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叶哥 发表于 2013-6-1 00:06:12

那些年,我看过的书——史记刺客列传

 这篇列传始于曹沫,终于荆轲,中间依次为专诸、豫让和聂政,他们的悲剧性也一步步地加强。《史记选注集说》里面只选了描写荆柯的部分。曹沫以一种外交语言来和齐桓公做斗争,他一方面用武力威胁齐桓公,另一方面从齐国的利益出发对他做了一番游说,迫使齐桓公归还占领的鲁国的土地,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大智大勇。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给王僚,来到王僚跟前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虽然他最后被侍卫人员杀害,但毕竟完成了刺杀的任务。来到豫让就有了悲剧精神的出现, 他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刺杀未成时,他请求襄子拿他的衣服让自己刺几下,以达到报仇的意愿,在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襄子的衣服后,便以剑自杀,引得赵国有志之士都为他哭泣。但是,最有悲剧意味的还是是荆柯和聂政两个刺客。
  在《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的文字是最长的。全传五千余字中,荆轲一人就占去三千多字,写荆柯的部分长而精悍,曲折传神。在司马迁眼中,荆柯是一名壮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慷慨激昂的歌曲,一方面体现出荆柯的勇敢,另一方面包含着他的无奈,荆轲可以说是一个善于处理勇敢与怯懦的人避盖聂之目、逃逼鲁句践之道,是他懦弱的一面,当他信步秦庭之上、从容嬴政之阶,又有谁能不佩服他的勇气呢?在生死荣辱之间,荆柯处理得绰绰有余!有一首诗这样写荆柯:“歌酒因风骨,剑书漫寂寥。论交岂畏目,争路甘潜逃。秦阙提衣往,燕冰滴泪消。知音失襟袖,生死觉鸿毛。 ”
   然而,虽然荆柯的失败是一场悲剧,但这种失败也是必然的,篇中有着很多处地方暗示荆柯刺秦王失败的必然。比如处处渲染秦国的强大,燕国的弱小。就像黄洪宪说的:“等燕丹时,内无强力,外无奥援,而以孱国当枭鸷之秦,此谓卵抵泰山也。”更重要的是燕太子丹对他的不信任,报仇心切而操之过急等。这种失败虽然带着悲壮的色彩,但是究竟值不值得歌颂还是一个问题。面对暴君,刺杀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所谓的“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吧。这里,“势”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秦王虽然是暴君,但是他也为秦王朝的强大做出了一定的奉献,而正是秦王朝的强大结束了战国时期混乱的局面,使中国进入一个象征着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封建社会。从这个角度上讲,荆柯刺秦王反而是一种落后的、阻碍社会发展的行为。

大小叶哥 发表于 2013-6-1 00:06:40

@酱油小王子

酱油小王子 发表于 2013-6-1 00:26:17

我就记得专诸。。。。

wwwerrr00 发表于 2013-6-1 17:45:16

这才是传说中最标准的十五字回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年,我看过的书——史记刺客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