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还原长坂坡之战【转】
初始条件(公元208年下半年):刘表 归了天
曹操 挟天子令诸侯,趁表刚逝,荆州不稳,整军南下,志在必得。
刘备 荆州北前线的半独立守卫军首领。正常任务是抵抗曹操的南下。
刘琮 被评“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的刘琮比较可怜,接过父亲的江山却刚好是个危急存亡之际。这时候他很可能极端纠结于究竟继续保持独立,还是向大势力靠拢或归降。
先说曹操,他应该至少有着两手准备。南下一是遭遇荆州抵抗,一是对方闻风归降。曹当然希望后者,但荆州的实力不容忽视(起码在刘表在生的时候),如果顽强抵抗的话对曹军有着不少的威胁。如果没有这种实力,以荆州撑腰的刘备在不久前也不会轻描淡写地破“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要威逼对方归降的最佳途径是张势施加压力,进军不易过急。所以合理估算曹操既不想错过敌主卒亡这个大好机会,也不想操之过急,最好让刘琮的潺弱主导这个流程。
再说刘琮,忧心的可够多的。父亲经营一生的基业,守还是弃?就算在母亲和舅舅坚决降顺把江山送与曹公的主张下,廉耻和愧疚之心总会有点。就算是降,也有很多要担忧的事情。荆州跟随父亲建业的将士里,鹰派对抗人士必然不少。要降的话,怎么说服和处理这些人。荆州附属的刘备,在前线一向与曹对立。这位叔辈极可能自行抗曹。兄长刘琦拥兵在外,也不听调度。还有最焦虑不安的事情,就是到时候投降得各种不顺利,曹公会怎么对待他。只擅长内斗争权的蔡瑁,这时候能给他分忧吗?估计最多出了条主意,“这么多文官武将,管也管不来,镇也镇不住,不如先秘密递表投降,表明心迹,只要保住性命,曹公一来,万事就由他解决吧。”
然后我们来看刘备。以上条件的三方中,刘备集团应该是具有对自己最清晰的大局观和战略目的的。综观刘备的一生,往往危机既是转机,表卒操临这样的大变化,可正是兴奋的时候。当人始终保持高远的抱负时,只要时势一变,很自然的整体反应就是紧绷的神经,沸腾的血液,和鹰一样的眼神。
刘备起初可能并不十分清楚荆州刘琮的态度,但这个似乎并不十分重要。这时候的刘备是坚决反曹的,如果荆州投降,刘备腹背受敌,退路在哪里?又假设荆州选择抵抗,但刘备集团本就跟刘琮势力不合,加上刘琮势力暗弱的领导能力,遇上强大的曹军估计自保也非常困难,希望其给予前线支援是根本靠不住的。所以对于刘备,无论荆州是战是降,不用什么高明的军事能力也会考虑如何先谋后路。而江陵就简单自然地就进入了第一考虑范围。
当刘琮势力心烦意乱患得患失,当曹营斟酌要施加多大的压力才刚好逼降荆州的时候,刘备应该是在第一时间和第一个考虑到了江陵。从之后的结果来看,刘备抢先好几步领走江陵军队与物资,个人认为绝对不是史书上说“曹公卒至,至宛乃闻”的时候才匆匆派遣关羽去的。而是在刘表一死,曹操有所风向的时候就策划了的。这可以算是三十六计里“浑水摸鱼”计的出演,因为这时候没人有心思考虑和留意一个附属军守将手下的动向。江陵虽然属刘琮管辖,但只要曹军压境的消息一到,关羽立即可以借刘琦的口令,和荆州危急的理由进入江陵合并带走军队和物资,毫不浪费时间,顺利完成任务。
此文题目为尝试,必然有很多按痕推断的东西,重在合理,而非断定其必然。
迹象有:
1。记得史书应该有提刘备遣关羽奔江陵,之后刘关还能在汉津会师
2。刘备附属荆州于新野时一直应该只能是步军而难有水军
3。但长坂之后很快就有提示,“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4。曹操进赤壁时无战船可用(《太平御览》引王桀《英雄记》载:曹“作竹排,使部曲乘之。”这提示很多水军战船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5。刘备被曹以精骑追及于当阳击溃,仅以“数十骑走”的情势下仍然有跟东吴谈判和赤壁分红的实力。
6。还有如一楼的排演,刘表亡而曹军动的气候下,作为刘备方不需要什么高明的军事智慧也应该立刻能想到江陵为下一步的落脚点,真的等到曹军压境才想到就过于安逸了点。
{:5_106:}额额~~ 先顶再看 。{:5_117:} {:5_129:}{:5_123:} 好射手和糜竺一起经商,赚了 11 枚 路过,学习一下 刘备的确是危机既转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