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秋雁 发表于 2013-2-6 10:57:14

三国志12宝物钩沉之兵书

《兵法二十四篇》
《兵法二十四篇》由视听、纳言、察疑、治人、举措、考黜、治军、赏罚、喜怒、治乱、教令、斩断、思虑、阴察等二十四篇组成,其中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现已失传。为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晚年时所著,上面记载了诸葛亮几十年来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经验。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在死前曾将此书和造用“连弩”之法等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使姜维成为了诸葛亮最有力的继承人。然而《兵法》中的多篇与《便宜十六策》相同,可能两者实为一书。
《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素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最早明确收录此书的是《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全书以文、武、龙、虎、豹、犬分六卷,共六十篇,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有关军事的许多方面,其中又以战略和战术的论述最为精彩,它的权谋家思想也很突出。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六韬》是战国末期某人托姜望之名而撰。

《三略》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与《六韬》齐名。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据考证,《黄石公三略》的成书当不早于西汉中期,它是后人在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秦汉初政治统治和治军用兵的经验,假托前人名义编纂而成,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和宫本武藏《五轮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其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

《尉缭子》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尉缭子》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其理论水平很高。
《吴子》
《吴子》,又名《吴起兵法》,是吴起军事思想的主要载体。今本《吴子》共二卷六篇,依次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记载,《吴子》一书为48篇,与今本相差甚远。历史上曾有人据此认定《吴子》一书为伪作,这是没有根据的。至于篇目之差,可能是由于流传过程中亡伙所致。

《魏公子兵法》
《汉书·艺文志》有《魏公子》,称《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图十卷,今佚。《魏公子兵法》是魏无忌根据各国诸侯进献的兵法整理编写而成的。



《孟德新书》
《孟德新书》乃是曹操总结半生军事生涯、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并创新军事理论的成果。《三国演义》中曹操受张松讥讽之后将此书焚毁,结果又被左慈变了出来来戏弄曹操。个人观点,焚书之事多为乌有,很有可能是罗贯中的情节安排。很多人认为《孟德新书》乃罗贯中杜撰,其实不然,《三国志》与唐《李卫公问对》中都有提及此书。但是由于战乱,或者政治斗争,《孟德新书》这本军事著作最终不存,为后世留下了遗憾。











小李国 发表于 2013-2-6 12:06:14

路过看看

心风 发表于 2013-2-6 12:16:11

了解了   

sanmenyanjun 发表于 2013-2-6 12:46:35

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志12宝物钩沉之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