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善昵 发表于 2013-4-17 00:57:39

梁涛:孔子行年考

周灵王20年‍鲁襄公21年‍己酉(公元前552年)
‍‍‍‍〇夏历八月二十七日(阳历9月22日),孔子生‍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人。父叔梁纥,母颜徵在。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鲁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孔丘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襄公)二十二,孔子生。”《谷梁传·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孔子家语·本姓解》:“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甫,考甫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放叔,避华氏之乱而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徵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男,‍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世本·秦本·传·宋孔氏》:“叔梁纥生仲尼。仲尼圬顶反首张面,四十有九表,堤眉谷窍,参臂骈胁,腰大十围,长九尺六寸,时为长人。后数世皆一子。”
‍‍‍‍【考辨】关于孔子生年有两种记载,一是司马迁的鲁襄公二十二年说‍(‍见《史记·孔子世家》、《鲁世家》、《十二诸侯年表》),二是《谷梁传》、《公羊传》的鲁襄公二十一年说。两说相差一年,这一年之差,却使后世学者聚讼纷纭,笔墨官司打了两千年。据钱穆先生统计,历史上取前说的学者有杜预(《左传注》)、陆德明(《左氏音义》)、苏辙(《古史》)、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郑樵(《通志》)、朱熹(《论语序语》)、吕祖谦(《大事记》)、罗泌(《路史余论》)、金履祥(《通鉴前编》)、薛应旂(《四书人物考》)、夏洪基(《孔子年谱》)、黄宗羲(《南雷文约》)、万斯大(《礼记偶笺》)、马骕(《绎史孔子年谱》)、阎若璩(《困学纪闻笺》、《潜丘札记》)、梁玉绳(《古今人表考》、《史记质疑》)等,而取后说者则有贾逵(《左氏解诂》)、服虔(《左氏传解谊》)、何休(《公羊解诂》)、王钦若(《册府元龟》)、胡安国(《春秋传》)、黄震(《黄氏日钞》)、马端临(《文献通考》)、胡广(《四书大全》)、崔述(《洙泗考信录》)、江永(《乡党图考》、《孔子年谱》、《群经补义》)及钱大昕(《养新录》、《三史拾遗》)等(见钱穆《孔子生年考》,《先秦诸子系年》第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后世有些学者为了调和二说,进行了多方解说,如司马贞《孔子世家》索隐说:“今以为二十二年,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司马贞认为《谷梁传》所记的“冬十月庚子,孔子生”,用的是夏历,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因此按照周正,十月当属于明年,所以《史记》就往后推了一年记在襄公二十二年了。但有学者对此提出疑义,认为《春秋》中成、襄、昭、定、哀用的都是周正,“周正建子,十一月乃今之九月,安得属明年耶?”(狄子奇《孔子编年》卷一)司马贞的说法并无根据。有鉴于此,当代学者对孔子生年问题不再做过多纠缠,而取《史记》司马迁之说。如钱穆先生认为对孔子生年“详考确论,不徒不可能,抑且无所用”(见前引书)。钟肇鹏先生也说:“对于二千年以前的古人的生年差一年,本来不是什么重要问题,何况计年上有虚岁、周岁的不同,在古代历法上又有三正的不同,相差一年其实不过相差几个月,用不着长期争论考辩。今从史记,以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551年。”(钟肇鹏‍《孔子研究》第15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关于孔子的生日,《公羊传》记是“十有一月庚子”,而《谷梁传》则记为“冬十月庚子,”两者相差一月,对此以往学者多有考证。崔述说:“《春秋》是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则庚子乃十月之二十一日,既无闰月则十一月中不得复见庚子,故今从《谷梁》。周正之冬十月,则今夏正之秋八月也。”(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一)孔广森《公羊通义》说:“陆德明《释文》谓‘庚子孔子生,传文上有十月庚辰,此亦十月也。一本作十一月庚子。’今以十月庚辰朔校之,知旧作十一月者误,故定从《释文》本。”‍据此,孔子当生于“十月庚子”,“十月庚子”是以周正计算,因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推算为夏正八月二十七日。此生日为后世多数学者接受,故从之。
‍‍‍‍孔子出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野合”之说,后世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野合”是指在野外交配,按此说法,孔子为私生子。但历来儒家都避讳此说,认为有失“圣人”体面,故又主张“野合”是指粗野不合礼仪。司马贞《史记索隐》云:“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按,司马迁做《史记》时,孔子地位虽有很大提高,但远没有到迷信的程度,加之司马迁信奉黄老,又具独立精神,故对孔子种种不“尔雅”之事,如“子见南子”、“惶惶如丧家犬”等都能照实记录,因此,司马迁“野合”的说法可能寓有隐讽之意。但孔子即使真是私生子,于其伟大也无损一丝一毫,故不必在文字上做文章,以求避讳。
‍‍‍‍周灵王23年‍鲁襄公24年‍壬子(公元前549年)
‍‍‍‍〇孔子三岁,父叔梁纥卒‍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颜氏娘家是曲阜大族,“于是颜徵在离开纥家,带着三岁的孔丘,寡母孤儿,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阙里去了。”(匡亚明《孔子评传》第38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家语·本姓解》:“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放。”
‍‍‍‍【考辨】《世家》称“丘生而叔梁纥死”,当是概括的说法,而《家语》认为孔子三岁丧父,二者基本相符,故从《家语》。《孔子家语》旧题三国魏王肃注,王肃在自序中称《家语》与《论语》同源,系孔门弟子各记所问,后选一部分辑为《论语》,所余即集录为《孔子家语》,并说《家语》得自孔子二十二世孙孔猛。但人们多认为此书有伪。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墓主为中山怀王,卒于西汉宣帝五风三年,即公元前55年)出土竹简中有《儒家者言》二十七章,内容以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为主,且多和《说苑》及今本《孔子家语》有关,有学者认为,竹简《儒家者言》体例与今本《家语》近似,它与以前出土的西汉双古堆简牍应该都是《家语》的原型。今传本《家语》“可能陆续成于孔安国、孔僖、孔季彦、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有着很长的编篡、改动、增补的过程。”(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2期)因此,《孔子家语》有一个长期流传、整理、编定的过程,并非王肃一人伪造,虽然书中有后人改动、增补的内容,但其中一些材料是基本可信的,故对《家语》材料应有选择地采用。
‍‍‍‍周灵王25年‍鲁襄公26年‍甲寅(公元前547年)
‍‍‍‍〇孔子六岁,为儿嬉戏,陈俎豆,设礼容‍孔子生长在鲁国,从小就对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儿童玩耍时,常把祭祀时存放供品的方形和圆形俎豆等祭器摆列出来,练习磕头行礼。孔子以后提倡“克己复礼”,无疑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有关的。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考辨】《世家》说“为儿嬉戏”,未知何年,暂列于此。
‍‍‍‍周景王2年‍鲁襄公30年‍戊午(公元前543年)
‍‍‍‍〇孔子九岁,弟子仲由生‍仲由,字子路,春秋时卞人,少孔子九岁。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猳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孔子家语·弟子解》:“仲由,弁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少孔子九岁。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
‍‍‍‍周景王12年‍鲁昭公9年‍戊辰(公元前533年)
‍‍‍‍〇孔子十九岁,娶丌官氏女为妻‍孔子十九岁时娶宋人丌官氏为妻。
‍‍‍‍【文献】《孔子家语·本姓解》:“至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世本·秦本·氏性篇》:“孔子娶宋并营氏。”
‍‍‍‍【考辨】《孔子世家》未有此条,今从《家语》。按,丌又作亣,古其字,音基,丌官,复姓。韩勅造《孔庙礼器碑》云:“并官圣妃在安乐里。”丌字作并。
‍‍‍‍周景王13年‍鲁昭公10年‍齐景公16年‍己巳(公元前532年)
‍‍‍‍〇孔子二十岁,为委吏、乘田,子孔鲤生‍孔子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作过委吏(管仓库小吏)、乘田(管理牛羊畜牧小吏)。孔子早年的这段经历,无疑对他以后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今年孔鲤出生,因鲁昭公送来鲤鱼,故名。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论语·子罕》:“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壮长而已矣。’”《孔子家语·本姓解》:“至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世本·秦本·氏性篇》:“孔子娶宋并营氏,生伯鱼。”
‍‍‍‍【考辨】委吏、乘田之事,本无明确时间,《阙里志·年谱》分别列于二十岁、二十一岁。崔述《洙泗考信录》说:“二十岁为委吏,二十一岁为乘田吏,殊无明据。大抵在郯子来鲁之先,否则不能自通于国君也。”按,古代男子出仕后,方可与君通贽往来,本年鲁昭公始赐孔子鲤鱼,故孔子出仕当在此时之前,《年谱》可能就是据此列于本年。今从之。另,《年谱》列为委吏、乘田于两年,今列于一年。
‍‍‍‍周景王15年‍鲁昭公12年‍楚灵王11年‍辛未(公元前530年)
‍‍‍‍〇孔子论“克己复礼,仁也”‍孔子今年二十二岁,在鲁国有一定影响,适楚灵王被杀,孔子引古语“克己复礼,仁也”评论此事。“克己复礼,仁也”又见《论语·颜渊》,是孔子的一个重要主张。这一思想,是孔子对前人的继承,而不是自己的创造。
‍‍‍‍【文献】《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蛑蛑,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考辨】《左传》中的“仲尼曰”有两种情况,一是所评论的事件孔子尚未出生,应为孔子以后的言论;二是所评论的事件孔子已经出生,可能是对当时言论的记载。今年孔子二十二岁,在鲁国有一定影响,应属于后一种情况。
‍‍‍‍周景王16年‍晋昭公3年‍鲁昭公13年‍壬申(公元前529年)
‍‍‍‍〇孔子二十三岁,设教于阙里‍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学生中有颜由(颜回之父)、曾点、冉耕等。匡亚明说:春秋时期“有些有一定文化教养的没落贵族,特别是士一级的贵族,也利用自己的文化修养(《诗》、《书》、《礼》、《乐》等方面的知识),收徒设教,称为村塾,这种私塾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但影响不大。孔子所创设的私学,则完全不同,它是中国教育史上跟‘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孔子评传》第273~274页)
‍‍‍‍【文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繇,颜回父,字季路,少孔子六岁。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刘向《新序》:“孔子年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琴张之徒,往受学焉。”《阙里志·年谱》:“孔子年二十二岁,始设教于阙里,冉畊、颜路之徒,往受教焉。”
‍‍‍‍【考辨】孔子何时设教,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十七岁(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一说二十三岁(刘向《新序》),一说三十岁(匡亚明《孔子评传》),一说三十五岁(司马贞《史记索隐》),刘向曾“领校秘书”,故其说当有据,今从之。
‍‍‍‍颜路,颜回之父,字季路,鲁国人。《家语》说少孔子六岁,故时年十七岁。冉耕,字伯牛,鲁国人。《列传》、《家语》未记其年岁,而《圣门志》、《阙里广志》说少孔子七岁,若其说可信,时年当十六岁。曾点,南武城人,字子皙,为曾参父亲,年岁不详。《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金鹗说:“此以齿序。”若金说成立,子路少孔子九岁,曾皙当少孔子十岁左右,时年十三岁左右。琴张,又名琴牢,卫人,字子开,一字子张。年岁不详,此时也当已十三四岁左右。以上几人,为孔子最早的门徒。
‍‍‍‍周景王17年‍鲁昭公14年‍癸酉(公元前528年)
‍‍‍‍〇孔子二十四岁,合葬父母于防‍孔子二十四岁时,母亲去世。由于孔子丧父时年龄很小,不知墓在何处。为了打听父墓以便将父母合葬,孔丘只得把母亲棺柩停放在“五父之衢”,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好打听父墓所在。后来颜徵在的邻居陬邑人曼父的母亲,告诉孔子叔梁纥的墓处,孔子这才将父母合葬于防。
‍‍‍‍【文献】《礼记·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焉。”孔颖达《礼记·檀弓疏》:“于是陬曼父之母,素与孔子母相善。见孔子殡母于外,怪问孔子,孔子因其所怪,遂问陬曼父之母,始知父墓所在,然后得以父母尸柩合葬于防。”《礼记·檀弓》:“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之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孔子之母既丧,将合葬焉,曰:‘古者不祔葬,为不忍先死者之复见也。《诗》云:“死则同穴。”自周公已来祔葬矣。故卫人之祔也离之,有以间焉。鲁人之祔也合之。美夫,吾从鲁。’遂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吾见封之若堂者矣,又见若防者矣,又见覆夏屋者矣,又见若斧形者矣。吾从斧形者焉。’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云。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及二十五月而祥(注:大祥,古时父母死去两周年的祭礼),五日而弹琴不成声,十日过禫(注:古代守丧完毕,除服时的祭祀)而成笙歌。“《孔丛子·陈士义》:“李由之母少寡,与李音窃相好而生由。由有才艺,仕于魏,王甚爱之。或曰:‘李由母奸,不知其父,不足贵也。’王以告由,且曰:‘吾不以此贱子也。虽然,古之圣贤亦有似子者乎?吾将举以折毁子者。’李由对曰:‘今人不通于远,在臣欲言谁耳?且孔子少孤,则亦不知其父者也。孔子母死,葬于五父之衢,人见之皆以为孤。葬,问鄹曼父之母,得合葬于防。此则圣人与臣同者也。’王笑曰:‘善。’子顺闻之,问魏王曰:‘李由安得斯言!’王曰:‘假以自显,无伤也。’对曰:‘虚造谤言以诬圣人,非无伤也。’”
‍‍‍‍【考辨】孔子母亲死于何时,史无记载,已不可考。《史记》叙述此段文字在“儿嬉戏,陈俎豆”之后,“年十七,孟僖卒”之前,故有学者认为是孔子十五六岁时。但所谓“孔子年十七”,孟僖子卒,南宫敬叔往学礼,是司马迁的误记,孟僖子卒时,孔子实已三十四岁(详见“周敬王2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条)。且上引《檀弓》文字中孔子自称“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并有门人弟子,故年龄当已较长。《阙里志·年谱》列于二十四岁,此说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故从之。
‍‍‍‍上引《礼记》中的这段文字,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礼记》郑玄注、孔颖达疏把“不知其墓”与“殡于五父之衢”断开,成为两句。按照他们的解释,这段话是说:孔子是其父叔梁纥与其母颜徵在野合(未婚同居)所生,故其母耻而不告孔子父墓所在。孔子母死,孔子想把母亲与父亲合葬,为了打听父墓所在,就想了个殡母于五父之衢的办法。按常礼,殡当在寝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殡母于外,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怪而问之,孔子便可借机打听父墓之所在。后来问于邹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亲葬于防,然后使父母得以合葬。按此所说,文中的“殡于五父之衢”是指殡孔子之母。
‍‍‍‍清人江永则把两句连读成一句,其《孔子年谱》说:“按此章为后世大疑,本非记者之失,由读者不得其句读文法而误也。近世高邮孙邃人濩孙著《檀弓》论文,谓‘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十字当连读为句。‘盖殡也,问于郰曼父之母’两句为倒句。甚有理。”据此,则这段话是说:孔子父亲死后,埋在五父之衢,孔子不知是葬、是殡。后孔子母卒,想从周人合葬之礼葬父母于防。根据当时礼制规定,埋棺于坎为殡,殡浅而葬深。若是殡,则可以迁动尸骨重新安葬;若是葬,因为埋葬较深,魂魄已安,便不可轻动。当时看到其父亲下葬的人,都认为是葬。孔子再三审慎,不敢轻启父墓。后来问于郰曼父之母,才知道“盖殡也”,于是启殡合葬于防。
‍‍‍‍按,以上两说,当以前说为是。古代殡葬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丧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孔子丧父时方三岁,到此时已二十余年,那里有殡二十余年而不下葬的?故江说不可信。但郑注说孔子不知父墓是“母耻而不告”,孔疏亦说“母以幼少之女嫁七十之夫,是以羞惭不能告子”,似皆臆测。盖孔子父死后从古制,墓而不坟,孔子少孤,故不知父墓所在。《檀弓》说“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正说明孔子时始封。又,《孔丛子》有“孔子少孤,不知其父”的说法,当为后世“虚造谤言”,不可为据。
‍‍‍‍周景王18年‍鲁昭公15年‍甲戍(公元前527年)
‍‍‍‍〇孔子二十五岁,遭季氏家臣阳虎拒斥‍孔子母亲去世不久,鲁国贵族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贵族。孔子当时还在服丧,但不愿放弃这个学习行礼的好机会,便主动前往,不想却遭到季孙氏家臣阳虎的训斥。于是孔子只好退了出来。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享子也!’孔子由是退。”《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孔子有母之丧,既练(注:指守丧。练,丧服),阳虎吊焉,私与孔子曰:‘今季氏将大飨境内之士,子闻诸?’孔子曰:‘丘弗闻也。若闻之,虽在衰绖,亦欲与往。’阳虎曰:‘子谓不然乎?季氏飨士不及子也。’阳虎出,曾点问曰:‘语之何谓也?’孔子曰:‘己则衰服,犹应其言,示所以不非也。’”
‍‍‍‍【考辨】《世家》说“孔子要绖,季氏飨士”,孔子去年丧母,今年正在守丧,故系于本年。《世家》“孔子由是退”下有“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一段。蒋伯潜认为“孔子年十七”一句当与本段连读,旧本断句有误,并说后人认为“‘孔子年十七,适周。’皆由误以‘孔子年十七’句属下文读之故”(《诸子通考》第4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按,孟釐子卒于鲁昭公二十四年,时孔子三十五岁(详见“周敬王2年‍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条)。司马迁说孔子年十七,孟釐子卒,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当有误。但若按蒋氏之说,“孔子年十七”是指“季氏飨士”时的年龄,则孔子丧母在十六岁时,仍与事实不符,故不从。
‍‍‍‍又,“季氏飨士”,“孔子欲往”,后世学者多怀疑此事有伪。江永《孔子年谱》、狄子奇《孔子编年》均言“不足为信”,概因为其将“孔子欲往”理解为投机钻营。其实不然,季氏飨士,正是学礼的大好时机,孔子不愿放弃这个机会,故欲前往观察学习,虽被阳虎所绌,但其好学的精神并没有错。后世儒者不了解真情,一心只想为并不存在的过错辩护,结果适得其反,混淆了事实的真相,其所说所论真正是“不足为信”。
‍‍‍‍周景王19年‍鲁昭公16年‍乙亥(公元前526年)
‍‍‍‍〇孔子除服,十日后方笙歌‍孔子今年守丧毕,除服十日后,才吹笙吟歌。根据《礼记·曲礼》,除服之后,五日之内不能弹琴,因为此时哀悼之情还没有完全忘掉,十日之后,哀悼之情已尽,便可吹笙吟歌了。
‍‍‍‍【文献】《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考辨】孔子从周制,当守三年之丧,今年守丧毕,始除服。三年之丧,实际是指三个年头,并非三周年。《仪礼·士虞礼·记》说:“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又期而大祥”是指在人死后第二十五个月举行的祭礼。这已经是第三年了。大祥后便可除去丧服。故《释名·释丧制》说:“又期而大祥,亦祭名也,孝子除衰服,服朝服缟冠。”大祥之后,再过一个月,需要举行禫祭,行过禫祭之后,可以不戴缟冠,而戴一种綅冠,再过一个月,到第二十九个月,就可戴玄冠、穿朝服,恢复平常的服装和生活了。孔子守三年之丧,故列于本年。

周景王20年‍鲁昭公17年‍郑定公5年‍丙子(公元前525年)
‍‍‍‍〇孔子二十七岁,学于郯子‍今年鲁国东南方小国郯国的郯子来朝见鲁昭公,在宴会上,鲁国大夫昭子问起郯子关于少昊时以鸟名官的情况,郯子作了详细回答。孔子听说这件事后,马上去拜见郯子,向他请教学习。孔子好学,学无常师,此其一例。
‍‍‍‍【文献】《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暤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注:鸟名)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又见《孔子家语·辨物》。
‍‍‍‍【考辨】郯,国名。故城在今山东省郯县西南二十里。郯子自称少暤之后,少暤为己姓,但据《汉书·地理志》:“少昊后,盈姓。”盈即嬴,则少暤后另有为盈(嬴)姓者。《史记·秦本纪赞》云:“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据此,郯当为秦人的一支。秦原为东方民族,因周初参与武庚叛乱,失败后被流放到西北地区(参见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郯则留在当地,因与中原风俗不同,故孔子称其为四夷。
‍‍‍‍周景王22年‍鲁昭公19年‍戊寅(公元前523年)
‍‍‍‍〇孔子二十九岁,学琴于师襄‍孔子二十九岁时向师襄学琴,在学习中循序渐进,由曲调到演奏技巧,由技巧到曲子的志趣神韵,由志趣神韵进而体会作曲者的人格风貌。徐复观先生说:“孔子对音乐的学习,是要由技术以深入于技术后面的精神,更进而要把握到此精神具有者的具体人格;这正可以看出一个伟大艺术家的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国艺术的精神》第5页,春风出版社1987年版)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韩诗外传·卷五》:“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其惟文王乎!’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师襄子曰:‘敢问何以知文王之操?’孔子曰:‘然,夫仁者好伟,和者好粉,知者好弹,有殷勤者好丽,某是以知文王之操也。’”又见《孔子家语·辩乐解》。
‍‍‍‍【考辨】孔子学琴于师襄,年代不可详考。《阙里志》列于本年,今从之。
‍‍‍‍〇孔子弟子商瞿生‍商瞿,字子木,鲁国人,孔子弟子。喜好《易》,孔子曾传之《易》。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特好《易》,孔子传之志焉。”
‍‍‍‍〇孔子弟子冉有、冉雍生‍冉有,又名冉求,字子有,鲁国人。曾为季氏宰,有才艺,以政事著名。冉雍,字仲弓,鲁国人,以德行著名。二人均少孔子二十九岁。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有才艺,‍以政事著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冉雍,字仲弓。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冉雍,字仲弓,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岁。生于不肖之父,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可使南面。”
‍‍‍‍【考辨】冉求、冉雍,《列传》、《家语》均没有说是那国人。但《家语》说“冉求,仲弓之宗族”,又说“仲弓,伯牛之宗族”。据《家语》,伯牛为鲁人,故知冉求、冉雍也为鲁人。
‍‍‍‍《荀子》书中曾提到有子弓,并常与孔子并举,有人认为此子弓即仲弓。杨倞《荀子·非相》注云:“子弓,盖仲弓也。”俞樾说:“仲弓称子弓,犹季路称子路。子路、子弓,其字也,曰季曰仲,至五十而加以伯仲也。”(见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三)但郭沫若认为子弓即商瞿传《易》的馯臂子弓,而非仲弓,并说:子弓就是仲弓,“本子路亦称季路之例,则仲弓亦可称为子弓。但这个例子实在不好援用。因为仲尼不见称子尼,伯鱼不见称子鱼,而子思亦不见称季思,则子路仅亦字季路而已。”(《儒家八派的批判》,载《十批判书》129~131页,群益出版社1946年版)。郭说成立,今从之。
‍‍‍‍周景王23年‍鲁昭公20年‍齐景公26年‍己卯(公元前522年)
‍‍‍‍〇孔子批评宗鲁“非义”‍齐豹推荐宗鲁于公孟,公孟任命其为骖乘。后齐豹准备暗杀公孟,告知宗鲁不要前往。宗鲁认为公孟虽然不善,但应当遵守信义,保护公孟一同前往,结果被杀。孔子认为宗鲁“非义也”,阻止弟子琴张前去吊亡。春秋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极大混乱,对于什么是“义”出现了不同标准。宗鲁将义简单理解为对主子的忠诚,而孔子则认为义必须首先以是非善恶为标准,故批评宗鲁“非义”。
‍‍‍‍【文献】《左传·昭公二十年》:“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将作乱,而谓之曰:‘公孟之不善,子所知也,勿与乘,吾将杀之。’对曰:‘吾由子事公孟,子假吾名焉,故不吾远也。虽其不善,吾亦知之;抑以利故,不能去,是吾过也。今闻难而逃,是僭子也。子行事乎,吾将死之,以周事子;而归死于公孟,其可也。’丙辰,卫侯在平寿。公孟有事于盖获之门外,齐子氏帷于门外,而伏甲焉。使祝灶鼃寘戈于车薪以当门,使一乘从公孟以出;使华齐御公孟,宗鲁骖乘。及闳中,齐氏用戈击公孟,宗鲁以背蔽之,断肱,以中公孟之肩。皆杀之。……琴张闻宗鲁死,往吊之。仲尼曰:‘齐豹之盗,而孟絷之贼,女何吊焉?君子不食奸,不受乱,不为利疚于回,不以回待人,不盖不义,不犯非礼。’”又见《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琴牢,卫人,字子开,一字子张。与宗鲁友,闻宗鲁死,欲往吊焉,孔子弗许,曰:‘非义也。’”
‍‍‍‍【考辨】琴张为孔子早年弟子,孔子二十三岁设教时,他已来学,若以十三四岁计算,今年约二十余岁。琴张不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弟子解》中有琴牢,字子张,对于琴牢与琴张,历来有不同看法,或说为一人,或说为二人。按,《弟子解》虽没有明说琴牢即琴张,但记叙事件相同,二人明显是一人,故当作一人看待。
‍‍‍‍《庄子·大宗师》有子琴张云:“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据此证明琴张即孔子弟子子张(颛孙师)。但据《仲尼弟子列传》,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此时尚未出生,故章氏之说不可信。
‍‍‍‍〇孔子称赞虞人‍齐景公田猎,用弓招虞人,但按当时礼制规定,应当以“皮冠”‍(《孟子》说是“以旌”),所以景公的行为是违礼的,故虞人宁死不从。孔子听说此事,对虞人表示称赞,认为所招的礼仪不对,则可以不听从。
‍‍‍‍【文献】《左传·昭公二十年》:“十二月,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孔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孟子·万章下》:“(孟子)曰:‘……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又见《孔子家语·正论解》,作“孔子在齐”。
‍‍‍‍〇相传孔子论秦穆公何以称霸‍齐景公与晏婴在齐国、鲁国边界上打猎,顺便来到鲁国,由于此时孔子在诸侯间已有了一定声誉,齐景公专门向孔子请教:秦穆公国家狭小,地方偏僻,为什么能称霸呢?孔子答道:秦国虽然狭小,但穆公的志向很大;地方虽然偏僻,但善于起用贤人,所以能够称霸。景公听了十分高兴。通过这件事,孔子在诸侯间的影响更大了。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绌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说苑·尊贤》:“齐景公问于孔子曰:‘秦穆公其国小,处僻而霸,何也?’对曰:‘其国小而志大,虽处僻而其政中。其举果,其谋和,其令不偷。亲举五羖大夫于系缧之中,与之语三日而授之政。以此取人,虽王可也,霸则小矣。’”《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景公)二十六年,猎鲁郊,因入鲁,与晏婴俱问鲁礼。”《史记·鲁周公世家》:“(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竟,因入鲁问礼。”《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入鲁问礼。‍”《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齐景公二十六年:“猎鲁界,因入鲁。”
‍‍‍‍【考辨】齐景公来鲁问礼,见于《史记孔子世家》、《鲁周公世家》等,但江永《乡党图考》、崔述《洙泗考信录》、梁玉绳《史记志疑》、狄子奇《孔子编年》及近人钱穆、蒋伯潜等均怀疑此事有伪。其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此事《左传》未见记载,且《左传》本年记录景公因皮肤感染患上热病,病了整整一年,到十二月才好,于是与晏婴“田于沛”,不可能有时间来鲁国。‍二、孔子与齐景公问答中说到秦穆公“处僻而霸”,明显是六国时语言,所以此事可能是六国时人伪造的。‍三、孔子后到齐国,为高昭子家臣,通过高昭子见景公(见《孔子世家》),若此时已见景公,何必要自辱以为家臣,以求引见。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以上几点说服力并不充分。
‍‍‍‍首先,此事虽不见于《左传》,但不能成为怀疑的理由。《左传》是一部解经的著作,它的记事本来就是围绕经文展开的,且有所谓笔法、体例的考虑,未记录的事件自然不在少数,怎么能因为《左传》没有记录,便认为其事有伪呢?今年齐景公染病,十二月方狩猎于沛。沛,杜预注:“泽名”,江永说水名,一般认为齐国都附近。但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则说:“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子狩,入鲁问礼。’是年即齐景公二十六年,云猎鲁界,因入鲁,然则沛在齐、鲁界上。凡水草相半者皆可言沛,非必一地矣。”章氏所说正确与否暂且不论,即使沛在齐都附近,鲁齐本来相去不远,由齐之鲁完全可能,所以此怀疑并不成立。
‍‍‍‍其次,孔子与景公的对话中,确有后人的用语,这说明此事有后人增饰、修改的地方,但就此断定此事有伪,似根据不足。因为古书都经过长期的传抄流传,有些事件起初只是口头流传,后来才被写成书籍,在这期间,发生某些变形改造,是完全正常的。所以这里的秦穆公“处僻而霸”,也只是司马迁的发挥,我们说它有误,是可以的,若说它有假,则似武断。至于第三点,更不足为辩。故暂信司马公之说,列于此。
‍‍‍‍周景王24年‍鲁昭公21年‍庚辰(公元前521)
‍‍‍‍〇孔子三十一岁,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三十一岁时,与鲁人南宫敬叔适周,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你所说的,已经与人的骨头腐朽了,只有言论还在。况且君子得其时则出来做事,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并告戒孔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孔子又向周大夫苌弘问乐,并参观了周庙,收获很大。
‍‍‍‍【文献】《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史记·老子韩非例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定县竹书《儒家者言》:“于大庙右阶之前有铜□,其□如名(铭)其背〈□□□〉〈之为人也,多〉言多过,多事多患也。”《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无谓何害,其祸将大。无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莫闻,天妖伺人。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人,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趣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徙。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我害。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长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临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又见《荀子·宥坐》、《淮南子·道应训》、《说苑·敬慎》、《孔子家语·观周解》、《孔子家语·正论解》、《孔子家语·三恕》,除《说苑》外,皆作鲁桓公庙。《孔子家语·致思》:“孔子曰:季孙之赐我粟千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贶,则丘之道殆将废矣。”《礼记·乐记》:“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众也。’‘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曰:‘及时事也。’‘《武》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孔丛子·嘉言》:“夫子适周,见苌弘,言终退。苌弘语文公曰:‘吾观孔仲尼有圣人之表。和目而隆颡,皇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刘子曰:‘方今周室衰微,而诸侯力争。孔丘布衣,圣将安施?’苌弘曰:‘尧舜文武之道或弛而坠,礼乐崩丧,亦正其统纪而已。’既而夫子闻之曰:‘吾岂敢哉,亦好礼乐者也!’”《吕氏春秋·仲春纪第二·当染》:“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韩诗外传·卷五》:“哀公问于子夏曰:‘必学然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哀公曰:‘然则五帝有师乎?’子夏曰:‘臣闻黄帝学乎大坟,颛顼学乎禄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务成子附,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乎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周公学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圣人,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能着乎天下,名号不能传乎后世者也。’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又见《新序·杂事第五》,姓名有异。
‍‍‍‍【考辨】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以往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时。《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孔子适周,岂访礼之时,即在十七耶?”另外,边韶《老子铭》、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均言“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近人高亨亦持此说,并举出《左传·昭公七年》有日食的记载,以为旁证(见高亨《关于老子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1期)。(二)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岁时。阎若璩《先圣生卒年月考》说:“《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唯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见《春秋》,此即孔子从老聃问礼也。”此说为今天大多数学者接受。(三)在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岁时。《庄子·天运》有“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的记载,梁玉绳《史记志疑》说:“盖适周问礼,不知何年。……此本阙疑之事。必欲求其年,则《庄子》五十一之说,庶几近之。”(四)在鲁昭公二十一年,孔子三十一岁以前。“因为鲁昭公二十二年(孔子三十二岁),周室已发生内乱,打了五年之久,孔子当然不能于周室两派贵族斗争之时去观光问礼。而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岁),鲁国也发生内乱,昭公出奔,国内无君,孔子因乱适齐,流亡在外者也有几年,自无‘鲁君与之一车两马’之事。而鲁昭公二十六年,周室王子朝已‘奉周之典籍以奔楚’老子也因之免官归居于陈,孔老自无在周相见之理。”(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第31页)(五)在定公十五年,孔子五十七岁时。此说为今人黄方刚提出,他据《曾子问》中“日有食之”的记载以及《左传·定公十五年》有日食的记载,认为:“孔子两见老子,第一次孔子五十岁,第二次孔子五十七岁。”(黄方刚《老子年代之考证》,载《古史辫》第四册)
‍‍‍‍以上分歧源于文献的不同记载,于是有学者主张,孔子见老子可能不只一次,《世家》、《曾子问》及《庄子》所记载的是不同时间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但以往学者囿于成见,认为孔子与老子只会见过一次,强要把不同资料统一在一起,结果造成混乱。这种看法无疑是有见地的。从文献记录来看,《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适周问礼”,地点是在周(今河南洛阳);《礼记·曾子问》说“孔子助葬于巷党”,而巷党一般认为是鲁地;《庄子·天运》说“南之沛”,而沛是宋地(今江苏沛县)。可见,孔子至少在上面三个地方见过老子,《世家》所记只是孔、老会面中的一次,地点是在周,目的是问礼,时间应从詹剑峰之说,为鲁昭公二十一年。另,《世家》记与孔子一同问礼的有南宫敬叔,后人多认为他即孟懿子之子,而南宫敬叔出生于鲁昭公十二年,此时仅九岁,他于昭公二十四年方从孔子学礼(详见“周敬王2年‍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孔子三十四岁”条),故学者对此多有疑问。但此南宫敬叔未必即是孟懿子之子,有学者就指出“南宫敬叔即南宫滔,字子容者,非孟懿子之子也。”(蒋伯潜《诸子通考》第51页)
‍‍‍‍〇孔子弟子端木赐生‍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列于孔门言语之科,善辞令。经商于曹、鲁间,“忆则屡中”,富累千金。自谓“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孔子称其有从政之才。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好废举(集解:废举谓停贮也。即屯货居奇),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孔子家语·弟子解》:“端木赐,字子贡,卫人,少孔子三十一岁。有口才著名,孔子每诎其辩。家富累千斤,常结驷连骑以造原宪。宪居蒿庐蓬户之中,与之言先王之义。原宪衣弊衣冠,并日疏食,衎然有自得之志。子贡曰:‘甚矣子之病也是!’原宪曰:‘吾闻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吾贫也,非病也。’子贡惭,终身耻其言之过。子贡好贩,与时转货。历相鲁、卫,而终于齐。”
‍‍‍‍【考辨】《列传》、《家语》均言“少孔子三十一岁”,故列于本年。‍
‍‍‍‍周敬王2年‍鲁昭公24年‍癸未(公元前518年)
‍‍‍‍〇孔子三十四岁,孟懿子、南宫敬叔来学礼‍鲁国贵族孟僖子陪昭公出使楚国,因为不会相礼而感到十分惭愧。临死前嘱咐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向孔子学礼。孔子对此十分高兴,认为能改正自己的过错,就是君子。
‍‍‍‍【文献】《左传·昭公七年》:“三月,(鲁昭)公如楚。孟僖子为介,不能相仪。及楚,不能郊劳。……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辱。饘于是,鬻于是,以餬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注:即臧武仲,鲁国大夫)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注:说,通“阅”,即南宫敬叔;何忌,即孟懿子。二人为孟僖子之子)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注:即僖)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故鼎铭云:“一命而缕,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考辨】《左传》记此条于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是年孔子十七岁,故《世家》称“孔子年十七”,“懿子及南宫敬叔往学礼焉”。但孟僖子卒于鲁昭公二十四年二月,盖《左传·昭公七年》记孟僖子生病时,连带叙述了他死时的话,太史公未做细查,以为学礼之事即在本年。实际上,昭公七年,孔子年仅十七,而孟懿子及南宫敬叔尚未出生,学礼之事根本不可能(见崔述《〈史记〉言懿子、敬叔学礼于孔子年十七时之谬》,《洙泗考信录》卷一)。故梁玉绳《史记志疑》称:“此是史公疎处。”因孟僖子卒于本年,故定于此。是年孔子三十四,而南宫敬叔年仅十三。
‍‍‍‍周敬王3年‍鲁昭公25年‍甲申(公元前517年)
‍‍‍‍〇孔子三十五岁,由鲁之齐‍今年鲁国发生内乱。鲁国权臣季平子与另一个贵族郈昭伯因斗鸡发生纠纷,请求鲁昭公裁断。昭公因对季平子把持朝政不满,暗中支持郈氏,并和另一贵族臧昭伯秘密策划出兵围困季平子。但鲁国的另两位贵族叔孙氏和孟孙氏支持季氏,鲁昭公大败,被迫逃亡齐国。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斗鸡之变”。为了逃避战乱,孔子于本年离开了鲁国,来到齐国。
‍‍‍‍【文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宫于郈氏(杜注:侵郈氏室以自益),且让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臧昭伯之从弟会为谗于臧氏,而逃于季氏,臧氏执旃。平子怒,拘臧氏老。将禘于襄公,万(注:舞名,包括文舞与武舞)者二人,其众万于季氏。臧孙曰:‘此之谓不能庸先君之庙。’大夫遂怨平子。公若献弓于公为,且与之出射于外,而谋去季氏。公为告公果、公贲。公果、公贲使侍人僚柤告公。公寝,将以戈击之,乃走。公曰:‘执之。’亦无命也。惧而不出。数月不见,公不怒。又使言,公执戈以惧之,乃走。又使言,公曰:‘非小人之所及也。’公果自言,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告子家懿伯,懿伯曰:‘谗人以君侥幸,事若不克,君受其名,不可为也。舍民数世,以求克事,不可必也。且政在焉,其难图也。’公退之。辞曰:‘臣与闻命矣,言若泄,臣不获死。’乃馆于公宫。”又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
‍‍‍‍【考辨】据《左传》,鲁昭公伐季氏在本年九月戊戌(十一日),失败后,于己亥(十二日)逃往齐国。故孔子赴齐当在九月己亥之后。
‍‍‍‍〇孔子论“苛政猛于虎”‍孔子前往齐国,路过泰山脚下时,听到有妇人在野地哭泣。派弟子前去打听,原来妇人的舅舅、丈夫、儿子均死于虎口。问她为何不离去?答道:没有苛政。孔子听后感慨道: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
‍‍‍‍【文献】《孔子家语·正论解》:“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使子贡往问之,而曰:‘昔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子贡曰:‘何不去乎?’夫人曰:‘无苛政。’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又见《礼记·檀弓下》及《新序·杂事第五》。《孔子家语·致思》:“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也。’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索,哭音不哀。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子也。’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又见《韩诗外传·卷九》。
‍‍‍‍【考辨】孔子见妇人哭于野,见于《家语》、《礼记》及《新序》诸书,但所记并不完全相同。《礼记》作“孔子过泰山侧”,未说何时事,《新序》则作“孔子北之山戎氏”,孔子一生未北入蛮夷,《新序》或恐有误,今从《家语》,故列于此。又,孔子见邱吾子,虽不如前一事常被人提到,但《家语》、《韩诗外传》均有记载,邱吾子“三失”之说也情理之中,故一并录入。此事《韩诗外传》记录稍有异,其中邱吾子作皋鱼。
‍‍‍‍〇孔子答齐景公问政;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来到齐国后,齐景公询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回答:君要象个君,臣要象个臣,父亲要象个父亲,儿子要象个儿子。又问,孔子回答:为政在于节省财力。齐景公感到很高兴。孔子在齐国,还听到著名的韶乐,结果三月不知肉味,感叹道: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
‍‍‍‍【文献】《说苑·修文》:“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方作。’孔子至彼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故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于此乐者,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白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考辨】孔子去年九月来齐,《论语》所记问政、闻乐之事当在本年前后,故列于此。

周敬王5年‍鲁昭公27年‍丙戍(公元前515年)
‍‍‍‍〇孔子三十七岁,由齐返鲁‍孔子到齐国后,一度得到齐景公的信任,据说景公还想把尼谿这个地方封给孔子,但晏婴称孔子“非贤人之行”,景公逐渐改变了对孔子的看法,孔子于是离开齐国回到鲁国。
‍‍‍‍【文献】《墨子·非儒下》:“齐景公问晏子曰:‘孔子为人何如?’晏子不对,公又复问,不对。景公曰:‘以孔某语寡人者众矣,俱以贤人也。今寡人问之,而子不对,何也?’晏子对曰:‘婴不肖,不足以知贤人。虽然,婴闻所谓贤人者,入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孔某之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君身几灭,而白公戮。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下必于上,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而)从也,行义可明乎民,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义之也。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行义不可明于民,谋虑不可通于君臣,婴不知孔某之有异于白公也,是以不对。’景公曰:‘呜呼!贶寡人者众矣,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某之与白公同也。’”《史记·孔子世家》“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礼子,不间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又见《墨子·非儒下》、《晏子春秋·外篇·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后者“尼谿”作“尔稽”。‍《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齐景公,公说焉,请置禀丘之邑以为养。孔子辞而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受赏,今吾言于齐君,君未之行而赐吾邑,其不知丘甚矣。’于是遂行。”又见《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高义》、《说苑·立节》。《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浠(注:不等把淘米晒干。浠,淘米)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之国也。’”
‍‍‍‍【考辨】孔子居齐年数,《世家》不详。江永《乡党图考》说:“昭二十七年,吴季札聘上国,反于齐,子死嬴、博间,而夫子往观葬,盖自鲁往观,嬴、博间近鲁境也。然则在齐不过一年耳。”按,嬴、博在今山东泰安县境,与齐都临淄相比,较曲阜为近。故江氏之说有据,今从之。又,崔述《洙泗考信录》云:“孔子归鲁,以理度之,当在定公既立之后。或至彼时去齐,或先去齐,而复暂栖他国,迨定公立而后返鲁,均未可知。”钱穆称:“其时孔子未仕于鲁,亦不必定公立而后可归。”(《孔子自齐返鲁考》,《系年》第11页)驳之甚有力,故不从。
‍‍‍‍〇孔子往观吴公子季札葬子‍季札出使齐国,在返回的路上,他的长子去世,葬在赢、博之间。孔子听说后,前去观看了葬礼的整个过程。认为季札行礼,完全符合规定。
‍‍‍‍【文献】《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注:即吴公子季札,居于延陵,因以为号)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复归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又见《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及《说苑·修文》。
‍‍‍‍【考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延陵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二十七年传文只言季札“聘于晋,”未提及“适齐”之事,但从“聘于上国”一语看,季札当不止聘于晋一国(按,“上国”是吴对中原诸国的泛称),且晋位于齐国的西面,去晋国必然要路过齐国,江永据此推断季札葬子之事发生于由晋返齐的路上。今姑从之。
‍‍‍‍周敬王6年‍鲁昭公28年‍丁亥(公元前514年)
‍‍‍‍〇孔子三十八岁,弟子颜回生‍颜回,字子渊,鲁国人。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索隐》:“按,《家语》亦云‘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二而死。’”《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回,鲁人,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一岁蚤死。”
‍‍‍‍【考辨】颜回生年,据《仲尼弟子列传》及《家语》所云“少孔子三十岁”,则当为鲁昭公二十年,即公元前522年。颜回共活了三十二岁,(一说三十一岁),其卒年当在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时孔子六十二岁。但《论语·先进》篇云颜回死,颜路请子之车,孔子答孔鲤死时,有棺而无槨。可知孔鲤死于颜回之先。孔鲤生于鲁昭公10年‍即公元前532年,《孔子世家》言其“年五十,先孔子死”,则当卒于鲁哀公十二年即公元前483年,此时孔子已七十岁矣,与《列传》、《家语》说法不符。王肃《孔子家语》注称“或为设事之辞,”亦即说孔鲤有棺而无槨,是假设之辞,而不是指孔鲤真的已经死了。但仍难以解释通。故后人又有主张“少孔子三十八岁”者(李灼《至圣编·年世纪》),“少三十七岁”者(阎若璩《四书释地又续》),“少三十是四十之误”者(毛奇龄《论语稽求》),“少孔子三十岁,享年四十有一”者(李铠《尚史》),莫衷一是。按,颜回之死,当从《论语》之说,在孔鲤之后,孔鲤卒于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则颜回当卒于鲁哀公十三年(详见“周敬王38年‍公元前482年‍颜回卒”条)。颜回享年以三十二岁计算,则当生于本年,实少孔子三十八岁。
‍‍‍‍〇老子归居,相传与孔子讨论仁义‍老子丢官回到家乡不久,孔子再一次前去拜访。孔子与老子就无为而治还是仁义之治展开了论辩。孙以楷、甄长松说:“这次辩论的核心问题是:人性究竟是什么?孔子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仁义的表现是泛爱无私,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利己;或者说,以利人开始,换取利己的结局;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利关系,这种关系只不过被仁义加以修饰而已。老聃认为这种做法是矫情之举,是绕了一个弯子,最终还是回到个人生存问题上来,亦即归为生养之道;而生养之道最根本的还是自然。因此,老子认为仁义之说实在是迂阔得很,而自然说则直面人生。”(《庄子通论》第61~62页)
‍‍‍‍【文献】《庄子·天道》:“孔子西[观]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观]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庄子·天运》:“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囋肤,则通昔不寐矣。夫仁义憯然乃愦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辨;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考辨】《天道》篇记子路云:“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可知孔子这次拜访老子是在老子免官归居不久,老子免官是在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估计当在本年前后,暂列于此。这次会面的地点,当在老子的故乡陈苦县厉乡仁里(今河南省鹿邑)。
‍‍‍‍周敬王7年‍鲁昭公29年‍戊子(公元前513年)
‍‍‍‍〇孔子三十九岁,弟子谵台灭明生‍谵台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人。少孔子三十九岁。外貌丑陋,而谨于自修,“行不由径”,非公事不入公门。曾仕于鲁,为大夫。又活动于南方长江一带,有弟子三百人,在当时影响很大。孔子曾以为“才薄”,继以为“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文献】《韩非子·显学》:“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没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四十九岁。有君子之姿。孔子尝以容貌望其才,其才不充孔子之望。然其为人公正无私,以取与去就,以诺为名。仕鲁为大夫。”
‍‍‍‍【考辨】《仲尼弟子列传》言其“少孔子三十九岁”,当生于本年。谵台灭明在学术上的影响虽不及曾参、子夏等,但他弟子众多,显赫一时,且对孔子有“启过”之功,故列于此。
‍‍‍‍〇冬,孔子批评晋铸刑鼎‍晋国赵鞅等铸刑鼎,把当年范宣子所作的刑书刻在鼎上。孔子听说后,感叹道:晋国将要亡了,失去了法度。春秋时期,礼治和刑治是思想界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重礼治,反对刑治,反映了其思想保守的一面。
‍‍‍‍【文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寅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奸也。又加范氏焉,易之,亡也。其及赵氏,赵孟与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又见《孔子家语·正论解》。
‍‍‍‍周敬王9年‍鲁昭公31年‍庚寅(公元前511年)
‍‍‍‍〇老子在鲁,孔子从其助葬‍老子在沛居住一段时间后,可能在孔子的邀请下,来到了鲁国。老子在鲁期间,孔子曾随老子助葬。在送葬的路上遇到日食,老子让孔子把馆柩放在道路右边,停止哭泣,观察变化,等日食过后继续进行。事后,老子讲解了送葬遇日食要停止行进的道理,使孔子受益非浅。
‍‍‍‍【文献】《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注:音gèng,道也)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反葬而丘问之,曰:“夫柩不可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迟数,则岂如行哉?”老聃曰:“诸侯朝天子,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星见也?且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注:音店diàn,病也)患。”吾闻诸老聃云。’”《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天子崩,国君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礼也。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君去其国,大宰取群庙之主以从,礼也。袷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主出庙、入庙,必跸”。老聃云。’”《礼记·曾子问》:“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途迩故也。今墓远,则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史佚行之。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礼记·曾子问》:“子夏曰:‘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欤?’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
‍‍‍‍【考辨】《曾子问》说“助葬于巷党”,巷党学者多认为是鲁地。刘汝霖《周秦诸子考》说:“巷党不冠以国,必鲁地。因孔子、曾子皆鲁人也。《子罕》:‘达巷党人曰’,按康有为读法,达字联上章,此章只余‘巷党人曰’四字。由此可知,孔子问礼地在鲁国。”“助葬”的时间,前人多有歧说,从事实判断,当在老子失官以后,如果老子以征藏史的身份来鲁国助葬,则不好理解;另外,“助葬”时有日食。据《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今年正符合这两个条件,故列于此。
‍‍‍‍周敬王11年‍鲁定公1年‍壬辰(公元前509年)
‍‍‍‍〇孔子四十三岁。弟子有若生‍有若,字子有,鲁国人。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颜渊》),要求减少税收,藏富于民。孔子去世后,一度被子夏等人推为孔门传人。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索隐、正义引《家语》:“(有若)鲁人,字有,少孔子三十三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有若,鲁人,字子有(一云子若),少孔子三十六岁。为人强识好古道。”
‍‍‍‍【考辨】有若年龄《仲尼弟子列传》、索隐正义引《家语》及今本《家语》的记录各不相同,未知孰是。今从《仲尼弟子列传》。狄子奇《孔子编年》说少孔子十三岁,并云:“兹从《史记》,孔子之卒,诸弟子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当必在年高有德之科。”狄氏所说,纯属臆测,故不从。
‍‍‍‍周敬王12年‍鲁定公2年‍癸巳(公元前508年)
‍‍‍‍〇孔子四十四岁,弟子卜商生‍卜商,字子夏,卫国人。
‍‍‍‍【文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卜商,卫人,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习于《诗》,能诵其义,以文学著名。为人性不弘,好论精微,时人无以尚之。尝适卫,见读史志者云:‘晋师伐秦,三豕渡河。’子夏曰:‘非也。己亥耳。’读史志者问诸晋史,果曰己亥。于是卫以子夏为圣。”
‍‍‍‍【考辨】《家语》说子夏为卫人,而《史记集解》引郑玄说为温国人。《史记索隐》说:“温国今河内温县,元(原)属卫故。”故知子夏为卫人。
‍‍‍‍周敬王13年‍鲁定公3年‍甲午(公元前507年)
‍‍‍‍〇孔子四十五岁,弟子言偃生‍言偃,字子游,吴国人。列于孔门文学之科。曾为武城宰,遵循孔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的原则,以礼乐为教,取得成效。《礼记·礼运》反映了子游一派“大同”、“小康”的主张。
‍‍‍‍【文献】《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偃,鲁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既已守业,为武城宰。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又见《论语·阳货》。《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三十五岁。特习于礼,以文学著名。仕为武城宰。尝从孔子适卫,与将军之子兰相善,使之守学于夫子。”《荀子·非十二子》:“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
‍‍‍‍【考辨】《列传》说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而《家语》云“少孔子三十五岁”,今从《列传》,故列于本年。
‍‍‍‍〇邾隐公使大夫问冠礼于孔子‍邾隐公即位不久,要举行冠礼,通过孟懿子来向孔子请教。孔子于是向他详细讲述了冠礼的内容,使邾隐公顺利地举行了冠礼。
‍‍‍‍【文献】《孔子家语·冠颂解》:‍“邾隐公既即位,将冠,使大夫因孟懿子问礼于孔子。子曰:‘其礼如世子之冠。冠于阼者,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其有成,三加弥尊,道喻其志,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虽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其礼无变,天下无生而贵者故也。‍行冠事必于祖庙,以裸享之礼以将之,以金石之乐以节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示不敢擅也。’懿子曰:‘天子未冠即位,长亦冠乎?’孔子曰:‘古者王世子虽幼,其即位则尊为人君。人君,治成人之事者,何冠之有?’懿子曰:‘然则诸侯之冠异天子与?’孔子曰:‘君薨而世子主丧,是冠也,与人君无所殊也。’懿子曰:‘今邾君之冠非礼也?’孔子曰:‘诸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有自来矣,今无讥焉。天子冠者,武王崩,成王十三而嗣立,周公居冢宰,摄政以治天下,明年夏六月既葬,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亦为君也。周公命祝雍作颂曰:祝王辞达而勿多也。祝雍辞曰:使王近于民,远于年,啬于时,惠于财,亲贤而任能。其颂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衮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此周公之制也。’懿子曰:‘诸侯之冠,其所以为宾主,何如?’孔子曰:‘公冠,则以卿为宾,无介,公自为主,迎宾,揖升自阼,立于席北。其醴也,则如士,飨之以三献之礼。既醴,降自阶。诸侯非公而自为主者,其所以异,皆降自西阶,玄端与皮弁异,朝服素韠。公冠四加玄冕祭,其酬币于宾,则束帛乘马。王太子庶子之冠拟焉,皆天子自为主,其礼与士无变,飨食宾也皆同。’懿子曰:‘始冠必加缁布之冠,何也?’孔子曰:‘示不忘古。太古冠布,斋则缁之,其緌也吾未之闻。今则冠而敝之可也。’懿子曰:‘三王之冠,其异何也?’孔子曰:‘周弁、‍殷冔、‍夏收,一也,三王共皮弁素緌。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
‍‍‍‍【考辨】据《左传》,邾庄公今年卒,故系于此。狄子奇《孔子编年》云:“是时邾子新丧,恐未可行冠礼。然篇中引成王冠事,亦于既葬后行之,故仍系之是年。”
‍‍‍‍周敬王14年‍鲁定公4年‍乙未(公元前506年)
‍‍‍‍〇孔子四十六岁,弟子曾参生‍曾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
‍‍‍‍【文献】《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先进》:“参也鲁。”《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宪问》:“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齐尝聘欲以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不忍远亲而为人役。’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以梨蒸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参曰:‘梨蒸,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娶妻。其子元请焉,告其子曰:‘高宗以后妻杀其子孝己,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
‍‍‍‍【考辨】《史记索隐》云:“按,武城属鲁。当时鲁更有北武城,故言南也。”《正义》云:“南武城在兖州,子游为宰者。《地理志》云定襄有武城,清河有武城,故此云南武城也。”按,南武城故地在今山东省平邑县附近,旧属鲁国。
‍‍‍‍周敬王15年‍鲁定公5年‍丙申(公元前505年)
‍‍‍‍〇孔子四十七岁,退修诗书礼乐‍季桓子家臣阳虎与桓子的另一个宠臣梁怀玉发生矛盾,桓子偏袒梁怀玉,阳虎一怒之下,囚禁了季桓子。后桓子与阳虎立盟才被释放。自此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家臣手中,“陪臣执国政”。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无意仕途,专心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四方弟子前来受业,影响不断扩大。
‍‍‍‍【文献】《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墨子·公孟》:“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史记·孔子世家》:“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醳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史记·鲁周公世家》:“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私怒,囚季桓子,与盟,乃舍之。”
‍‍‍‍【考辨】阳虎囚季桓子,事在定公五年,故列于此。《世家》说“孔子不仕”,但孔子自齐返鲁后,此时尚未出仕,故当有误。
‍‍‍‍《世家》又于鲁哀公十二年说:“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云云,可知孔子修订《诗》、《书》,非一日一时。大概今年即开始对《诗》、《书》作初步整理,而到晚年才真正完成,故太史公叙述此事于两处。钟肇鹏说:“这里没有讲到《易》、《春秋》。大概孔子晚年才研究《易经》,所以说‘五十以学《易》’(《述而》)司马迁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史记·孔子世家》)《春秋》也是孔子晚年的著作。孔子认为《易》、《春秋》是比较精深的学科,因之不用来做普通教材,只有少数高才生才能学习《易》、《春秋》。”(《孔子研究》第92页)
‍‍‍‍按,钟氏认为《易》、《春秋》与《诗》、《书》、礼乐有区别,是正确的;但他把“五十以学《易》”与“晚而好《易》”混为一谈,则有误。详见下节考辨。
‍‍‍‍〇孔子学《易》,自称加以数年,可以无大过‍孔子在整理古代文献时,对《周易》一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周易》原来是一部占卜的书,其作用是预测吉凶,而此时孔子对《周易》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周易》具有对人生指导的作用,是一部人生教科书。于是发出感叹:再给我几年时间,从五十岁时好好学《易》,这样便可以无大过了。
‍‍‍‍【文献】《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礼记·缁衣》:“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考辨】《论语·述而》有所谓“鲁读”的问题。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第二十四《论语音义》云:“学易:如字。《鲁》读‘易’为‘亦’,今从《古》。”《鲁》指《鲁论》,《古》指《古论》。这里是说《古论》“学易”之“易”字,《鲁论》读作“亦”字,陆德明认为《鲁论》之异文不可从,应从《古论》。但清代惠栋提出异义,他以《外黄令高彪碑》“恬虚守约,五十以学”为证,认为当以《鲁论》“亦”字为是。日本人本田成之更进一步提出“《易》为孔子、子思、孟子所完全不知”。近人钱玄同、钱穆、李镜池、郭沫若、李平心等皆步其后尘,否认孔子与《周易》有关,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但也有人反对其说,张心徵、朱谦之、冯有兰都认为当从《古论》作“易”。二者相互争论,莫衷一是。李学勤先生认为“易”、“亦”异文是由于同音通假而致,而“易”、“亦”二字在上古音中韵部并不相同,“易”在锡部,“亦”在铎部,因此不能相借。西汉以后,锡部、铎部之字才开始押韵,“易”、“亦”两字之音方相接近。所以“易”、“亦”的通假应是两汉之际以后的事,不可能发生在西汉。鉴于西汉已有作“易”的本子,那么“亦”必然晚出(参见李学勤《“五十以学〈易〉”问题考辨》,《〈周易〉经传溯源》第50页,长春出版社1992年版)。
‍‍‍‍关于本章的时间有不同看法,一些旧注认为《论语》此章是孔子五十岁以前的言论,如东汉郑玄《论语注》云:“加我数年,年至五十以学此《易》,其义理可无大过。孔子时年四十五、六,好《易》,玩读不敢懈倦,汲汲然,自恐不能究竟其意,故云然也。”认为“五十以学《易》”的“五十”是指五十岁,这样孔子讲这段话的时间当在他五十岁之前。后来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亦说:“《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五十知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矣。”宋代邢昺《论语注疏》则说得更明确:“加我数年,方至五十,谓四十七时也。”清人编定的几种年谱,如江永《孔子年谱》、狄子奇《孔子编年》等都将本章列在周敬王十五年,孔子四十七岁时。这种看法与文意相符,应该是正确的。但有人对此提出疑义,认为此说与《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不符,且无法解释为什么孔子五十岁才学《易》,而主张此章是孔子晚年的言论。
‍‍‍‍“晚年说”的根据主要是《史记·孔子世家》的一段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其中“加我数年”一语显然即是来自《论语·述而》,《世家》这段文字排在孔子暮年返鲁之后,时间应该是在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前后,此时孔子已年近七十,所以认为是孔子晚年的言论。近些年出土发表的马王堆帛书《要》,也提到孔子晚年学《易》:“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一些“晚年”论者便以帛书为根据,如廖名春说:“《论语》此章的‘学’,实质就是《史记》、《汉书》、帛书《要》篇之‘喜’、‘好’。只不过‘喜易’、‘好易’是他人对孔子的客观描述,而‘学易’则是孔子的谦称罢了。”(《帛书〈易传〉初探》第165页,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版)
‍‍‍‍既然是晚年的言论,为什么要说“五十以学《易》”呢?为了与其观点相符和,“晚年论者”对这段话作了种种解释。一种办法是改变文章的句读:如清代龚元玠《十三经客难》云:“先儒句读未明。当‘五’一读,‘十’一读,言或五或十,以所加年言。”按照龚的说法,这段话就成了“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一种是改变文章的文字: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四书集注》,他说:“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按这种说法,这段话是说“假我数年,卒以学《易》……”。还有一种方法是改变文章的理解:明代孙应鳌《四书近语》云:“非以五十之年学《易》,是以五十之理数学《易》也。”孙氏认为所谓的“五十以学《易》”,是指大衍之数五十,而不是指五十岁。廖名春说:“《论语》此章是孔子晚年深入学《易》之后的追悔之言。其意思是说:再多给我几年时间,只要我从五十岁时就像现在这样学《易》,就可以不犯大的错误了。”(同上)以上几种说法均显牵强,故不从。“五十以学《易》”当从郑玄、何晏之说,为孔子五十岁以前的言论。《论语》和《史记》的不同记载,应当和孔子修订《诗》、《书》、礼乐一样,是前后不同阶段的事情,不必强合于一处。
‍‍‍‍按,孔子一生曾经有两次集中对文献的整理。第一次是在由齐返鲁后,时孔子四十七岁,首次出游遭到挫折,加之鲁国阳虎当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世家》)第二次是孔子晚年周游列国不遇,返回鲁国时。《孔子世家》云:“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世家》叙此事于鲁哀公十二年,此时孔子已年近七十。《论语·述而》中“假我数年”一语,显然是孔子第一次而不是第二次整理文献时所说的。但《世家》叙述第一次整理文献时,并没有提到《易》,而只在第二次整理文献时说到“晚而喜《易》”,并引用了“假我数年”的话。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孔子直到晚年才对《易》发生兴趣,也不意味着“五十以学《易》”是孔子晚年的言论,而是因为司马迁是对《易》与《诗》、《书》、礼乐作了不同处理。对《诗》、《书》、礼乐,在前后两个阶段均作了叙述,而对《易》则只在后一段作了集中叙述,把前后不同的事情放在了一起。其中“假我数年”一段即是以前的事情,但在叙述“晚而好《易》”时连带一并提起,这样作可能如学者所言,是因为“《诗》、《书》、礼乐是孔子教一般学生的教材”‍,而《易》“则是比较高深的学科,因之不用来做普通教材,只有少数高才生才能学习”(钟肇鹏《孔子研究》第92页)。由于《易》与《诗》《书》礼乐有这样的差别,在叙述第一次整理文献时,因下面接着有“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的话,故省去了对《易》的论述,而放在“晚而好《易》”时一并叙述。
‍‍‍‍“五十以学《易》”是孔子五十岁以前的言论,但孔子并非五十岁以后才开始学《易》。从《左传》等书的记载来看,《周易》是在当时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典籍,贵族常用其占卜,并引用其卦爻辞。“五十以学《易》”并不是说五十岁才开始学《易》,而是表示对《易》有了新的认识理解,决定要重新学《易》。《周易》传统上是一部占卜的书,其作用是预测吉凶,孔子以前大概对《周易》也作如是观。但在四十余岁整理文献时,通过研读,对《周易》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周易》具有对人生指导的作用,于是发出感叹:再给我几年时间,从五十岁时好好学习《易》,这样便可以无大过了。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孔子此时已不是从占筮的角度来理解《周易》,而是把《周易》看作一部人生的教科书,是从哲理的角度看待《周易》。孔子自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又说:“我观其德义而。”(帛书《要》),正反映了这一点。
‍‍‍‍〇孔子辨古物“羵羊”‍季桓子挖井,挖出一个土罐,里面有一只羊,派人问孔子询问。孔子指出,木石中的怪物叫夔、蝄蜽,水中怪物叫龙、罔象,土中的怪物叫羵羊。孔子好学,有博物君子之称,故有识羵羊、辨大骨之事。
‍‍‍‍【文献】《国语·鲁语下》:“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史记·孔子世家》:“孔了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问仲尼云‘得狗’。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又见《说苑·辨物》。
‍‍‍‍【考辨】孔子辨古物“羵羊”之事,最初记载于《国语·鲁语下》,而没有说明具体时间。司马迁将此事定于定公五年,当有所据,今从之。

三善昵 发表于 2013-4-17 00:58:05

杀了蒋干{:5_1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梁涛:孔子行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