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全面战争 发表于 2012-6-2 23:09:56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小说

一是,写反面人物而不回避写他的优点,而写他的优点,又并不防碍将他写成一个反面的典型,相反却因此而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而富于生命力。
二是,《三国演义》写人物,常常使用对比、烘托、映衬等艺术手法,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先谈第一个问题。
  官渡之战中,有两段对曹操的描写,历来有不同看法。第一段是许攸问粮。许攸为袁绍所逼,去投奔曹操。军士报知时,曹操正要解衣歇息,听说许攸到来,非常高兴,“不及穿衣,跣足出迎。”曹操出迎时还“先拜于地”,给予了很高的礼遇。这就表现了与袁绍完全不同的礼贤下士、平等待人的气度、胸怀。重要的还在下面。许攸在几句寒喧、说明投奔之意后,马上便单刀直入地问曹操:“公今军粮尚有几何? ”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食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 ‘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 “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这四问四答,跌宕起伏,真是写得非常精彩。胸中有数、故意试探的许攸是步步进逼;不明虚实、喜疑交聚的曹操则是层层设防。一进一退,直逼到曹操无路可走,真相大白。这个问粮的场面,逼真地表现了在规定情景之下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性格。这个例子应该怎样来认识和评价呢?不少学者都引用来说明曹操的奸诈。仔细想想,曹操实在有点儿冤枉。实事求是地考虑,在你死我活的两军对垒之中,突然有一位阔别多年的故旧从敌方投奔而来,一见面就打听关系到全军胜败存亡的军事机密,难道能贸然据实以告?要是曹操果真如某些研究者所要求的那样,许攸刚发第一问,就老老实实地将真情全盘托出,那他和愚不可及的袁绍岂不成了半斤八两?正如曹操对许攸所说:“兵不厌诈”,用兵之道也。曹操富有军事斗争经验,临事冷静,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以虚冒实,不露真情,不过是以诈防诈。其实,明智机变的许攸虽然斥责曹操是“奸雄”,但实际上并没有深怪曹操,他通情达理,在大声喝破之后,反而授以火烧乌巢的“急胜之方”,帮助曹操一举告捷。《三国演义》里写曹操阴险虚伪的地方非常多,但这个例子实在不能说明曹操的奸诈。从作者的主观意图来说,主要是在表现曹操的聪明机警,以与袁绍的愚蠢庸懦作对比,从一个侧面揭示这场战争以弱胜强的原因。许攸奔曹之前,作者借人物之口下了四个字的断语:“弃暗投明”,这样鲜明的态度看,显然不会是以此来揭露曹操的奸诈。
另一段是,曹操破袁后,在袁绍军营中发现了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有人劝曹操:“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但他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即将书信焚毁,不予追究。这个例子也常常被人当作说明曹操的奸诈来使用。这样的认识,也是不符合小说描写的客观实际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实际上,这样宽容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果断方式,是表现了曹操很有政治眼光,能从长远利益出发来处理问题。因为在当时,曹操只是初获胜利,袁氏余党势力仍然比较强大,如果此时整肃内部,诛杀部下,必然会动摇军心,不利于将来更图大事。这恰恰表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明智和宽广的胸怀。如此胸襟气量,大家比较一下,就是现代某些政治家也未必能够做到。把这也说成是曹操的虚伪和玩弄权术,只能说是出于一种偏见。
这段描写的意义,我们可以同作者对曹操这个人物的总的政治定位联系起来考虑,就会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总体把握,是要把他写成一个“奸雄”。第1回里,写有一个善于“知人”的(不是相面的)许劭,曹操自己跑去见他,问他“我何如人?”许劭回答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闻言大喜,一点也不生气。曹操身处汉末乱世,他终于如许劭所言,成了一个“奸雄”。从总体上看,《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按照“奸雄”这个评价来塑造曹操的。“奸雄”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具有两方面的特色:一方面就是奸诈虚伪,还有与此相关联的自私残忍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特征;,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英雄,还具有英雄人物的共同特征。
《三国演义》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描写曹操奸诈、残忍一面的同时,并没有回避,而是生动地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另一面。也就是说,在作者的笔下,曹操虽是一个反面人物,却不失英雄本色。作为英雄本色的突出表现,作者很注意写曹操的雄才大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就曾说过:“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第21回)《三国演义》(而且是经过删改的毛评本)中的曹操,确实是多少表现出了他所说的这种英雄品格的。他确是胸怀大志,以实现天下的统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不少问题上以此作为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的。
我再举一个旁证,来说明小说确是有意地要表现曹操这方面的品质。第16回,写刘备为吕布所逼,到许昌暂投曹操。他的谋士荀彧劝他乘机杀掉刘备,说:“刘备,英雄也,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操不答。荀彧出,另一谋士郭嘉入。操曰:“荀彧劝我杀玄德,当如何?”嘉曰:“不可:主公兴义兵,为百姓除暴,唯仗信义以招俊杰,犹惧其不来也;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穷困而来投,若杀之,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操大喜曰:“君言正合吾意。”于是表荐刘备领豫州牧。曹操非常清楚刘备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是将来跟自己争夺天下的劲敌,从他的内心愿望说,是非常想杀掉刘备的。他对荀彧的建议“不答”,“不答”就是在思考问题。因为他内心深处是同意荀彧的看法的,却又有更深远的考虑,因而一时难于下定决心。但他最终还是高兴地同意郭嘉的意见而拒绝了荀彧的意见。这说明,曹操在政治上确是善察安危之机,能从收四海之望、统一天下的长远目标来考虑和处理问题的。这些地方,都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是曹操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开阔的政治胸怀的表现,而不能不加分析地将它们通通解释为都是曹操的奸诈。
此外,书中写曹操优点的地方还有不少,如他在战争中注意发扬军事民主,在采取重大的行动之前,总是要召集众将商议,听取各种意见。在战斗中又能亲临前线,身先士卒。他渴求贤才,广泛地招贤纳士,争取更多的人为自己服务,因而造成“文有谋臣,武有勇将,威镇山东”的胜利局面。他对关羽恩义备至也并非出于奸诈,而是真心爱才的表现。他带兵军纪严明,制法遵法,割发权代首就是一例(第17回),不少人也以为是他奸诈的表现,同样不够实事求是。讨袁绍时,他号令三军“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使得“军民震服。”(第31回)他派儿子曹彰北征乌桓时,临行戒之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使得曹彰“身先战阵,直杀至桑乾,北方皆平。”(第73回)这些地方,作者都比较真实地写出了曹操节节胜利、迅速统一中原的原因,应该说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写反面人物而不回避写他的优点,这样一种创作思想,是很高明、很值得我们重视的。因为这符合生活的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本来就是丰富的,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三国演义》既写了曹操坏的一面,也写了曹操好的一面,而这两面是结合在一起的,是矛盾而又对立统一的。这样写的结果如何呢?结果是写出了一个完整真实的曹操,一个有血有肉的曹操,一个不仅叫人憎恶,而且叫人害怕的的曹操。也就是说,《三国演义》的作者,写出了一个聪明的、杰出的、了不起的坏蛋。
有的学者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写出了曹操性格的矛盾,却没有能写出曹操性格中这矛盾两面的内在联系,写出他性格变化的依据,因此说曹操的形象是失败的。这也不够公允。写出矛盾的内在联系,写出性格变化的依据,这是人物塑造的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三国演义》的作者没有能够做到,这只是他的不足,而不能说成是他的失败。成功和失败的衡量标准,只能是这个形象在读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从古至今,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对曹操的印象都是一个既可憎又可怕的奸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这就证明了它的成功。
性格复杂,即性格多侧面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不只曹操一个。周瑜和张飞,在书中都可以说是正面人物,但作者也能在写正面人物时不回避写他们的缺点。张飞的性格是以粗豪鲁莽著称的,鲁莽就是一种缺点;但他同时还有嫉恶如仇、从善如流、粗中有细的一面,这两面又是结合在一起的;周瑜既有聪明干练、有勇有谋的一面,也有忌刻褊狭、不顾大局的一面。对张飞的描写,有些地方是很感动人的。如第28回古城会,写张飞并没有做调查研究,就误以为关羽真的投降了曹操,因而一见到关羽便“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搠”,谴责他背叛了桃园结义。可等到关羽斩了蔡阳,又听两位嫂夫人讲说关羽一系列表现后,张飞自知错了,竟然大哭起来,立即参拜云长。丈夫有泪不轻弹,像张飞这样粗豪的英雄是很少哭的,但他哭起来却非常动人,交织着悔恨、敬佩、感动等复杂的感情。他的嫉恶如仇和服从真理,都统一于他那率直粗豪的性格之中,心地光明,快人快语,叫人十分喜爱。
写人物不简单化,不单一化,注意写他们性格的复杂性,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优良的艺术传统。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学习和继承的。《水浒传》写英雄人物,也是不回避写他们的缺点,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作者都是充分地、毫不容情地写了他们的缺点,却又并不妨碍将他们写成光彩照人的英雄人物,恰恰相反,因此而使得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血肉丰满。《红楼梦》写人物就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和水平。
再谈第二个问题,《三国演义》写人物,较少细腻的描写,而是主要采用粗线条的勾勒,常常采用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国演义》通过战争的进程,着眼于人物的活动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常常避实就虚,采用对比、烘托、渲染等手法,突出主要人物形象。赤壁之战中,作者就将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对比起来写,他不是孤立地把握和表现人物的性格,而是在人物的相互关联中去把握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在整个赤壁之战中,对诸葛亮用笔并不很多,但他的形象却非常突出,如果将这场战争比作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上演出的一出威武雄壮的戏剧,那么,年轻有为、机智果断的周瑜就是这出戏的主角,而诸葛亮则可以说是这出戏的总导演。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一切都按着他的布置和指挥在活动和发展。作者对周瑜是正面写,而对诸葛亮是侧面写;写周瑜是实多虚少,写诸葛亮是虚多实少。实际周瑜成了诸葛亮的陪衬,写周瑜聪明,是为了衬托诸葛亮更聪明。而鲁肃在作者运用的对比手法中却处处处于一种极其微妙的地位,周瑜与诸葛亮一个聪明、一个更聪明,一个气量狭小、不顾大局,一个目光远大、胸怀坦荡的对比,主要就是通过鲁肃在其中的穿插联系体现出来的。比如小说写周瑜忌刻褊狭,目光短浅,为一己之私而不顾战争胜败的大局,多次设计谋害在此次战争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诸葛亮;而诸葛亮却是胸怀坦荡,雍容大度,为共同破曹的最高利益而不计私仇,一次次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忠厚善良的鲁肃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联络穿插,使对比映衬显得更加鲜明。周瑜以限期造箭来加害诸葛亮,既不顾大军圧境的危重局面,又低估了才智过人的诸葛亮,似智而实愚;诸葛亮不问究竟,欣然领命,还主动立下军令状,把交箭日期由十日缩短为三日,好象一点也没有看出周瑜的杀机,实际上是洞若观火,胸有成竹,似愚而实智。周瑜的褊狭自私由鲁肃之口点出,诸葛亮的机智沉稳也在鲁肃的惊异赞叹中得到进一步的表现。乘船取箭的过程,也由鲁肃相陪。大雾迷漫,鼓声大作,鲁肃大惊失色,诸葛亮则酌酒取乐,安闲自得:惶惧失措与勇敢沉着形成鲜明的对照。
    更突出的例子是第五回的《温酒斩华雄》。这节文字,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讲到关羽的形象写得成功时,特意引用出来加以赞扬的,称其“义勇之概,时时如见”。这是关羽初露头角的一场战斗,集中表现了关羽的英勇和威武。文字不多(前后不过一千多字)而直接写到关羽的文字更少,但却写得有声有色,把一个高大威武、生龙活虎的关羽形象突现了出来。这段文字写关羽,主要是虚写,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整段文字,没有一句从正面直接描写关羽作战如何英勇,战斗场面如何惊险紧张,而主要通过人物关系,运用烘托、映衬等手法加以表现。作者相信读者的艺术想像力,并启发和调动读者的艺术想像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先写关羽的对立面华雄。他把华雄写得很高大,很英勇,很了不起。但是写华雄不是目的,目的是写关羽。写华雄只是一种陪衬,一种铺垫。写华雄首先写他不平凡的外形:“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次写他口出狂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接着,就从实际战斗中具体地描写他的英勇善战。这又分几层写:先是“手起刀落”(毫不费力)斩鲍忠于马下,被董卓提升为都督。这是第一层。次写他夜袭孙坚兵寨,杀得孙坚狼狈逃窜,险丧性命,连头上的红头巾也换给别人才得以逃脱。这是第二层。再次是写他把孙坚的四员大将之一的祖茂“一刀砍于马下”。这是第三层。所有这些笔墨最后都落到了关羽的身上。这里写华雄是用欲抑先扬的方法,是为了写他乃关羽手下的败将,却先故意写他英勇善战。在上面层层铺垫的基础上,作者这才写关羽出场。从读者的阅读心理来看,这样安排情节也是很吸引人的:面对如此英勇、气焰又如此嚣张的华雄,关羽能战胜他吗?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悬念,使读者不得不非常关心,而且急切地要读下去。
    关羽的出场也不同寻常,作者加以着意的布置。主要是通过不同人物的反应来烘托、映衬。如写孙坚损兵折将后“伤感不已”,写袁绍闻讯后“大惊”,写众诸侯聚集商议时,因被挫动锐气,一个个无可奈何,“并皆不语”。而这时却写刘、关、张三个人立在公孙瓒背后冷笑。众诸侯是不语,三人是“冷笑”。在那冷静而又紧张的场面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冷笑”二字意味深长:不只是笑那些身为将帅却对华雄束手无策的“众诸侯”,同时也是笑那猖狂一时、不可一世的华雄,是对他的一种藐视。这已经使读者感到这三个人有些非同寻常了。接下来又写华雄来挑战,连斩骁将俞涉和上将潘凤。在这“众皆失色”、“惶惶不安”之时,这才写“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这几句话本来平平常常,几乎任何一个出战的武将都可能说的;但有了上面那些描写作铺垫,这几句普普通通的话,在此时此地说出来,就变得不同凡响了。这样,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烘托、映衬,气氛渲染得十分紧张。关羽这时出场,自然就十分引人注目,处于一种非常突出的位置了。
    按理说,到这时关羽就应该和华雄交手了。但作者却不慌不忙,写得极有层次。在情节的安排上他又故作顿挫,振起一笔,使不长的文章变得波澜层迭、摇曳多姿。看作者先让关羽亮相,写他的外表:“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好一条英雄好汉!(这里自然地同前面对华雄的外貌描写形成对比:两人一般高的个子,关羽却比他长得英俊威武,一个在高大中见豪爽,一个在高大中见卑琐--“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可是袁术一听说他不过是一个县令的弓马手(相当于今天的警卫员),袁术便大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马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关键时刻曹操为他说情:“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叫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种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关羽竟然主动地立下了军令状,说:“如不胜,请斩某头。”这样一来,气氛就更加紧张了:关羽能否斩华雄之头,不仅关系到盟军的胜负,而且也关系到关羽个人的安危。经过这样一系列的烘托和渲染,作者这才使关羽出马同华雄交锋。可以想见,这场战斗是多么地吸引读者关注,多么地激动人心了。
    就在这种能否取胜事关重大的悬念之下,一般的设想,作者该放开笔墨,有声有色地去描写这场激烈的战斗了。可是,跟读者的期望和预料相反,作者非常巧妙地避开了很容易流于一般化的正面描写,而是继续采用了从侧面烘托、渲染的手法。关羽如何英勇善战、华雄如何被斩,没有一句正面的直接描写,一切都让读者从音响、环境气氛,从人们的反应中,自己去想像出来,而效果比直接描写还要好。
    他先从酒上点染。曹操为他酾酒,是为了预祝他胜利,寄希望于他,也是为了鼓励他,为他壮壮行色胆气。然而,酒的作用又不止于此。关羽并不喝(如果他端起来就喝,这酒的作用就一般化了,就不能充分发挥了),而是说:“某去便来。”这四个字,平平常常,可是在此情此景之下,出于关羽之口,却是掷地有声的响当当的语言,是英雄声口。如此性命攸关的紧急关头,出语却如此轻松安闲,沉稳镇静,好像不是去跟一个劲敌作殊死的搏斗,而像是日常生活中对朋友说要去做一件极普通的事情一样。这就十分自然又十分有力地表现了关羽对战胜华雄有绝对的把握。还未上阵,单是那副形象,那几句平常而又不同凡响的话,就已经渲染出关羽的英雄气概,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就已经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了。
    下面写战斗本身,只用了六十三个字:“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军中,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写得是何等的精练,何等的巧妙,又是何等的出色!直接写这场战斗的,连一个字也没有。但读者从帐外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的鼓声、喊声,从众诸侯闻声失色的表情,接着又看到了得胜而归的关羽将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关羽的英勇善战,战斗的紧张激烈,就全都在读者的想像之中了。聪明的艺术高手,是充分相信并且会运用各种方法去充分调动读者的艺术想像力的;同时,在不该浪费笔墨的地方也是不肯多写一个字的。这里特别值得玩味的是“其酒尚温”的那个“温”字。这个“温”字真是画龙点睛之笔。“温”字说明时间之短,借用华雄的话来说,就是:取华雄之首“如探囊取物”。那样一个令众诸侯闻风丧胆的华雄,关羽不费吹灰之力就战胜了他,关羽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人物,那还用说吗?读到这里,读者才领悟到,作者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华雄,其实都是在写关羽;也才领悟到,在艺术表现中,恰当地运用对比、映衬、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的。

诺基亚也掉漆 发表于 2012-6-2 23:17:38

长姿势了{:5_117:}

全胜尊 发表于 2012-6-2 23:25:32

呵呵,看看

重拾信念者 发表于 2012-6-2 23:36:48

赞 说的好~{:5_126:}

青山复雪 发表于 2012-6-3 01:03:21

仔细看看~谢谢分享~~{:5_117:}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6-3 19:15:26

楼主是罗贯中的忠实粉丝啊

xiaokai815 发表于 2012-6-16 23:55:24

这是我看过楼主第一个不水的帖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