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汉家江山,鲜血淋漓,亡于铁骑
我即不是明粉,也不是皇汉,却也因为那些不断褒扬满清皇族的历史剧,宫廷剧而心怀郁闷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乃是中国历史上最刚烈之王朝。
明行赋:天地为之而哭泣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QxODY4NTI0/v.swf
1.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如果去看明朝战史,你会发现明军无论多么惨,面临的情况有多么危急,都绝不用女人换取和平,绝不割地赔款。哪怕如暴民军大军压城,哪怕如瓦剌大军围攻首都,哪怕如皇帝不幸被俘……不论是哪种情况,都绝不认输。 明朝的皇帝有好的,有爱玩的,有荒谬的……没错,你多半知道朱元璋当初起兵的时候有多么勇武,多半也听过后来成了永乐大帝的燕王朱棣是多么英明,你也多半听过正德皇帝朱厚照是多么的“荒唐”……可是明朝的每一个皇帝,却没有一个是软骨头的。你看如崇祯皇帝天子殉国,你看如正统被俘却决不求饶,你看如隆武战死沙场,你看如绍武被俘,绝食自杀……
正气明朝。明朝军队的单个战绩在世界上不是最好的,但是明朝确实是古代世界上所有历史超过了百年的帝国之中,唯一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也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王朝——哪怕是暂时的。明军是世界上在国家亡国后,抵抗时间最久的——他们坚持抗击清朝达38年之久。
明军能够保持这样持久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因为明朝本身就不是一个民风柔弱的朝代。无论是明朝的帝王还是百姓,都有着刚毅不屈的性格,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还是“扬州十日”,当看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样的言语,当看到“自闰六月初嘉定人民自发起义抗清,两个月内大小战斗十余次,民众牺牲两万余,史称‘嘉定三屠’”这样的记载,即使你对那一段历史从未过问,你也不可能不为之动容。
中国历史5000年,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纵观所有被忽略或误读的历史,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了最久的近300年。大明一朝276年,确实没有对外屈膝一星半点。大明“流行”骂皇帝,正德年间,皇帝朱厚照要搞出游,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对,先后杖毙了十几位大臣,但是大臣依然犯颜阻拦,最后正德帝只能妥协。在明代,内阁是有权利驳回皇帝旨意的,这是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虽然这个权利很少有动用,但是确实存在。这已经是君主立宪的萌芽。
明代的士子们视媚上为仇寇,无论什么人,有明一代,没有一个媚上的获得好下场。反而是那些犯颜的大臣成为天下读书人景仰的典范。在明代,我们记得《天工开物》,记得那约三百米长的郑和宝船,记得有密集劳动型的作坊出现,记得后膛炮已经规模应用,记得腐朽的理学开始受到重视客观实际的心学的冲击,“格物致理”第一次在理论与实际中出现并逐渐壮大……至崇祯年间,每年新出版刊行的各类书籍以百万计,而到了清朝,即使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也不过每年4万余册。
2.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朝建国的时候定都在南京,后来则迁都北京,迁都的目的,则是为了“天子守国门”。
而从明英宗开始再到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则是国难临头也没有舍弃皇都自己逃跑,这正是“君王死社稷”。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很多人总是认为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是奇耻大辱也是无能的表现,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汉高祖最后的解决方案,则是由汉朝去给单于的阏氏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一举打败了蒙古,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与唐朝相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特别是唐玄宗时期唐军兵败阿拉伯于中亚怛罗斯之后,加上安禄山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唐朝就从此一蹶不振。
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而明朝却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大家知道永乐大帝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而即使是大明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当时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迁都,他不去,有人劝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缢殉国而死,忠于江山社稷。这与清廷的咸丰皇帝置京城百姓于不顾,两度仓皇逃离北京避难和清廷末代皇帝溥仪,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认贼作父的举动,绝对是天壤之别。
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到了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顽强对付满清和李自成,对关外的国土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愿望。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更是坚定,兵临城下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当年明朝崇祯帝的遗言和清廷宣统帝的豪言可见两个皇帝对国计民生的不同态度:
崇祯皇帝殉国前怕李自成伤害无辜百姓,就写了一首绝命诗给他:
“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而宣统帝溥仪的豪言:“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摘自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朝则是匈奴。愚昧者总是津津乐道于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这样才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宁死不降,最后明朝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御驾亲征五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与唐朝相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禄山叛兵,回鹘乱军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玄宗之后,唐帝纷纷亡于蜀地。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吐蕃入寇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代宗李豫和唐僖宗都曾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国门”,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亲自在第一线守国门。崇祯皇帝当年,北京形势很危急,有人劝他迁都,他不去,有人劝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缢殉国而死,忠于江山社稷。大家想想,这与清廷的咸丰皇帝致京城百姓于不顾两度仓狂逃离北京以及清廷末帝溥仪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认贼作父更有着天壤之别。
天子守国门: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但是蒙元的统治还保留在汉民族的记忆中,为抵御和消灭北元,朱元璋将几个儿子分封在北方边疆,后来分封在北京的燕王靖难成功,取得帝位,史称明成祖,他后来迁都北京,虽然主要原因是北京是他的老根据地,但是这里距离九边之一山海关、蓟门、大同都非常近,一旦边关有漏洞,虏骑就会直逼首都,迫使后代皇帝必须重视
边防,就被称之为“天子守国门”。后来明成祖以北京为基地,大举出击,五次亲征,打垮了北元势力。
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比较有节操,即便是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明英宗,也非常有骨气的没有投降(比较一下宋朝的徽钦二帝),明朝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崇祯拒绝迁都到江南的建议,在送走太子、敦促后妃自尽、亲手斩杀公主后,上吊自杀,被称之为“君王死社稷”。
由于满清的缘故有人对明朝极尽污蔑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相比,明朝亦毫无逊色!
3.我以我血溅明庭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抗清比南宋抗元更加激烈,全家投井、自缢殉国、立战而死的官员志士无数,光后来被追谥有据可考的就多达八千六百多人。他们大义凛然、壮烈殉国、从容就义、就义前每每慷慨赋诗
明末绝命诗在数量上是空前的多,而且大都是以热爱祖国和坚持民族气节为其主题,我想这就是我中华民族原有的精神与民族气节。
明末英雄志士的气节更是可嘉,部分明朝义士语录:
“母年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国大臣,不可以不死。” ——卫景瑗
“勉哉元升。吾人见危授命,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者!与君携手黄泉,预订斯盟,无忘息壤矣。” ——马世奇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阎应元
“大明三百年江山社稷,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殓用角巾青衫,覆以单衾,以志吾哀。” ——吴麟征
书生笪某,被清军抓获之后,刑前叹曰:“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士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临刑神色不变。
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黄端伯
黄端伯听说赵之龙、钱谦益等人献门率众投降,在城门大书数字“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因而被抓捕。临刑前,端伯面北遥拜,颜色不少变,观者万余,焚香拜泣,连多铎也叹称“南来硬汉仅见此人”。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黄道周
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将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洪承畴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 临刑前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
死则俱死耳!古人耻独为君子,君独不容我同殉乎——张同敞,瞿式耜
张同敞从漓江东岸泅水入桂林城,与式耜相伴。瞿式耜曾劝他逃亡,同敞毅然回答:“死则俱死耳!古人耻独为君子,君独不容我同殉乎!”。初六日上午,被清军押往靖江王府见定南王孔有德,后软禁于桂林。二人共赋诗一百余首,互相打气。不久,瞿式耜写给焦琏的信被查获,孔有德担心有后患,下令将二人处斩。
何腾蛟饮了江水绝食七天没有死。佟养和再派人来劝降,他拒绝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衣带之遗,彼则行之,我则继之,吾志决矣,勿复多言。"佟养和叹息道:"真是个硬汉,他的志向是不能改变的了。"又不忍心杀他,便给他一捆丝绳,一面汗巾,由他自裁。当时微雨初过,他从容慢步,一面以袖拂巾,一面吟七律(绝命诗)一首:
天乎人事苦难留,眉锁湘江水不流。
炼石有心嗟一木,凌云无计慰三洲。
河山赤地风悲角,社稷怀人雨溢秋。
尽瘁未能时已逝,年年鹃血染宗周。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
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辜。今日之事,速死而已——张煌言
张煌言被俘后,断然拒绝了清政府的招降,在押解途中,写下了许多传诵一时的诗篇。清提督张杰设宴招待张煌言,煌言拒绝了,只说“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辜。今日之事,速死而已”,此外别无一语。
16岁爱国将领夏完淳遗作:《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当年崇祯皇帝抱怨百官都不来上朝,绝望的钟声在紫禁城响起的时候,拼命抵抗的守备太监纷纷惨死在义军的刀下。崇祯皇帝不知道的是,他的忠臣们比他早一天便掀起了自杀的浪潮,因为北京外城已经在头一天就被攻破了。
现仅摘录其中一小部分明朝自杀殉国官员名单:
东阁大学士,曾在大明崇祯二年任河南巡抚,率兵勤王的范景文已经连续四天未吃饭,在前一天全家投井而死。
户部尚书兼侍讲学士倪元璐全家十三口全部上吊自杀。
左都御史李邦华,投水自杀。
左都副御史施邦曜自杀,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自杀,
大理寺凌义渠上吊自杀。
庶吉士魏学濂自杀。
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杀,
御史陈良谟全家投井自杀。
吏部许直投水自杀,
兵部成德全家上吊自杀,
户部吴甘中全家自杀。
兵部主事金铉全家自杀,
留名者有吴征,王章,于腾蛟夫妇总计不下百人,尚有无法统计者,
全家自杀有马世奇,刘理顺,周凤翔,汪伟不下百家,
高其勋参将陈正指挥史
王承宪游击王士杰县丞
段见锦教授杨明盛经历
魏崇治司狱单国祚典史
高拱极举人杨士俊举人
吴子骐乡官刘琯乡官 杨元瀛乡官曾异撰知州
米寿图御史耿廷箓监军
马乾者知州席上珍举人
何思知州金世鼎举人
冷阳春知州夏祖训知县
段伯美举人陈昌裔知县 杜天祯举人廖履亨进士
徐道兴经历焦润生知府
刘廷标通判罗国瓛巡按
王运开推官沈迅给事中
范淑泰进士高名衡侍郎
马从聘进士耿廕楼员外郎 徐汧右庶子鹿善继太常少卿
薛一鹗知州周遇吉总兵
翁之琪总兵刘肇基左都督
余煌尚书李向中尚书
张亮者右佥都御史丘祖德右佥都御史
沈犹龙右佥都御史周定仍右佥都御史 熊汝霖大学士沈宸荃大学士
朱大典大学士张国维大学士
乙邦才副将马应魁副将
庄子固副将楼挺副将
江云龙副将李豫副将
陶国祚参将许谨参将 冯国用参将陈光玉参将
李隆参将徐纯仁参将
李大忠游击孙开忠游击
姚怀龙都司解学曾都司
汪皞光禄少卿朱旻如镇西将军
侯伟时主事那嵩土知府 任民育知府曲从直同知
王缵爵同知周志畏知县
罗伏龙知县杨振熙盐运使
吴道正知县王志端县丞
汪思诚副将何刚知府
吴尔埙进士黄端伯主事
刘成治郎中吴嘉胤主事
龚廷祥中书舍人陈于阶博士 陈用极司务王一斌游击
张良佐都司刘统都司
王廷佐都司王道焜同知
顾咸建知县高岱主事
叶汝厓主事伍经正知府
邓岩忠推官方召知县 朱永佑侍郎刘世勋安洋将军
左懋第右佥都御史祁彪佳右佥都御史
张肯堂右佥都御史袁继咸右佥都御史
张名扬左都督郑遵俭通政使
董志宁给事中朱养时郎中
林瑛主事江用楫主事 董元主事朱万年主事
顾珍主事李开国主事
顾中尧主事苏兆人中书舍人
戴仲明所正顾明楫参谋
刘朝太监李待问知县
陈子龙给事中夏允彝主事 鲁之玙副总兵汤芬参政
林嵋给事中都廷谏知县
太监自杀者以百计,大部分连名字也没留下,北京保卫战守备太监战死在千人以上。
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
皇亲国戚自杀有驸马都尉巩永固全家,
刘文炳全家十六口,
卫时春全家十八口,
皇亲属于外戚家族全家自杀超过一百家。
另有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举家自杀。
另外后宫周皇后带头自杀,崇祯帝嫔妃并不多,基本自杀。(崇祯帝发疯杀戮妻女的说法仅供参考)
另外更加早的有明朝大学士兼太子太傅孙承宗全家七十口于河北高阳县,
比较出名,有明末岳少保之称的卢象升死河北嵩桥。
南明死忠者有著名的史可法死扬州,刘宗周死杭州,还有官员全家自沉船死海上,官员独自到南京死,为的就是留名证明自己节气。
由于自杀官员者众,至少有上千人名字都难以统计。
外国人不太理解这一种现象,任何一朝能够象明末这样忠死者多,崇祯皇帝不知道算是幸福还是算痛苦。
明末忠臣、清官、义士自杀殉国人数之多是令人惊讶的!不过明王朝依旧还是灭亡了。
明亡等同于国亡,那些为了国家而牺牲的战士们,士大夫们,百姓臣子,为的不是一氏之永存,也不仅仅是国家民族,还有文明对抗野蛮不屈服于奴役的气节,他妈妈同样永垂不朽。
明亡后,南方汉族百姓随着南明抵挡满清很久,有的甚至长达半个世纪。明非亡于民意和外敌,而是亡于党争和内乱。我们将牢记这血的教训,绝不再犯。另:《宋史·本纪第四十七》倒数第二段,崖山海战,约十万战死,十万殉国(这个并不都是士兵,还有大量官员、女眷、平民,浮尸十余万),据说噩耗传到浙江后,浙江有数万人殉国。整个南宋,为国而死的,不下千万。
147L反对我说:刻意的煽动名族仇恨,居心不良,明朝政治黑暗,皇帝都多少年不上朝。楼主你把政治想的太简单了,简直可笑。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不是汉族一个名族的历史,是和其他五十几个名族一起书写的历史。现在那还有什么纯正的汉人,满人。几千年来名族大融合,互相通婚才有现在的中国人。你煽动名族仇恨的时候说不定身上就有所谓的满人的基因,几千年来为什么那么多游牧名族消失,其实就是和汉人也好,唐人也罢一起大融合,这不仅是血统的融合,更是文化的融合,单一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的回答是:你忘了满清是如何融合的吗,汉族善于慢慢的同化,那满清呢,屠杀圈地奴化,罪恶罄竹难书
看多教科书自然认为满清入主中原很正常,大势所趋,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这种民族融合带来的历史倒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
多少的伤害,人口上的大幅度减少倒确实促进了这种民族融合啊,这么说来汉人更应该死的多了啊,为56个民族平等塑造一条
更好的康庄大道啊
PS:你了解汉人吗,汉人身上不只是血缘关系,更是那种对汉人文化,汉人精神的认同感,以自己为汉人而骄傲
为汉人同胞遭受的厄难而叹惋
我并没有批评任何一个民族,但是我却正视了那段历史
另外关于历史(明朝政治黑暗,皇帝都多少年不上朝)——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你真的了解那段时间的历史吗,
别是宫廷剧看多了吧,以为清朝天下大同了吗,中庸之道,无为之治,政治这种东西,难以断言好坏优差,
但人心自有公道在。
问对: 204L与错觉我是在煽动民族仇恨抨击满族同胞的朋友,
也许其中有过激言论,有不当言行
但我此文的主题只是为了颂扬明末那个黑暗的年代那些更加难能可贵的忠臣义士,而非平西王那种为虎作伥的一大部分明
朝臣子,越是缺少民族气节的年代某些人的民族气节更能够撼动我的内心
也不是与各位探讨明清以及近现代制度孰好孰坏,我并非明朝吧的皇汉:正如我爱大唐,深恨安禄山,但也为哥舒翰,高仙
芝等人惋惜,我佩服的或者赞赏的绝不会包含什么民族主义,民族大义血海深仇什么的也都成了历史
唯一贬低的确实那写篡改历史的层出不穷的满清宫廷大戏,洗脑教育什么的,早就有人批判过了,我就忽略掉,我只是希望
大家能够更加向往英雄的年代,即使那年代是那么的黑暗,寻常百姓十室九空,饿殍遍野,人口急剧减少
而非为了歌颂中国过去的地大物博却不断歌颂貌似天朝上国般却要依靠曾国藩,左宗棠一辈的汉人,
那时候付出血与肉的是汉人,是绿营,是各地的募兵,对抗外族侵略的依旧是我们汉人以及可悲却由可敬的蒙古亲王僧格尔
沁满清的十二家铁帽子王与当初骠骑天下的八旗子弟又去了哪里,高层争权夺利,大部分人吃祖宗粮,有良心的却少的多
邓世昌,陈化成,关天培,邓延桢战死的时候,难道不是和明末的英雄一样,为了背后的家国天下,死则死矣
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鱼肉华夏大地上的各族人民时清政府做的却是和谈,赔款
至少,从崇祯到永历,所有皇帝全部为国而死,即使是郑成功与李定国,无不因为永历惨死而忧愤而终
身为汉人,自然为郑成功,李定国,(以下均属清末为国捐躯的英雄,保护的是清政府,牺牲的却都是汉人)邓世昌,
陈化成,关天培,邓延桢,聂士成···········喝彩,
但是,鸦片战争之后的清朝政府给与了汉民族什么,给了这些牺牲了的人们什么以慰藉
除了奴役然后平定各地不断的农民起义,血洗戊戌变法的仁人志士,继续签订不平等条约,最终激起汉人的辛亥革命外,没有了
所以我的所有愤慨全部递给了1840后的满清以及征服汉人江山中的许多屠夫,并没有抨击现代的任何一位满族同胞
经常叫嚣着要日+本人正视过去历史的中国人,难道就不能够正视这一些血泪史吗
满人汉人都是中国人,作为中国人,更赞赏有气节的政府以及英雄,为他们喝彩难道有错吗?朋友
对了,还有谁记得川岛芳子吗?满清皇室贵胄啊
抗击帝国主义入侵英勇壮烈牺牲的是清军,只是,死在战场上的清军,被战争残害的百姓,却是我汉人血肉,汉家儿女
和议,条约,难道这便是祭奠他们在天之灵的悼文吗?
汉室江山不再,汉家儿女谁护,又有谁悯,终究只能靠自己
为了帝国的明天 发表于 2012-1-29 15: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感动一次又一次
确实很感动,泱泱大国风范,令人神往
那时候的大明,依旧是全世界的第一大国啊 支持楼主呀
顶顶顶顶顶顶 本帖最后由 yesoneup 于 2012-1-31 10:47 编辑
另:现在我们知晓的历史,很大一部分是经过清朝修改的。
明修元史用两年,清修明史近百年。看出来什么吗,若有兴趣,可自行去了解。
说正德胡闹,但很少有人知正德其实很有军事才能的。
说嘉靖万历多少年不上朝,好像不上朝就是不问政事一样,却很多人不知万历批奏章至半夜。换个角度想想,多年不上朝,皇帝有被架空吗?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都出自明朝。清朝,公案小说和谴责小说多,余仅剩清前期写就的《红楼梦》。乾隆纂修《四库全书》,不信?其收录内容与原版对比下,便知,多有增删,为统治阶层服务工具而已。 哇~支持~顶一下~ 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感动一次又一次:'( 壮哉大明!的确明朝被遗忘得太彻底了~ 最同情的是崇祯皇帝,可惜出生在乱世,回天乏力。 这视频我发过了,,,但是还是要鼎 鼎一个:) 往事已矣。 视频不错,配上歌曲效果更好了。 崇祯是好皇帝,只可惜生不逢时,而性格上又刚愎自用,造成了悲剧 abc201 发表于 2012-1-29 17: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同情的是崇祯皇帝,可惜出生在乱世,回天乏力。
不完全是乱世的。起初还只是国内镇压乱贼,长城抵御胡虏。只不过他决策失误,没有处理好长期内忧外患的矛盾,而且他本身官僚腐败也够严重的了,灭亡是迟早的事。 个人觉得明朝不咋滴,特别是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对比。官僚腐败,剥削人民,怀柔致远,明成祖时就引发了山东人民起义,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没有向资本主义过渡,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丧失了海上贸易权,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明朝农民起义那么严重呢,17世纪好像是一个小冰期吧,大部分地区粮食减产或绝收,明中叶后,江浙商品经济发展,许多农民改种粮为种桑,粮食耕种面积减少。 zxy520 发表于 2012-1-29 18: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明朝不咋滴,特别是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对比。官僚腐败,剥削人民,怀柔致远,明成祖时就引发了山东 ...
这个,据我所知,明朝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海禁结束之后),江南一带尤甚,但天灾人祸抑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应该是断送在了清朝的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身上
至于腐败,这个问题,新中国笑而不语(你明白的){:soso_e107:} 壮哉大明!的确明朝被遗忘得太彻底了~ zxy520 发表于 2012-1-29 18: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明朝农民起义那么严重呢,17世纪好像是一个小冰期吧,大部分地区粮食减产或绝收,明中叶后,江浙商品 ...
这个貌似和货币政策的改革也有关系,张居正的改革有对的,但也有值得商议的
比如说银本位的确立却迎来了整个世界进一步的白银危机,白银短缺的问题直到明朝灭亡也没能解决
以下从天涯转载
凡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李自成灭了明朝。但这只是一个表象,明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它的经济的崩溃。而导致明朝的经济的崩溃的导火索就是白银短缺。可是说是白银毁了大明帝国。
在研究明朝灭亡时,大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明朝和农民起义以后与后金(清)的军事斗争上,以及明朝内部的激烈党争上。而忽略了了明朝末年白银的进口骤减这一事实。
魏斐德在《洪业———清朝开国史》开首即利用马尼拉的港口档案证实了这一点:1620 年至1660 年间,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以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遭到沉重打击。中国尽管与欧洲相距遥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影响。在17 世纪20 年代欧洲贸易衰退之前,停泊于马尼拉的中国商船每年多达41 艘。到1629 年便降为6 艘。加之当时与中亚贸易的萎缩,新大陆输入中国的白银便大大减少了。17 世纪30 年代。白银又开始大量流入中国,西属新大陆的白银又从海上源源运至马尼拉。大量日本白银被澳门人带到了广州,而更多的白银则从印度的果阿经马六甲海峡流入澳门。但不久,即30 年代末和40 年代初,白银流入两次被严重阻断,而此刻正值长江下游地区高度商品化的经济急需更多白银以对付通货膨胀之时。1634 年后,菲利浦四世采取措施限制船只从阿卡普尔科出口;1639 年冬,许多中国商人在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人的屠杀;1640 年,日本断绝了与澳门的所有贸易往来;1641年,马六甲落入荷兰人手中,果阿与澳门的联系也被切断。中国的白银进口量骤然跌落。
那么白银的进口量骤然减少,会对明朝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吗?在一般人眼里,古代中国的经济是自足自给的,怎么可能因白银的进口骤减而受到重大打击。确实明朝的经济完全可以自足自给,但是致命的是明朝的货币白银主要依赖进口。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不是白银的主要生产国。万历可谓中国历史上对开采金银最为热衷的皇帝,竟至“无地不开,中使四出。”闹得“群小藉势诛索,不啻倍蓰,民不聊生”, 但万历及其矿监如此努力,最后开采了多少白银呢? 据载:“自二十五年至三十三年,诸铛所进矿税银几及三百万两”,平均每年二十多万两, 即使算上宦官数倍贪污中饱之数,其开采量完全不能进口的白银相比。美国学者魏斐德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在17 世纪的前30 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 万至26. 5 万公斤。美国学者艾维四长期从事明清之际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的研究。他认为1560到1600年日本白银的年输出平均数在33750一48750公斤之间,大多数最后还是到了中国。从南美洲运来的白银也相当多,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经过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洲白银达到57500一86250公斤之间。而且马尼拉不是南美洲白银进入中国的唯一门户,还有一部分从澳门、台湾、东南亚进人中国。艾维四估计,从阿卡普尔科运到马尼拉的白银平均每年143吨,仅1597年一年就有345吨 。明朝到底进口了多少白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得到很精确的数据.但从以上学者研究的数据上看明朝的白银完全不能自足自给,严重依赖进口。一个不富藏银的国家, 竟然去选择别的国家所富藏的贵金属白银作为自己的货币, 今天看来, 这就是一件把金融命脉委于他人的非常荒唐的事情。
那白银的骤然减少对明朝的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明末人叶梦珠《阅世篇》卷七《食货一》中记载崇祯壬申(1632年)“白米每斗一百二十文,直银一钱,民间已嫌其贵”,十一、二年(1638 - 1639 年)“斗米三百文,计银一钱七、八分,识者忧之”,十五年(1642 年) 春“时钱值日落,每千值银不过四钱几分。白米每石文银五两,计钱一十二千有奇”。顺治三年(1646 年)“斗米几至千文”,四年(1647 年)“白米每石文银三两。”六年(1649 年)“大熟,糯米每石价止一、二两,珠米每石九钱,白米每石价一两耳。”也即是说,如以铜钱计,崇祯时十年间米价上涨了十倍,银价上涨了五倍。鉴于粮价是中国物价的基本指数,即便加上战争及灾荒因素,也较同时欧洲物价上涨的“三到四倍”更为严重。尤其是白银和铜钱比值的变化。白银和铜钱比值在短短几年内出现如此大的波动,不可能与当时进口白银骤然下降无关。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写道:明朝末年日益恶化的通货膨胀(这里的通货膨胀是针对铜钱而言的),可能正是白银进口长期不足的严重后果之一。在长江三角洲等人口稠密地区,通货膨胀导致谷价暴涨,给当地城镇居民带来极大灾难。在1635 年至1640年白银进口量骤减期间,那些以要以养蚕为生的人们处境更艰难了。由于国际丝绸贸易萎缩,浙江北部的湖州等丝绸产地迅速衰落。与此同时,大灾和疾疫又一起袭来。从1626 年到1640 年,罕见的自然灾害席卷中国大地,严重的干旱和洪涝接踵而至。接连不断的饥荒,伴随着蝗灾和天花,导致人口大量死亡。经过这场浩劫,晚明的人口总数大幅度下降。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从1585 年到1634 年,中国人口可能减少40 %。不管怎样,中国人口的严重下降,恰恰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同时发生。仅这一点便足以使历史学家们相信,中国也被卷入了17 世纪那场困扰着地中海世界的普遍危机。三吴向为出口贸易区的中心地带,亦为国赋之重点此刻已因外贸受阻及灾荒频仍而无暇自顾,因白银流入而获得的利益亦大打折扣。宋明以来国家财赋“取诸东南,用之西北”的传统做法也受到挑战,盖“东墙”既已穷绌,何以补缀“西墙”? 所以崇祯困坐深宫,成天为饷银发愁。
可以看出白银进口的骤然减少对明朝的经济重地遭受重大打击,而且严重影响到了明朝的财政,使明朝的财政进一步恶化。但是白银进口的骤然只是明朝经济崩溃的导火索而已,它只能削弱了明朝的财政,并打击明朝的经济重地,但这一切不能使明朝这一偌大的帝国崩溃。毕竟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是在帝国的西北爆发的而不是东南。那么西北的农民起义爆发与白银有何关系呢?
西北的农民起义的爆发的原因很多如天灾,官逼民反,生态环境。但往往忽视了白银对西北的严重伤害。 明朝时白银的主体从南方流人京师,从京师流人东北边防,又从东北回流南方(当然,一路上不断沉淀,成为达官贵人的窖藏)。处于市场边缘的西北、山东半岛等地成了白银所灌溉不到的蛮荒地带。作为传统的粟麦作物区,这些地方的资源已被长期的历史重负所耗尽了。西北缺乏原棉和生丝,而中国正是用丝绸和瓷器去换国外的白银。这样西北成了一个白银灌溉不到的地方。而一条鞭法实施后把国家税收折合为白银来征收 。这使农民陷人了任人宰割的被动局面,即使丰收之年也难免凶厄:“为纳粮不得不以谷易银。而开征太早,预向客(商)借,谓之揭谷,谷二十担始得银一两;倘期满不偿,则各台远控,拖累无休。浏阳之民折屋弃产,常妻卖子,殆无虚日失” “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往在山东,见登、莱滨海之人,多言谷残。处山僻不得银以输官。今来关中,自娜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 丰年都得卖妻子,稍遇灾荒便难以活命了。这样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在西北就绝非偶然了。
白银还导致明末那空前的粮食危机。明末的粮食危机很多人归咎于天灾,但白银在其中起的作用没有引起关注。对于白银的追求和外向型的经济, 极大地促进了明代的经济和生产活动向着专业化、商业化、跨国、 跨区域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江南地区, 比如松江地区, 随着国内外对于棉布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人改行从事全日制的纺织和棉布贸易。这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这对国家的粮食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有着“苏杭熟,天下足”美称的江南粮食生产成了问题了。在17世纪40年代, 即使在丰收的年份,南直隶(指安徽和江苏地区, 包括皇帝的老家)、浙江地区的人们也要靠出售生丝、原棉、棉纱和棉布来购买粮食, 一条鞭法实施之后, 还要用银两来缴纳赋税和地租, 偿还贷款。这些当年曾经是自给自足的地区, 现在突然发现它的粮食供应必须依赖跨地区的贸易。而在交通运输手段比较落后的时代, 粮食生产的区域化和市场化很可能造成粮食危机。这样一来有天灾造成的粮食短缺的问题因粮食的市场化被大大放大了。那些市场化最彻底的富裕地区被证明无法抵御粮食危机, 因为这些地区不生产粮食,粮食要跨区域去买, 在粮价腾贵的灾荒时期, 你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其中以富裕的江南地区遭受打击最为严重。根据黄仁宇提供的资料,1640 年代, 苏州地区每斤大米的价格升到了100个铜钱, 大批的人饿死, 许多豪宅低价出售而无人问津。
因为白银大量的流入中国,使明朝的东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同时也是原来的天下粮仓的粮食需要跨地区贸易。这使明朝始终面临这粮食危机的风险。而崇祯年间的天灾使粮食危机成了现实。而于此同时白银进口骤然减少,使东南地区的经济遭受重大打击。而帝国的西北因长时间没有白银的灌溉,而却需要用白银缴税,这导致西北的农民的负担大大增加,最后由天灾为导火索,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帝国的东南和西北同时出现了极为严峻的问题,再加上东北后金(清)的军事压力,大明帝国最终走向了崩溃。大量的白银流入给明朝带了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给明朝带来了挑战。而明朝面对白银提出的挑战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忽视了货币安全和粮食安全,最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好好发展起来,最后帝国反而走向了崩溃。 内牛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