へ揚帆夕陽終 发表于 2012-12-12 05:33:43

徐庶——乱世中的中庸之道

      今天,你“躲猫猫”了吗?这句话在今天当然不乏讽刺意味,但作为一种古老的儿童游戏,它又是快乐而愉悦的。正确理解“躲”字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树立中正、平和而有效的工作精神。。  徐庶一生确实都在躲,年轻时为了躲避官司弃武从文,出道后为了顾全孝道躲了忠义,归曹后为了自保躲了人事,赤壁之战前更是躲得远远的去了散关,其后干脆完全彻底地躲了起来,不知所踪。但徐庶的“躲”,始终没有偏离儒家的君子之道,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徐庶显然是“明道”的,他一直在遵循“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中庸“至诚”之道。  剖析这种“道”,非一篇千字文所能为,但通过徐庶的“躲猫猫”,若能领悟到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对我们立身处世、规避利害、进展事业,都是有好处的,可能无关谋略,却一定属于“化育”的范畴。
处变不惊,乃尽人之性。

  汉灵帝中平末年(188年),少年徐庶杀死一地方恶霸而被捕,光荣地做了一名“地下党”,受尽酷刑,却严守了“机密”。什么“机密”?多了去了,包括凶杀案的始末、自己是谁、家住哪儿、有无主使等等。这么一来,轮到官府抓狂了,不能验明正身,如何结案呢?外面天天有老百姓为徐庶鸣冤叫屈,加上徐庶的朋友不断地花银子托关系,官府终于吼不住了,只好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为由释放了徐庶。

  处变不惊,按照孟子的说法,叫“尽其心者,知其性也”,是一种从容,也是一种“至诚”。“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看见了吧,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能够“不勉不思”而得从容之三昧,“生而知之”,离圣人似不远了。

  徐庶的处变不惊性格,在以后的新野之战、赤壁之战时均有所显现。唯独在得知老母被俘时乱了方寸,其实也好理解,“毒手一桡难躲避,点头有见问津人”,是“尽人之性”,或曰天性,换了谁都无法从容。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想立身,获得别人的敬重,保持形象很重要。而“躲”、“忍”、“让”带来的海阔天空般的从容,毋庸置疑,是可为形象加高分的。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须惊惶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要学习徐庶的处变不惊,从容对付一切难题。如果你学会了从容,那么,境界可就不一般了,“可以与天地参矣”,还怕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

  获取同盟,乃学而知之。

  徐庶曾对刘备说:“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这种志向不可谓不远大,怎么形成的?读书呗,“学而知之、利而行之”,此乃贤人必备的两个素质。徐庶本性忠厚诚恳,豁达大度,再受到儒家师友的熏陶,若无道德心、功名心,是难以想象的。诸葛亮执掌蜀汉时,评徐庶曰:“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资治通鉴》)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得中”,把徐庶塑造成学习标兵和道德楷模了。

  徐庶的“学而知之”,是领悟到了“躲”的积极意义,不是单纯的逃避,而是藏身某处,细观深品,觉悟“中”的真味。《魏略》说他非“吴下阿蒙”,就是此意。徐庶求学之成绩斐然,还在乎其次,“利而行之”才是关键。他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盟友,就是典型的“行”。如名士石韬、崔州平、孟公威、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成了他的铁杆哥们。这些人可了不得呀,所谓“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徐庶学会了借势。

  人际关系到底有多重要,许多朋友的体会大概比赵炎深刻。多个朋友多条路,那是肤浅的认识。你无论是否能干,无论是否具有自信,一旦孤芳自赏,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岛,那你就基本玩完了。有几位知心的同盟或得到几位重量级朋友的支持,大家相互帮忙、互通声气,是一方面;克服人微言轻的憋屈,抵消被人轻视的负面情绪,让人对你不敢小觑,才是重中之重。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谁敢小觑他?先做右中郎将,曹丕继位,又做了御史中丞,谁敢提反对意见?我想除了徐庶本人确有学识和能力之外,其“统一战线”产生的影响,实不容忽视。“修道之谓教”,读书学习太要紧了,徐庶终于修成了“无声无臭(息)”的“上天之载”(势),保身的资本足够,升官的资本同样也绰绰有余。

  藏愚守拙,乃自我完善。

  从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徐庶归曹,到公元222年,十四年间不发一言,不设一谋。对此,常识一般受到《三国演义》之“春秋笔法”的影响,认为徐庶既固守了对刘备的忠,又因曹操未能善待其母而成仇,并导致出一种极端的至孝:老母反曹,儿子不能为曹家效力。那么,这种观点对不对呢?赵炎以为不全面。

  首先,徐母并非受骗,而是被捉,即便徐庶不去曹营,他母亲未必会死。其次,曹操为收罗人才,也不会胡乱杀一个在对手幕下工作的人的母亲。所谓“徐母痛骂,砚击曹操”的因,根本不存在,而徐庶临走时的“走马荐诸葛”的果,也是小说家言。就是说,他对刘备的忠,得打个折扣,而对母亲的孝,倒是发乎天性。至于他母亲是如何死的,现在无法查考,多半是自然死亡。

  儒家的中庸之道中,有自我修养、监督、教育、完善等理想人格,以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宋代大儒吴潜有诗曰:“自是功名难躲避,须知气节要壅培”。窃以为,徐庶的不发一言,乃是身居虎狼之地的藏愚守拙的自保之道,是对“化育”的实践和巩固,所谓“大隐隐于朝”,与魏晋时期的名士风亦非常切合。

  徐庶在曹营的处境是个啥样子?说尴尬是轻的,就他跟刘备阵营的亲密关系,躺着也会中枪,不自保行吗?再说曹营人才济济,多徐庶一个不多,少徐庶一个也不少,基本是排不上号。按照传统儒家的做法,不能立功立言,那就立身立德,“壅培”气节。徐庶走的正是这个路数。公元222年徐庶如黄鹤杳然,据说遍游名山大川,落脚山东胶南帽子峰,如果是真的,那恰好可以作为其自我完善的注解。

  藏愚守拙的好处,就是让人摸不清底细,实际操作是不随便露出个性弱点,不轻易显露欲望和企图,不露锋芒,不得罪人,勿太坦诚……别人摸不清你的底细,自然不会随便利用你、陷害你,因为你不给他们机会。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不妨掩卷想想薛宝钗的作为,或有所得,亦未可知。

  徐庶的君子之道,“躲”字可以概括。之前是尽力量力,可理解为权衡,是一种智慧,逞强或逃避,均无济于事。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躲一躲,刚柔并济,张驰有道,堪称为“戒惧谨独”,就是一种高境界了,置身局外,“一览众山小”。宋朝临江黎立武曰:“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此言乃卓见,而诸葛亮说“魏殊多士耶!何彼二人(徐庶和董幼宰)不见用乎?”则是书生之见。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中国古代文化人特有的认知,是冷静客观判断的结果,或者叫文化品格;不说话,也能做大官,乃“中和”法则使然,不偏不倚,体现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外在和谐状态,或者叫官场文化。

  如果徐庶一味追求功名,就当时身处的环境,反而显得不正常。相反,若像元代王哲那样“怎生躲避,也难逃窜”的纠结,就是矫枉过正了,会把自己搞得神经兮兮,何谈君子之道?

  恰到好处地躲一躲,四两拨千斤,你一准步步会赢。
                                                                                                                                    转自武汉大学文史期刊

kingfall 发表于 2012-12-12 07:18:28

徐庶是我喜欢的武将之一

剪水作花飞 发表于 2012-12-12 07:36:33

来了...............

剪水作花飞 发表于 2012-12-12 07:36:59

剪水作花飞遇青州兵抢劫,损失2 枚 金币.

masche 发表于 2012-12-12 12:39:37

徐庶徐庶

心风 发表于 2012-12-12 15:19:04

{:5_108:}{:5_108:}{:5_108:}

651369 发表于 2012-12-22 07:46:06

回帖是一种美德

a798005822 发表于 2012-12-23 15:03:58

坎坎坷坷看

草他吗 发表于 2012-12-24 11:05:19

看看再回复

lin286 发表于 2012-12-24 19:03:40

回复了看看
{:5_152:}

南宫秋雁 发表于 2012-12-24 20:34:11

看一下看一下

yqfmailhtml 发表于 2012-12-24 21:30:48

看看内容。。

寒风物语 发表于 2012-12-25 15:28:14

看看各家的说法

龙翔苍山 发表于 2012-12-25 15:39:37

{:5_144:}{:5_14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庶——乱世中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