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和王平说更强?
魏延的“子午谷计划” 王平的“兴势之役”都是他们将才的表现。
前者的“子午谷计划”若能实行,结果是很有可能把魏国整残,后者的“兴势之役”其结果是重挫十万魏军,死者狼藉。魏国因此转攻为守,矛头直指东吴
北伐路上
诸葛亮北伐,他们是两颗“耀星”。其主要战功也集中表现在他们二人身上。
魏延有两次大破魏军的战绩王平也有两挫魏锋的功劳
建兴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建兴九年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王平对阵是比郭淮更有实力的魏五子张合街亭之役蜀军溃退,本来张合是可以把战果进一步扩大的,却因为王平而作罢, 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张合在次对阵王平,伤亡惨重无功而返。
同镇汉中
舍张飞拔魏延
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刘备在识人用人上,比诸葛亮要强上许多,在夺川之战,魏延战功赫赫,刘备自然心如明镜。
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 北伐的路上也证实了魏延的能力
拒险地,破强敌
延熙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余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王平沿用了魏延的拒敌与国门之外的正确策略,把守险要大破魏军而保住汉川之地。
繁荣汉中
从治民角度讲,王平把汉中从魏延督汉中以来的军事无人区治理成---男女布野,农谷栖亩《刘敏传》这是史学家常来称颂蜀汉大治的文辞不是别人,就是王平督汉中
不同性格
魏延的死,是因为他性格上的缺陷,而不是其他原因, 他的性格与关羽相似。
王平,则比较严格谨慎顾全大局, 得到善始善终的结局
从战绩来看魏延属于攻击性武将 王平则属于防守 但二人在带兵训练士卒上,却各有千秋。
历史评价:
《三国志·魏延传》:“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季汉辅臣赞》:“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华阳国志》:号为飞军,所向无前(时任无当监)。
《三国志.王平传》: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
陈寿:“王平忠勇而严整。
二人结合则很强。 {:5_117:}魏延的 子午谷计划 很难行得通啊2000多人就想拿下长安? 而且还要诸葛亮能够及时的赶来长安会和 但是诸葛亮有那个本事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赶到长安么? __那时候的我 发表于 2012-9-16 14: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魏延的 子午谷计划 很难行得通啊2000多人就想拿下长安? 而且还要诸葛亮能够及时的赶来长安会 ...
这个争议很大,我和你想法一样,不过有人搬出邓艾做例子,邓艾灭蜀也是险棋,有些考虑其实都是多余的,成功了算你的失败了也是你的。 有些计划天衣无缝,可是结果却相反。你又说什么?
魏延不是马谡,魏延放大话有放大话的资格,人家就是有这本事, 反正书上没见过他打过败仗,除了被马岱斩首以外。 封雪凌剑↘ 发表于 2012-9-16 17: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争议很大,我和你想法一样,不过有人搬出邓艾做例子,邓艾灭蜀也是险棋,有些考虑其实都是多 ...
邓艾灭蜀和魏延这个一样么? 邓艾奇袭成都,姜维率蜀国大军在剑阁关抵挡钟会,而且邓艾能够从阴平道入蜀江油江太守马邈投降了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邓艾的人马在江油等到修整以后才进军成都的,在进军的路上还和来救援的诸葛诞打了一场。诸葛诞出兵前黄崇曾急切地对诸葛瞻进言:“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入平地。”就是要他据险而守,困死邓艾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诸葛瞻没有听从,而是犹豫不决,兵到涪县,面对面前的茫茫群山背城徘徊。直到邓艾大军出了险关!
两军在涪县北部展开了一场血战。蜀军大败!邓艾顺利的占领了进攻成都的关键要塞——涪县。
诸葛瞻带领部队向后撤退到绵竹。在此与邓艾军决战,大败。诸葛瞻、黄崇、尚书张遵(张飞之孙)、羽林右部督李球均战死沙场。诸葛瞻战死时年仅37岁。
到此,后主决定投降,可以打的军队也都光了。。。
还可以说真正威胁蜀国的不是邓艾的人马应该是在剑阁外的钟会
而魏延的计策必须他几千人能够占领长安 而且诸葛亮还必须在他的那个战场牵扯住敌人的同时在几天内能够赶来长安会和。而且魏延的计策有个致命的失误长安以东,百里之遥,始有潼关。
__那时候的我 发表于 2012-9-16 17: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邓艾灭蜀和魏延这个一样么? 邓艾奇袭成都,姜维率蜀国大军在剑阁关抵挡钟会,而且邓艾能够从阴平道入 ...
诸葛瞻,是吧, 那如果他听从了黄权儿子的建议,立刻守住险要不放魏军进入平原, 全盘采取守势又如何? 你要搞清楚钟会对邓艾的计划本来就不抱希望, 人家都做好退军的准备了。
到时候,姜维率五万大军杀回来和诸葛瞻两面夹击,邓艾逃都没地方逃,蜀国就那么点地方,险要的没一处在他手,而且成都方面想必也回从各郡抽调兵力,全力围剿邓艾,到时候邓艾的结果.......
所以说有时候成与败不在自身, 姜维在汉中布下“口袋阵”,本来是在自己家门口布的,相对的条件更有利于己,可是最后怎样,那个蒋什么的来?投降魏了 阳平关立马失守这才导致的汉中失守, 姜维全盘计划落空,也直接威胁到蜀汉的生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