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盾 发表于 2012-3-13 22:03:07

印度史【节选】


    巽伽王朝和甘华王朝

    孔雀王国最后一个国王昆讨陀罗多(Brhadratha,BC.212-185)被将军弗沙密多罗(PusyamitraBC.215-149)杀害。后者自己建立王朝,即巽伽王朝(SungaDynasty)自纪元前一八五年起至七三年(一说纪元前一八○-六八年),总共有十代君主。这王朝的领土是在以恆河流域为主的地区,包括华氏域(Patzliputra),昆底萨(Vidisa),加兰陀罗(Jalandhara)等大都市。弗沙密多罗时代的首都即在华氏城。孔雀王朝末期,朝廷裡分成两个党派,一个就是弗沙密多罗为首的军人派,另一个是以耶基那先(Yajnasena)为首的大臣派。弗沙密多罗藉国王检阅军队的时机,发动政变,既杀害国王,同时把反对党的大臣派,或杀或下狱,也剷除殆尽。可是当时耶基那先是孔雀王朝派驻昆陀巴(Vidarbha)的总督,幸免於难。弗沙密多罗建立的王朝,耶基那先不承认,不久在他的任所建独立王国,叫做昆陀巴王国。这王国后来和弗沙密多罗之子阿格尼密多罗(Agnimitra)战争失败而分成两个小王国。

    巽伽王朝初期,系统的希腊势力侵入西北印度。弗沙密多罗和这外来的势力相对抗,希腊势力也被打敢。於是互相建立友好关係以维持和平。弗沙密多罗为祈祷战争胜利,曾举行两次马牲祀,出土的碑文也有记述。弗沙密多罗热心復兴婆罗门教,而反对佛教,压迫华氏城佛教国,当时华氏城的佛教中心鸡园寺(Kukkutarama)也被关闭。他对宗教改革,社会改新等政策都坚绝反对,可以说异伽王朝是旧势力的代表。

    在巽伽王朝的西方,就是玛都垃(Madura)和拜胡特(Bherbut)等地,与巽伽同族的另一个王朝。根据各种碑文,知道这王朝信奉佛教,现在还保存的拜尔胡特和珊奇(Sanchi)两地的佛教雕刻品,都是这王朝的遗物。这王朝也是巽伽王朝封建体制的一份子。

    巽伽王朝经过一个世纪多,实际政权被大臣阀苏陀瓦(Vasudeva)夺去,建立甘华王朝(VanvaBC.73-28)。富烂那记载说甘华各国王是巽咖的臣属。这王朝经四代君主,统治期间共有四十五年。这王朝和巽伽王朝相同,把婆罗门教作为国教,可是佛教尚能够存在。甘华王朝很不安定,仅能维持北印度中央部的领土,其他土地被巽伽王朝各残餘势力所分剖。不久,这两个王朝被来自西印度的释迦(Saka)和南方的安陀罗(Andhra)所吞併(纪元前三○年左右)。大约西元一世纪后期,佔领揭伽,奥里萨,马特拉斯等地的塞悌(Ceti)王国,在迦罗卫罗王(Kharavela)时,国势强盛,它的军队曾在恒河流域活跃,攻陷王舍城(Rajagaha),佔领过摩揭陀,也曾经远征南印度。塞悌王朝是分割局面中的南方强国。
释迦安息等侵入西北印度

    孔雀王朝后期,西北边境地带渐渐被外来的异民族侵佔,竟使统一的古代印度加速崩溃。印度歷史也因此而有了新的发展。(Bactria)本是叙利亚王国的东方属地,位在阿姆河平原,但叙利亚的统治力量并不十分坚强,所以约在纪元前二五○年,已独立了。这块土地本在亚歷山大东征后,已经是希腊人的殖民地,后来变成希腊的文明中心地之一。所以王国的建立,是与希腊文明有相当关係的。孔雀王朝末,国势衰颓,乘机在纪元前二世纪侵入西北印度,佔领旁遮布,信德,两地。纪元前二世纪中叶,梅安特洛斯王(Menandros)时代是全盛时期。国都萨卡拉(Sakala)在现在喀什米尔境内(今称Sialkot)。有一时期,的势力曾到达北印度中央部。

    纪元前二世纪前半,月氏族被匈奴驱逐,从中国西北部迁到中央亚细亚(西土耳其斯坦),於是北印度内部及阿姆河,锡尔河两流域地带,各种族的居住地,都发生剧烈变动。释迦族是伊朗系的游牧民族,早已居住这一地区,这时开始向南移动。纯元前二世纪后期,把本国(指阿姆河平原)灭亡,更继续南下,在阿富汗赫尔木德(Helmud)河流域定居。纪元前一世纪,自印度河流域开始向西印度发展了。另一方面,约在王国独立的同时,安息人(Parthians)也在伊朗高原东北部掀起独立运动。纪元前二四八年左右,安息人脱离叙利亚王国统治而建安息国。安息(又称Paklava)和释迦族,约同时在东方兴起,声势浩大,所以安息和释迦族约西元一世纪时打倒各王在西北印度的势力,因早既失去阿姆河流域的本土,而且梅安特洛斯王逝世后,印度(Indo-Bactria)诸王割据,形成分裂局面。安息和释迦的势力自印度呵流域更向半岛的西海岸扩张,然后建立王国(即Indo-Parthia)。这王国的辖地分为数州,置州长官(Kshatrapa,这样号来源於波斯希腊系统)。州长官大多数是释迦族人,后来已有国王的实际权力,这些州等於独立王国,不过长官名称未变,仍称Kshatrapa。一直到四世纪被岌多王朝征服以前,他们是中央印度的强大势力。

    安陀罗国的萨达阀翰那王朝

    北印度的政治影响很少到达德干高原地方。自古以来,在哥陀阀里河(Godavari)和克士纳河两河流域,即有达罗昆荼族建立安陀罗国(Andhra).在阿育王时代,安陀罗曾经是摩揭陀国的朝贡国。当孔雀帝国瓦解,北印度陷於分裂状态时,安陀罗才有机会在德干东南部强盛起来。这时代的安陀罗王室,正是萨达阀翰那(Satavahana)家族。自纪元前一世纪以来,这王朝迅速的向西方和北方扩张领土,首都普拉底士坦那(Pratistana,今称Paithan)在哥陀阀里河上游。其势力到达文底雅山脉之南北,先打击西面释迦族州长官,然后向北方推进,把甘华王朝灭亡。萨达阀翰那王朝的鼎盛时期是高坦米堡萨达卡诺王(GautamiputraSatakarnl)和普伦摩伊二世(PulumayiII)等时代。这时印度西北部,除贵霜王朝外,没有其他外国势力。所以萨达阀翰那王朝是当时印度领域内最强大的王朝,在印度中央部国势很兴盛。它的统治期间约维持三五○年之久,到三世纪中叶国势衰落,德干地方分裂成数个王室,其中比拉尔(Berer)地方的阀卡达伽王朝(Vataka)最强盛。这王朝在四世纪统治了德干大半地区。阀达卡迦王朝之外,还有巴拉阀王朝(Pallava),是三世纪以来南方的强国,首都是甘崎(Kanchi,今称Kanchipuram)。四世纪笈多帝国统一全印度时,这两国是最主要的敌对势力。

    安陀罗国之南,塔米尔(Tamil)地方自古即有达罗昆荼族的各种政治势力。巴拉阀朝兴起前,有三个主要政治势力,富罗国(Chola)在塔米尔东部,寇洛曼斗(Coromandel)海岸地区。奇拉罗国(Kerala,又称Chera)在半岛西南部,玛拉巴(Melafar)海岸地区,以及潘底雅国(Pandya),在牟岛东尔部的最南端。这三个位在半岛南端的小国,在纪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碑文上,既已知道它们的国名了。北印度和萨达阀翰那王朝的统治势力,从来没有到达这三个小国,因此印度半岛南部才有机会发展塔米尔文化。

    锡兰

    锡兰(Ceylon)歷史,根据大统史(Mahavamsa)和岛史(Dipavamsa)所述,是从纪元前四八三到四四五年间,昆伽耶(Vijaya)王时开始的,并且说,这位国王是狮子的后裔,生於古迦拉底地方,而特来统治兰岛,所以把这岛命名为狮子岛(梵语Simhaladvipa,巴利语Sihalatipa)。现在国名Ceylon是Simhaladvipa的讹传。一般把这岛的主要民族和塔米尔人都称为SinghaIes民族,也是从这岛的古名称转来的。锡兰岛土著民就是现在住在岛内山地的矮小种族韦陀(Vedda)族,很早以前被渡海而来的塔米尔人驱逐入山的。这两部史书虽然类似传说。却把北印度雅利安系统的Singhales民族进入锡兰岛,以及自纪元前五世纪中叶开始的锡兰雅利安文明之种种史实充分的表达出来。昆伽耶王的子孙建设安努拉陀城(Anuradhapure)为首都,王位承袭,歷时很久。

    前边已说过,阿育王派传道使节来锡兰弘扬佛法是约在纪元前二四七年到二○七年之间,特阀安比亚.悌萨王(DevanampiyaTissa)时(他是昆伽耶王的六世孙)。这位国王皈依佛教,热心佛教事业,建一座大寺院,叫做大昆哈拉寺(Mahavihara),是锡兰佛教的中心地,其他佛教建筑也不少。锡兰佛教十分发达,是南方上座部的中心地。大多数锡兰人民现在也都信仰佛教。自前二世纪以来,南印度的富罗国和潘底雅国等塔米尔人,相继侵入锡尔。塔米尔人也曾统治过这个岛。杜达甘摩尼王(DuttaGamani,BC101-77)时,国家復兴,对於佛教和灌溉工程等建筑,不遗餘力,贡献很多。但是抵抗塔米尔人的斗争,也继续数世纪之久。在这期间。佛教发展很顺利,首都裡的佛教塔寺逐日增多,人民都热心佛教。

    南印度的海上贸易

    南印度因地理位置优越,东西方的海上交通早已开始,尤其一、二世纪时特别发达。萨达阀翰那王朝在纪元前后数世纪中,是德干地方的大国。当时正是西方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国内有段长时间的太平,一般生活水準提高,人民所需求的东方货物数量大增。所以印度和地中海区的西方各地,贸易特别发达。当此时期,伊朗方面的安息势力逐渐强大,东酒贸贸易的陆上交通常受干扰。一世纪中叶,发见季风促进航海的发展,於是西方商船得以顺利的横渡印度洋,南印度和西方之閒的海上交通因而非常发达。这种情形,一直到三世纪,罗马帝国的商业衰退,才告终止。

    以上所述的情形,古代商人或学者也有著述,就是希腊商人写的爱利脱里亚海周航记(PeriplusMarisEsythraci),以及二世纪莱特迈欧斯(Ptolemaios)著的「世界地理志」,关於当时东西商业往来,都有记述。德干各国的西海岸港口,以及塔米尔各国的东南海岸港口,每年都来很多罗马商船,非常繁荣。另一方面,印度人因贸易上的需要,在阿拉伯海若干岛屿及红海口苏柯特拉岛(Is.Socottra)都曾开闢殖民地。罗马商人从印度购入的商品,是胡椒,香料,真珠,棉布,以及各种宝石。印度则自对方买来葡萄,酒,玻璃製品,但数量很少。西方在印度所耗费的金币,数量很大,近来印度新发见的古蹟裡,已有十餘处含有大量罗马货币。东南海岸的亚里伽麦杜(Arikamedued,在Poaatchery以南)有当时通商旧址,在那裡出土多种罗马文化的古物。此外,潘底雅王国的首都,玛都拉(Madura)郊外,也有罗马人的居住遗蹟。纪元前二十六年,潘底雅国王曾派遣使节向罗马皇帝奥古斯特(Augustus)通好,许可罗马市民自由出入潘底雅国。后来为了敦睦邦交,还曾多次派遣使节。南印度萨达阀翰那王朝以后各国,其所以能能富强,和西方保持捷便无阻的贸易政策是主要原因。东海岸各港口也和东南亚各地有商业往来。东南亚后来变成印度商人的活动范圈,所以西元最初世纪之中,印度文化在东南亚各地佔有优势地位。萨达阀翰那王朝对於来自北方的婆罗门教和佛教,毫无选择的完全接受。这王朝东部大都市亚摩拉阀提(Amaravati)那裡的佛教艺术,尤其佛教雕刻,已传到东南亚,现在仍有这种艺术品的遗物,是东南亚吸收印度文化的明证。

    贵霜王朝的统治

    贵霜族势力是在一世纪中叶在地方(媯河至兴都库士山以西)兴起的。伽特菲塞斯(Kadphises,即中国史上的邱就却,由Kujula一名译来的),本是佔据本土的月氏族五翕候之一,统一其他各翕候以后,他的势力才壮大起来。西元五○年左右,把安息族从喀布尔(Kabul)地方驱逐除去。然后又佔领增陀罗(Gandhara,即今附近一带)。他的儿子伽特菲塞斯二世(WemaKadphises,中国史称为阎爵珍)时,佔领西旁遮布,把释迦族降服后,更向北印度侵入,以巩固他的统治地盘。这样以来,贵霜王朝的基础,就在西北印度确立了。迦腻色迦王时代是贵霜王朝的全盛时期,这位国王雄才大略,崇尚武力,向四面八方征讨,既统治北印度的半壁河山,又把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以及现在中国新疆省一部分土地都划入他的版图之内。所以这王朝的领土,以首都富 楼沙富罗(Prushopura,今称Pesbwar)为中心,西与伊朗接壤,南则深入印度内地,东方即与中国汉朝相衝突了。贵霜统治的领土内,曾出土品质精良的金币,可以看出贵霜王朝是如何的富庶了。贵霜对外活动非常活跃,中国汉朝时,贵霜各代国王常派遣使节奉献贡物。罗马帝国特拉真皇帝时(Trajan,98-117),曾有印度使者前往通好,大概也是早期贵霜国王所派遣的使节。

    迦腻色迦王注重学术,当时宫廷裡有很多学者,佛教高僧马鸣(Asvaghosha)是哲学家,诗人,也是戏剧家。另有医学家贾罗嘉(Charaka)等,都是知名人物。迦腻色迦王本是著名佛教信徒,但是他对波斯拜火教,希腊各种神祇都很崇敬。这国留下来的货币,铸有各种宗教的神像,包括佛教货币在内。迦腻色迦王的鼎盛时期过后,约经一百年,到三世纪,贵霜王朝便成了伊朗萨桑王朝(Sassanids)的附庸了,贵霜的印度领土分裂成许多小国,这些小国后来都被印度新兴的箕多(Gupta)王朝所併吞了。


    外国文化的输入

    亚歷山大侵入印度时期,希腊文化对於印度的直接影响并不大,所以孔雀帝国时,社会和文化上几乎看不到有希腊影响。反之,土著的固有文化色彩特别浓厚。但是进入西北印度以后,和继之后,释迦安息统治西印度时代,就是自纪元前二世纪以后的数百年中,统治西印度的君主都是希腊文化系统的人物。他们和各希腊文化的国家有直接关係,所以彼此能发生文化交流,尤其希腊文化,大量的输入印度了。这时代西北印度的各异民族国王曾经铸造很多金属货币,都是採用希腊货币的样式,并且有希印两种文字的币铭,这就是希腊文化输入印度的明证。主要都市泰克西拉(Taxila)使用希腊语(大概是梵语中的外来语),阅读希腊经典,上演希腊古代戏剧(Attica)。印希两种文化最主要的融合实例,是国王梅安特洛斯曾经和那先比丘(Nagasena)讨论佛教教义,这位国王就是佛经中的弥琳达(Milinda)王,他后来改信佛教。巴利语的那先比丘经(Milindapanha,有汉译本),就是他们二人的对话记录。此外,希腊人信奉印度神祇,也留有记录。

    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代,因和王国等希腊势力长期接触,而且西元二世纪罗马帝国国境向东方扩张,形成吸收希腊文化的最好时机。因此这时代印度所输入的希腊学术超过前代很多。尤其揭陀罗在贵霜王朝领土内,因地理位置适宜,成为东西文化的融合地带。换言之,不仅自西方採取希腊文化和伊朗文化,而且自南方吸收印度固有文化,好像也从东方吸收某种程度的中国文化。从另一方面说,揭陀罗地方所融合的新文化,也很容易向外边发展。当时铸造的货币,是各种文化互相融合的最好证据。货币铭文採用英希两种文字,而且刻有印度神像,佛像,或希腊和伊朗的各种神祇像。货币上的国王称号,更是形形色色,例如迦腻色迦王及其以后各代国王,採用印度和伊朗的王号,尚不足为奇,可是竟用释迦族,月氏族,甚至罗马皇帝的称号。其所以如此用不同文字儘量表达出来,因为贵霜国王併用各国王号,所以货币上的国王头衔特别冗长,此点表示这时代王权观念已经抬高了。


    孔雀帝国是印度最早的大一统国家,它的建国实际上已形成君主的至高王权。但是孔雀王朝各代国王,仍然沿用原来的王号Rajan,这大帝国统治者并没有特别吋製定新称号。阿育王盛世的碑文上,阿育王自称神佑者,这是当时对信仰虔诚的人的一种普通称呼。大概这位伟大的国王自觉和普通人一样的接受神恩,一样的有死亡,从这一观念而来的称号。但是各代国王所铸的货币,有「有类神主」,「神圣君主」等称号。纪元后有一个安息国王丝毫不变的,把神名做为他自己的称号。至於各代贵霜国王,如前边叙述的,他们自称天子,併用各国王号,都是一心一意的要想抬高君主的权威。竟有国王自称「全世界主宰神」,换句话说,当富这外国文化大量输入的时代,外国的君权至上思想,也不断的输入印度,例如罗马的崇拜皇帝思想,伊朗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国的天子观念等。因此產生统治者神格化的观念,同时专制君主的权力也因而扩张了。东西文化这样自由交流,自由混合,对於后来大乘佛教为创立,以及大乘佛教向中亚,东北亚传播,都很有责猷。

    以上所述,孔雀帝国分裂以后,西元前后数百年间,是异族统治西北印度时期,也是外来文化积极输入时期,但是这时外国文化对印度的直接影响,仍然少,因为这时代异民族统治地区,只限西北印度一隅,他们带来的文化不能在印度内地札根。当孔雀帝国分裂以后,西北印度社会,因统治阶级是希腊文化系统的外国人,所以新文化的影响,仅限於上层社会。人口比例最大的普通社会,仍然保持各种传统观念,并没有大的变化。

    大乘佛教的创立

    佛教在阿育王时代才开始传到北印度,迦腻色迦王乃是虔诚佛教徒,建筑很多壮丽的佛教寺塔,竭力保护佛教。他曾在喀什米尔召集高僧整理佛教经典,就是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结集。佛教在迦腻色迦时代前后,以西北印度为中心,有很大的发展。除原来传统的及保守的小乘佛教(Hinayana)之外,又有大乘佛教(Mahayana)的兴起。在贵霜王朝统治下,佛教由西北印度越过兴度士山,扩展到,然后沿丝路向东西伸张而达中亚的贵霜势力范围,逐与祆教的各派以及西亚各种不同宗教的信仰相接触,形成大乘佛教的国际性格,并成为世界性宗教。小乘大乘的乘,是交通工具之意,换句话说,是为超过轮迴再生之流,达到涅槃彼岸,所採取的方法之意。因为到达目的(涅槃彼岸)之方法不同,而產生了教派的区别,扩大解说佛陀原来教说的新集团,被叫做大乘派,相反的,拘泥於佛陀经典一字一句而固守传统的旧正统主义者,被叫做小乘派。

    传说在佛陀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为了搜集佛陀教说,以及正确的解释佛陀教说,曾举行两次结集。当时教理解释已有分歧,一个是上座部(Theravada),是保守的正统派,另一个是大眾部(Mahasamgitika),是主张革新的进步派(也是大乘教理的先驱者)。当时人把大眾部列为异端而加以排斥。阿育王时代,佛教已有很多派别,就以上座部来说,在锡兰和喀什米尔已有显著的不同解说。阿育王曾举辨第三次结集,仅根据上座部的意见而确定巴利文经典正文。但是自由解释教义的要求并未因此断绝,原在东印度一隅,因宗教革新而兴起的佛教,经过长久岁月,传播的地区十分广大。为求教务发展及适应新產生的情势,教义常有不断的修正和扩充,当属理所当然。

    西北印度和佛教发生地的摩揭陀,东西相隔甚远,两地情形多不相同,如前所述,佛教长期和外国文化接触,深受影响。所以在西北印度发展的佛教,和它原有性格不相同,想而可知。贵霜王朝时,印度有部分领土及其邻近地区,都在异民族建立的世界主义国家国王支配之下,尤其容易脱离传统而自由发展了。因此有人分析大乘佛教说:「当时乌萇乾陀罗为大乘教之中心,因辛头河北突厥种族影响,以纯粹佛说与乌萇国灿烂的魔术相参合,復益之以伊兰之传说,连同晚代希腊造像之若干解释,由是构成一种与恒河沿岸原始佛教关係甚远的神学。因此大乘佛教的成分虽是如此复杂,也是它优於小乘的地方」(註)。

    大乘派主张靠文字而流传的经典,不过是一部分佛陀教说而已,现在民眾信仰意识已经成熟,到了应该用最重要的口传遗教来充实教义的时机。於是他们重新创立大乘经典,毅然的弘扬自己的主张了。不过大乘佛教内容,仍然是以初期佛教的纯粹伦理教条为主而发展成功的。其特点如下:原来教义注重各人依靠自己努力而达到解脱;大乘派主张此相反,要帮助他人,换句话说,帮助困惑於觉悟之门以外的一般民眾从现世苦恼中解救出来。因此,兼修自利利他而心怀慈悲的菩萨(Bodhisattva)遂受重视,这是很大的转变,此点可说是最接近民眾的宗教。原来教义说业(Karma)对各个人有绝对的作用力,但把菩萨观念导入后,一般人都归依菩萨,而强调菩萨的救济力量,结果创造一个新教理,那就是业是可以由外力干与的(指菩萨的救济力量)。於是认为能够影响每个人命运的民眾救济者,最为伟大。因为要对这样超人的特质加以崇拜,乃演变为神格化。以前实在人物的佛陀,失去歷史个性而变成理想化,传说化了。於是佛陀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有许多佛陀,而且给这些佛陀安排时间和空间的阶层,各阶层佛陀都成为它的信徒要脱离现世苦恼的信仰对象,例如阿弥陀佛,弥勒佛等,另有观世音菩萨,文珠菩萨,普贤菩萨等也都是大乘佛教的產物。大乘佛教大约在西元二,三,世纪兴起,对这教派各基本观念的形成,最有贡献者是龙树(Nagarjune),他大约和迦腻色迦王是同时代人。但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似乎很早既已存在了。般若经好像在纪元前二世纪已经成立。法华经在纪元前一世纪已形成。华严之中,至少十地品,入法界品,在龙树以前就已经有了。

    初期大乘佛教具有强烈的民眾性格,原来小乘佛教派接受王侯,富商的政治和经济援助,并有广大庄园。僧侣依靠这样丰富经济基础来从事烦琐的教理研究,所以有超俗独善的倾向。大乘佛教就因为反对这种倾向而產生的。像前边说过,大乘佛教是利他的,平民化的,遂发展成一种新精神。就是以接近权贵为戒,以信仰纯洁自豪,注重经典诵读和书写,而不重视由捐赠而得的财富。大乘派的基础既然在民眾,必须适合民眾的精神要求,所以已成功的使他们归依悌陀和菩萨了。但是传教活动也不能不和民眾的现世幸福相结合。这一点是后来大乘佛堕落的远因。

    乾陀罗的佛教美术

    贵霜王朝的佛像雕刻之中,主要部分叫做乾陀罗式。乾陀罗美术是希腊人或接受希腊文化的异民族,侵入西北印度定居以后,把乾陀罗地方原有佛教文化和希腊风格文化融合而成的,所以也叫做混血美术。大乘佛教信仰的发展,以及佛陀和菩萨的神格化以后,要耍想把信仰具体表现出来,就產生一种崇拜愿望,恰好同时西方的美术技巧输入,於是在乾陀罗地方,產生了希腊风格的佛教雕刻,这种雕刻是乾陀罗的美术代表。写实技巧是其特色,利用解剖学知识,把握各个细微部位的正确性,刻划出躯体的美感,尤其佛衣彫出很多显明的褶文,十分醒目。这些特点和印度其他美术流派,如理想主义姿态,薄可透视的衣服雕刻技巧,迴然不同。乾陀罗的雕刻是用希腊式技巧,完全以印度景物为对象,而製出的佛像及佛陀传记浮雕。这种独具特色的美术,大概產生於西历起始之前后,延续到匈奴族侵入西北印度之前。迦腻色迦王时代(在位一四○-一七○,有说一四四-一七三;一二九-一五二)是其鼎盛时期。

    乾陀罗佛像雕刻,是前所未有的佛像表现方式。在这种雕刻產生以前,佛教并没有佛像崇拜,乾陀罗的佛像雕刻具有划时代意义,对后来佛教美术以及佛教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大约同一时期,在中央印度玛都拉和南印度亚摩拉阀底两地方,兴起传统式佛教雕刻,这也是受乾陀罗美术传入的影响。大乘佛教在民间得到普遍的信仰,又向国际发展,迦腻色迦王时代已传到中央亚细亚,奠定后来向中,韩,日各国的传教基础。大乘佛教之能传布於广大地区,优美的乾陀罗的佛像及佛像崇拜,都起很大作用。小乘佛教则向另一方面发展,它传播到和印度风土相似,歷史文化有密切关係的东南亚各地了。

    (註)宋云行纪笺註,法国沙畹撰(西域南海史地考译丛戊集)p6商务版。
笈多帝国的建立

    印度在孔雀帝国崩溃后,各种势力群起,所造成的割据局面,延续五百年之久。到西元四世纪时,笈多王朝在孔雀帝国故土摩揭陀崛起,於是大部分印度领域再度统一。从笈多王朝建国来看,即自西历创始之前后,异民族侵入而统治印度以来,歷时颇久,笈多王朝以异民族统治影响最少的东印度做为根据地,然后由东而西,逐步把外国势力赶走,而实现了国家统一。这可以说是印度人民的民族復兴运动。笈多王朝和孔雀帝国,两者建国情形有很多类似之处,笈多王朝创始者旃陀罗笈多一世先征服恆河平原,然后他的大军深入南印度次奇(Chanchi),自西元三二○年起,创立笈多历开始使用新纪元,这表示这位国王的伟大事业的肇始。以后承袭王位者,英主辈出,有名者就是珊慕舵罗笈多(SamdraguptaCA.335-375),是旃陀罗笈多一世之子。他征服大月氏等族的藩侯,统一北印度,又远征南印度,把中南部各藩侯完全平定。曾经渡海打败锡兰军队。他喜好文学,尤其热心宗教,常和世亲,无著二兄弟在宫中谈论佛学。这位国王是诗人,也常和宫廷诗人哈里先那(Harisena)作诗唱和。旃陀罗笈多二世(ChandraguptaII,CA.375-414)是珊慕舵罗笈多王之子,据说他就是印度诗圣伽里德萨(Kabdassa)所写的「勇健和方广的传奇」(Vikramovasi)一书的主人翁,勇健王(Vikramaditya,即超日王)。这位国王大约和我国东晋安帝同时(397-418),法显就是在旃陀罗笈多二世在位时,到达印度的。这位国王先后和孟加拉许多小土邦的酋长战斗,最后把强大的阀里希伽(Valihika)蛮族打败。又征服西印度释伽族。他採用和亲政策外交,把他的女儿波罗波蒂公主下嫁中印度土王罗陀先那二世(Rudrasena)。

    库摩罗笈多(Kumargupta,CA.418-445)是旃陀罗笈多二世之子,这位国王精明强干,继承王位后,自称大王(Mehendraditya),曾举行马牲祭,威镇四方。四世纪时,笈多王朝内忧外患交迫而至,先是弗沙密多罗族在西北印度叛乱,又有匈奴族入侵。在西元四五○年间,库摩罗笈多派其子施冈陀友多(Skandagupta)率军平乱抵御,经过奋勇战斗,最后平定内乱,击退外敌。库摩罗笈多在位四十年,西元四五五年逝世。其子施冈陀笈多继位。此后匈奴屡次来侵,虽然都被击退,但西元四六七年匈奴再来进攻,施冈陀笈多战死沙场。到六世纪中叶,笈多王朝终因匈奴侵略而崩溃。

    笈多王朝在五世纪初完成国家统一,对於领土统治,採取多边政策,把纳尔巴达河以北地区,就是北印度划归帝国直接统辖。把远方领土採用间接统治方式,就是阿萨姆,尼布尔,旁遮布等外围地带,都划为朝贡国。 最南方南印度的主要政治势力,如阀卡达伽王朝,巴拉阀王朝等小国,则划为称臣的属国。至於锡兰则维持和平友好关係。笈多王朝的领土和阿育王时代的统治领域大概相等。这个王朝维持一百数十年的长期繁荣,自孔雀王朝以来,国王地位神圣化,君主政权专制化,到这时代已达於极点。在经济上,通货等已完成统一。中央集权体制,较阿育王时代进步,尤其旃陀罗岌多二世在位时,统治权的扩张,无以復加。


    前边已经提及,东晋法显在西元三九九年(东晋安帝隆安三年)自长安出发来印度,正是旃陀罗笈多二世时代。法显在印度停留八年,住在狮子国二年。同国时途婆提国(Yavadvipa,今爪哇,异说今苏门答腊),西元四一三年(东晋安帝义熙九年)返抵国门(返抵长广郡不其县牢山南岸,即今青岛),据法显著的「佛国记」所记载,笈多帝国国内歌舞昇平,人民生活安乐,治安良好,全国各地都可自由旅行,都市繁荣,社会福利设施完善,有施诊医院等设置。笈多帝国的行政制度比孔雀帝国进步,国王的权力较大,官吏组织也较完善。根据史料,当时文武官员的名称很多,外交官吏特别受重视,可知和外国的交往关係颇为发达,官吏好像是世袭的。笈多王朝的社会是保守的,特别重视传统,所以人民之间,也有夸跃家世的风气。

    国家的统一思想

    笈多王朝维持国家长期统一,在印度文化来说,是黄金时代。社会有强烈的復古倾向,因正统婆罗门教的復兴 ,说明文化思想已经復古。西北印度等地,在阿育王时代以后,虽然当时是佛教兴隆时期,还是崇拜古代吠陀 神祇,研究婆罗门哲学。所以当笈多王朝建立以后,婆罗门教由西北而至全国,很快就復兴了。不久,婆罗门教的发展达到颠峰状态。岌多王朝的各代国王,为维持国家统一,以恢復阶级的,保守的传统社会秩序为手段。而且为使这传统社会秩序合理化,须要有一个理论根据,於是把婆罗门教变成国教。珊慕陀罗岌王和库摩罗岌多王,为了表现这种国教精神,恢復婆罗门的祭式,举行马牡纪。在这时代,各派婆罗门教哲学都完成了本派的理论体系。


    印度教在婆罗门教復兴的同时,也有极大发展。印度教本是民间自古即有的信仰,民眾原来都深信吠陀经是有灵威的,他们又把各种世俗信抑和神祇拿来和吠陀经相附会相攀结,渐渐彿形成一种适合他们自己生活的新宗教,就是印度教。所以印度教的内容,既含有难解的婆罗门教理论,也有普通民间信仰,是雅利安古典文化和各地世俗信仰互相融合而成的。印度教因为摄取婆罗门教的理论,神话,以及世俗信仰,赢得社会大眾的信仰,后来上层社会也有了信徒,於是变成高级宗教了。对於庇护,安和,慈悲的毗修奴神,以及象徵破坏,严厉,恐怖的湿婆神等古代信仰都特别崇拜,尤其重视献身信仰(Bhakti)。毗践修奴神和湿婆神的神像塑造,寺院等建筑非常发达,到处可见。这种信仰新趋势的產生,受以前佛教的影响很大。新创立的印度教因赢得广大民眾的支持,后来在印度所有宗教中,佔重要地位。因印度教的出现,在印度文化及其它各方面都有新的变化。 岌多王朝对其他各种思想并未加以迫害,佛教,耆那教等宗派,还能继续存在。在这理论体系化的时代潮流裡,有无著(Asanga约310-390)和世亲(Vasubandhu约320-400)两兄弟先后完成摄大乘论,大乘唯识论等大乘论藏,那烂陀寺(Nalanda)本是库摩罗岌多王时代所建立的寺院,后来变成佛教的学术中心。..

    古典文化的发达

    笈多王朝的各代国王,有一共同倾向,就是他们都注重学术。前已述及,珊慕舵罗笈多王尊重文人,自已会作诗,擅长音乐,货币上有此王演奏七弦琴的彫像。岌多王朝时,是学术发展的极盛时代,因宫廷极力提倡,文学特别发达。


    文学方面,应当特别叙述的,是梵语文学的勃兴。本来梵语是婆罗门教的圣语,在佛教和耆那教的兴盛时期,以俗语(Prakrit)作为专用语言,笈多王朝时,梵语又变成重要语言,同时佛教在这时代也採用梵语为宗教专用语。笈多王朝各代国王,都把梵语作为公用语和宫廷用语。利用梵语撰写世俗文学,形成文学的黄金时代。印 度古代大文学家伽里达萨(Kalidasa)在旃陀罗笈多二世时,对於文学的各方面都有辉煌成就,曾著剧诗「萨昆塔拉公主传(Sakuntala)」,及其他叙事诗,抒情诗等,可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他写的抒情诗「云的使者(Meghaduta)」,在近代的初期介绍到欧美洲国,德国诗人歌德(JohannWolfgangGoethe,1749-1832)非常讚赏。前边一再提过的古代两大史诗,也是梵语文学的佳构。在这时代,两大史诗已有完整的形式,尤其摩訶巴罗多之中,所含的圣歌(BhagavadGita)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哲学诗歌。著名的富烂那(Purana)是叙述宇宙创造以后的各种印度歷史传说,是印度神话上的古史,也是这时代完成的。多采多姿的文学形式,是当时的文学特色之一。除了戏曲,抒情诗以外,散韵文兼用体裁的宫廷叙事文学(Kavya)盛极一时。散文故事和寓言文学也都很发达,「五卷故事集(Panchatandra)」等寓言故事尤其著名。在中世纪时,五卷故事集经巴格达(Baghdad)及开罗(Kairo)等地传入欧洲,对拉芳廷(LaFontaine,1621-1695),乔叟(GeoffreyChaucer,1340-1400),沙士比亚(WilliamShakspeare,1564-1616)等人的著作,都有相当的影响。

    美术工艺,经各代国王的大力提倡,也非常发达。在这时代,昔日建陀罗美术所表现的希腊影响已不存在。尤其彫刻是纯印度作品的创造时期。佛像和印度教的神像,都以匀称调和,优美古雅为主,作品富有古典美,所 以有笈多式彫刻之称。著名的阿禪多(Ajanta)石窟壁画,其中一部分是属於笈多时代的作品。

    学术方面,从西方输入的知识,有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对於自然现象的解释,很是进步,能够有準确的 测定和计算。医学方面,解剖和外科手术,以及其他医疗技术都特别发达。这种医学技术,后来在中世纪时期传到欧洲。因为研究药剂的效用,植物学和化学也随之进步。因为重视师徒之间的关係,在学术上形成门户和派系。这时代的学术发展趋势,是积极的实现知识体系化,注重原文的註释。哲学思想以及前边说过的各种科学和医学都是如此。此外,这时代所完成的马奴(Manu)法典,耶基那瓦基亚(Yajnevelkya)法典,以及其他法典类书籍,都是在学问体系化的风气之下,所形成。同时因为婆罗们教导復兴,教导阶级性的社会规范,以及鼓吹国王的神圣等说教书籍,也出版很多。


    匈奴入侵和笈多帝国的分裂

    笈多王朝在五世纪末,渐渐衰落,自六世纪起,帝国分裂,出现很多地方政权。其中之一自称是笈多王朝的后裔,在摩揭陀维持一小国,继续存在约有二百年。笈多王朝衰落原因,是帝国组织不健全。在中央主权下,朝贡国和属国都是半独立的地方势力。原有被征服的当地首长,仍然继续行使统治,可以说这种体制是集权的封建政制。而且地方行政官又是世袭制,中央统制力量稍有懈弛,地方势力就要叛离,当时恰好有外族侵入,中央控制权遂一蹶不能復振了。


    这入侵的外族,就是匈奴(Hun,Huna,orEphtelite),如前所述,隶属於萨桑王朝(SasanDynasty)的贵霜族,又復兴,四世纪末基达拉王(Kitara)时,侵入西北印度,直到五世纪中叶都很强盛。可是这个基达拉贵霜,不久被中亚兴起的匈奴族所赶跑了。匈奴族本在库摩罗岌多晚年时,曾经侵入西北印度,不过当时被击退了。后来岌多帝国衰落,匈奴先后併吞建陀罗和迦湿弥罗,更 向东南进攻。匈奴势力是自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托拉孟纳(Toramana)和未西拉古勒(Mihiragnla)父子时代最强盛。其侵略势力曾到达中印度玛尔瓦(Malwa)以东,米西拉古勒信仰湿婆教,对佛教横加迫害。所以当时西北印度各地,佛教美术遭受严重破坏。六世纪初被玛尔瓦土邦的耶素达曼王(Yasodharman)所驱逐。稍后其根据地建陀罗,又遭受萨桑王朝以及来自中亚的突厥之攻击,因战败而衰落了。

    耶素达曼王是当笈多帝国分裂时,割据自主的势力之一。六世纪前半,他本想以玛尔瓦为基地,重建统一的笈多国家,但没有成功。割据势力中,另一有力者是以曲女城(Kannauj)为中心的冒卡王朝(Maukhari).此外,在西北印度瓦勒比(Valabhi位於Kathiawar半岛),有迈特拉迦王朝(Maitraka),南印度也有几个势力较强的小国家。

    戒日王时代

    当七世纪初笈多帝国分裂,在各小国对峙中,有一个王国建都拉塔尼萨(Thanesar),势力日渐强大。拉塔尼萨位在阎牟纳河上游,北印度的中西部,地当要衝,是抵御来自西北印度侵略势力的文化堡垒。所以当匈奴的侵略势力崩溃时,才能有机会重建统一的帝国。这个王国也称哈尔萨帝国,在戒日王时代(SiladityaHarsavardana,其年代有许多说法,605-647,606-646,620-645),很快的统一北印度,迁都迦尼耶库毕(Kanyakubia,意译曲女城,今称Kanuj)。戒日王在位时期把岌多帝国时代的统一(但仅限於北印度),及其文化的发达,再度实现了。戒日王本人是一位文学家,在哈尔萨帝国宫廷做官的大文豪巴纳(Bana)著有「戒日王的一生(Harshacharita)」一书,是根据戒日王一生事蹟,所撰述的歷史文学杰作,也是部印度古代史的稀有著作。戒日王信仰印度教,禁肉食,好布施,但对佛教并不歧视,深加保护,首都内的两教寺院,多如櫛比。他对婆罗门也很尊党,这是印度歷代帝王对宗教的传统政策,把各种宗教包容在统治范畴之内,那是有利於扩大统一权力的。

    戒日王时代的行政措施,优点很多。当时人民不但税赋负担减轻,而且没有强迫劳役的规定。他把王室所有土地的收入完全拨给公用。就是把王室土地的生產物分成四份,一份作政府开支,一份作官吏抚衃费,一份用作奖励学者,餘下一份则布施僧侣。教育设施十分完善,寺院是当时实施教育的场所,僧侣则负责教育工作。初级教育由婆罗门家庭收徒教导,高等教育则由各大寺院负责,各大寺院分别负责教导一种专门知识,举例来说,多西维佛教学院以讲授医药学为主,鄔衍佛教学院专门讲授天文学,伽耶大觉佛学院则以宗教为主科。当时最著名的佛教学府,h是那烂陀寺(MalandaTemple),主客僧徒常达万人,虽以佛学研究为主,世俗经典,吠陀等书,以及因明学,声明学,医方术学,也都研究(见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彼时,军事力量雄厚,有常备兵二十一万人,其中包括步兵五万人,骑兵十万人,象队六万人。边睡要地,各置重兵防守。但司法方面,迷信彩色特重,採用神祇裁判办法,利用水,火,毒药等物,以验证罪嫌,如果犯罪嫌疑者接触水,火,毒药而受伤害,则认为有罪,否则无罪。因为刑罚严酷,所以人人守法,犯罪者少。戒日王的文治武功,在歷史上可与珊慕岌多王,阿育王先后比美。但当戒日王去世以后,国家的统一局面迅速的瓦解了。印度再进入小国林立时代,这种割据状态一直延续到十二世纪。印度史上的下一个统一时代,则由外来的依斯兰势力实现了。戒日王建立的帝国又行瓦解,就是印度古典文化的终止。

    当初促成笈多帝国分裂的各小国,本来都这统一帝国的构成份子。当中央统制力量衰弱时期,它们便纷纷独立,当有英明的统治者出现时,也很容易恢復统 一,尤其异民族侵入所带来的祸患,长达一世纪之久,人人希望和平统一,因此戒日王的统一大业,得以一气呵成。本有完全实现岌多帝国统一局面的希望,但是因为中心领导人物后继之乏人,不久又瓦解了。

    我国唐朝和印度的邦交

    唐朝和印度的正式邦交,始於玄奘,先应略述玄奘西行求法的经过。玄奘去印度求法时,北印度正当戒日王时代。玄奘在唐观元年(六二七,另说贞观三年)自长安出发,经过甘肃省玉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哈密(伊吾),和卓(高昌),焉耆(阿耆尼),库车(屈支或称龟兹),然后越过天山,到达当时西突厥境,经千泉(苏境的东方),塔什干(赭时国),萨马尔干(Samarkand),铁门(在布哈拉之南),活国(Koundouz,在为水南),迦毕试(兴都库士山以西)而抵达西印度建陀罗。遍游各地,西自建陀罗起,东至孟加拉地区,南印度最远到达建至罗(Chanchipuram),印度半岛的东西海岸,都有他的足跡。玄奘留印期间,所学习的主要佛教经典,有瑜迦师地论,唯识抉择论,十二因缘等,并且研究因明学,声明学。这两种学问是研究佛学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尤其对我国学术发展来说,前者是我国输入逻辑学之始,后者是对我国音韵学的发展有深切影响。「我国古代音韵学不甚发达,汉代佛教流入中国,婆罗门书以十四字统一「切音」之术,亦从而传入,音韵之学始渐发达。至魏孙炎,本印度之音学,乃创「反切」。南北朝时,字音之研究尤精,於是梁之沉约乃创为平上去入四声之分」(王德华中国文化史略)。

    玄奘回国后(贞观十八年十一月返抵沙州,十九年正月到长安),翌年(贞观二十年)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自去程的阿耆尼国起,中经印度本土,至归程的楼兰止(指楼兰旧址,当时称善鄯),歷经一百三十八国,记载其所见所闻。尤其对於戒日王在位时印度的政治,社会,语言,风俗等,都有详细的叙述,是研究中亚和印度古代史地的最重要参考书,也是研究以上两地考古学的必备书籍,所以世界各国学者特别重视,有多种语言的译本。

    玄奘对於促进唐朝和印度的邦交,有很大贡献,当他在印度时,戒日王曾向他说:「两国有圣人出,作秦王破阵乐,试为我言笑人」。玄奘略述李世民对唐朝建国的贡猷,以及他平祸乱的情形。贞观十五年(六四一),有自称是摩揭陀国王的使者来唐上书,唐太宗派遣云骑尉梁怀敬持节赴印度答谢,戒日王对摩訶旦(MahaCinasthana,即中国)使臣的到来,引以为荣,予以隆重的招待。自此以后,两国使臣往来不绝。贞观十七年(六四三)唐朝派李义表,王玄策竹为正副使,出使摩揭陀国,曾在灵惊山刻铭立碑(六四五)(冯承钧译「王玄策使印度记」)。约三年后回国,印度其他四天竺国都愿意和大唐遣使通好。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据旧唐书,但文猷通考说是贞观二十年,冯承钧以后说为是),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访问印度。当时戒日王已逝世,国内大乱,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Arjuna)纂夺王位,发兵拒绝王玄策等,并且把各国赠送的贡物完全夺走。王玄策虽有从骑十三人,眾寡悬殊,迎战不敌,全体被俘。王玄策逃往吐番,当时藏王弃宗弄赞(Srong-tsamGam-po,或译为松赞甘普),娶唐室宗女文成公主为妃,对唐朝很忠顺,答应王玄策的要求,发精兵一千二百人,尼泊尔也派骑兵七千餘人,王蒋二人率两国兵,进攻中天竺国国都,连战三日,大败印军,并把阿罗那顺俘获,带回中国。贞观二十二年他们回到京师。

    唐高宗显庆二年(六五七)又派王玄策赴印度送袈裟,显庆五年回国。总括来说,自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六四一)到唐肃宗至德二年(七五七)一百多年间,常有印度使臣来中国献万物,也有为重要的外交使命而来的。唐玄宗开元八年(七二○),南天竺献白色能言鸟,其王户利那罗僧伽请以战象及兵马讨大食和吐番,玄宗深为嘉勉,名其军为怀德军(册府元龟九七三)。开元二十九年,中天竺王来朝,赐名李朝恩,授游击将军,使还(同前引书九七一)根据以上史料,可知中印两国古代邦交的密切情形。
喀什米尔和孟加拉

    哈尔萨帝国瓦解以后,独立的各小国都想要争夺北印度的霸权,但是都没有成功。其中最主要的集团,首先应提出的,是七世纪后半叶,在摩揭陀的岌多王室残餘势力阿迭多先(Adityasena),其次是八世纪前半叶活跃於曲女城的耶素伐摩王(Yasovarma)。后来因有喀什米尔,孟加拉,拉耆普坦,以及德干地方所形成的各种势力之侵入,而把北印度歷史改观了。最值得重视的歷史发展,在这时代以前,印度的统一活动,是北印度中央兴起的势力,向四周发展。但戒日王逝世后,情势恰恰相反,外围地区的各国侵入中央而争取霸权。这种新趋势,显然是自笈多王朝以来社会进步的结果。换句话说,中央印度的文化已经普及於地方,各外围地区所形成的力量,足能和中央相抗衡了。

    喀什米尔本来隶属於北印度统一王朝的,但七世纪时,它的势力扩张,大部分旁遮布地方完全归它所有。到八世纪中叶,穆克多此达王时代(MuktapitaLalitaditya)最强盛,把耶素伐摩王打倒,当时在北印度佔最优势的 地方。后来喀什米尔的文化已有相当进步,十一世纪所编成的「故事集成(Kathasaritsagara)」是一部文学名著。十二世纪卡兰(Kalham)所著的「帝王谱系(Rajatarangini)」问世,这是一部喀什米尔歷史,也是唯一的印度古代史书。这些可以说明在印度分裂时代,地方文化的实际发展情形。

    孟加拉地方在八世纪前半,仍然被邻近地区的势力消长所左右。八世纪中叶以后,波腊王朝(PalaDynasty)建立,社会才比较安定。八世纪末至九世纪之间,达摩波腊王(DharmaPala)和帝国波腊王(DevbPala)的父子时代,自孟加拉,比哈尔至恆河中游,这广大的东北印度完全被他们控制,把华氏城(Pataliputra)做为首府,这是波腊王朝的全盛时代。后来因为波罗提哈拉王朝(Paratibara)和拉须特罗库多王朝(Pashtrakuta)的阻挠,不能向西发展。九世纪中叶以后,波腊王朝的统治区域,仅剩下东印度。波腊王朝以孟加拉为根据地,前后延续四百年之久,歷代国王都爱好文学艺术,并且热心提倡。他们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当印度其他地方佛教已经衰退,佛教在孟加拉虽然不如当初那样兴盛,仍然能够存在,尤其孟加拉的佛教美术,在印度美术史上佔重要地位。孟加拉地方能够成为印度的要地,波腊王朝有很多贡献。后来孟加拉被宙罗王朝(Zeholn)和其他外来势力所压迫。十二世纪塞那王朝(Sena)自德干侵入,取代宙罗王朝等势力,支配孟加拉地方。所以在十三世纪塞那王朝被依斯兰势力征服以前,它一直是孟加拉的主人。

    拉耆普特诸国

    五世纪中叶,随同匈奴族侵入印度的古迦拉族(Gurjara),在拉耆普坦(Rajputana)定居以后,渐渐和印度同化。后来在这地方建立几个王国。其中有波罗提哈拉王朝,在八世纪扩张统治领域,势力最为强大。当保伽一世(BhojaI,830-890)和摩罕特拉王(MahendraPala890-910)父子时代,以旧政治中心曲女城为首都,北印度的主要地方都被它支配,成为大国。但是西元九一六年,曲女城竟被自南方侵入的拉须特罗广多王朝所佔据。十世纪,波罗提哈拉王朝已衰落。诸侯之间各自为政,变成分裂的局面。


    依前边所述,七世纪中叶以后,以曲女城为中心,屡次有重建统一国家的活动,但是始终没有出现决定性的力量十至十一世纪之閒,乃形成小国分立的割据状态。在北印度这些分立的小国之中,稍有力量的王室,有中央部范围缩小的波罗提哈拉国,恒河中游的旃特拉国(Chandella),玛尔瓦的帕拉玛拉国(Paramara),拉耆普坦的乔汗国(Chauhan),古迦拉底的苏兰基国(Solamki)等。这些国家都被自称为王子(Rajput)的种族所统治。所谓王子种族(即拉耆普特族),好像是在五,六世纪侵入古迦拉特,而和印度同化的异民族,不过也有土著出身的拉耆普特族。这种族似乎很复杂,一般社会认为他们是新剎帝利阶级,对他们和原来剎帝利阶级同样的尊重。他们之间有同一祖先的意识,社会习惯相同,全都有尚武的气概,尊重印度传统文化,而且力加保护等等共同之点。拉耆普特族的统制体裁,封建的色彩特浓,领主和奴僕之间,特别强调「忠诚」,社会习惯和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社会很类似。这些拉耆普族的国家,自八世纪的波罗提哈拉王朝开始,至十二,三世纪依斯兰势力侵佔北印度止。他们彼此不知团结,没有统一。但是在数百年间,他们是北印度的统治势力,所以歷史上叫做拉耆普特时代。各拉耆普特族王室,是新兴的统治阶级,在笈多帝国衰落后的几个世纪裡,激烈的社会变动继续不已,又有异民族侵入,所以原来的统治阶级自然要没落,新统治阶级逐取而代之。古代帝国崩溃,歷史传统的纽带大部份要中断的,这也是歷史发展的自然趋势。

    德干的查罗基理王朝

    对南印度的各势力,岌多帝国并没有直接统治,他们只不过是半独立的属国而已。在岌多帝国统治力量衰退之后,各势力之间的互相倾轧非常激烈。可把他们概分两大部分,半岛北部的德干,和半岛南部的塔米尔。

    先以德干来说,查罗基亚王朝(Chalukya)六世纪在加尔纳他(Karnata,今称Karnara)兴起。以伐达比(Vatapi,今孟买省巴他米)为首都,它代替了阀卡达伽王朝(Vakataka)在德干的支配地位,很快的,变成主要的势力了。我们须把这王朝和后来以卡尔尼(Kalyani)为首都而復兴的查罗基亚加以区别,把前者叫做前查罗基 亚(或西查罗基亚),把后者叫做查罗基亚(或东查罗基亚)。前查罗基亚王朝和塔米尔地方的强国,巴拉阀王朝争夺南印度霸权,彼此攻伐,继续甚久,也不能决定胜负。但当普拉开辛二世(PulakesinII,609-642)时,国势最为强盛,自纳尔巴达河至卡维里河(Kaveri)之间的广大区域,都列入版图,其势力达到全部德干地方,安陀罗国的本土也被它征服了。普拉开辛二世是戒日王同时代的人,戒日王统一北方后,又向南方进攻,但被普拉开辛二世击退,戒日王的南进政策遇到阻碍,后来不得不以纳尔正达河为界,造成北印度和德干两大统一强国的对立局面。

    根据依斯兰教徒的纪录,当时西方强国萨桑王朝的国王和前查罗基亚王朝,两者之间有书信和餽赠的往来。由此可知南印度王朝的国势是如何强大了。这王朝的文化活动在歷史上也佔重要地位,阿禪多(Ajanta)壁画是古代印度绘画的代表作品,而主要阿禪多壁画都是这时代完成的。后来因为和巴拉阀王朝连年战争,民穷财尽,乃被拉须特罗库多族的一个地方首长所灭亡(约在七五三年),只剩下哥陀阀里河口的地方,就是后查罗基亚王朝,到十一世纪,被宙罗王朝併吞了。


    拉须特罗库多王朝的建国者,本是前查罗基亚王朝的一个世袭的地方首长,在九世纪前后,推倒查罗基亚王朝,而变成德干的主要势力。这王朝强盛时期,以西德干为中心,雄霸一方,使西周邻国臣服。尤其发展海外贸易,繁荣经济是这王朝国势壮大的基础。当时阿拉伯的地理书,把拉须特罗库多国王,报达哈里发(Caliph),中国皇帝(约当唐玄宗时),君士坦丁的东罗马皇帝,并称为世界四大君主,这足以说明这王朝是怎样的强盛了。埃乐拉(Ellora)石窟的主要部分,现在已认定是这王朝开凿的。开石窟本是艰鉅的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和长久时间,才能够完成。这王朝的魄力和优秀技术,都被嘆为观止。再以对外关係来说,除了南方巴拉阀王朝,是自前朝以来的敌国,互相仇视攻击以外,还屡次向北印度中央部的曲女城进攻,它的最终目标,想要统治北印度,但是西元九七三年自称查罗基亚王族之一的地方首长把它灭亡了。

    这就是復兴的后查罗基王朝,前已叙述。它在卡兰尼建都(今称海德拉巴),是半岛东南部最强盛的国家。自十一世纪以来,屡次和南方的宙罗王朝发生战争,国势因而衰颓,臣服的地方首长,纷纷独立,西元一一九○年以后,德干地方就分成西方的亚达阀(Yadava)王国,东方的卡加底亚(Hoysala)王国,以及南方的浩伊萨拉()王国三个小国了。

    塔米尔的巴拉阀王朝

    巴拉阀王朝在笈多帝国时代,是南印度的主要国家。后来国势日渐强盛,七世纪纳拉辛哈阀曼(Narasimbavarman,630-668)时,变成塔米尔地方最强大的势力,征服半岛南端的三个小王国,宙罗(Chola),潘底雅(Pandya),和哲拉(Chera)。又把势力伸张到鍚兰岛。大约在这同一时期,打败北方敌人查罗基亚的普拉开辛二世,后者因而战死。这王朝的各代国王对佛教和耆那教都热心保护,尤其印度教湿婆神信仰,在这王国内特别发达。首都坎奇(Chanchi)的建筑雄壮宏巍,宗教美术尤为出眾,是有名的学术中心地。塔米尔文学很发达,其宗教美术,以前用木材做材料,自巴拉阀王朝开始,採用金属和石料做材料,从事大规模的美术创作。塔米尔的建筑彫刻歷史,可说是从巴拉阀王朝开始的。它是塔米尔地方建立最早的大国,此点关係重要,因巴拉阀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它的文化很容易传播东南亚各地,所以对东南亚的文化,发生相当的影响。前已提及,这个国家多年以来,和北方查罗基亚王朝,以及后来的拉须特罗库多王朝,都发生过剧烈的战争。此外,又和南塔米尔三小国斗争,因此强大的国势不能长久保持,后来走向下坡,约在西元九世纪左右,被新兴的宙罗王朝所征服了。

    宙罗王朝统一印度半岛

    塔米尔地方的三个王国之中,原来最南端的潘底雅国比较强盛,曾公然反抗巴拉阀国的统治。可是不久宙罗王朝兴起了。宙罗国位在巴拉阀国和潘底雅国之间,当初它的势力本微不足道,九世纪中叶以后,才壮大起来,九世纪末把巴拉阀国灭亡。自十世纪起,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尤其拉迦拉迦一世(RajarajaI,985-1016),和拉普德拉一世(RajenderaI,1012-1044)的父子时代,是它的鼎盛时期。这时期不但把哲拉,潘底雅各塔米尔国家征服,而且把印度半岛内各种族以及羯伽等完全併吞了。它是把德干和塔米尔两地方几乎全统治的最大强 国,在歷史上是空前的统一整个半岛的政权。

    尤其要特别叙述的是十至十一世纪宙罗王朝鼎盛时期的活动。首先是这半岛南端的塔米尔民族进行统一北方,可是如前所述,宙罗王朝曾经往北进攻波腊王朝以后,它的军事行动再没有向北方推进。其次使人重视的,这国家利用海军力量从事航海活动。当十一世纪前半,宙罗王朝的势力已经自锡兰岛和印度洋沿海各岛,伸张到孟加拉湾以南的尼科巴群岛(NicobarIr.)。因为这个统一印度半岛的大宙罗国,鉴於海上贸易和国家经济基础有绝大的关係,而且认为必须利用海军力量,才能保障南印度的东西海上贸易线的安全。再是十一世纪初,南亚大国室利佛逝(SriVijaya)也积极想要独佔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贸易。於是两国发生严重的利害衝突。后来宙罗王朝强大舰队把室利佛逝的首都巴林冯(Palamban)佔领,并且征服了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室利佛逝经过这次失败,已失去当时东南亚国家的领导地位,同时以东南亚的整个歷史来说,也有重大影响,那就是室利佛逝反抗宙罗王朝失败以后,海上贸易当然不能独佔。另一方面,对宙罗王朝的经济繁荣当然有莫大的利益,自不待言。室利佛逝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本来都是依附印度的,但是经济政治方面则不然,他们已有相 当的发展,并已和印度站在平等地位。经过这次失败,情形自然改观了。印度势力对东南亚很少採取军事行动,或许宙罗王朝这次军事行动,是含有经济和政冶的双方面作用。


    宙罗王朝,国力雄厚,直至十一世纪末,仍能保持富强。它的政治,特别是地方行政制度,能发挥高度的行政效率,乡村自治相当完善。实施土地调查,尤其彻底。此外,建设大规模的灌溉系统,树立中央集权制度等,*都是主要政治措施。因为把印度半岛统一,在这国家的领域之内,北方雅里安文化和南方塔米尔文化,便很容易互相融合,塔米尔文化有了新的因素,也得以更进步,尤其达罗昆荼的建筑,是在巴拉阀美术之后,南方文化上最卓越的成就。在宙罗国首都丹约尔(Tajore),那些巍峨雄壮的神殿,就是达罗昆荼的典型遗物。宙罗国的海上发展,也不仅限於东南亚国一带,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和神宗熙寧十年(一○七七),曾遣使和中国通好,和宋朝也有贸易往来。根据宋史(岭外代答),这个国家领土辽阔,军队眾多,物產尤为富饶,它的国都不但而且有完整的都市计划。但是这个大国至十三世纪渐渐衰弱,最后被分为潘底雅和其他等小国了。

    锡兰自西元前后,和塔米尔人屡次发生战争。五世纪后半,有一段时期曾把首都迁到偏僻的西基里亚(Sigiriya)。八世纪末,古都安努拉陀城(Anuradhapure)被塔米尔人佔据,一直到十三世纪,锡兰首都大致皆在包伦纳鲁瓦(Polonaruwa)。十一世纪时,锡兰是大宙罗国的属国。但至十二世纪,在巴拉克拉摩巴护一世时代(parakramaBahuI,1164-1197),锡兰復兴了。在此时期,这位锡兰国王进攻南印度,很成功的阻止了塔米尔人的侵略。从此以后,锡兰国势渐渐强大,当时曾实施规模宏大的建设,包括宫殿,寺院,灌溉系统等。可是这时代以后,锡兰再度受到塔米尔人的蹂躪,仅有的建设完全被燬。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人到锡兰岛时,北部和东部地区,都被塔米尔人佔据。星哈勒人(Singhalese)则住在中,西,南部各地区。当时全岛被几个不同势力所分割。

    依前边所述,北印度自十世纪以来,就未曾建立统一政权。拉耆普特族所建立的那些小国,各自独立,互不相属,彼此之间,勾心斗角,常处於敌对状态。因此,十一世纪以来,自西北印度侵入的依斯兰势力,本是拉耆普特各国的敌人,但各国始终不能团结一致群起抵抗。究其原因,乃是割据政权所造成的后患。所以在十三世纪初,依斯兰势力把他们个个击破,很容易的统一了北印度,於是广大而富庶的地区就落於回教徒手中。另外,南印度在十三世纪末,大宙罗国崩溃之后,德干和塔米尔都陷於分裂状态,所以依斯兰政权在北印度稳定以后,开始迁征南印度,当时南方各割据势力无法抗拒,依斯兰教徒像对付北印度一样,把他们个个击破。十四世纪初,印度全土,差不多都屈膝於依斯兰势力之下了。

    地方文化的发达

    这个时代,政治分裂状态虽然延续数百年之久,可是印度的文化发展并没有中断。而且在这时期,印度文化中心地,不再局限於北印度中央部一地,外围地区的文化发展,颇有可观。美术,宗教,文学等十分发达,都富有地方色彩。地方文化能有这样的发展,如前所述,因为笈多帝国时代,政治统一,传统古典文化极为发达,所以能够普遍的把文化传播到边远地区。后来当笈多帝国瓦解,分裂的时代,各地方的独立君主励精图强,全力开发本地方,於是形成很多地方性的文化中心地。

    详言之,在这个时代,各小国的君主,都在大兴土木,建设灌溉工程,而且他们也都热心於学术文化。关於东印度波腊的美术,以及南印度查罗基亚,拉须特拉库多,巴拉阀,宙罗等王朝的宗教美术,前已叙述。此外,还有旃特拉国卡珠拉浩寺(Khajuraho)的建筑,南印度浩伊萨拉国(Hoysala)的美术等。这些建筑和美术,都因各王朝力加保护,才得以保存。以宗教来说,各地佛教渐渐衰落了,可是在德干西部,耆那教却很发达。在塔米尔,印度教湿婆派(Siva)和琨修奴派(Vishnu),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个时代裡,思想家辈出,印度大哲学家桑卡拉(Sankara,700-750)是南印度人,他的学派在中世纪以后的印度思想界,佔最重要的地位。南印度还有 一位伟大思想家,拉摩努伽(Ramanuja,1016-1091),在宙罗王朝鼎盛时期,极为活跃,是近代宗教改革的先驱。

    关於喀什米尔文学的发达情形行前边已经叔述,在地方文化的蓬勃发展时期中,已经看出当时地方语言的发达情况,所以方言文学的基础,大概是这时代建立的。

蓝盾 发表于 2012-3-13 22:03:46

土耳其回教徒势力侵入印度

    依斯兰教在七世纪前叶,才在西亚创教,后来渐渐传布到西亚的周围地区,不仅得到全体阿拉伯民族的信仰,而且其他许多民族也归依这个宗教。依斯兰教在西方自埃及起而扩展到全部非洲,在东方则普及於依朗及中亚各土耳其民族之间。在依朗,中亚,北非台地信奉依斯兰的王朝,大致已奠定基础以后,印度不久也被几个回教徒王国侵入。这对十三世纪以后的印度,引起重大的变化。印度歷史乃进入回教徒时代(MorlemPeriod)。

    最初回教徒侵入印度,是七世纪前叶在印度河下游地方开始的。不过这是来自阿拉伯,经海路为抢夺财物而零星侵入的。后来到八世纪,乌麦雅王朝(Umayya661-750)哈里发派遣军队,在七一二年侵入印度河下游三角洲地带,他并且得到来自依朗南部的援军支持,先把信德的印度教徒王朝打倒,吞併信德地方。然后又侵进北方印度河中游地区。这就是歷史上,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宾嘉辛(MuhammadbinKasin)的征服印度。於是印度河下游地区变成阿拉伯的属地了。以后因为里发政权发生内訌,失去后援,在印度再没有扩张势力。亚拔斯王朝(Abbas750-1258)建立,它和已在信德定居的阿拉伯势力,并非同一系统,互不相属。所以已在印度定居的阿拉伯势力,当时变成半独立状态,渐渐和印度人混血,它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以后也渐渐衰退,对印度其他地区的歷史发展,从此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回教徒征服信德地方,虽然对於被征服的印度人,在统治政策和文化传播上,留下许多问题,但以印度歷史来说,不过一个插曲而已。

    在北印度建立回教徒王朝,而且对印度歷史影响最大的,是后来以阿富汗为根据地的伽兹尼王朝(Ghagni962-1186)和廓尔王朝(Chor1148-1215)。伽兹尼王朝的创始者亚普特金(Alktigin)是萨曼王朝(Saman874-999)胡罗珊(Khyrbsan)地方的太守,因叛乱罪嫌,率领僕人苏布克特金(Subktigin)等,逃到阿富汗的伽兹尼地方。苏布克特金为人勇敢而有谋略,当亚普特金客死在阿富汗后,他在西元九六二年,率眾建立伽兹尼王朝。亚普特金的儿子玛合穆德(Mahmnd998-1030)即位后,国势最为强大。他在位三十二年间,把阿富汗,波斯,里海东南地方,印度的旁遮布,统统划入版图之内。玛合穆德后来以旁遮布为跳板,远征北印度,前后达七次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一○一七年攻击恒河中游的曲女城,一○二○年远征阿拉伯海岸卡特亚戚(Kathiawar)。以后者来说,因回教徒军队疯狂的烧杀掳掠,印度教圣地索木纳特寺(SomnathTemple)也被毁坏,残酷的杀害异教徒(指印度教,佛教而言)等等暴行。印度民眾留有惨痛的回忆。玛合穆德远征印度,并没有远大的企图,主要为了抢夺印度的财富,尤其是搜刮贵金属,猎捕奴隶,迫害印度教徒,可说是宗教的和经济的双重理由,目的卑劣,行为暴虐,所以,他虽然佔领印度许多地方,最后不能长久统治,仅把西北印度旁遮布变成伽兹尼王朝的领土的一部分。


    玛合穆德死后,伽兹尼王朝渐趋衰落,尤其当一一六一年在阿富汗等地的势力,被塞尔柱帝国(SeljukEmpire1037-1157)打倒之后,旁遮布便是伽兹尼王朝的唯一据点了。这种新情势的发展,使回教徒王权后来在印度歷史上,不过是西北印度边境一个地方势力而已。一一八六年,这个地方势力伽兹尼,又被新兴的回教徒势力廓尔打倒了。伽兹尼王朝侵入西北印度,像一股狂暴颶风,破坏,掠夺,又佔领旁遮布地方。最初土耳其系回教徒带给印度的影响,就如此而已。但是它给下一个侵略印度的回教徒廓尔王朝,作了开路先锋,在歷史上实有重要意义。玛合穆德对印度的残暴行为,在世界歷史上也是恶名昭彰的。由於他的侵略,印度,阿富汗的各大都市变成人口贩卖市场,无数的印度人男女奴隶,与牛马同栏,待价而詁。后来回教徒势力所发动的远征印度军,都是在抢夺财宝和掳捕奴隶的引诱之下,所纠合的志愿军队伍。

    玛合穆德虽然是粗獷的武人,他还知道保护学术,对学者文人,颇为尊重,他在位期间,在首都伽兹尼,波斯文学和艺术都非常发达。「印度之书」是叙述当时政治社会等情况的书籍,作者毕露尼(Biruni)就是玛哈穆德宫廷的学者。

    廓尔王朝,原来是伽兹尼王朝的附属土邦,是土耳其系回教徒,以哈烈特(Herat)东南的廓尔地为根据地。廓尔在伽兹尼王朝衰落的时期,把势力伸张到阿富汗台地,一一八六年贾斯丁穆罕默德(GhiyasudbinMuhammad)杀害了伽兹尼王朝最末代君主,又得他的弟弟希哈布丁穆罕默德(ShibabudbinMuhammad)的援助,於是廓尔势力如旭日东昇,扩张甚速。希哈布丁就是印度史上著名的穆罕默德廓理(MuhammadGhori)。他在一一七五年征服信德北方的牟尔坦(Multan)以后,屡次进攻旁遮布和古迦拉底。一一九一年经西北印度向东南方侵略,后来被印度教徒国王普理特维拉基(Pritbviraj)打败.翌年(一一九二)又在泰拉奥里(Taraori)和印度教徒国王会战,获得胜利,而且从德里向拉迦斯坦(Rajastan)北部进军了。.O穆罕默德廓理有优秀的军事将领,勇敢而长於战略,他的军队进攻印度斯坦(Hindustan)平原,势如破竹,把各印度教徒王国完全打败。一二○二年,有一支部队进攻孟加拉,又把那裡的印度教徒势力打倒,另外一支部队的箭头则指向古迦拉底和中央印度了。

    德里苏丹政权的建立

    一二○六年,希哈布丁穆罕默德自印度返回伽兹尼的途中被暗杀之后,廊尔王朝遂告分裂。廊尔王朝所有的印度领土,交给土耳其族将领克特布丁阿巴克(Qutba\'dbinArbak)统治。阿巴克是穆罕默德宫廷奴隶出身,他在昔日敌人普里特维拉基王的故都德里(现在新德里南郊),建筑一座壮丽无比的宫殿,夸耀回教徒统治者的光荣,现在这个宫殿已经变成废墟,祇剩下一个回教寺(Mosque)和矗立在旁边的巨塔(Minaret),从这仅有的遗物,可以瞭解当日建筑的特色。

    阿巴克后来以德里为中心地,在北印度建立了回教徒王权的基础。但是和阿巴克同是奴隶出身的其他廓尔王朝军率将领,都与他为敌,而变成反对势力了。一二一○年,阿巴克宫廷奴隶出身的桑苏丁伊都特密士(Samsu\'dbinIltutmish)把阿巴克的继承人亚兰王(AramSbah)推倒,同年在德里自称苏丹(Sultan)登上统治者的大位。随后,把廓尔王朝裡的各敌对将领,个个打倒。另一方面,对当时西北边境地带已经构成威胁的蒙古势力,也彻底加以压迫。於是这个建立不久的德里回教王权,也就是苏丹政权,从此基础稳固了。后来连年战争不已,先后征服了孟加拉(一二二五),信德(一二二八),格瓦里奥(Gwalior,一二三二)等地。对中央印度也开始压迫,扩大苏丹政罐的领土,文底耶山脉以北广大的北印度地区,都纳入这个回教徒王权的统治之下了。

    德里苏丹政权(Sultanate)是土耳其系回教徒所建,崇尚武力的国家。苏丹是享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他笼络宫廷奴隶出身的土耳其系将领们做他的亲信,使他们担任地方长官的重要职务。北印度各地的印度徒势力,已经多数归顺苏丹政权。但是被征服的土地,除一部分做为中央直辖地外,其他完全赠给回教徒贵族和军事将领们,作为赐给地了。地方统制机构,因连年战争,无暇整顿。徵收地税大体上仍然沿用印度教王国的原有制度。地税收入和大量战争胜利品是苏丹政权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来源,也是国家的主要收入。回教徒在北印度建立主朝后,对异教印度人的统治,改变政策,採取宽大温和手段。依斯兰教也无特殊扩张,只是建筑几个代表性的回教寺和尖形巨塔而已。首都德的市街也开始整修。一二二九年伊都特密士接见报达哈里发的使臣,於是亚拔斯王朝正式承认伊都特密士为苏丹。中央政府的苏舟本享有绝对的权力,但围绕苏丹左右的那些奴隶出身的贵族和军官们,为维护本身利益常常树立党派。一二三六年他死去以后,他的子孙继承苏丹,贵族间的党争变本加厉,由暗斗而明争,阴谋家和实力派,操纵中央和地方,製造权力斗争。

    初期的苏丹王朝,由阿巴克先创下基础,后来伊都特密士才正式建政权。一般把这时期的王朝(I206-1292)叫做奴隶王朝。德里苏丹政权,在十二世纪前半叶开始,由四个王朝相继行使统治权,就是亚尔巴利王朝,希尔基王朝,图格鲁克王朝,以及洛德王朝。这四个王朝都是用种族名做为他们王朝名字。

    奴隶王朝

    最初期的王朝是士具其系的亚尔巴利族(Albary)建立的,本应叫亚尔巴利王朝,但因阿巴克和伊都特密士都是宫廷奴隶出身,后来伊都特密士的子孙佔据苏丹之位。不但如此。伊都特密士的奴隶,巴班也当了苏丹。巴班的子孙又继承苏丹位。伊都特士的子孙中有一女性继承苏丹位,她的名字是拉芝雅(Raziyya),当时王权已软弱无能,苏丹政府中,党争激烈,贵族操纵实权,大多数贵族也都是伊都特密士的奴隶出身,所以叫做奴隶王朝。这些宫廷奴隶因接近权贵而升上高位,然后掌握大权。像这样的权力发展,自十世纪以来,各地苏丹政权之中,已司空见惯。例如在印度奴隶王朝同时代,埃及有曼鲁克斯王朝(MamluksDynasty,也是奴隶王朝之意),和印度这类王朝的情形相同,他们虽然是奴隶出身,都受过相当教育,身心武功都有良好的训练,他们的飞黄腾达,并非完全倖致。可说是透过选拔的上选之士。回教徒的法律和社会地位打都有相当限制,所以和一般想像的奴隶决不相同。似乎应从回教徒的特殊社会以及他们的权力结构等背景,来求解答。

    巴班因当过很久的宰相,掌握实际的政治大罐。他当了苏丹以后,採取各种不同办法制止党争,例如,设置秘密警察,注重礼法,提高王权,并且严格限制贵族势力扩张,即使对他自己的子孙也不稍加宽贷。他不扩张领土,把抵御蒙古人的威胁,列为第一重任,尽一切力量安定德里的苏丹政权。但他所实施的是一恐怖政治,他 去世以后,叛乱蜂起,国家立即陷於混乱。奴隶王朝乃被另一土耳其族的军人加拉鲁丁(Jalalu\'d-din)所推倒。加拉鲁丁是亚尔巴利王朝统治下的希尔基(Khilji)族人。

    希尔基王朝的统治

    加拉鲁丁希尔基(Jalu\'d-dinKbilijiorKhelji)创立的王朝,一般叫做希尔基王朝(1292-1320),他本来是巴班当政时,奴隶王朝的将军,建立王朝之时,他已是七十高龄的人,所以国家大事多由他外甥,也是他的养子亚拉乌定(Ala-uddin)协助处理。一二九四年,亚拉乌定远征德干以后,覬覦苏丹位,谋杀他的舅父而即苏丹位。亚拉乌定即位之初,贵族们叛乱迭起,王朝发生动摇。他於是对贵族们採取怀柔手段,当时北方因有蒙古人的威胁,不得不谨慎处理。可是当他的权力在德里巩固以后,渐渐採取强硬政策,乃开始树立苏丹的罐威,开始压制前任苏丹系统的贵族和贵戚,削弱他们的势力,后来又没收他们已获得的赐给地,或加以限制。 此外,他採取军事行动,进攻古迦拉底和拉耆斯坦,用印度人和回教徒的各种势力来保卫德里,而且屡次讨伐蒙古势力,为剷除肘腋之患,对当时住德里附近的蒙古人也加以压迫。

    亚拉乌定改革地方征税制度,以前的地税征收辨法,大多数是透过印度人地方首长征收的。中央政府和纳税人之间,必须经过许多中间人之手,b这就是閒接征税。结果造成中间人剥削,官吏舞弊。农民的负担虽然加重,国库收入反而减少。亚拉乌定指定一部分地区,强制实行官吏直接征税,严密观督征税负责人,对於瀆职者加以严重处罚。在特定地区规定地税是耕地收穫的一半。有的歷史学者认为亚拉乌定的地税改革,*虽然提高征税额,并非压迫一般印度人,而是保护佔农民半数的印度人。他们非常重视亚拉乌定革除中间剥削和官吏舞弊,并且指出亚拉乌定立意压抑印度上层社会的少数人,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亚拉乌定的经济政策中,另外一项积极改革,在德里各代苏丹之中,也是贡献最大的。他把食粮等生活必需品,贵族的奢侈品,都规定统一价格,重新釐定各种税率,降低一般物价,维持统一价格等。这些改革似乎祇在恒河和阎牟纳河的中间地带,和德里实际推行。很明显的,这是针对过惯奢侈生活的贵族和富而强迫实行的。同时他也实行币制改革,调整士兵待遇,以安定他们的生活。以上所列举的各项政策,要具备强而有力的行政权,监察制度,严厉惩罚等条件,才能顺利执行。有一时期,控制市场,强迫物价降低,经济生活在表面上固然安定了,可是这样激烈的改革,当然会发生不合理现象,於是引起富农,地主,商人,和贵族的不满,他死后很快就恢復了原有状态。不但如此,经济立刻陷於混乱。亚拉乌定厉行这些重大改革,一方面因为他有坚强的性格,另一方面苏丹有绝对的权力,才可以贯彻到底。此外,他要在政治上达成其地远大的目的,就是加强对蒙古人的防御,加强对印度人各种势力的控制,尤其重要的,是筹措远征南印度所需要的军费。为了达成这些预定政策,必须训练军队,培养士气,所以他的经济政策是有多方面的意义。


    亚拉乌定,印度史家称他为亚歷山大第二(SilsandarSah\'ni),他把防御蒙古人和控制各印度势力的佈置完成之后。开始实行征服全印度的计划。当时德干地方和南印度有三个强大的印度王国,他在一二九八年远征古迦 拉底时,曾高价买得一奴隶出身的宦官,并重用此人,就是当了副王的马立克卡富尔(MalikKafur)。现在命他为远征军的将军,在一三○六年征讨特奥基里地方(Deogiri)的亚达阀王国,翌年这王国投降了。一三○八年希尔基国的军队因得到亚达阀王的援助,向卡迦底亚王国首都德林冈(Talingana)进攻,击破著名的瓦兰葛尔(Warbngar)要塞,这个王国也不能不屈服了。希尔基国苏丹远征这两国非常顺利,而且夺得豊富的战利品和情报,更激起他南进的慾望。於是他又向浩伊萨拉王国远征了,一三一○年希尔基国的大军仍然由卡富尔做统帅蹂躪了南印度。德里苏丹政府的大军,是北印度有史以来,第一个侵入南印度的队伍。南印度极南那,玛都拉,拉梅斯伐兰(Ramesvaram)等地最负盛名的印度教寺院都被他们破坏了。他们抢走所有金银财宝,把大量掠夺物品运回北印度。

    卡富尔,后来代表德里苏丹统治已征服的德干。但是他对德里苏丹位,深具野心,他当副王时,排除异己,杀戮军政要人,於是引起各地叛乱,希尔基王朝的政治,乃面临危机。一三一六年,亚拉乌定病死之后,卡富尔卡富尔宣佈继承苏丹位,不过数週就被废,跋扈专权的卡富尔被暗杀。希尔基王朝的强人苏丹死后半年,是反动时期,新任苏丹放弃前王的强硬统治政策,贵族的骄横又故态復萌,不但德里的政治和社会受他们支配,地方也受到影响。这时,土耳其族的一个支族,图格鲁克族(Tughluq)一位年老将军贾苏定(Ghiyasuid-din,1321-1325在位)向德里进军了。他就是德里第三王朝的创始人,他的母亲是印度人,所以德里苏丹政权第三王朝的国王,已经混有印度人的血统。

    穆罕默德宾图格鲁克(MahammadbinTughluq)是贾苏定的儿子,在德里苏丹之中,以性格独特著名,他採取的军国大计也多奇特出於常轨。歷史家说他是一个「天才和狂人」两面性人物。关於他那时代的德里以及一般印度情形,有一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包都达(IbnBattutah),曾留下有详细纪录,穆罕默德的父王,本来在德里南边建造一个气魂雄伟的都城,命名为图格鲁克巴德(Tughluqbad),但是穆罕默德竟放弃使用,在一三二七年把首都迁往南方,就是德干西部的特奥基里,那是以前希尔基王朝所征服的城市,他命名为特拉达巴德(Toratabad),是富贵都城之意。或许考虑他父亲建的京城距西北边境太近,易受外族攻击,而决定的因应措施,也许是穆罕默德继承希尔基王朝的南进政策,这位苏丹有统治全印度的大帝国构想。后来实行币制改革,採 取用铜币代替金银币政策,结果造成恶币充斥,物价暴涨。还有,迁移首都本是国家大事,仓卒之间,勉强实施,结果不但失败,而且引起社会不安,经济困难。七年后,又迁回德里,当时旧都德里荒废日久,残破不堪,恢復旧观本不容易,但这国王又发奇想,把旧都扩大,建一个大德里,新名称叫做「世界华都(Jahanrannah)」。他的雄心不只如此,要征服北方,又要远征波斯。这些乘张的措施,使经济受到极严重的影响,他的苏丹权力也渐渐衰弱了。一三二八年,孟加拉宣布独立,而且南印度,印回两教势力早已跃跃欲试,一三三六年,印度教徒王国威迦耶那噶(Vijayanagar)在南印度独立,一三三七年,又有巴哈曼王国(Bahman)出现,它是南印度独立的回教徒王国。穆罕默德本想要第三次迁都,计划迁到图阿布(Doab),但时间不许他有错误,一三五一年他去世,此时全国各地酝酿叛乱,有一触即发之势,国几不保,他只有抱恨了此一生。

    菲路兹(Firuz)继承王位,他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在位期间(1351-1388),因能力卓越,领导正确,危机四伏的图格鲁克王朝,得以继续不坠。这位苏丹有诚厚的品格,热心公共事业,努力建设国家,歷代苏丹无有超过他的,为歷史家所称道。他在全国各地建设都市,开闢道路,兴建桥樑,扩建灌溉水道,夙兴夜眛,不遗餘力。现在德里郊外还有他留下来的回教寺院,宫殿,学校等,这些古代建筑富有印度色彩,别具风格。他曾远征孟加拉(1353),信德(1361-1362),但德里王朝已失去的权威始终没有恢復,他的统治虽有三十八年之久,并未末挽回图格鲁克王朝的颓势。他死后,王国经济衰弱,仅能保有德里四週的领土,事实上已是一个地方政权了。

    一三九八年末,帖木儿(Jimur)的军队侵入印度,不久攻进德里地区,加速苏丹政权崩溃。帖木儿烧杀抢夺,继续半年之久,北印度哀鸿遍野,残餘的印度人民也被洗劫一空。这时图格鲁克王朝实已灭亡。在此之前,印度教和回教待徒的势力,已纷纷触立。一三九三年有约恩堡王国(Jownpur)在恒河中游建国,从这王国遗留的富有印度风格的建筑和遗跡来看,当时是非常富强的。后来这王国和德里统治者洛德王朝(Lodi)形成对立局面。在玛尔瓦古迦拉底也有回教徒王国独立。南方各王国虽未受里政治变化的影响,但彼此之间,时战时和不能维持长久和平。

    在这变乱情势下,帖木儿派希治尔汗(KhizrKhan)为旁遮布统治者,在一四一四年佔领德里,这是赛伊德王朝(Sayyid)创立之始。这王朝仅传到第四代,只有三十七年即已衰弱不振,后来德里王权转给佔据旁遮布的洛德族阿富汗人了。


    洛德王朝被莫兀儿王朝始祖巴卜打倒之前,即自一四五一年至一五二六年之间,共传三代苏丹。阿富汗人苏丹所享有的权利,尤其苏丹和贵族间的关係,和歷代德里王朝多有不同。以土耳族的统治来说,君权高於一切,苏丹是绝对的统治中心。但是阿富汗人是以部族结合为根本,贵族权力佔重要地位,苏丹无非是贵族的代表人而已。洛德王朝第一代苏丹巴洛尔(Bahlol),是道地的洛德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第二代苏丹亚歷山大(SikandarSultan),併吞了约恩堡王国,渐渐提高苏丹统治地位。到第三代苏丹伊布拉希穆(Ibrbhim)的盛世,阿富汗人的君权特徵,已不存在,贵族被君权至上的苏丹所压制。但这非正常现象,因劳德王朝的贵族,当时都不能和苏丹和平相处,而党争迭起。这时巴卜尔王自喀布尔南下,把洛德王朝灭亡了。这是因君权高张,引起贵族不满,造成洛德王朝的灭亡。一五二六年巴卜尔王,在帕尼巴(Panipat)击败伊布拉希穆苏丹的军队,於是德里统治权落到另一民族的回教徒巴卜尔王之手了。

    德干和南印度的各种势力

    当德里苏丹政权把印度完全纳入统治范围以内,南印度虽然一时也被回教徒征服,但印度教徒王国并未完全灭亡。威迦耶纳噶(Vijayanagar)王国,就是当回教徒王朝势力伸张南印度时,犹能称霸南方的印度教徒王国,是印度史上一个独特局面。这王国在多岩且荒凉的坦噶巴德拉地区(Tungabhadraregion),建设一个雄伟的首都。在克利室纳迪发拉耶王(KrshnaDevaRaya)时期,国势特别兴盛,它的势力伸入半岛东西两岸。这王国的中心地虽是岩石地带,但其领土内还有两个灌溉系完善的农业区。此外,王国的马拉巴海岸是富有歷史性的商业贸易区,以上这些絛件就是它能富强之因。西方人撰写的旅行记裡,对这王国的富足,充满讚美之词,便可推知它的实况。

    德里王朝末期,有巴哈曼王国(BahamanKingdom)在德干建国。可是后来这王国分裂成若干势力,当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初,贝拉尔(Berar),亚麦德纳噶(Ahmadnagar),毕迦堡(Bijapur),寇尔昆达(Golkonda),毕答尔(Bidar)等地相继独立,分别建立信奉依斯兰教的王国。可知当时依斯兰教影响,在德干已有深厚根基。后来这些王国和威迦耶纳噶王国之间,常处於敌对状态之中。但是莫兀儿帝国完全控制北印度之后,一五六五年塔里寇达(Talikota)一战,威迦耶纳噶被回教联军打败而灭亡了。
第二节莫卧尔帝国的统治和印度社会

华佗 发表于 2012-3-13 22:18:20

我来鼎一个!{:5_113:}

刘甜宁 发表于 2012-3-13 22:44:09

{:5_131:}我来看看…………………………

乌有之乡 发表于 2012-3-13 23:37:56

本帖最后由 乌有之乡 于 2012-3-13 23:39 编辑

我来顶下!印度史的资料不好找啊

Nicole 发表于 2012-3-13 23:42:04

絮儿哦 发表于 2012-3-14 15:01:47

哇塞支持一下   顶顶

zhuxing 发表于 2012-3-17 09:24:51

顶一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度史【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