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耀拉 发表于 2012-5-14 21:46:51

古典時代與之後的印度

本帖最后由 羅耀拉 于 2012-5-14 21:59 编辑

我一直在想我忘了什麼,原來我漏發這篇........

基本上,印度次大陸歷史大至上分以分成數個區塊,克什米爾區、西北印度(也就是信德一代,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大平原,阿薩姆地區,德干高原諸邦與邁索爾區也就是今天印度的Karnataka卡納塔克邦,最後是最南方的泰米爾諸國。

印度的歷史


印度擁有古老的歷史,跟一團混亂的歷史記錄,在孔雀帝國崩解後,雖然有數個王朝出現,試圖再度達到孔雀帝國時代的盛況,但是,都沒有成功,大約在三世紀左右,我們可以知道一個新的王朝出現,那就是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時代,北印度進入了古典時代,基本上,貫穿整個這個時代,大約可以說,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也是印度的黃金年代,笈多王朝在六世紀左右因為白匈奴的入侵而崩解,但是印度諸王公仍然存在,笈多王族後裔及貴族們很快的擊退了嚈噠人,白匈奴退入西北地區建立國家,不過國家分裂早已不可避免,六世紀中葉,白匈奴亡於波斯與突厥聯軍,北印度的貴族很快的瓜分剩下的領土,而白匈奴的勢力退入阿富汗等中亞地區;這時,北印度出現了另一個新而短暫的帝國,那就是戒日王朝,一般而言,常常把嚈噠人入侵以後的這段時間,稱作後笈多時代,而戒日帝國是這段時間的終結(也就是說,把戒日王視為笈多王朝的最後一人),這段時間也稱後古典時期,不過定義上,也包括到南印度至潘地亞復滅。

南印度則踵續在北印度之後繁榮,在北印度陷入戒日王死後的分裂時代時,南印的泰米爾人諸國,諸如朱羅、潘地亞等,這時躍上了歷史舞台,透過良好的海事技術,南印度王國這時開始擴張版圖,朱羅的海軍將印度的勢力帶入的東南亞地區,並征服了當時的東南亞大國室逝佛利,隨後,朱羅被另外一個泰米爾邦國所取代,那就是潘地亞,潘地亞人則繼續興盛直到了14世紀左右。

在七世紀時,戒日王幾乎統一整個北印度,克什米爾跟阿富汗部份為波斯所控,部份為戒日王所控;德干高原部份,遮婁齊王臣服德干高原與麥所爾諸邦,並且往南壓迫泰米爾諸小國,除了巴拉瓦人之外,泰米爾南在南印度,還有三國歷史悠久的小國,分別是朱羅、哲羅、潘地亞,這幾個泰米爾小國,自成一體系,從前三世紀左右,大都活到12、13世紀,潘地亞更是維持到14、15世紀方才滅亡。

戒日王朝,故名思意,就是戒日王在位時的一人王朝,它在位47年,戒日王朝也存在跟他在位年限一樣,某種角度而言,很多學者又稱這時叫做後笈多時代,畢竟這時文化,大體上跟笈多王朝一樣,是延續下來的,戒日王算是有笈多貴族血統的最後一人。

在白匈奴人(嚈噠人)的中亞領土被波斯與突厥瓜分後,北印度就進入戰國時代,群雄割據,包括岌多王朝的舊王公貴族、白匈奴人,跟一些地方勢力,最後,大至上群雄爭立之後,我們約略可知,北印度大平原上,有三、四個大國,其中坦尼沙王國(Thanesar)佔據西北面、穆克里王國(Maukhari)統治恆河中游、Gauda王國控制今日孟加拉地區,(Malwa)摩臘婆王國則大略在今日印度中央邦北部左右地區,迦摩縷波王國(Kamarupo)位於今日的阿薩姆地區,最後,還有一些小國跟小民族散落期間。
坦尼沙王國國王,戒日(Harsha),在父兄相繼因故去世後,16歲即位(606年),南征北戰,統一各國,在612年,坦尼沙與穆克理兩國合併,從此之後,變成一大帝國,我們用帝王戒日之名稱此帝國。

德干高原一直以來與北印地度區是不同的世界,南部諸國,六世紀中葉,興起了Chalukya人,也就是我們稱之為遮婁其的民族所建立的王國,大概在543年Pulakesin I創立了遮婁齊王國,自號Lord of Badami(巴達密之王),在今日孟買一代建都,傳自其子Kirtivarman I時,其子不久之後戰死,最後由其弟既位,是為攝政王Mangalesa,補羅稽舍二世(Pulakesin II為了方便起見,以下稱普拉開心二世)為Kirtivarman I之子,其叔因不願還位給他,所以長成之後,便與其叔開戰,最後登位為遮婁其王,他擊敗了殺死他父親的Pallava人,東征西討,最後終於幾乎統一整個南印度,在戒日王時普拉開心二世已經統一了德高乾原,並且南服Western Ganga 人所控制的邁索爾地區,是以此時遮婁齊王與北印度戒日王朝南北對壘。
============================================================================

雖然,笈多諸王也把他們的國土跟孔雀帝國一樣分成很多省,在細分成很多地區,在之下是諸多村落共同體與更小的村落單位;但,王對省區的控制人,並沒有古代那麼的大,而省行政長官的權力,也比較大,除非地方長官作的決定有牴觸到中央的政策或法令,要不然地方長官可以自行其事,獨立性相當大,在嚈噠人離去後,戒日王發現他所統治的北印度是個鬆散的封建型大帝國。

基本上,笈多諸王有一個內閣式的委員會,然後地方省份行政官員多半是王儲與王子,再來是大貴族們,而各省基本上都有個小內閣,許多合作的村落共同體,有自己一套系統,基本上,村落與城市,都有一個統治自己地方事務的委員會,城市的這種統治委員會,通常由大型商行會所組成,也就是說越到晚期,笈多王朝統治下的北印度,逐漸從一個古代帝國型式,轉變成由許多自治體所組成的封建性的聯盟帝國。

笈多王朝一項重要的轉變,就是用授地來代替現金奉祿,到後來,只有軍事服役者才拿現金。授地有兩類,一類是給婆羅門,叫作agrahara,這是免稅的,雖然可以世襲,但是國王有權收回,另一種是給世俗官員,這種原本比前一種還要少,但是越到晚期就越來越多,主要當作俸祿替代品,或是服役的奬勵,當然,國王有權終止受與,但隨著時代推後,國王越來越難這麼做。
七世紀之後的印度逐漸走入封建化(但是要知道,這種封建跟中國周代封建或是西歐封建,有著跟本上的差別,雖然名稱一樣,但是最好不要等同)。

基本上,7世紀開始,用如前說用授地代替薪俸,國王把來自各式各樣的土地的歲入給予官員,或是選用新的土地占有者,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強化了封建化的近程。耕耘活動基本上由首陀羅農民來作(這時代絕大部份的平民種性變成了首陀羅,而吠舍可能只剩下少許的富商階層);他們實際上困在土地上,並向土地所有者繳交地租。

而土地領土們,在把部份稅收交給國王,在戰爭中被征服的封建主是沒有獨立行動的能力,另外,有些強大的封建領主可以有自己的下級封建領主,無須經過國王的同意,基本上,封建領主除了定期繳納稅收跟保持一支軍隊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義務,如固定時間要去朝見國王一類的;通常較小的封建領土對自己地產上有任何的管理,要經過國王的同意。

當各國戰爭變的越來越頻繁時,封建關係中的軍事性格越來越明顯,而不在是單純的國王與地方行政官員,或國王與附傭地主了,在某些情況下,一年一度的貢賦由提供兵員來代替(也就是說提供壯丁給國王當士兵代替繳穀物或是錢)但這並不普遍,在國王宣戰時,期望領主們自動的帶領兵員或裝備前來,在和平時期,國王定期考查,檢查各封地稅收,加強自我主權。建立堡壘要塞設精兵鎮守,使有各防御的軍事中心點。

理論上,國王只是將土地的歲收給封建領主,而非土地,授地只是給被授予者一生,當他死時應該土地要被再分配,但事實上,雖然法律不被允許,但是世襲的情況確常有。

這邊要指出,國王仍然保留相當的規模的土地,是為王室領地,實際上,這也相當的多。

為了行政方便起見,王國又規劃成省、省又劃分成前述的地區組織,省的管理人同時包含王室領地與受封人掌管的土地,國王王室領地的行政官員,他的權力與責任是被限定且受監視的,這跟其它的封建主的領地不一樣。

也就是說,基本上土地所有權全屬於國王,他可以把某土地歲收給予他的官員,可以受土地給婆羅門,要不然就是讓小農或是地主去耕種,後一類是最主要的習俗(在南印度),王室領地可以出租給自由的承租人。土地私有者買進土地,並授給他們出賣與贈送的權力。授地給官員大多都是作為薪俸的替代,並不要向國家提供軍隊或歲收,而實際上,照理講這些官員應該拿的是該土地的歲賦,只是說,隨著時間推移,封建化越來越明顯。

(這邊講的同樣適用在曲女城混戰時代,並且,曲女城混戰時代這種傾向更明顯了。)


印度行會sreni

從孔雀王朝時代開始,印度就出現的同業公會及商會,隨著帝國的崩解與三到五世紀的商業興盛,商會與同業公會成為在商品生產事務中的主要機構,他們內部的組織幾乎是自治的,各個行會組成一個更大的行會社團,有著內部的規定與法規,政*府通常尊重這種法規。這些社群會選舉一些人員,成為行會的主要工作人員。他們會做一些,如修建廟宇的捐贈等事務。佛教僧團也屬於行會一員,在某些地區,僧團會充當銀行,進行有息貸款,還會出租土地,僧團收取此土地產量六分之一的租金。相對的,婆羅門則比較保守,甚少做商業投資,他們更依賴自己的土地收入。

行會領袖在城市生活中是強而有力的人物,在笈多時代,他們也往往是城市行政管理委員會(姑且這樣稱)的重要成員,能左右城市行政,甚至有自己的武裝部隊,他們也是國王、貴族們爭取合作支持的一員,甚至有時王公貴族會投資行會,換取他們的支持。

在古典晚期,一些商人行會甚至富有到足以買下整個村落並把該村落捐給廟宇,有些行會商業網分布廣闊,遍佈南印度及蘇門達臘,但這些商人行會甚少有獲取更大的政治權力欲望,或許是行會與君主關係混雜太深了,王公貴族投資商會,而商會會轉送稀有高價禮品,君王給與商人土地當資本,而商會給與回報,商人有許多遠洋利益,在關鍵時刻,也須要王國的軍事及海上力量;另一種可能是傳統的種姓與政治制度,約束著行會的政治力量,不過在一些小國,商人行會力量較為強大,主要是因為這些王國主要依賴商人的金融成就而存在。

(朱羅王朝崛起後,就是因為商人行會影響,被拉著一直往東南亞去,反而少在大陸上爭霸.......)


軍事筆記

通常印度士兵的來源有
1.正規軍 有俸的士兵maula 包括王室與領主的兵
2.征召兵
3.sreni行會兵
4.雇傭軍
5.從森林部落所招募的士兵atavi。

象兵
沒有講到大象運用的印度軍事書籍,那一定的是不完整的,印度使用象兵的記錄從紀元前直到十九世紀,這漫長的時間中,象兵出現在無數的印度戰場上。
一般而言,使用大象的方法有幾種,通常大象都是有簡單裝甲的,上面有一到六名乘員,有象轎或沒象轎,然後用弓、長槍等長桿兵器,另外再在象牙上加裝武器,又或則讓大象拿鏈枷或樹幹。
一般描述上,一種大象使用方法是用多孔的象轎,這些大象就如同活動的堡壘般,距敵方一段距離來射擊,另外一種用法是從頭到腳裝甲戰象,象牙上加裝武器,有時甚至塗毒,衝入敵陣中,衝開他們隊伍行列,最後,象背上的人會用弓箭或武器攻擊,最後一種,受過訓練的大象能揮動巨大的鐵球、樹幹乃至長矛,配合上面的象夫與士兵,給予敵人無窮的精神壓力。

步兵
印度軍隊主要的份子是步兵,印度軍隊中通常有大量的步兵弓箭手,他們主要武器便是印度傳統的竹長弓,叫長弓是因為他幾乎等人高,另外他們可能有長劍、盾牌、標槍等配備,還有一些細長的鐵破甲矢,另外,印度還有鋼弓,這通常是在貴族中發現,或許有錢的行會士兵會有配備;印度士兵會用火箭。
通常,印度會培訓一部份弓箭手成為神射手,用以對抗敵人,傳統的弓藝與空手武術同為印度傳統武術之一。
征召而來的農村民兵,通常穿著quilted armor,他們跟波斯的同仁(波斯農民一樣是徵召兵)一樣,有著一個大的柳條盾,可能是方型,更好的裝備是一個圓盾,叫作phalukas,通常會木製,有些會有附皮革,不過因為禁殺,所以印度皮甲並不常見。
他們通常是雜牌軍,穿著各異,頭部戴著小圓帽或厚厚的頭巾,有個盾牌,方型、curved 。

騎兵
騎兵,印度騎兵跟北方鄰居們相比,幾乎不值得一提,不過,仍有其特色在,一般而言,印度騎兵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護衛大象跟追擊,他們喜歡近戰,實際上印度騎兵主要為近戰而存在。
早期的騎兵穿著與貴霜王朝時代相類的裝備,帶有塞人或貴霜王朝時代的盔甲與穿著,後期似乎引入了波斯式的重騎兵,主要穿全副鍊甲或胸甲,有頭盔,拿鎚、槍、劍來作戰;當然,也有輕騎兵,輕裝甲拿小圓盾跟劍或刀攻擊,拉其普特人是印度最優秀的騎兵。
印度的弓騎兵的存在著爭議,不過透過圖片、浮雕與笈多時代的錢幣的騎射畫面,我們可以知道北印度是有的,但應該很少,因為文獻記錄上似乎不多。

盔甲
鎖子甲通常用於貴族或富裕的行會民兵,另外有一種叫作ghughwa式的盔甲是簡單的鎖甲加上頭巾,精銳部隊跟貴族通常有良質甲可以穿,但是炎熱的天氣讓他們傾向於穿胸甲及頭盔,一般而言,印度頭盔是接近波斯中亞式的,據此,我們可以知道,通常重裝甲是鍊甲及綴甲(lamellar armor),而輕裝甲則是quilted armor與padded armor;再更南方,因為溫度實在是太高,絲綢甲是另外一種選擇,可以防弓矢。

大部份的剎帝利武士穿lamellar armor 甲。
* Kshatriya =剎帝利
印度是最早發明烏茲鋼,也就是大馬士革武器的國家之一。
一般而言,印度有攻城器具跟一隻有力的海軍,尤其是南方。


印度的近戰兵,一般而言,只有一種功能,維持戰線,讓步弓跟戰象可以攻擊.........,騎兵功能則是鞏衛象兵跟追擊。

雖說印度騎兵素質上實在比不上北方的波斯跟突厥,但數量上還是可以的壓過的,不過,史實上印度通常不太會向外打,因為好的戰馬基本上都要從西亞進口,尤其是南印度地區........,北印度當然有自己的馬種。

印度雖然少甲,但不代表他們不穿甲,通常都以胸甲等半身甲為主,但在戰場上也就夠了,甚少人能全包鐵罐在印度那種濕熱氣候中。

況且,印度步弓手也是海量出現,所謂蟻多殺死象,再加上象兵加持,只要有頭腦清醒的統治者,跟團結的國家,敵人一般很難進入印度大平原地區,歷史上,北方民族能夠南下,都是在印度大平原混戰的時候,稍微有點氣候時,如後笈多諸王國就聯手擊敗過白匈奴,讓他們勢力只能龜在西北一代,無法深入印度平原地區.......

更況且,印度士兵也非隨便上陣,除了跟波斯一樣那種肉墊民兵之外,一直是都有正規軍存在.......,相較於波斯重騎兵跟突厥騎射,印度步弓向來是印度的精壯兵種之一,印度透過緞造技術加持,有多種箭頭設計,一種就可以輕易穿透遊牧民族常穿皮甲一類護具,印度更有訓練有素的步弓狙擊手,專挑盔甲縫細下手,更別提架在象上的弩砲......

另外,老練的武士,也讓印度步兵有一定的紀律,武術傳統讓印度人可以打到空手還繼續打,當然,因為氣候問題,就別奢望印度有太多的重步兵.......

印度象兵跟什麼迦太基時代或希臘化時代,波斯什麼的戰象完全兩樣,象兵在印度是"作戰主力"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進攻與防守手段,印度戰象可是可以成群進攻,跟其他大部份地區那種小貓兩三隻完全不一樣,你想想一排四十隻大象往你大軍移動過來,上面有弓箭射擊,還不時有長槍插下來,有時還會訓練大象拿樹幹或鏈枷,又或是在象牙上加裝長柄兵器(上面還塗毒),整排如馬騎兵般衝過來(當然無法那麼整齊..),上面一樣有人努力在射箭,大象速度並不慢,那種精神壓力,沒見過早就崩潰了........

印度基本上就整個次大陸地區自成一個小世界,常常內部打的不亦樂乎,加上大陸上語言分歧(今日印度鈔票上就有十五種語言),族系復雜,往往征服一地區,強主一死,就叛亂四起,因為族系仇恨,所以忙次大陸事務就累了,跟本無心向外發展,實際上也力不從心......


===========================================================================

有關於印度人的傳統服裝,可以參考蘿拉的另外一帖:http://revo-create.com/viewthrea ... 6amp%3Btypeid%3D236

夏侯熊掌 发表于 2012-5-14 21:49:01

咦?又发一次啊

胖哥的铁骑 发表于 2012-5-14 21:55:12

看看 支持下

000000 发表于 2012-5-14 22:11:38

支持一个{:5_106:}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2-5-14 22:30:03

路过,,,,,,,,,,,,,。。。。。。。。。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5-15 08:03:5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5_1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時代與之後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