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w0806 发表于 2013-1-29 11:08:22

关于战国4、战国七雄平衡的打破3



  从地理形势上来说,战国七雄之中,除了位于关中的秦国之外,地理位置最好的就是齐国。


  中国的地势大致分为三级,青藏高原属于第一阶梯,向东到太行山、巫山,这是第二阶梯,在向东要沿海就是第三阶梯。位于关中的秦国在第二阶梯,据守肴函之固,地理形势最好,韩魏位于第二和第 三阶梯,但是由于地处中原,很容易四面受敌,扩张的局限很大。燕赵都是北方边胡的国家,土地贫瘠,又深受少数民族的侵扰,南下中原争霸,也容易两面受敌。楚国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地理形势也 还不错,只是中国南方开发较晚,楚国的经济一直都很落后,限制了楚国的扩张。


  相对来说,齐国开发最早,经济实力也最雄厚。在中国的第三阶梯,除了华北平原,黄淮平原,还有山东半岛,这里有泰山,鲁山、沂山、蒙山,东面靠海,西面是黄河。齐国正是位于海岱之间,控制 着众多战略要地。用苏秦的话说,齐国“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漳水),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齐国占据有利的地形,四周都是平原,这是非常有利于齐国纵横四处,谋取天下的。但是齐国的地势毕竟比不上秦国的地势险要。秦国左崤函,右陇蜀,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而齐国虽然可 以四处出击,但是也很容易就四面受敌。而且齐国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一旦外围险要被攻陷,敌人就很容易长驱直入。


  战国中期的纵横家横行,但以齐国的地势来看,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都是对齐国有利的。齐国和秦国连横,就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一起攻打位于中间的韩赵魏,削弱韩赵魏楚,扩张自己实力。齐国 和韩赵魏合纵,韩赵魏就能无后顾之忧,专心对付秦国的东进,也足以阻止秦国东扩的步伐。齐国只要运用好自己的优势,是完全可以在诸侯争雄之中掌握主动,进可攻,退可守,占尽好处。除此之外 ,齐国还可以和楚国合纵,既能一起对抗秦国,也能一起削弱韩赵魏。事实上,齐国的历代外交政策,主要就是以其楚联盟为主。


  秦国对齐楚联盟是非常忌惮的。秦国在东进时,韩赵魏一旦抵挡不住秦国的进攻,就会向齐国求救兵,齐国得到足够的好处,就会出兵,迫使秦国退兵。齐楚联盟的实力强大,秦国任用张仪,主要的任 务就是破坏齐楚联盟,张仪不辱使命,成功的瓦解了齐楚联盟,虽然后来齐楚也有联合,但是那只是表面上的,已经无法真正在对方受到打击时出兵救援了。甚至后来五国伐齐时,楚国名义上是救援, 实质是浑水摸鱼。


  虽然五国伐齐的根源是在齐宣王时埋下的,但是真正让五国伐齐得以实现,更多的则是齐湣王严重失误的外交策略。复国后的燕昭王,一心想要报复齐国。筑黄金台,招揽贤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月就 是乐毅和苏秦。乐毅主要是军事上的功绩,改革内政,训练军队强大了燕国的军事力量。苏秦被派到齐国做卧底,成功的在外交上瓦解齐国,让齐国成为众矢之的,形成了五国伐齐的形势。


  此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湣王。齐湣王继承的是经过了威、宣两代盛世的齐国。就是秦国,对齐国也是畏惧三分,秦昭王想要称帝,也要试探一下齐国的态度,想让齐国称东帝,最终齐国没有称帝,秦国称 帝两个月后也就取消了帝号。拥有如此强大的齐国,还有祖父两辈的荣耀,齐湣王一上台就野心勃勃,想要有一翻作为。齐湣王首先是干涉韩国王位之争,扶植亲齐的太子咎上台。恢复与赵国的有好关 系,齐国对此对外战争,赵国都保持中立。齐楚联盟被秦国破坏之后,楚国内忧外患,越来越感觉到秦国的威胁,楚怀王不得不向齐湣王求和,并派太子横到齐国作人质,以加强齐、楚联合。


  有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在齐湣王三年,也就是前298年,齐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攻打秦国的军事行动。此时秦国是秦昭王9年,主政的是宣太后和她的弟弟穰侯魏冉。此时的秦国已经非常强大,占领 了魏国的河东地区,攻占了韩国的宜阳地区,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多次出武关攻打楚国,对东方各国的威胁越来越大。齐湣王想要称雄东方,就需要削弱秦国的力量,打击秦国,减少秦国对东方的影响 。


  前299年,秦昭王听说齐国的孟尝君很闲能,就派了自己的弟弟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请孟尝君去秦国相见。齐湣王也是担心孟尝君的影响太大,对自己不利,就拍孟尝君去了秦国。孟尝君到了秦国之后 ,秦昭王立即让孟尝君担任秦国宰相,也是礼遇有加。但是孟尝君的贤能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嫉妒,向秦昭王打小报告、告黑状的人就很多,时间长了,秦昭王也对孟尝君产生了怀疑,孟尝君毕竟是齐国 的王族,在秦国做宰相当然会考虑齐国的利益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并把孟尝君囚禁起来,至于要不要杀掉孟尝君,秦昭王还有点犹豫。孟尝君处境很危急,就派人冒昧地去见昭 王的宠妾请求解救。那个宠妾提出条件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 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有一位能力差但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说:“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当夜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狐白裘, 拿回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得到后,替孟尝君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孟尝君获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更换了出境证件,改了姓名逃出城关。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昭王后悔放出了孟 尝君,再寻找他,他已经逃走了,就立即派人驾上传车飞奔而去追捕他。孟尝君一行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往客人出关,孟尝君恐怕追兵赶到万分着急,宾客中有个能力较差的人会 学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便立即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出关后约摸一顿饭的工夫,秦国追兵果然到了函谷关,但已落在孟尝君的后面,就只好回去了。孟尝君就这样靠着一 帮鸡鸣狗盗之徒,从秦国脱身回国。


  回国之后的孟尝君继续做齐国的宰相,孟尝君对秦国非常痛恨,总想打击报复秦国,机会很快就来了。前298年,秦国攻打魏国,魏国想齐国求救。并排陈轸去游说齐湣王,陈轸想齐湣王说了一大套援助 魏国打击秦国电话好处,这也很符合齐湣王打击秦国,扩大齐国影响力的意愿,孟尝君更加暂停打击秦国的嚣张气焰。于是齐湣王派孟尝君率领齐军,联合韩魏攻打秦国。孟尝君统帅齐、韩、魏三国联 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到了秦国的函谷关下。两年之后,也就是前296年,三国联军攻破函谷关,秦国的形势非常危急。为了缓解局势,秦昭王被迫“割河东而讲和”。而韩魏齐三国联军最终也没有继 续西进,攻打咸阳,错失了打击秦国的一个大好时机。


  其实从齐国本身的利益来说,联合韩魏攻打秦国,只是为了削弱秦国,不是为了消灭秦国,要的就是秦国低头。如果把秦国打击的太狠了,秦国的底盘最终都会被韩魏瓜分,隔着韩魏,齐国是无法占领 秦国的土地的。而且没有了秦国这个威胁,韩魏也不会老老实实的朝拜齐国。所以攻破函谷关,目的就达到了,再继续西进,得利的就是韩魏了。从齐国当时的情况来说,齐军在函谷关下打了两年,齐 国国内的兵力并不充足,北方的燕国已经开始向齐国进攻。齐国需要把主力调回来,狠狠的打击燕国。


  总是,齐国没能把握住这次打击秦国、削弱秦国的天赐良机。秦国也认识到了自己主要敌人,不是与自己接境的韩魏,而是远在东方的齐国,只有有齐国的干涉,秦国的东进是无法实现的。打击齐国, 让齐国无法阻止秦国扩大的步伐,已经是秦国的主要目标了。





lxiaopang 发表于 2013-1-29 11:15:54

看看咯。。。

月光下的男孩 发表于 2013-1-29 11:25:58

感谢分享!

651369 发表于 2013-1-29 11:29:36

回帖是一种美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战国4、战国七雄平衡的打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