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之死(三国一大谜团)
公元234年三国之蜀国名将魏延死了公元234年三国之蜀国丞相诸葛亮死了
为什么他们一个名将一个丞相会死在同一年呢?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死是因为劳累过度,事多食少而致。《三国志》说他连二十军棍的体罚都要亲自主持。而他自己的说法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前出师表》)
那么魏延呢?他可是虎狼之年啊。为什么会英年早逝呢?大家可能会说什么英年早逝,他是蜀国的反贼,是丞相用锦囊妙计被马岱所杀的。
这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情节。是罗贯中的一家之言。《三国演义》很精彩,通过计斩魏延把孔明点缀的人不人鬼不鬼。当然里面还有好多点缀孔明的情节,以至于我们看刘备像白痴,观周瑜似笨蛋。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欲县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罗贯中实在是太有才了,他的艺术魅力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铁杆众多,粉丝如云。当然小说家的话是不能用来作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来读的。那么历史的真相又是什么呢?魏延真的是叛徒吗?是什么造成了他的历史悲剧?
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到达南郑与群下商议。魏延建议:“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主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对魏延的子午谷战略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有一段评论:“魏延先生的子午谷袭击战略,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大战略,跟当年韩信先生暗渡陈仓没有区别,跟曹操先生进击袁尚的柳城白狼山战役更十分相似,全都危险万状,当时如果陈仓道上或白檀塞上,设有伏兵,韩曹二人命运将无法想象。问题是恰恰没有伏兵,所以获得成功。从已知史料上看不出子午谷设有伏兵,而且从以后的报道却看出不仅子午谷一线而已,而且是曹魏全国都没有戒备。”诚如柏杨先生所言然诸葛亮的态度是:“制而不许。”他认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于是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性格上的谨慎决定了他和魏延在计谋上的偏差。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才,优于将略”而对魏延的评价是“以勇略任”他们两人分别以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姿态出现于历史舞台。这就决定了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带兵打仗依然用政治上的那一套来应对变幻莫测的战事,其结果必然不会乐观,而像魏延这样的军事奇才却偏偏受制于孔明,其才不得尽施展肯定备受压抑。他又自负其才,性情高傲。所以大家都让他三分,只有杨仪不买他的帐,对他心怀轻视。而杨仪本人的人品也不怎么样。魏延当然更不把他放在眼里。两个互不相让的人走到一起自然是钢铁相撞咣当响。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营病逝。在他死前曾密于杨仪,费祎,姜维等作身陨之后退军节度。作出了"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决断。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孔明要退兵?
诸葛亮死后杨仪秘不发丧“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如魏延语。并非没有能征善战之将,也没听说军粮不足或内忧外患之故。怎么突然就退兵呢?从魏延这段慷慨陈词可以看出他已经自然而然的把自己当作继孔明之后的合适人选.也自觉不自觉的挑起收复中原之大任。或许他早已一厢情愿的认为丞相大人会把大权付之于己。然而令他心痛的是诸葛亮并没有重用他而是让他为一个小小长史断后。当然魏延不会安然从命。诸葛亮也知道魏延不会去给杨仪断后。所以才在死前密议时说了“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的话。
《三国志*杨仪传》曰:“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由此可见他也知道魏杨二人之矛盾。并且不忍有所偏私。但他还是偏废了,他把兵权临时交给了杨仪。魏延不服,他当然不服了。因为当时除了诸葛亮外魏延的职务是最高的。他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是名号将军相当于今天的总司令,假节,战时可以代表皇帝行事,还是南郑侯,有侯爵。杨仪什么官呢?丞相府长史加绥军将军,诸葛亮众多秘书中的一个,还是一个杂号将军。没有爵位。况且他又是一个文官。魏延当然不干了,凭什么。凭什么让我去给他断后?他们两个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可诸葛亮就这样亲手导演了一出历史悲剧。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对魏延不信任。因为对魏延不信任死后怕他反叛所以秘密退兵。因为对魏延不信任所以把兵权临时托付给最没有资格的杨仪。
如果说诸葛亮拒听子午谷战略方针是其性格使然,那么魏延每次随军出征都向孔明申请精锐部队另行出击,仿效当年韩信刘邦分道并出前例,诸葛亮又不允就是他的不信任了。其实他致死都不肯相信魏延。这一点罗贯中可以说看的很透,所以他在作《三国演义》时让魏延的脑后长了一个反骨。以至于魏延和孔明刚见面时就差点因为所谓的反骨丢了性命。作为艺术家的罗贯中用一“反骨”为魏延的“谋反”埋下了伏笔。贯穿于孔明对他不信任的整个过程。他用诸葛亮给魏延的下马威使魏延对其心生畏惧。很好的解释了魏延在孔明活着不反(只是抱怨)死后而反的原因和必然性。然魏延有无反骨史无所书,而罗贯中却写的似有其实。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他在为魏延的“谋反”作伪证。他的欲盖弥彰和所谓的“锦囊妙计,计斩魏延”却正好无意间证明了诸葛亮对魏延的猜忌。另外,《三国志*魏延传》说杨仪秘不发丧,而《三国演义》里却是诸葛亮吩咐秘不发丧以此上演了一出“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美谈。让诸葛亮替杨仪担负秘不发丧的责任从而更加证明了魏延的冤屈。
除了对魏延的不信任外,诸葛亮本身就是一个酷爱权利的人。从刘禅17岁登基到28岁才亲政便可看出他的权欲之盛。他这样一个连二十军棍的处分都要亲自主持的权利狂又怎会轻易把权力分给他人,并且是魏延这号人物?孔明深知魏延对他时常抱怨,当然更知道一个人一旦拥有了某种权力也就拥有了某种作乱的能力,难免会因为某些不快而生异心。像魏延这样的大材却得不到大用,一旦给他兵权让他有了自主的能力,谁也不敢保证他不会翻天。于是作为政治家的孔明只有提防作为军事家的魏延。而孔明的不信任又使魏延满腹牢骚自觉怀才不遇,愈是这样他就越想表现自己的能力。魏延的不满却又恰恰促使孔明对他的防范。他们这样的各自应对正好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虽然魏延被压抑了这么久,但他真的会走向谋反的迷途吗?
《三国志*魏延传》“延遣人占见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橇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
这段描述中写的很清楚,当魏延得知杨仪要按孔明身前吩咐引军归还时,大怒(注意这里的大怒),先杨仪南归烧了阁道。这正好说明前面魏延对费祎讲的那段话。他始终坚持勿以一人之死废天下大事的原则。当然这里面不排除他对杨仪的不满,但即便对杨仪不满也看不出他有谋反之心。如《三国志*魏延传》陈寿所言“原延意不北投魏而南还者,但欲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只不过想接替诸葛亮辅政而已。1200年以后宋代的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也是照搬陈寿原文认为魏延并没有谋反投魏之心。然这都是后人的话,和魏延一个时代的费祎在孙权问及杨仪和魏延的矛盾时曾说:“杨仪和魏延的不和只不过是为了鸡毛蒜皮的一点私念,并没有英布韩信那种难以驾驭的野心”(司马光《资治通鉴》柏杨译)费祎也不认为魏延有谋反之心。况且如果他有反叛之意径直向北投魏得了,何必要抢时间赶在杨仪前面截断他的归路?
然而杨仪却利用此向刘禅揭发魏延谋反。魏延也上书说杨仪心怀不轨。魏延性情孤傲《三国志》说他“勇猛过人,又性矜高”自负的人往往目中无人,所以与朝中大臣的关系搞的不怎么好。当刘禅无法判断而问董允和蒋琬时,两人都替杨仪作保却不敢相信魏延。他人性的弱点又使他更进一步的走向命运的悲剧。于是这项“诬以谋反”的铁帽便套在了魏延的头上。
其实不管你真反也好假反也罢,只要当权者认定你反了,你不反也是反。在那个专制时代在当权者眼里只要有谋反的能力也是算数的。(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于是杨仪替皇帝清理门户派马岱击杀魏延父子,夷三族。当马岱把魏延的头奉到杨仪面前时。杨仪的反应《三国志*魏延传》是这样写的“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做恶不?”由此可见杨仪的人品。如果是曹操可能是为其痛哭。而杨仪的结局也不是很好。他也没有代替诸葛亮的位置。因为孔明认为他心胸狭隘,所以“意在蒋琬”。杨仪的努力到头来只做了一个中军师,于是“愤怒形于声色,叹吒之音发于五内”有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后被费祎高发,被废为民,十三年他又上书诽谤,遂被捕下狱,杨仪自杀。听他对费祎讲的那些话更让我们为魏延感到可惜。
但历史有时是残忍的,他和韩信等人一样以“诬以谋反”的罪名身死名陨。韩信是因“诬以谋反”而生异心,被诛。而魏延却因“诬以谋反”连反都没来得及反就惨遭毒手。可悲可叹!然魏延的军事才华还是让我们感慨不已。
魏延这位蜀汉帝国仅存的一员大将在诸葛亮的猜忌和杨仪的诬告(多是公报私仇)以及他自身的性格弱点等因素的作用下在历史长河中戴着谋反的铁帽灰飞烟灭。
至此魏延和诸葛等人的争权斗争以魏延的失败而告终。其实魏延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毕竟他只是一个军事家,他的性格也决定他缺乏政治远见。以至于连杨仪这样的三流四流不是政客的政客也打不过。他和韩信一样败在了封建专制的漩涡之中。
魏延的一生只有八个字:怀才不遇,死不瞑目
随着魏延的离去,蜀汉帝国在历史上留下“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在姜维的兢兢业业和刘禅的昏庸无度中摇摇欲坠。
再看历史,让我们揭去扣在魏延头上几千年的铁帽还魏延一个公道。
为魏延平反!
沙沙发啊 台湾出过一个游戏奖过魏延的情节 名字我忘了 不过魏延却是被老罗冤的不轻{:5_108:} 学知识了。。。 学习了。 51779L51XV 性格决定命运啊 演绎固然是虚 但楼主偏重魏延了加了点主观元素子午谷奇袭 也不是百分百会成功的 也有失败的惨例 顶起了!!!! 觉着挺有道理,我一直都不明白干嘛老是压着魏延不用,压久了生疑生异也不足为奇嘛! 诸葛太谨慎,无奇谋啊。 魏延一直很郁悶,這肯定是真的。 三国系列迷人的地方在于那时代有着很多个性鲜明的领导者
与将才、文人
曹总曾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这种气度恐怕没几个人做得到
所以他称霸北方,名将如云(里面还很多是敌将来降的)
诸葛亮不重用魏延,甚至死后也要带着走,除了不信任外,在五虎皆殁的客观情况下
眼下蜀国内部没有能有效制衡魏延的力量,恐怕会使他成为董卓第二吧
以孙权这旁观者来看,孙权曾评:“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
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子午谷之谋不用在于风险过高,夷陵之战后,蜀国能动员实际出战的不过十万以内
其余的不是防备东吴,就是守备及大量运粮人力,魏延一赌就是要五千一万的精锐
生性谨慎的诸葛亮如何能肯,毕竟之前已经有个马谡话说太满,弄得北伐全盘尽墨
瞅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