵法·计篇》),“以佚待劳”(《军争篇》),“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
者劳,”“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虚实篇》)上述文字中的“佚”通
“逸”。孙膑指出:“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膑兵法·
威王问》)这些思想,无疑都构成三国劳逸韬略中的主要骨架。许多韬略实践都是在这些
思想种子里结出的智谋之果。
三国韬略家们并未停留在前人的思想领域内原地不动,踏步不前,而是开展对劳逸
韬略的探索,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第一,沿着孙子的思想轨道,继续向前延伸,将“以佚待劳”的观点拓展为击劳的
原则。“待”有被动、消极的一面,而“击”则变得主动、积极。这一原则的提炼,与
三国时代的激烈争夺,形势有密切关系,因为冲突的双方总是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赢得战
争的胜利。赤壁之战,刘、孙双方处于以逸待劳的优势地位,如果曹军发动攻势,即可
加以有力的回击。但刘、孙双方的智囊们不停留在这一保守的状态,而是积极设法发动
攻击,迫使曹操退兵。陆逊抗击刘备的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蜀攻吴守,东吴处于
以逸待劳的一面,但陆逊在找准对方的弱点时,大胆进攻,变被动为主动,使敌方在反
击时不能发挥应有的战斗力。
第二,在“佚而劳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劳而攻之”的韬略原则。佚而劳
之的宗旨是不让敌人有任何安宁、休整的机会,实质上是破坏敌人的战斗力,使其削
弱,使其失去最大的战斗能量,而劳而攻之的韬略原则,是不放弃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
机会。与以逸击劳原则的不同之处是,劳而攻之中的进攻者一方,并不一定具备整体上
的安闲静处优势。官渡之战中,曹操被袁绍包围,后来军粮已尽,给荀彧写信,准备撤
军,荀彧不同意,指出:
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
屈也。公(指曹操)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
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三国志·荀彧传》)
曹操听取荀彧之见,实施敌疲我打,乘劳而攻战略,出奇兵袭击袁绍部队,最后取得了
胜利。曹操以弱敌强,但这并不妨碍他运用劳而攻之的韬略,而袁军在情势上的疲惫,
正是曹军走向胜利的契机和转机。
劳而攻之的另一个著名战役是司马昭困死诸葛诞。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五月,诸葛
诞攻杀扬州刺史乐綝,调集淮南和淮北屯田口十余万官兵及扬州新附的四、五万兵力,
备足一年粮草,在寿春闭城而守,反叛魏国。与此同时,诸葛诞派遣手下长史吴纲带着
小儿子诸葛靓到东吴求援。东吴派将领全怿、全端、唐咨、王祚等率兵三万余人,暗中
与文钦一道来援助诸葛诞。援军中的唐咨于黄初(公元220—226年)年间叛魏,败逃东
吴,文钦于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和毋丘俭一起反叛于准南,兵败后逃到东吴。三大叛将
汇合近二十万兵力的叛变行动,使得魏国朝野震惊。六月,魏车驾东征,大将军司马昭
率二十六万兵力,前往讨伐。在整个反击过程中,司马昭率否定谋臣将士的急攻方案,
对叛军围而不打,待惫而歼。最后,诸葛诞单骑逃窜,被魏军杀死。原本一场杀伤力极
大的攻城战,由于司马昭劳而攻之的出色韬略,比较轻易地赢得了胜利。
第三,将己方的不劳、无劳、难劳建立在除军事之外的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
上。《孙子兵法》讲行于无人之地,攻人不备,可使己方不致疲劳,储备足够的战斗
力,用以对付敌人。三国韬略家们针对形势和客观情况,将孙子思想的外延作了大幅度
的扩展。成功的政治、外交、经济措施,可以营造宽松、缓和的环境,化干戈为玉帛,
避免多方作战,背腹受敌,前后夹击,里应外合,是部队不受疲劳的一个重要因素。三
国决策人物和智囊们在实践中均已注意到了这一点,积极争取机会,使自己的部队处于
安逸、平和、静养、休整的良好状态。
劳逸韬略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整个韬略的实质,这就是尽一切可能使竞争双方不在
一个水平线上赛跑。由此为出发点,劳逸韬略旨在要么削弱敌方的力量,要么加强自身
的力量,造成搏斗双方在力量天平上的倾斜,从而在决战之前,就稳操胜券。
劳逸韬略是兼具破坏性与创造性功能为一体的韬略。为了赢得决战的胜利,冲突的
双方往往将决战转化为间接的破坏与反破坏、创造与反创造的斗争。赤壁之战后,曹操
看重孙权和刘备手下文武人才的出类拔萃,对方一旦继续成功地合作下去,南部的中
国,决非自己所能有。于是,拆散孙、刘联盟已成为曹操的当务之急。曹操密遣蒋干以
个人名义游说周瑜,劝周瑜叛孙归曹,分别给孙权、刘备写信,以图分裂其关系,但均
未得手。不过,此后在大的利害冲突方面,终于挑拨孙、刘反目,荆州被袭,关羽被
杀,即是十分严重的后果。孙、刘的对立,以致曹魏坐收渔利。敌之劳,即我之逸。曹
魏在刘、孙之战中,坐山观虎斗。刘孙任何一方的胜利与失败,都使南中国的北界出现
可乘之机。这使得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魏抗衡的蜀汉、东吴,削弱了相搏的力
量。与袁绍不同,曹魏的最高决策从总体上是采纳智囊们对蜀汉、东吴的战略方案的,
以逸待劳、以逸击劳、逸而劳之、劳而攻之等劳逸韬略原则,从效益上来讲,原本是强
者对弱者的杀手锏。弱者对强者实施劳逸韬略,也只能用于局部,否则,必无成效。 流水无形而无不形:常变论
三国时期,韬略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往往两个对抗的集团,均有高层次、高水
平的韬略家在运筹帷幄,出谋划策。这样一来,使用常规的韬略便不容易取得明显的效
果。韬略家们在不违背常规韬略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立了许许多多的韬略变体。正
是这一点,构成三国时期韬略理论上的特点。
远在三国以前,中国的历史已积累了大量的韬略原则。韬略运用中忌讳墨守成规、
一成不变、照搬照抄、生吞活剥,讲究灵活机动,随机应变的思想,早已形成。至于如
此自然贴切、广泛普遍、频繁不断地被运用于政治、军事、外交上,则是三国时代的特
色。三国时代的韬略家们,无不精通机变;曹操用兵,仿佛孙吴,富于机变。田丰、沮
授因机设策,灵活多变。荀彧善于以正御敌,以变取胜。贾诩随时应变,料事如神。何
夔因时制宜,程昱因敌制胜,郭嘉临敌制变,董昭通权达变,刘放临机决断,贾逵因利
制权。任峻、苏则、张辽、张邰、徐晃、李典、杜袭、赵俨、高柔、孙礼、辛毗、高堂
隆、田豫、牵招、王基、邓艾、诸葛亮、李恢、孙权、陆逊、陆抗、周鲂······
都曾成功地运用韬略中的变化原则,营造有利条件,夺取胜利。
无论是使用常法抑或变法,均不是目的,决定常变手段的是实际情况,“见机而
作,不俟终日。”(《周易·系辞》)“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左传·宣公十二
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能够因敌变化而取得胜利,就可以说是达到神妙
的境界。人们将良将用兵比作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如果病变而药不变,则无
法治愈疾病。
三国时代人们运用韬略,打破常规,从理论上概括,其变化方式大致有如下数种:
一是识机制变,即依靠所具有的真知灼见,洞察事物、事态。制定对策,变换方
针,这类蹈略原则有因机制变、因机而起、伺机而发、随机应变、因机立胜。变化的依
据是机,是—种对谋方行动极其有利的机会。黄巾起义的爆发,大赦党人的策略,曹操
孤军击董卓,群雄无视汉王朝的存在而竞相割据。献帝东归,曹操集团对付袁绍二子之
策,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孙、刘决定联兵抗魏,发动赤壁之战,诸葛亮在猇亭之战后
恢复吴蜀友好关系,谯周对蜀汉政治出路的设计,羊祜、杜预灭吴计划的改向等等,均
是反常为变,取得大功。能在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识机见势,随之而动,变换策略,变
换主客,变换敌我,变换利弊,就能营造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正因为如此,三国时代的
韬略家们,以其才识的高超而受到各大集团的欢迎。
二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即根据形势、条件、环境、情况而制定方针、变换对
策。运用此类变化方式的范例,在三国时代俯拾皆是。
三是根据处境、形态、价值、功能、目的等综合运用韬略,产生令人高深莫测的变
化。贾诩劝张绣与刘表连和,受到曹操的攻击。曹操退兵后,贾诩警告张 “不可追也。
追必败。”张绣不听,果如贾诩所言,大败而还。此时贾诩认为,“促更追之,更战必
胜”,张绣不解,贾诩指出“兵势有变,亟往必利。”(《三国·贾诩传》)结果取胜。
实际上,这里贾诩之所以料事如神,在于根据曹军处境合性地使用韬略。曹军退兵时,
曹操料知将有追兵,故自率精兵断后,贾诩不同意张绣袭击,是因为坚持避实击虚韬
略。第二次进击,则本着击其不备,以强击弱韬略。至于重大战役,取胜的一方无不从
处境、形态、价值、功能、目的出发、综合性地使用韬略。如官渡之战,曹军使用的韬
略就有:以正御敌,以奇制胜,争地必取,牵引制约,扩大同盟,争取中立,巩固后
方,拔除隐患,声东击西,分散切割,诱之以利,以逸待劳,釜底抽薪,招降纳叛,攻
其不备等韬略。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使用的韬略有:取长补短,以长击短,以逸待劳,
示形作伪,扩大联盟,以少胜多,知己知彼,以战止战等等。孙子说过:“五形无常
胜”,“四时无常位”(《虚实篇》),而“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五色之变,不可
胜观”, “五味之变,不可胜尝”,“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势篇》),因变制变,
因变制胜。三国韬略理论对于变的综合运用,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三国时代改变了秦
汉以来两大集团对抗的格局,使形势走向三极竞争,这本身也是综合运用韬略的结果。
常变之间,有一个制约的关系,如前所述,韬略变体是在不离开、不违背常规韬略
的前提下才能奏效的。吴、蜀末年,最高统治者昏庸无识,倒行逆施,自毁长城,自相
残杀,严重违反蹈略常规,等待他们的结果也只有自食恶果,自取败亡。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能因敌变化而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
虚实篇》)三国韬略家们正是以此古训为最高境界,在实践中形成了常变韬略理论的丰富
内涵。 与潮流俱起伏:顺逆论
顺逆韬略是三国时代的一大发明。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了解、接触到宇宙中蕴
藏的巨大力量:沧海桑田的变迁,山呼海啸的风雷,燎原烈火的野焚,滔天白浪的冲
击……构成种种不可逆转、无法阻挡的力量。中央王朝的失控,战乱烽火的延漫,人心
向背的走向。社会组织的解体……汇成强大的时代潮流,使人们无可适从,飘游不定。
自然与社会,存在着运行的内在机制,并通过种种形迹、表象,反映着一种铁的规则。
自然风云的激荡,社会形势的剧变,更使人们有机会体察其中的规则,总结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的真理。三国顺逆韬略的创造与运用,即基于上述思想与认识背景。
顺逆韬略首先是一个锐利的思想武器。决策者在认识不清社会潮流的走向之际,一
切所作所为,都是盲目的,徒劳无功的,甚至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董卓、吕布、
公孙瓒、袁尚兄弟、王凌、毋丘俭、诸葛诞、唐咨、曹爽孙皓等人,虽都有机会在当时
能够开辟一个好的局面,但终因不认识时代潮流,举措失宜,甚至倒行逆施,葬送了大
好时机,最后被时代潮流冲刷得无影无踪。
顺逆韬略是行动选择的指南。通过考察三国时期韬略家的走向,可以测出其内在的
思想动机。投入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公孙瓒等军阀阵营的智囊人数就远远少于投
入曹操、孙权、刘备集团的人数,而前者在一定时期的实力还很强大。韬略家们之所以
选择后者,与其说是后者个人的吸引力,不如说是后者所代表的政治前途和时代潮流被
自己所认同。
三国韬略家们将顺逆韬略的内容概括为以顺击逆,逆取顺守,顺水推舟、逆风行
船。
所谓顺和逆的内涵,具体说来,有自然型与社会型两种类型。自然型的顺指天时、
地利等各种有利条件,而逆则相反。占据关山要塞、有利地形,凭借风雨雷电、冷热寒
暑,富有物产资源、广袤领土者为顺,反之为逆。社会型的顺,指遵循、符合传统的那
些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想观念…… 而与之相反、相违者为
逆。
以顺击逆,事半功倍。三国时代的高明韬略家总是不失一切时机地运用顺逆韬略,
夺取大面积的胜利。曹操首战董卓,兵以义动,以顺诛逆,虽然在军事上遭到挫折,但
在政治上、个人形象上却取得意想不到的潜在成功。待到迎汉献帝之后,政治上就处于
绝对的顺势。刘备对待附属、民众,让人有仁至义尽之感,打着汉王朝的复兴旗帜,很
能吸引大众,他所注重的是对社会舆论的顺向追求。曹、刘的壮大,与其实施顺逆韬略
有很大关系。曹魏灭蜀汉,东晋灭东吴,势如破竹,不可阻挡,根本原因即在于以顺击
逆。
逆取顺守的韬略原则,由庞统在策划夺取益州的战略方案中点破。《三国志》所引
《九州春秋》一书记载这样一段史实:
(庞)统说(刘)备日:“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
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
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
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
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
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所谓逆取,指违背社会传统规范,以武力夺取。而顺守则按照社会规范,予以善后处
置。逆取均为暂时之行,权宜之计,靠顺守加以弥补其本身的缺陷。三国韬略家的逆取
顺守韬略应用得均十分巧妙,曹魏代汉,司马氏代魏,刘备入益州,孙权据江东,无不
运用这一韬略原则。
至于顺水推舟的韬略原则,运用的广泛程度就更大了。仲长统著《昌言》,已阐明
顺势者昌的深刻道理,从理论上总结了顺逆韬略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上,小到曹操杀弥
衡、司马昭害嵇康,大到曹丕称帝、司马炎登极,均使用这一原则。
逆风行船的韬略原则,不是普通人所能使用。冀州刺史王芬谋废灵帝,为逆时而
动、逆风行舟,结果身败名裂。毋丘俭、诸葛诞等反魏,亦属此列,无不一一败亡。但
韬略家们几乎无不使用逆风行船原则,并且有取得成功的大量实例,原因在于所逆之风
不是时代的旋风、主流,而是个别的困难、厄境。其中最突出的,要数猇亭之战后,诸
葛亮对东吴外交关系的恢复。蜀汉国主刘备白帝城之死,系被陆逊战败所致,国人之
愤,将帅之怒,可以想见。但诸葛亮从全局出发,忍痛复交,承担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诸葛亮坚持隆中路线、蜀汉国策,逆风行船,坚定不摇,从而力挽狂澜,改善关系,使
蜀政由乱到治,蜀国由弱转强。
实施顺逆韬略,要求决策者本人的素质达到很高的标准。他们必须目光远大,洞若
观火。心胸开阔,包容万象,敢于同陈腐之见、个人感情相决裂,敢于开时代的先河和
风气。因为顺逆韬略的成功运用,必须有同时代共俯仰、与潮流俱起伏的真知灼见和胆
识气度。 划向黑洞的闪电:明暗论
根据三国时代明暗韬略的实践,在理论上可以作三个方面的分类和总结。
首先,明暗韬略中的明,属于公开的、显而易见的活动;暗属于秘密的、隐藏不露
的活动。韬略家们运用明暗的原始状态,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这种意义上的明暗韬略,是以明暗的原始状态去服务于军事、政治、外交。三国
以前,人们就已总结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升暗降,明助暗
损等原则。三国时期,这些原则被使用得更加广泛、频繁和巧妙。东汉末年,张角发动
大规模的反朝廷起义,以太平道来作为掩护,在合法的状态下从事“非法”活动,就是
利用明暗韬略的一个绝好范例。统治者以为张角“以善道教化,为民所归”,谁知张角
使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韬略,瞒天过海,“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
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张角一声令下,“天下响应,京师震
动。”(《资治通鉴·卷五十八》)刘备、庞统率军进入益州。明处是替刘璋解决北部边
防的危机,而暗处则运筹帷幄,夺人地盘。陆逊袭关羽,明处卑躬屈膝、暗地里磨刀擦
枪,准备大动干戈。曹操明尊献帝,暗除枝叶,以清君侧,展开颠覆活动。钟会、邓艾
攻灭蜀汉后,矛盾尖锐化,司马昭明处派兵协助钟会,暗中却以此军箝制钟会……明暗
如同形影相随,声音相和,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对立者稍一不慎,就会有覆舟灭顶
之灾。
三国时期,明暗韬略的第二个类型是对于智力的评判。明代表了智慧所达到的—定
高度,表现着对于哲理、事理、物理、情理的正确、深入的认识;而暗则相反,昧于道
理,拙于见机,反映了识见的平庸,目光的短浅,智力的低下。在这种意义上,以明击
暗,百战百胜。三国时代明暗韬略的实施,区别于其他时代的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以一
人之明,一己之智来克敌制胜,而是重在智囊决策和营造智囊团。
实际上,东汉末至三国,各大政治、军事集团周围均云集着一批高层次的智囊,由
于各集团中核心决策者的素质不同,使得这些智囊人才发生聚合分散的变化。这些人才
的走向,形成了各派势力的消长变化。原先,董卓控制了朝政,因其无道,使得智囊人
才星散,关东联军势力壮大,董卓集团由明转暗,终于变得众叛亲离,身败名裂。袁绍
在起初阶段实力雄厚,大可作为,只是他奋一己之智,埋群贤之明,终于成为曹操的手
下败将。曹操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智,网罗群英,广蓄智囊,以明击暗,势力大盛。然
终以未至大明,或失智囊于交臂,或泄私愤逼杀智囊,明中之暗,使其霸业受到了限
制。刘备、孙权等人,莫不是得智囊投明弃暗,使霸王之业蒸蒸日上。
三国时期明暗韬略的第三种类型或内涵是,明表示一种表面的、暂时的、虚假的状
态,而暗则反映一种深层的、长久的、真实的意向。这种内涵,可概括成韬光养晦、和
光混俗等原则。刘备在曹操面前的掩饰、司马懿在曹爽阵营中的伪装,均是运用这一类
型的明暗韬略,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明与暗的关系,有着多种不同的形态。可以是对立的、对抗的关系,如以明击暗,
弃明投暗。也可以是互动的、依存的关系,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可以是相互渗透的
关系,如明升暗降,明助暗损。也可以是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以明为暗,以暗为明,装
聋作哑,韬光养晦。
三国形势的变化,历史发展的转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抗集团决策者对于明暗
韬略的认识和作用。明者以天下人之听为听,以天下人之视为视,兼听则明,虚心则
明,故能由弱转强,反败为胜,而暗者则刚愎自用,固执已见。
明暗韬略在三国时代的发展,在于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明察秋毫,洞若观
火,才能积极创造条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找到接近目标的捷径,夺取胜利。而暗弱
无能,纵有铁打江山,也必败无疑。 和法国恢复韩馥 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