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2月5日 苏联在莫斯科城下向德军发起反攻
2012年12月05日 大事件[*]1408年12月05日 金帐汗国军队在亦敌忽率领下进抵莫斯科城下
[*]
[*]1389年的金帐汗国
[*]1492年12月05日 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第一次踏上伊斯帕尼奥拉岛
[*]1757年12月05日 普鲁士与奥匈帝国间的洛伊滕之战爆发
[*]1791年12月05日 音乐神童莫扎特逝世
[*]1838年12月05日 中国平民教育家武训诞生
[*]1847年12月05日 广州黄竹岐人民抗英
[*]1870年12月05日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病逝
[*]1893年12月05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款》
[*]1901年12月05日 娱乐业巨头沃尔特·迪斯尼诞生
[*]1901年12月05日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立者海森堡出生
[*]1926年12月05日 毛泽东主编《政治周报》
[*]1926年12月05日 郭松龄与张作霖在东北混战
[*]
[*]1926年12月05日 法国印象派主要画家克劳德·莫奈逝世
[*]1933年12月05日 美国撤销禁酒令举国欢呼
[*]1936年12月05日 苏联1936年新宪法通过
[*]1939年12月05日 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开始
[*]1940年12月05日 百团大战结束
[*]1941年12月05日 苏联在莫斯科城下向德军发起反攻
[*]严寒、大雪和苏联人的必胜信念阻止了纳粹的闪击战
[*]
[*]1941年11月中旬,德军已从北,南、西三个方向围住了莫斯科,总兵力达80多个齐装满员的装甲师和步兵师。他们在航空兵和火炮支持下,从各个方向突击莫斯科守备部队。他们不顾一切,不惜一切代价要冲进莫斯科。最凶猛的进攻遇到了最顽强的防御。在最危机的时刻,朱可夫接到了斯大林的一个电话,他在回忆录中复述了斯大林当时的原话:“朱可夫同志,你坚信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吗?我是在怀着内心的巨大痛苦问你这个问题,希望你作为共产党员诚实的回答。 ”
朱可夫诚实地回答说,红军能够守住莫斯科,但至少还要补充两个集团军和200辆坦克。12月2日,德军的一个侦察营突入莫斯科城郊,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但很快就被击退。这是德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克里姆林宫。1941年12月5日是关键性的一天,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几百公里长的半圆形阵地上,全线被制止住了,攻防双方都己精疲力尽,这时就看谁能获得一支强大的生力军的增援了。这是斯大林久久等待的时刻。他手上有强大的预备队,但得看什么时候用。他必须等到德军已不可能投入新的重兵集团时,再放出自己的重兵集团。苏军将由3个方面军共15个集团军实施反攻。
12月6日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在环绕莫斯科几百公里的前沿上,朱可夫指挥反攻部队全线出击。大批后来被德国人称为“ 西伯利亚人”的苏联生力军,突然出现在阵地上。“西伯利亚人” 身着厚厚的冬装。武器精良,适应深雪作战,带着虎虎生气,横扫过来。德军的防线被不断突破,随着一个一个局部的突破,防线开始全线动摇。终于,德军撤退了。德军两年多来所向披靡,这是第一次在一个优势对手面前大步后撤。
德军的后撤持续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希特勒不断地发脾气,不断地命令:不准后撤!东线的德军将领都很纳闷,在零下 30度的严寒中,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只有撤下来才能保存住部队,希特勒为什么一再不容许后撤?但正如后人所指出的,希特勒是对的。如果他允许撤退,那就会出现与拿破仑大军同样的情况,部队因后撤而溃散,失控了的部队,将三三两两地徒步通过风雪弥漫的俄罗斯旷野,由于己不可能组织起防线,他们只能葬身于漫天的风雪之中……
[*]1948年12月05日 平津战役开始
[*]
[*]1949年12月05日 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0年12月05日 《印度-锡金和平条约》签订
[*]1955年12月05日 美国黑人发起抵制公共汽车运动
[*]1955年12月05日 美国劳联和产联合并
[*]1958年12月05日 “钟表大王”孙梅堂在上海病逝
[*]1963年12月05日 中国国产歼-6型歼击机开始装备部队
[*]1969年12月05日 英国物理学家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出生
[*]1979年12月05日 联合国《关于月球的协定》签字
[*]1981年十月廿二 美国总统里根提出“零点方案”
[*]1986年12月05日 加拿大科学家跨越动植物基因移植鸿沟
[*]1987年12月05日 “卡松号”遇难23名中国船员丧生
[*]1989年12月05日 国画家李可染先生逝世
[*]1992年12月05日 作家艾芜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1995年12月05日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被起诉
[*]1997年12月05日 作曲家王酩逝世
[*]1998年12月05日 重犯张子强终审被判死刑
[*]2008年12月05日 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闭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