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 发表于 2013-2-8 17:17:09

读三国史随札之马谡之戮

读三国史随札之马谡之戮


马谡之戮也,诸葛亮本传写的清楚,是“戮谡以谢众”。谡传中曰“亮违众拔谡”,如此两相照应,陈寿笔法圆熟狡猾,本已将此事轻轻圆过,不想裴松之不解风情,注三国志时引襄阳记,记载马谡被杀之后的情况,说是“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这里就出现了矛盾,按《襄阳记》的说法,是诸葛亮一人执意违背众意处死马谡,这样岂非擢谡戮谡,皆为违众之举?这显然与逻辑大大不合,因此襄阳记所载颇值怀疑。

当然,还需具体分析襄阳记文本才能挖掘出马谡之戮的真相。那位说了:“违众拔谡”中的“众”指的是那些懂军事的欲令魏延、吴壹等宿将为先锋的将领与不欲诸葛亮过快提拔幕府人才的朝中反对派,后面“十万之众”则是指汉军,也就是说马谡被同僚所妒而甚得军心,这是猜测之辞,在史籍中毫无证据支撑,且马谡在昭烈年间仅为地方文官,北伐前入亮幕府,首次将兵便大败,哪里能得到这差不多相当于汉军全体的十万之众的军心呢?因此汉军之垂涕,应别有隐情。

在襄阳记中,习凿齿还记载了蒋琬与诸葛亮的一段对话,蒋琬本为留府长史,难以轻动,况习氏原文用的是“后诣汉中”,则其至汉中与马谡之戮相去有日可知,而诸葛亮竟在解释杀谡原因时流泪!蒋琬是诸葛亮一手发掘的人才,欲托后事之人,绝无作伪之理,那么只能说明杀马谡确为“谢众”而非亮原意,而且此事对诸葛亮冲击是非常大的。很显然,处死马谡最重要的原因并非军事原因,这才让诸葛亮在汉中无人倾诉,遇到从成都来的蒋琬时情绪失去控制。

诸葛亮对蒋琬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孙武所以能制胜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举了孙武、魏绛的两个例子,孙武不论,魏绛这个例子很有意思,杨干为晋悼公之弟,地位尊崇,触犯军法,魏绛杀死他的奴仆来立威。很显然,诸葛亮把自己比为杨干,马谡比为奴仆,这也说明诸葛亮本人当时确实已成为因街亭之败受攻击的主要对象,要不然便无法解释他的自贬三级。〈马谡传〉、〈张颌传〉中叙述马谡舍水上山等战术举措备极详细,为三国志本传描写战役所罕见,显然,当时的丞相府或是朝廷为厘清责任,对此战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最后得出马谡失败是由于“违亮节度”,这样一来,替罪羊的命运就被注定下来了。

马谡死时,襄阳士人在汉国已经凋零,庞统早死,马良已死,有份量的人物只余向朗杨仪,这两人当时皆效力于诸葛亮幕府中,在汉中军前,向朗助马谡逃亡自不必说,杨仪态度史书虽未明言,但试思其死对头魏延在马谡败后心情,便可了然。至于朝中主张清算北伐之败的势力到底是哪些人,汉国史料多阙,不敢明言,但是此时去先主托孤尚不很远,逼亮戮谡应该不会与刘玄德确立的权力另一鼎毫无联系的。

这样一来,马谡之死的真相大约可以厘清:街亭败后诸葛亮本无杀谡之心,但马谡在向朗帮助下逃亡,加上朝中汹汹之议,汉中的军人们也对马谡之擢拔有深深的不满,于是诸葛亮权衡利弊之后与马谡演了一场苦情戏,引得十万之众垂涕同时也扫清了诸葛亮的责任,象征性贬三级完事,而马谡则只能“无恨於黄壤”了。

显然,当时诸葛亮的地位远不如后来几次北伐那么突出,刘备托孤确立的权力格局虽在倾斜,但还没有被打破。蜀小国也,平心而论,蜀汉的权力争斗远不如魏吴般血腥酷烈,但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来说,一点点就可能要人命。

sshhaoz 发表于 2013-2-8 18:25:52

ding 支持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三国史随札之马谡之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