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
[公元六一四年至六六六年]字不详,瀛州饶阳人。生于隋炀帝大业十年,卒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年五十三岁。太宗时,以为监察御史,诏侍晋王。王为太子,除舍人,崇贤馆直学士。与来济俱以文翰显,时称来、李。甚谄事太子,而文致若谠直。高宗时,累官吏部尚书。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时号义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称为人猫。后以罪流于隽州死。义府著有文集四十卷,(旧唐书志作三十九卷此从新唐书志)传于世。关于“以罪流于隽州死”,资治通鉴还有一段描述,可以看出李确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唐高宗谓李义府,“卿子及婿颇不谨,多为非法,我尚为卿掩护,卿宜戒之!”,义府勃然变色,颈、颊俱张,曰:“谁告陛下?”。上曰:“但我言如是,何必就我索其所从得邪!”。李义府竟然“殊不引咎,缓步而去”,“上由是不悦”。
李义府(614年-666年),饶阳县人。后迁永泰(今四川盐亭)。
唐贞观八年(634年),剑南巡察大使李大亮因李义府有文才,奏表荐为门下省典仪。不久,升任监察御史又拜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高宗时任中书舍人。永徽二年 (651年)加弘文馆学士。继任中书侍郎、太子右庶子,进爵为侯。显庆二年(657年)任中书令。龙朔三年(663年)升右相。后因罪流放寓州,乾封元年(666年)死于流放地,时年52岁。
李义府出身微贱,虽官居右相不得人士流。因此,其曾奏请重修《氏族志》,主张不论门第,凡得五晶官以上者皆人士流,并收天下旧志焚之。
李义府颇具文才,太宗时曾受诏与他人共修《晋书》。高宗时又3次受诏监修国史。当时,和太子司仪郎来济俱以文翰见重,时称来李。李义府著有《古今诏集》100卷、《李义府集》40卷传于世,又著《宦游记》20卷,未完成即亡。李义府虽有文才,但为人狡诈,因他善于吹拍武则天,对人笑里藏刀,以柔害物,故时人称之为“李猫”。
看看。。。。。。。。。。。。。 这才是传说中最标准的十五字回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