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同僚
作者:云飞羽--亮亮关羽现今不为人所喜的原因,恐怕来自于他的骄傲。
今据《三国志》所载,曹魏方面对关羽有所评价的有六人。
1、傅干。先主传注引傅子:“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
2、郭嘉。郭嘉传:“万人之敌。”
3、程昱。程昱传:“万人敌。”
4、刘晔。刘晔传:“勇冠三军。”
5、温恢。温恢传:“关羽骁锐。”
6、董昭。董昭传:“羽为人强梁。”
孙吴方面有三人。
1、陆逊。陆逊传:“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
2、吕蒙。吕蒙传:“关羽实熊虎。”
注引江表传:“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
陆逊传:“蒙曰:羽素勇猛。”
3、周瑜。周瑜传:“熊虎之将。”
蜀汉方面唯有一人。
1、廖立。廖立传:“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
除去评其武勇之外的,尚有四人对其作出负面评价。既董昭、陆逊、吕蒙、廖立。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廖立之论。他完全只是在“事后诸葛亮”,以成败论英雄。况其本传中载因忿其官位在李严之下,还相继骂了刘备、向朗、文恭、王连等人。结果因“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之罪“废立为民,徙汶山郡”。
其次,董昭言其“强梁”。则“强横不讲理”之意。然彼此敌国,此语可加之于敌方任何人身上,因若肯静下心来听从你的道理,则必不与你为敌。
接下来,就止有吴人陆逊、吕蒙之语。观其言,则说关羽因自负其勇力,喜好欺压别人。这里奇怪的是为什么关羽不去“侵犯”敌人,而专好“欺凌”盟友?而这两人又正是袭夺荆州的的策划人,又不见周瑜这么说的。除了那次刘备亲自指挥的三郡争夺战外,也没见关羽收到进攻东吴的命令,他只需守着自己的地盘就好了,也不需要和孙吴方有啥交往,他会没事跑到你的地盘上来欺凌你?
然则关羽果然傲否?人可以没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即便他正如陈寿所评,傲上不傲下,那也只是不畏强权,体恤弱小的表现。
而关羽又有资格傲否?就凭时人对其武勇的评价,答案亦应该是肯定的。
那关羽又傲到令人生厌的地步否?这应该才是个关键性的问题。
对待敌人和盟友的态度不好,或还可以理解,毕竟不是一个势力。然而,其对待同僚也是如此,如关羽和马超、黄忠、麋芳、士仁、潘濬、诸葛亮等同僚的种种纠纷,这就难免让今人读之不爽。
关于马超、黄忠两人的问题,俺已做出过另一种推测(详见[关羽和马超]、[关羽和黄忠]。路人甲:有做广告之嫌!!!)。接下来就谈谈另外四个人的事。
杨戏传:“麋芳字子方,东海人也,为南郡太守,士仁字君义,广阳人也,为将军,住公安,统属关羽;与羽有隙,叛迎孙权......潘睿字承明,武陵人也......亦与关羽不穆。孙权袭羽,遂入吴。”
今据吕蒙传注引吴录:“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
关羽传:“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
则麋芳、士仁因错受责兼且关羽轻视他们而与其不和。那关羽为何会轻视他们呢?
麋芳,乃刘备妻麋氏的兄弟;士仁,广阳人,广阳属幽州,乃刘备同乡。其二人于志中记载甚少,更没有什么功绩,却因与刘备的特殊关系而达至显位,又因临阵投降致使关羽败亡而名留史册。或为关羽轻视他们的原因。
至于潘濬则没有记载其与关羽不穆的因由。笔者只好推想为关羽被封“汉寿亭侯”之故。潘濬正是武陵汉寿人,而他弱冠从宋仲子受学。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归吴后但凡武陵有战乱,皆由其往讨之,当属地方豪族人物。而汉寿又为关羽食邑,于是这个扎根已久的文人土皇帝与新来的武将邑主之间扯上了点利益上的冲突,乃至不穆。而方诗铭老先生还认为潘濬才是造成麋芳、士仁投降的关键人物,因同时投降的三人只有他达至显位。当然,这也和个人能力有关,也和投降得彻不彻底有关,士仁倒是入吴后音迅沓然,可麋芳毕竟还有点羞愧之心(见虞翻传)。而潘濬则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吴国人。
正所谓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各位也知道魏国某些将领间也有不和的表现,可他们致少在关键时刻仍能一致对外。再反观上述三人,却因私情误国,这能说只是关羽一个人的问题么?这样的三个人,你会重视他么?
君却不见被围而后降仍首尾关羽的安成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见吕岱传);又或甘与其同死之都督赵累(见吴主传二);又或诱导诸夷,图以武陵属刘备的武陵部从事樊伷(见潘濬传,而此事也正是由彻头彻尾的吴国人潘濬讨平的。);又或诈死还蜀的廖化(见宗预传)。此数人皆未闻关公有所轻也。
这里再说一下关羽和诸葛亮的问题。
诸葛亮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张飞不是“敬爱君子”吗?怎么他也和关羽一样“骄于士大夫”?如此则必不是因其身份而异致“不悦”。关、张等实乃怀疑这个新来的年轻人是否确有实际能力成为刘备所倚重的对象。经刘备解说后即释然。其时刘备为解开关、张之疑的说辞也必不如志中所载如此简单,当包括诸葛亮为其今后发展方向的策划,既“隆中对”是也。又或言其面止心不止,那为什么在马超问题上关羽偏偏去信询问自己心有嫌隙的诸葛亮呢?
我们再回头看看陈寿的评价。“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此语出自张飞传。初看起来就像一副对联,两人正好相反,可谓格格不入。偏偏两人却“恩若兄弟”。对于张飞的评价,从志中皆可找出事例,如下所引:
张飞传:“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
而对于关羽的评价却无甚来由,找不到任何其“善待卒伍”或“骄于士大夫”的记载。
而刘备亦就张飞的问题劝过他,为何不劝关羽?是他认为关羽不需劝?即关羽之傲亦同其演义中多出的功绩一样,被后人扩大了。
“护前、刚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都只是陈寿个人所了解的关羽。
然而,陈寿也只是个人,不是神。他所依据的也只是手头上的资料所做出的主观判断。而上述事例表面上皆可导致陈寿做出此种判断,但他的判断一定正确吗?我想说(个人观点),对任何事情抱持怀疑的眼光,而不是去吹捧那些权威的声音,才是做研究所应有的态度。而所谓怀疑也并非随性地无的放矢,还需要相应的事实根据。 关羽完了,是不是就该关平了啊:lol 关羽的性格看来至今还是个谜吧,LZ的论述还是满到位的!佩服之至啊!:) 路过学习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