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国外交使节之研究
赤壁之战之后局势扭转,三国鼎立之局出现,但也促使孙、刘之结盟从内在产生变化。战后,刘备势力日盛,孙权亦欲向外发展,二者的结盟开始出现裂痕。尤其在孙权建议共取蜀地未成之后, 双方摩擦更大。为了扩充势力及有效防御孙吴,于是刘备积极向蜀地扩展势力,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大破雒城,逼降刘璋,蜀地落入刘备之手。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又因荆州归还问题与孙权产生冲突, 孙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贵阳三郡」,刘备则「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两方冲突一触即发。 但就在这时候,曹操率大军打下汉中,驱走张鲁。这个军事行动震撼了刘备与孙权,使二者不得不再结盟,荆州之分于焉形成,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贵阳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刘备。此后刘备集全力对抗北边的曹军,终于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逼退曹军,占领汉中,并于同年秋天「于沔阳设坛」,在陈兵列众,群臣陪位之下,即汉中王位。 这是刘备发展最盛之时。
曹操在伐汉中不成,班师回朝后不久,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就死了,曹丕随后禅汉即帝位。刘备于次年(建安二十六年,221年)亦称帝,改元章武。 这一年七月,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刘备率军亲自伐吴。孙权欲透过外交关系请和,刘备「盛怒不许」,与权决裂。此后双方交战互有胜负。至章武二年(222年)六月,虓亭一战刘备大败,八月,回驻白帝。南征的失败使刘备知道自己的困境,所以在十月,当孙权再度遣使求和时,刘备接受了,并遣太中大夫宗玮回报。次年(章武三年,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在分和之间与孙权之外交划下休止符。
蜀吴两国的关系以刘备死亡作为分水岭,在刘备当政时期,对东吴既联合又斗争,当曹魏兵临长江时,有唇亡齿寒之虑,联合居多。当此威胁减轻时,竞争又开始,争执的重点在于荆州。蜀得荆州可北向威胁许都,可控东吴长江中游。诸葛亮清楚自己实力不足以分散,于是将重点放在六出祁山,攻取关中,而不图谋东吴,外交上有妥协余地。
刘禅继位,在「政由葛氏,祭则寡人」的原则下,诸葛亮总蜀汉内外大事。由于刘备的兵败虓亭,到死于白帝城,前后不到一年(章武二年六月—章武三年四月),这对蜀汉政局产生巨大震撼,内部动乱不断涌现, 北方曹魏政权亦虎视眈眈。在内忧外患之下,为了国家的安全,「联吴制魏」势在必行。诸葛亮主动地派遣邓芝固好于吴,孙权亦以礼回报,坚固二者之结盟关系。 至建兴七年(229年),当孙权称帝,遣使至蜀,欲以二帝并称,蜀汉内部大臣并不同意,但诸葛亮在考量内外情势之下,仍遣卫尉陈震至武昌,与孙权「升坛歃盟,共分天下」。 自此以后,在继承汉室正统的国策下,诸葛亮将全部力量用于对付北方之曹魏。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于北征途中,此后至蜀汉灭亡,内部不停的政治斗争以及日益频仍的内乱,迫使蜀汉无力外顾,外交互动趋向消极。
三、东吴的外交
三国时期东吴大部分的时刻是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尤其在孙权掌权时期,依违于魏、蜀之间。从其与两国的互动来看,显现其外交政策的无常性。
赤壁之战后,孙氏主动、高频率的与魏、蜀交聘,起自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不肯归还荆州两方对立开始。此时,北方曹操亦不断遣军南下,孙权两方受敌,合肥之战甚至差点为曹军所掳。
另一方面由地理形势来观察,东吴位处长江中、下游,北与曹魏为临;长江上游的控制权又在刘备手中,以防守而言,两方受敌。此时三方鼎立初成,各种游戏规则尚未建立,三方彼此猜忌,加上内部山越为乱等问题,对孙权而言,内忧外患之焦虑是可勾勒出来的。所以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天,当曹操南下进驻居巢,攻濡须后,面对强大的压力,孙权选择依附北方曹氏对抗刘备, 以化解两面受敌之威胁。此后至刘备称帝(221年)近五年间,孙权的外交政策大致是「联曹制刘」。这其间孙权最大的崭获,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掳关羽、定荆州。
东吴之联曹制蜀的外交政策,在魏黄初二年(221年)以后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刘备于本年四月称帝于蜀,年号章武,开始对江南用兵,并策动武陵蛮反叛,造成孙权的困扰。 为解决来自于蜀汉的压力,孙权所采取的是以行动展现对曹魏的效忠,以取得支持。但孙权的另一深层恐惧,来自于新即位的魏帝—曹丕身上。自曹丕即帝位,孙权前后数次遣使纳贡称藩求好,过程中,孙吴使臣感受到来自曹魏政权的不信任,如赵咨数度出使曹魏回朝后给孙权的建议:「观北方终不能守盟,今日之计,朝廷承汉四百之际,应东南之运,宜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 另一位使者沈珩回朝后亦提出:「臣闻兵家旧论,不恃敌之不犯我,恃我之不可犯,今为朝廷虑之。且当省息他役,惟务农桑以广军资;修缮舟车,增作战具,令皆兼盈;抚养兵民,使各得其所;揽延英俊,奖励将士,则天下可图矣。」 这些讯息,令孙权必须重新思考其布局。
促使孙权转变外交政策的导火线,则是曹丕直接求任子,要求孙权表态,并三路出军压迫江东。 孙权再三逃避,引起曹魏朝中大臣不满,甚至有以孙权「为犬羊之姿,横被虎豹之文,不思靖力致死之节,以报无量不世之恩」,而建议「请免(孙)权官,鸿胪削爵土,捕治罪。敢有不从,移兵进讨,以明国典好恶之常,以静三州元元之苦。」在得不到孙权正面的响应之下,黄武元年(222年)十一月,曹魏大军来袭,史载:「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 虽在反攻的过程中,孙吴将军全琮、徐盛「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 亦有所获,但在曹魏交相逼迫之下,十二月,孙权主动派遣使者求和于刘备, 联蜀制魏之外交政策于焉成形。
黄武五年(226年)是孙吴政权发展的关键年,这一年七月,对孙氏最不友善的魏文帝曹丕死,江东内部长久以来扰乱不歇的山越也平定了; 长江上游的蜀汉政权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正致力于内政的发展。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孙权于黄龙元年(229年)四月,以「汉氏以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历数在躬,不得不受」之辞,于江东即皇帝位。 六月,趁蜀汉遣使陈震庆贺孙权践位之际,孙权主动与蜀汉盟誓,议分天下,并以「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之语,正式与曹魏决裂。
至此以后东吴的外交策略更为积极主动,面对北方曹魏政权的威胁,除了继续与蜀汉的结盟外,孙权也向外寻求发展的空间。首先,于黄龙二年(230年)遣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三年(231年)春二月,派遣潘浚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夷。 嘉禾元年(232年)三月,再遣周贺、裴潜乘海至辽东与公孙渊接触,并在举朝大臣皆以公孙渊不可信的谏议之下,仍强行封渊为燕王,结果全军覆没。 这次行动对东吴打击甚大,同时也使得曹魏无后顾之忧,而东吴祇有向南方发展,外交发展受阻。在孙权死后,东吴的外交政策亦转趋保守,表面上与魏和睦,潜在的仍实行联蜀制魏。
参、三国使节之选派
三国时期互为友好的交聘活动一直进行着。《三国志》及相关史料,记录了许多为达成目的而出使的场景。这些使命,有的容易完成,有的则是背负两国和战关键;如此一来,使臣所担负的责任重大,使臣的选派也变得十分重要。
由附录「三国交聘表」来看,三国期间魏、蜀、吴三国共有46次有纪录交聘活动。其中使者有姓名可查的共计69人,其中更有多人多次纵横于三国之间。
交聘国次数
魏→蜀0
魏→吴6
蜀→魏2
蜀→吴14
吴→魏12
吴→蜀12
合计46
表中所示,魏蜀、蜀魏交聘共得二例,显示魏蜀关系僵化,外交活动少,而军事行动多,其中原因是蜀汉自始以继承汉室自居,欲恢复中原。而曹魏最惧中原人士心怀汉室,对曹政权威胁甚大。
然后了{:5_112:} 路过看看 分析的不错 分析得很不错 :):):):):):):):):) 赞哦。。。。。。。。。 我只是路过一下,楼下继续! 顶顶历史 顶顶贴 看看滴,学生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