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王
楚成王熊恽,公元前671-前626在位。楚文王卒后,其子堵敖(杜敖)立。堵敖与其弟熊恽均为楚文王与息妫所生。堵敖在位三年,政局动荡,无所作为,后在政变中被废。公元前671年,熊恽即位,是为著名的楚成王。楚成王即位时年幼,军政大权掌握在令尹子元手里子元。公元前664年(楚成王八年),申公斗班怒杀子元,子元内乱遂平。楚成王即位前后,时经十余年,政局动荡不安,楚武、文开创的王业,一度受到削弱。子元内乱平定后,楚成王以斗子文为令尹,自己亦日渐成长,楚国政局从此稳定,并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北上争霸。而子文是一位清廉勤政、律已恤民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具有着文武兼备的治国本事。楚成王、斗子文执政后,面对齐桓公这位赫赫威名的第一霸主,他们毫不气馁,一方面立足于实际,巧与周旋,另一方面则捕捉时机,大胆进取,在与齐桓公的争霸中,有声有色,取得了重大的业绩。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初立,由于齐国强大,楚国采取了尊周亲诸侯政策。不仅取得了与齐等华夏之国抗衡的合法地位,而且以奉周天子之命为由,大力攻伐不臣之国,开拓疆城。
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春,齐桓公为遏制楚国北进,亲率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军队南下攻楚。楚成王、斗子文毫不惧怕,沉着应战。齐、楚双方一方面在对峙,另一方面亦在寻找妥协的办法。后在楚的打压下,齐桓公权衡得失,只得与屈完盟于召陵。召陵之盟,是齐、楚双方经武力对峙之后达成妥协的产物。楚成王、斗子文在齐桓公亲率的八国军队面前,沉着镇定,文武两手,以战逼和,充分展示了突出的政治、军事才干。召陵盟后,楚成王又大胆、果断继续北上东进,与齐国争霸。楚成王令斗子文乘隙举兵灭弦(今河南息县、潢川间),弦君奔黄。以挫江、黄,从而打击齐桓公。至公元前646年,楚国势力已推进到了淮河中游一带。公元前643年(楚成王二十九年),齐桓公卒,齐国霸势转衰。楚成王实际上已称霸中原。此时宋襄公不自量力,妄图代齐桓公而霸,与楚成王较量中,一败再败。泓之战后,楚国进一步向中原挺进。之后楚国加强了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控制。至此,楚成王因齐桓公早死,宋襄公继而败死,成为势盛一时的中国霸主。
在此同时,晋国又在晋文公当政后悄然崛起,一些中原国家又转而从晋,晋国影响迅速扩大。晋文公要称霸,楚成王要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晋、楚之争,一触即发。公元前634年(楚成王三十八年),在楚、晋城濮之战中,楚因过于骄纵而败,这是楚成王争霸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与损失。公元前628年(楚成王四十四年,晋文公九年),楚成王遣大夫斗章赴晋请和,晋文公亦遣大夫阳处父至楚回报,双方均取友好态度,标志着晋文公与楚成王争霸的结束。同年,晋文公卒。626年,楚成王死,楚、晋争霸形势仍在继续,但也由此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杀了许劭{:5_113:} 学习并路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