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叶哥 发表于 2013-5-6 09:49:55

那些年,我看过的书——史记管晏列传

这是一篇齐国名相管仲跟晏子的合传,管仲自己很富有,辅佐贤君称霸,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于公于私都比较值得人称道。晏子相比要逊色些,但还是有很多特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可以概括这篇列传了。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史记 管晏列传》
      “伯乐识千里马”的故事,流芳千古,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究其原因,无非世人慨叹知己难逢,怀才不遇,因而羡慕文中千里马的际遇,穷困落魄之时,总是借此故事来抒发自己的幽愤之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读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让人联想到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鲍叔牙自小与管仲交游,因此发现了管仲的才能,以宽宏的气度容忍了管仲的许多过失,并且在后来将他推荐给齐桓公,从而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管仲也对鲍叔牙的知遇之恩非常感激,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写此文时,司马迁正因李陵事件而身陷囹囫,空有满腹经纶却苦无用武之地。读罢此文,可深深感受到他当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愤。由此可见,能像鲍叔牙这样知贤荐贤的伯乐确实很少。尤其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不知有多少人才被埋没。
《管晏列传》中所记的另一人晏婴也具有知人之明。他发现了囚禁中的越石父的才能,“解左骖赎之,载归”,并延入为上客。之后又推荐了一个知错能改的车夫为大夫。由于鲍叔牙和晏婴善于发现人才,齐国强大起来并称霸一时,所以说,国家的富强与人才的发掘息息相关。在当时的社会里,要做到鲍叔牙和管仲那样确实不容易。一个人如果不甘于被埋没,要施展自己的才能,就要学会推销自己,使自己被发现。例如在战国时期,齐人冯谖于贫困之时自荐为孟尝君的门客,遂帮助孟尝君得以为相数十年而无祸。“毛遂自荐”的故事更成为千古佳话。


大小叶哥 发表于 2013-5-6 09:50:18

@酱油小王子

tyxaihil 发表于 2013-5-6 10:04:19

路过打酱油

酱油小王子 发表于 2013-5-6 13:18:08

这你都看啊··坑爹··

酱油小王子 发表于 2013-5-6 13:18:30


[发帖际遇]: 酱油小王子给盔甲抛光打蜡,花了2 枚 金币. 扣我钱的更坑爹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年,我看过的书——史记管晏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