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秀 大 师
神秀禅师,河南开封人,俗姓李,《五灯会元》载:“少亲儒业,博综多闻,俄舍爱出家,寻师访道。”由此可见,神秀禅师在青年时代便已是“博综多闻,精通坟典”的学者,后至薪州双峰东山寺,遇五祖以坐禅为务,乃叹伏曰: “此真吾师也!”誓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这就是禅师遇五祖并投其门下的经过。大凡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平常生活中见其不凡的情操。神秀在未出家前便是名动乡邑的优秀学者,遇五祖后却能放下一切,誓心苦节,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可见一代伟人对于求法是如何地苦其心志了。然五祖是如何对待他呢?《高僧传》:“秀既见忍,忍默识之,深加器重,谓人曰:吾度人多矣,至于悬解圆照,尤先汝者。” 《禅宗正脉》亦云:“祖默识之,深加器重”。 五祖寂后,神秀大师遂往江陵当阳山,“唐武后闻之,召至都下,肩舆上殿,亲加跪礼,于内道场供养,命于旧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时王公士庶皆望尘拜伏,暨中宗即位,尤加礼重。大臣张说尝问法要,执弟子礼”。当时神秀禅法之盛,威望之高。至于五祖何时示寂,神秀何时到当阳,关系到神秀一生是非曲直,不可不明究。 据史载:忍大师将法衣付与惠能后,复经四载,于上元二年忽告众曰:“吾今事毕,时可行矣。即入室,安坐而逝。寿七十四。”唐高宗皇帝上元二年是公元675年。忍大师世寿七十四岁,则可推算大师当生于601年。《佛祖纲目》云: “神秀居东都,天下称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神龙二年二月入灭,谥大通。秀生于隋末,百有余岁,未尝自言,故人莫知其数。” 考神秀寂于神龙二年(706),其僧腊八十。 神秀与惠能之间互为同学,感情和好,对于惠能,秀禅师是由衷敬佩的。《坛经》载: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法衣,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法。”由此可见,秀禅师对于惠能不仅欢喜赞叹,更遣其门人前去参礼,宏博之胸怀可见一斑。作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如此高度地赞扬一个晚辈,可见其不凡,岂如后世传说之小人哉?南北二宗之间根本并无冲突,亦无南北彼我之见。一切只是为了弘法事业直到二大士寂后,六祖门下出了个荷泽神会,北上讨伐北宗,挑起争端,以后北宗一系仇视南宗,南宗一系亦极力诋毁排挤北宗,终于酿成二大法系分河而饮、泾渭分明之局面。两派之争亦由此而起。 神秀对于惠能之感情,不仅见于上。《佛祖纲目》谓:秀尝奏请武后请惠能赴阙,能固辞,秀乃复自作书重邀之。能谓使者说:“吾形貌矮陋,此土见之,恐不敬吾法。”《高僧传》亦云:“初秀同学能禅师与之德行相捋,互得发扬,无私于道也。尝奏天后,请追能赴都,能恳而固辞。秀又自作尺牍序帝征之,终不能起。谓使者云:‘吾形不扬,北土之人见斯矮陋,或不重法。又先师记吾以岭南有缘,且不可违也。”则神秀与惠能之感情又可一见,世传之说不攻自破。强冠之词是出于南宗门人,为标榜五祖正宗传法法统而牵强附会。这种杜撰之词遗误千载,给秀禅师光辉灿烂的一生蒙上千古之冤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