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是我们普通人心中的一个梦
贾诩的谋士才能主要体现在军事决胜上,先 来看看贾诩对张绣追击曹操一段的精彩分析 和预测: 战争的过程很简单,曹操进攻张绣→因 故退却→绣追战而败→再追战而胜,而在这 个过程中贾诩两次成功的预测了追击的结 果。让我们引用《三国志·魏书·贾诩传》的 原文,品味一下贾诩制胜之道。(战后) (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 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 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 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 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 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 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 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 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由贾诩之言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成功 预测战争的结果是因为在战前他准确地分析 了敌我兵将的实力,曹操强于张绣,张绣强 于诸将,因而先追败再追胜。充分地应验了 《孙子兵法》对“庙算”重要性的分析,用更 常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从曹操的角度来看,他再战而败的原 因就是他没有算到贾诩而贾诩算到了他。 军事战争,如果交战的双方军力相差不大而 且都不犯错的话(较强的一方甚至只要不犯 大错),战争就会进入对峙消耗的阶段,最 后双方罢兵或者实力较弱一方被耗死,无论 哪一种结果对弱势一方都很不利。所以想要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能在尽量创造有利于 己方条件的前提下兵行险招,去寄希望于强 势一方犯错(被己方迷惑或是出昏招),然 后抓住机会一击制胜。 纵观袁绍与曹操争霸的整个过程,袁绍 可以取胜的机会比曹操多得多,他只要听取 田丰、沮授的任何一计都可使曹操陷入十分 被动的局面,从而进一步巩固优势直至取 胜。哪怕是在许攸叛变,曹操行险出击之 后,袁绍也可以听取张郃的意见引兵救援而 不是妄想攻取曹操坚营,从而至少不致大 败。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有其必然的原 因,有其偶然的因素。袁绍一而再,再而三 地出昏招既是他才能不及曹操的必然体现又 是莫名其妙错误抉择的偶然实现。贾诩所作 的只是让曹操认清现实,认识到“必决其 机”是其取胜的唯一选择,所谓无行险不得 胜。我方只要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大的努 力,拼力一搏就应无所遗憾,至于能不能成 事就要看对方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 天。 总结两点: 1.“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处于强势一 方只要不犯错、不被对手抓住机会总会赢得 最后的胜利。而犯错也可以看作强弱转化的 一个契机,从这个角度讲,只有强者才能是 最后的胜利者。 2.“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 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凡战 者,以正合,以奇胜。”“顾万全”看似没有 错,但这只是做到了“不可胜在己”,怎样才 能做到“使敌之必可胜”、“以奇胜”才是以少 胜多的关键。出奇制胜就象是在,一个好赌 徒首先要敢赌,就是要敢出奇,其次要在最 关键、最合适的时候下自己最重的筹码,就 是要把握时机;虽然即使是这样,终究还 是,总会有输有赢;好赌徒能做到的,也就 是能对其他赌徒做出分析,正确判断出手的 时机、方法从而赢得多些罢了,善出奇者不 过决机尽力罢了(虽然这是极难的)。智慧 化身的诸葛亮也不能改变战争的固有规律, 不肯兵出子午谷就失去了取得大捷的唯一可 能。虽然长安再蹦出一个姜维的可能性也不 是没有的,但从当时的形势分析,魏延的建 议还是很可能成功的。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 山是他北伐时机最好的一次,因为敌人没有 什么防备,他采取了偏稳的进军策略实际上 就给了敌人喘息之机。结果他为自己的过于 保守付出了代价,不仅这次没有成功,六出 祁山均无功而返。从这个角度讲,诸葛亮的 决定是错误的。虽然事后的分析有马后炮的 嫌疑,假设历史的进程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历史进程,而预测的进 程也未必会实现),但是兵贵神速,该出奇 时不出奇是诸葛亮最大的错误。 其实我觉得作为贾诩这种能把人看得 如此透彻的人想必也能把人世间的功名利 禄、荣华富贵看得很透。纵观他的一生,不 过是个乱世中想要保命的绝顶聪明的人罢 了。他对于功名利禄不过是得而得之,不强 取之,体现在军事上是谋而定之,不强求用 之。他想要的也无非是自己过的好点,天下 能安定些罢了(当然我不是贾诩,不可能知 道他的想法,只能从他的行动来推断,发表 一下自己的看法)。 {:5_106:}沙发。。。。。。。 谁都知道贾诩的聪明使自己成为三国谋士中唯一一个寿终正寝的。 {:5_106:}我也喜欢贾羽~ {:5_108:}是不是原创的撒。我看看能给多少 忆浅 发表于 2012-8-11 00:23是不是原创的撒。我看看能给多少
5555 该给多少就给多少 ⊙﹏⊙b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