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飞鹰 发表于 2012-4-15 15:15:57

战国时的养士,游侠之风

很长时间没来了,估计有人要骂我忘了战国了,所以今天发点东西
战国以前,中原城市规模普遍不大,而到了战国,由于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使得他们有谋生的根本,所以形成大的都市。齐之临淄,赵之邯郸,韩之荥阳等
战国城市的兴起,使得武侠有了聚集、交往和活动的中心。而当时战国的风气是各种有权有势的人都以养士为荣。战国初期,赵襄子,魏文侯,还是后来的四公子,门下门客都是千人以上。所以这些养士的高度集中,实际上就是人才的高度集中,这些门客们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葵的社会力量。
而贵族们的养士之风,给战国游侠们一个集结的场所,而当时的风气“知人得士”游侠们不要求富贵,只是要求权贵们尊重人才,善于使用人才。不管是冯让,毛遂,荆轲,聂政等都是被权贵们尊重而发挥他们的力量。
当时社会上网络人才有三个主要的准则,上面说了“知人得士”。下面还有“不分贵贱,一与人等”,“合则留,不合则去”。当时人格的自尊感特别强烈和敏感。也给了游侠一个精神上的支持点。
游侠当时并没有忠于一国一姓的狭隘思想,所以他们有很大的选择权,去找一个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所以权贵们的道德素养也要有一定的要求才能招到士。孟尝君在其封地收“任侠”这种高度集中的武侠方式让武侠成为了可以左右政治的社会力量。战国末,武侠已被社会承认。
战国的武侠还有一种就是很诡异的”文化离轨者“,现在来说就是很个性。他们不遵循所处社会的价值观,行为怪异,为世人不解。而从他们个人的素质来看,他们大都是战国时代的精英人士,智勇双全。
后来,武侠活跃的连当时统治者都无法控制的社会力量,他们形成一个集团化的群体,有自己的行为尊则,道德尊则,而这些准则,大多和法律相触。而当时统治者却无力去规范。







卡赞鬼泣 发表于 2012-4-15 15:32:30

沙发。。。。。。。。

刘甜宁 发表于 2012-4-15 15:33:17

{:5_113:}沙发~~~~~~~~~~~~~~长知识~

剩者丶为王 发表于 2012-4-15 16:31:27

学习了、、

青山复雪 发表于 2012-4-15 16:35:46

正如楼主所述,“士”的追求或更倾向精神领域,物质的享受甚至是挥霍,不过是表象。“士”的极致是死亡,因为“士为知己者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国时的养士,游侠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