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叶哥 发表于 2013-5-23 23:13:26

黄子澄

又名黄湜,分宜大岗山澧源村人。明初官员,向明惠帝(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1399年发动靖难之变,朱棣在1402年夺得帝位后,逮捕了黄子澄并处死他。
早年
   明洪武十八年(1385)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探花及第。授翰林编修,升修撰,迁任春坊讲读官,伴读东宫,课教太孙,累得提升,直至任太常寺卿。时之久之,惠帝很听他(黄子澄)的话.也所以之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惠帝为皇太孙时,曾问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子澄答道: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太孙是其言。此后,每呼子澄,必尊称黄先生。及惠帝即位,更是倚重信任,与齐泰同参国政,共商削藩事宜,首先剪除周、齐、湘、代、岷五宗王。子澄升为太常寺卿。
建文时期
   朱允炆即位后,任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惠帝有意削藩,黄子澄便与齐泰计议。齐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最后子澄的意见被采用,周王等五个藩王先后被削藩。朝廷用黄子澄和齐泰的计谋,调走燕王手下精兵,又在燕王府所在地北平一带调动军队以监视燕王。
   燕王朱棣知道朝廷准备对他动手,先以病重为借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齐泰反对放还三子,黄子澄却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结果朱棣三子获准回去。不久朱棣便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叛乱,上书朝廷指称黄子澄和齐泰为奸臣。惠帝派老将耿炳文讨伐,初战不利。惠帝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李景隆接任后,表现更令人失望,屡战屡败,损失数十万人。朱棣乘著李景隆战败之时,上书朝廷,大力批评黄子澄和齐泰,惠帝便免去二人官职,但仍暗中与二人议事。建文二年(1400年),李景隆在济南战败后被撤换,惠帝赦免了他,黄子澄哭著请求惠帝治李景隆的罪,惠帝没有接纳,子澄便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当盛庸在建文二年十二月在东昌大破燕军后,惠帝在建文三年正月恢复了黄、齐二人的官职,可是在三月盛庸在夹河战败后又再次免去二人官职。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惠帝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南京陷落前,惠帝召黄子澄回京,未至而南京已失守。黄子澄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
   燕王朱棣(即明成祖永乐帝)亲自审问。子澄抗词不屈,被肢解而死。并祸及满门,株连十族,家属被杀65人,异姓致死者54人,外亲400余人皆充军,唯其子彦修因已入昆山籍,能说昆山话,才幸免于死。后收子澄遗骨葬昆山县(属今江苏省)马鞍山下。明正德十五年(1521)始得昭雪。
后事
   子澄因株连十族,稗官野史,亦少流传,遗稿散失殆尽。现见诸史志者,仅存《李景隆师败》、《还洞庭》、《酬姚六丈》、《送刘医士歌》和《大岗山广庆寺记》等诗文17篇。
   黄子澄有一子改名换姓匿藏,幸免于难,到了明仁宗时获赦,有子孙在明武宗时考取进士。

大小叶哥 发表于 2013-5-23 23:13:54

大小叶哥在诸葛布空城计中广场扫地,获出境费 2 枚 金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抹不去的印记 发表于 2013-5-24 00:14:13

{:5_106:}{:5_106:}看看

wwwerrr00 发表于 2013-5-24 02:31:02

路过看看~!

灵犀一指 发表于 2013-5-24 09:06:58

纸上谈兵的人物

笑红尘 发表于 2013-5-24 11:05:02

学习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子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