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叶哥 发表于 2013-5-22 10:59:12

那些年,我看过的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主要记述了周勃周亚夫父子事迹,周勃(约前240~前169),汉族,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认为周勃“厚重少文”,可以托付大事,以军功高,封为绛侯。汉文帝时,拜右丞相。周勃跟随高祖刘邦驰骋疆场,鼎定天下,后又和陈平携手平定诸吕,迎立代王,再造社稷,功配伊周。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虽然他没有赶上他老子那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乱世,但景帝朝的吴楚七国之乱给了他大显身手的机会。“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来势迅猛的刘濞叛军被他三个月就打得七零八落。这场战争不仅告诉世人“虎父无犬子”,更为他在大汉军中赢得了威望,“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周勃和周亚夫通过军功赢得了他们人生中最大的荣耀——列土封侯,出将入相。周亚夫处于文景两朝,这应该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太平盛世,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但这样的盛世背后也藏有隐患,外有匈奴民族骚扰疆界,边防松弛,内有刘姓诸王日益壮大,尾大不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国家需要统御三军的上将柱国,在危难时刻可以为王前驱。经历吕氏之乱后,汉文帝刘恒一直在寻找。他首先发现了李广,并对李广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文帝让李广驻守雁门、代郡去抵挡匈奴,但还需一位坐镇大帐,运筹帷幄的统帅,那就是周亚夫。他们虽然有相同的经历,却有着不同的结局,周勃在孝文帝十一年去世,谥为“武侯”,寿终正寝。周亚夫,被告谋反,被捕下狱,绝食五日,呕血而死。司马迁在最后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足己而不学,守节而不逊,忠以穷困。”自以为是,固守教条,不懂变通又桀骜不驯,这样的性格是他最终穷困的根源。当然决定周亚夫生死的是立储之事。汉景帝五年,周亚夫被命为丞相,汉景帝也非常倚重他。但是废太子刘荣事件(此事见《外戚世家》)让周亚夫与汉景帝发生激烈争执。周亚夫当然没有妥协,据理力争,争的结果是“景帝由此疏之”。景帝废立之心已定,废刘荣而立刘彻,周亚夫反对景帝的这一决策也就是不支持新君。大汉天下终有一天要传给太子,到那时候,周亚夫不支持新君,也就是意味他有可能反叛,这样一个军功极高,威望极大,性格极犟的将军,有谁可以制服他呢?
老子曾对孔子这样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胜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身。”周亚夫正是一个骄气过重,而周勃却恰恰相反,木彊敦厚,懂得进退。因此二人结局截然相反。进需要勇气,退需要智慧。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可暴虎冯河,死而不悔。

大小叶哥 发表于 2013-5-22 10:59:33

@酱油小王子

wwwerrr00 发表于 2013-5-24 02:33:41

路过帮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年,我看过的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