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三国之诸葛亮身后的世界(6)
六 蒋琬执政很多网友简单地认为蒋琬不北伐,只是个守成的人,是诸葛亮人才培养上的失误,其实蒋琬是很勤政的,用忠于国家来形容他是不过分的。
先说说蒋琬的个人修养,三国志上有两个例子,一是他府中的人事科长杨戏不爱说话,蒋琬跟他说话,常装听不见。有人对琬说:“这家伙也太看不起你了吧?”蒋琬不在意,说道:“人家本来就不爱说话,这有什么”。二是农业部长杨敏不满意蒋琬,说他:“作事糊涂,不如诸葛亮。”有人把这话告诉了蒋琬,主管官吏请求收拾杨敏,蒋琬一笑说:“我确实不如,说得不错。”有意思的是,主管官吏也发神经,竟然问蒋琬丞相,“你到底哪点糊涂呀?”呵呵,蒋琬还挺有耐心地解释了一下,说是:“因为不如,所以有些事情不太明白,因为不太明白,所以就显得糊涂了呗。”这是典型的自我批评的例子呀,毛主席以后就是依此而提出的整风运动耶。后来杨敏因事被捕入狱,众人认为蒋琬不会饶恕他,可是蒋琬心无介蒂,估计是有点健忘,呵呵,杨敏得免重罪,蒋琬对僚属忠厚宽容,于此可见一斑。我想要是换成杨仪,这两小子统统得死啦死啦地有。
这时候姜维干吗去了?原来后主让他统领所有的京城部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卫戊部队司令。
蒋琬当政后的第五年,就亲自屯兵到了汉中,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直到他病重才回到成都,很快就病死了。算一下,当丞相后,他在成都只呆了五年,剩余的八年时间都在汉中和绵阳渡过,说他公忠体国是没有问题的。
蒋琬目睹了诸葛亮北伐道路上的艰难,他觉得以诸葛亮的智慧仍然不能从汉中北部的群山中打开一条出路,那么他就不必再做这种无谓的尝试了,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北伐通道。经过考虑,他觉得既然从陆路不通,不如走水路,四川是汉水沔水的源头(汉水沔水是同一条江,有的书上说上游为汉水,有的书上反着说,反正大家只要知道这是同一条江就行了,一般到过陕西黄陵的人知道有沮水,这是汉水的最上游,下边流经汉中的就叫汉水,再下游到荆襄一带的叫沔水),蒋琬提出了全新的战略,放弃从陆路上的攻击,大作船舶,从汉水顺流而下,直接进攻荆襄一带。这个方案提出后,拿到了参谋联席会议上进行了探讨,大家商量了很长时间,否定了这个蒋氏计划。
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这时蒋琬的旧病发作,但史书上没有说明是什么病,我们也不好猜测。二是大家想到了此方案的最大不妥地方,朋友们你们想到了没有?那就是,只有这么一条水路,水路跟旱路是不同的,顺流而下当然很爽,
省劲得很,但是如果仗打得不顺利,必须撤兵那么就麻烦了,顺流而上可就不好办了,当时又没有蒸汽机或是内燃机一类的东西,只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到汉中后的六年里,蒋琬估计每天都没闲着,身体也慢慢变坏,他见北伐既然太难,顺水而下又不可取,于是乎感到神疲力钝,这时魏国一个叫邓艾的老青年(已经40了)已经见到了司马懿,开始了他坎坷一生中比较辉煌的阶段,去江南一带进行屯田,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奠定了以后封候的基础。而另一位与蜀国密切相关的人物钟会刚十五六岁的样子,因为是大书法家、魏国大官钟繇的爱子,也已经是年少得意,当上了秘书处的秘书,这个职位蒋琬直到四十岁左右才当上 支持一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