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亮之比较
我并不“喜欢演义里的周瑜”,演义把他的“英才天纵和少年锐气”夸大地过份了,变成狭隘和傲慢了。只在锐气而没有雅量的人没什么可爱的,更没什么可敬的,孙策、弥衡才是这种人。我同意明版主“你焉知周瑜的雅量高致不是出于本心?”雅量高致是装不出来的,再说没有点雅量的人也干不成大事。
瑜亮确实太一路了,所以罗老会在周瑜身上加很多虚构的性格,否则完全按正史写,肯定有人物雷同之嫌。
从正史上看,他俩都是忠心事主、有心扶汉、雅量高致的品行无可挑剔的人,都是有艺术天份却不得不成为“工作狂”。我觉得他俩都可用“完美”来概括,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完美。亮的完美是其一生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士大夫们理想境界,是“一代完人”、“完身之人”。他“位极人臣而主不疑”,把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发挥到极致,符合封建社会的价值判断。瑜的完美却好象是上天把一切值得别人羡慕又不可多得的东西都他集他一身:既有天生的才华又有早立功名的机遇,既因为战胜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而成就他英豪霸气,也有英雄美人的小插曲为其增添一丝浪漫色彩。甚至我认为他的早死是成就完美的关键,如果他长寿,可能会受挫,可能受主猜忌,他本人也会失去锐气和反抗精神(这些是最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变成另一个诸葛亮的。人生长短相差最多几十年,比起历史长河不过一瞬间罢了,能把自己定格在青春最辉煌的时候,多另人羡慕嗟叹啊!
亮的完美多体现在道德判断上,瑜的完美却多在审美判断上。亮的完美多是后天努力造就的,瑜的完美却好象上天有意赋予的;亮的完美是儒士的理想,瑜的完美是诗人的理想。亮的完美是一个世间的“完人”,瑜的完美却有些不似世间之人。
演义把周瑜和司马懿作为诸葛亮的主要对手。但我认为周瑜是曹刘两雄的对手,诸葛亮虽然只比周瑜年轻六岁,却已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了!周瑜挤身的前三国时期英雄争霸定天下大势的时代,诸葛亮却只能身处后三国时期谨慎守成搞拉锯战而已。周瑜年纪轻轻就能同时制衡曹刘两雄:一个败于他,另一个为他所控制。当时决定的天下格局的是曹操和周瑜,一个统一北方,一个导致天下三分。《三国名臣赞序》两次提到周瑜对三分的决定作用:“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
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而根本没有提到别人对三分格局的贡献(或危害)。以前的正统派史学家都以《隆中对》为依据,说诸葛亮是定天下三分的人,这太不公平了!《隆中对》当然是诸葛亮早年的积累,体现出他的远见卓识:他看出曹操平定江南不一定能成功。但对于决定三分的那场“赤壁之战”
诸葛亮唯一的贡献就是促成孙刘联盟,当然还是孙权一方先有这个打算的。(以前我曾戏称诸葛亮出使东吴是当刘备的“传声筒”,马上挨了明版主一顿痛打,以后再也不敢说了。)应该把决定天下三分的“功绩”还给周瑜。本来诸葛亮从周瑜身上抢走的东西太多。
尽管我偏爱周瑜,但我坚决拥护操一亮二瑜三的排名。现操无疑是三国时代的头号代表人物。亮的历史价值也远远超过瑜,尽管瑜比亮少活18年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周瑜非理性的择主,同孔明“俟时而动”而动比起来,他的“总角料主”太感情色彩了。刘备是正统,曹方是大统,而瑜选择了暴发户出身“业非积德之基”的孙氏,既不能使他成功也不能使他成身。(当然如果他活得长有可能成功,成功当然能成身,可亮不成功却成完人之身,还有,关张虽然也是非理性择主,但巧合性地选中了刘备,就使用他们后世的名声远远超过当时功绩和他们的本身人格,可见选对主子多重要。)相比之下,我觉得孔明的择主是他一辈子干得最成功最漂亮最有传奇性的一件事!(我并不是说他别的事干得不漂亮,只是这件事太漂亮了!)
页:
[1]