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秘密——巴、夏与三星堆
有人说,夏古音巴,那么禹,是否就是俞?巴是大蛇,是否隐喻着龙?龙虎图腾与白虎之间,有没有联系?明玉珍定都重庆,为什么国号是夏?让我们沿着大量的踪迹,拨开迷雾,在蛛丝马迹中搜寻那些失落在远古的秘密……一、龙舟与端午
迷雾紧锁的大江上,隐约传来了嘿着嘿着的号子。一排排古人划着桨,随着节奏,整齐而有力。身形狭长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这就是最早的龙舟,它与行驶在平缓水面的宽大船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它载物不多,人在上面,也不能自由行走,但只有这样,它才能在激流中穿梭,来去自如;也只有这样,它才能从岸边越过险滩,进入下一水面。因此,驾驭龙舟的古人,必定是一个长期与激流搏斗的族群,而赛龙舟的习俗,也应源自他们。不禁想起了赛舟获胜的廪君……
再说端午。5月,热浪冲天,瘴气弥漫,蚊虫滋生,百毒俱散,在条件简陋的古代,特别是重庆地区,是一个疾病流行的月份,也是一个儿童夭折的月份。因此,每到5月,家家户户就祈求神灵的保佑,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个祭祀的习俗。他们在5月5日,也就是午,祭祀他们的神灵;同时,给儿童佩带香囊,防止他们过早的夭折,并把艾叶菖蒲悬挂在墙上,驱邪避瘴,祈求安康。
祭祀开始了。人们端庄肃穆,身着端服,在端公的主持下,诵着祷词,举行各种仪式。然后,向水中投放粽子,祭祀神灵。接着,聚会变成了欢乐的节日,忙碌的人们,有了片刻的轻松,吃着可口的粽子,开展起了各种娱乐活动。活动的高潮,当然是赛龙舟了,因为龙舟是他们生存的基础,也只有龙舟上的矫健身影,才能充分显示出他们的力量。
这就是端午的全过程。端,像形,祭祀时庄严肃穆的样子,也用以命名与祭祀相关的一些事物,比如端服、端午、端公。作为一种文化,它已遗失了很多;虽然端午最终还是流传了下来,但它的含义却早已被人遗忘。也许,那些叫做端公的人知道。可是,他们的踪迹还在吗?
二、良渚文化
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是个高度发达的文化。但四千多年前,似乎一夜之间,突然神秘消失。
据南京地理研究所的结论,整个太湖底部,是黄土层硬底,湖水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未发现海相化石及沉积物,相反,却发现大量文化遗存。湖底,至今尚保存着自西向东的完好河道。与长江中下游其他湖泊相同,太湖是因洪水泛滥而成湖的。
以上结论,说明太湖流域以前是个独立的水系。那么,洪水为何从天而来,却又经久不退呢?是三峡瓶颈迸裂的那一刹那吗?而良诸文化消失的那一刻,不正是大禹治水的那个时代吗?还有,防风又是谁呢?
防: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堤坝,是低洼地带的防洪设施,与太湖底部的地理特征高度吻合。风:从太湖的地理位置来看,应该是南风。南风其薰兮,是对于中原来说的,因为它是薰风、时风;但对太湖流域来说,它则是梅雨,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那种巨大力量,也是不得不年年倾力设“防”的那种力量。因此,风对于太湖流域来说,不仅意味着神秘的力量,也准确的表达出了它的气候特征。
而且,禹对良渚文化及其辐射范围的命名,也非常说明问题。扬:像形。金文的字形,像用双手高捧着“玉”的样子。献玉,不正是以玉为主要内容的良渚文化的特征吗?
不管怎样,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大禹的势力扩展到了福建,覆盖了整个良渚文明。也就是说,就算大禹对良渚一无所知,但他至少继承了良渚这一笔丰厚的遗产。可是,有谁能在同一时期内,灭了良渚,迁之于大禹的属地,却又不留下丝毫的痕迹?隐约之中,我仿佛看到,一群古人,正在开凿大运河,施展着他们的拿手好戏……
三、治水的证据
一九九八年,一场特大洪水,从天而降。可以这么说,当时是用了倾国之力,才艰苦的挺过了难关。这场大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吗?是唯一的一场吗?是古人们能够应付得了的吗?这样高的水位,可能漫过大运河一带底矮的平原吗?
四、邗沟 邗沟,大运河最南端的一段。《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那么,江汉的“沟通”无疑就更为久远。它究竟“沟通”于什么时候?成湖之前吗?首先,水从何处而来?太湖流域,有自己的出海口,如非人为的开拓了大运河,它是个独立的水系。简单的常识告诉我们,洪水虽然是突如其来的,但它不会经久不退的。小小的汉江,就算在气候异常的年代,突降暴雨,也无法维系太湖这个巨大泻湖的吞吐的。因此,成湖所需并永不枯竭的水源只有一个:长江。换句话说,太湖形成的真正原因,是大运河造成的。其次,如果没有长江提供的丰富水源,太湖它还能成湖吗?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也可以轻易的得出科学结论的。长江决定着太湖的命运,因为汉江与长江对太湖的影响熟轻熟重,是自不待言的;断绝了由长江而来的水源,它必将干涸。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没有江汉间的“沟通”,就没有太湖;而“沟通江汉”也是先于太湖成湖的。我们的先祖真是高瞻远瞩,在生态良好的远古,就开始还耕于湖,淹没了自己的大片国土。五、九州 禹分天下为九州,是否确有其事呢?让我们先来逐一解读九州的含义,由此分辨真伪,以便更透彻的了解历史。冀:北田共。北田,北方的土地。共,拱。北方,对古人来说,是祭祀时所面对的方向,也是神灵所在的方向。“斗北而众星拱之”,因此,古人对北方怀着一种崇敬的心理。冀的意思解读为,北方神圣的土地。兖:六允。允,像形字,诚信。这种形象,让人联想起了“耑”,因为它们意义非常相近。耑是个奇妙的字,从字面上解释,它的首领就是颛顼的颛。奇怪的是,兖也写作弇(像下六上合吗?),是颛顼文化的诞生地,而六也正是颛顼文化的特征。简单的说,六就是六合,上下与四方,衍生了数与数之间的多重关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说,与五行等等其它学说,构成了古老的哲学体系。因此,兖解读为颛顼故里。青:青,东方色也。――《说文》。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青州,纯粹的方位概念,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徐:徐,安行也。――《说文》。我们现在也经常说:徐缓。徐州为什么用徐缓来形容呢?因为徐州地处长江下游,江面宽广而水势徐缓是它的明显特征。徐州,因水势而得名。扬:金文的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的样子。献玉于王,一语道破了这个地区以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特征。扬州,因良渚文化而得名。荆:从艸,刑声。本义:一种灌木,荆条,泛指灌木。荆棘从生,正是古时江汉一带明显的地貎特征。因此,荆州因地貌而得名。豫:形声。从象,予声。本义:大象。大象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不可能分布在高纬地区。江南虽然气候适宜,但沼泽遍布,体重惊人的大象生活于此,无异于泥牛入海。因此,江南的地理环境,不适合象群栖息。豫州,因为象群频频出没而得名。梁:突然隆起的地方,比如山梁、屋梁、鱼梁等等。四川盆地海拨虽低于黄土高原,但它是阶梯状突然隆起的。梁恰如其分的道出了这种地理特征,因此得名。雍:雍,塞也。这是一个与其它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剧烈冲突的一个地方,边塞、关隘是这个地方的特征,并因此而得名。 这个平原,是一个冲积平原,也就是说,洪水的水面,应该远远高出这个平原。所以说,当发生洪水时,即使没有大运河,河水也一样会漫过这个区域,进入太湖流域的。因此,太湖是个洪泛区,底部是不可能有大量文化遗存的。可大量的文化遗存却明明存在!这就说明,在文明诞生的那个时代,根本没有这么大的洪水。因此,如果不是因为大禹拓宽了三峡,那就一定是气候变化了的原因。但不管气候怎样变化,只要有冲击平原存在,就证明曾经有过无数次漫过平原的大水。结论:拓宽三峡,确有其事。
由此可以看出,九州的命名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它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充分的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文化水准,并非约定俗成的。因此,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判断,禹定九州是合乎逻辑的。退一步来说,就算九州是后来形成的概念,但大禹治水的史实,却是勿庸置疑的。因此,巴是夏的属地。可是为什么,商灭夏,却没得到巴呢?是拱手送给了从天而降的巴人了吗?还是被巴人夺走了呢?1949年,共产党解放了中国,但台湾却仍然控制在国民党手中。这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不存在第三集团的情况下,当一个集团推翻了另外一个集团后,如果没占领所有的土地,那么剩余部分,一定还控制在原集团手里。除夏之外,还有哪个集团,有能力从强大的商人手中夺走大片的土地?如果有的话,它一定会与商征战不息,并且,是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迹的。六、大禹的启示大禹的故事,令人深思。他的政治中心究竟在哪里?如在三峡之下,显然他不会拓宽三峡,让汹涌的洪水去冲毁自己的国家。如在黄河流域,那他为什么要去疏通三峡?向巴人奉献爱心?那又为何要置下游人民于水深火热而不顾?再说,南蛮会拱手让道,任他引来特大的洪水?另外,他会盟诸侯,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势力中心,放弃天时地利人和,非得跑到会稽这个蛮荒的地方去?并且,与传统的“有凤来仪”的王朝思想,也是明显的背道而驰的。要解释以上疑问,首先就得知道,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只是一种唯我独尊的王朝思想,一旦政权变更,它的内容也就全变了,不能去一一对应。商周时期,政治中心确在黄河,但不等于从来如此。南方的气候,更适合人类生存,赤身裸体的人们,也更容易渡过饥寒交迫的日子。因此,原始文明本来就是由南而北的。而夏桀南逃,不正暗示着,南方是他的老巢吗?道理很简单,因为逃跑,就是脱离危险,怎么可能不首先逃往自己的老巢,而逃往别人势力范围的地方?这样看来,夏是起源于长江的文化,并与大禹治水相互印证。而大禹治水,也必然会导致政权北移,因为拓峡后的中下游,水灾频频,已不再一如往昔了。拓宽三峡,水患得以治理,却给下游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此前,每到汛期,汹涌的洪水受困三峡,减缓了下泄的势头,上游河水暴涨,下游却风平浪静。治水之后,洪水一泄千里,给下游带来了灭顶之灾,而禹族却凭借治水的丰富经验,以及龙舟如箭般的速度,驰骋长江,并迅速壮大。七、渐浮水面的巴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掘了一个古墓,墓主叫妇好,是殷王武丁的夫人,也是祖庚、祖甲的母辈,卜辞上的“母辛”。她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是已知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军事家。据甲骨记载,妇好不仅主持祭占,还带兵打仗,并多次“伐巴方”。这是关于巴的最早记录了。殷为什么要讨伐偏远的“巴方”?这说明一个问题,巴与商不仅存在剧烈的冲突,还对商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是商的强劲对手。但是,是什么样的冲突,以至二百多年后,当骁勇的巴人出现在战场,虽身为“下里巴人”,却又“歌舞以凌殷人”?周也随殷“伐巴方”,为什么巴人会不计前嫌,在没有任何利益的前题下,不作坐山观虎斗之举,而是心甘情愿、死心踏地的充当马前卒?而且,从政治地位的角度来说,一直与商正面作战的巴与周的关系,至少应该属于战略伙伴的关系,怎么会演变成一个阵前小丑的角色?难道自成一国、屡战不亡的巴人,是想获得尚莫须有的“周天子”的认证?就算如此,那她为什么不去谋求“殷天子”的认证,而在几百年间,不惜血流成河?商伐巴方的同时,也与周边国家发生战争。其中,还包括土方。为什么土与巴被称为方而不是国?是否说明,这是对巴、土政权的否认?这种否认,表明殷商的政策是非常明确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一个中国的政策”。由此看来,土家族以巴人自诩,也并非是没有根据的。难道,他们是另一支溃退的夏人? 暂时放下这些疑团,看看接下来发生的事。纣亡,武王封纣之子武庚于商都。巴人也受封,但她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并且地盘不见扩大,也不见丝毫兴旺发达的迹象,对比之下,可以看出,这场战争除了流血,巴人并没得到什么。而“巴方”,是商对巴人的称呼,堂堂正正,不仅没一点妖魔化的色彩,也没有丝毫的贬意。周又是怎么称呼巴的喃?下里巴人。下里,穷乡僻壤。下里巴人,就是“乡巴佬”。为什么巴人被死敌尊重却又被浴血沙场的战友鄙视呢?还有,纣兵败被杀,桀则被流放,桀的下场没纣惨。那么,纣之子受封于商都,桀之子喃?没受封吗?或者杀光了?还是成功的退回了老巢?也许,这正是桀为了保全子孙所做出的安排;而桀之所以在以人为牲的野蛮时代保住了性命,是否正是因为他的存在,可以用来节制巴人喃?八、巴的释义巴,是由一个蛇状图腾演化而来的文字。这个图腾就是龙舟。但巴以前,被称为夏。夏是个图腾,头上戴着面具,通天地的象征,是她们文化的核心内容,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权。夏后氏这个名字,明显的告诉了我们,她是一个母系氏族的首领。但为什么,夏又变成了巴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崛起了一种新的力量,逐步的取代了她们的地位,完成了从母系到父系的过渡。这种新的力量就是巴,就是划龙舟的人,也就是“阿巴”。从此,“阿巴”取代了“阿夏”,成为家长。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到了现在,这个过程也仍然没有结束。如此,夏经过一段历史时期的发展后,就演变成了巴。廪君对盐水女神的射杀,就是对这段历史的隐喻。直到启,开启了男权女权之间若掩若闭的大门,从此,夏才真正进入了男权时代,但女权仍然保留了下来。拥有封地的妇好和即将述及的巴青,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即便是现在,鸬鸪湖也仍然保留着她的痕迹。这也是华夏来历的真正原因:华(胥氏)夏(后氏)。商打败了夏,还能再称“伪政府”为夏吗?因此,夏被称为巴。这样,既合乎事实,而已是主流力量的男权不仅能够接受,甚至还乐于接受。最后,还有一个疑问:巴人又何以会淡忘了自己是夏人了的呢?殷伐巴方,虽占绝对优势,但峡江一带的地理环境,要彻底消灭巴人,显然也非易事。而巴人也总是伺机反扑。所以,虽然多次征战,却总是以和告终。和平当然得付出代价,是有条件的。究竟有些什么样的条件喃?有一项年代久远的政治制度,起始于颛顼,并一直为历代君王沿用。这个制度叫“绝天地通”,是一种文化上的垄断,也是一项愚民政策。要殷商退兵,除了纳贡之外,还得必须接受这个条件,这是毫无疑问的。况且,夏的那种女人能通天地的文化(女巫文化或者女娲文化?),对巴的男权社会也是一种威胁,因此,巴的社会主流力量,也必定对夏文化有一定程度上的排斥。如此下来,经过无数次的战、和,六百多年后,他们已经变成下里巴人了。在他们心中,除了对殷商深深的仇恨之外,只剩下隐隐约约的夏、肯定存在但谁也说不清楚的夏。这也是为什么殷商不贬低、不妖魔化巴人的原因,因为在殷商的心中,巴永远是夏。九、伏羲伏羲是上古神话中出现年代较晚而又排序超前的一位大神。同其它大神一样,她象征着一个时代。她的图腾是太乙两仪图,而她的名字,也准确的道出了这个图腾的含义。伏,代表黑暗;羲,代表光明。这是中华哲学的伊始,也是中华哲学的基石。她用“数”的概念来描绘整个世界:太乙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乙就是一,虚与委蛇的蛇,一种蛇形变化的波状形态,一种神秘绰约的婀娜多姿,一种神圣伟大的母性光辉。它形象而生动,博大而精深,极富哲学魅力。这也是最早的二进制,不仅天文历算起始于斯,阴阳八卦也发源于此。传说,伏羲因母亲华胥氏踩神人脚印而生,是否意味着她生于母系社会?人首蛇身,不正是传统文化的美女形象吗?不然,华胥何以被称为“氏”?而胥,是否意味着招赘?女娲补天,是否暗示着她对共工余部的接纳?不周之山为何与天水位置相近?如果真的这样,廪君与盐水女神的融合演变成伏羲兄妹成婚的神话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真的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何伏羲在文献中出现较晚的原因了;如果真的这样……
十、女青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个来自巴郡的年约五旬的女家长,溘然长辞。卧榻之旁,始皇怀着复杂的心情,默默的注视着她。《史记》、《汉书》都有关于她的记载。这个女人叫“巴青”,丹青的青,青石的青。始皇还专门修建了豪华的“怀青台”来纪念她。或许,华清池就是以此得名的。这个女人掌握着庞大的家族,富可敌国、礼抗万乘。她不仅有实力资助耗资巨大的长城,还为始皇陵提供了上百吨的水银。在《秦律》明文规定“天下兵器,不得私藏”的年代,她却可以拥有庞大的私人武装。难道,她真的只是一个继承丈夫家业的“寡妇”吗?一般情况下,父死子继,她没有儿子吗?孤儿寡母的,没被叔伯们觊觎吗?那她一定是个铁女人了。但还有一个更大的疑窦:在男权社会中,即便她“垂帘听政”,也只是局限于内部并且以男权为依托的;始皇也决不会单独与一个女人进行政治交易的——这是一种羞辱,除非这个女人是不依赖于男权而存在的,她本身就是权力的象征。因此,她不仅是个家长,而且还是一个母系氏族的家长!不禁念及了“涂山氏”,会是她吗?难道,她就是莫高窟的“飞天”?就是走出了传说中的真实的“女娲”?这个“女娲”与传说中的女娲不仅出现在相近的地方,而且还具有五彩石这个相同的文化。女娲有溶化五彩石的神奇力量,她则用这种神奇的力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连暴虐无度、不可一世的始皇,都对她礼敬有加。十一、道教的兴起文翁“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因此兴学,说明蜀人尚属化外愚民。但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以老庄思想为依托的道教会率先在蜀地蓬勃兴起?没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它能迅速的被“愚顽”的化外之民广泛的接受吗?它能跨越中原道学近千年的发展吗?正是因为这种强大的“群众基础”,所以张天师历尽艰辛,也要不远万里来到蜀地;而道教的兴起,也不正是向我们展示了不“绝天地通”的可怕后果了吗?由此可以看出,伏羲文化在巴蜀大地上具有深厚的根基,也隐隐约约的暗示着老子那令人奇怪的身世之迷。老子何许人也?楚人?陈人?众说纷纭。令人奇怪的是,理承伏羲的他,与伏羲一样,也是通过用描述母亲的方式来追溯身世,而不知父系的来历!父亲是谁,对男权社会来说,是个首要问题,否则,就等于灭祖,是中华文明的大忌。奇怪的事情,还在发生。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炼丹。它为什么与女娲和女青同出一辙呢?十二、南北朝臆说共工,恭工,敬重“工”的意思。他是黄帝的后裔,古文献中谈到他的地方非常多,而且,几乎都与治水有关。在与祝融争位的斗争中,他失败了,怒触不周之山。触,触及,到达的意思;怒,只是对失败加以掩饰的一种说法。这个时候,不周之山出现了一位女神;其实,她本来就住在这里,是这个地方母系氏族的首领。她拥有巨大的财富,不仅像巴青那样,能够溶化五彩石,而且还拥有丰富的盐业资源。也许是出于对共工的爱慕,因为他们拥有一些先进技术,与本族男人相比,优秀得多;再加上战与和的权衡,女娲接纳了共工——这也是一种政治联姻。也许她们之间,早就形成了政治联盟,甚至……。这对面临灾难的共工来说,无疑获得了天大的补救,当然,也是一种互补。这种补救,传说成了补天。他们融合在了一起,先哲伏羲,自然成了共同的祖先。同时,这种融合,又演变成了兄妹成婚的神话。后来,这种融合所产生的矛盾——男权与女权,随着共工地位的巩固、提升而日益加剧。最终的结果,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男权占据了上风。可能因此发生过一些小小的流血冲突,而女权虽然屈居下风,却也仍然保存了下来,因为她们控制着神奇的五彩石。这就是为什么既有廪君与盐水女神的爱情故事,而又有巴清这个的史实的真正原因。从此,女权从盐业中消失,而由于传女不传男等等宗教方面的原因,男权对丹青(丹,朱砂;青,青石)也是无法染指的。直到后来,在始皇对巴青的威逼利诱之下,这种连老子都不知晓的神奇仙术,才终于被男权社会破译,而女权社会也因此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在这种融合的早期,共工家族的治水传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与她们身处巴渝,不得不随时面临滔天的洪水有关。她们在抗争中强大,并疏通三峡,在治理了水患的同时,把下游也冲了个稀里花拉。在洪水的协助下,她们轻松的征服了下游各国,势力迅速壮大。于是,怀敌附远,诸侯纷纷归顺。这个时期,人们称她们为巴渝,也就是夏禹。令夏禹耿耿于怀的是,在太湖流域,还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它不仅不归顺夏禹,还时时觊觎着她的领地。好在此时的夏禹,已非昔日的共工,有了号称万国的疆域。于是,一声令下,诸侯蜂拥而至,但彼此观望、步调不一,拿强大的防风,暂时也无可奈何。没过多久,一场大水,给了夏禹一个启迪。于是,大运河破土动工了,这叫做“疏”。第二年的夏天,在金戈铁马的押解下,防风们垂头丧气,来到了山东夏禹的属地。他们的文化,从此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玉。由于拓宽了三峡,大水频频,直到千年之后,长年的沉积,抬高了平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治水能力大大提高,长江中下游平原,才又恢复了它昔日的繁荣。但大禹是等不到这一天的。所以,她把都城迁移到了黄河流域。然后,男权终于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彻底结束了“后”时代,诞生了第一个皇帝——启。商周也是如此,居住在黄河流域。他们为什么非得去对抗汹涌的洪水?于是,中华文明黄河诞生说也就由此而生了。商虽然打败了夏,但却没能完全的消灭夏。因此,商只占据着不受滔天洪水威胁的黄河流域,而夏的余部,则依仗天险,据守着江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南北朝。这个时期,频频的洪灾,制约着江南各部文化的发展,也有效的阻止了商朝势力的南下,直到千年以后,水患才得到基本的治理。这既是越人自称大禹后裔的由来,也是后来“南蛮”崛起的原因。楚辞也充分的证明了,南北文化是同出一源的。可以断言,同太湖一样,长江中下游平原下面,一定埋藏着大量的文化遗存。但巴却不同。它不仅没有可怕的洪水,而且土地富饶,物产丰富。商是不能容忍这个强敌坐大的,因此屡屡伐巴。夏就在殷商六百多年的蹂躏下,渐渐的迷失了自己……十三、三星堆文明史载,鳖灵在郫邑治水有功,受禅杜宇而为蜀王,是为开明氏,传一十二世。这段历史是无庸置疑的,而郫也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解释:卑,是低矮的意思,右边的偏旁,则表示的是堤坝。与防风一样,郫处在低洼地带。所谓低洼,是相对水势而言的,水高则低,水低则高。公元前七世纪,水的高度使地势较高的郫邑都变成了低洼之地,可见,当时洪水之大。浊浪滔天这个成语,或许就是对这一时期历史的见证,因为浊的意思,就是指蜀地的水。浊,繁体为濁。这说明了些什么问题呢?(一)水从何处而来?从下游?如果从下游而来,那么整个成都平原,一定是汪洋一片,而且,也决不会诞生都江堰这样的水利工程。因此,水只可能从上游而来。这就证明,这个时候,宝瓶口已经开凿了,因为它是水的唯一的来源。(二)鳖灵是怎样治水的?是继续拓宽宝瓶口吗?还是堵住它?显然,都是不可能的。史传他“开金堂峡”,这才是真正科学合理的方式!这也是从科学的角度,对这个传说给了个肯定的答案:它是真实的。(三)都江堰的功能?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这是人尽皆知的。但它的原始功能,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既然使郫邑都发生了严重的水患,那么,它的开凿,必定祸害了整个成都平原。难道,古人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灌溉的吗?那又是怎么回事喃?显然,宝瓶口的开凿是精心设计的;而它产生的结果,却又是毁灭性的,因此,它的原始功能,并非是灌溉成都平原,而是一项实施毁灭性打击的军事设施!那么,究竟是谁实施了这一可怕的攻击呢?《史记》与《左传》都详细的记载了,公元前589年,晋楚争霸,发生了著名的“鞍”之战,齐大败,楚出兵救齐,大胜,晋不敢出兵与之抗衡。然后楚在山东境内的“蜀”会盟诸侯,规模之大,颇为罕见,使其霸业达到了顶峰。
历史是严谨的,特别是古人。而且,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后人建国使用先祖国号之事,尽管它们时代不同,但历史总是把它们严格的区分开来了的。为什么史上会同时出现两个“蜀”,却没有加以任何的区分和解释呢?是史官没文化,还是因为这是一个不必解释的问题?不必解释,是否意味着,只有一个蜀?也就是说,巴蜀的那个蜀,已经不复存在了。与防风一样,有人灭了蜀并迁之于山东。这个神秘的人,究竟是谁?在二里头文化中,发现了许多与三星堆文化惊人相似的地方。专家们推测,三星堆古蜀国里,有一支重要的外来力量,他们就是来自山东这个方向。这个推论是建立在黄河起源说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种文化上的惊人相似。更令人惊奇的是,“从母左腋出”的老子,他母亲的形象,居然出现在三星堆编号为K2③:264的神像上。“人像左腋下有一道铸造形成的缺口”,但“兽首吻部上缘有一长约12厘米的补铸形成的裂缝延伸至左耳根部”!如果因为铸造技术拙劣,“人像左腋下有一道铸造形成的缺口”尚可理解,但既然都进行了“补铸”,为何还要留下一道铸造而成的缺口呢?这个缺口是否意味着什么?是从事某种专业的一族,还是一个文化派别?从时间的先后关系来看,蜀出现在山东,远在古蜀灭亡之后。如果说,这个山东的蜀,早于巴蜀的蜀的话,那么“天子脚下”的文明人,是断断不会容忍这个“濁”浪滔天、不夷不戎、不蛮不狄的没有文化的家伙跑出来鱼目混珠的,更不可能心安理得、不加注释并自觉自愿的主动把他们记述为“蜀”而没有一丝怨气的。因此,两个蜀之间的先后关系、传承关系,恰恰是相反的。可以肯定的说,灭三星古蜀之人,非夏者其谁!这也破解了神树被人为损坏之迷。神树,许多专家认为它是“建木”,也就是伏羲通天的“天梯”,这是非常正确的。建木的意思,本来就是“建造的木”,也就是人造树;而建木上的鸟,不也正意味着通天吗?因此,破坏建木,损毁鸟翅,就是“绝天地通”。这也证明了巴蜀之间文化上的惊人一致。同时,这个推论也从民俗学上得到了印证。为什么远在西鄙的巴蜀,语言却属于“北方语系”呢?因为“北方语系”,本来就是在巴蜀古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十四、没有说完的话历史是神圣的,我们应该一丝不苟的致力于恢复它的原貌。以上论述,既是一种推理,也是一些猜测。由于不敢保证所有资料都具权威性,因此,期望得到大家的指正。还想补充一点,是关于上古的神话传说,因为这个论说的基础,一部份是建立在它之上的。首先,古人是虔诚的,是忠实于历史的。神话传说,是他们对天地、对自然的理解,也是对历史的阐述。现在看来,它们似乎只是一些不足为信的神怪故事,但对他们来说,则是一篇篇学说,解释着世间所有的一切。许多年后,我们的后人,也会进入新的思想境界,那时的我们,在他们的眼里,就像现在我们眼里的古人一样。但他们敢说,我们相对于他们而落后了的认知,是纯粹编纂出来的无稽之谈吗?所以,上古神话传说,其实就是中华文明最初的历史记录和理论学说,是古人的“知识体系”。其次,是它的权威性。遥远的古代,部族之间,是不断迁徒和不断兼并、分化的,因此,数千年来,也不知衰落和崛起过多少支族群,但他们都传承着一个同样的故事。没有广泛的认同,它能流传千年吗?因此,远古的传说,是一部披着神话外衣的历史,其中的大量史实,也正在被逐一的证实。在这次写作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耑。从像形的意义来分析,它是山下长胡须的人,也就是依山傍水的美冉公。他肃穆虔诚的神态表示“端”;水中如箭般的速度表示“湍”;继而呼吸急促,表示为“喘”...“而”也非常有趣。它的象形意义,是胡须。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传统的戏剧里面,都有一个手摸胡须的动作。它是一种庄重、老成的形象,代表着诚信和权威。 中文是由图腾演化而来的。除伏羲外,有巢氏、燧人氏、炎、黄,都是图腾。苍颉之后,才开始对人物从文字意义上进行阐述的。而伏羲虽然不是图腾,却也是对图腾的阐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它是蟥虫的图腾,代表着木器文化。他的最高成就,就是轩辕,说明这一时期,金属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不然,哪来可以加工木材的锋利的金属工具?同时也说明,畜力文化已经开始。由此可见,在文字定形之前,中华文明就已经灿烂辉煌了。我们是个令人骄傲的民族,虽然她现在落后了。我们也正在迅速崛起。
来源: 浩学历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