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八扯之从中国走向中国(下)
由于黑客攻击,本系列丢失的帖子,我重发一下,简陋了一点。。《三国志》里反复出现的“中国”,并非大中华民族国家形态的
中国。作为一个汉语语词和历史概念,所谓“中国”,蕴藏着多重涵
义。《书·召诰》说的“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孔颖达释为“于地
势正中”,即方位中央。上古时代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早期国
家,以为居天下中央,因而称为中国,以与周边四方(东夷、南蛮、
西戎、北狄)相对。《礼·中庸》说的“声名洋溢乎中国”,就是指的中
央之国。《汉书·陆贾传》写到,刘氏皇帝“继五帝三王之业,统天
下,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
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宣扬汉代的中央
之国空前强大。从中传递出一个信息,这样的“中国”不是国号概
念,而是地理概念。上自夏、商、周、秦、汉,下至唐、宋、元、明、清,
分别有其国号,而又同为中央之国。英语CH IN A ,就是由“秦”译音
而成的,足见欧美人更重国号之国,所以用秦国国号来统称历代
中国。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历代的所有那些国号一概只是朝代
符号,无论哪朝哪代由哪个民族为主所建立的中央王朝,无不代
表中央之国。在这样一个历史大系统里,地理概念的中央之国浑
如母体,国号概念的历代之国形同子体,源远流长,历数千年而传承不衰。
直到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方才有了国号概念的现代中国,
却丝毫不影响既成的大格局。正是基于这种系统同一性和历史承续性,
尽管中央之国的地理认知早已淡化,“ 中国”仍然是联
结和贯通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不可移易的标志性建构。魏、蜀、吴三
国都隶属其间,却没有哪一个代表中央之国。
地理概念的中央之国和国号概念的历代各国既有同一性,又
有差异性,决定了语词“中国”可以有别的涵义。在春秋战国时期,
与吴、越、巴、蜀之类四方之国相对,中原地区的诸侯国也称中国。
《韩非子·孤愤》说的“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
也”,便是一个例证。后来又引申开去,以“中国”泛指中原地区;唐
人陈子昂诗谓“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近人毛泽东词谓“茫茫
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都是沿此遣词。《三国志》里反复
出现的“中国”,有的指中原地区各大集团(前期包括袁绍、袁术、
公孙瓒在内,后特指曹魏),有的则泛指中原地区。按传统称谓,
“中原”、“中土”、“中夏”、“诸夏”全都与这种“中国”异词同义,频
繁见于三国人口。至于“中国”还个指京城,如《诗·大雅·民劳》所
谓“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则不在《三国志》用例之列。
探讨和梳理“中国”的涵义,对于评价魏、蜀、吴三国分峙的历
史价值和作用,具有关键性意义。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前夕,
诸葛亮请命使吴,游说孙权结盟的时候,就以“海内大乱,将军起兵
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为前提,说出了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那样的话。“与中国
抗衡”,就是“与曹操并争天下”,终极目标在于实现一统天下,建立
起姓孙或者姓刘的中央之国。黄初元年(220)刘备将伐吴,孙权向
曹魏政权卑词称臣,时任侍中刘晔替魏文帝曹丕分析形势说:“今
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
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
建议趁机先吞吴,“吴亡则蜀孤”,进一步再灭蜀。尽管当时曹丕没
有采纳刘晔的献策,坐视蜀、吴在夷陵火并,终让三国鼎立成形,但
也说明了,曹魏集团从未改变一统天下,建立曹姓中央之国的终级
目标。如前文所述,正是在这一个大同上,使魏、蜀、吴与专事分裂
割据的袁术、刘表、公孙渊之流区别开来,表现出了致力统一的历
史进步意愿。不能因为他们最终都在“分”的状态下结束历史活动,
就忽视了“合”的努力作为和努力方向。换言之,他们都是要从小
“中国”走向大中国,这种努力作为和努力方向是应当肯定的。
或许魏、蜀、吴三国当时各自实施那些民族政策,主观上并没
有意识到,将会有利于民族大融合,但客观效果毕竟真是那样,这
一历史促进作用最值得珍视。其中的孙吴政权之对山越,同化加
速提级远胜于秦、汉时期,汉、越人民杂居共处,一起推动了江南
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开发,使其迈入了与中原地区并驾齐驱的
良性轨道。尤其在曹魏政权治下,规模大、持续久地内迁周边民
族,加上长期战乱中汉族士民也在大量流徙,更在民族冲突的同
时,强有力地推进了包括人种因素在内的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
例如匈奴人,不仅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上在这一过程中由既往
的游牧过渡到定居农耕或半农半牧,而且在政治文化、精神文化
方面也远逾秦、汉时期,朝着汉化的方向演变。其中的屠各(休屠
各、休屠)种族首领,甚而自认作两汉皇室之后而改姓刘;於扶罗
单于的儿子就叫刘豹,魏末担任了五部帅之一的左部帅,其子刘
渊后来在晋惠帝永兴元年(304)自称汉王,还把蜀汉后主刘禅追
谥为孝怀皇帝,把汉代三祖(刘邦、刘秀、刘备)五宗(刘恒、刘彻、
刘询、刘庄、刘炟)供入宗庙。其他几族人大致相仿佛。匈奴、羯、鲜
卑、氐、羌当时合称为“五胡”,加上賨人合称“六夷”。汉化或者半汉化
过程由魏延及于西晋,这些民族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中国”视
作自己的土地,渐次萌生和迅速强化了“入主中原”意识,在三国
结束(280 年吴亡)仅23 年之后氐人李特就开始建立成政权,揭开
了所谓“五胡乱中华”的历史序幕。现在回头看,这不应该称作
“乱”,而理当视为相关民族对于“中国”所应有的主权意识的觉
醒;而这种觉醒,正是三国民族政策在客观上促成的。
从大中华民族家庭和大中华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大视野看,
公元3 世纪初期至13 世纪中期的1 000 余年,承先启后、继往开
来的演进特征极明显。如果说,先前的秦、汉大一统,主要构建了
汉族为主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形态,那么,从三国鼎立到宋、辽、金、
西夏、于阗、大理、吐蕃的多民族政治实体分治并峙,就是在新的
民族混合、交流和重组的大格局下,反反复复地合力打造中华族
群和中华国家。这其间,三国对于统一的东汉政权无疑构成强力
反拨,随后只有西晋的短暂统一,就进入了汉族和匈奴、羯、氐、
羌、鲜卑等族所共构的南北朝分立互动时期,在激烈而复杂的民
族冲突中,推进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隋、唐的重新大一统,虽然
由汉族地主阶级掌控政权,但杨氏、李氏皇室已掺杂了鲜卑血脉,
所谓的“胡人”也能出将入相。中央王朝的周边地区,突厥、吐蕃、
南诏等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治实体,仍长期处于并存状态。应当
毫不犹豫地承认,以三国为突破口和转折点,中华民族大融合进
入一个新阶段。而大一统的中华族群和中华国家的最终形成,是
在这一个阶段之后,从13 世纪中期到19 世纪中期,历经元、明、
清三个统一的中央王朝,由包括汉、蒙、藏、满等民族在内的中华
各民族共同取得的文明成果。因此,三国历史的最大贡献,就在从
“中国”走向中国的大进程中,充当了那样一个突破口和转折点,
尽管为之付出的代价的确大了些。
看看哈~~ 求别逗 发表于 2012-12-17 18: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看哈~~
怎么又是你,楼主真厉害啊!楼主知识渊博啊 过来看看 来支持一下。。。{:5_113:} 骑砍爱好者 发表于 2012-12-17 1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又是你,楼主真厉害啊!楼主知识渊博啊
哈哈,多看帖学习呗。,
学习了 汉文化 好贴要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