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战前关羽水军的退军计划与水道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伐刘表,兼灭刘备。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得到消息,计划撤退。自率陆军,从陆路南下,关羽率水军,沿汉江,到江陵回合。历史记载主要如下:《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先主斜趋汉津,適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
《三国志关羽传》:“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適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的派遣关羽领水军汇江陵是在当阳,而《关羽传》则说在樊城。若在当阳,则关羽已经是走陆路,不可能有船只水军了,所以,应从《关羽传》。
这里主要讨论关羽水军的退军路线问题。今人限于当代地理状况,以今推古,认为关羽水军从汉江去江陵,必须经过夏口(今武汉),要绕一个大弯,而刘备的陆路路线,路程要近得多。在刘备达到江陵时,关羽水军一定是没有到达的。那么以刘备所率陆军的实力,怎么能抵挡曹操的大军呢?刘备为什么不集中力量,一起南撤呢?
《南齐书州郡志》称:“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荆州府…北至襄阳府四百七十里”。襄樊陆路到沙市,沿公路约为210公里,合汉里506里(1汉里约为0.8316华里,见杨民生《中国里的长度演变考》)。
以今天的地理状况而言,今汉江襄樊(三国襄阳)至武汉(三国夏口)段全长约500公里,合汉里1203里,今长江武汉至沙市(三国江陵)段约532公里,合汉里1280里。襄阳、江陵到夏口的水路距离差不多。如果襄阳到江陵必须取道夏口,则水路为2480里。与陆路距离差别确实巨大。
但是,三国时从襄阳沿汉江水路到江陵是不是要走这么长的路程呢?
《宋书•州郡志卷三十七》说江陵“去京都(南京)水三千三百八十”,夏口“去京都水二千一百”,襄阳“去京都水四千四百”。可以看出,南朝宋时,襄阳去夏口水路是2300里,这与上文所计算的1203汉里,相差一倍还多,所以《宋书》记载的襄阳去夏口水路必然不完全取道汉江。
我们假设,襄阳去夏口需要先经过江陵,那么按照《宋书》计算,襄阳到江陵的水路就是1020里,加上江陵到夏口的1280里,为2310里。就完全符合《宋书》的记载了。
那么,《宋书》所记襄阳-江陵-夏口的水路路线,有没有证据呢?有。那就是《水经注》。
《水经注卷三十二》夏水条:“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东过华容县南。……夏水又东,迳监利县南。……夏水又东,夏杨水注之。水上承杨水于竟陵县之柘口,东南流与中夏水合,谓之夏杨水。又东北迳江夏惠怀县北,而东北注。……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
《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条:“江水又东迳江陵县故城南,……江水又东得豫章口,夏水所通也。西北有豫章冈,盖因冈而得名矣。”
《水经注卷三十五》江水条:“又东至华容县西,夏水出焉。江水左迤为中夏水,……又东南当华容县南,涌水出焉。江水又东,涌水注之。水自夏水南通于江,谓之涌口。”
《水经注卷二十八》夏水条:“(沔水)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东,夏水从西来注之。即潴口也,为中夏水。”
《水经注卷二十八》杨水条:“沔水又东南与阳口合,水上承江陵县赤湖……城西南有赤坂冈,冈下有渎水,东北流入城,……又东北出城西南,注于龙陂,…….陂水又迳郢城南,东北流谓之杨水。又东北,路白湖水注之。……..春夏水盛,则南通大江,否则南迄江堤,北迳方城西。……杨水又东入华容县,有灵溪水,……其水北流注于杨水,杨水又东北与柞溪水合,水出江陵县北,盖诸池散流,咸所会合,积以成川。东流迳鲁宗之垒南,……柞溪又东注船官湖,湖水又东北入女观湖,湖水又东入于杨水。杨水又北迳竟陵县西,又北纳巾、吐柘,柘水即下杨水也。巾水出县东一百九十里,西……巾水又西迳竟陵县北,西注杨水,谓之巾口。水西有古竟陵大城,古郧国也。……杨水又北注于沔谓之杨口。”
由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南北朝时长江与汉江并不只是在夏口连接。而是还通过夏水、杨水、夏杨水、涌水等连接的。杨水入汉江的杨口在竟陵以东,在竟陵以西纳夏杨水,夏杨水在监利县东南注入夏水,沟通了夏、杨二水。夏水入汉江在潴口,在云杜县以东,入长江在江陵东南。
因为杨水“春夏水盛,则南通大江,否则南迄江堤”,除春夏时节,不能直接入江,如从杨水去江陵,只能由夏杨水入夏水,然后通过夏水到达江陵。夏水的水量如何?《水经注》引应劭《十三州记》曰:江别入沔为夏水,原夫夏之为名,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纳厥称,既有中夏之目,亦苞大夏之名矣。当其决入之所,谓之潴口焉”,说明夏水也有季节性,也是春夏水量充足,秋冬水量小。但是《水经注》又说“沔水又东得浐口,其水承大浐、马骨诸湖水,周三四百里,及其夏水来同,渺若沧海,洪潭巨浪,萦连江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自潴口下沔水,通兼夏目,而会于江,谓之夏汭也”,夏水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从长江进入汉江的。那么水量小的时候,是在入汉江的部分不在通行,而夏杨水以西,还是能够通行的。
小结一下,南北朝时期,自襄阳至夏口、建康要通过汉江、杨水、夏杨水、夏水到达江陵,水路1020里,自江陵沿长江去夏口、建康,水路分别是1280里和2100里。为什么从襄阳至夏口不直接沿汉江而是先绕道江陵?究其原因是汉水潴口至夏口段,受上游及夏水来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水量具有季节性特点。汉江的这种水文特点,从三国时就有。《三国志》就记载几个例子:
例子一,《三国志张郃传》:“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
可见冬季汉江水量不足,大船无法通行。
例子二,《三国志陆逊传》:“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逊与诸葛瑾攻襄阳。逊遣亲人韩扁赍表奉报,还,遇敌於沔中,钞逻得扁。瑾闻之甚惧,书与逊云:“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且水干,宜当急去。”逊未答,……乃密与瑾立计,令瑾督舟船,逊悉上兵马,以向襄阳城。敌素惮逊,遽还赴城。瑾便引船出,逊徐整部伍,张拓声势,步趋船,敌不敢干。军到白围,讬言住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市盛,峻等奄至,人皆捐物入城。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然后得阖。斩首获生,凡千馀人。其所生得,皆加营护,不令兵士干扰侵侮。将家属来者,使就料视。若亡其妻子者,即给衣粮,厚加慰劳,发遣令还,或有感慕相携而归者。邻境怀之,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
按《明帝纪》、《吴主传》嘉禾五年都没有对这件事的记载,而嘉禾三年则都有。
《明帝纪》:“五月,……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将陆议、孙韶各将万馀人入淮、沔。六月,征东将军满宠进军拒之。宠欲拔新城守,致贼寿春,……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遂进军幸寿春,……八月……辛巳,行还许昌宫。”
《吴主传》:“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而帝遣兵助司马宣王拒亮,自率水军东征。未至寿春,权退还,孙韶亦罢。秋八月,……”
所以,陆逊、诸葛瑾攻襄阳可能是在嘉禾三年。五月,从江夏、沔口出军,七月退军。查历书,该年农历七月,公历为8月12日至9月10日,据《赤壁之战研究》,无闰月的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历十月都已经入冬。所以,该年农历七月为初秋。诸葛瑾给陆逊的书信说汉江“且水干,宜当急去”,说明汉江水量秋季就会出现枯水现象。
汉水潴口至夏口段通航具有季节性的限制,所以《宋书》只记载了最为稳定的水路通道。
那么,三国时代,长江、汉江间的水道与南北朝时期比较,又是怎样的?
《晋书杜预传》载:“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会,表里山川,实为险固,荆蛮之所恃也。预乃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
东晋郭璞注《尔雅》,称云梦泽“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巴丘湖当时在江北,为古洞庭湖江北部分(《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由此,我们得到两条信息:第一,杜预开杨口以前,从襄阳“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这条水路当是从襄阳沿汉水、夏水而达江陵,路程大约为千数百里,与前面《宋书》所说基本吻合;第二,晋平吴后,杜预还镇襄阳,在夏口以北开杨口后,夏水以北就有了“杨口”可以通汉水,改变了夏水外“北无通路”的状况,并且沟通了夏水与巴丘湖,而达巴陵。按杜预开杨口是在晋平吴之后,此前汉水与长江是通过夏水沟通的,也就是《杜预传》所谓的“旧水道”。而汉水潴口至夏口段水量有季节性变化,通航也具有季节性,前文已述。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关羽水军的撤军计划。按《武帝纪》刘备、关羽撤军是在建安十三年九月,公历为9月28日至10月26日。此年闰月在十二月。据《赤壁之战研究》,闰月在十月之后的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历十月还没有进入冬季。故当时的农历九月,当为秋季。夏水仍可以通行。而从最后刘备、关羽汇合,到达夏口来看,整个汉江还是可以通航的。
刘备的退军计划制定时,可能对曹操的进军速度作了错误的预判。
关于陆军的行军速度,《汉书陈汤传》说“兵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指的是步兵。《武经总要》也说“军行在道”“三十里为一舍,倍道兼行,一日再舍”,快速行军倍道兼程也只有每日60里。《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南阳府……南至湖广襄阳府二百五十里”。上面提到,襄阳到江陵的距离,《南齐书》为500里,《读史》说是470里,比例为1.064。则宛县(南阳)到襄阳的距离为266汉里左右。
刘备从襄阳撤退时,曹操刚到达宛县。曹操从宛县到襄阳,按正常速度要八九天。且刘琮及荆州主要官员都在襄阳,曹操有很多受降的事务要处理。加上曹操在邺城的船只不可能带到襄阳,襄阳的水军、船只整编,也需要时间。所以刘备预计陆军、水军撤退江陵的时间都比较宽裕。
关于水军的行军速度,《晋书王濬传》载:“十四日至牛渚,去秣陵二百里,宿设部分,为攻取节度。前至三山,见浑军在北岸,遣书与臣,可暂来过,共有所议,亦不语臣当受节度之意。臣水军风发,乘势造贼城,加宿设部分行有次第,无缘得于长流之中回船过浑,令首尾断绝。.....军以日中至秣陵,暮乃被浑所下当受节度之符,……臣以十五日至秣陵”。200里的水路,只用了一天到一天半的时间。那么关羽水军从襄阳到江陵,即使按1500里计算,也只需要7.5至11天的时间。如果考虑到撤退与进军的差别以及汉江与长江相比河道的宽度深度都不同,关羽在十几天内到达江陵是完全可能的。刘备马步兵从襄阳到江陵,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大约需要16天。关羽军甚至可能比刘备先到江陵!
但是,刘备陆军没有达到预计的行军速度,到达当阳的时候更是缓慢到“日行十馀里”的地步。更令刘备没有想到的是曹操敢于“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很快追上并击溃了刘备军。刘备军被击溃后,估计是以马军为主,故而行军速度提高,所以能够与关羽水军汇合汉津,共至夏口。
——————原作者:历山学士
看看什么情况!!! 看看。。。。。。。。。。。。 看看。。。。。{:5_106:}{:5_106:} 看的真晕,谢谢 好长啊!不过很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