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三国之诸葛亮身后的世界(15)
十五 姜维北伐 再续其实姜维每次北伐都不是盲目的,这时候魏国内上层一派大乱,正是洗牌的时候,姜维很多次北伐其实都是在魏国司马一族和原忠于曹氏的势力开战时进行的。
魏国内部大的动乱共有三次,而这三次也就要了三位司马的命。
1:平王凌,平后司马懿死去。
2:平毋丘俭、文钦,平后的路上司马师就死去了。好象是文钦的儿子极为勇敢,单枪匹马几乎冲进司马师的营帐,惊得司马师眼睛也掉了出来。
3:平诸葛诞之乱,即寿春之战,平后不久司马昭也就见上帝了。诸葛诞是诸葛亮的远亲,他死时手下亲近的人没有一个投降,很象田横五百壮士的故事,说明诸葛诞并非是一个一勇之夫。
而姜维的几次北伐基本上都是跟着这个节奏走的,他认为魏国内部如此不平静,正是用兵的好机会。但是他没有看到虽然魏国上层有点乱,但大局是在司马氏手里稳稳地掌握着的,三位司马虽然在人品上为后来人所诟病,但都是很有能力的人物,比起后主和吴主强得多,邓艾钟会这些杰出的人士又是为其所用的,在下层,由于司马氏很注意水利和农业的建设,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次于吴蜀两国,我觉得肯定会超过吴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蜀国相比可能差不多。而反观蜀国政权内部,已经不是诸葛在世的世界了,后主任用黄皓,亲小人而远贤臣,诸葛亮最担心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姜维没有看到大的局势,不利用魏国内乱而无暇南顾的机会,好好发展生产,积存力量,反而连年用兵,实为不智也。
不过第二年的北伐是正确的,也取得很大的成绩。由于国内的不稳定,魏国的狄道长官李简投降蜀国,姜维迅速进兵,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看来蜀国人口还是太少,姜维大掳人口而回。不过现在四川竟然人口全国第一,如果放在诸葛亮的时候能有这么多的人口,只怕历史要改写一下了。如果姜维以后都以这个思路进行北伐,每次都能占到实利,又没什么大的损失,不轻举妄动,不个人意气要和邓艾单挑,效果应该很好,司马也不会敢下决心来灭蜀。
狄道这个地方现在叫临洮县,是历史名城,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三十六万民工,花了十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达阴山,南至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工程十分浩大。这西边的起点就是狄道。狄道在军事上非常重要,是兰州的门户,后来宋朝韩琦与西夏作战的时候就在此驻守,任务派给杨文广,扬文广领兵一日一夜不睡先于西夏兵来到狄道驻营,使西夏兵惊为神将,从此狄道内皆为宋地。明代大将徐达也盛赞此城之重要性,辛亥革命后,甘肃数次军阀争夺战中,临洮得失,关系兰州、临夏的安危。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王震司令员率军渡洮河,解放临夏、西宁,以侧翼迂回作战,配合解放兰州的战略任务。
可以这样说,想在甘肃用兵,狄道是不可绕过的一个战略据点。而姜维在狄道的两次用兵都大获全胜,上面所说的是第一次,第二年姜维又一次出兵狄道,估计是尝着甜头了,这一次战绩更大,是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一块取得的,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王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卻住锺题。这次主要是由于王经贸然进攻,陈泰一听就知道王经要坏事,于是星夜兼程,和邓艾一起解了王经的围,这一仗打得魏国陇西一带兵将皆空,邓艾也说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
事后王经又是后怕又是后悔又是感激,估计陈泰若是按原计划领兵来到的话,王经早就被姜维俘走了。当然,王经一定会摆小酒好好感谢陈泰邓艾的救命之恩的,呵呵,人之常情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