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南apple 发表于 2012-8-4 05:21:42

三国门阀

                           三国门阀士家
一,富二代
既然要说门阀士家,那么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这个门阀士家是怎么回事,中国人是讲究出身的,《三国演义》里也常有这样的情景,刘备每次和陌生人见面,《三国演义》里也常有这样的场景,刘备每次和陌生人见面,自我介绍时都要说“我乃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是也”。尽管这个中山靖王之后已经穷困到靠卖席子和草鞋谋生的地步,可听到他这自我介绍的人总要肃然起敬,再大的官也要表示一下敬意,这就是出身好的效果。刘备这种光坏效应中有着传统的血统论的因素,也有着一些自然的传统观念在里面。虽然历史上也说“我会继续宁有种乎”“英雄莫问出身”什么的,但实际上这个家世出身对于判断一个人的品行还是有相当的参考作用的。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本身就是个地方城管队长,实际是地痞流氓的出身,但面对他的竞争对手,楚国大将项燕之后,著名官二代项羽,还是造出个“斩白蛇”的故事以增加自己出身的传奇性,不然和官二代竞争太难了。总之这个出身好的人就叫“士家子弟”,不像现在这么直接的叫法,实际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门阀士家是怎么个来历呢?门阀士家又称“士族”“士姓”“郡姓”“大家”“名门”“阀阅”。这么多的名字都在说明一件事——就是资历。这一点阀阅二字最为明显。“阀”是古代立于门首书写朝廷对某人的封赐的牌匾,“阅”是立于与“阀”相对一侧的记载家宅主人履历的牌匾。“阀阅”合起来就是完整的履历表和委任状的公式板。现代有没有这种东西呢?有个类似的,就是车和车牌。大家在路上开车看到一辆挂着“京XXX888”牌照的兰博基尼,都知道要躲远点别碰着,开车的一般人惹不起,这就是类似的效果了。当然古代所谓的阀阅世家并不是仅仅有辆挂着吉祥号的好车就能横行无阻的。“门阀士家”不但要求有财富有地位,还要有家学底子,就是有大文学家,文化人。比如三国时期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弘农杨氏”号称“四世三公”,“汝南袁氏”更厉害。四世出了五位三公。这两大家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世代相袭。弘农杨氏从杨震开始,“四世三公”,所依仗的就是《欧阳尚书》这部儒家经典。杨震的高祖是杨敞,西汉昭帝时官拜丞相,封爵安平侯。杨震的父亲为杨宝,精通《欧阳尚书》。杨震幼而好学,拜太常桓郁为师,除了努力读书家传的这部《欧阳尚书》之外,杨震还博览群书,对儒家的群经“无不穷究”。当时的儒生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杨震的儿子杨秉,杨震的孙子杨赐,杨震的曾孙杨彪,以至于杨震的玄孙杨修,全都是“少传家学”“少传父业”“少传家学,笃志博文”。从袁安开始号称“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其家学识《孟氏易》,,袁安的祖父名为袁泉,从袁泉开始,袁氏世习《孟氏易》。袁安“少传良学”,很早就开始跟祖父学习。袁安通过察举的道路,走向仕途,位列三公。袁安的儿子袁敞,袁安的孙子袁汤,袁安的曾孙袁逢和袁槐,也都是少继家学,“少传《易经》”,“少传家学”。并且也都是因此而通身至显,位列三公。此外还有北海的孔融,是孔夫子的二十世孙,这个出身也是相当显赫了,而且孔融自身文学水平也是相当高,是当时“建安七子”之首。所以可以说那时候的门阀士家,那是学术,舆论,政权的托拉斯集团。真真正正的应了“家天下”这句话
未完待续

风流三国 发表于 2012-8-4 07:56:54

什么时候都要论出身~{:5_120:}

__那时候的我 发表于 2012-8-4 08:05:13

{:5_120:} 楼主见过什么时候不论出生的么

忆浅 发表于 2012-8-4 10:51:20

{:5_108:}出身好~什么都好

shuizhuchenfult 发表于 2012-8-4 11:09:58

在中国什么都是关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