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看过的书——吴王濞列传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该传写的是吴王刘濞,他是吴楚“七国之乱”的策划者、组织者、主要实施者。 吴王刘濞,汉高祖哥哥刘仲的儿子。高祖封刘仲为代王。匈奴攻代,刘仲不能坚守,弃封国而逃。因为是骨肉兄弟,高祖不忍制裁,只废王号贬他做郃阳侯。高祖十一年秋,准南王英布反叛,高祖亲自率军诛讨。刘濞这年二十岁,以骑将身分随高祖打败英布。荆王刘贾被英布杀死,无嗣。皇帝担心吴人强悍,需要勇壮的王镇慑,自己儿子小,就封刘濞做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个县。拜官受印后,高祖为刘濞相面:“你有反叛之相。”告诫他:“天下同姓是一家,你千万不要造反!”刘濞说:“不敢。”惠帝、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自努力安抚百姓。吴国拥有豫章郡铜矿山,刘濞招募亡命之徒私下铸钱,煮海水制盐,不征赋税,国家富足。吴王因有铜盐收益,百姓无赋税,士兵发役金,慰问能人,赐赏平民,其他郡国逃犯,吴王都收容。这样,四十多年后,吴王能支使他的百姓了。晁错做太子家令,受宠,怂恿太子削减吴王封地,多次上书,文帝宽厚,不忍处罚吴王。
刘启登位后,因为晁错的急躁与筹划不周,他的削藩行动遭到许多藩王的痛恨,纷纷开始叫嚣,说晁错是离间刘姓骨肉的小人。而晁错此时却正把爪牙伸向了吴地产矿的重地会稽、豫章两郡,而刘濞就抓住机会,首先派得力的心腹前去说通了胶西王,然后又联络了楚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东王等共同举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堂堂正正的谋反了。可是,随着双方正式的火拼之后,这位几十年前杰出的士兵却被证明并非杰出的统帅,他放弃了正确的建议,而采用了强攻猛打的方式,企图一举攻到长安。可惜他遇到了忠勇刚毅的周亚夫和城坚箭利的梁国,最后身死国灭。
汉初,天下统一,人心思定,已成大势所趋。有一些人却总要搞分裂,开历史倒车。刘濞就是这样一位野心勃勃的家伙。他凭借山海之利,苦心经营三十多年,最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叛乱,自以为登高一呼会天下响应。结果,他错误估计了形势,也错误估计了自己,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叛乱集团土崩瓦解,刘濞本人也最终落得众叛亲离身死国削的下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汉代最高统治者作了诸多针砭嘲讽,然而在这篇文章中又表现出对统一的汉王朝的拥戴。这是为什么?因为作者认定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所以才在文章中揭示刘濞必然灭亡的命运。这是作者朴素唯物主义史学观的一种反映,这种求实态度,才使作者站到那个时代的巅峰上俯视古今。
@酱油小王子 路过帮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