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钱钟书没有思想出来 胡适开风气不为师
我这一辈子,是在不断的变动中。出生那时,“九一八”事变,七岁时,抗战军兴,随后十五年,战争不断。同时,国共内战与抵抗外侮的战争,纠缠在一起。自己的生命,在时代巨变之中,残疾之身躯,随同父母,不断迁徙。二十岁前,未尝宁居,中年时,离台来美,不觉又已四十年,一生之半,在海外度过。一转眼,已是八十岁,眼看要终老异国。这几十年来,也曾数度回乡,然而不但人事全非,故居也已荡为平地,改建为象征权威的庞然巨物。即使经常回台湾,同样也是人事全非,风景亦改变。庾信诗赋,哀动江关,今日谈之,感同身受,展卷之后,每每中途掩卷!有时午夜梦回,常常不知身在何地!乡关何在!从另一方面看,我这一生,又目睹人类历史上空前迅速的变化与发展。在新颖事而言,我这一生中,出现了抗生素、雷达、喷射机、飞弹、宇宙飞船、原子弹、核能、电视、计算机、基因研究、复制生命……种种划时代的发现与发明。同时,我们见证了国族强权的摧残个人及侵略他人,资本主义的起伏与调节,社会主义的挫折与转型,工业化与都市化,创造了人类前所未见的生活方式,也加速破坏了我们最后托身的大地故乡。
在如此不断的巨变之下,一己的离散丧乱之苦,竟似洪流奔腾中的水面泡沫。是以,我们这一代的经历从长程历史的观点,毋宁充满了惊诧和兴奋。八十年间,人类文化的发展,速度与幅度,超过了数千年累积的总和!如果不计较过去,而瞻望未来,则这一辈子的际遇,还是难得的机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下面的岁月,人类将发现与缔造更多的新事物。在我的稚孙长大时,他的生活方式,将与我这一代最后一段的生活,又有极大的改变。本书叙述的一切,在他们那一代,可能归入古代历史之列。也好!因为在十年前,我曾在山西的东南角,看到农耕的工具,与我在幼年所见内地农具,完全一样,也与我所知的汉代农具,基本相同。我还曾见过中国士大夫家族的族规和邻里乡党的人际关系,也可与汉代以来的传统相连接。因此,我有幸身跨两代与今天,甚至可说由过去,一步跨进未来。这一本小书,是一个身处巨大变化的小人物,将他所见所闻,留下一个记录,让他的三岁稚孙长大时,可以知道祖父时代的生活和观念。
(《许倬云谈话录》,许倬云口述,李怀宇撰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许倬云论人
钱穆
无锡人都很佩服宾四先生,他是自己学出来的,真是聪明,当然西学的东西不多,《国史大纲》是民族史观。
傅斯年
他能作研究,能讲演,能办行政,能跟人来往处理各种事件,真是全才。他办行政,权术也会玩一点,不是那么单纯的人。可惜天不假年,未尽其才。
南怀瑾
南怀瑾是奇人,有一股吸引力,交游广阔,佩服他的人也很多。大概是传统严谨的学问,大家觉得太枯燥,他讲的有许多很方便的途径。
王小波
他坐无坐相,站无站相,我说他是“惫懒相”,站着歪歪倒倒,坐在那里,他的脚翘在桌子上,我的脚也翘在桌子上。
史景迁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江南地区的城市生活很好,尤其是士大夫。史景迁就说想做一个明朝的士大夫。
白先勇
白先勇有使命感,自我鞭策,是好事情。但我没看见文学艺术界还有像他这么热诚的人。
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本来有能力写通史,可是晚年眼睛瞎了,环境又不好。他早期写印度神话,是探索中古以后中国接受了外来的影响,尤其是佛教……他写的关怀基本上不在历史本身,而是将自己也摆放在历史里。
钱锺书
无锡当年出了很多学术界人物。吴稚晖很有名。钱锺书是后来才出名。钱锺书博闻强记,没有思想出来。
梁启超
梁启超是了不起的天才,文章写得既快又好,这种人不容易出现……梁启超的文章,影响深远。
张恨水
张恨水写南京很深刻,他的东西没有后来金庸那么流行,但是他讲的故事是男女老少都能看,因为跟自己的生活比较接近。
胡适
他是一位启蒙带路的人,但开风气不为师,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金庸
金庸的小说跟别的武侠小说不一样,擅长写感情,情之所重。
古龙
我不喜欢古龙的小说。古龙的句子写得别别扭扭,太卖弄了。他的武功完全是嘴巴上说出来,不可能打的。
余光中
外面看上去很拘谨。他很不错,但是放不开,文章放不开,诗也放不开。我曾经跟他提过,假如将来中国文学史上要记台湾一段,只挑一个人,就该挑他。
中肯。。。。。。 支持一下 顶梁祝!!!!!!
我顶!!!!!!
顶!!!!!! 看看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