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雪为尘 发表于 2013-1-1 15:38:39

【每天懂一点心理学】布利斯定理 2013/1/1

布利斯定理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提出来的,它的大意是:在做一件事之前,用较多的时间去做计划,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

  美国的行为心理学家艾得·布利斯和他的几位同行做过如下经典实验:

  他们将志愿者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篮球投篮训练。第一组每天练习实际投篮,不加任何热身和准备,这样持续20天,最后把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则在这20天内不做任何投篮练习,同样也是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第三组在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后,每天花20分钟进行想象中的虚拟投篮,如果不中,他们便在想象中纠正出手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的成绩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4%,第三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6%。

  这个实验结果,和我们通常认为的"只有不断练习实际投篮才能改善手感以增加投篮命中率"的想法有些出入,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是:在做事前先进行"头脑热身",计划好每一个细节,梳理思路,并把它们烂熟于心,这样在实际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有趣的是,很多NBA球队就是利用这个法则训练投篮,而篮球迷们熟知的凯尔特人队后卫雷·阿伦每天在实际三分球训练之余,都会加练20分钟的"虚拟投篮",他前不久也打破了NBA的三分球总进球数记录。

  布利斯定理启示我们: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变得盲目,甚至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只有在事前拟好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梳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效率。
  事实上,有一个研究结果也能证明布利斯定理的科学性。曾有一家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定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概率。善于事前做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做事前计划的人的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定计划的人数高达78%;能够坚持按计划行事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是84%;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为16%。

  布利斯定理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事前先思考,事后少烦恼

  凡事三思而后行,事前多想一步,事中会少一点折腾,事后会少一点悔意。生活中,有些人比较冲动,在确定一个目标后,急不可耐地动手干了起来,生怕晚点动手错失机遇。这种积极性值得肯定,可是这是不是有点冲动和盲目呢?是不是考虑清楚了呢?是不是做好了计划呢?

  有一对夫妻养了一只狗,狗很忠诚,就像家庭成员一样。后来夫妻俩生了孩子,有一次,他们外出办事,几个小时才能回来。临走前,他们把儿子喂饱,看着他睡着后,拍拍狗,指指儿子,意思是让狗照顾好孩子。狗像平时一样摇摇尾巴,意思是让他们放心去。

  办完事后,夫妻俩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被堵在车上整整一个晚上。他们想着儿子,心急如焚。还想到没有给狗准备足够的食物,狗饿了会怎么办。第二天上午,他们终于回家了,但是发现孩子不在摇篮里,周围都是血迹。这时狗像平时一样来撒娇,舔他们的手,只是狗满嘴和身上都是血迹。

  他们明白了,认为畜生就是畜生,不管平时多么忠实,在饿极了的时候也会爆发野性,把孩子吃掉。突然丈夫从厨房拿出一把菜刀,把狗拖到院子里。狗被吓懵了,但没有反抗,最终狗被男主人砍死。看着地下狗的尸体,夫妻俩呆呆地站着。

  过了一会儿,屋子里传出来孩子的哭声,他们回过神来,赶紧跑进去一看,发现儿子安然无恙地躺在床上刚刚醒来。顿时他们后悔莫及,他们知道冤枉了狗。接着,他们在床底下发现了一条蛇,被咬得七零八落,到处都是血。他们彻底明白了。原来狗为了保护孩子,和蛇殊死搏斗,弄得到处都是血。

  毫无疑问,这个男主人缺乏三思而后行的意识,他在冲动之下做出判断,事后才发现自己做错了。想要避免做错事之后懊恼,就应该在事前细心考虑,然后认真落实。

  做事之前的思考并不耽误多少时间,慎重思考之后,再做出决定,做出决定之后,做出详细的计划,然后才是具体的行动。要知道,慎重做决定与做计划这两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这两步没走好,后一步--具体行动,就会变得盲目,甚至是徒劳无功。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三思而后行"的做事原则,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盲目,避免做无用功。

  启示2:事先做计划,成功概率大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表面的意思是在刀很钝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砍柴的速度与效率。如果在砍柴之前花些时间把刀磨锋利,砍柴的速度与效率会大大提高,砍同样的柴反而用时比钝刀少。也就是说,要把一件事做好,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步骤安排,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养成做计划的习惯,他们想到哪、做到哪,心情好的时候这样做,心情不好的时候那样做,这样就很难成功。或许他们很勤奋,也付出了很多,但就是难以见到成效。
有一个勤奋的商人,在小镇上做生意长达十多年,到后来,他竟然破产了。当他的债主跑来要债时,可怜的商人表示自己不知道失败在哪里。商人问债主:"我为什么会失败呢?难道我对顾客的服务态度不好吗?"

  债主说:"我觉得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可怕,你依然有很多资产,你完全可以从头再来。"

  "什么?你让我从头再来?"商人有些生气。

  "是的,你应该把目前经营的状况列在一张负债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后做一个崛起计划。"债主好意劝道。

  "你的意思是让我把现有的资产和负债情况核算一下,列出一张表格吗?然后把店的门面、地板、桌椅、橱柜、窗户刷新一遍,重新开张吗?"商人有些纳闷。

  "是的,你现在最需要的是按你的计划去办事。"债主坚定地说道。

  "事实上,这些事情15年前我就想做了,但是一直没有去做。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商人自言自语道。后来,他真的按债主的建议去做了,在晚年的时候,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一个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的人,无论从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大的成绩。一个颇有名气的商业经纪人说:"'做事没有计划'是许多公司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对于一个人来说,按计划办事不仅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做事的态度,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其实出色人士与平庸之辈的基本差异并不是禀赋、机会,而在于有无目标。起跑领先一步,人生领先一大步:做计划是成功的开始。

  启示3:拆分大目标,再各个击破

  一个制定计划的人目标是明确的,计划也是详细的。如果说目标像是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那么计划就是航线,时刻纠正着我们的行动。有了灯塔的指引,我们才不会偏离前进的方向,才不会陷入迷途。

  "销售之王"乔·吉拉德在刚接触销售行业时,发现自己的组织能力非常差。他平均每个星期打500多个电话,一个月打2000多个电话。随着记录的增多,工作也杂乱起来。因此,他希望找出一个简易的办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但并未成功。

  后来,他突然意识到,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去思考。于是他把打出的电话号码记录在卡片上,每个星期有四五十张。接下来,他再根据卡片的内容安排下一次拜访任务,还有要写的信等。再列出日程表,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工作顺序,当然也包括每日要做的事情。每次做这些事情都要花掉四五个小时,既琐碎又枯燥,所以,起初他总是想放弃,但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尝到了甜头,发现这样工作非常有效。

  从那以后,每个星期一的上午,他不再忙着打电话,而是精神饱满、神采飞扬、信心十足地去会见客户。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已经准备了一个星期,把谈论的话题都想好了。由于准备充分、状态良好,他对会谈充满了信心,并相信下个星期自己会做得更好。

  事实上就是这样,只要你有了目标与计划,你完成事情就要简便许多,效率也会提高许多,绝对不会发生找不到事干的情况,更不会碰到困难就退缩害怕。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这些梦想也算是自己的目标,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有实际行动。

  我们知道,想移走一座大山似乎不可能,但如果把山看成一个个小土丘,然后逐个移除小土丘,坚持下来,就很可能移动一座大山。同样,让我们把一个宏伟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详细的小目标去完成,我们就会发现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似乎简单了许多。

  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正是通过"智慧"而赢得了比赛的冠军。他在自传中写道:"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的路线仔细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终点。

  在一个看似遥远的目标面前,要想避免盲目,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具体的计划,将大目标细分为小目标,再将小目标拆分成详细的实施步骤。与此同时,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坚持不懈地向前迈进。

  目标是人生的明灯,让我们不会沉沦;计划则是台阶,帮助我们攀登高峰。计划固然重要,但执行计划更重要。因为在实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没有毅力、没有信心坚持下去,那么再伟大的目标、再详细的计划都不过是纸上谈兵。



骑砍爱好者 发表于 2013-1-1 15:47:17

写的不错

关羽 发表于 2013-1-1 17:31:23

路过的看看吧!

/mg蓖搅誉焖 发表于 2013-1-1 17:46:40

过来学习下

corleone 发表于 2013-1-1 18:40:38

路过的看看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天懂一点心理学】布利斯定理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