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救了关羽的命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傅子曰:辽欲白太祖,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公,君父也;羽,兄弟耳。”遂白之。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能去?”辽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曹操很信任张辽,也很器重关羽,当曹操发现关羽无久留之意时,曹操派张辽去打探关羽的想法。曹操为什么派张辽去而不派别人去呢?曹操为什么不亲自问问关羽呢?原因可能是:
1,张辽诚实守信;
2,关羽和张辽的关系很好,关羽也诚实守信;
3,关羽桀骜不驯,看不起士人;
4,张辽心有灵犀,见解独到,本身是个武将,了解武将的心思;
5,曹操想听关羽的实话;
6,张辽仁义,没有偏袒心;
7,曹操不和关羽面谈,避免双方尴尬;
8,曹操和关羽不是君主和臣子的关系,而是行待客之礼。
张辽和关羽谈话没有隐瞒。关羽合盘托出自己的想法,张辽限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是君父,另一方面是交心的兄弟,张辽害怕曹操杀死关羽,掌握了说话技巧,既对得起曹公,也对得起关羽。所以,张辽没有偏袒,对曹操实话实说。以下是我分析曹操和张辽的对话过程:
张辽先对曹操转述关羽的话:“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曹操的态度并不激烈,更加感叹关羽的为人,赞叹道:“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然后曹操问张辽:“度何时能去?”这个时候,张辽才引述关羽的后半句,并且是加上自己的分析语气:“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如此一来,关羽的原话就变成了张辽的个人判断分析了。
以上,张辽的转述对关羽帮助很大,张辽不是一口气把话说完,掌握了技巧。张辽看准了曹操没有杀关羽的意思后,把关羽的原话变成了自己的分析,这样一来,避免了曹公和关羽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如果,张辽一开始便把关羽的话合盘托出,曹操一旦生气,张辽很难有回转的余地。
关羽是个桀骜不驯而又重情重义的人,关羽的本意是,我报答曹操的恩情后再走,意思是好的,但是,语气太重!【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这句话是曹操知道关羽真的要走后为关羽圆场,也安慰了曹操。
另一种假设,曹操听到关羽要走后很气愤,表露出杀关羽的意思,张辽就会接着转述关羽的原话:【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这就不再是张辽的分析性语气了。这种状况下,如实引述关羽的原话或许可以平息曹操的怒气,保住关羽的性命,同时也对得起曹公。
围观 看看 顶顶 沙发 文远智将也!相较云长,略胜一筹。个人看法。 有道理,说话也是艺术啊,中国这个传统保留至今,发扬光大!{:soso_e122:} 有道理! 一直不喜欢关羽觉得他好傲。。不适合为帅。。。荆州给他镇守就是个错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