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5 20:40:58

12世纪与天国王朝

本帖最后由 未命名 于 2012-3-5 20:22 编辑

      1101年至1200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2世纪。

                                                                     ——历史由此发生了延续千年的动荡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c1NTEwNTky/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4ODk0ODg4/v.swf


十字军东征:

   (拉丁文:Cruciata,伊斯兰世界称为法兰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他们认为是异教徒的国家(地中海东岸)发动了持续近200年的宗教性战争,东正教徒也参加了其中几次十字军。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主要是罗马天主教势力对穆斯林统治的西亚地区作占领并建了一些基督教国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天主教会及封建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将矛头指向了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异教徒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柱土耳其的穆斯林在安纳托利亚对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取得军事胜利时,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累范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以政治、社会与经济等目的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东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国学者朱迪斯·M·本内特在他的著作《欧洲中世纪史》里写道,“十字军远征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欲”。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叙利亚海岸最后一个桥头堡——阿卡被攻陷,十字军国家的命运告终。十字军东征对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其中有些痕迹至今尚存。






天国王朝:

       《天国王朝》(Kingdom of Heaven)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导演的电影,于2005年5月6日上映。该片主演为奥兰多·布卢姆、伊娃·葛林、杰瑞米·艾恩斯、大卫·泽尔利斯等。电影讲述了12世纪耶路撒冷王国陷入危机,一个铁匠伊贝林的贝里昂(Balian of Ibelin)保卫耶路撒冷城并对抗想从基督徒手上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的伊斯兰领袖萨拉丁的故事。剧本大抵基于历史上伊贝林的贝里昂的生平而改编。哥伦比亚大学的Hamid Dabashi教授为该片的首席学术顾问。

影片的大部分拍摄于摩洛哥的瓦尔札札特(Ouarzazate),导演史考特曾在此拍摄了《角斗士》、《黑鹰坠落》等片。摄影组在沙漠上搭建了古城耶路撒冷的复制品。有报道指摩洛哥政府派出了上百名士兵保护摄制组及其人员。事实上,在拍摄战争场面时摩洛哥的士兵作为临时演员的确在场。西班牙也成为该片的拍摄地之一,拍摄地点有塞戈维亚(Segovia)的Loarre城堡、Valsaín、阿维拉(Ávila)、Palma del Río和塞维利亚(Seville)。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I1MTQ3NzA4/v.swf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5 20:41:00

本帖最后由 未命名 于 2012-3-5 20:40 编辑

Salaam 'alaikum(萨拉丁,伊斯兰人千年的帝王英雄)





他出生在十二世纪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他没有西方欧洲人的血统,也没有受过骑士教育,但却是屹今为止最具骑士精神的君王,他和他亲手建立的阿尤布王朝对人类的历史和宗教影响深远。在历史评价当中,他是最心胸宽广,最慷慨大度,最懂得怜悯他人,最信守承诺,最虔诚信仰的伟大的人,在同时代的君王和他相比,没有不汗颜的,他就是统一伊斯兰世界的,被西方世界尊崇为浪漫骑士的萨拉丁。



在2005年上映的美国大片《天国王朝》讲叙的便是发生在十二世纪,萨拉丁夺取圣城耶路撒冷的故事,在影片中,为了反映真实的历史场景,电影编剧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去描述萨拉丁其人,虽然他仅仅是作为一个烘托历史背景的配角,相比影片中其他配角,萨拉丁的镜头和对白算是很少的了。在电影中,他又是作为与男女主角为敌的阵营领袖出场,从围歼数万十字军精锐部队到围攻耶路撒冷圣城,他总是现身在血腥暴力的战争场景中,对于这样的一个角色,本应在观众眼里是一个很负面,很令人反感,很厌恶的角色。



然而,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萨拉丁,在这部电影中,他真正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却依然无法遮拦,其耀眼程度甚至远远盖过了他的敌人,电影最后一幕,萨拉丁飘逸的骑士风范折服了所有的人。



在电影中,萨拉丁作为敌对阵营的配角,真正描述的不多,我们需要结合历史和电影一起来看待萨拉丁其人。因此我特意检索了有关历史资料和评价,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对萨拉丁做一些评价。



谦卑

萨拉丁全名为:萨拉丁·尤素福·本·阿尤布·本·沙迪·本·马尔旺·艾勒-阿尤比。意思是“世界的繁荣和信仰”。他不是阿拉伯人,他的家族是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族人,从小到大,他都是一个和蔼谦卑,平和大度,心胸宽广的人,这种胸怀在那个时代甚至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一次,一个马穆鲁克骑兵深夜来找萨拉丁签署一分申诉状,当时已经到了深夜,当时已是苏丹(国王)的萨拉丁对来访的人表示,他已经很疲倦准备休息,等到第二天再看这份文件。不过固执的马穆鲁克骑兵,全然不顾苏丹的意思,坚持让苏丹马上就给他答复。萨拉丁没有表示反对,在阅读过文件后,他表示可以签署,但身边没有墨水。让人感到惊讶的莫过于,这名马穆鲁克骑兵竟然叫苏丹自己去取墨水。就是这样,萨拉丁也没有任何生气地意思。



在萨拉丁出生的年代,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胜利之后,当时欧洲基督教国家在十字军的庇护下,在这片中东地区建立了数个王国,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占据了圣城耶路撒冷城的耶路撒冷王国,在这些基督教国家周围,是人数庞大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在这里,基督教与穆斯林之间的战争不断,穆斯林内部也矛盾重重,相互敌对的伊斯兰国家彼此之间也经常进行战争。



这里要先说下耶路撒冷的地位,耶路撒冷位于如今巴勒斯坦中部,位于地中海和死海之间,公元前10世纪,犹太人国王大卫王率兵来到耶路撒冷,征服了该城并定都于此,之后扩建城市,给城市命名耶路撒冷,在犹太人的希伯来文中的意思是“和平遗产”,之后的一千多年,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人最神圣的城市,也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公元1世纪,罗马人征服耶路撒冷和中东地区,将所有犹太人赶了出去,从此犹太人被迫四散到世界各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直到当今以色列的建立,犹太人才终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故土。



公元4世纪,东罗马帝国,也就是历史上的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将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中心,因为基督耶稣便是在耶路撒冷被罗马人处死的,在这里有耶稣升天的遗址,这个遗址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基督徒便在此地建立了圣殿,这个小山坡被称为圣殿山,守护其中的骑士称作圣殿骑士。圣殿骑士也就是影片中身披红十字白大褂的十字军。因此在耶路撒冷,自然而然成为了基督教徒追寻耶稣,聆听上帝呼声的圣地,是基督教世界最神圣最圣洁的地方。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阿拉伯民族崛起,阿拉伯的伊斯兰传统认为,先知穆罕默德是在耶路撒冷升天接受《古兰经》的,因此崛起的阿拉伯帝国第一个要征服的城市便是耶路撒冷,之后穆斯林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遗址建立了圆顶清真寺,之后几百年,耶路撒冷都在穆斯林的统治之下,管理相对宽松,犹太人,基督教徒只要交钱便可入城朝拜,然而在公元11世纪初,埃及的哈里发下令摧毁所有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在耶路撒冷的圣所,这下激怒了基督教世界,于是爆发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公元1099年,十字军包围了耶路撒冷,很快占领了整个城市,屠杀了所有的穆斯林和犹太人,随后建立了新的基督教王国---耶路撒冷王国,此后近一百年,耶路撒冷王国一直夹在宗教纷争和各个势力压迫和争夺的境况之下,这便是影片所展示的这段历史背景了,此时的萨拉丁已经统一了穆斯林国家和大片耶路撒冷外围地区,不管是人口还是兵力都远在耶鲁撒冷王国之上,而这片土地上所有的基督教势力联合起来才勉强够得上萨拉丁帝国的对手。作为穆斯林的圣地,萨拉丁有着不可推卸的使命要去收复它。



虔诚

和历朝历代那些血腥暴虐的君王不一样,萨拉丁是真正的君子,他并不想用武力去收复圣城,对他而言,人的权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也就更需要谨慎的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去感悟一草一木的感受,去体会每个人内心的呼声,如果能和平解决的,少些战争和血腥的事,则尽最大努力去避免。当上苏丹之后,萨拉丁并没有积极扩军备战,去进行野蛮的征服,而是花费更多时间去虔诚学习伊斯兰教,祈求能得到神灵的指点和教诲,并严格的遵守着古兰经的教义,并将之付诸在实际行动中,不仅自己极大的热情投入宗教的学习之中,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诲更多的人,期望以此净化人性的暴虐和浮躁。



比起收复曾经的阿拉伯帝国领土,他更看重在信徒中撒播和倾注宗教热情。这是他和其他帝王最为不同的地方,他的内心是虔诚和宁静的,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尊崇神的旨意,无愧于天地良心,即便是战争,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即便是在战场上,他也会要求士兵们先虔诚的礼拜和祷告,向上天解释自己的无奈和被迫,祈求得到最大的宽恕和谅解,这在两军对垒中是罕见的,作为统帅,在大战之际一般都是极力鼓舞士气,调动和提升士兵的杀气,以期望他们在战斗中不畏死亡的获得胜利。



这点在影片中也有展示,当经过一夜的燃烧弹炮击耶路撒冷城,坚固的城墙依然完好无损,无奈之下,萨拉丁在第二天清晨开始集结大军,推着十几架云梯开始野蛮的攻城作战,在开战之前,全军先跪下来,五体投地的礼拜先知,祈求获胜和得到宽恕,萨拉丁并没有鼓舞士气的演讲,只是淡淡的向将领们交代一句“手下留情”。



诚信

作为一个信守承诺和条约的君王,萨拉丁无疑建立了一个标杆级的榜样,1185年,四分五裂伊斯兰帝国被萨拉丁再一次的统一了。此时的萨拉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领土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耶路撒冷王国,以及其他诸基督教王国,但是之前,他和耶路撒冷国王有和平协议:耶路撒冷对所有的穆斯林和犹太人开放,并保护他们在王国内的活动是安全的;作为协议的另一方,萨拉丁和他的穆斯林军队不可以踏入耶路撒冷王国。萨拉丁一直严格的遵守这个条约,并不会因为自己的绝对势力而去想破坏它,即便被狂热的十字军屡次挑衅,甚至自己的亲妹妹都被十字军残杀了,他也尽可能保持最大的克制和忍耐。不管他内心多么渴望得到圣城,也不管他的部下和人民多么渴望他能夺回圣城。对他而言,诚信才是一个君王最最重要的品德和修养,这也是他教化教民,让伊斯兰教义更深入人心的品性。



在电影中,萨拉丁大军猛攻耶路撒冷城墙,城墙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双方士兵在这个缺口杀得天昏地暗,尸积如山,第二天清晨,萨拉丁主动打出白旗议和,作为绝对强势的一方,萨拉丁并没有被仇恨和愤怒所吞噬,反而表现出异常的平静,男主角应他的邀请钱来,表示如果萨拉丁要强行攻下圣城,他会在临时前将城池付诸一炬,玉石俱焚。萨拉丁一语点中了男主角的要害:你死了不要紧,城内的妇孺老人将血流成河。看到对方犹豫了,萨拉丁主动提出难以置信的优厚条件,他可以保证全城基督徒的生命安全,不破坏城内一栋建筑,不烧杀抢夺,并且他还可以释放所有的十字军俘虏,包括耶路撒冷那个不成大器的新国王,并且还可以保护他们离开这里回到欧洲,条件就是他必须让出圣城。



这正是男主角梦寐以求的,当狂热的十字军不停劝告倾巢而出,最后全军覆没的时候,男主角就知道耶路撒冷和所有的基督教城邦都注定要灭亡了,他之所有要留下来守城,只是为了保护全城的老百姓不被屠杀,他所以要进行顽强的抵抗,是期望能争取日后和萨拉丁的谈判中获得更多的筹码,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求,这是他的死去的父亲的遗嘱,前国王的交代,自己心爱的女王的祈求,还有所有城内的士兵百姓此刻最大的期望,至于国家,早已注定是要灭亡的了。但是男主角很难相信,在他提出这个条件之前,萨拉丁会如此爽快的主动说出来,以至于他长久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萨拉丁补充道“我不是那些(残暴屠杀)的人,我是萨拉丁”,男主角这才半信半疑的离开,直到他和所有的基督徒回到了欧洲大陆,这才相信萨拉丁所言非虚。



由此可见,萨拉丁作为一个诚信的君王,不以强凌弱,还以德报怨的胸怀,的确令人叹服,要知道,在一百年前,当十字军第一次攻下耶路撒冷城的时候都做过什么;在萨拉丁攻打耶路撒冷之前,那些狂热愚蠢的十字军又做过什么。在那个年代,大多数欧洲骑士并不把背信弃义当作是可耻的行为,而萨拉丁却能够做到大多数人无法做到,甚至是没有想过要做到的事情,由此就不得不敬佩萨拉丁其人了。



怜悯

萨拉丁是个极其怜悯他人的君王,这点不但在野蛮落后的中世纪独树一帜,在现代社会的君王中也是极其少见的,对人怜悯和同情,很多人能够做到,但是只是对自己和自己的同胞,而少有人会对敌人如此,萨拉丁却都能做到,这是古代君王中罕有的,这种怜悯不是附带其他条件和利益的,而是真诚无私的肺腑之情,是出于同为人类,同为生灵的感悟,这是一种需要具有极高的心灵境界才可感悟出的思想理念。



在影片中,得了麻风病的耶路撒冷国王早在十六岁的年纪便在战场上击败过劲敌萨拉丁,作为战场老将的萨拉丁不知道打败过多少强敌,取得了多少次是战场胜利,却败给了一个第一次领兵打战的毛头小子,他并不以此为耻而为之气结,更多的是敬佩和欣赏,在之后的十多年,两个君王彼此心心相惜,约好在有生之年力保和平,他们彼此称对方是真正的王者,是不可多得的对手。



当十字军多次挑衅萨拉丁,虐杀了亲妹之后,萨拉丁忍无可忍出兵二十万来到耶路撒冷王国,两只庞大的军队迎面对垒,战争一触即发,国王自知理亏,无可辩解,自己身体日渐衰微,不久人世,也无力去管束嚣张跋扈的十字军,只是表明如果要战,他只能不惜一切血战到底,同时表明,期望萨拉丁能再次谅解他的难处,暂时不要进兵,双方对言不多,只是一个照面,萨拉丁便领悟了国王的心声,他很同情对方的难处,保证会继续信守和平承诺,还很关心的问候国王的病,表示会派出最好的医生,带着最好的药物来帮助他康复,他并不知道国王得的是绝症,这在敌对方的君王中也是很罕见的事情,更多的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巴不得对方早死掉就好。



和许多说萨拉丁虚伪的言论不同,我相信萨拉丁此言出自真心,因为,当他回到军营听到部将说道耶路撒冷国王将不久人世,更多流露的是失落和遗憾,而非喜悦和兴奋。从这点看出,萨拉丁对于战争,敌人和领土的理解是和别人完全不同的,相比权力之争,领土之争,个人利益和荣誉的得失,他更看重人性,也将以人为本放的更高的位置,也能够看得更远更深。



在历史上的萨拉丁,他的骑士风度也几度征服了他的敌人。在对十字军的圣战中,萨拉丁在一次围攻十字军的基拉克城的时候,雷纳送给了萨拉丁一块蛋糕,表示城内有人结婚,于是萨拉丁就下令不得攻击举行婚礼的礼塔。在歼灭十字军主力之后,萨拉丁仅仅处死了背信弃义的雷纳,也就是那个屡次挑衅穆斯林,残杀萨拉丁亲妹的十字军狂徒。而对其他人却十分的宽容,他甚至在设宴款待了耶路撒冷国王之后将他释放。



攻克耶路撒冷之后,他恪守伊斯兰法规,基督徒有信仰和来去自由。愿意离去的在缴纳赎金后,可以带财产离开;愿意留下的,缴交税就可以安居乐业不收歧视。最后他还赦免了2000名无力赎身的俘虏。而一百年前,十字军攻在占耶路撒冷后,仅三天就屠杀了7万犹太人和穆斯林,萨拉丁的仁慈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但丁在《神曲》中,称赞萨拉丁是一个伟大的人。



当萨拉丁夺取了耶路撒冷之后,消息传到欧洲,震惊了整个基督教世界,教皇乌尔班三世闻讯后惊愕得心脏停止了跳动。继任教皇格利高里八世呼吁采取行动。十字军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德意志皇帝“红胡子”弗里德里希、英格兰国王“狮子王”理查、法兰西国王菲利普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92年,双方在雅法大战,不分胜负。战场上,理查的马摔倒在地,具有骑士风度的萨拉丁让弟弟阿迪勒给他送去两匹好马。



然而十字军的对萨拉丁的回报却为人不齿,1191年6月,理查抵达阿卡。对阿卡的围攻已经持续了两年。十字军建造了3座巨大的移动攻城塔,用抛石机攻城。从贝鲁特赶来的穆斯林支援舰队被理查的大帆船击沉。7月12日,阿卡守军投降。由于俘虏交不出20万金币的赎金,理查命令将2700名战俘全部斩首。



大战之后,萨拉丁和理查都病倒了。萨拉丁派人给自己的死对头理查送去了水果,还派去了医生。双方签订和约,穆斯林占有巴勒斯坦内地,基督教徒占有海岸,耶路撒冷向朝觐的基督教徒开放。理查随即离开巴勒斯坦回国。



慷慨

萨拉丁为人不爱财、也不爱美人,比起中国清末太平天国的那些狗屁天王来说,萨拉丁视钱财如粪土,也从不留恋女人的温柔乡,他看重和关注的是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他不是打起起义的幌子去欺骗大众,给自己谋权谋利的虚伪之人,也不是一个想着如何“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自私冷酷之人,钱财对他而言只是用来实现更大的理想的工具而已,而这个理想便是,统一天下,救济他人,给最需要钱的人使用,不管这些“他人”是否是自己族人,是否是异教徒,他都一律平等看待,在经历无数次的大战和血战,他将得到的钱财都投进了新征服之地的安抚和收买之上。



在萨拉丁向叙利亚和伊拉克扩展势力途中,一天,萨拉丁从埃及来到大马士革南方的门户布斯拉。布斯拉地方长官沙姆斯丁认为萨拉丁带的人太少,他对萨拉丁说:“只要大马士革的驻军抵抗你1个小时,周围的村民们就能把你干掉。但是如果你带着钱,事情就简单了。”萨拉丁的随从回答:“我们带了5万第纳尔。”于是,萨拉丁兵不血刃进入大马士革。途中大批的大马士革守军出城加入他的队伍。



萨拉丁为了安抚大马士革而花了大量的钱财。据他手下的大臣法迪勒说,他把埃及的钱全花在征服大马士革上了,而后用大马士革的财富征服了阿勒颇,用阿勒颇的财富征服了耶路撒冷。在他去世的时候,只留下1枚金币和47枚银币。



勇敢睿智

从1164年开始的长达5年的征服埃及的战争中,萨拉丁展示了他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卓越的军事能力。1167年对埃及的远征中,努尔丁的军队收到情报,敌军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听到这个消息后,恐惧开始在军队中迅速的蔓延。萨拉丁除了鼓励士兵不要畏惧敌人,还以身作则率先冲入敌阵。



萨拉丁身先士卒的行为,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以寡敌众,最终赢得战役的胜利。就像萨拉丁秘书的记录的那样,萨拉丁遇到任何考验都是不屈不挠的。在萨拉丁成为亚历山大的长官后,率领1000守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救援的情况下,坚守孤城75天,最终击溃从海,陆两路前来围攻亚历山大的敌军。



忠诚

在萨拉丁成为苏丹之前,对于自己的主人是绝对的忠诚的,这种忠诚一直延续到他侍奉和效忠的君王去世,他才开始组建自己的帝国,在那个要求属下忠诚的年代,那个时代对于君王最重要的品德,萨拉丁也是以最高的标准和要求去实行,而且他做到了。他一直等到他的君王努尔丁死亡的那一天(1174年),之后萨拉丁才开始统一穆斯林世界的战争。到1185年,原来四分五裂伊斯兰帝国被萨拉丁再一次的统一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萨拉丁一生中有许多同时代的君王所无法企及的品德,谦卑,虔诚,诚信,怜悯,慷慨,勇敢,睿智,忠诚,这些精神是作为一个骑士所不可缺少的高贵品质,作为一个君王,要教诲自己的臣民忠诚,自己首先要是一个忠诚的人,诚信的人,这样才能真正让别人对你忠诚和信任。



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人谦卑,不自傲,不狂妄,和蔼平易才能和众人打成一片,才能更深切的聆听众人的心声,能做到放下一个君王的架子和傲气,才能让自己的心态真正平和,才能去感悟和了解更多鲜为人知的事物。



对人慷慨大度,不去为钱、为权、为色而饱一己私欲,做到以人为本。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才能让钱财取得最大的价值和利益,而要真正要做到这点,恐怕很难,人的劣根性就是贪婪和私欲,要能有凌驾于金钱财富权势追求之上的心态,需要极高的内在修养和心灵境界,也因此更能体现萨拉丁真正的王者风范。



对敌人怜悯,对自己人的怜悯,对万物生灵的怜悯,这又是需要何等至高的精神境界和修养。净化人心中的仇恨,愤怒,狠毒和报复的心魔,不仅要自己能够克服,还要努力去安抚他人、去帮助他人克服,这要背负多大的来自内部和外界的压力和责难,其难度可想而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对人对己,不以敌友视之,能理解每个人所处的立场、难处和痛苦,才能真正让自己的内心做到平和以对。



影片中,当萨拉丁率领大军猛攻耶路撒冷城墙,己方士兵死伤惨重,对方也血流成河,他很清楚,城内守军的数量和抵抗能力,原本手到擒来的圣城已经面目全非不算,自己还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看到杀红了眼的己方士兵叫嚣要杀个片甲不留,复仇和愤怒的情绪吞噬了所有的官兵,萨拉丁却显得更加冷静:攻城战斗打到现在,他非常清楚对方的还有多少实力,城墙已经打开一个缺口,再加把劲,便能攻进去了,敌人士兵已经所剩无几,城内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和残兵败将。但是,如此攻进圣城,难免避免会有血腥的大屠杀,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心存怜悯之心,他此时考虑的不是如何攻进去,如何屠杀和复仇,而是怜悯敌人的命运。



也因此,他会出人意料的主动提出议和,并且直接道出了男主角的所有愿望来作为议和的条件,这个条件远比男主角所期望的要优待得多,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神话。萨拉丁也可以借此宽慰自己的将士:在攻城战的这些天你们也看到了,敌人抵抗是如何的强大和难以置信,为了避免我们遭受更多惨重的伤亡,如此议和,不但可以保全胜利,还可以避免圣城的毁灭。这在经过伊斯兰教教义熏陶过的士兵之中也是容易接受的。江湖一笑泯恩仇,一纸协议释和平。



一个真正的君王,首先要是一个懂得怜悯,懂得宽容,周全考虑的君王,只有这样的君王才会有更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这种怜悯不是利益的,虚伪的,也不是将人分成贱民、士兵、贵族和君王来区分对待的,而是将所有人都放在同一个一等重要的位置来看待,这个位置就是生命的价值,去懂得、去尊重每个人的生存权利,去维护每根草木的生命价值,能胸怀天下的人,也将能让天下为之臣服。



人们都信奉和崇拜勇敢无畏的人,真正的王者必须是一个勇敢之人,还要是一个睿智之人,不管用什么方式和手腕去统治人民,需要的不是耍小聪明,玩手段花招的把戏,而是要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睿智是出于对他人利益的考虑和让自己忍让的取舍,从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量,而非只从自己的角度去取舍,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王者能统领天下的最宝贵的品质,我想这点很重要。



萨拉丁在面对战场的劲敌、自己理想的绊脚石,他并不会以这些从自己利益和角度定义的角色去看待对方,他想到的是,对手也是我此生敬佩之人,能在我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奇制胜,的确难能可贵。虽然,对手的反击造成了我的损失,但也要看到,站在对手的立场来看待,也是出于无奈;更能预见,在彼此未展露心迹之前,不理解和不信任是难免的,为此,自己更应该主动表达诚意,以争取获得共识,这远比简单粗暴的战争要好的多。



能勇敢做到奋勇杀敌,身先士卒的人很多,但是能做到强势不欺人,校弯不过正的人确是很少,而真正的王者却能够做到这些。



即便要一决胜负,就要公平公正的对决,如果对方身体抱恙,或者马匹意外死亡,即便胜之,也会觉得不武。萨拉丁便是一个具有公正公平之心的人,电影中也有展示:



场景1   当萨拉丁率领大军和耶路撒冷国王的军队对垒的时候,看到因为麻风病重而佩戴面具,身形憔悴的国王时,相比亲妹的惨死,自己商队和部下的无辜被杀,他更多的是对这位他向来敬重的老对手的健康的关注,还表示派排出最好的医师带着最好的药物前来探病,对于他这样一个真正的王者,此时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他可以为老对手一句歉意和惩罚肇事者的承诺而决意退兵,独自背负部下的不满和谴责。对他而言,战争并不是他最需要的,维护和平以及不再有人死伤才是第一位的。



场景2   当他在沙漠中围歼狂妄自大的十字军主力之后,他只是亲自处决了一个他最可恨之人雷纳,即便要处决这样的人,他也是君子风范,先邀请他们入帐,而后递给他一杯冰水,十字军惨败的主要原因是极度缺水,对于饥渴难耐的敌人,即便要处死,也得满足他们最后的心愿,那就是先给他们一杯解渴降温的冰水。在那个时代,盛夏的沙漠,要保留冬季的冰水谈何容易,其贵重程度也可想而知了,然而,萨拉丁并不吝啬这点成本。对于新耶路撒冷国王,他只是冷冷的说道“你侍奉过真正的王者(那个麻风病死去的前国王),却一点也没感染到王者风范”,随后满脸鄙夷不屑的走了。



场景3    当萨拉丁最后和男主角议和的时候,面对这个强悍的骑士,他显得从容不迫,也不担心对方会谋害自己,因为他相信,对方也是一个具有王者风范的人,虽然从未照面过,但他仅从弟弟对此人的评价和描述,他便相信对方是一个真正的骑士,原本可以安然逃生的他,如今却用如此少的兵力做毫无意义的生死抵抗,一定是有另外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必定和他的个人利益无关,一个原本不是自己份内之事,却不畏生死参合进来的人,还会计较什么个人的利益和财富?他非常了解对方的想法和目的,也因此从容不迫的来主导整个局势,一切皆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如今是时候摊牌了。






    很多看过《天国王朝》的人,肯定不能理解为什么一提到萨拉丁,整个耶路撒冷都会色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萨拉丁其人。

      伊斯兰教历史上的英雄萨拉丁(1138—1193),父亲是库尔德人。他的父亲艾尤卜早年从第比利斯(今格鲁吉亚)举家迁到今伊拉克北部的提克里特,受塞尔柱苏丹马立克沙之封,成为当地的统治者。1138年,艾尤卜被解职,被迫投奔摩苏尔的赞吉王朝。这一年,他的儿子尤素福在提克里特诞生。他为儿子取了“萨拉丁”的名字。

  8岁的时候,萨拉丁跟着父亲来到了大马士革,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动荡的生活促使萨拉丁变得少年老成。

  赞吉王朝牢牢地控制着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它最主要的敌人是控制着巴勒斯坦沿海地区的基督教十字军和以埃及为中心、奉什叶派为国教的法蒂玛王朝。年轻的萨拉丁立志要在埃及恢复逊尼派的统治,以及推进对十字军的圣战。26岁时,他受赞吉王朝苏丹的派遣,跟随自己的叔父施尔科出征埃及。尽管将近3年的征战以失败告终,但他第一次在战场上得到了锻炼。

  1168年,十字军耶路撒冷国王阿马利克率兵进攻埃及。应埃及的请求,赞吉王朝派施尔科和萨拉丁叔侄驰援。1169年1月,获胜的施尔科被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迪德任命为宰相。两个月后,施尔科暴毙身亡,他所率领的叙利亚军队陷入争吵之中。阿迪德选择萨拉丁继任宰相。




  1171年,萨拉丁在埃及站稳脚跟,开始筹划改变埃及什叶派占主导的局面。他将什叶派的法官换成逊尼派,清除埃及本地的将领。9月10日,他在开罗的清真寺里开始以阿拉伯帝国第二王朝哈里发阿拔斯的名义讲道。第二天,他在开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共有147个方阵接受检阅。史书记载:“看过的人都认为,没有一个伊斯兰的国王拥有可与之匹敌的军队。”两天后,法蒂玛王朝的末代哈里发阿迪德病逝,法蒂玛王朝就此终结。

  此时的萨拉丁仍然保持着赞吉王朝附庸的地位。1174年春,他的宗主努尔丁派人到埃及清查账目、收缴贡赋。萨拉丁向努尔丁的使节出示了整个军政机构的详细账目,表示维持这样一个机构需要大量的金钱,因此无法向努尔丁缴纳贡赋。恼怒的努尔丁准备对萨拉丁发起进攻,却突发急病去世。萨拉丁摆脱了宗主的阴影,并取而代之,成为抗击十字军的领袖。

进军叙利亚,两度遇刺杀

  继承努尔丁的是他年仅11岁的儿子萨利赫,赞吉王朝处于分裂之中。萨拉丁开始向叙利亚和伊拉克扩展势力。叙利亚地区的众多将领邀请萨拉丁赴叙利亚主政。10月,萨拉丁从埃及来到大马士革南方的门户布斯拉。

  布斯拉地方长官沙姆斯丁认为萨拉丁带的人太少。他对萨拉丁说:“只要大马士革的驻军抵抗你1个小时,周围的村民们就能把你干掉。但是如果你带着钱,事情就简单了。”萨拉丁的随从回答:“我们带了5万第纳尔。”10月28日,萨拉丁兵不血刃进入大马士革。途中大批的大马士革守军出城加入他的队伍。萨拉丁为了安抚大马士革而花了大量的钱财。据他手下的大臣法迪勒说,他把埃及的钱全花在征服叙利亚上了。

  萨拉丁一路北上,先后占领了霍姆斯和哈马,12月30日抵达重镇阿勒颇城下,萨利赫就在城里。

  阿勒颇人出钱请著名的杀手集团阿萨欣派暗杀萨拉丁。一天晚上,萨拉丁在军营和诸将进餐,13名阿萨欣派杀手突然出现。由于众将保护,萨拉丁安然无恙。

  一年后萨拉丁再次遭到阿萨欣派的袭击。一名杀手刺中了萨拉丁的脸颊,但随即被萨拉丁的部将劈死。另外几名杀手也被杀死。萨拉丁胸前的铠甲被刺穿,脸颊淌着血走回自己的帐篷。

  1181年,据守阿勒颇的萨利赫病死,萨拉丁加紧了围攻。1183年,萨拉丁与守城的将领赞吉谈判,提出用5座城市交换阿勒颇。6月11日的夜晚,阿勒颇打开了城门。萨拉丁让守军带走了所有的财宝,自己则表示只要阿勒颇的石头。他将阿勒颇视为“大地的钥匙”。在给弟弟图格特勤的信中,他说:“阿勒颇是叙利亚的眼睛,阿勒颇城堡则是她的瞳孔。”他嘲讽放弃阿勒颇的赞吉说:“我拿了一枚金币,给了他一枚银币。”1174年萨拉丁进兵叙利亚的时候,认为可以像挤奶一样轻取阿勒颇(阿勒颇在阿拉伯语中是“鲜奶”的意思)。这个愿望历经8年半才得以实现。

      海廷大捷,收复圣城

  占领阿勒颇使得萨拉丁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巴勒斯坦地区的十字军。在他看来,叙利亚和埃及就像两个磨盘,会把夹在中间的十字军磨成齑粉。

  1187年,萨拉丁集结力量进攻十字军中最强的耶路撒冷王国。7月3日,萨拉丁在太巴列湖西岸附近的海廷包围了十字军。阿拉伯军队点燃十字军营地周围的灌木丛,浓烟熏得十字军喘不过气来。十字军没有水喝,极度干渴。太巴列湖虽近在咫尺,但是他们却无法冲破阿拉伯军队的包围。在盛夏的酷热中,大批十字军士兵渴死和热死。

  4日清晨,十字军将领雷蒙率领骑士发起冲锋,萨拉丁命令军队留出一条缝隙,让他们逃走,然后再合围,将全部耶路撒冷步兵包围起来。最后,耶路撒冷的十字军几乎被全歼。穆斯林军队俘虏了十字军统帅居伊·吕西尼安,打碎了十字军鼓舞士气的“真十字架”。随后,萨拉丁在居伊许诺不再与穆斯林对抗后便将其释放。

  耶路撒冷王国已经无力抵挡萨拉丁。经过13天的围攻,耶路撒冷投降。1187年19月2日,萨拉丁选在登霄节这一天进入耶路撒冷,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耶路撒冷登霄。

  与88年前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时大开杀戒形成鲜明的对比,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没有杀一个人,没有烧一栋房子。根据受降时签订的协议,耶路撒冷每个男人要缴纳10第纳尔赎金,每个女人缴纳5第纳尔,儿童1第纳尔;无力缴纳的人则成为奴隶。萨拉丁免去了7000穷人的赎金。萨拉丁的弟弟向萨拉丁要了1000名奴隶,随即将他们释放。耶路撒冷主教也随即效仿,向他要了700名奴隶然后释放。最后,萨拉丁自己宣布释放了所有战俘,不要一分赎金。

  在十字军占领期间,阿克萨清真寺被改为圣殿骑士团的总部,磐石清真寺成了教堂。萨拉丁将它们恢复为清真寺。磐石清真寺金顶上的十字架被拆除,宣礼的声音再次回荡在阿克萨清真寺的上空。有人向他建议拆毁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萨拉丁没有同意。相反,他将耶路撒冷的圣地向所有宗教开放。

签订合约,和平共处

  萨拉丁占领耶路撒冷的消息震动了欧洲。教皇乌尔班三世闻讯后惊愕得心脏停止了跳动。继任教皇格利高里八世呼吁采取行动。十字军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起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法兰西国王菲利普以及被萨拉丁释放后违背诺言的居伊,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将主攻目标选在阿卡。1191年6月,理查抵达阿卡。对阿卡的围攻已经持续了两年。十字军建造了3座巨大的移动攻城塔,用抛石机攻城。从贝鲁特赶来的穆斯林支援舰队被理查的大帆船击沉。7月12日,阿卡守军投降。由于俘虏交不出20万金币的赎金,理查命令将2700名战俘全部斩首。

  向耶路撒冷进军非常困难,理查曾经发誓在征服耶路撒冷之前绝不看它一眼。一次他偶然在山丘上看到了圣城的城墙,只好用盾牌遮住脸,以免背誓。1192年,双方在雅法大战,不分胜负。战场上,理查的马摔倒在地,具有骑士风度的萨拉丁让弟弟阿迪勒给他送去两匹好马。

  大战之后,萨拉丁和理查都病倒了。萨拉丁派人给自己的死对头理查送去了水果,还派去了医生。双方签订和约,穆斯林占有巴勒斯坦内地,基督教徒占有海岸,耶路撒冷向朝觐的基督教徒开放。理查随即离开巴勒斯坦回国。

  1192年9月2日,萨拉丁与十字军统帅会面并同意了为期三年的停战协定:穆斯林继续拥有耶路撒冷,十字军享有叙利亚海岸线,但是基督徒有权利自由出入圣地。

  1193年2月20日,萨拉丁在大马士革感染了伤寒。他精神恍惚,神志不清,只是偶尔清醒一会儿。恐惧开始在大马士革传播开来,人们都盯着萨拉丁的亲信大臣法迪勒的脸色,以判断萨拉丁的病情。3月3日深夜,萨拉丁病情恶化。法迪勒却不能整晚陪着他,因为如果他没有像往常那样晚上从萨拉丁的城堡回家,大马士革立刻就会陷入猜测和混乱之中。4日清晨,一位宗教学者在萨拉丁的床前诵读《古兰经》。当念到“他是我的主,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的。我只信托他”时,萨拉丁脸上露出平静的微笑,溘然长逝。

  萨拉丁为人慷慨,从不吝惜钱财。他去世的时候,只留下1枚金币和47枚银币和一个埃及阿尤布王朝。然而他的敌人却发现,他的慷慨也是一种武器。提尔(黎巴嫩南部城市)的威廉说:“萨拉丁睿智、勇敢、慷慨无比。正因为如此,我们有远见的贵族都不相信他。要赢得下属的心,没有什么比慷慨的赏赐更有效的手段了。”萨拉丁非常懂得财富的价值,他用埃及的财富征服了大马士革,用大马士革的财富征服了阿勒颇,用阿勒颇的财富征服了耶路撒冷。

  萨拉丁不仅是伊斯兰的英雄,在西方也被视为骑士精神的楷模。为了纪念这位浪漫的英雄,普鲁士国王为大马士革萨拉丁墓赠送了一座大理石棺。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5 20:40:59

本帖最后由 未命名 于 2012-3-9 09:31 编辑

Baldwin IV Scott(我因为天国王朝而为他而着迷——十字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麻风王)






1161年,耶路撒冷大教堂,提尔大主教在为一个婴儿做洗礼。主持洗礼的是这个婴儿的伯父,也是他的教父——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三世.

在洗礼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国王把自己的名字作为礼物赐予这个新生儿时,国王的一位近臣开了个玩笑:作为一国之王,只赐一个名字给自己的侄子太吝啬了吧,有没有其他更正式的礼物。国王听了大笑,指着圣十字架说:“那我再给他一个礼物,耶路撒冷之王(THE KINGDOM OF Jerusalerm)!”这个事情被在场的礼官所记录。但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正值盛年的国王会在次年突然病势。
鲍德温幼年很好动,喜欢学习搏击,喜欢和伙伴玩带有军事性质的游戏(传说中的拌家家)。在他九岁时,有一次在教师指导下和伙伴互相以木棍刺击,被伙伴刺中左臂。教师在大声斥责同伴的同时惊奇地发现,虽然鲍德温的左臂已被刺得青肿,但他仍不以为意。起初教师以为这是鲍德温天生坚韧所致,然后一问之下才发现,鲍德温居然对这次刺击毫无痛感。经过宫廷医师的诊治,确认九岁的王子患上了当时最可怕的病症,麻风。王位继承人得了麻风病的消息被严密封锁,然而纸包不住火,鲍德温身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病症,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开始在身上增加衣物以包裹身体。

尽管如此,在鲍德温十一、二岁时,他患上麻风的事情在上层贵族中也已经不是秘密。似乎总是天意弄人,如果鲍德温的父亲阿马里克一世活得久一点,那么鲍德温也许还来不及继承王位就会死去,他也就不必以腐蚀之躯来背负王国巨大的责任。然而,在1174年,纳阿丁在与新崛起的撒拉丁争夺伊斯兰领袖位置时突然病势,雄心勃勃的阿马里克一世(家族传统,向来如此)闻讯立即远征埃及,准备联合纳阿丁的遗留势力解决掉撒拉丁,却在途中患急症,不得不撤军并于归途中逝世。

这一年的鲍德温年仅13岁,根据历来的贵族传统,15岁才是继承爵位的年龄,关于王位的传承,匆匆嗝屁的阿马里克又根本没有来得及留下任何遗命,而一个才 13岁的麻风病人可以指望的成数能有多大?虽然这样,耶路撒冷的高层议会在紧急会议中还是提议由鲍德温继承王位,并以全票通过的方式形成决议.
鲍德温加冕的时候,他的病症不得不完全的向一切人公开(不公开而以圣斗士形象出现在加冕仪式上恐怕不妥)。奇怪的是,得知这个消息后王国内部相对平静,并没有太多人暴走,反而是罗马教廷带来压力,因为当时普遍认为麻风病是上帝对罪人的惩罚,所以罗马教廷认为让一个患有神罚之症的人来统治圣地实在说不过去。但是对于教廷的态度,耶路撒冷议会不予理会,而耶路撒冷的大主教对教廷的答复是,国王已经是涂圣油之王,请不要置疑主的世间权威和决定!于是罗马教廷也就哪边凉快哪边歇着去了。

但是始终因为国王年幼的关系,议会暂时任命了一位摄政王,这个人叫做雷蒙德 是医院骑士团的领导,雷蒙德便向国王宣誓效忠,暂时摄政。

老牌贵族雷蒙德是一个相对理智、或者说保守的鸽派,主张保疆守土,不要轻易去招惹锋芒毕露的撒拉丁。他有起码的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撒拉丁的对手,平心而论,连他都不是,那谁是?回头看看身边那个包裹得严严实实,常年在面具下沉默的麻风少年。雷蒙德所希望的只是平安。

这样的愿望只维持了三年。1177年,撒拉丁终于完成了以埃及为大本营,大马士革为政教合一中心,整个叙利亚伊斯兰世界为羽翼的基业,并与东罗马帝国达成和平的协议,完成了他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想。一切的一切都在为夺取耶路撒冷而准备,此时他的欲望空前膨胀,一心只想着成就不朽功业,在他眼里,阿马里克一世死后的耶路撒冷王国已经没有可以和他抗衡的人物。于是,在1177年的秋天,撒拉丁率领3万塞尔柱精骑出发。

而在耶路撒冷这边,三年下来,证明了摄政王雷蒙德并不具备掌控王国所有势力的手段和能力。王国形成了除他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势力——圣殿骑士团。

雷蒙德老先生是鸽派,雷纳德则是不折不扣的鹰派,为了战略方向问题彼此互不咬弦,雷蒙德凭借自己摄政王的身份保持着对雷纳德的弹压,使得雷纳德一直没有机会对伊斯兰世界进行挑衅。然而,他们不知道,沙漠之王早已不需要他们的挑衅。

1177年秋,撒拉丁的三万骑兵分成两路发动进攻,其中两万进攻圣殿骑士团所在的加沙地带一万包围阿斯卡伦。

耶路撒冷几乎没有任何准备,一开始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事前甚至没有得到什么情报,情报工作失误导致的结果是,在敌军到达阿斯卡伦之前,竟然让国王在少数部队的陪同下到了那个地方,自动把羊羔送到饿虎的嘴边。

这一年的麻风病少年患者年届十六周岁,仍然整日生活在面具之下,登基三年来,在纷乱的国事中,他依旧也只能继续保持沉默,在国家战略的选择上,也没有人想到去问这个不定哪天就会挂掉的麻风病人的意见。然而没有人注意到,鲍德温家族一脉相成的血液和品质经已慢慢在他体内形成,行将在未来不多的生命旅程中熊熊燃烧。

塞尔柱人很快就清楚了耶路撒冷王正被他们围困在阿斯卡伦。欣喜若狂的撒拉丁马上组织部队对该地区进行猛烈的攻击,誓要生擒敌酋。国王的骑士卫队镇定而毫无主意地保卫在君主的周围,抱定了进行最后死战的决心。然而这时候,他们却从身后的孩子口中听到了冷静清醒而又条理清晰的指令。骑士们惊奇地转身看着国王,然后鞠躬并举剑示意,执行命令。

在打退塞尔柱人的进攻后,鲍德温家的少年战术天才抓住对方组织攻势的间隙,率领帐下突围而走。撒拉丁闻讯大发雷霆并派遣马木留克骑兵卫队狂追,但是无济于事。

鲍德温突围后并不向耶路撒冷撤退,他派出通讯员命令各地骑士立即前来与他相会,同时往医院骑士团的驻地进发。在那里,他与带领圣殿骑士团残部突围的雷纳德相遇。狼狈的雷纳德原以为被围的国王已经提前归天,想不到国王已经在部署决战的事宜。他第一次感到那个银面具下所散发的气度,也第一次认识到了国王的权利和威严。于是,耶路撒冷国王集结主力军队,与同样收束军队前来夺取耶路撒冷的撒拉丁在蒙吉萨(Montgisard)相遇。

11 月25日,双方大战。结果以撒拉丁的溃败而告终,其马木留克近卫部队几乎全灭。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马木留克骑兵,马木留克骑兵来自埃及,但不由埃及人组成,而是由希腊的色雷斯、马其顿,高加索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方的人组成的奴隶兵团,但是这个奴隶兵团和其他不大一样。马木留克骑兵都是不到六岁时,就从他们的故乡被购买或者拐骗而来,这些男孩基本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和身世。经过筛选的男孩一律被阉割,然后就投入冷酷无情的军事训练,他们主要学习的课程就是马术和格斗。一般都有三分之一的男孩死在成人的过程中,幸存者自然而然地被训练为没有家庭,没有亲情,甚至没有肉欲的战争机器。


这次大败使撒拉丁退回东边,修养部队。然而战争天才不甘心败在一个弱冠麻风病人的手里。休息一年后,1179年,撒拉丁率军偷袭了在泉水谷(Marj Ayun)的雷纳德和圣殿骑士团,鲍德温闻讯马上亲提大军前来交战。

双方对峙许久,撒拉丁无法占到便宜。于是双方缔结两年的休战协议。沙漠之王终于被拒绝在耶路撒冷国土之外。


蒙吉萨战役结束后雷蒙德马上很懂事地辞去摄政王职务,将权利交回。之后雷蒙德的发展势头相当良好,他从加强内部着手派遣。1177年的蒙吉萨战役打完后,他马上就让自己的亲密战友巴里安(天朝王国的主人公,实际为世袭贵族,鲍德温4世死时以60岁)娶了阿马里克一世的寡妇老婆,也就是说,他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国王的继父的老大。同时,鲍德温的病情使得王国不可能主动发动战事,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似乎是雷蒙德一派在占据上风。

但另一边的雷纳德也没闲着,首先他将新来的骑士贵族科特奈和吕西安家族揽入自己的阵营,然后庸俗而又有效的联姻手段也照样用到,迎娶帮助王国防守死海东南部地区的重要贵族之女为妻。吃了这几颗大补丸以后,此君的一身横练功夫也显得颇为可观了。

病情日益沉重的鲍德温在勉力维持着王国的稳定,同时他也深知不安分的臣子已经在未雨绸缪,但是对此,他也只能在面具下发出酸涩的苦笑,因为他虽然可以作为耶路撒冷王惟我独尊,也可以让撒拉丁蛰居大漠,却不能违背上帝为他安排的命运,事实摆在眼前,他命不久矣,不但是别人,就算他自己也已默默地在等待那个时刻的来临。

1180年,耶路撒冷来了一个新客人。一个年青的贵族骑士,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盖伊(Guy)。这个人的到来给暗流涌动的王国增加了一个不可预知的变数,促使此前一直僵持的局面产生新的变化,对王国的未来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盖伊本人的智商和才能暂且不论,但是他很有可能是一个美男子。因为他才没到耶路撒冷多久就俘获了公主西比拉(Sibylla)的芳心。西比拉也是个寡妇,此前曾有一个丈夫并生有一子,但是丈夫短命早死。总之怎样也好,双方爱欲两火催动,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

蒙德反对这个婚事,因为雷纳德已经招揽了太多的外来新贵族,而这个新来的盖伊是个什么货色谁也不清楚,他不得不警惕。但是他的这个行为再次证明了他的局限性,因为这时候的盖伊其实还是个中立派,聪明的做法应该是观察事情的发展,了解大众对这门婚事的看法,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锦上添花或者是雪中送炭,取得盖伊的感激最终拉其入伙。但是雷蒙德却不做任何调研就决绝地表示反对,这是一个比较省事却相当愚蠢的做法。


尽管江大势力之一表示反对,但是舆论的发展却使得这件事越来越具有可操作性。大众普遍认为,盖伊背后的贵族势力很大,招他入赘的话耶路撒冷将得到一个强大的外援,人们甚至还想起了梅里萨德女王和他的丈夫福尔克的事情,要是这个盖伊也是个像福尔克那样的优秀人物,能够继承国王的事业,再加上他的资源背景,岂不是件美事?

就这样,盖伊成为了耶路撒冷王国的女婿,而且马上他就对雷蒙德之前的“友好”行为作出了回应,毫不犹豫的加入了雷纳德的阵营。

也许是因为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个强助的雷纳德有点飘飘然。1181年,他擅自破坏休战协议,抢劫了一支伊斯兰商队,并袭击红海沿岸地区,打烂前往麦加的朝圣者所乘坐的船只,这还不算,他还拟订了进攻麦加的疯狂计划并准备实施,总之在红海玩得很尽兴。

撒拉丁坐不住了,也忍不住了。他于1182年率领大军出发,发誓要教训这些不守信用的异教徒,大概是三、五万人的规模。

这时候的鲍德温病情已经到了相当沉重的地步,身体一些部位已经开始腐烂(不要以为电影中鲍德温死后面具被揭开时样子很夸张,事实上,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你认为一个患了十五年麻风病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已经无力再处理太多政务,不得不将大部分权利交给他的姐夫,盖伊成为了第二个摄政王。

1183 年,撒拉丁进攻耶路撒冷。西方的两支十字军赶来援助(盖伊倒也真不是吹的,虽然是个败家子,但也确实是个太子党,手中的确掌握着部分宝贵资源)。王国军队前出至加利利海(Pools of Goliath),在此阻挡撒拉丁的去路。这次军队的行动由刚上台的盖伊摄政王统帅,二雷作为助手协助,鲍德温带着一丝忧虑的心情留在后方观望前方的表现。

国王不在,二雷又开始扯淡,无非又是坚守与外出决战的争论。雷蒙德认为敌军是远来之师,人多势众士气正高,但补给有限,决战正是他们所期望的,应该坚守。雷纳德的意见则不用说了,是人都知道他的精神世界里永远都只有:战争和嗜血

盖伊觉得雷蒙德这次似乎有点道理,但要他一个执政党领袖去听从在野党的意见实在说不过去,其他不说,你这党魁还想不想当了?所以他理了理思路(如果有的话),决定出去会会撒拉丁。

前方的一举一动都被后方的麻风病人所掌握。鲍德温无法躺着 看他去干傻事,了解到了姐夫的意图后,他马上拖着残病之躯前往前线,终于在盖伊出发前赶到,制止了他愚蠢的行为并接管了军队的指挥。

撒拉丁在此之前进行了数次挑战,使用各种手段引诱基盖伊外出决战,眼见即将成功很是开心。但是整装待发的他却得知基督教军队最终还是按兵不动。郁闷的撒拉丁派人查探,得到的结果是对方军营竖起了王旗。于是他知道,那个麻风病人,那个半死不活的麻风病人还是来了。沙漠之王在军帐里沉默了很久,最后下令撤军,默默地回到沙漠去等待他的麻风对手死去的那天。

回到耶路撒冷的盖伊大驸马根本不知道自己刚刚从鬼门关回来,他认为国王的行为让他大丢面子,并跑到皇宫去和自己的小舅子大吵大闹,叫嚣今后不再服从国王的命令。躺在病榻上的鲍德温冷冷地看着他,强忍着没有让姐姐第二次成为寡妇。盖伊的举止已经让他完全清楚了这是一个什么货色。他剥夺了盖伊摄政的权利以及他在雅法和阿斯卡德的领地,并派大教长和两大骑士团团长前往西方求援,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之火已经快要燃尽,他一死萨拉丁就会马上到来,他要为这个国家最后再争取更多的防卫资源。

1185年,24岁的鲍德温奄奄一息,为了祖辈的基业,他以超人的毅力、腐蚀的身体支撑了这个国家十一年,但现在他再也支持不住了。他召来雷蒙德立下遗嘱,指定自己7岁的外甥——西比拉与前夫的儿子鲍德温五世为继承人,雷蒙德为摄政,并严令规定禁止盖伊参与权力。

1185年3月,麻风病人,沙漠之雄撒拉丁永远无法跨越的对手,耶路撒冷王国最后的强者,也是最脆弱的强者——鲍德温四世,终于得到了身体和灵魂的最后解脱。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UyMDEzODk2/v.swf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5 20:41:01

本帖最后由 未命名 于 2012-3-5 20:36 编辑

Balian of Ibelin(伊贝林的贝里昂——天国王朝的男主角)






真实的贝里昂是Tiberias的亲密同盟,一位道地的绅士,也是王国里最强大的贵族之一,而非铁匠出身。他的父亲Barisan(此为贝里昂的原名,来源于法语的"Balian"),是东方(可能是意大利)伊贝林家族的建立者。贝里昂与西碧拉事实上在保卫耶路撒冷时才团结一致,两人之间并无暧昧关系。贝里昂与西碧拉的继母,即阿马里克一世之遗孀玛丽亚康尼娜(Maria Comnena)结婚。《Old French Continuation of William of Tyre》 (即Chronicle of Ernoul)记述西碧拉曾经迷恋贝里昂的哥哥伊贝林的鲍德温(Baldwin of Ibelin),一个年龄是她两倍的鳏夫,但这个记述充满了可疑之处。相反地,似乎是Tiberias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娶西碧拉以壮大自己的政治集团,然而这个传说似乎没有电影里西碧拉与贝里昂的爱情有趣。

耶路撒冷攻城事件的记述是基于当时的文件和《Old French Continuation of William of Tyre》,这部书部分由贝里昂的所属官员所著。萨拉丁包围耶路撒冷约一个月,也的确击塌一部分城墙。电影中,贝里昂将所有可持剑的人封作骑士,但实际上,他当时只将一些市议员(Burgesses)封为骑士。具体的数字因历史文档不同而有差异,但可能只少于百人,而该城当时有几万名男性居民和难民。贝里昂威胁要摧毁每一座建筑和杀死每个闯进的穆斯林,和萨拉丁私下商谈献出耶路撒冷。电影中,西碧拉公主和Heraclius主教保卫城市的戏份都被降低,主教成了见风转舵的懦夫。萨拉丁只允许贝里昂和他的家人安全离开,但人民希望他留下守护,紧接着五天后,萨拉丁聚集大军准备屠城耶路撒冷,在被攻陷前夕,贝里昂出面要求向萨拉丁谈和,1099年十字军血洗耶路撒冷的大屠杀让萨拉丁无法接受。谈和失败的贝里昂使用天才雷普利逼迫萨拉丁,威胁他若不放过城中人民,他们会杀掉手中的穆斯林俘虏并摧毁圆顶清真寺。萨拉丁接受谈判,但要求城中每人都要支付赎金,男人十枚金币、女人五枚、小孩一枚,近三千人因支付不起赎金而沦为奴隶。贝里昂本人为不少人代付了赎金,萨拉丁则最后干脆免去了这种形式,电影为提高戏剧效果而简化此过程。电影结局提到‘难得的休战协定’,事实上是在贝里昂帮助下的和平协商,这也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结尾。影片将这结局改换了形式呈现,把理查一世受贝里昂的调停变成自己事先的拜访。

贝里昂并非来自法国,也理所当然不会与西碧拉回到那里,且理查一世攻陷阿卡(Siege of Acre)之后,西碧拉与两个女儿在营中因热病而死去。另一方面,贝里昂和理查一世的关系事实上并不友善,因为在后来的选举中,贝里昂支持康拉德而理查支持盖伊。贝里昂与玛丽亚安排他们的女儿伊莎贝拉与Humphrey of Toron强行离婚,这样伊莎比拉可以嫁给康拉德。为十字军写下诗歌记录的Ambroise称贝里昂“比小丑还虚伪”、“他应该被狗猎杀”。《Itinerarium Peregrinorum et Gesta Regis Ricardi》一书的无名作者称贝里昂是‘极端邪恶委员会’的一员,将他描述为一个残暴、浮躁、背信弃义的人,并指他从康拉德那里收受贿赂。因此电影中那样英雄般正直的贝里昂或许并不存在,历史上的贝里昂与玛丽亚结婚(Maria Comnena),由于他们和西碧拉同父异母的姐妹-伊莎贝拉女王(未出现在电影中)的母女情深,伊贝林家族成为耶路撒冷王国和13世纪的塞浦勒斯最强大的贵族。尤其是玛丽亚和贝里昂的儿子约翰(Lord of Beirut),成为13世纪前30年,整个基督圣地的主导力量。





为了艺术与票房:

国王鲍德温四世(1174年-1185年在位)的确是麻疯病患者,他的姐姐西碧拉(Sibylla)也确实嫁给了盖伊·路西安(Guy de Lusignan)。由于鲍德温四世在死前与盖伊闹翻,因此盖伊并没有立即继任王位。事实上,1183年,鲍德温将西碧拉与前夫蒙特费拉特的威廉(William of Montferrat)所生的五岁儿子加冕成为鲍德温五世(即蒙特费拉特的鲍德温)为王储。小男孩后来身为国王,统治仅一年便在1186年九岁时病死。儿子死后,西碧拉与当时深爱着的盖伊开始保卫城市并随后称王。事实上的加冕仪式比电影中更加戏剧化:西碧拉在成为女王之前已经被迫离婚,以确保女王能被允许选择自己的王室配偶,而在Heraclius牧师(即影片中贝里昂卫城时身边的牧师,电影中未提及名字)为西碧拉加冕之后,她选择了盖伊并加冕其为王。与此同时的黎波里的雷蒙三世(即影片中的Tiberias)试图与贝里昂发动政变,来支持其同父异母的妹妹伊莎贝拉公主成为女王,但后来由于伊莎贝拉的丈夫Humphrey IV of Toron背叛他们,并宣誓效忠盖伊而失败。

黎波里的雷蒙是耶路撒冷阿马里克一世(Amalric I)一世的堂兄,王国里最强大的贵族之一,有时也作为摄政者。他曾经宣告自己的王权,但由于没有后代,所以转而支持与自己关联的伊贝林家族。他经常与盖伊和雷纳德发生冲突,而盖伊由于由于得到国王喜爱,和王国的女性继承人结婚,地位青云直上。盖伊和雷纳德当时的确在骚扰萨拉丁的商队,但雷纳德捉拿了萨拉丁的妹妹却是基于两个事实的错误混淆:雷纳德在袭击了一次商队之后,萨拉丁为了确保下个自己妹妹随行的商队不被骚扰,而加强了戒备,因此他妹妹并没有受到伤害。

王国内部的不和给萨拉丁机会以执行其计划,达到重夺耶路撒冷的远期目标。耶路撒冷王国的军队在哈丁战役中大败,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战役本身在电影中并未详述,但对其结果有所描写。盖伊和雷纳德被活捉,根据al-Safadiin al-Wafi bi'l-wafayat记载,苏丹保证不会再赐任何东西给雷纳德,后来雷纳德由于喝了赐给盖伊的酒而被处决,这部分是符合史实的。盖伊起初被囚禁,后来得到释放,甚至西碧拉和他们的女儿们在1190年的阿卡之战都病死之后,盖伊仍试图重回王座,但1192年的选举中被蒙费拉的康拉德(Conrad of Montferrat)击败。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在盖伊失败后,向他卖出了塞浦路斯的贵族头衔,后来盖伊约于1194年死于塞浦路斯。

历史上确实有类似中世纪议会的高等法院(Haute Cour),在这里,影片中的Tiberias与盖伊争论战争与否,坐正中央的国王鲍德温四世决定最终裁决。电影中提到1177年鲍德温四世16岁时,大败萨拉丁的蒙吉萨战役,这场战役萨拉丁勉强逃生。但实际上,这并非完全是鲍德温四世个人的指挥功劳,雷纳德及圣殿骑士也参与其中。 影片中出现的两大骑士团势力,医院骑士(Knights Hospitaller)和圣殿骑士(Knights Templar)形象相当接近历史。这些骑士组织是所谓的军事修道会,成员遵守禁欲的要求,原则上只接受教皇的指示而无视耶路撒冷国王,而且确实热衷于进攻萨拉丁和信奉穆斯林的异教徒,尤以圣殿骑士为甚。而盖伊和雷纳德当时都不是圣殿骑士,电影中的两人都身着圣殿骑士的外袍,但历史上,两人都是拥有妻子和家庭的贵族成员(Secular Nobles)。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5 20:41:02

Battle of Hattin(哈丁战役——十字军东征失败的序章)






哈丁战役(Battle of Hattin)是十字军运动的一次大会战,发生于1187年7月4日星期六。结果是伊斯兰教埃及苏丹萨拉丁大胜基督军,俘虏其耶路撒冷王居伊和他的弟弟阿马里克、沙蒂永的雷纳德、Toron 的汉弗雷、圣殿骑士团团长里德福特的杰勒德、医院骑士团团长,阿克主教战死。基督军作战时向来携带的圣物真十字架落入穆斯林手里。



战役

1187年,撒拉丁集合其军队于豪兰山区太巴列以东的阿什塔拉,下达作战命令给众多的埃米尔,并布置阵势如下:自己指挥中路,侄子塔吉丁负责右翼,副手格克贝里负责左翼。6月26日(星期五),大军移动到太巴列正北山区,它由北向东延伸约15英里。

7月1日,撒拉丁渡过约旦河,包围太巴列,隔日攻下该城。但雷蒙德的妻子埃施瓦伯爵夫人死守城中营堡,并向耶路撒冷国王吕西尼昂的居伊求援。

同日夜间,基督军决定进军救援。雷蒙德起先力主留在萨富里雅,众人也接受。但沙蒂永的雷纳德反对,指责他是懦夫和穆斯林的朋友,并受到两个骑士团长附和。居伊于是决定前进。

7月3日,基督军开往太巴列中途穿越沙漠时,在哈丁角(Horns of Hattin)不断遭到伊斯兰教军队袭击,当晚安营于两座山间的斜坡处时,却发现该处的水井已经干枯。他们整日缺少饮水,萨拉丁又下令点火生烟,扇到他们营地,增加他们的痛苦。

4日早晨,萨拉丁发起进攻。法国步兵自行列阵冲往湖边,遭到穆斯林骑兵的分割和屠杀。骑士们单独奋战一整天,几乎全军覆没,雷蒙德率领自己的骑兵冲出重围。居伊国王被俘,阿卡主教阵亡,沙蒂永的雷纳德被俘处死,“真十字架”落入回教徒手中。

xingyu0075 发表于 2012-3-7 10:53:01

详细,很好!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7 12:25:20

xingyu0075 发表于 2012-3-7 1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详细,很好!

终于有人消灭0回复了啊

lionelzz 发表于 2012-3-7 12:34:37

不错,有心了

流星火雨 发表于 2012-3-7 21:07:22

太长了终于看完了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8 11:39:41

西安白癜风 发表于 2012-3-8 1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历史由此发生了延续千年的动荡

因为我想起了阿尔法特和沙龙


还有现在的两伊和以色列

xingyu0075 发表于 2012-3-9 08:54:07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7 12: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终于有人消灭0回复了啊

我可是认真的读完了。

看看那里 发表于 2012-3-12 14:36:45

呵呵呵确实好长呀呵呵 还好终于看完了 bj466bdfwy 顶顶

小庆 发表于 2012-3-23 13:32:07

好长啊。。。。{:5_141:}{:5_141:}

看看那里 发表于 2012-3-23 15:18:22

领主的“敌对势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将矛头指向了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天主教徒相信十字军的最初目的是收复被穆斯林异教徒统治的圣地耶路撒冷。当塞尔1.曾经我们一起追过的哪些女孩 北京白癜风医院bj466bdfwy不知道是否如今已经变了模样 哈哈 混迹在美女如云的公司 看他怎样抱得美人归的

2.是佛说放下了痛苦遍没有痛苦,但是该如何放下呢 北京白癜风 bj466bdfwy苦难是对我们的最大煎熬 我无法逃避也逃避不了柱土耳其的穆斯林在安纳托利亚对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取得军事胜利时,十字军的战役为响应拜占廷的求助而被点燃了。旷日持久的战役断断续续在累范特地区展开,战争中敌友双方界线不完全是按宗教划定,例如第五次东征时基督徒们与罗姆苏丹国结盟。十字军虽然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但实际上是以政治、社会与经济等目的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东正教拜占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25 16:44:49

西安白癜风 发表于 2012-3-25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但也涉及对“基督教异端”、其他异教徒和对其他 ...

你懂我懂大家懂啊

十字军的行为其实很那个,很日本

忆浅 发表于 2012-3-28 19:37:55

{:5_129:}学习!

い桃糀朶朶開ぐ 发表于 2012-3-29 11:05:29

好,经典,如果楼主要电影的话我有,呵呵。

未命名 发表于 2012-3-29 13:25:19

い桃糀朶朶開ぐ 发表于 2012-3-29 1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经典,如果楼主要电影的话我有,呵呵。

嘿嘿,有心啦,谢谢,我也有那个资源,3.75G啊,导演剪辑版,整整三个多小时,十分不错的一部电影啊

我是谁呢 发表于 2012-3-31 23:43:28

很详尽啊

最初的你 发表于 2012-4-9 14:06:21

顶楼主一个,看完了哦 bjbdf466zgl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12世纪与天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