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乔”与东吴的女人们
“二乔”与东吴的女人们作者:孙杰来源:搜狐博客
三国时期是英雄的年代。
英雄必有美人相伴,这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固定套路。中国六千年文明史,也只诞生了四位公认的美女:其中的王昭君、杨玉环,一个出于西汉、一个出于大唐,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另外两位,西施生于春秋、战国交替时期,貂蝉身处东汉、三国过渡时期,这两个时期恰恰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更有意思的是,身处盛世的美女王昭君、杨玉环确有其人其事,而居于乱世的美人西施、貂蝉却于史无据,其人其事多出于传说或小说家言。这或许可以证明,人们是无论如何不能容忍一个英雄的年代没有美人的。即使真的历史没有,也一定要编排出疑似历史的故事。
中国人实在太熟悉那段堪称人类婚姻史上最著名的“三角恋”——貂蝉与吕布、董卓。这次精心策划的三角恋爱,直接催生了后来的三国大战。换言之,貂蝉以自己柔美的身体,将中国历史推到了独特的三国鼎立年代。可惜这只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尽管有很多人相信,但谁也拿不出貂蝉曾经存在过的确凿证据。
不过,三国时期还有另外两位美人,名气也不在貂蝉之下,她们就是大乔、小乔俩姐妹。现存的史书能够证明,她俩确实来过这个世界。
陈寿的《三国志 吴书 周瑜传》记载:“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桥”通“乔”)
这件事应该发生在199年左右。当时周瑜刚刚脱离袁术,与割据江东、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搭伙。孙策与周瑜同龄,早年就相识,又都属于青年才俊,所以他们的合作颇有点英雄相惜的感觉。孙策对这位铁哥们十分不薄,无论是在使用上还是待遇上,对周瑜都是高看一眼。因此,当哥俩合力攻下皖城(今安徽潜山县),意外得到两个国色天香的漂亮妞后,两人也自然是二一添作五。孙策比周瑜大一个月,所以娶了姐姐大乔,周瑜则占了妹妹小乔。《三国志》中“时得桥公两女”的“得”字用得很绝,强行霸占的也是“得”,自愿送上门的也叫“得”;不知孙策、周瑜当时到底是哪一种“得”法。但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形看,乔家肯定并无意于这两位才俊,否则乔公也不必等到城破之后,才让孙策、周瑜得到自己的两个女儿。这时作为战利品的大乔、小乔,也只能由两个要好男人用另一种形式分赃去了。
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释时,引用了当时还能见到的另一部史书《江表传》的记录:“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流离”是容光焕发的意思),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段补白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很可能是大小乔的父亲并不满意这两桩婚事,孙策才跟周瑜解嘲说,“乔公两个女儿虽然魅力四射,但我们给他做女婿,也该他高兴啦!”言外之意是,这个老家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不过,一年多之后,孙策便遭刺客暗算,重伤不治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风华正茂的大乔就此守了寡。
正史中对于二乔的记载仅此一处,再无下文,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但历代文人却被史书中所称二乔“皆国色也”撩拨得热血贲张,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说,在赤壁大战中,如果周瑜不是有东风相助,趁风势火烧曹操战船取得胜利。那大、小乔早就成为曹军的战利品,关到曹操建的铜雀台里去了。这是诗人咏史时的想象、生发,本身并不是历史。可到了明代罗贯中那里,杜牧的诗却又成了历史的依据,大大被“演义”了一把。
208年,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进军东吴,统一江东。蜀国想借机与东吴联合抗曹,但孙权(此时孙策已死)的大臣们却意见不一。于是,诸葛亮便来到东吴,做孙、刘统一战线的思想工作。当时东吴政权内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大将周瑜,因此诸葛亮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他身上。《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中,诸葛亮这样对周瑜说,曹操曾经发誓:“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这是诸葛亮红口白牙说瞎话,曹操统一中国是想成就自己帝业不错,但如果说是为了两个女人,就太荒唐了。罗贯中为了表明自己言之有据,还让诸葛亮随口朗诵了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其中有这么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三国志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中的确收录了曹植的《铜雀台赋》,但其中根本没有这两句。更重要的是,曹操建铜雀台是在210年,曹植写赋也当在此之后。而诸葛亮联吴是在208年,这时,铜雀台根本连影儿都还没有,曹操得了二乔也不能往那里装;诸葛亮也除非真的先知先觉,至少提前两年以上知道了曹植的《铜雀台赋》内容。
这显然是罗贯中的杜撰,他这样写的依据我想就是杜牧的那首诗。罗贯中杜撰这段情节的用意,是突出诸葛亮的睿智。诸葛亮本来是说服东吴一起抗曹的,但他玩了一个“倒高潮”,先用激将法刺激周瑜,说这曹军反正咱也打不过,他们打你们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大乔、小乔两个女人,你只要把她们献出去就平安无事啦。这招很损,诸葛亮明白以周瑜的英雄气概,是断受不得这等侮辱的,为自保而献妻,这哪里还是英雄!周瑜果然中计。
由于《三国演义》是通俗小说,罗贯中的这番杜撰对后世影响甚大,二乔也就成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名女人。因为没有二乔,就没有了蜀、吴联盟的基础,就没有了随后的赤壁之战,也就没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多重要的女人呀!可惜只是杜撰。
东吴国内真实的女人就乏善可陈了。
孙策是东吴第一代领导人孙坚的长子,可惜他死得早,没有接上班,他与女人的关系有记载的,也只限大乔一人。最后继承吴主地位的,是比孙策小八岁的弟弟孙权。
孙权的智慧谋略、执政能力都很出色,曹操曾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本事的好男人典型。孙权的成就远超他的父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长寿,活到七十一岁。也正因为他长寿,所以孙权跟女人的恩怨比他的哥哥复杂得多。
孙权的第一个正妻谢氏是孙权的妈妈吴夫人给张罗的。据记载,吴夫人是位良母,对儿子孙策、孙权的事业颇多贡献。大概是看在老娘的面子上,孙权开始对谢氏还不错。但不久之后,孙权又看上了一个姓徐的女人。
徐氏是孙权的亲戚,她的爷爷是孙权的亲姑父,从辈分上讲,她比孙权小了一代。不光如此,徐氏还不是黄花闺女,她嫁过一次人,结果丈夫死了。孙权看上这样一个女人,还确实要有些移风易俗的勇气。
将徐氏收入嫔妃队伍后,孙权让谢氏让出正妻的位置,谢氏哪里肯让。于是孙权便处处给她小鞋穿,没多久,谢氏就给气死了。
孙权与徐氏生了儿子孙登,交给母亲吴夫人抚养。后来,孙权在东吴称王后,孙登被立为太子。这样一来,王后的位子显而易见就该是徐氏的了。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请立徐氏为后。哪知,孙权这会儿又变卦了。
史书称徐氏失宠的原因是“妒忌”。直白些说,就是徐氏对孙权爱找女人不高兴啦。孙权这次相中的是一位姓步的女子,《三国志 吴书 嫔妃传》称她“以美丽得幸于(孙)权,宠冠后庭。”
在孙权的所有女人中,步氏是最让他喜欢、而且也是宠爱时间最长的女人。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脸蛋漂亮,更重要的是她的性格。史书称她“性不妒忌,多所推进,故久见爱侍。” (《三国志 吴书 嫔妃传》)就是说,步氏不仅不嫉妒孙权找其他的女人,而且还给丈夫拉皮条,主动介绍女人给他。这样一来,孙权反而对步氏更喜欢了。
“一管就死,一放就活”,这实在是中国自古以来后宫里最大的悲剧。帝王的宠妃,为了维护对老板自己的宠幸,常常把老板看得很紧,拼命打压其他的女人。但结果却都是她们自己很快失宠,被别的女人取而代之。另有极少数聪明的女人,自己受宠后,并不干涉、甚至还纵容自己的老板找其他的女人,这种以退为进的手段,不仅不会让那些女人蹿红,而且还能牢牢保住自己的位子。在男女关系上,中国绝大多数帝王遵循的都是一套逆反心理的混帐逻辑。他们身边的女人,如果要想很好生存下去,也只好认同这套混帐逻辑。
孙权宠幸步氏十多年,一直到步氏病死。孙权很想立步氏为皇后,并且授意手下人举荐。但朝中大臣却不买账,他们一直提议应该由徐氏当皇后,这样孙权又不答应。对峙的结果是,孙权谁也不立。但是在东吴宫内,人们已经都称步氏为皇后了。后来,步氏病逝,孙权再次暗示手下,要追授步氏为皇后。这一次,大臣们估计是抗不住吴主孙权的震怒了,终于屈服,为步氏追赠皇后的印绶,并将她下葬于为孙权准备的蒋陵。
步氏为孙权生了两个女儿,大的叫大虎,小的叫小虎。就像她们的名字一样,这两位母老虎最后把东吴的后宫搅得不亦乐乎。
步氏死后,孙权想册立袁术的女儿袁氏为第一夫人。袁氏是个非常忠厚的女人,孙权经常把后宫嫔妃生的孩子交给袁氏抚养。袁氏尽职尽责为别的女人带孩子,自己却没有工夫与孙权亲近,所以她一直没能生育。估计是袁氏的品行感动了孙权,孙权就让她接班。没曾想,天上掉下来的这块大馅饼,竟然又让袁氏给扔了出去。她没有答应,理由是自己没有孩子。这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聪明的袁氏已经洞察到后宫斗争险恶,自己想多活几年,不想趟这浑水。
最后接步氏班成为东吴第一夫人的是一个姓王的女人。孙权对她的喜欢程度,仅次于步氏。王氏生的儿子孙和后来被孙权立为太子,王氏自然成为皇后。从正式名分上说,王氏才是东吴第一位皇后。
王氏的行事作风与步氏迥异,她是属于把帝王管得比较紧的那类。她得势后,宫中原来那些被孙权喜欢的“小妖精”们,大多被逼赶到宫外去住了。这其中有一位河南籍的王氏,被迫跑到了今天湖北的公安县,最后死在那里。不过,这位河南王氏幸运的是,她生过一个儿子孙休,而孙休后来又侥幸当过几年东吴的皇帝。这样,他的老娘河南王氏在九泉之下被追封皇后,得以留名青史。
王皇后在后宫中比较遭恨。得罪那些嫔妃倒也罢了,毕竟她位高权重,别人也奈何不得她。但要命的是,王皇后把步氏的女儿孙大虎也给得罪了。孙大虎经常派人跟踪王皇后母子,然后到孙权那里整他们的黑材料。出于对步氏的喜欢,孙权对这双女儿还是很看重的。王皇后似乎毫不理会,过于得意,结果忘形,最后把主子给惹惹恼了。当孙权病在床上起不来时,这位王皇后不仅不装模作样地表现出一点忧虑,反而情不自禁地露出喜色。这明摆着是盼她老公孙权早死,好让她的儿子孙和接班呀。孙权哪里容得下这口气,史书称他“深责怒”,估计比大发雷霆还要厉害。王皇后这下知道自己不仅地位不保,甚至连性命恐怕都得丢。于是忧郁成疾,很快就愁死了。她的儿子孙和自然是沾不到皇帝宝座的边了。
这时的孙权已近暮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孙仲谋,晚年的家庭已经是一团糟。他最后看上的一个女人,可能也是中国历史上品行最差、能力最低的女人。
这位姓潘的女子出身刑人之家,她的父亲是地方小吏,因为犯法被处死,潘氏和她的姐姐则被强行拉入宫中服苦役,做纺织女工。潘氏不仅有姿色,而且很妩媚,喜好女人的孙权又一次去宫中的织造室时,被潘氏迷上了,把她招进了后宫。潘氏也很争气,被宠幸后生下一个男孩孙亮。
王皇后失宠后,她的儿子孙和是不能再用了,孙权于是在250年——也就是他死前两年时,另立潘氏的儿子孙亮为太子。转年,潘氏便升任皇后。
史书称潘氏“性险妒容媚”,如果说嫉妒主子找别的的女人还算不得什么毛病的话,那么她的险恶是其他女人所不及的劣性。潘氏甚至对那位根本对她毫无威胁、人家自己就不愿意做皇后的袁氏都加以构陷,这无疑会惹起众怒。而且,当孙权病重时,她派人向宫中掌管文书的人悄悄打探当年吕后如何专政的故事,这无疑更暴露了她的狼子野心。
不过,跟当年的王皇后不同,潘皇后对于孙权的健康还是深为忧虑。她刚刚当皇后不久,根基不牢,需要这棵大树给她罩着。她侍奉孙权十分尽心,日夜守候,身体日渐羸弱,最后竟然积劳成疾,在床上昏睡不起。
对潘氏苦大仇深的宫女、太监见报仇的机会来了,他们找来绳子,七手八脚地居然把潘氏活活给勒死了,对外则称潘氏是因为心中有恶疾而死。
不过,因为参与此事人多,不久内情就泄露出去,同谋的六七个宫人全部被处死。孙权在此之后很快也病逝了。
孙权不仅自己女人多,而且他的两个“老虎”女儿,也张狂得可以。
孙权最小的儿子孙亮接班后,立全氏为皇后。这个全氏,是孙权女儿孙大虎丈夫的侄孙女。这桩婚事是孙大虎张罗的。她把王皇后整掉后,便与潘氏靠得很紧,极力向孙权建议给潘氏生的儿子娶老婆,并把自己的亲戚全氏推了出来。孙权认可了这门婚事。
孙亮因为倚重外戚,引起内乱,最后被废黜。接他班的是孙权的第六子孙休,他立的皇后朱氏,竟是孙小虎的女儿,也就是他自己的外甥女。这桩今天看来很荒唐的婚配,是孙权生前亲自选定的,他直接把自己的外孙女指定给了自己的儿子。
孙大虎显然比妹妹孙小虎厉害得多。前文说过,孙大虎曾经收拾过王皇后和太子孙和,孙小虎对此并不赞同,所以姐妹俩从那时就结下了仇。孙亮执政年间,孙大虎权倾一时,她找了一个机会,开始收拾孙小虎,最后导致她的这个亲妹妹被枉杀。后来,孙亮得知自己的姐姐孙小虎竟是被另一位其实也是他姐姐的孙大虎所杀害,想弄清原委,孙大虎这才有些害怕,赶紧推托说:“我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于是孙亮将直接杀害孙小虎的凶手处死。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导致了孙亮的被废黜。
孙大虎连自己的亲妹妹都敢杀,足见她嚣张得可以!她有权势后,一直想把自己憎恨的废太子孙和杀掉。孙大虎撺掇辅政的大臣将孙和流放到外地,然后派人将其赐死。孙和当时身边有两个女人,一个是正妻张氏,她随孙和自尽而亡;另一位是何氏。何氏本是民女,当年孙权检阅部队时,她挤在人群中看热闹,因为长相出色,被孙权看中,被招进宫中,赏给了儿子孙和。后来,何氏与孙和生了一个男孩,孙皓——他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任皇帝。
何氏之所以没有随丈夫孙和而去,是因为大人们如果都死了,就没人养活孙皓和他的三个弟弟了。因此她坚强地活了下来。
果然是风水轮流转。孙休死后,孙皓竟然混成了皇帝。他的奶奶王皇后曾经让孙大虎吓死;他的爸爸孙和曾经让孙大虎逼死;如今,全部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5_136:}{:5_136:}太长了 下文啊下文 都不了解的历史
来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